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量追补测算方法及存储介质

文档序号:1020084 发布日期:2020-10-27 浏览:1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电量追补测算方法及存储介质 (Electric quantity compensation measur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 是由 苏见 苏恩 叶彬生 于 2020-06-2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电量追补测算方法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电能计量装置采集电力记录数据,判断线路是否失压故障;基于所述电能计量装置的类型,根据所述失压故障的类型,构建相应的计算模型,通过所述电力记录数据得出第一失压电压及第一失压功率因数;根据所述第一失压电压及所述第一失压功率因数,基于所述失压故障的类型,得出相应的追补电量。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计量装置的记录数据,判断线路故障,并在单相失压时,自动计算追补电量,避免了人工计算出错,提高了处理效率,统一电量追补标准,减小误差,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可用于三相电力系统。(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ic quantity compensation measuring and calculating method and a storage medium, wherein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cquiring power record data through an electric energy metering device, and judging whether a line has a voltage loss fault;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electric energy metering device, constructing a corresponding calculation model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the voltage loss fault, and obtaining a first voltage loss voltage and a first voltage loss power factor through the electric power record data; and obtaining corresponding compensation electric quantity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voltage loss fault according to the first voltage loss voltage and the first voltage loss power factor. The invention has at least the following beneficial effects: through metering device&#39;s record data, judge the circuit fault to when single-phase decompression, the automatic calculation chases after mends the electric quantity, has avoided the manual calculation to make mistakes, has improved the treatment effeciency, and unified electric quantity chases after mends the standard, reduces the error, has saved a large amount of manpower and materials, can be used to three-phase power system.)

电量追补测算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量追补测算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量计量的稳定性、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每年因为计量装置故障、人为窃电等原因致使计量装置无法准确计量电量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电力企业,这些无法准确计量损失的电量都要靠后期的考核追补。目前在电力行业中,故障期间的电量追补核算工作仍然由人工完成,这要求工作人员对业务非常专业熟悉,而且核算过程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计算处理,因人为因素和相关参量的选择随意性比较大,导致追补电量误差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电量追补测算方法,能够提高处理效率,节省人力。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上述电量追补测算方法的执行程序的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量追补测算方法,包括:通过电能计量装置采集电力记录数据,判断线路是否失压故障;基于所述电能计量装置的类型,根据所述失压故障的类型,构建相应的计算模型,通过所述电力记录数据得出第一失压电压及第一失压功率因数;根据所述第一失压电压及所述第一失压功率因数,基于所述失压故障的类型,得出相应的追补电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量追补测算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计量装置的记录数据,判断线路故障,并在单相失压时,自动计算追补电量,避免了人工计算出错,提高了处理效率,统一电量追补标准,减小误差,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并可用于三相电力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力记录数据包括:电量、故障起始时间、故障终止时间、电压、电流以及功率因数。提取这些数据作为检测判断依据,并依据电力记录数据得出追补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若所述电能计量装置的类型为三相四线计量装置,则所述第一失压电压为失压故障期间的第一非失压相的电压及第二非失压相的电压的平均值。根据计量装置的类型特性获取第一失压电压,提高电量追补计算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若所述电能计量装置的类型为三相四线计量装置,则所述第一失压功率因数被配置为:若所述失压故障的类型为不全失压,则所述第一失压功率因数为失压故障期间的失压相的功率因数;若所述失压故障的类型为完全失压,则所述第一失压功率因数为失压故障期间的第一非失压相的功率因数及第二非失压相的功率因数的平均值。根据失压故障分类得出相应的第一失压功率因数,保证电量追补的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若所述电能计量装置的类型为三相三线计量装置,则所述第一失压电压为失压故障期间的第一非失压相与第二非失压相之间的线电压,其中所述第二非失压相计量正常。根据计量装置的类型特性获取第一失压电压,提高电量追补计算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若所述电能计量装置的类型为三相三线计量装置,则所述第一失压功率因数的获得方法包括:若所述失压故障为不全失压,则根据失压故障期间的失压相与第一非失压相之间的第一元件的第一功率因数获得所述第一失压功率因数;若所述失压故障为完全失压,则根据失压故障期间的第一非失压相及第二非失压相间的第二元件的第二功率因数获得所述第一失压功率因数。根据失压故障分类得出相应的第一失压功率因数,保证电量追补的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根据所述第二功率因数获得所述第一失压功率因数的方法为:

cosφ(i)=cos(30°+φi)

其中,φi=30°-arccosφ(cb,i),cosφ(i)为第i次失压故障期间的所述第一失压功率因数,b、c分别为所述第一非失压相及所述第二非失压相,cosφ(cb,i)为第i次失压故障期间的所述第一非失压相与所述第二非失压相之间的第二元件的第二功率因数,φi为所述失压相及所述第一非失压相之间的线电压与所述失压相的电流之间的相位角。利用三相三线计量装置的特性,计算出第一失压功率,保证电量追补的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追补电量的计算方法包括:若所述失压故障为完全失压,则

Figure BDA0002557976460000031

若所述失压故障为不全失压,则

其中,W(n)为n次失压故障时期间累计需要追补的电量,N为所述电能计量装置计量的回路倍率,I(i)为第i次失压故障期间的失压相的电流值,Ti为第i次失压故障时长,U(i)为第i次失压故障期间的所述第一失压电压,cosφ(i)为第i次失压故障期间的所述第一失压功率因数,W'(i)为第i次失压故障期间的失压相的电量。根据失压故障的类型,分类计算追补电量,提高电量追补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获取对所述电能计量装置的电力检测数据,判断所述电能计量装置是否存在接线错误;根据所述电力检测数据及所述电力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接线错误故障的时间区间;分析所述电力记录数据,获取所述电能计量装置正常连接状态下的第一电力参数特征,基于预置电量追补分析模型,获得所述追补电量。在计量装置本身出现接线错误时也能自动处理追补电量,提高适用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计量装置的记录数据,判断线路故障,并在单相失压时,自动计算追补电量,避免了人工计算出错,提高了处理效率,统一电量追补标准,减小误差,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并可用于三相电力系统。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内部模块的示意框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内部模块的示意框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失压故障追补电量处理过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三相四线计量装置记录电力数据情景下相应的失压追补电量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三相三线计量装置记录电力数据情景下相应的失压追补电量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电力检测数据处理接线错误及相应的追补电量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7为三相三线计量装置的A相断相完全失压向量图;

图8为三相三线计量装置的A相断相不全失压向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之一中,电量追补智能核算终端包括:抄表模块、故障检测模块及追补模块。其中抄表模块用于与电能计量装置通信,抄取该电能计量装置的电力记录数据,并获得电能计量装置的类型。电力记录数据中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电参数的历史记录,以及,电能计量装置的事件记录,如果计量装置存在失压、失流等故障记录,可以读取失压、失流故障期间的起始时间,时长等故障信息。故障检测模块,用于分析电力记录数据,判断是否发生线路故障,得出故障类型。追补模块用于根据电能计量装置的类型,按故障类型构建相应的计算模型,通过电力记录数据计算得出追补电量。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故障检测模块,参照图2,包括:线路检测模块及失压检测模块。线路检测模块用于从电力记录数据中获取各分相的电流、电压及负荷数据,并利用每相负荷、电压与电流曲线对应关系,判断是否存在故障异常行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线路检测模块包括:单相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单相的负荷、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判断是否发生线路异常;多相检测模块,用于根据相与相之间的电压以及电流的比对关系,判断是否发生线路异常。从低压配电变压器的原理可知,输入功率恒定时,变压器二次侧的电压与电流呈现反比,每相负荷与电压呈反比。单相检测模块用于根据单相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进行故障检测。例如供电系统电压稳定,连续时间内某时刻某一相的电压低、电流大,但此时实际计量的负荷小,那么可以判断为计量异常,可能存在故障行为。多相检测模块用于根据相与相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进行检测。例如电流曲线显示A相电流比B相高,正常情况下电压曲线A相电压应低于B相电压,但实际情况与此相反,则可能存在故障或者窃电行为。失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出现单相失压故障,分析失压故障的类型,为不全失压还是完全失压。在实际运行中,计量装置的电压互感器一次保险常因过载、短路等原因烧坏,导致单相失压,而在这种情形下如果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正确,故障状况相对稳定,计量装置失压相会得到电压互感器反馈的一个相位和幅值都相对稳定的电压,该电压可认为是失压相的残余电压,该电压的大小在(50~60)V之间,此时为不全失压故障。而如果计量装置失压是由于二次回路开路导致的,计量装置失压相的电压将为0,不存在残余电压,此时为完全失压故障。

参照图2,追补模块包括:参数处理模块、失压处理模块及电量计算模块;本发明实施例中,这三个模块均用于失压故障下的电量追补计算处理。其中,参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电力记录数据,提取故障发生期间的电力记录数据,获得故障发生期间的各相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电力参数,以及故障起始时间,持续时间等信息。失压处理模块,用于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类型,根据失压故障的类型,构建相应的计算模型,得到第一失压电压及第一失压功率因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失压计算模块根据电能计算装置的类型,包括:第一失压计算模块及第二失压计算模块。其中,第一失压计算模块用于构建三相四线计量装置的计算模型,根据故障期间非失压相的电压得出第一失压电压,以及,根据失压故障的类型得到相应的第一失压功率因数。若失压故障为不全失压(也称不完全失压),则第一失压功率因数为失压相的功率因数;否则完全失压,第一失压功率因数为非失压相的功率因数的平均值,即(第一非失压相的功率因数+第二非失压相的功率因数)/2。第二失压计算模块用于处理三相三线计量装置的计算模型,根据故障期间非失压相之间的线电压得出第一失压电压,以及,根据失压故障的类型得到相应的第一失压功率因数;若失压故障为不全失压,第二非失压相计量正常,则失压相与第一非失压相之间的第一元件的第一功率因数即为第一失压功率因数;否则为完全失压,失压相与第一非失压相间的线电压计量为0,则根据第一非失压相与第二非失压相之间的第二元件的第二功率因数计算得出第一失压功率因数。电量计算模块,获取第一失压电压及第一失压功率因数,根据失压故障的类型计算得出相应的追补电量。

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电力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正常接线状态下的电能计量装置的电力记录数据,得出第一电力参数特征。检测模块可接收第一电力参数特征,依据第一电力参数特征,检测线路是否异常。追补模块也可接收第一电力参数特征,基于预置的电量追补分析模型,根据故障类型获取相应的追补电量。接线判断模块,用于导入关于电能计量装置的电力检测数据,画出向量图,对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错误情况进行判断分析。其中的电力检测数据为检测设备对计量装置进行检测,所采集的电力参数数据,包括计量装置回路的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电力参数数据信息,接线判断模块根据该电力检测数据生成向量图,对计量装置的接线情况以及其它故障问题进行分析判断,为计量装置的电量追补精准测算工作提供故障原因分析。接线错误处理模块,用于结合电力检测数据及电力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接线错误故障的时间区间,并根据第一电力参数特征,基于预置电量追补分析模型,获得追补电量。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分析电力检测数据及电力记录数据,得出电能计量装置接线错误故障的起止时间,根据第一电力参数特征,得出故障期间的应送电量Wy,并根据电能计量装置的电力记录数据,得出故障期间的已使用电量Wx,计算出需要追补的电量W=Wy–Wx。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负荷显示模块,用于通过曲线图形方式,展示设定时间内电力记录数据的变化情况,并提供数据类型选项,可以根据选项的勾选情况相应地显示电压、电流、电量、功率因数等电力记录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抄表模块包括:红外抄表模块、RS485抄表模块中的其中至少一种。其中,红外抄表模块,用于录入电能计量装置的地址及类型,通过红外协议接收电力记录数据;RS485抄表模块,用于录入电能计量装置的地址,根据电表规约获取电力记录数据。红外抄表流程如下:首先输入电表的表地址,选择电表类型,再选择需要返回数据的项目,将红外发射头对准电表的红外接收区,点击“确定”,即可接收到需要的数据。RS485抄表流程为:将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连接外接的RS485线,然后正确连接RS485电表。抄读时,选择“485抄表”功能,输入电表地址,根据电表规约选择需抄读的参数,终端的数据显示界面将显示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终端中还包括USB模块,用于与电脑连接,导出终端中抄录的电力记录数据及电量追补核算的表单记录数据,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数据的处理。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参照图3,电量追补处理方法包括:通过电能计量装置采集电力记录数据,判断线路是否失压故障;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类型,根据失压故障的类型,构建相应的计算模型,通过电力记录数据得出第一失压电压及第一失压功率因数;根据第一失压电压及第一失压功率因数,基于失压故障的类型,得出相应的追补电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通过载波、红外、RS485等方式获取电力记录数据,电力记录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电量、故障起始时间、故障终止时间、电压、电流以及功率因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电量可以进一步分为有功电量及电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失压故障分为不全失压及完全失压。在送电过程中,电压互感器一次保险常因过载、短路等原因烧坏,导致单相失压,而在此时若电能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正确,故障状况相对稳定,计量装置失压相会得到电压互感器反馈的一个相位和幅值都相对稳定的电压,该电压可认为是失压相的残余电压,通常该残余电压的大小在(50~60)V之间,即为不全失压。若电能计量装置失压是由于二次回路开路导致的,则失压相的电压将为0,不存在残余电压,即为完全失压。下面将分别以三相四线计量装置及三相三相计量装置为例,描述失压故障时的追补电量处理过程。

若电能计量装置为三相四线计量装置,失压故障时的追补电量处理过程参照图4。检测到单相发生失压故障,即获取到失压相;获取第一失压电压,第一失压电压为第一非失压相的电压及第二非失压相的电压的平均值,即:第一失压电压=(第一非失压相的电压+第二非失压相的电压)/2。判断失压故障的类型,第一失压功率因数根据失压故障的类型取相应的值。若失压故障为不全失压,第一失压功率因数为失压相的功率因数;否则,失压故障为完全失压,第一失压功率因数取第一非失压相的功率因数及第二非失压相的功率因数的平均值。

若失压故障为完全失压,则根据公式(一)得出追补电量:

若失压故障为不全失压,则根据公式(二)得出追补电量:

在公式(一)及公式(二)中,W(n)为n次失压故障时期间累计需要追补的电量,N为电能计量装置计量的回路倍率,I(i)为第i次失压故障时期间失压相的电流值,Ti为第i次失压故障时长,U(i)为第i次失压故障时期间的第一失压电压,cosφ(i)为第i次失压故障时期间的第一失压功率因数,W'(i)为第i次失压故障期间失压相的电量。

下面,假设在三相四线计量装置中A相发生失压故障,则按失压故障的类型分两种情况来详细描述追补计算处理。

情况一:A相全失压,即Ua=0,不存在残余电压,因无法获取失压故障期间A相的功率因数数据,故采用第n次失压故障期间同时段B相的功率因数和C相的功率因数的平均值作为追补计算的第一失压功率因数;失压故障期间A相的电压大小也无法测得,因此采用故障期间同时段B相的电压及C相的电压的平均值作为追补计算的第一失压电压,由于该相电压为零,因此故障期间少计量了该相的电量,则追补计算公式:

W(n)=N*∑(U(a,n)*I(a,n)*cosφ(a,n)*Tn) 公式(三)

公式(三)中,U(a,n)=(U(b,n)+U(c,n))/2,其中,U(b,n)为第n次失压故障期间B相的电压值,U(c,n)为第n次失压故障期间C相的电压值,U(a,n)为第n次失压故障期间A相的电压值的推导值(也即第一失压电压);cosφ(a,n)=(cosφ(b,n)+cosφ(c,n))/2,其中,cosφ(b,n)为第n次失压故障期间B相的功率因数,cosφ(c,n)为第n次失压故障期间C相的功率因数,cosφ(a,n)为第n次失压故障期间A相功率因数的推导值(也即第一失压功率因数);I(a,n)为第n次失压故障时期间A相的电流值,Tn为第n次失压故障时长,N为三相四线计量装置计量回路倍率,W(n)为n次失压故障时期间累计需要追补的电量。根据该公式(三)就可以算出A相全失压期间,需要进行追补计算的电量。应理解的是,公式(三)实际上是公式(一)的变相表述。

情况二:A相不全失压,Ua≠0,存在残余电压,可以读取A相在故障期间的功率因数作为追补计算的第一失压功率因数,A相的电压推导值(即第一失压电压)采用第n次失压故障期间同时段B相的功率因数和C相的功率因数的平均值作为追补计算的功率因数参数,则追补计算公式为:

W(n)=N*∑(U(a,n)*I(a,n)*cosφ(a,n)*Tn)-∑W'(a,n) 公式(四)

公式(三)中,U(a,n)=(U(b,n)+U(c,n))/2,其中,U(b,n)为第n次失压故障期间B相的电压值,U(c,n)为第n次失压故障期间C相的电压值,U(a,n)为第n次失压故障期间A相的电压值的推导值(也即第一失压电压);cosφ(a,n)为第n次失压故障期间A相的功率因数,I(a,n)为第n次失压故障时期间A相的电流值,Tn为第n次失压故障时长,N为三相四线计量装置计量回路倍率,W(n)为n次失压故障时期间累计需要追补的电量,∑W'(a,n)为n次失压故障期间A相累计的总残余电量W'(a,n)为第n次失压故障期间计量装置存储的A相残余电量。根据该公式(四)就可以算出A相全失压期间,需要进行追补计算的电量。应理解的是,公式(四)实际上是公式(二)的变相表述。

若电能计量装置为三相三线计量装置,失压故障时的追补电量处理过程参照图5。检测到单相发生失压故障,即获取到失压相;获取第一失压电压,第一失压电压为第一非失压相与第二非失压相的之间的线电压,其中第二非失压相的计量正常。判断失压故障的类型,第一失压功率因数根据失压故障的类型取相应的值。若失压故障为不全失压,第一失压功率因数取失压相与第一非失压相之间的第一元件的第一功率因数。否则,失压故障为完全失压,第一失压功率因数根据第一非失压相与第二非失压相之间的第二元件的第二功率因数计算得出。此时,cosφ(i)=cos(30°+φi),其中,φi=30°-arccosφ(cb,i),cosφ(i)为第i次失压故障期间的第一失压功率因数,b、c分别为三相三线计量装置中第一非失压相及第二非失压相,cosφ(cb,i)为第i次失压故障期间的第一非失压相与第二非失压相之间的第二元件的第二功率因数,φi为失压相及第一非失压相之间的线电压与失压相的电流之间的相位角。然后,基于失压故障的类型获得相应的追补电量;若失压故障为完全失压,通过上述公式(一)进行计算,否则为不全失压,通过上述公式(二)进行计算。

下面,假设在三相三线计量装置中A相发生失压故障,C相计量正常,则按失压故障的类型分两种情况来详细描述追补计算处理。

情况一:计量回路A相与B相之间的线电压Uab=0,即没有残余电压,相应的向量图参照图7。由于A相全失压,故障期间并没有计量A相使用的电量,因此需要追补的电量就是A相在失压故障期间的使用的电量,则追补计算公式为:

W(n)=N*∑(U(ab,n)*I(a,n)*cosφ(n)*Tn) 公式(五)

公式(五)中,U(ab,n)=U(cb,n),其中,U(ab,n)为第n次失压故障期间计量回路A相与B相之间线电压的推导值(即第一失压电压),U(cb,n)为故障期间同时段C相与B相之间线电压;cosφ(n)为第n次失压故障期间A相与B相之间的第一元件的第一功率因数推导值(即第一失压功率因数);I(a,n)为第n次失压故障时期间A相的电流值,Tn为第n次失压故障时长,N为三相三线计量装置计量回路倍率,W(n)为n次失压故障时期间累计需要追补的电量。对于cosφ(n),由于无法获取第n次失压故障期间A相与B相之间线电压推导值U(ab,n)与A相电流值I(a,n)之间的相位角φn,也就无法获取A相与B相之间的第一元件的第一功率因数的数值cosφ(n)=cos(30°+φn),因此需根据第n次失压故障期间同时段的C相与B相的第二元件的第二功率因数推导出A相与B相的第一功率因数在故障期间的数值,由于C相与B相的第二功率因数cosφ(cb,n)=cos(30°-φn),计算出C相与B相的线电压U(cb,n)与C相电流Ic之间的相位角为φn=30°-arccosφ(cb,n),由于三相三线线电压与对应相的电流的相位角是对应的,因此φn也是A相与B相之间线电压推导值U(ab,n)与A相电流值I(a,n)之间的相位角φn,则第n次失压故障期间A相与B相的第一失压功率因数为cosφ(n)=cos(30°+φn)。根据该公式(五)就可以算出三相三线计量装置在A相全失压故障时段累计需要进行追补计算的电量。应理解的是,公式(五)实际上是公式(一)的变相表述。

情况二:计量回路A相与B相之间的线电压Uab≠0,存在残余电压,此时,向量图参照图8。计量装置A相故障,但存在残余电压,故障期间计量的是残余电压下的电量,因此要追补电量为故障期间实际使用电量减去残余电压下计量的电量,由于A相失压故障存在残余电压,则故障期间追补计算公式为:

W(n)=N*∑(U(ab,n)*I(a,n)*cosφ(n)*Tn)-∑W'(ab,n) 公式(六)

公式(六)中,U(ab,n)=U(cb,n),其中,U(ab,n)为第n次失压故障期间计量回路A相与B相之间线电压的推导值(即第一失压电压),U(cb,n)为故障期间同时段C相与B相之间线电压;cosφ(n)为第n次失压故障期间A相与B相之间的第一元件的第一功率因数(即第一失压功率因数);I(a,n)为第n次失压故障时期间A相的电流值,Tn为第n次失压故障时长,N为三相三线计量装置计量回路倍率,W(n)为n次失压故障时期间累计需要追补的电量,∑W'(ab,n)为n次失压故障期间A相累计的总残余电量W'(ab,n)为第n次失压故障期间计量装置存储的A相残余电量。根据该公式(六)就可以算出三相三线计量装置在A相故障时段累积需要进行追补计算的电量。应理解的是,公式(六)实际上是公式(二)的变相表达。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参照图6,电量追补处理方法还包括:导入电能计量装置的电力检测数据,分析该电力检测数据,判断电能计量装置是否存在接线错误。检测到接线错误,则根据电力检测数据结合电力记录数据,提取相同的特征,获取接线故障发生的时间区间,根据第一电力参数特征,基于预置电量追补分析模型,获得追补电量。其中第一电力参数特征的获得方法为:从所有的电力记录数据中获取该电能计量装置正常连接状态下的电力记录数据,分析处理得到该电能计量装置的第一电力参数特征。根据第一电力参数特征,以及电能计量装置接线错误故障的起止时间,得出故障期间的应送电量Wy,并根据电能计量装置的电力记录数据,得出故障期间的已使用电量Wx,得出需要追补的电量W=Wy–Wx。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1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氘气发生器可测定电解小室极间电压的树脂电极框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