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中的车轮悬架的多支臂控制臂

文档序号:1106749 发布日期:2020-09-29 浏览: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用于车辆中的车轮悬架的多支臂控制臂 (Multi-arm control arm for a wheel suspension in a vehicle ) 是由 托马斯·艾布拉姆 盖尔·兰纳胡德 弗罗德·保尔森 于 2020-03-1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包括用于车辆中的车轮悬架的多支臂控制臂,其包括用于将多支臂控制臂连接到车辆的车轴架的第一控制臂支臂和第二控制臂支臂,并包括用于将多支臂控制臂连接到车辆的轮架的第三控制支臂和第四控制臂支臂,其中第一控制臂支臂和/或第三控制臂支臂包括长形孔,其中第二控制臂支臂和/或第四控制臂支臂包括一个附加的长形孔,其中,该长形孔和该附加的长形孔彼此对准,其中长形孔和该附加的长形孔定义了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车轴架的运动路径,其中,多支臂控制臂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元件,该固定元件穿过长形孔和附加的长形孔,并且适于将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车轴架固定在运动路径上的运动位置,以设置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轨道。(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multi-arm control arm for a wheel suspension in a vehicle, comprising a first control arm and a second control arm for connecting the multi-arm control arm to an axle carrier of the vehicle, and comprising a third control arm and a fourth control arm for connecting the multi-arm control arm to a wheel carrier of the vehicle, wherein the first control arm and/or the third control arm comprises an elongated hole, wherein the second control arm and/or the fourth control arm comprises an additional elongated hole, wherein the elongated hole and the additional elongated hole are aligned with each other, wherein the elongated hole and the additional elongated hole define a movement path of the multi-arm control arm relative to the axle carrier, wherein the multi-arm control arm comprises at least one fixing element which passes through the elongated hole and the additional elongated hole and is adapted to fix the multi-arm control arm in relation to the movement path of the axle carrier, to set the camber angle and/or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ntrol arm.)

用于车辆中的车轮悬架的多支臂控制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中的车轮悬架的多支臂控制臂,特别是横向控制臂,拖曳臂,两点弹簧控制臂或三点弹簧控制臂及多支臂控制臂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车辆的车轮悬架的控制臂机械地连接至车轮悬架和车辆的底盘,并且用于稳定连接至车辆车轮的车轮悬架。为了在制造过程中补偿制造公差并且确保期望的行驶特性和确保控制臂在车辆内的有利的固定,相应的控制臂包括在组装期间对车轴架的几何形状进行调节。

US8,746,714B2公开了使用偏心轮来调节用于车辆悬架的上控制臂的长度。

US5,398,411A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车辆的悬架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中的车轮悬架的改进的控制臂和控制臂连接。

此目的由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解决。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的主题。

本发明基于以下发现:可以实现上述目的原因是因为可以将多支臂控制臂与第一和第二控制臂支臂以及第三和第四控制臂支臂一起使用。相应的多支臂控制臂使得多支臂控制臂能够有利地固定在车辆的车轴架和轮架上。

在相应的控制臂支臂中形成彼此对准的长形孔,所述控制臂支臂连接到车轴架或轮架,其中,至少一个固定元件穿过长形孔并适于将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车轴架或轮架固定在运动路径上的运动位置上,以设置控制臂外倾角和/或轨道。当相对于车轴架调节多支臂控制臂时,长形孔的细长几何形状使得固定元件能够沿着运动路径在长形孔内产生移位,以便能够调节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跟踪。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中的车轮悬架的多支臂控制臂,其包括第一控制臂支臂和第二控制臂支臂,其中第一控制臂支臂和第二控制臂支臂适于将多支臂控制臂耦接到车辆的车轴架,并且包括第三控制臂支臂和第四控制臂支臂,其中第三控制臂支臂和第四控制臂支臂适于将多支臂控制臂耦接到车辆的轮架,其中第一控制臂支臂和/或第三控制臂支臂包括长形孔,其中第二控制臂支臂和/或第四控制臂支臂包括附加的长形孔,其中,长形孔和附加的长形孔彼此对准,其中,长形孔和附加的长形孔限定了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车轴架和/或轮架的运动路径;其中多支臂控制臂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元件,该固定元件穿过长形孔和附加的长形孔,并且适于将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车轴架和/或相对于轮架固定在运动路径上的运动位置,以便设置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轨道。

由此实现技术上的优点,即,至少一个穿过长形孔和附加的长形孔的固定元件有利地将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车轴架或相对于轮架固定运动路径上的运动位置,以便设置控制臂外的倾角和/或轨道。

这确保了第一和第二控制臂支臂与车轴架之间以及第三和第四控制臂支臂与轮架之间的有效连接。

特别地,第一控制臂支臂和第二控制臂支臂有效地包围了车辆的车轴架,从而可以确保将车轴架特别有利地定位在多支臂控制臂的第一和第二控制臂支臂之间。

特别地,第三控制臂支臂和第四控制臂支臂有效地包围了车辆的轮架,从而可以确保将轮架特别有利地定位在多支臂控制臂的第三和第四控制臂支臂之间。

在相应的控制臂支臂中形成的相应的长形孔限定了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车轴架或轮架的运动路径,从而控制臂可以有利地相对于车轴架或轮架的几何形状进行调节。

特别地,长形孔和附加的长形孔的延伸方向对应于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车轴架和/或相对于轮架的运动路径。

至少一个穿过长形孔和附加的长形孔的固定元件将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车轴架或车轮架固定在由长形孔的形状限定的运动路径上的特定运动位置上,以便设置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轨道。因此,多支臂控制臂确保了多支臂控制臂机械稳定地连接至车轴架或轮架,从而可以将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车轴架或轮架进行有利地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支臂控制臂包括单个固定元件,其中,单个固定元件穿过形成在第一控制臂支臂中的第一长形孔和形成在第二控制臂支臂中的第二长形孔,该第二长形孔对准第一长形孔,其中单个固定元件适于将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车轴架固定在运动路径上的运动位置中,以便设定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轨道,或者其中单个固定元件穿过形成在第三控制臂支臂中的第三长形孔和形成在第四控制臂支臂中的第四长形孔,该第三长形孔对准第三长形孔,其中,单个固定元件适于将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轮架固定在运动路径上的运动位置,以设定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轨道。

从而实现了技术优点,即单个固定元件能够将多支臂控制臂有效地固定在轮架上或车轴架上。特别地,未通过单个固定元件固定至车轴架的第一和第二控制臂支臂,或未通过单个固定元件固定至轮架的第三控制臂支臂和第四控制臂支臂,通过轴承,特别是橡胶轴承,被固定在车轴架或轮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支臂控制臂包括第一固定元件和第二固定元件,其中第一固定元件穿过形成在第一控制臂支臂中的第一长形孔和形成在第二控制臂支臂中的第二长形孔,该第二长形孔与第一长形孔对准,其中第一固定元件适于将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车轴架固定在运动路径上的运动位置中,以便设定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轨道,其中第二固定元件穿过第三控制臂支臂中形成的第三长形孔和第四控制臂支臂中形成的第四长形孔,该第四长形孔对准第三长形孔,其中第二固定元件适于将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轮架固定在运动路径上的运动位置,以设置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轨道。

由此实现技术优点,即,使用两个固定元件能够将多支臂控制臂有效地可双向移动地固定在轮架和车轴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支臂控制臂包括第一控制臂端和背离第一控制臂端的第二控制臂端,其中,多支臂控制臂尤其沿着从第一控制臂端向第二控制臂端延伸的纵轴呈弯曲或笔直。

由此获得技术优点,即多支臂控制臂的弯曲或直线延伸确保了对作用在多支臂控制臂上的力的特别优化的吸收。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支臂控制臂包括在第一,第二,第三和/或第四控制臂支臂处形成的导向元件,其中,至少一个固定元件适于抵靠在导向元件上,以便将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车轴架和/或轮架引导至运动路径上的运动位置中,并设置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轨道,其中,导向元件特别是与第一,第二,第三和/或第四控制臂支臂一体形成。

由此实现了技术优点,即固定元件抵靠在导向元件上可以有利地设置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轨道。在这种情况下,导向元件可以专门形成在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控制臂支臂处,或者导向元件可以形成在所有控制臂支臂处或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控制臂支臂的某些选定的控制臂处。

特别地,导向元件与第一,第二,第三和/或第四控制臂支臂一体地形成,特别是通过冷锻工艺。对于关于冷锻工艺的细节,参考与根据第二方面的方法有关的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形成在第一,第二,第三和/或第四控制臂支臂处的导向元件均包括第一导向元件和第二导向元件,其中第一导向元件和第二导向元件布置在相应的长形孔的相互远离的侧面,其中,第一和第二导向元件尤其布置在相应的长形孔的两侧。

由此获得技术优点,即,通过布置在相应的长孔的彼此远离的侧面上的导向元件确保了多支臂控制臂在运动位置中的特别有效的固定。固定元件尤其支承在第一导向元件和第二导向元件上,以便将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车轴架或轮架引导至运动路径上的运动位置,和设置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轨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应的第一导向元件和第二导向元件相对于相应的长形孔的延伸方向成一角度地延伸,特别是成直角,其中,相应的长形孔的延伸方向尤其对应于运动路径。

由此实现技术上的优点,即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导向元件相对于相应的长形孔的延伸方向的成角度的,尤其是成直角的延伸确保了将多支臂控制臂特别有效地引导至运动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向元件成形为凸起,特别是肋,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和/或月牙形,尤其是形成在相应控制臂支臂的控制臂的外侧。

由此实现技术上的优点,即,导向元件的凸起,特别是肋,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和/或月牙形的形状,确保了对固定元件的有效引导至导向元件之间。特别是在相应的控制臂支臂的控制臂的外侧上形成的凸起确保了从外部***到相应的长形孔中的固定元件可以有利地抵靠该凸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固定元件包括螺栓和偏心元件,特别是偏心盘,该偏心元件以防转动的方式连接到螺栓,其中,螺栓可引导通过形成在第一控制臂支臂中的第一长形孔,通过车轴架中的车轴架开口以及通过在第二控制臂支臂中形成的第二长形孔,以便将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车轴架引导至运动路径上的运动位置,并设置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轨道,和/或其中,螺栓可引导通过形成在第三控制臂支臂中的第三长形孔,通过形成在轮架中的轮架开口以及通过形成在第四控制臂支臂中的第四长形孔,以便将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轮架引导至运动路径上的运动位置中,并设置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轨道,其中特别是偏心元件,特别是偏心盘,其以防转动的方式连接到螺栓,适于抵靠在导向元件上,以便将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车轴架和/或轮架引导至运动路径上的运动位置,并设置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轨道。

由此实现技术上的优点,即,被引导通过第一长形孔,第二长形孔和车轴架的车轴架开口的螺栓确保了将多支臂控制臂有效地固定到车轴架上,或者被引导通过第三长形孔,第四长形孔和轮架的轮架开口的螺栓确保了将多支臂控制臂有效地固定到轮架上。在此,偏心元件,特别是偏心盘,将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车轴架和/或轮架固定在运动路径上的运动位置,并设置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轨道,特别地,偏心元件,特别是偏心盘,抵靠在导向元件上。

在此,至少一个固定元件可以包括具有单个螺栓和单个偏心元件的单个固定元件,以确保将多支臂控制臂可移动地固定在车轴架或轮架上。在此,至少一个固定元件可以包括第一固定元件和第二固定元件,每个第一固定元件和第二固定元件包括螺栓和偏心元件,以便确保将多支臂控制臂可移动地固定在车轴架上和轮架上

偏心元件,特别是偏心盘,防转动的方式连接到螺栓,且特别地包括连接区域,该连接区域连接到螺栓,其中该连接区域与偏心元件(特别是偏心盘)的中心间隔开。因此,当螺栓旋转时,偏心元件,特别是以防转动的方式连接到螺栓的偏心盘,根据螺栓的旋转角度偏转不同的程度,因此导致多支臂控制臂在运动路径上的运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固定元件旋转时,固定元件,特别是以防转动的方式连接至螺栓偏心元件,沿着导向元件滑动,以将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车轴架和/或轮架沿运动路径运动。

由此实现技术上的优点,即,通过使固定元件沿导向元件滑动,确保了固定元件沿运动路径的特别有效的移动。由于偏心元件(特别是偏心盘)和螺栓之间的防转动的连接,在沿导向元件滑动期间,偏心元件的偏心使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车轴架或轮架沿运动路径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三控制臂支臂中形成第五固定开口,并且在第四控制臂支臂中形成第六固定开口,其中第五和第六固定开口彼此对准地布置,并且其中多支臂控制臂包括部件固定元件,该部件固定元件穿过第五和第六固定开口以及车辆的车辆部件的部件开口,以便将多支臂控制臂固定至车辆部件。

由此实现技术优点,即穿过第五和第六固定开口的部件固定元件确保多支臂控制臂特别有效地固定在车辆部件上。

特别地,第三长形孔布置在多支臂控制臂的第一控制臂端处,第五固定开口形成在第三长形孔的远离第一控制臂端的一侧,且特别地,第四长形孔设置在多支臂控制臂的第一控制臂端处,第六固定开口形成在第四长形孔的远离第一控制臂端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应的长形孔沿着多支臂控制臂的纵向方向延伸,其中多支臂控制臂的纵向方向从第一控制臂支臂向与第一控制臂支臂相对的第三控制臂支臂延伸,其中至少一个固定元件穿过第一和第二长形孔和/或第三和第四长形孔,并适于将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车架中的车轴架和/或轮架引导至沿着控制臂的纵向方向延伸的水平运动路径上的运动位置,以设定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轨道。

从而实现了技术优点,即沿着控制臂的纵向方向延伸的长形孔限定了水平运动路径,从而通过使多支臂控制臂沿着水平运动路径运动,可以在固定元件将多支臂控制臂固定在运动位置之前,确保对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车轴架和/或轮架进行有效的水平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应的长形孔沿多支臂控制臂的垂直方向延伸,其中控制臂的垂直方向从多支臂控制臂的控制臂下侧向控制臂顶侧延伸,其中至少一个固定元件穿过第一和第二长形孔和/或第三和第四长形孔,并适于将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车轴架和/或轮架固定在沿控制臂垂直方向延伸的垂直运动路径上的运动位置上,以设定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轨道。

从而实现了技术优点,即沿着控制臂的垂直方向延伸的长形孔限定了垂直运动路径,从而在固定元件将多支臂控制臂固定在运动位置前,确保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车轴架和/或轮架的有效垂直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支臂控制臂包括第一连接部分,该第一连接部分连接第一控制臂支臂和第三控制臂支臂,其中多支臂控制臂包括第二连接部分,该第二连接部分连接第二控制臂支臂和第四控制臂支臂,其中多支臂控制臂包括连接元件,特别是连接板,其连接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

由此实现技术上的优点,即连接相应控制臂支臂的各个连接部分和连接元件,特别是连接板,一起提供了稳定的多支臂控制臂。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元件包括第一连接元件边缘,该第一连接元件边缘至少部分地与第一连接部分齐平或突出到第一连接部分之外,和/或其中连接元件包括第二连接元件边缘,该第二连接边缘至少部分地与第二连接部分齐平,或者突出到第二连接部分之外。

由此实现了技术优点,即,通过相应的连接元件边缘的适当匹配,可以确保多支臂控制臂的特别有利和机械稳定的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元件包括在第一和第二控制臂支臂和/或第三和第四控制臂支臂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凹口,其中特别地,该至少一个凹口适于作为从多支臂控制臂的控制臂端起逐渐变窄的凹口。

由此获得技术上的优点,即通过在连接元件中形成至少一个凹口,可以在不影响连接元件的机械稳定性的情况下减轻连接元件的重量。特别地,至少一个凹口从控制臂端开始在连接元件的中心点的方向上逐渐变窄。特别地,多支臂控制臂包括两个凹口,其特别地布置在多支臂控制臂的相对的控制臂端上,并且从相应的控制臂端在连接元件的中心点方向上逐渐变窄。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连接元件中布置有用于容纳弹簧支撑件的连接元件开口,其中,连接元件开口尤其布置在连接元件的中心点。

由此获得技术优点,即连接元件的开口能够有效地固定弹簧支撑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控制臂支臂包括第一控制臂支臂中央部分,其布置在第一控制臂支臂和与第一控制臂支臂相对的第三控制臂支臂之间,和/或其中第二控制臂支臂包括第二控制臂支臂中央部分,其布置在第二控制臂支臂和与第二控制臂支臂相对的第四控制臂支臂之间,其中,特别是第一和第二控制臂支臂向中央部分朝向彼此延伸。

由此获得技术优点,即,通过形成相应的控制臂支臂的中央部分来确保多支臂控制臂的机械稳定设计。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支臂控制臂包括单个固定元件,其中,单个固定元件穿过形成在第一控制臂支臂中的第一长形孔和形成在第二控制臂支臂中的第二长形孔,该第二长形孔与第一长形孔对准,其中单个固定元件适于将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车轴架固定在运动路径上的运动位置,以便设定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轨道,或者其中单个固定元件穿过形成在第三控制臂支臂中的第三长形孔和形成在第四控制臂支臂中的第四长形孔,该第四长形孔与第三长形孔对准,其中,单个固定元件适于将多支臂控制臂相对于轮架固定在运动路径上的运动位置,以设定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轨道,其中多支臂控制臂包括轴承,特别是橡胶轴承,其适于将未通过固定元件固定在车轴架或轮架上的控制臂支臂连接至车轴架或轮架。

这包括以下技术优点,即,使用单个固定元件可确保多支臂控制臂特别有效地连接至车轴架或轮架,该连接可以沿运动路径移动,并且使用轴承导致多支臂控制臂的未通过固定元件连接的控制臂支臂与车轴架或轮架的另一有利连接。特别地,单个固定元件将多支臂控制臂可移动地连接至车轴架,并且轴承,特别是塑料轴承,将多支臂控制臂连接至轮架,或者特别地,单个固定元件可移动地将多支支臂控制臂与轮架相连,并且轴承,特别是尤其是塑料轴承,将多支臂控制臂与车轴架相连。

根据第二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车辆中的车轮悬架的多支臂控制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提供包括第一控制臂支臂和第二控制臂支臂的控制臂前体,其中第一控制臂支臂和第二控制臂支臂适于将多支臂控制臂连接至车辆的车轴架,和包括第三控制臂支臂和第四控制臂支臂的前体,其中,第三控制臂支臂和第四控制臂支臂适于将多支臂控制臂连接至车辆的轮架;在第一控制臂支臂和/或第三控制臂支臂中形成长形孔,以及在第二控制臂支臂和/或第四控制臂支臂中形成附加的长形孔,其中,所述长形孔和所述附加的长形孔彼此对准以获得多支臂控制臂。

由此实现了技术优点,即,确保了多支臂控制臂的有利制造。特别地,各个长形孔的形成包括铣削各个长形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第二,第三和/或第四控制臂支臂处形成导向元件,其中,特别是在各个长形孔的彼此远离的侧面上形成导向元件,并且其中长形孔的形成尤其在导向元件的形成之后进行。

由此获得技术优点,即,导向元件通过多支臂控制臂的固定元件确保控制臂外倾角和/或轨道的有效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导向元件的形成是冷锻过程的一部分。

由此获得技术优势,即冷锻工艺确保了多支臂控制臂中导向元件的有效成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冷锻工艺包括在多支臂控制臂的远离要形成的导向元件的一侧上应用下部工具,冷锻工艺包括在所述多支臂控制臂面向所述导向元件的一侧应用上部工具,其中,所述上部工具包括模制凹部,所述模制凹部对应于待模制的所述导向元件,并且其中,所述冷锻工艺包括对所述下部工具和/或所述上部工具施加压力以便在上部工具的模制凹部中形成导向元件。

由此实现技术上的优点,即,通过施加下部工具和/或上部工具的压力,使多支臂控制臂的材料流入相应的模制凹部中,以便在上部工具的模制凹部中形成导向元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冷锻工艺在至少200t,特别是在250t至400t之间的压力下进行。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附图示出了:

图1以第一视图示出了附接到车辆的轮架和车轴架上的多支臂控制臂;

图2以第二视图示出了附接到车辆的轮架和车轴架上的多支臂控制臂;

图3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多支臂控制臂;

图4示出制造用于车辆中车轮悬架的多支臂控制臂的方法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 多支臂控制臂

101-1 第一连接部分

101-2 第二连接部分

102 连接元件

103-1 第一控制臂端

103-2 第二控制臂端

105 轮架

105-1 轮架开口

107 车轴架

107-1 车轴架开口

109-1 第一控制臂支臂

109-2 第二控制臂支臂

109-3 第三控制臂支臂

109-4 第四控制臂支臂

110 运动路径

111-1 第一长形孔

111-2 第二长形孔

111-3 第三长形孔

111-4 第四长形孔

111-5 第五固定开口

111-6 第六固定开口

112-1 轮架固定元件

112-2 部件固定元件

113 固定元件

113-1 螺栓

113-2 偏心元件

114 车辆部件

114-1 部件开口

115-1 控制臂的纵向方向

115-2 控制臂的垂直方向

117 导向元件

117-1 第一导向元件

117-2 第二导向元件

119 控制臂下侧

121 控制臂顶侧

123 控制臂外侧

127 控制臂内侧

131-1 第一连接元件边缘

131-2 第二连接元件边缘

133 凹口

135 连接元件开口

137-1 控制臂支臂的第一中央部分

137-2 控制臂支臂的第二中央部分

200 多支臂控制臂的生产方法

203 形成第一长形孔和第二长形孔

205 导向元件的形成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第一视图示出了附接到车辆的轮架和车轴架的多支臂控制臂的示意图。

多支臂控制臂100包括第一连接部分101-1和第二连接部分101-2。多支臂控制臂100包括连接元件102,该连接元件102连接第一连接部分101-1和第二连接部分101-2。

第一连接部分101-1将第一控制臂支臂109-1连接至多支臂控制臂100的第三控制臂支臂109-3。第二连接部分101-2将第二控制臂支臂109-2连接到多支臂控制臂100的第四控制臂支臂109-4。

从图1中可以看出,第一控制臂支臂109-1和第二控制臂支臂109-2适于围绕车辆的车轴架107,第三控制臂支臂109-3和第四控制臂支臂109-4连接到车辆的轮架105。

多支臂控制臂100包括第一控制臂端103-1和背向第一控制臂端103-1的第二控制臂端103-2。

第一控制臂支臂109-1包括第一长形孔111-1。第二控制臂支臂109-2包括第二长形孔111-2。第一长形孔111-1和第二长形孔111-2在图1所示的视图中不可见,并且仅示意性地示出。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长形孔111-1和第二长形孔111-2彼此对准地布置,并且限定了多支臂控制臂100相对于车轴架107的运动路径110,该运动路径110在图1中仅示意性地示出。

固定元件113穿过第一长形孔111-1和第二长形孔111-2以及车轴架107的车轴架开口107-1,以便将多支臂控制臂100固定到车轴架107,尤其是,为了将多支臂控制臂100相对于车轴架107固定在运动路径110上的移动位置,以设定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轨道。

第三控制臂支臂109-3和第四控制臂支臂109-4至少部分地包围车辆的轮架105。

第三长形孔111-3尤其形成在第三控制臂支臂109-3中,并且第四长形孔111-4尤其形成在第四控制臂支臂109-4中,其中第三和第四长形孔111-3、111-4彼此对齐布置。

轮架固定元件112-1穿过第三和第四长孔111-3、111-4以及轮架105的轮架开口105-1,以便将多支臂控制臂100固定到轮架105上。特别地,轮架固定元件112-1可以根据固定元件113来适配。

特别地,第五固定开口111-5形成在多支臂控制臂100的第三控制臂支臂109-3中。特别地,第六固定开口111-6形成在多支臂控制臂100的第四控制臂支臂109-4中。

特别地,部件固定元件112-2穿过第五和第六固定开口111-5、111-6车和车辆的车辆部件114的部件开口114-1,以便将多支臂控制臂100固定到车辆部件114。

如图1所示,第五固定开口111-5尤其形成在第三长形孔111-3的背离第一控制臂端103-1的一侧,而第六固定开口111-6尤其形成在第四长形孔111-4的远离第一控制臂端103-1的一侧。

穿过第一长形孔111-1和第二长形孔111-2的固定元件113(仅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适于将多支臂控制臂100相对于车轴架固定在运动路径110上的运动位置。该固定元件113尤其包括螺栓113-1和偏心元件113-2,尤其是偏心盘,该偏心盘以不可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至螺栓113-1。

固定元件113的螺栓113-1穿过第一长形孔111-1,车轴架107的车轴架开口107-1和第二长形孔111-2,以便将多支臂控制臂100固定到车轴架107。

偏心元件113-2,特别是偏心盘,其以防转动的方式与螺栓113-1连接,其抵靠在第一控制臂支臂109-1和第二控制臂支臂109-2的导向元件上(图1中未显示),以便将多支臂控制臂100相对于车轴架107固定在运动路径110上的移动位置。

有关未显示的导向元件的更多详细信息参考关于图3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

图2以第二视图示出了附接到车辆的轮架和车轴架的多支臂控制臂。

图2所示的多支臂控制臂100对应于图1所示的多支臂控制臂。然而,与图1中示出的多支臂控制臂100对比,如图2所示的多支臂控制臂100绕对应于控制臂的纵向方向115-1的一个轴线旋转大约90°,其中控制臂的纵向方向115-1从多支臂控制臂100的第一控制臂端103-1向第二控制臂端103-2延伸。

第一控制臂支臂109-1包括第一长形孔111-1。第二控制臂支臂109-2包括第二长形孔111-2。第一长形孔111-1和第二长形孔111-2在图2所示的视图中不可见,而是仅示意性地示出或没有示出。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长形孔111-1和第二长形孔111-2彼此对准地布置,并且限定了多支臂控制臂100相对于车轴架107的运动路径110,该运动路径110在图2中仅示意性地示出。

第二控制臂支臂109-2在图2中仅部分示出。

固定元件113穿过第一长形孔111-1和第二长形孔111-2以及车轴架107的车轴架开口107-1(未在图2中示出),以便将多支臂控制臂100固定到车轴架107上,特别是便于将多支臂控制臂100相对于车轴架107固定在运动路径110上的移动位置上,以便设置控制臂外倾角和/或轨道。

在这种情况下,固定元件113尤其包括螺栓113-1和偏心元件113-2,尤其是偏心盘,该偏心盘以不可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至螺栓113-1。固定元件113的螺栓113-1穿过第一长形孔111-1,车轴架107的车轴架开口107-1和第二长形孔111-2,以便将多支臂控制臂固定至车轴架107。

偏心元件113-2,特别是偏心盘(未在图2中示出),其以防转动的方式连接到螺栓113-1,该偏心元件与第一控制臂支臂109-1和第二控制臂支臂109-2的导向元件接触,以便将多支臂控制臂100相对于车轴架107引导至在运动路径110的移动位置上。

有关图2中未示出的导向元件的更多详细信息,参考关于图3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

如已经参考图1所作的描述,多支臂控制臂100包括具有特别是第三长形孔111-3的第三控制臂支臂109-3和具有特别是第四长形孔111-4的第四控制臂支臂109-4,其中第三和第四控制臂支臂109-3、109-4至少部分地包围车辆的轮架105。

第二和第四控制臂支臂109-2、109-4未在图2中示出。

轮架固定元件112-1穿过彼此对准布置的第三和第四固定开口111-3、111-4,以及轮架105的轮架开口105-1,以便将多支臂控制臂100固定到轮架105。

特别地,第五固定开口111-5形成在多支臂控制臂100的第三控制臂支臂109-3中。特别地,第六固定开口111-6形成在多支臂控制臂100的第四控制臂支臂109-4中。

特别地,部件固定元件112-2穿过第五和第六固定开口111-5、111-6和车辆的车辆部件114的部件开口114-1,以便将多支臂控制臂100固定到车辆部件114。

图3所示为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多支臂控制臂;

如图3示出了多支臂控制臂100而没有示出车辆的车轴架107并且也没有示出车辆的轮架105。如图所示的多支臂控制臂100图。图3中所示的多支臂控制臂100还不带有固定元件113,该固定元件113适于将多支臂控制臂100相对于车轴架107固定在运动路径110上的运动位置中,以设定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轨道。

有关此的详细信息,请参考图1和图2有关以下内容的说明。

多支臂控制臂100包括第一连接部分101-1和第二连接部分101-2,并包括连接元件102,该连接元件102连接第一连接部分101-1和第二连接部分101-2。

多支臂控制臂100包括第一控制臂端103-1和与第一控制臂端103-1相对的第二控制臂端103-2。

多支臂控制臂100包括第一控制臂支臂109-1和背向第一控制臂支臂109-1的第三控制臂支臂109-3。多支臂控制臂100包括第二控制臂支臂109-2和背向第二控制臂支臂109-2的第四控制臂支臂109-4。在第三控制臂支臂109-3上形成有第三安装孔111-3,在第四控制臂支臂109-4上形成有第四安装孔111-4。第三固定开口111-3和第四固定开口111-4彼此对准地布置。

在图3中未示出穿过第三和第四固定开口111-3、111-4并且适于将多支臂控制臂100固定到轮架105的轮架固定元件112-1。

即使在图3中未示出,特别地,第三固定开口111-3也可适于作为第三长形孔111-3,而第四固定开口111-4可适于作为第四长形孔111-4。特别地,另一固定元件113穿过第三和第四长形孔111-3、111-4,并且适于将多支臂控制臂100相对于轮架105固定在运动路径110上的运动位置中,以便设置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轨道。

第五固定开口111-5特别地形成在第三控制臂支臂109-3中,并且特别地第六固定开口111-6形成在第四控制臂支臂109-4中,其中,第五和第六固定开口111-5、111-6相互对齐排列。

在图3中未示出部件固定元件112-2,该部件固定元件112-2穿过第五和第六固定开口111-5、111-6,并且适于将多支臂控制臂100固定到车辆组件114。

如图3所示,第一控制臂支臂109-1包括第一长形孔111-1,第二控制臂支臂109-2包括第二长形孔111-2,其中第一长形孔111-1和第二长孔111-2彼此对准。

图3中未示出多支臂控制臂100的固定元件113,该固定元件113穿过第一长孔111-1和第二长孔111-2,并且适于将多支臂控制臂100相对于车轴架固定在运动路径110上的运动位置,以便设置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轨道。特别地,固定元件113包括螺栓113-1和偏心元件113-2,特别是偏心盘,该偏心元件以不可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至螺栓113-1。

特别地,导向元件117布置在第一,第二,第三和/或第四控制臂支臂109-1、109-2、109-3、109-4上。在图3中未示出的固定元件113,特别是偏心元件113-2,适于抵靠在导向元件117上,以便相对于车轴架107引导将多支臂控制臂100引导至运动路径110上的运动位置中,以便设置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轨道。在此,导向元件117与相应的控制臂支臂109-1、109-2、109-3、109-4尤其是一体地形成。

当固定元件113旋转时,未在图3中示出的固定元件113,特别是偏心元件113-2,沿着各自的导向元件117滑动,以使多支臂控制臂100沿着运动路径110相对于图3中未示出的车轴架107移动。

特别地,各个导向元件117相对于运动路径110成一定角度,特别是成直角延伸。

如图3所示,第一长形孔111-1和第二长形孔111-2沿着多支臂控制臂100的纵向方向115-1延伸,纵向1方向15-1从第一控制臂支臂109-1向第三控制臂支臂109-3延伸。因此,图3中未示出的固定元件113适于将多支臂控制臂100相对于车轴架107固定在沿纵向方向115-1延伸的水平运动路径110上的运动位置,以便设置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轨道。如图3所示,各个导向元件117相对于水平运动路径110成一角度延伸,特别是成直角。

根据图3中未示出的替代方案,第一长形孔111-1和第二长形孔111-2沿着多支臂控制臂100的控制臂的垂直方向115-2,其中控制臂的垂直方向115-2从控制臂下侧119向多支臂控制臂100的控制臂上侧121延伸。在该替代方案中,未在图3中示出的固定元件113适于将多支臂控制臂100相对于车轴架107固定在沿控制臂的垂直方向115-2延伸的垂直运动路径110上的移动位置,以便设定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跟踪。在这种替代的方案中,各个导向元件117相对于垂直运动路径110成一角度,特别是成直角地延伸。

从图3中可以看出,布置并形成在各个控制臂支臂109-1、109-2、109-3和/或109-4处的导向元件117尤其是第一导向元件117-1和第二导向元件117-2,其中第一导向元件117-1和第二导向元件117-2布置在相应的长形孔111-1、111-2的相对侧。特别地,第一导向元件117-1和第二导向元件117-2布置在相应的长形孔111-1、111-2的两侧。

从图3中可以看出,导向元件117可以成形为凸起,特别是肋,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和/或月牙形,尤其是布置在各个控制臂支臂109-1、109-2、109-3、109-4的控制臂外侧123处。凸起尤其具有4mm至8mm,特别是6mm的高度。形成为凸起的导向元件17尤其是由多支臂控制臂100的基础材料构成,这些凸起在由压力引起的冷锻工艺中通过流水作业(flowprocess)的方式形成。特别地,铝部件可以用于多支臂控制臂100和相应的导向元件117。

图3中所示的导向元件117尤其与第一控制臂支臂109-1和/或第二控制臂支臂109-2一体地形成。特别地,导向元件117的形成是冷锻工艺的一部分。在图3所示的视图中,看不到形成在第一控制臂支臂109-1的控制臂外侧123上的导向元件117。

因此,多支臂控制臂100在轮架105和底盘的车轴架107之间提供了机械稳定的连接。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多支臂控制臂100能够有效地吸收在车辆行驶时作用在控制臂100上的力。另外,固定元件113,特别是具有防转动的方式连接的偏心元件113-2的螺栓113-1,确保了多支臂控制臂100相对于车轴架107在运动路径110上的运动位置上的有效固定,以便设置控制臂的外倾角和/或轨道。

特别地,连接元件102包括第一连接元件边缘131-1,该第一连接元件边缘131-1突出超过第一连接部分101-1,并且特别地,连接元件102包括第二连接元件边缘131-2,该第二连接元件边缘131-2突出超过第二连接部分101-2。在图3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第一和/或第二连接元件边缘131-1、131-2可以与第一和/或第二连接部分101-1、101-2齐平地对准。

特别地,连接元件102包括至少一个凹口133,该凹口133在第一和第二控制臂支臂109-1、109-2之间或在第三和第四控制臂支臂109-3、109-4之间延伸,其中该至少一个凹口133尤其形成为从相应的控制臂端103-1、103-2起逐渐变窄的凹口133。

特别地,在连接元件102中形成连接元件开口135。

特别地,第一连接部分101-1包括第一控制臂支臂中央部分137-1,其在图3中仅示意性地示出,且其布置在第一控制臂支臂109-1和与第一控制臂支臂109-1相对的第三控制臂支臂109-3之间。第二连接部分101-2包括第二控制臂支臂中央部分137-2,其布置在第二控制臂支臂109-2和与第二控制臂支臂109-2相对的第四控制臂支臂109-4之间,其中特别地,第一和第二控制臂支臂中央部分137-1、137-2以弯曲的方式朝向彼此延伸。

图4示出制造用于车辆的车轮悬架的多支臂控制臂的方法的示意图。

作为第一方法步骤,方法200包括提供201控制臂前体,其包括第一控制臂支臂109-1和第二控制臂支臂109-2,其中第一控制臂支臂109-1和第二控制臂支臂109-2适于将多支臂控制臂100连接至车辆的车轴架107,并且其包括第三控制臂支臂109-3和第四控制臂支臂109-4,其中第三控制臂支臂109-3和第四控制臂支臂109-4适于将多支臂控制臂100连接至车辆的轮架105。

作为第二方法步骤,方法200包括在第一控制臂支臂109-1和/或第三控制臂支臂109-3中形成203长形孔111-1、111-3,以及在第二控制臂支臂109-2和/或第四控制臂支臂109-4中形成附加的长形孔111-2、111-4,其中长形孔111-1、111-3和附加的长形孔111-2、111-4对准彼此,以获得多支臂控制臂100。

特别地,方法200包括作为第三方法步骤的在第一,第二,第三和/或第四控制臂支臂109-1、109-2、109-3、109-4处形成205导向元件117。尤其是,其中导向元件117尤其布置在相应的长形孔111-1、111-2、111-3、111-4的两侧。

尤其是,导向元件117的成形205作为冷锻工艺的一部分进行。

2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长度可调前束连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