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检测系统

文档序号:103829 发布日期:2021-10-15 浏览:2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检测系统 (Vehicle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machine vision ) 是由 王仕佳 许迪 王凯 南禹州 于 2021-05-3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视觉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平台、上位机以及分别与上位机电连接的底盘图像采集装置、发动机舱图像采集装置、驾驶舱图像采集装置及整车图像采集装置,通过CCD面阵相机对汽车底盘、发动机孔距进行测量,根据孔距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判断车辆的变形程度,具有成本低、精度高、安装简易等优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精度高,其非接触性、实时性、灵活性和精确性等特点,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减少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车辆检测的效率和精度。(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visual detection, and discloses a vehicle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machine vision, which comprises a detection platform, an upper computer, a chassis image acquisition device, an engine compartment image acquisition device, a cockpit image acquisition device and a finished vehicle image acquisition device, wherein the chassis image acquisition device, the engine compartment image acquisition device, the cockpit image acquisition device and the finished vehicle image acquisition device are respective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computer.)

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觉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车辆缺陷检测评估,一般是通过人眼观察,找出车辆的缺陷,并依靠经验对车辆变形量进行评估,这种方式下检测人员的工作量大,速度慢,效率高,并且人工成本大,误差大,测量数据无法及时处理,无法准确评估出车辆的变形量,从而无法准确识别出其是否为事故车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检测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车辆检测依靠经验对车辆变形量进行评估,误差大,无法准确评估出车辆的变形量,从而准确无法识别出其是否为事故车辆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平台、底盘图像采集装置以及上位机,所述上位机设有图像处理模块和运动控制模块,所述检测平台的两侧平行地设有一支撑装置,所述底盘图像采集装置包括AGV小车、导航磁条、第一电动滑台、第二电动滑台、第一安装板、CCD面阵相机以及环形光源,所述导航磁条呈椭圆形结构地设置于两所述支撑装置之间的底部,所述第一电动滑台分别竖直地设置于所述AGV小车的后端壁的两侧,所述第二电动滑台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动滑台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电动滑台驱动所述第二电动滑台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电动滑台上,所述CCD面阵相机竖直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环形光源设置在所述CCD面阵相机的上方,通过所述第二电动滑台驱动所述CCD面阵相机左右滑动,所述AGV小车内设有控制器、存储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AGV小车的前端壁设置有精定位扫描相机,所述检测平台上设置有定位标识,所述精定位扫描相机可沿所述定位标识上方经过,并识别所述定位标识上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电动滑台、第二电动滑台、CCD面阵相机、存储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均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上位机与所述AGV小车无线通信连接,通过所述AGV小车和导航磁条驱动所述CCD面阵相机对停靠在所述支撑装置上的待检车辆的底盘采集至少两幅图像。

进一步地,还包括发动机舱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发动机舱图像采集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架、第四电动滑台、第五电动滑台、第六电动滑台、第二安装板以及CCD面阵相机,所述第一安装架呈几字形的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的一侧,所述第四电动滑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的顶部,所述第五电动滑台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动滑台水平垂直连接,所述第六电动滑台竖直的设置在所述第五电动滑台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板竖直的设置在所述第六电动滑台上,所述CCD面阵相机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通过所述第四电动滑台、第五电动滑台以及第六电动滑台分别驱动所述第二安装板前后、左右以及上下滑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驾驶舱图像采集装置,所述驾驶舱图像采集装置包括第二安装架、第七电动滑台、第八电动滑台、转动驱动电机、第三安装板以及CCD面阵相机,所述第二安装架竖直的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的一侧,所述第七电动滑台竖直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上端部,所述第八电动滑台的一端水平垂直的设置在所述第七电动滑台上,所述转动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八电动滑台上,所述第三安装板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驱动电机连接,所述CCD面阵相机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板上,通过所述第七电动滑台、第八电动滑台以及转动驱动电机分别驱动所述第三安装板上下、左右滑动以及转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整车图像采集装置,所述整车图像采集装置包括第三安装架和CCD面阵相机,所述第三安装架竖直的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的一侧,所述第三安装架的上端部位于所述检测平台的上方设置,所述CCD面阵相机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的上端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CCD面阵相机采用2000万像素的CMOS工业CCD面阵相机,且所述CCD面阵相机的分辨率为0.02mm。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CCD面阵相机对汽车底盘、发动机孔距进行测量,根据孔距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判断车辆的变形程度,具有成本低、精度高、安装简易等优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精度高,其非接触性、实时性、灵活性和精确性等特点,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减少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车辆检测的效率和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检测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检测系统的底盘图像采集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检测系统的底盘图像采集装置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检测系统的底盘图像采集装置的又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检测系统的发动机舱图像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检测系统的驾驶舱图像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检测系统的整车图像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检测系统。

如图1至图8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平台100、底盘图像采集装置200以及上位机(未图示),所述上位机设有图像处理模块和运动控制模块,所述检测平台100的两侧平行地设有一支撑装置101,所述底盘图像采集装置200包括AGV小车201、导航磁条202、第一电动滑台203、第二电动滑台204、第一安装板205、CCD面阵相机206以及环形光源207,所述导航磁条202呈椭圆形结构地设置于两所述支撑装置101之间的底部,所述第一电动滑台203分别竖直地设置于所述AGV小车201的后端壁的两侧,所述第二电动滑台20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动滑台203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电动滑台103驱动所述第二电动滑台204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安装板205设置于所述第二电动滑台204上,所述CCD面阵相机206竖直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205上,所述环形光源207设置在所述CCD面阵相机206的上方,通过所述第二电动滑台204驱动所述CCD面阵相机206左右滑动,所述AGV小车201内设有控制器(未图示)、存储模块(未图示)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未图示),所述AGV小车201的前端壁设置有精定位扫描相机208,所述检测平台100上设置有定位标识(未图示),所述精定位扫描相机208可沿所述定位标识上方经过,并识别所述定位标识上的位置信息,完成精确定位,所述第一电动滑台203、第二电动滑台204、CCD面阵相机206、存储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均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上位机与所述AGV小车201无线通信连接,通过所述AGV小车201和导航磁条202驱动所述CCD面阵相机206对停靠在所述支撑装置101上的待检车辆的底盘采集至少两幅图像,图像处理模块可通过精定位装置的位置信息,获得所述CCD面阵相机206采集的任意两幅图像的位置关系,并计算所述图像上特定点间的距离。

具体地,还包括发动机舱图像采集装置300,所述发动机舱图像采集装置300包括第一安装架301、第四电动滑台302、第五电动滑台303、第六电动滑台304、第二安装板305以及CCD面阵相机306,所述第一安装架301呈几字形的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100的一侧,所述第四电动滑台203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301的顶部,所述第五电动滑台303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动滑台302水平垂直连接,所述第六电动滑台304竖直的设置在所述第五电动滑台303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板305竖直的设置在所述第六电动滑台304上,所述CCD面阵相机306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305上,通过所述第四电动滑台302、第五电动滑台303以及第六电动滑台304分别驱动所述第二安装板305前后、左右以及上下滑动。

具体地,还包括驾驶舱图像采集装置400,所述驾驶舱图像采集装置400包括第二安装架401、第七电动滑台402、第八电动滑台403、转动驱动电机404、第三安装板405以及CCD面阵相机406,所述第二安装架401竖直的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100的一侧,所述第七电动滑台402竖直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架401的上端部,所述第八电动滑台403的一端水平垂直的设置在所述第七电动滑台402上,所述转动驱动电机404设置在所述第八电动滑台403上,所述第三安装板405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驱动电机404连接,所述CCD面阵相机406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板405上,通过所述第七电动滑台402、第八电动滑台403以及转动驱动电机404分别驱动所述第三安装板405上下、左右滑动以及转动。

具体地,还包括整车图像采集装置500,所述整车图像采集装置500包括第三安装架501和CCD面阵相机502,所述第三安装架501竖直的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100的一侧,所述第三安装架501的上端部位于所述检测平台100的上方设置,所述CCD面阵相机502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501的上端部。

具体地,还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600,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600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205的上端部,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所测得的数据来调整面阵相机的高度,确保面阵相机焦距的精准,从而保证图像采集的清洗度,有效提高测量的精度。

具体地,所述CCD面阵相机206采用2000万像素的CMOS工业CCD面阵相机,且所述CCD面阵相机206的分辨率为0.02mm。

具体检测时,将待检测的汽车停放至检测平台的上方,通过底盘图像采集装置对汽车底盘的孔距进行测量,底盘图像采集装置的CCD面阵相机通过直线运动模组载着相机和光源沿汽车底部X轴和Y轴运动,对汽车底盘进行初部拍照采集图像;当汽车底盘采集图像完成后,根据预设要测的孔位的坐标进行第二次图像采集,在每个孔位坐标处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所测得的数据来调整CCD面阵相机的高度,确保CCD面阵相机焦距的精准,从而保证图像采集的清洗度,提高了测量精度,在第二次图像采集完成后,将图像数据传送至上位机处理,通过上位机内预设的软件算法来计算出每个孔位相对应位置及坐标位置,并实时输出与标准数据的对比结果,当孔的相对位置和坐标位置大于或小于出厂的标准值时,则判定为事故车型;通过发动机舱图像采集装置对发动机孔距进行测量,发动机舱的检测方式与底盘相同;通过驾驶舱图像采集装置对车辆驾驶舱仪表盘、后排座椅进行图像采集,并上传至上位机存储;通过整车图像采集装置对测量整体外观进行图像采集,并上传至上位机存储,通过内置算法完成车辆变成程度的评估。

具体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CCD面阵相机对汽车底盘、发动机孔距进行测量,根据孔距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判断车辆的变形程度,具有成本低、精度高、安装简易等优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精度高,其非接触性、实时性、灵活性和精确性等特点,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减少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车辆检测的效率和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运动态结构变形视觉测量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