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文档序号:100774 发布日期:2021-10-15 浏览:2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Biodegradable biaxially oriented composite fil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 是由 吴腾达 贾露 刘运锦 陈曦 郑伟 于 2021-07-2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生物降解薄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薄膜,包括至少一层第一树脂层,所述第一树脂层包含以下组分:聚乳酸、生物降解弹性体以及功能母料;所述生物降解弹性体选自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酸丁二酯、二氧化碳共聚物、聚己内酯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所述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是通过共挤出和双向拉伸后而形成。发明提供的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高透光率、高雾度、低光泽度的效果。(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iodegradable films, in particular to a biodegradable biaxially oriented composite film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wherein the composite film comprises at least one first resin layer, and the first resin layer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polylactic acid, biodegradable elastomer and functional master batch; the biodegradable elastomer is selected from at least one of poly (butylene adipate/terephthalate), poly (butylene succinate), poly (adipate/butylene succinate), carbon dioxide copolymer and polycaprolactone; and the biodegradable biaxially oriented laminated film is formed by coextrusion and biaxially orientation. The biodegradable biaxially oriented composite film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good effects of high light transmittance, high haze and low glossiness.)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降解薄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塑料使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全球范围内都在寻求解决塑料污染的问题。全生物降解塑料由于其独特的生物降解特性引起人们的关注,降解后完全转化为水、二氧化碳和生物质,对环境无害,因此可以作为现有不可降解塑料的一种替代方案。

包装是塑料应用量最大的领域之一,随着各类生物降解塑料在包装行业的应用深入,对于包装材料表面特征呈现多样性需求。消光膜作为一种特殊视觉效果的产品在可生物降解材料上的开发仍比较少。同时双向拉伸薄膜技术在全生物降解材料的应用仍较少。

申请号为CN202010355757.8的专利申请,其公开日为2020年7月31日,该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全降解聚乳酸单面哑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复合膜由A层哑光膜和B层光亮膜组成,通过吹膜工艺制备得到。哑光膜效果通过消光剂二氧化钛的添加实现,但是由于二氧化钛的遮光效果明显,会使薄膜的透光率显著下降。

申请号为US13363230的专利申请,其公开日为2014年08月19日,该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哑光的双向拉伸聚乳酸薄膜,通过聚乳酸、聚烯烃和相容剂配方组合制备哑光/不透明双向拉伸薄膜。利用聚烯烃和聚乳酸不相容的特性制备了哑光膜,但是聚烯烃的引入会使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能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包括至少一层第一树脂层,所述第一树脂层包含以下组分:

聚乳酸、生物降解弹性体以及功能母料;

所述生物降解弹性体选自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二酸/丁二酸丁二酯(PBSA)、二氧化碳共聚物(PPC)、聚己内酯(PCL)中的至少一种;

以及所述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是通过共挤出和双向拉伸后而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向拉伸的温度在120℃以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树脂层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聚乳酸50~95份、生物降解弹性体5~45份以及功能母料0.5~6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层第二树脂层,所述第二树脂层的;

所述第二树脂层包含选自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内酯(PCL)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乳酸的光学纯度≥95%,熔点在155~18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母料包含以下组分:爽滑剂、抗粘结剂、抗静电剂、母料基体树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母料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爽滑剂1~10份、抗粘结剂1~10份、抗静电剂1~5份、母料基体树脂75~97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爽滑剂选自芥酸酰胺、硅酮、乙撑双硬脂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抗粘结剂选自二氧化硅、滑石粉、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抗静电剂选自乙氧基胺和油酸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母料基体树脂选自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内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共挤获得未拉伸的原料薄膜,所述薄膜包括至少一层第一树脂层,所述第一树脂层包含以下组分:

聚乳酸、生物降解弹性体以及功能母料;

所述生物降解弹性体选自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酸丁二酯、二氧化碳共聚物、聚己内酯中的至少一种;

将所述薄膜进行双向拉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向拉伸的温度在120℃以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树脂层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聚乳酸50~95份、生物降解弹性体5~45份以及功能母料0.5~6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层第二树脂层,所述第二树脂层的;

所述第二树脂层包含选自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内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乳酸的光学纯度≥95%,熔点在155~18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母料包含以下组分:爽滑剂、抗粘结剂、抗静电剂、母料基体树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母料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爽滑剂1~10份、抗粘结剂1~10份、抗静电剂1~5份、母料基体树脂75~97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爽滑剂选自芥酸酰胺、硅酮、乙撑双硬脂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抗粘结剂选自二氧化硅、滑石粉、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抗静电剂选自乙氧基胺和油酸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母料基体树脂选自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内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如上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的包装材料。

基于上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实现良好的高透光率(≥80%)、高雾度(≥80%)、低光泽度(≤15%)的效果;通过工艺和配方实现薄膜的自消光性,保证材料可生物降解的环保特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有益效果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有益效果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下面描述中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若无特别指明,皆是图示中组件绘示的方向为基准。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实施例3以及实施例4的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2的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A第一树脂层 B第二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设计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应进一步理解,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应被理解为具有与这些术语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和相关领域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来理解,除本发明中明确如此定义之外。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共挤获得未拉伸的原料薄膜,所述原料薄膜包括至少一层第一树脂层A,所述第一树脂层A包含以下组分:

聚乳酸、生物降解弹性体以及功能母料;

所述生物降解弹性体选自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酸丁二酯、二氧化碳共聚物、聚己内酯中的至少一种;

将所述原料薄膜进行双向拉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包括三层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树脂层A、第二树脂层B以及第一树脂层A;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包括两层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树脂层A、第二树脂层B;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包括两层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树脂层A、第二树脂层B,在所述第二树脂层B作为外层树脂时,所述第二树脂层B中除包含选自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内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外,还可以含有功能母料;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可以采用第一树脂层A/第一树脂层A/第一树脂层A的三层结构、第一树脂层A/第一树脂层A/第二树脂层B的三层结构、第一树脂层A/第二树脂层B/第二树脂层B的三层结构等,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所述第一树脂层A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乳酸添加的份数可以为50~95份、生物降解弹性体添加的份数可以为5~45份、功能母料添加的份数可以为0.5~6份;

其中,所述聚乳酸的光学纯度≥95%,熔点在155~180℃;

所述生物降解弹性体选自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酸丁二酯、二氧化碳共聚物、聚己内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功能母料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爽滑剂1~10份、抗粘结剂1~10份、抗静电剂1~5份、母料基体树脂75~97份;

所述爽滑剂选自芥酸酰胺、硅酮、乙撑双硬脂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母料基体树脂选自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内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抗粘结剂选自二氧化硅、滑石粉、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抗静电剂选自乙氧基胺和油酸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第二树脂层B包含选自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内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树脂层B可以采用上述任意比例下的几种物质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将各原料充分干燥至200ppm以下,将第一树脂层A的各组分投入辅挤出机,第二树脂层B的各组分投入主挤出机,在150-180℃下加热熔融;

S2.将辅挤出机和主挤出机的熔体在三层T型模头中汇合后挤出后,得到混合熔体,所述三层T型模头的温度为150-200℃;

S3.将挤出的混合熔体通过气刀贴敷在激冷辊表面形成铸片,所述激冷辊温度为5-40℃;

S4.将铸片进行双向拉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向拉伸的温度在120℃以内,当温度大于120℃时,容易出现破膜从而导致无法成膜的情况产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向拉伸可以采用双向分步拉伸法或者双向同步拉伸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向同步拉伸法,具体方法步骤可以为:

在95~120℃预热5~40s,在此温度下同时进行纵向和横向拉伸,纵向拉伸倍率2.5~6倍,横向拉伸倍率2.5~6倍;进行110~140℃热定型5~30s;最后经电晕处理、收卷、熟化、分切制得。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双向分步拉伸法,具体方法步骤可以为:

在55~75℃下预热5~30s,在此温度下进行纵向拉伸,拉伸倍率为2.5~6倍;在95~120℃下预热5~30s,在此温度下进行横向拉伸,拉伸倍率2.5~6倍;进行110~140℃热定型5~30s;

S6.将热定型后的薄膜经电晕处理、收卷、熟化、分切得到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树脂层A的厚度可以为5~30μm,所述第二树脂层B的厚度可以为15~50μm,但本公开实施例并非以此为限。

为了对本发明更好地理解,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功能母料Y的制备:

以重量份数计,将3份芥酸酰胺、5份二氧化硅、1份乙氧基胺、80份聚乳酸以及11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混合均匀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160~165℃挤出造粒得到备用;

(2)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的制备:

参考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揭示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依次排列的三层结构,其中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树脂层A、第二树脂层B以及第一树脂层A;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第一树脂层A的组分为77份聚乳酸、20份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3份功能母料Y;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第二树脂层B的组分为100份聚乳酸。

其中,所述第一树脂层A的厚度为6um,第二树脂层B的厚度为15um;

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将上述原料充分干燥至200ppm以下,将第一树脂层A的各组分投入辅挤出机,第二树脂层B的各组分投入主挤出机,在160-180℃下加热熔融;

S2.将辅挤出机和主挤出机的熔体在三层T型模头中汇合后挤出后,得到混合熔体,所述三层T型模头的温度为190℃;

S3.将挤出的混合熔体通过气刀贴敷在激冷辊表面形成铸片,所述激冷辊温度为33℃;

S4.将铸片经60℃纵向预热后进行纵向拉伸,纵向拉伸倍率为3.0倍,纵向拉伸温度为65℃,然后再进入50℃的纵向拉伸定型区;

S5.将经纵向拉伸后的片材经90℃横向预热后,进行横向拉伸,横向拉伸倍率为4倍,横向拉伸温度105℃,随后进入120℃的横向拉伸定型区;

S6.将热定型后的薄膜经电晕处理、收卷、熟化、分切得到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

实施例2

(1)功能母料Y的制备:

以重量份数计,将3份芥酸酰胺、5份二氧化硅、1份乙氧基胺、80份聚乳酸以及11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混合均匀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160~165℃挤出造粒得到备用;

(2)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的制备:

参考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所揭示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依次排列的二层结构,其中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树脂层A、第二树脂层B;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第一树脂层A的组分为90份聚乳酸、8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2份功能母料Y;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第二树脂层B的组分为98份聚乳酸、2份功能母料Y。

其中,所述第一树脂层A的厚度为10um,第二树脂层B的厚度为15um;

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将上述原料充分干燥至200ppm以下,将第一树脂层A的各组分投入辅挤出机,第二树脂层B的各组分投入主挤出机,在160-180℃下加热熔融;

S2.将辅挤出机和主挤出机的熔体在三层T型模头中汇合后挤出后,得到混合熔体,所述三层T型模头的温度为190℃;

S3.将挤出的混合熔体通过气刀贴敷在激冷辊表面形成铸片,所述激冷辊温度为33℃;

S4.将铸片经60℃纵向预热后进行纵向拉伸,纵向拉伸倍率为3.0倍,纵向拉伸温度为65℃,然后再进入50℃的纵向拉伸定型区;

S5.将经纵向拉伸后的片材经90℃横向预热后,进行横向拉伸,横向拉伸倍率为4倍,横向拉伸温度110℃,随后进入120℃的横向拉伸定型区;

S6.将热定型后的薄膜经电晕处理、收卷、熟化、分切得到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

实施例3

(1)功能母料Y的制备:

以重量份数计,将3份芥酸酰胺、5份二氧化硅、1份乙氧基胺、80份聚乳酸以及11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混合均匀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160~165℃挤出造粒得到备用;

(2)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的制备:

参考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所揭示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依次排列的三层结构,其中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树脂层A、第二树脂层B以及第一树脂层A;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第一树脂层A的组分为87份聚乳酸、10份二氧化碳共聚物(PPC)、3份功能母料Y;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第二树脂层B的组分为90份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10份聚乳酸;

其中,所述第一树脂层A的厚度为5um,第二树脂层B的厚度为20um;

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将上述原料充分干燥至200ppm以下,将第一树脂层A的各组分投入辅挤出机,第二树脂层B的各组分投入主挤出机,在150-180℃下加热熔融;

S2.将辅挤出机和主挤出机的熔体在三层T型模头中汇合后挤出后,得到混合熔体,所述三层T型模头的温度为180℃;

S3.将挤出的混合熔体通过气刀贴敷在激冷辊表面形成铸片,所述激冷辊温度为20℃;

S4.将铸片经90℃拉伸预热后进行同步双向拉伸,拉伸温度为100℃,纵横向拉伸倍率为4.5*4.5,随后进入115℃的定型区;

S5.将热定型后的薄膜经电晕处理、收卷、熟化、分切得到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

实施例4

(1)功能母料X的制备:

以重量份数计,将8份乙撑双硬脂酰胺、4份滑石粉、2份油酸酰胺、75份聚乳酸以及11份聚己内酯混合均匀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160~165℃挤出造粒得到备用;

(2)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的制备:

参考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所揭示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依次排列的三层结构,其中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树脂层A、第二树脂层B以及第一树脂层A;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第一树脂层A的组分为87份聚乳酸、10份聚己内酯(PCL)、3份功能母料X;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第二树脂层B的组分为95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5份聚己内酯(PCL);

其中,所述第一树脂层A的厚度为5um,第二树脂层B的厚度为20um;

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将上述原料充分干燥至200ppm以下,将第一树脂层A的各组分投入辅挤出机,第二树脂层B的各组分投入主挤出机,在150-180℃下加热熔融;

S2.将辅挤出机和主挤出机的熔体在三层T型模头中汇合后挤出后,得到混合熔体,所述三层T型模头的温度为180℃;

S3.将挤出的混合熔体通过气刀贴敷在激冷辊表面形成铸片,所述激冷辊温度为20℃;

S4.将铸片经105℃拉伸预热后进行同步双向拉伸,拉伸温度为120℃,纵横向拉伸倍率为4.5*4.5,随后进入120℃的定型区;

S5.将热定型后的薄膜经电晕处理、收卷、熟化、分切得到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为第一树脂层A所采用的组分不同,其余组分、制备方法和薄膜厚度均相同;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第一树脂层A的组分为20份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3份功能母料Y。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为第一树脂层A所采用的组分不同,其余组分、制备方法和薄膜厚度均相同;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第一树脂层A的组分为77份聚乳酸、3份功能母料Y。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为第一树脂层A所采用的组分不同,其余组分、制备方法和薄膜厚度均相同;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第一树脂层A的组分为45份聚乳酸、52份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3份功能母料Y。

对比例4

对比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为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由双向拉伸替换为吹膜工艺。

对比例5

对比例5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为步骤S5中的横向预热温度和横向拉伸温度不同,横向预热温度为80℃,横向拉伸温度为85℃。

对比例6

对比例6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为步骤S4中的拉伸预热温度和拉伸温度不同,拉伸预热温度为80℃,拉伸温度为85℃。

对比例7

对比例7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为步骤S4中同步双向拉伸工艺温度高于120℃。

将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进行相关项目测试,测试方法如下表所示:

表1薄膜主要性能指标的检测项目及方法/标准表

编号 项目 检测方法/标准
1 透光率(2mm) ASTM D1003
2 雾度(2mm) ASTM D1003
3 光泽度(45°) ASTM D2457
4 MD/TD拉伸强度,MPa ASTM D882

根据上表所示的主要性能指标,将上述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备得到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进行测试,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实施例性能测试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或一些常用试剂,为本发明构思下的具体实施例或优选实施例,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构思及保护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应性调整。

表3对比例性能测试表

表4对比例性能测试表

由上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可以实现高透光率(≥80%)、高雾度(≥80%)、低光泽度(≤15%)的效果;将可生物降解材料应用于双向拉伸技术,拓宽可生物降解材料的在软包装的使用;并通过工艺和配方实现薄膜的自消光性,保证材料的全生物降解的环保特性。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尽管现有技术中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本发明的每个实施例或技术方案可以仅在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改进,而不必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或者背景技术中列出的全部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一个权利要求中没有提到的内容不应当作为对于该权利要求的限制。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第一树脂层、第二树脂层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1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柔性材料夹杆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