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墨天牛引诱剂及其引诱装置和引诱装置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文档序号:1103273 发布日期:2020-09-29 浏览:2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松墨天牛引诱剂及其引诱装置和引诱装置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Monochamus alternatus attractant, attraction device thereof, preparation method of attraction device and application of attraction device ) 是由 关雄 何学友 蔡守平 金化亮 梁景华 林永旋 游世奇 于 2020-05-2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松墨天牛引诱剂及其引诱装置和引诱装置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松墨天牛引诱剂包括植物源信息素和聚集信息素,所述植物源信息素和所述聚集信息素相互协同作用实现对松墨天牛的引诱;所述植物源信息素按体积百分比计由如下组分组成:松节油50-80%、乙醇10-40%、乙醛5-10%;所述聚集信息素为2-十一烷氧基-1-乙醇。本发明的松墨天牛引诱剂引诱效果好。所述引诱装置包括第一缓释体和第二缓释体,所述第一缓释体和所述第二缓释体同时安装于松墨天牛诱捕器上进行聚集信息素和植物源信息素的释放。所述引诱装置使用方便,缓释效果好,药效期长,可以较大幅度降低松墨天牛种群密度,遏制松材线虫病的蔓延和传播。(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onochamus alternatus attractant, an attraction device thereof,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the attraction device, wherein the monochamus alternatus attractant comprises a plant source pheromone and an aggregation pheromone, and the plant source pheromone and the aggregation pheromone are mutually synergistic to realize attraction of monochamus alternatus; the plant source pheromone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in percentage by volume: 50-80% of turpentine, 10-40% of ethanol and 5-10% of acetaldehyde; the aggregation pheromone is 2-undecyloxy-1-ethanol. The monochamus alternatus attractant has a good attraction effect. The induc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slow release body and a second slow release body, wherein the first slow release body and the second slow release body are simultaneously installed on a Monochamus alternatus trap to release aggregation pheromone and plant source pheromone. The luring device is convenient to use, good in slow release effect and long in drug effect period, and can greatly reduce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 and inhibit the spread and propagation of pine wood nematode disease.)

一种松墨天牛引诱剂及其引诱装置和引诱装置的制备方法和 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松墨天牛引诱剂及其引诱装置和引诱装置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松墨天牛(Monlchamus alternatus Hope),属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墨天牛属。松墨天牛不仅以幼虫钻蛀为害长势较弱的树木,破坏树木的木质部与韧皮部,导致水分和养分运输不足或中断,严重影响了松树的生长,甚至导致松树成片枯死。而且更严峻的是松墨天牛成虫同时也是松树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主要传播媒介,松材线虫病被世界各地研究者称为“松树的癌症”。日本最早在1905年长崎市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自此之后该病不断扩散蔓延。自1982年我国在南京市中山陵的黑松上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以来,中国损失木材超过500万m3,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约25亿元。松材线虫病破坏了我国自然景观和森林生态环境,对我国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并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重大的损失。防治松墨天牛,切断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也就成为防控松材线虫病的关键。目前,对于松材线虫病的治理主要采用病死树木清理、化学农药喷洒和引诱剂防治等方法,其中引诱剂技术具有绿色、环保、高效等特点,已经成为防治松墨天牛成虫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专利申请CN102986739A公开了一种松褐天牛成虫引诱剂。所述引诱剂包括一种人工合成的复合物,该复合物通过加入十一醇、二氯亚砜、乙二醇、金属钠等试剂制备。该方案将植物源信息素和松墨天牛聚集信息素混合后,采用塑料缓释袋释放的技术,其配方中缺乏有效的增效剂,影响诱捕效果,而且由于聚集信息素和松节油对挥发速率的要求不同,混合在一起,都通过缓释袋释放,小分子物质先挥发掉,大分子物质后挥发,后期配方比例就容易严重失衡,降低诱捕效果,同时持效期不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松墨天牛引诱捕效果差、持效期短的问题,提供一种松墨天牛引诱剂,其引诱效果好,可以较好应用于松墨天牛的防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松墨天牛引诱剂,包括植物源信息素和聚集信息素,所述植物源信息素和所述聚集信息素相互协同作用实现对松墨天牛的引诱;

所述植物源信息素按体积百分比计由如下组分组成:松节油50-80%、乙醇 10-40%、乙醛5-10%;所述聚集信息素为2-十一烷氧基-1-乙醇。

优选所述植物源信息素与所述聚集信息素的质量比为(20-30):(1-2)。

优选所述植物源信息素按体积百分比计由如下组分组成:松节油55-75%、乙醇15-35%、乙醛6-9%;

进一步,任选的,所述植物源信息素中松节油与乙醇的体积配比为(1.5-4): 1;

进一步,任选的,所述植物源信息素中松节油、乙醇和乙醛的体积配比为 (5.5-6.5):(2.5-3.5):(0.5-1.5)。

进一步,所述聚集信息素还包括金合欢烯,金合欢烯与所述2-十一烷氧基-1- 乙醇相互混合。

优选所述聚集信息素中2-十一烷氧基-1-乙醇和金合欢烯体积配比为(6-70):1;更优选为(50-65):1。

本发明的松墨天牛引诱剂由于包括植物源信息素和聚集信息素,两种信息素协同作用引诱松墨天牛,功效叠加,引诱效果较好。特别是植物源信息素由松节油、乙醇、乙醛按照适当比例混合形成,较好模拟天然松树的气味,其中乙醛起增效作用,并控制体积配比在10%以下,以防止气味产生较大变化;而聚集信息素产生群集效应,有效提升了引诱效果,对松墨天牛引诱较好。

本发明还提供包含上述松墨天牛引诱剂的引诱装置,其缓释效果好,药效持续期长,跟松墨天牛诱捕器配合使用,可以较大幅度降低松墨天牛种群密度,遏制松材线虫病的蔓延和传播。

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松墨天牛引诱装置,包括第一缓释体和第二缓释体,第一缓释体包括第一缓释袋,第一缓释袋内装有棉芯体,棉芯体中吸附有多个胶囊,胶囊中储存有上述聚集信息素,第一缓释袋的口部密封;第二缓释体包括第二缓释袋,第二缓释袋中装有棉花,棉花吸附有上述植物源信息素,第二缓释袋的口部密封;所述第一缓释体和所述第二缓释体同时安装于松墨天牛诱捕器上进行聚集信息素和植物源信息素的释放。

进一步改进,所述棉芯体装于至少一端开口的塑料管内,塑料管再装于所述第一缓释袋中;以进一步提高缓释效果。

所述第一缓释体和所述第二缓释体在松墨天牛诱捕器上的安装间距≦20cm。已确保植物源信息素和聚集信息素协同作用。

优选所述第一缓释袋由聚乙烯材质制成,聚乙烯的密度范围为 0.910-0.9708g/cm3,所述第一缓释袋的壁厚为150-200μm;

优选所述第二缓释袋由聚乙烯材质制成,聚乙烯的密度范围为0.910-0.9708g/cm3;所述第二缓释袋的壁厚为20-200μm;

优选所述塑料管为聚乙烯管,所述塑料管的壁厚为200-400μm;

进一步,所述第一缓释袋口部密封后的余留段和所述第二缓释袋口部密封后的余留段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以方便运输和使用。

进一步,所述第一缓释袋口部密封后的余留段和/或第二缓释袋口部密封后的余留段上设有悬挂通孔。以便于所述第一缓释袋和所述第二缓释袋采用悬挂式安装。

本发明提供的松墨天牛引诱装置缓释效果好,药效持续期长,便于与诱捕器配合使用,可以较大幅度降低松墨天牛种群密度,遏制松材线虫病的蔓延和传播。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上述松墨天牛引诱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松节油、乙醇、乙醛按照所述体积百分比进行混合形成植物源信息素液体,把设定量的棉花装于所述第二缓释袋中,往所述第二缓释袋中加入设定量的植物源信息素液体,使得植物源信息素液体吸附在棉花中,然后把第二缓释袋的口部密封,制得第二缓释体;

步骤2:通过微胶囊包埋技术,将所述聚集信息素封装在囊壳内制成胶囊,将多个所述胶囊吸附在所述棉芯体上,然后把所述棉芯体装在至少一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再把塑料管装于第一缓释袋中,第一缓释袋的口部密封,制得第一缓释体;所述第一缓释体和所述第二缓释体的制作可同时进行或任意安排顺序。

步骤3:将所述第一缓释袋口部密封后的余留段和所述第二缓释袋口部密封后的余留段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形成所述引诱装置。

所述可拆卸连接为通过订书钉连接或通过连接条绑在一起。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容易实现,便于形成工厂化作业。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松墨天牛引诱装置的用途,把所述引诱装置悬挂或放置在松墨天牛诱捕器内,所述引诱装置释放松墨天牛引诱剂诱捕松墨天牛进入松墨天牛诱捕器被抓获。可以较大幅度降低松墨天牛种群密度,遏制松材线虫病的蔓延和传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第一缓释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第二缓释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缓释袋和第二缓释袋通过订书钉连接在一起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缓释袋和第二缓释袋通过连接带连接在一起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植物源信息素不变而改变聚集信息素进行诱捕试验诱捕效果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聚集信息素不变而改变植物源信息素进行诱捕试验诱捕效果图;

图8是本发明对比例1和实施例1中表1的A8试验组诱捕结果对比图;

图9是本发明对比例2中三个试验组诱捕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本发明中使用的部分术语的定义,其他未述及的术语具有本领域所公知的定义和含义:

植物源信息素:植物信息素存在于许多种植物体内,为萜(tiē)类的化合物。它具有挥发性气味,主要分布植物的茎、叶和根、花之中。这种物质不仅能促进植物的自身的生长,还与环境发生微妙的作用。在本发明中,所述植物源信息素按体积百分比计由如下组分组成:松节油50-80%、乙醇10-40%、乙醛5-10%。优选为:松节油55-75%、乙醇15-35%、乙醛6-9%,更优选为:松节油60-70%、乙醇20-30%、乙醛6-9%,例如:松节油62-68%、乙醇22-28%、乙醛7-8%。

由于各组分相互作用,对混合气味发挥综合作用,优选地,乙醇可作为松节油引诱松墨天牛成虫的增效剂,同时还能显著提高诱雌能力,说明乙醇也是松墨天牛寄主选择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物质,松节油与乙醇之间体积配比比例为(1.5-4):1,优选为2:1。乙醛在松节油与乙醇混合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增强诱捕效果,发挥松节油与乙醇的优势气味,松节油、乙醇和乙醛的体积配比为(5.5-6.5):(2.5-3.5):(0.5-1.5),优选为(5.5-6.5):(2.5-3.5):1,更优选为6:3:1。需要说明的是,乙醛的体积分数不能超过10%,否则会遮盖其他组分的气味,诱捕效果较差。

聚集信息素:聚集信息素是指合群性昆虫,在某些个体找到食源、寄生地或聚集集体迁飞耐所分泌的一种激素。其它个体嗅到该信息素气味后,便向目标聚集。本发明中,所述聚集信息素为2-十一烷氧基-1-乙醇,优选为2-十一烷氧基-1-乙醇和金合欢烯的混合物,2-十一烷氧基-1-乙醇主要发挥聚集信息素的功能,金合欢烯为植物源信息素成分,和聚集信息素混合有加强功效。优选地, 2-十一烷氧基-1-乙醇和金合欢烯的体积比例为(6-70):1;优选为(50-65):1,更优选为60:1,例如60μm的2-十一烷氧基-1-乙醇+1μm金合欢烯。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植物源信息素和所述聚集信息素各自独立封装,并且最好控制所述植物源信息素和所述聚集信息素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20cm;这样既避免了直接混合所述植物源信息素和所述聚集信息素,造成不必要的反应或者某些气味被其他气味完全遮盖,无法发挥有效效果,另一方面,所述植物源信息素和所述聚集信息素需要配合使用,空间上保持间距小于等于 20cm,在空间范围内可以较好相互融合发挥协同作用,这样产生的效果最佳。优选地,植物源信息素与聚集信息素搭配比例1:1,即1包植物源信息素配1 包聚集信息素,具体而言,所述植物源信息素与所述聚集信息素的质量比为(20-30):(1-2),优选为(45-55):(2-4),更优选为50:3,例如,可以是1 包植物源信息素内封装植物源信息素50ml,1包聚集信息素内封装0.02-0.04ml 的聚集信息素,例如60微升聚集信息素,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指明体积是为了便于量取,二者比例以质量比为准。

本发明中,聚集信息素优选采用微胶囊包埋技术,封装在囊壳内制成胶囊,以提高引诱剂的持效期,具体的,囊壳材质为动植物蛋白衍生物,胶囊壁厚度 0.5μm-10μm。进一步的,所述聚集信息素封装形成的胶囊分散在棉芯体中,将棉芯体塞入至少一端开口的塑料管,构成诱芯,具有更好的持久性。第一缓释袋的长优选为8±1cm,宽为1.4±0.5cm,所述第一缓释袋中为聚乙烯袋,厚度为 20-300μm,优选为50-250μm,更优选为100-200μm,例如150μm,例如180μm,例如190μm。所述塑料管长为4±1cm,直径为5±0.5mm。

本发明中,植物源信息素通过第二缓释袋释放,所述第二缓释袋为聚乙烯袋,厚度为20-200μm;优选为40-180μm,更优选为50-150μm,例如110μm,例如120μm,例如130μm。例如,所述缓释袋长为13±0.5cm,宽为7±0.5cm,第二缓释袋内含棉花,优选为脱脂棉,加入60-120ml所述植物源信息素,热封至气密。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聚乙烯材质的缓释袋及引诱装置,采用聚乙烯制成薄膜,加工方式可以是流延工艺,也可以采用共挤挤出,原料聚乙烯的密度范围优选为0.910-0.9708g/cm3,优选范围0.910-0.9408g/cm3。采用这种聚乙烯,相比于其他材质的塑料而言,引诱效果更好。其原因可能是这种材料既有利于信息素的挥发,又有一定的控释功能,延长产品持效期。

本发明提供的松墨天牛引诱剂,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植物源信息素和聚集信息素的配方、组成方式及使用方式,而其他如原料混合方式、胶囊包埋技术、松墨天牛引诱剂放置在诱捕器内的具体实现方式,以及采用的诱捕器等均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对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均能知悉,在此不作赘述。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如未明确说明,“%”均指体积百分比。

这里先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引诱装置,参见图1至图3,一种松墨天牛引诱装置,包括第一缓释体1和第二缓释体2,第一缓释体1包括第一缓释袋11、塑料管12、棉芯体13,棉芯体13中吸附有多个胶囊14,胶囊14中储存有上述聚集信息素15,塑料管12一端开口,也可两端开口,所述棉芯体13为棒状,棉芯体13装于塑料管12内,塑料管12再装于所述第一缓释袋11中,第一缓释袋11的口部密封;第二缓释体2包括第二缓释袋21,第二缓释袋21中装有棉花22,棉花22吸附有上述的植物源信息素23,第二缓释袋21的口部密封;所述第一缓释体1和所述第二缓释体2同时安装于松墨天牛诱捕器上进行聚集信息素15和植物源信息素23的释放。

优选所述胶囊14为蛋白质衍生物胶囊,所述胶囊14的壁厚度0.5μm-10μm。

优选所述塑料管12为聚乙烯管,所述塑料管12的壁厚为200-400μm。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缓释袋11口部密封后的余留段设有悬挂通孔111,所述第二缓释袋21口部密封后的余留段上设有悬挂通孔211。以便于所述第一缓释袋11和所述第二缓释袋21采用悬挂式安装。

优选所述第一缓释袋11为聚乙烯袋,厚度为150-220μm。第一缓释袋11 的口部采用热封的方式密封。

优选所述第二缓释袋21为聚乙烯袋,厚度为20-220μm。第二缓释袋21的口部采用热封的方式密封。

所述第一缓释体11和所述第二缓释体21在松墨天牛诱捕器上的安装间距≦20cm。

所述第一缓释袋11口部密封后的余留段和所述第二缓释袋21口部密封后的余留段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的第一缓释袋11和第二缓释袋21还可选用流延聚丙烯薄膜、耐高温PET聚酯膜、聚氯乙烯/聚乙烯复合膜中任意一种。所述胶囊4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柱形或者椭圆形。

本实施例松墨天牛引诱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松节油、乙醇、乙醛按照上述体积百分比进行混合形成植物源信息素液体,把设定量的棉花22装于所述第二缓释袋21中,往所述第二缓释袋 21中加入设定量的植物源信息素液体,使得植物源信息素液体吸附在棉花22中,然后把第二缓释袋21的口部密封,制得第二缓释体2;

步骤2:通过微胶囊包埋技术,将所述聚集信息素封装在囊壳内制成胶囊 14,将多个所述胶囊14吸附在所述棉芯体13上,然后把所述棉芯体13装在一端开口的塑料管12中,再把塑料管12装于第一缓释袋11中,第一缓释袋11 的口部密封,制得第一缓释体1;所述第一缓释体1和所述第二缓释体2的制作可同时进行或任意安排顺序。

步骤3:将所述第一缓释袋11口部密封后的余留段和所述第二缓释袋21口部密封后的余留段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形成所述引诱装置。

所述可拆卸连接为通过订书钉连接或通过连接条绑在一起。

图4所示,所述第一缓释袋11口部密封后的余留段和所述第二缓释袋21 口部密封后的余留段通过订书钉3连接,以形成可拆卸连接。

图5所示,先在所述第一缓释袋11和所述第二缓释袋21对应位置打孔5,然后利用连接带4穿过所打的孔5把所述第一缓释袋11和所述第二缓释袋21 绑在一起,以形成可拆卸连接。

本引诱装置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松墨天牛引诱装置的用途,把所述引诱装置悬挂或放置在松墨天牛诱捕器内,所述引诱装置释放松墨天牛引诱剂诱捕松墨天牛进入松墨天牛诱捕器被抓获。

以下详述一下松墨天牛引诱剂的实施例及其试验结果。

实施例1、按照表1制作一种植物源信息素,其组分和体积配比保持不变,植物源信息素按体积百分比计由如下组分组成:松节油36ml、乙醇18ml、乙醛 6ml,然后把三种组分混合形成植物源信息素液体,然后按照上述引诱装置的制备方法封装在第二缓释体内,按照相同方式制作十个第二缓释体。其中一个第二缓释体不与以下第一缓释体配对使用,其它九个均与下述的一个第一缓释体配对使用。

按照表1的A2-A5制作一种聚集信息素,其成分为2-十一烷氧基-1-乙醇。并分为四种不同体积:0.04ml、0.06ml、0.08ml、0.1ml,然后按照上述制备方法分别封装在上述的第一缓释体内,形成四个第一缓释体,四个第一缓释体分别与上述其中一个第二缓释体配对使用。

按照表1的A6-A10制作另一种聚集信息素为2-十一烷氧基-1-乙醇和金合欢烯混合。并分为五种不同体积配比:2-十一烷氧基-1-乙醇0.06ml+0.5μm金合欢烯、2-十一烷氧基-1-乙醇0.06ml+1μm金合欢烯、2-十一烷氧基-1-乙醇 0.06ml+3μm金合欢烯、2-十一烷氧基-1-乙醇0.06ml+5μm金合欢烯、2-十一烷氧基-1-乙醇0.06ml+10μm金合欢烯,然后分别封装在上述的第一缓释体内,形成五个第一缓释体,这五个第一缓释体分别与上述其中一个第二缓释体配对使用。

这样就形成十种配对使用方式,如表1所示配方组合方式。最后每种配对方式再制作五个引诱装置进行试验。所有引诱装置的所述塑料管12为聚乙烯管,壁厚为300μm;所述第一缓释袋11为聚乙烯袋,厚度为180μm;所述第二缓释袋21为聚乙烯袋,厚度为100μm。

表1:10个试验组的不同配方表

Figure BDA0002510473410000111

Figure BDA0002510473410000121

接下来开展诱捕实验,诱捕试验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林场开展,测试在保持植物源信息素不变情况下与聚集信息素不同添加量和不同组分配对使用对引诱效果的影响。按照表1的每个配方设置5个松墨天牛诱捕器与之配合使用,所述第一缓释体11和所述第二缓释体21在松墨天牛诱捕器上的安装间距相同,具体为3cm,所有松墨天牛诱捕器为同一种类,随机分布,每两个松墨天牛诱捕器间隔30-40m,诱捕试验期间为2019年5月9日-6月8日,每星期记录每个松墨天牛诱捕器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数量,然后每个配方试验组设置的5个松墨天牛诱捕器的诱捕数量取平均值,实验结果见附图6。

从附图6可以看到,在聚集信息素组分为2-十一烷氧基-1-乙醇时,其不同添加剂量对诱捕结果有明显影响,其中含量为60微升的配方A3诱捕效果最高,其次是含量为40微升的配方A2,而没有与聚集信息素配合配对使用的配方A1诱捕效果最差,这说明上述聚集信息素与上述植物源信息素配合使用的重要性,在一定的添加剂量下,可以显著增加诱捕效果。

从配方A6-A10的试验结果看,当聚集信息素组分为2-十一烷氧基-1-乙醇和金合欢烯的混合物时,具有更好地诱捕效果。

实施例2、按照表2配方B1-B7制作植物源信息素,其组分相同,体积配比不同,然后分别把三种组分混合形成植物源信息素液体,再按照上述引诱装置的制备方法封装在第二缓释体内,形成七个不同的第二缓释体。每个第二缓释体与下述的一个第一缓释体配对使用。

按照表2配方B8的组分和体积配比制作植物源信息素,再按照上述引诱装置的制备方法封装在第二缓释体内,形成第八个第二缓释体,第八个第二缓释体与下述的一个第一缓释体配对使用。

按照表2配方B1-B8制作聚集信息素,聚集信息素的组分和体积保持不变,然后封装在上述的第一缓释体内,形成八个第一缓释体,这八个第一缓释体分别与实施例2的上述其中一个第二缓释体配对使用。

这样就形成八种配对使用方式,如表2所示配方组合方式。最后每种配对方式再制作五个引诱装置进行试验。所有引诱装置的所述塑料管12为聚乙烯管,壁厚为300μm;所述第一缓释袋11为聚乙烯袋,厚度为180μm;所述第二缓释袋 21为聚乙烯袋,厚度为100μm。

表2八个试验组的不同配方表

接下来开展诱捕实验,诱捕试验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林场开展,测试在保持聚集信息素不变情况下与植物源信息素相同组分不同体积配比或组分不同配对使用对松墨天牛引诱效果的影响。按照表2的每个配方设置5个松墨天牛诱捕器与之配合使用,所述第一缓释体11和所述第二缓释体21在松墨天牛诱捕器上的安装间距相同,具体为3cm,所有松墨天牛诱捕器为同一种类,随机分布,每两个松墨天牛诱捕器间隔30-40m,诱捕试验期间为2019年5月9日-6 月8日,每星期记录每个松墨天牛诱捕器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数量,然后每个配方试验组设置的5个松墨天牛诱捕器的诱捕数量取平均值,实验结果见附图7。

从附图7可以看出,在配方B1-B6中,松节油和乙醇的不同剂量配比对诱捕结果影响显著,其中配方B2即松节油和乙醇的配比在3:1时,诱捕数量最多,而配方B1即松节油和乙醇的配比为6:1时诱捕数量最少,因此松节油和乙醇配合是否合理也是相当重要,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松节油与乙醇的最佳配比为 3:1。

其次,改变乙醛含量配比,同样会改变引诱效果,从配方B6-B8中,松节油和乙醇的配比不变,改变乙醛配比,再从附图7可以明细看出,没有添加乙醛和添加乙醛的量过大,其诱捕的数量都较少,引诱效果差,既说明乙醛是一种增效的物质,又含量不能过高,经过研究改进,乙醛体积配比需不要超过10%,否则其作用会降低,甚至会起反作用。

对比例1

取表1中A8配方即:松节油36ml+乙醇18ml+乙醛6ml+2-十一烷氧基-1- 乙醇0.06ml+3μm金合欢烯,然后将植物源信息素和聚集信息素直接混合,即把松节油36ml+乙醇18ml+乙醛6ml+2-十一烷氧基-1-乙醇0.06ml+3μm金合欢烯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把混合液加入到事先准备好的装有脱脂棉的缓释袋中,缓释袋为聚乙烯袋,厚度为100μm,缓释袋口部热封形成对比例1的引诱装置。对比例1的引诱装置用同样方法制作五个。

参照实施例1中试验条件,把对比例1的五个引诱装置分别设置在5个松墨天牛诱捕器中进行松墨天牛的诱捕试验,诱捕试验期间为2019年5月9日-6 月8日,每星期记录每个松墨天牛诱捕器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数量,然后把5个松墨天牛诱捕器的诱捕数量取平均值,实验结果与实施例1的A8试验组诱捕结果进行比较,具体见附图8。

从附图8可以看出,仅仅改变了植物源信息素和聚集信息素的封装方式,实施例1中配方A8试验组中二者各自独立封装,对比例1为直接混合,发现直接混合后的诱捕效果明显变差。其原因是植物源信息素和聚集信息素的成分不一样,对挥发速率的要求不同,对比例1直接混合在一起,都通过缓释袋释放,小分子物质先挥发掉,大分子物质后挥发,后期配方比例就容易严重失衡,降低诱捕效果,同时持效期不长,所以两种成分直接混合在一起不可行。

对比例2

取表1中A8配方即:松节油36ml+乙醇18ml+乙醛6ml+2-十一烷氧基-1- 乙醇0.06ml+3μm金合欢烯,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各制作15个第一缓释体(含聚集信息素)15个第二缓释体(含植物源信息素)。

然后5个第一缓释体和5个第二缓释体绑在一起形成五个引诱装置,这个五个引诱装置分别设置在五个松墨天牛诱捕器中形成第一试验组,另外五个第一缓释体和五个第二缓释体一一对应设置间距为18cm也分别设置于五个松墨天牛诱捕器中形成第二试验组,另外五个第一缓释体和五个第二缓释体一一对应设置间距为25cm也分别设置于五个松墨天牛诱捕器中形成第三试验组,然后三个试验组同时进行诱捕试验,十五个松墨天牛诱捕器随机分布,每两个松墨天牛诱捕器间隔30-40m,诱捕试验期间为2019年5月9日-6月8日,每星期记录每个松墨天牛诱捕器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数量,每组试验组的诱捕数量取平均值,实验结果见附图9。

通过附图9可以看出,第一试验组诱捕效果最好,第二试验组的诱捕效果次之,相差不是很大;第三试验组的诱捕效果最差,相差较大。从这个试验可以说明第一缓释体和第二缓释体的间距不能过大,应≦20cm,否则也会影响诱捕效果。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1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荔枝异形小卷蛾高效性引诱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