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具

文档序号:109043 发布日期:2021-10-19 浏览:4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寝具 (Bedding ) 是由 原岛徹 横田慎太郎 于 2021-02-2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一种重量轻且柔软性及舒适性优异的寝具。寝具(1)包含寝具主体(2)。寝具主体(2)具有至少1个柱形状的寝具元件(3)。寝具元件(3)包含:空气流通层(7),沿寝具元件(3)的长度方向形成有用于供空气流动的流路;缓冲层(8),覆盖空气流通层(7)的周围;以及表面罩(10),覆盖缓冲层(8)的周围。在表面罩(10)设置有形成于长度方向的至少1个端部并用于使空气通过的通气部(6)。(The invention provides bedding which is light in weight and excellent in flexibility and comfortableness. The bedding (1) comprises a bedding body (2). The bedding body (2) has at least 1 pillar-shaped bedding element (3). The bedding element (3) comprises: an air circulation layer (7) in which a flow path for air to flow is formed along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f the bedding element (3); a buffer layer (8) covering the periphery of the air circulation layer (7); and a surface cover (10) covering the periphery of the cushion layer (8). The surface cover (10) is provided with a ventilation part (6) which is formed at least at 1 end part in the length direction and is used for allowing air to pass through.)

寝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内部形成有用于供空气流动的流路的寝具。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由三维网状结构体构成的寝具。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通过由空心线条构成的弹性构造的三维网状结构体而构成的床垫。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452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的床垫存在如下问题:热量、湿气蓄积在平板状的三维网状结构体中,舒适性差。另外,专利文献1的床垫由于在三维网状结构体的构造上具有规定以上的重量,因此无法用作床垫以外的寝具。进而,专利文献1的床垫在三维网状结构体的构造上具有规定以上的硬度,因此关于柔软性也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那样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轻且柔软性以及舒适性优异的寝具。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一种寝具,包含寝具主体,所述寝具主体具有至少1个柱形状的寝具元件,所述寝具元件包含:空气流通层,其沿该寝具元件的长度方向形成有用于供空气流动的流路;缓冲层,其覆盖所述空气流通层的周围;以及表面罩,其覆盖所述缓冲层的周围,在所述表面罩设置有通气部,该通气部形成于所述长度方向的至少1个端部并用于使空气通过。

在本发明的寝具中,优选的是,所述寝具元件包含至少1个第一元件和至少1个第二元件,所述端部包括所述第一元件的一端和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元件的基端和前端,所述第二元件的所述基端连结于所述第一元件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另一端之间。

在本发明的寝具中,优选的是,所述通气部包含:第一通气部,其形成于所述第一元件的所述一端以及所述另一端;以及第二通气部,其形成于所述第二元件的所述前端。

在本发明的寝具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二通气部设置有送风机,所述送风机以空气从所述第二元件的所述前端向所述基端流动的方式送入空气。

在本发明的寝具中,优选的是,从所述第一元件的所述第一通气部排出的空气的总量为所述送风机送入的空气的总量的2%~20%。

在本发明的寝具中,优选的是,所述空气流通层包含设置于所述第一元件的第一空气流通层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元件的第二空气流通层。

在本发明的寝具中,优选的是,所述缓冲层包含设置于所述第一元件的第一缓冲层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元件的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空气流通层经由所述第一缓冲层与所述第一空气流通层连通。

在本发明的寝具中,优选的是,所述表面罩包含对所述第一元件的外表面进行覆盖的第一罩部和对所述第二元件的外表面进行覆盖的第二罩部,所述第一罩部与所述第二罩部是一体形成的。

在本发明的寝具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罩部的在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前端侧的通气阻力比在所述基端侧的通气阻力大。

在本发明的寝具中,优选的是,所述寝具主体具有1个所述寝具元件,在所述寝具元件,在所述长度方向的一方的所述端部以及另一方的所述端部设置有所述通气部,在另一方的所述端部的所述通气部设置有送风机,所述送风机以空气从另一方的所述端部向一方的所述端部流动的方式送入空气。

在本发明的寝具中,优选的是,所述表面罩由具有通气性的再生纤维形成。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寝具中,寝具主体具有至少1个柱形状的寝具元件,所述寝具元件包含:空气流通层,沿该寝具元件的长度方向形成有用于供空气流动的流路;缓冲层,其覆盖所述空气流通层的周围;以及表面罩,其覆盖所述缓冲层的周围,在所述表面罩设置有通气部,该通气部形成于所述长度方向的至少1个端部并用于使空气通过。

这样的寝具主体由于寝具元件为柱形状,因此能够降低整体的重量,能够用于褥垫、被子等被褥、枕头、抱枕等多用途。另外,这样的寝具主体在空气流通层与表面罩之间具有缓冲层,因此能够提高柔软性。

另外,由于该寝具元件包含空气流通层和通气部,因此能够抑制热量或湿气蓄积于寝具元件,能够提供优异的舒适性。因此,本发明的寝具重量轻且柔软性和舒适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寝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寝具的仰视图。

图3图2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图2是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寝具的布线图。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寝具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寝具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寝具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寝具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寝具1的立体图,图2是寝具1的仰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寝具1包含寝具主体2。本实施方式的寝具主体2包含至少1个柱形状的寝具元件3。这样的寝具主体2由于寝具元件3为柱形状,因此能够降低整体的重量,能够用于褥垫、被子等被褥、枕头、抱枕等多用途。

图3是图2的A-A线的剖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寝具元件3包含:空气流通层7,其沿该寝具元件3的长度方向形成有用于供空气流动的流路;缓冲层8,其覆盖空气流通层7的周围;以及表面罩10,其覆盖缓冲层8的周围。这样的寝具主体2在空气流通层7与表面罩10之间具有缓冲层8,因此能够提高柔软性。在此,柔软性是指柔软度,是以按压表面时的硬度进行评价的指标。

优选在表面罩10设置有在长度方向的至少1个端部形成的、用于使空气通过的通气部6。这样的寝具元件3包含空气流通层7和通气部6,因此能够抑制热量或湿气蓄积于寝具元件3,能够提供优异的舒适性。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寝具1重量轻且柔软性和舒适性优异。

作为更优选的方式,寝具元件3包含覆盖缓冲层8的网眼层9。本实施方式的表面罩10覆盖网眼层9。这样的网眼层9能够保护柔软性优异的缓冲层8并提高耐久性。

如图1及图2所示,寝具元件3包含至少1个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个的第一元件4;以及至少1个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的第二元件5。本实施方式的寝具主体2整体形成为“∏”字状。这样的寝具元件3由于第一元件4和第二元件5分别为柱状,因此能够用于褥垫、被子等被褥、枕头、抱枕等多用途。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第一元件4的长度方向称为左右方向,将第二元件5的长度方向称为前后方向。

寝具元件3的端部例如包含第一元件4的一端4a和另一端4b、以及第二元件5的基端5a和前端5b。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元件5的长度方向的基端5a连结于第一元件4的一端4a与另一端4b之间。这样的寝具主体2由于1个第一元件4与2个第二元件5连结,因此适合作为被褥、床垫进行使用。

本实施方式的寝具元件3整体形成为直线形状。寝具元件3例如也可以通过施加外力而使其整体形状弯曲。寝具元件3例如可以构成为即使在外力被解除时也能够维持被施加外力的情况下的整体形状,也可以构成为在外力被解除时复原为被施加外力之前的整体形状。这样的寝具元件3能够提高整体形状的多样性。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元件4包含:第一通气部6A,其形成于该第一元件4的长度方向的一端4a以及另一端4b,用于使空气通过;以及第一空气流通层7A,其形成有用于使空气在一端4a与另一端4b之间流动的流路。

即,本实施方式的通气部6包含2个第一通气部6A。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空气流通层7包含1个第一空气流通层7A。这样的第一元件4在形成有第一通气部6A的一端4a与另一端4b之间形成有用于供空气流动的流路,因此能够抑制热量、湿气的蓄积,提供优异的舒适性。

图4是图2的B-B线的剖视图。如图3及图4所示,第一空气流通层7A优选由纤维制立体结构物或三维网状结构物形成。作为纤维制立体结构物,例如可列举出立体结构编织物、立体结构织物等。作为立体结构编织物,例如可以举出三维网格结构、双拉舍尔结构等。作为立体结构织物,例如可列举出三维多层结构织物等。三维网状结构物例如是由不规则地缠结为三维状的树脂线材形成的结构物。这样的第一空气流通层7A能够在确保空气的流路的同时维持适度的刚性。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空气流通层7A形成为实心的圆柱状。第一空气流通层7A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例如,也可以是空心的圆筒状,另外,也可以是多棱柱状、多角筒状等。在第一空气流通层7A为空心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减小通气阻力。第一空气流通层7A优选为与第一元件4的形状大致相似的形状。

第一空气流通层7A例如通过将构成三维网状结构物的树脂线材挤出成型而形成。在对被挤出成不规则地缠结为三维状的状态的树脂线材进行冷却时,第一空气流通层7A整体上优选成型为柱形状。第一空气流通层7A例如为圆柱状时,被挤出的树脂线材冷却固化为圆柱状。这样的第一空气流通层7A不需要追加加工,能够提高生产率。

第一元件4优选包含配置于第一空气流通层7A的周围的第一缓冲层8A、第一网眼层9A及第一罩部10A。即,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层8包含设置于第一元件4的第一缓冲层8A。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网眼层9包含覆盖第一缓冲层8A的第一网眼层9A。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表面罩10包含覆盖第一元件4的外表面的第一罩部10A。

第一缓冲层8A例如由合成棉或天然棉形成。作为合成棉,例如可列举出聚酯制树脂棉等。作为天然棉,例如可举出木棉等。这样的第一缓冲层8A的柔软性和透气性优异。第一缓冲层8A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只要具有柔软性和通气性,例如也可以是发泡聚氨酯、珠体(beads)等。

第一缓冲层8A的外形例如相对于第一元件4的外形为大致相同的形状。第一缓冲层8A的外形优选为与第一空气流通层7A的外形大致相似的形状。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缓冲层8A形成为圆筒状。第一缓冲层8A优选具有比第一空气流通层7A的柔软性更高的柔软性。这样的第一缓冲层8A能够发挥优异的柔软性。

第一网眼层9A例如由聚酯、尼龙等合成树脂形成。这样的第一网眼层9A保护柔软性优异的第一缓冲层8A而提高耐久性,并且不会对第一缓冲层8A的透气性造成影响。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网眼层9A覆盖第一缓冲层8A及第一空气流通层7A的一端4a及另一端4b。这样的第一网眼层9A即使在取下了表面罩10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第一缓冲层8A和第一空气流通层7A一体地汇集。

第一罩部10A优选具有良好的通气性。第一罩部10A例如由纤维素、人造丝等再生纤维形成。第一罩部10A只要透气性和肌肤触感良好,则并不限定于再生纤维,例如,也可以由合成树脂纤维、天然纤维、多个纤维混合而成的混纺等形成。这样的第一罩部10A的透气性和肌肤触感优异,能够提高舒适性。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罩部10A在一端4a和另一端4b设置有第一通气部6A。第一通气部6A例如由网状布料形成。第一通气部6A的网状布料例如可以是与第一网眼层9A相同的布料,也可以是不同的布料。第一通气部6A例如也可以由与第一罩部10A相同的布料形成。第一通气部6A优选通过缝合而固定于第一罩部10A。这样的第一通气部6A的通气阻力小,能够提高第一空气流通层7A的空气的流动性。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罩部10A例如通过拉链等第一开口部形成机构11A而装卸自如地构成。第一开口部形成机构11A例如也可以是面扣件。这样的第一罩部10A能够卸下并洗涤,能够进一步提高舒适性。

在第一开口部形成机构11A为拉链的情况下,第一罩部10A优选具有覆盖第一开口部形成机构11A的保护带片(省略图示)。关于这样的第一罩部10A,在寝具1的使用时使用者不可能与第一开口部形成机构11A接触,能够提高舒适性。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元件5包含:第二通气部6B,其形成于前端5b并用于使空气通过;以及第二空气流通层7B,其在基端5a与前端5b之间形成有用于供空气流动的流路。

即,本实施方式的通气部6在各第二元件5中各包含1个,合计包含2个第二通气部6B。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空气流通层7在各第二元件5中各包含1个,合计包含2个第二空气流通层7B。这样的第二元件5在形成有第二通气部6B的前端5b与基端5a之间形成有用于供空气流动的流路,因此能够抑制热量、湿气的蓄积,提供优异的舒适性。

第二空气流通层7B与第一空气流通层7A同样,优选由纤维制立体结构物或三维网状结构物形成。第二空气流通层7B优选由与第一空气流通层7A相同的材料形成。这样的第二空气流通层7B能够在确保空气的流路的同时维持适度的刚性。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空气流通层7B与第一空气流通层7A同样地形成为实心的圆柱状。第二空气流通层7B优选为与第二元件5的形状大致相似的形状。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空气流通层7B为与第一空气流通层7A大致相同的形状。

第二空气流通层7B与第一空气流通层7A同样地,例如通过将构成三维网状结构物的树脂线材挤出成型而形成。第二空气流通层7B优选由与第一空气流通层7A相同的成型工序形成。这样的第二空气流通层7B不需要追加加工,能够提高生产率。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空气流通层7B在基端5a经由第一缓冲层8A与第一空气流通层7A连通。第二空气流通层7B例如也可以与第一空气流通层7A直接连通。该情况下的第二空气流通层7B优选插入到形成于第一缓冲层8A的孔中。这样的第二空气流通层7B能够使空气在与第一空气流通层7A之间相互流动,能够进一步提高舒适性。

第二元件5与第一元件4同样,优选包含配置于第二空气流通层7B的周围的第二缓冲层8B、第二网眼层9B及第二罩部10B。即,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层8包含设置于第二元件5的第二缓冲层8B。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网眼层9包含覆盖第二缓冲层8B的第二网眼层9B。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表面罩10包含覆盖第二元件5的外表面的第二罩部10B。

第二缓冲层8B与第一缓冲层8A同样地例如由合成棉或天然棉形成。第二缓冲层8B优选由与第一缓冲层8A相同的材料形成。这样的第二缓冲层8B的柔软性和透气性优异。

第二缓冲层8B的外形例如相对于第二元件5的外形为大致相同的形状。第二缓冲层8B的外形优选为与第二空气流通层7B的外形大致相似的形状。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缓冲层8B与第一缓冲层8A同样地形成为圆筒状。第二缓冲层8B优选与第二空气流通层7B相比具有柔软性。这样的第二缓冲层8B能够发挥优异的柔软性。

第二缓冲层8B优选在基端5a与第一缓冲层8A接触。这样的寝具主体2在使用时,在使用者的头部容易接触的基端5a无间隙地配置有第一缓冲层8A和第二缓冲层8B,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舒适性。

第二网眼层9B与第一网眼层9A同样,例如由聚酯、尼龙等合成树脂形成。第二网眼层9B优选由与第一网眼层9A相同的材料形成。这样的第二网眼层9B保护柔软性优异的第二缓冲层8B而提高耐久性,并且不会对第二缓冲层8B的透气性造成影响。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网眼层9B覆盖第二缓冲层8B及第二空气流通层7B的前端5b。这样的第二网眼层9B即使在第二罩部10B被拆下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第二缓冲层8B与第二空气流通层7B一体地汇集。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网眼层9B与第一网眼层9A一体地形成。第二网眼层9B例如通过缝合于第一网眼层9A而形成1个网眼层9。这样的网眼层9即使在取下了表面罩10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第一缓冲层8A、第二缓冲层8B、第一空气流通层7A以及第二空气流通层7B一体地集中,作为1个整体而进行处理。

第二罩部10B与第一罩部10A同样,优选具有通气性。第二罩部10B例如由再生纤维形成。第二罩部10B优选由与第一罩部10A相同的材料形成。这样的第二罩部10B的通气性和肌肤触感优异,能够提高舒适性。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罩部10B在前端5b形成有第二通气部6B。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通气部6B设置有送风机17。这样的第二元件5能够使空气动态地流向第二空气流通层7B,能够进一步提高舒适性。

本实施方式的送风机17包含:风扇17a,其通过电动马达(省略图示)而旋转;主体壳体17b,其收纳这些风扇;以及固定环17c,其用于将送风机17固定于第二罩部10B。主体壳体17b例如一体地形成有大致圆筒状的筒状部分和从筒状部分向圆周方向外侧突出的凸缘状部分。固定环17c通过与主体壳体17b的筒状部分螺合,从而优选在与主体壳体17b的凸缘状部分之间夹持设置于第二罩部10B的安装垫圈10a。这样的送风机17向第二罩部10B的安装、拆卸自如。

本实施方式的送风机17以空气从第二元件5的前端5b朝向基端5a流动的方式向第二空气流通层7B送入空气。这样的送风机17能够使空气从第二空气流通层7B向第一空气流通层7A流动。

表面罩10优选在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送风机17的端部侧的通气阻力大于未设置送风机17的端部侧的通气阻力。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罩部10B中,第二元件5的前端5b侧的通气阻力比基端5a侧的通气阻力大。第二罩部10B例如可以由通气阻力不同的2个原材料形成,也可以形成为通气阻力从基端5a朝向前端5b多级或无级地变大。这样的第二罩部10B能够使从前端5b侧送入的空气高效地流向第一元件4。另外,该第二罩部10B从成为热量或湿气容易蓄积的使用者的上半身侧的基端5a侧排出更多的空气,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舒适性。

从第一元件4的一端4a和另一端4b的第一通气部6A排出的空气的总量优选为送风机17送入的空气的总量的2%~20%。在此,从第一通气部6A排出的空气的总量是从一端4a及另一端4b的第一通气部6A排出的空气量的合计。另外,送风机17送入的空气的总量在送风机17为2个的情况下,是2个送风机17送入的空气量的合计。

通过使从第一通气部6A排出的空气的总量为送风机17送入的空气的总量的2%以上,能够使空气在第一空气流通层7A的整个区域流动,使空气从第一罩部10A的整体排出,因此能够提高舒适性。从这样的观点出发,从第一通气部6A排出的空气的总量相对于送风机17送入的空气的总量更优选为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以上。

通过从第一通气部6A排出的空气的总量为送风机17送入的空气的总量的20%以下,能够充分确保从第一罩部10A和第二罩部10B排出的空气量,能够提高舒适性。从这样的观点出发,从第一通气部6A排出的空气的总量相对于送风机17送入的空气的总量更优选为1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

如图2及图4所示,第二罩部10B与第一罩部10A同样地,例如通过拉链等第二开口部形成机构11B而装卸自如地构成。第二开口部形成机构11B例如也可以是面扣件。第二罩部10B例如在第二开口部形成机构11B开口的状态下,通过从基端5a向前端5b错开,能够顺畅地拆下。

第二罩部10B与第一罩部10A同样地,在第二开口部形成机构11B为拉链的情况下,优选具有覆盖第二开口部形成机构11B的保护带片(省略图示)。关于这样的第二罩部10B,在寝具1的使用时使用者不可能与第二开口部形成机构11B接触,能够提高舒适性。

安装于第二罩部10B的送风机17通过卸下第二罩部10B,能够容易地卸下。这样的第二罩部10B在洗涤时的拆卸操作容易。另外,设置于第二罩部10B的安装垫圈10a优选由能够选择的材料形成,例如由树脂形成。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罩部10A与第二罩部10B是一体形成的。第二罩部10B例如通过缝合于第一罩部10A而形成1个表面罩10。表面盖10首先使第一开口部形成机构11A开口,将第一罩部10A从第一元件4卸下。之后,表面盖10通过使第二开口部形成机构11B开口,使第一罩部10A和第二罩部10B从第二元件5的基端5a朝向前端5b错开,能够集中地卸下。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寝具主体2包含将2个第二元件5之间进行连接的连接部件18。连接部件18例如包含带状的第一部件18a和环状的2个第二部件18b。第一部件18a和第二部件18b分别可以呈伸缩性,也可以呈非伸缩性。这样的连接部件18通过将第二元件5插入第二部件18b,能够抑制第二元件5的前端5b离开预定的距离以上。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寝具1的布线图。如图4以及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寝具1为了驱动送风机17而经由布线19与外部电源20连接。这样的送风机17能够任意地选择外部电源20,能够选择与用途相应的适当的外部电源20。

布线19例如包含沿着第二元件5及第一元件4在表面罩10与网眼层9之间延伸的第一软线(cord)19a、以及沿着第二元件5在第二罩部10B的外侧延伸的第二软线19b。第二软线19b通过插通于第二元件5的至少1个环路部5c(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环路部5c),从而沿着第二元件5进行配置。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软线19a分别设置于2个第二元件5。第一软线19a优选经由连接器(省略图示)与送风机17连接。这样的第一软线19a在拆下第二罩部10B时,能够预先解除与送风机17的连接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软线19b包含对送风机17的输出进行操作的操作部19c和与外部电源20连接的电源连接器19d。第二软线19b例如可以从第一罩部10A的第一开口部形成机构11A向第一罩部10A的外侧取出,也可以从专用的取出孔(省略图示)取出。这样的第二软线19b与送风机17的输出操作以及外部电源20的连接容易。

外部电源20例如可以是干电池、充电电池等电池,也可以是AC适配器等。外部电源20是电池的情况下,优选收容于在第二元件5的前端5b侧设置的收容部5d。这样的外部电源20在寝具1的使用时与使用者接触的可能性小,能够提高舒适性。

此外,第一元件4、第一通气部6A、第一空气流通层7A、第一缓冲层8A、第一网眼层9A以及第一罩部10A例如分别能够称为横向元件、横向通气部、横向空气流通层、横向缓冲层、横向网眼层以及横向罩部。

另外,第二元件5、第二通气部6B、第二空气流通层7B、第二缓冲层8B、第二网眼层9B以及第二罩部10B例如分别能够称为纵向元件、纵向通气部、纵向空气流通层、纵向缓冲层、纵向网眼层以及纵向罩部。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寝具21的立体图。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如图6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寝具21包含寝具主体22。第二实施方式的寝具主体22包含柱状的1个第一元件23和1个第二元件24。寝具主体22整体上优选形成为“T”字状。这样的第一元件23以及第二元件24分别为柱状,因此能够适合用作枕头、抱枕。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元件23与上述第一元件4同样地,包含形成于其长度方向的一端23a及另一端23b且用于使空气通过的通气部6。这样的第一元件23能够使空气在形成有通气部6的一端23a与另一端23b之间流动,因此能够抑制热量、湿气的蓄积,提供优异的舒适性。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元件24与上述第二元件5同样,其长度方向的基端24a与第一元件23连结,在前端24b设置有送风机17。第二实施方式的寝具主体22由于连结有第一元件23与第二元件24,所以能够作为被子、褥子等被褥、床垫使用。

这样的寝具21能够通过送风机17在第一元件23以及第二元件24内动态地流动空气,能够进一步提高舒适性。因此,第二实施方式的寝具21能够用于多用途,舒适性也优异。

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寝具31的立体图。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如图7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寝具31包含寝具主体32。第三实施方式的寝具主体32包含柱状的1个第一元件33和1个第二元件34。寝具主体32整体上优选形成为“L”字状。这样的第一元件33以及第二元件34分别为柱状,因此能够适合用作枕头、抱枕。

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元件33与上述第一元件4同样地,包含形成于其长度方向的一端33a及另一端33b并用于使空气通过的通气部6。这样的第一元件33能够使空气在形成有通气部6的一端33a与另一端33b之间流动,因此能够抑制热量、湿气的蓄积,提供优异的舒适性。

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元件34与上述第二元件5同样,其长度方向的基端34a与第一元件33连结,在前端34b设置有送风机17。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元件34与第一元件33的一端33a侧连结。

这样的寝具31能够通过送风机17使空气在第一元件33以及第二元件34内动态地流动,能够进一步提高舒适性。因此,第三实施方式的寝具31能够用于多用途,舒适性也优异。

形成于第三实施方式的一端33a的通气部6的通气阻力比形成于另一端33b的通气部6的通气阻力大。在第一元件33的一端33a,例如也可以不设置通气部6。这样的第一元件33能够将从送风机17送来的空气高效地送到另一端33b,能够从第一元件33的整体排出空气。

图8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寝具41的立体图。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如图8所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寝具41包含寝具主体42。第四实施方式的寝具主体42包含柱状的1个第一元件4和2个第二元件43。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二元件43的长度方向的基端43a与第一元件4连结,在前端34b设置有第二通气部44。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二元件43除了在第二通气部44未设置送风机17这一点之外,具有与上述的第二元件5相同的结构。

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二通气部44与第一元件4的通气部6同样地由网状布料形成。第二通气部44的网状布料例如既可以是与第一元件4的通气部6的网状布料相同的布料,也可以是不同的布料。第二通气部44例如也可以由与第二罩部10B(图4所示)相同的布料形成。第二通气部44优选通过缝合而固定于第二罩部10B。优选第二通气部44如第一通气部6A(图3所示)那样与第二网眼层9B(图4所示)相邻地配置。

第四实施方式的寝具主体42通过按压或弯曲第一元件4和第二元件43,从而能够使空气在第一空气流通层7A和第二空气流通层7B(图4所示)中流动。因此,第四实施方式的寝具41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动作而使空气流动,能够不使用送风机17而提高舒适性。

图9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寝具51的立体图。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如图9所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寝具51包含寝具主体52。第五实施方式的寝具主体52具有1个柱形状的寝具元件53。寝具主体52整体上优选形成为“I”字状。寝具主体52例如也可以通过其一部分弯曲或弯曲而整体形成为“L”字状、“J”字状、“U”字状、“S”字状或锯齿状。由于这样的寝具元件53为柱形状,因此能够适合用作枕头、抱枕。

在第五实施方式的寝具元件53中,在长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53a以及另一方的端部53b设置有通气部6。在另一方的端部53b的通气部6设置有例如送风机17。送风机17优选以空气从另一方的端部53b向一方的端部53a流动的方式送入空气。

这样的寝具51能够通过送风机17在寝具元件53内动态地流动空气,能够进一步提高舒适性。因此,第五实施方式的寝具51能够用于多用途,舒适性也优异。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寝具元件3整体为直线形状的方式,但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寝具元件3也可以形成为弯曲状或折曲状。这样的寝具元件3例如能够通过将空气流通层7成型为弯曲状或折曲状来形成。

以上,对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变形为各种方式来实施。

(附图标记说明)

1 寝具

2 寝具主体

3 寝具元件

6 通气部

7 空气流通层

8 缓冲层

10 表面罩。

1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具有腕部锻炼功能且防摔的杯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