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补强增压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113016 发布日期:2021-10-19 浏览:5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补强增压装置及方法 (Reinforcing and pressuriz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buildi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是由 陈亮昊 李志青 黄景锋 陈伟贤 谭达圣 于 2021-04-1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补强增压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压板、限位柱、滚轮、安装板、连接块、固定板、第二压板、第一限位套、限位杆、连接杆、加强杆、转动杆、偏心块、电机、转动盘、推杆、安装座、摆动杆、保护罩、第一外螺管、限位条、内螺管、第一限位环、第二限位环、挡板、卡条、固定座、T型杆、限位螺管、连接柱、第二外螺管、第二限位套、移动座和推环,该发明,通过将电机放置在安装座的内部,同时在卡条上均匀开设若干个相互对应的通孔,有利于对电机产生的噪音进行削弱,同时利用电机分别带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往复运动对疏松的土地进行夯实处理,采用单一电机带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工作,有利于提高补强增压的效率。(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inforcing and pressurizing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buildi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pressing plate, a limiting column, a roller, a mounting plate, a connecting block, a fixing plate, a second pressing plate, a first limiting sleeve, a limiting rod, a connecting rod, a reinforcing rod, a rotating rod, an eccentric block, a motor, a rotating disc, a push rod, a mounting seat, a swinging rod, a protective cover, a first outer solenoid, a limiting strip, an inner solenoid, a first limiting ring, a second limiting ring, a baffle plate, a clamping strip, a fixing seat, a T-shaped rod, a limiting solenoid, a connecting column, a second outer solenoid, a second limiting sleeve, a moving seat and a push ring, wherein the motor is arranged in the mounting seat,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which correspond to each other are uniformly formed in the clamping strip, noise generated by the motor is weakened, and the motor is used for driving the first press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pressing plate to do reciprocating motion to tamp loose soil, adopt the work of single motor drive first clamp plate and second clamp plate, be favorable to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reinforcement pressure boost.)

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补强增压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基础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补强增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基础工程一般包括土方工程、桩基工程、支护工程,以及一些检测项目,如桩基检测、基坑监测等,其中在进行建筑基础工程的过程中,常需对工地中的泥土进行夯实,以便增加土地的抗压能力以及提高土地的强度,但现有的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机器直接裸露在表面,从而不利于削弱机器产生的噪音,同时传统的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单一的方式进行补强增压,降低了补强增压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补强增压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补强增压装置,包括第一压板、限位柱、滚轮、安装板、第一转动皮带、连接块、固定板、第二压板、第一限位套、限位杆、连接杆、加强杆、转动杆、第一转动轴、偏心块、第一皮带轮、第二转动皮带、第二转动轴、第二皮带轮、电机、转动盘、推杆、安装座、摆动杆、保护罩、第三皮带轮、第一外螺管、限位条、内螺管、第一限位环、第二限位环、挡板、卡条、固定座、T型杆、限位螺管、连接柱、第二外螺管、第二限位套、移动座和推环,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四角分别与连接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一侧两端分别与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顶端中心靠近推杆的一侧与安装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一侧与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内螺管的内部另一侧分别与第二限位环和第一限位环的外侧套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环位于靠近安装座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环与挡板的一侧边缘处开设的凹槽相互配合连接,所述挡板分别位于第二限位环和第一限位环之间,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三皮带轮和转动盘的中心处套接固定,所述第三皮带轮位于靠近安装座的一侧,所述安装板与摆动杆的连接处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压板的顶端中心两侧分别与限位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的顶端贯彻安装板的中心一侧两端开设的通孔位于安装板的顶端上方,所述第三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一转动皮带相互配合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分别与安装板的顶端中心另一侧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二转动皮带相互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的中心处与第一转动轴的中心一端套接固定,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中心另一端与偏心块的底端开设的通孔内部套接固定,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的中心处嵌入安装的轴承内部套接固定,所述固定座的底端分别与转动杆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相向一侧底端分别与连接柱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中心处套接固定有轴承,且该轴承与限位螺管的内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螺管的内部两端开设的螺旋牙螺旋方向相反,且限位螺管的内部两端分别与第二外螺管的外部开设的螺旋牙相互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外螺管远离限位螺管的一端与推环的一侧贴合,所述推环的另一侧分别与第二限位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套的另一端分别与移动座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座的另一侧底端分别与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且限位杆分别位于连接杆的底端开设的通孔内部,同时第一限位套与限位杆的连接处分别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分别与滚轮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底端一侧边缘处与保护罩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罩的底端位于滚轮的底端上方。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外部靠近安装座的一端与第一外螺管的内部套接固定,所述第一外螺管的外部开设的螺旋牙与内螺管的内部靠近安装座的一侧开设的螺旋牙相互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于的通孔,所述挡板的另一侧这些边缘处均匀与若干个相互对应的卡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条分别与电机的外部均匀固定安装的限位条相互卡接,且卡条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电机远离第三皮带轮的一侧底端与T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摆动杆的顶端位于T型杆上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杆的底端与第一压板的顶端中心一侧铰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皮带轮的中心处与第二转动轴的外部中心处套接固定,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的中心顶端开设的通孔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二转动轴的中心两端套接固定,所述转动杆的底端一侧与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侧与转动杆的底端一侧分别与加强杆的两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分别位于第一限位套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套的底端分别与第二压板的顶端中心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套、第二外螺管、限位螺管、推环和连接柱的轴线分别处于同一条水平直线上。

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补强增压方法,包括步骤一,检查设备;步骤二,补充润滑油;步骤三,使用设备;步骤四,存放设备;

其中上述步骤一中,首先人工检查设备中的第一转动皮带和第一转动皮带是否完好,且检查第一转动皮带和第一转动皮带的松紧程度,同时检查电机和滚轮是否完好,检查完成后即可进行下一步骤;

其中上述步骤二中,选取适当的润滑油通过毛刷分别是润滑油残留在第二转动轴与固定板的连接处、第一转动轴与固定座的连接处以及摆动杆与T型杆的连接处即可;

其中上述步骤三中,随后人工推动推杆将该装置转运至所需补强增压的疏松的土地下,随后人工打开电机,利用电机输出端的转动分别带动转动盘和第三皮带轮的转动,利用第三皮带轮的转动以及安装的第一转动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的转动,且由于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二转动皮带配合连接,进而利用第二皮带轮的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轮的转动,随着第一皮带轮的转动分别带动偏心块和第一转动轴的转动,此时利用偏心块的不断转动带动第二压板不断的对疏松的土地进行夯实处理,从而增加疏松土地的强度以及增加了土地的抗压能力,同时随着转动盘的转动带动T型杆的转动,进而带动摆动杆的不断摆动,通过摆动杆的不断摆动带动第一压板的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对利用第二压板夯实处理后的土地进行再一次的夯实处理,有利于提高对土地的补强增压的效率,当对土地补强增压完成后,人工即可关闭电机;

其中上述步骤四中,随后人工通过推动推杆带动滚轮的转动,使该装置存放在所需位置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通过将电机放置在安装座的内部,同时在卡条上均匀开设若干个相互对应的通孔,有利于对电机产生的噪音进行削弱,避免了工人在高噪音的环境下工作危害健康,同时利用电机分别带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往复运动对疏松的土地进行夯实处理,采用单一电机带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工作,有利于对土地进行补强增压处理,提高了补强增压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正视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侧视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侧视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俯视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转动杆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中安装座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中:1、第一压板;2、限位柱;3、滚轮;4、安装板;5、第一转动皮带;6、连接块;7、固定板;8、第二压板;9、第一限位套;10、限位杆;11、连接杆;12、加强杆;13、转动杆;14、第一转动轴;15、偏心块;16、第一皮带轮;17、第二转动皮带;18、第二转动轴;19、第二皮带轮;20、电机;21、转动盘;22、推杆;23、安装座;24、摆动杆;25、保护罩;26、第三皮带轮;27、第一外螺管;28、限位条;29、内螺管;30、第一限位环;31、第二限位环;32、挡板;33、卡条;34、固定座;35、T型杆;36、限位螺管;37、连接柱;38、第二外螺管;39、第二限位套;40、移动座;41、推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补强增压装置,包括第一压板1、限位柱2、滚轮3、安装板4、第一转动皮带5、连接块6、固定板7、第二压板8、第一限位套9、限位杆10、连接杆11、加强杆12、转动杆13、第一转动轴14、偏心块15、第一皮带轮16、第二转动皮带17、第二转动轴18、第二皮带轮19、电机20、转动盘21、推杆22、安装座23、摆动杆24、保护罩25、第三皮带轮26、第一外螺管27、限位条28、内螺管29、第一限位环30、第二限位环31、挡板32、卡条33、固定座34、T型杆35、限位螺管36、连接柱37、第二外螺管38、第二限位套39、移动座40和推环41,安装板4的底端四角分别与连接块6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接块6的底端分别与滚轮3的顶端固定连接,安装板4的底端一侧边缘处与保护罩25的顶端固定连接,保护罩25的底端位于滚轮3的底端上方,有利于滚轮3的转动,安装板4的顶部一侧两端分别与推杆22的底端固定连接,安装板4的顶端中心靠近推杆22的一侧与安装座23的底端固定连接,安装座23的一侧与电机20的一侧固定连接,安装座23与电机20的输出端连接处开设有通孔,电机20的外部靠近安装座23的一端与第一外螺管27的内部套接固定,第一外螺管27的外部开设的螺旋牙与内螺管29的内部靠近安装座23的一侧开设的螺旋牙相互配合连接,有利于第一外螺管27与内螺管29之间相互配合连接,内螺管29的内部另一侧分别与第二限位环31和第一限位环30的外侧套接固定连接,第一限位环30位于靠近安装座23的一侧,第二限位环31与挡板32的一侧边缘处开设的凹槽相互配合连接,挡板32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于的通孔,挡板32的另一侧这些边缘处均匀与若干个相互对应的卡条33的一端固定连接,卡条33分别与电机20的外部均匀固定安装的限位条28相互卡接,且卡条33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通孔,有利于削弱机器产生的噪音分贝,挡板32分别位于第二限位环31和第一限位环30之间,电机20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三皮带轮26和转动盘21的中心处套接固定,第三皮带轮26位于靠近安装座23的一侧,电机20远离第三皮带轮26的一侧底端与T型杆35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摆动杆24的顶端位于T型杆35上转动连接,摆动杆24的底端与第一压板1的顶端中心一侧铰接,有利于摆动杆24的摆动,安装板4与摆动杆24的连接处开设有通孔,第一压板1的顶端中心两侧分别与限位柱2的底端固定连接,限位柱2的顶端贯彻安装板4的中心一侧两端开设的通孔位于安装板4的顶端上方,第三皮带轮26与第二皮带轮19通过第一转动皮带5相互配合连接,第二皮带轮19的中心处与第二转动轴18的外部中心处套接固定,第二转动轴18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7的中心顶端开设的通孔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利于第二转动轴18的转动,固定板7的底端分别与安装板4的顶端中心另一侧两端固定连接,第二皮带轮19与第一皮带轮16通过第二转动皮带17相互配合连接,第一皮带轮16的中心处与第一转动轴14的中心一端套接固定,第一转动轴14的中心另一端与偏心块15的底端开设的通孔内部套接固定,第一转动轴14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34的中心处嵌入安装的轴承内部套接固定,固定座34的底端分别与转动杆13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转动杆13的一端分别与第二转动轴18的中心两端套接固定,转动杆13的底端一侧与连接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接杆11的一侧与转动杆13的底端一侧分别与加强杆12的两端固定连接,连接杆11的相向一侧底端分别与连接柱37的两端固定连接,连接柱37的中心处套接固定有轴承,且该轴承与限位螺管36的内部中心处固定连接,限位螺管36的内部两端开设的螺旋牙螺旋方向相反,且限位螺管36的内部两端分别与第二外螺管38的外部开设的螺旋牙相互配合连接,第二外螺管38远离限位螺管36的一端与推环41的一侧贴合,推环41的另一侧分别与第二限位套39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套39的另一端分别与移动座40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移动座40的另一侧底端分别与限位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且限位杆10分别位于连接杆11的底端开设的通孔内部,同时第一限位套9与限位杆10的连接处分别开设有通孔,连接杆11的底端分别位于第一限位套9的内部,第一限位套9的底端分别与第二压板8的顶端中心两侧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套39、第二外螺管38、限位螺管36、推环41和连接柱37的轴线分别处于同一条水平直线上。

请参阅图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补强增压方法,包括步骤一,检查设备;步骤二,补充润滑油;步骤三,使用设备;步骤四,存放设备;

其中上述步骤一中,首先人工检查设备中的第一转动皮带5和第一转动皮带5是否完好,且检查第一转动皮带5和第一转动皮带5的松紧程度,同时检查电机20和滚轮3是否完好,检查完成后即可进行下一步骤;

其中上述步骤二中,选取适当的润滑油通过毛刷分别是润滑油残留在第二转动轴18与固定板7的连接处、第一转动轴14与固定座34的连接处以及摆动杆24与T型杆35的连接处即可;

其中上述步骤三中,随后人工推动推杆22将该装置转运至所需补强增压的疏松的土地下,随后人工打开电机20,利用电机20输出端的转动分别带动转动盘21和第三皮带轮26的转动,利用第三皮带轮26的转动以及安装的第一转动皮带5带动第二皮带轮19的转动,且由于第一皮带轮16和第二皮带轮19通过第二转动皮带17配合连接,进而利用第二皮带轮19的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轮16的转动,随着第一皮带轮16的转动分别带动偏心块15和第一转动轴14的转动,此时利用偏心块15的不断转动带动第二压板8不断的对疏松的土地进行夯实处理,从而增加疏松土地的强度以及增加了土地的抗压能力,同时随着转动盘21的转动带动T型杆35的转动,进而带动摆动杆24的不断摆动,通过摆动杆24的不断摆动带动第一压板1的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对利用第二压板8夯实处理后的土地进行再一次的夯实处理,有利于提高对土地的补强增压的效率,当对土地补强增压完成后,人工即可关闭电机20;

其中上述步骤四中,随后人工通过推动推杆22带动滚轮3的转动,使该装置存放在所需位置即可。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发明使用时,首先人工通过旋转限位螺管36带动第二外螺管38的移动,利用第二外螺管38的对中运动使第二外螺管38与推环41分离,当第二外螺管38与连接柱37上安装的轴承贴合时,即可停止转动限位螺管36,随后人工推动推环41带动移动座40和限位杆10的移动,利用限位杆10的移动使限位杆10与连接杆11分离,随后对第二压板8进行更换,该变了传统中的固定方式,通过卡合固定,便于对第二压板8进行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当对第二压板8更换完成后,人工即可使限位杆10位于连接杆11的底端开设的通孔内部,然后通过反向旋转限位螺管36使第二外螺管38与推环41贴合,进而使限位杆10与连接杆11相对固定,即可停止旋转限位螺管36,随后通过打开电机20带动电机20第三皮带轮26的转动,通过电机20和第三皮带轮26的转动分别是第一压板1和第二压板8做往复运动,进而对疏松的土地进行夯实处理,通过单一的电机20分别带动第一压板1和第二压板8的工作,该变了传统中的补强增压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是卡条33与限位条28卡合,随后通过旋转内螺管29使内螺管29与第一外螺管27相对固定,进而使电机20位于内螺管29的内部,利用卡条33上均匀开设的通孔抵消电机20工作中产生的噪音分贝,从而有利于降噪处理,避免了工作常时间在高分贝的关键下工作危害健康。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1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填土高边坡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