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放电加工机以及线放电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1177282 发布日期:2020-09-22 浏览: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线放电加工机以及线放电加工方法 (Wire 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e and wire 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ing method ) 是由 初福晨 于 2020-03-1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的线放电加工机(10)使线电极(14)沿着由加工程序(46)指定的路径相对于加工对象物(W)相对移动,并且向由线电极(14)和加工对象物(W)形成的极间施加电压而使该极间放电,由此对上述加工对象物(W)进行放电加工。线放电加工机(10)具备:电压检测部(42),其检测极间的极间电压;对置面积计算部(52),其计算距线电极(14)的中心轴为预定距离以内所包括的加工对象物(W)的表面面积作为对置面积;轴进给速度决定部(54),其根据对置面积和电压检测部(42)检测出的极间电压值来决定轴进给速度;以及移动控制部(50),其控制线电极(14)以轴进给速度相对于加工对象物(W)相对移动。(A wire 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e (10) performs 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ing on a workpiece (W) by relatively moving a wire electrode (14) with respect to the workpiece (W) along a path specified by a machining program (46) and by applying a voltage to a gap formed between the wire electrode (14) and the workpiece (W) to discharge the gap. A wire 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e (10) is provided with: a voltage detection unit (42) that detects the inter-electrode voltage between the electrodes; an opposed area calculation unit (52) that calculates, as an opposed area, the surface area of a workpiece (W) included within a predetermined distance from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wire electrode (14); a shaft feed speed determination unit (54) that determines the shaft feed speed on the basis of the opposed area and the inter-electrode voltage value detected by the voltage detection unit (42); and a movement control unit (50) that controls the wire electrode (14) to move relative to the object (W) at a shaft feed speed.)

线放电加工机以及线放电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在线电极和加工对象物之间产生的放电来对加工对象物实施放电加工的线放电加工机以及线放电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线放电加工机中,为了得到希望形状,必须在加工中将极间距离设为恒定。由于极间电压和极间距离具有比例关系,所以在实际加工时,为了保持恒定的极间距离,在通过控制轴进给速度来维持恒定的极间电压的同时对加工对象物进行加工。在加工拐角形状的情况下,极间电压和极间距离之间的比例系数与加工直线形状的情况不同,因此如果直接使用上述控制,则与加工直线形状的情况相比形状精度会恶化。针对这种问题,为了不根据加工部位形状的变化而提高加工精度,如日本特开2003-165030号公报记载那样,提出一种在加工拐角形状时变更放电暂停时间来调整加工去除量的方法。

但是,如上述现有技术那样,在只着眼于加工对象物的加工部位的形状变化来变更加工条件的方法中,无法提高在将极间距离保持为恒定来加工拐角形状的情况下的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对此,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无关乎加工对象物的加工部位的形状而能够进行高精度加工的线放电加工机以及线放电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为线放电加工机,使线电极沿着由加工程序指定的路径相对于加工对象物相对移动,并且向由上述线电极和上述加工对象物形成的极间施加电压而使该极间放电,由此对上述加工对象物进行放电加工,该线放电加工机具备:电压检测部,其检测上述极间的极间电压;对置面积计算部,其计算距上述线电极的中心轴为预定距离以内所包括的上述加工对象物的表面面积作为对置面积;轴进给速度决定部,其根据上述对置面积和上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极间电压值来决定轴进给速度;以及移动控制部,其控制上述线电极以上述轴进给速度相对于上述加工对象物相对移动。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为线放电加工方法,使线电极沿着由加工程序指定的路径相对于加工对象物相对移动,并且向由上述线电极和上述加工对象物形成的极间施加电压而使该极间放电,由此对上述加工对象物进行放电加工,该线放电加工方法具备:对置面积计算步骤,在该对置面积计算步骤中,计算距上述线电极的中心轴为预定距离以内所包括的上述加工对象物的表面面积作为对置面积;轴进给速度决定步骤,在该轴进给速度决定步骤中,根据上述对置面积和检测上述极间的极间电压的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极间电压值来决定轴进给速度;以及移动控制步骤,在该移动控制步骤中,控制上述线电极以上述轴进给速度相对于上述加工对象物相对移动。

根据本发明,能够无关乎加工对象物的加工部位的形状而进行高精度的加工。

附图说明

根据参照附图说明的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能够容易地了解上述目的、特征以及优点。

图1是实施方式的线放电加工机的概要结构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线放电加工机的功能框图。

图3是在线电极的中心轴方向(Z轴方向)上观察线电极以及加工对象物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从线电极的中心轴到加工对象物为止的距离与放电概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5是说明加工路径为直线时的对置面积的剖视图。

图6是说明加工路径为曲线时的对置面积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加工路径为直线时的极间电压的时间变化的图。

图8是表示加工路径为曲线时的极间电压的时间变化的图。

图9是表示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与极间距离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0是说明加工内拐角形状时的目标电压的修正的图。

图11是说明与对置面积对应的修正造成的目标电压的变化的图。

图12是说明根据对置面积使暂停时间发生变化的情况的图。

图13是说明实施方式的线放电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说明变形例1的加工内拐角形状时的极间电压值的修正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变形例2的对置面积的定义所使用的预定距离的图。

图16是说明变形例2的对置面积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线放电加工机以及线放电加工方法,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

图1是实施方式的线放电加工机10的概要结构图。线放电加工机10使线电极14沿着由预定的加工程序指定的路径相对于搭载在工作台12上的加工对象物(图1中未图示)相对移动,并且将电压施加给由线电极14和加工对象物形成的极间而使之放电,由此对加工对象物进行放电加工。

线放电加工机10具备在工作台12的上方侧(+Z方向侧)支承线电极14的上导线16、在工作台12的下方侧(-Z方向侧)支承线电极14的下导线18、设置上导线16的上导向块20、以及设置下导线18的下导向块22。从线轴24以预先决定的速度被提供给送出方向的线电极14经由上导线16以及下导线18而被收纳在回收箱26中。进一步,线放电加工机10具有将电压提供给极间的加工电源28和数值控制装置(CNC)30。数值控制装置30具有CPU等处理器和存储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由此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数值控制装置30而发挥功能。图1所示的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相互正交,Z方向的相反方向是重力方向。

工作台12、加工对象物(图1中未表示)、上导线16以及上导向块20、下导线18以及下导向块22被收容在充满加工液的加工槽34中,在该状态下执行线放电加工。加工槽34被设置在床38的上面。

图2是实施方式的线放电加工机10的功能框图。图2中,省略图1表示的线放电加工机10的结构的一部分,但是表示线放电加工机10所具备的结构要素即图1中没有表示的驱动部40以及电压检测部42。

驱动部40为了使线电极14在X方向以及Y方向相对于加工对象物W相对移动而驱动工作台12。驱动部40具备电动机(未图示)、电动机的编码器(未图示)以及驱动传送机构(未图示)。电动机分别设置以使工作台12在X方向以及Y方向运动。驱动传送机构由将X方向以及Y方向用的电动机各自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工作台12的X方向以及Y方向上的直线运动的滚珠丝杆和设置在工作台12上的螺母等构成。

另外,也可以设置驱动上导向块20以及下导向块22的驱动部来代替驱动部40,除了驱动部40,还可以设置驱动上导向块20以及下导向块22的驱动部。电压检测部42检测由线电极14和加工对象物W形成的极间的极间电压。

数值控制装置30具备存储在存储装置(未图示)中的加工程序46、移动控制部50、对置面积计算部52、轴进给速度决定部54以及放电控制部56。

移动控制部50控制驱动搭载了加工对象物W的工作台12的驱动部40,并进行控制以使得线电极14以轴进给速度决定部54决定的轴进给速度沿着由加工程序46指定的路径(加工路径)相对于加工对象物W相对移动。

对置面积计算部52根据加工程序46而计算距线电极14的中心轴为预定距离以内所包括的加工对象物W的表面面积作为对置面积。对置面积计算部52在加工中根据始终监视的极间电压以及放电次数来计算上次进行的精加工或粗加工的加工对象物W的形状。进一步,对置面积计算部52根据从加工程序46获取的线电极14的中心轴的当前位置,计算这次进行的精加工的加工对象物W的当前形状。另外,以下将上次进行的精加工或粗加工称为上次的加工,将这次进行的精加工称为这次的加工。并且,按照数值控制装置30中预先决定的每个计算周期,在该计算周期的线电极14的中心轴的位置处根据计算出的加工对象物W的当前形状来计算对置面积。以下,说明对置面积的定义以及与对置面积对应的控制的必要性。

图3是在线电极14的中心轴O方向(Z轴方向)上观察线电极14以及加工对象物W的关系的剖视图。在线放电加工中,在进行放电加工时,线电极14以及加工对象物W成为图3那样的位置关系。线电极14的中心轴O沿着加工路径而在加工方向上相对移动。

图4是表示从线电极14的中心轴O到加工对象物W为止的距离与放电概率之间的关系的图。图4的横轴是从线电极14的中心轴O到加工对象物W为止的距离,纵轴是在极间产生放电的概率即放电概率。依赖于从中心轴O到加工对象物W为止的距离,放电概率如图4那样发生变化。从中心轴O到加工对象物W为止的距离为极间的距离(极间距离)与线电极14的线半径相加后得到的值。将从在极间产生放电的中心轴O到加工对象物W为止的距离的最大距离称为最大可放电距离。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离线电极14的中心轴O最大可放电距离以内所包括的加工对象物W的表面面积定义为对置面积。

图5是说明加工路径为直线时的对置面积的剖视图。图5是从线电极14的中心轴O方向(Z轴方向)观察线电极14以及加工对象物W的剖视图,用双点划线表示通过这次的加工形成的希望形状(直线形状)。线电极14的中心轴O沿着由加工程序46指定的加工路径而在加工方向上直线移动。上述定义的对置面积为距线电极14的中心轴O半径为最大可放电距离的圆内所包括的加工对象物W的表面面积。成为对置面积的计算对象的加工对象物W的表面60包括这次加工的加工对象物W的表面60a和上次加工的加工对象物W的表面60b。

图6是说明加工路径为曲线时的对置面积的剖视图。图6是从线电极14的中心轴O方向(Z轴方向)观察线电极14以及加工对象物W的剖视图,用双点划线表示通过这次的加工形成的希望形状(内拐角形状)。线电极14的中心轴O沿着由加工程序46指定的曲线的加工路径使移动方向变化。在成为对置面积的计算对象的加工对象物W的表面62中包括这次加工的加工对象物W的表面62a和上次加工的加工对象物W的表面62b。与将图5所示的加工对象物W加工为直线形状时的对置面积相比,知道将图6所示的加工对象物W加工为内拐角形状时的对置面积更大。

接着,说明与对置面积的变化对应的放电概率以及极间电压值在预先决定的时间内的平均值的变化。以下仅将上述平均值称为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图7是表示加工路径为直线时的极间电压的时间变化的图。图8是表示加工路径为曲线时的极间电压的时间变化的图。图7与加工图5的直线形状的情况对应,图8与加工图6的内拐角形状的情况对应。图7以及图8的横轴是时间,纵轴是极间电压。在图7以及图8中,施加于极间的电压脉冲的电压值、电压脉冲间的暂停时间以及轴进给速度全部相同,轴进给速度被控制成为预先决定的恒定值。在没有放电时,电压脉冲保持矩形波形的状态不变,但是在产生了放电时,在放电产生时成为电压值下降后的电压波形。比较图7和图8可以了解到,在上述相同条件的基础下,与加工直线形状的情况相比,放电的产生频率在加工对置面积变大的内拐角形状的情况下更高。其结果为,与加工直线形状的情况相比,在没有控制轴进给速度时的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在加工内拐角形状时更小。

另外,图9是表示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与极间距离之间的关系的图。图9的横轴是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纵轴是极间距离。图9中,用“直线形状”表示沿着直线形状的直线加工路径时的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与极间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内拐角形状”表示沿着内拐角形状的曲线加工路径时的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与极间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外拐角形状”表示沿着外拐角形状的曲线加工路径时的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与极间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将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设为恒定时,极间距离按照外拐角形状、直线形状、内拐角形状的顺序呈变大的趋势。

在不考虑对置面积、执行决定轴进给速度的控制以使得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成为预先决定的值的目标电压的现有线放电加工机中,控制轴进给速度而使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跟踪不依赖于对置面积的目标电压的值。因此,在图7所示的直线形状的加工的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成为控制轴进给速度时的预先决定的目标电压的值时,控制轴进给速度以使得图8所示的内拐角形状的加工的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也成为与图7相同的目标电压的值。其结果为,内拐角形状的加工的极间距离如图9所示那样变得比直线形状的加工的极间距离要大,无法将极间距离保持为恒定。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工对象物W的加工部位的形状以及加工路径从直线形状以及直线发生变化且对置面积发生变化时,为了将极间距离保持为恒定,执行不仅依赖于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也依赖于对置面积的轴进给速度的控制。

图9中,目标电压的预先决定的值的电压为V0,直线形状的加工的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也为V0,直线形状的加工的极间距离为D0。此时,如果像现有技术那样不考虑对置面积而不修正目标电压,则内拐角形状的加工的极间距离会成为比D0大的D1。其结果为,无法将极间距离保持为恒定值D0。与此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工对象物W的加工部位从直线形状变化为内拐角形状时,根据对置面积的变化率(增加量)来修正目标电压以使得值从V0到V1变小。其结果为,即使在加工内拐角形状时也能够将极间距离保持为恒定值D0并提高加工精度。另外,在加工对象物W的加工部位从直线形状变化为外拐角形状时,为了将极间距离保持为D0,根据对置面积的变化率(减少量)来修正目标电压以使得变得比V0大。这样,能够无关乎加工对象物W的加工部位的形状而进行高精度的精加工。

轴进给速度决定部54根据电压检测部42检测出的极间电压值和如上述那样由对置面积计算部54计算出的对置面积来决定轴进给速度。轴进给速度决定部54决定轴进给速度以使得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成为预先决定的值的目标电压。进一步,本实施方式的轴进给速度决定部54进行修正以使得目标电压根据计算出的对置面积的值的变化量进行增减。

具体地说,轴进给速度决定部54在加工对象物W的加工部位从直线形状变化为内拐角形状或外拐角形状并且对置面积的值与在加工路径为直线时计算出的值相比而发生变化时,根据对置面积的值的变化量进行修正以使得目标电压从预先决定的值进行增减。例如,在为了加工内拐角形状而加工路径成为曲线且对置面积增大时,进行修正以使得对置面积越增大目标电压越从预先决定的值减少,在为了加工外拐角形状而加工路径成为曲线且对置面积减少时,进行修正以使得对置面积越减少目标电压越从预先决定的值增大。

图10是说明加工内拐角形状时的目标电压的修正的图。图10的横轴是时间,纵轴是极间电压。图11是说明与对置面积对应的修正造成的目标电压的变化的图。图11的上侧表示与时间变化对应的对置面积的变化,下侧表示与时间变化对应的修正造成的目标电压值的变化。

如果如加工内拐角形状时那样与直线形状的加工的值相比对置面积的值变大,则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进行修正以使得对置面积的值越大则目标电压变得比预先决定的值越小。特别是在图10中,修正预先决定的值V0的目标电压,以使得修正后的目标电压V1成为图8的平均值。并且,轴进给速度决定部54决定轴进给速度,以使得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成为修正后的目标电压。其结果为,在内角加工形状的加工中维持放电的产生频率比直线形状的加工高的状态,从而能够决定与对置面积对应的适当的轴进给速度。另外,如图11所示,如果加工对象物W的加工部位从内拐角形状恢复为直线形状,则将目标电压恢复为预先决定的值。

放电控制部56控制加工电源28,隔开预先决定的暂停时间而向极间施加电压。当加工部位从直线形状变化为内拐角形状且如图6以及图8所示那样对置面积以及放电的产生频率增加时,通过放电产生的放电排斥力增加。其结果为,产生线电极14相对于加工路径位置偏离的可能性增高。对此,放电控制部56根据对置面积的变化使暂停时间发生变化。具体地说,对置面积变得越大越增大暂停时间。这样,能够降低接受放电排斥力的频率,并能够防止线电极14的位置偏离。相反,如果加工部位从直线形状变化为外拐角形状,且对置面积以及放电的产生频率减少,则通过放电产生的放电排斥力减少。此时,对置面积变得越小越缩短暂停时间即可。

图12是说明根据对置面积使暂停时间变化的情况的图。图12的上侧表示与时间变化对应的对置面积的变化,下侧表示与时间变化对应的暂停时间的变化。即,如果加工对象物W的加工部位从直线形状变化为内拐角形状且对置面积变大,则放电控制部56将暂停时间增大到比直线形状的加工的值大,如果加工对象物W的加工部位从内拐角形状恢复为直线形状,则将暂停时间恢复为原来的值。

图13是说明实施方式的线放电加工方法的流程图。在精加工中执行图13的流程图。

首先,对置面积计算部52按照预先决定的每个计算周期,在该计算周期的线电极14的中心轴O的位置处根据加工程序46计算距线电极14的中心轴O最大可放电距离以内所包括的加工对象物W的表面面积作为对置面积(步骤S1)。

紧接着步骤1,轴进给速度决定部54根据电压检测部42检测出的极间电压值和在步骤S1求出的对置面积来决定轴进给速度(步骤S2)。具体地说,在加工对象物W的加工部位的形状发生变化且与加工路径为直线时计算出的值相比对置面积的值发生变化时,轴进给速度决定部54根据对置面积的值的变化量进行修正以使得目标电压从预先决定的值进行增减。并且,轴进给速度决定部54决定轴进给速度以使得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成为修正后的目标电压。

另外,在成为步骤S2的轴进给速度的决定所使用的平均值的计算对象的极间电压值中优选包括在步骤S1由对置面积计算部52计算对置面积时使用的、线电极14位于中心轴O的位置时通过电压检测部42检测出的极间电压值,但是不一定必须要满足该条件。

紧接着步骤S2,移动控制部50使驱动部40驱动工作台12,进行控制以使得线电极14以在步骤S2决定的轴进给速度沿着通过加工程序46指定的路径相对于加工对象物W相对移动(步骤S3)。

在步骤S3之后,移动控制部50根据加工程序46判断精加工是否结束(步骤S4),重复步骤S1~S3直到精加工结束为止。如果判断为精加工结束(步骤S4:是),则结束。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线放电加工机10,在轴进给速度的决定中,对目标电压进行与对置面积的变化对应的修正。这样,即使加工对象物W的加工部位的形状变化为直线形状、内拐角形状、外拐角形状,也能够将极间距离保持为恒定。另外,即使在从直线到圆弧、从圆弧到直线这样的加工路径慢慢变化的加工部位和具有阶梯差的加工部位中,也能够通过计算对置面积的变化且进行加工条件的修正来将极间距离保持为恒定。其结果为,能够无关乎加工对象物W的加工部位的形状来进行高精度的加工。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精加工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用说在粗加工中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根据对置面积的变化进行修正的加工条件中还可以包括中心轴O相对于加工路径的偏移、加工液喷流的量等。

[变形例]

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如以下那样变形。

(变形例1)

图14是说明变形例1的加工内拐角形状时的极间电压值的修正的图。上述实施方式的轴进给速度决定部54进行修正以使得目标电压根据计算出的对置面积的值的变化量进行增减,但是即使进行修正以使得极间电压根据对置面积的值的变化量进行增减也会得到同样的效果。变形例1的轴进给速度决定部54也决定轴进给速度以使得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成为预先决定的值的目标电压,但是目标电压V0不修正而被固定为预先决定的值。

并且,轴进给速度决定部54在加工对象物W的加工部位从直线形状变换为内拐角形状或外拐角形状且与加工路径为直线时计算出的值相比对置面积的值发生了变化时,进行修正以使得电压检测部42检测出的极间电压值根据对置面积的值的变化量进行增减。即,如果为了加工内拐角形状而使对置面积的值与直线形状的加工的值相比变大,则如图14所示,进行修正以使得对置面积的值变得越大,极间电压值变得比检测出的值越大。图14中,修正极间电压以使得修正后的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成为V0。并且,轴进给速度决定部54决定轴进给速度以使得修正后的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成为目标电压V0。其结果为,在内拐角形状的加工中维持比直线形状的加工放电的产生频率高的状态,能够决定与对置面积对应的适当的轴进给速度。相反,如果为了加工外拐角形状而使对置面积的值与直线形状的加工的值相比变小,则进行修正以使得对置面积的值越小,极间电压值越是变得比检测出的值小。

(变形例2)

图15是用于说明变形例2的对置面积的定义所使用的预定距离d的图。图16是说明变形例2的对置面积的剖视图。上述实施方式的对置面积计算部15将距线电极14的中心轴O最大可放电距离以内所包括的加工对象物W的表面面积定义为对置面积,但是对置面积不限于此。图15表示与图4相同的从线电极14的中心轴O到加工对象物W为止的距离和放电概率之间的关系。并且,如果放电概率中存在有如下的阈值,如果为未满该阈值的值则放电的去除效率大幅下落。对此,在变形例2中,将对置面积的定义所使用的预定距离d限定在放电概率为阈值以上的从中心轴O到加工对象物W为止的距离的范围内。具体地说,将对置面积计算部52计算距中心轴O预定距离d以内所包括的加工对象物W的表面面积作为对置面积时所使用的预定距离d限定为图15的d1以上且d2以下的距离。图16中表示使用这样决定的预定距离d来定义的对应面积。这样,能够有效地实现无关乎加工对象物W的加工部位的形状的高精度的加工。

另外,对置面积计算部52计算距中心轴O为预定距离以内所包括的加工对象物W的表面面积作为对置面积时所使用的预定距离可以不限于实施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2而任意进行设定。

(变形例3)

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1和2可以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任意进行组合。

[从实施方式得到的发明]

以下记载能够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把握的发明。

(第一发明)

线电极放电加工机(10)使线电极(14)沿着由加工程序(46)指定的路径相对于加工对象物(W)相对移动,并且将电压施加给由线电极(14)和加工对象物(W)形成的极间并使之放电,由此对加工对象物(W)进行放电加工。线电极放电加工机(10)具备:电压检测部(42),其检测极间的极间电压;对置面积计算部(52),其计算距线电极(14)的中心轴(O)为预定距离以内所包括的加工对象物(W)的表面面积作为对置面积;轴进给速度决定部(54),其根据电压检测部(42)检测出的极间电压值和对置面积来决定轴进给速度;以及移动控制部(50),其进行控制,以使得线电极(14)以轴进给速度相对于加工对象物(W)相对移动。

这样,能够无关乎加工对象物(W)的加工部位的形状进行高精度的加工。

轴进给速度决定部(54)决定轴进给速度以使得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成为目标电压,当与路径为直径时计算出的值相比对置面积的值发生变化时,进行修正以使得极间电压值根据变化量进行增减,并决定轴进给速度以使得修正后的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成为目标电压。这样,能够决定与对置面积对应的适当的轴进给速度。

轴进给速度决定部(54)决定轴进给速度以使得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成为目标电压,当与路径为直径时计算出的值相比对置面积的值发生变化时,进行修正以使得目标电压根据变化量进行增减,并决定轴进给速度以使得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成为修正后的目标电压。这样,能够决定与对置面积对应的适当的轴进给速度。

线放电加工机(10)可以具备隔开暂停时间而向极间施加电压的放电控制部(56)。放电控制部(56)可以使暂停时间根据对置面积的变化而变化。这样,能够降低接受放电排斥力的频率并防止线电极(14)的位置偏离。

预定距离可以是在极间产生放电的最大距离。

预定距离可以是在极间产生放电的概率为阈值以上的距离。这样,能够有效地实现无关乎加工对象物(W)的加工部位的形状而进行高精度的加工。

对置面积计算部(52)可以根据加工程序(46)来计算对置面积。

(第二发明)

线放电加工方法使线电极(14)沿着由加工程序(46)指定的路径相对于加工对象物(W)相对移动,并且将电压施加给由线电极(14)和加工对象物(W)形成的极间并使之放电,由此对加工对象物(W)进行放电加工。线电极放电加工方法具备以下步骤:对置面积计算步骤(S1),计算距线电极(14)的中心轴(O)为预定距离以内所包括的加工对象物(W)的表面面积作为对置面积;轴进给速度决定步骤(S2),根据检测极间的极间电压的电压检测部(42)检测出的极间电压值和对置面积来决定轴进给速度;以及移动控制步骤(S3),进行控制以使得线电极(14)以轴进给速度相对于加工对象物(W)相对移动。

这样,能够无关乎加工对象物(W)的加工部位的形状进行高精度的加工。

在轴进给速度决定步骤(S2)中,决定轴进给速度以使得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成为预先决定的目标电压,当与路径为直径时计算出的值相比对置面积的值发生变化时,进行修正以使得极间电压值根据变化量进行增减,并决定轴进给速度以使得修正后的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成为目标电压。这样,能够决定与对置面积对应的适当的轴进给速度。

在轴进给速度决定步骤(S2)中,决定轴进给速度以使得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成为目标电压,当与路径为直径时计算出的值相比对置面积的值发生变化时,进行修正以使得目标电压根据变化量进行增减,并决定轴进给速度以使得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成为修正后的目标电压。这样,能够决定与对置面积对应的适当的轴进给速度。

线放电加工方法可以包括隔开暂停时间而向极间施加电压的放电控制步骤。放电控制步骤可以使暂停时间根据对置面积的变化而变化。这样,能够降低接受放电排斥力的频率并防止线电极(14)的位置偏离。

预定距离可以是在极间产生放电的最大距离。

预定距离可以是在极间产生放电的概率为阈值以上的距离。这样,能够有效地实现无关乎加工对象物(W)的加工部位的形状而进行高精度的加工。

在对置面积计算步骤(S1)中,可以根据加工程序(46)来计算对置面积。

2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异形群缝式阴极弧面外槽电解加工装置及其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