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

文档序号:1188756 发布日期:2020-09-22 浏览:2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吸收性物品 (Absorbent article ) 是由 柏木达彦 于 2019-03-2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在穿戴时容易沿着腿周围进行穿戴,提高配合性。本发明为具备在两片无纺布片(10、11)间配置有高吸水性聚合物(12)的聚合物片(4)的垫(1)。在上述聚合物片(4)的穿戴时与佩戴者的腿的腿根部分抵接的位置,以从两侧缘分别向宽度方向内侧膨出的平面形状形成有线状的压纹槽(13)。在皮肤侧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沿长边方向朝皮肤侧立起的立体褶皱(BS)。由上述压纹槽(13)围起的区域(14)容易以上述压纹槽(13)为挠性轴沿腿周围变形,穿戴时聚合物片(4)容易沿着腿周围进行穿戴,配合性提高。(The invention is easy to wear along the periphery of the leg when wearing, and improves the matching property.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a pad (1) provided with a polymer sheet (4) having a super absorbent polymer (12) disposed between two nonwoven fabric sheets (10, 11). At the position where the polymer sheet (4) abuts against the base of the leg of the wearer when worn, linear embossed grooves (13) are formed in a planar shape that bulges inward in the width direction from both side edges. Three-dimensional wrinkles (BS) rising toward the skin side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are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kin side. The area (14) surrounded by the embossed groove (13) is easily deformed around the leg with the embossed groove (13) as a flexible axis, and the polymer sheet (4) is easily worn around the leg when worn, thereby improving the fitting property.)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尿布、生理用卫生巾、卫生护垫、失禁垫等吸收性物品,详细而言涉及具备容易与腿周围配合的聚合物片的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上述吸收性物品,公知有在聚乙烯片或者聚乙烯片层压无纺布等的不透液性背面片、与无纺布或者透液性塑料片等的透液性表面片之间夹设有具备吸收并保持体液的功能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

对这种吸收性物品还有很多改良,作为上述吸收体,提出了具备在两片薄片间配置有粉粒状的高吸水性聚合物的聚合物片的吸收体。由于上述聚合物片不含有纸浆纤维而厚度薄,所以具有佩戴时无僵硬感,穿戴时难以从穿着的衣服之外看到吸收性物品的凹凸(不反应在外衣上)等优点。然而,存在如下课题,即:虽然上述聚合物片的优点在于吸收并保持大量的体液,但在内部配设有粉粒状的高吸水性聚合物的集合体,因此难以将高吸水性聚合物稳定地担载于两片薄片间。另外,存在若为了穿戴时容易与佩戴者的腿周围配合而设置将聚合物片的两侧部切口而成的腿周围切割线等,则高吸水性聚合物从剖切面溢出的问题。

作为使用这种聚合物片的吸收性物品,例如能够举出下述专利文献1、2。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吸收性垫,具备第一无纺布层、与上述第一无纺布层局部接合的第二无纺布层、配置于上述第一无纺布层与上述第二无纺布层之间的吸收性芯、以及将上述第一无纺布层连接于第二无纺布层的多个密封件。

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聚合物片,其通过将上层片与下层片接合的接合部而被划分为在内部封入有高吸水性聚合物的多个聚合物封入单元。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6-51545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29353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2记载的吸收性物品中,虽然在两片薄片间配置有高吸水性聚合物,通过将两片薄片接合的接合部而划分为多个聚合物封入单元,但均未成为穿戴时容易与腿周围配合的构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课题在于提供穿戴时容易沿着腿周围进行穿戴而配合性提高了的吸收性物品。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作为技术方案1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具备在两片无纺布片间配置有高吸水性聚合物的聚合物片,在上述聚合物片的穿戴时与佩戴者的腿的腿根部分抵接的位置,以从两侧缘分别向宽度方向内侧膨出的平面形状形成有线状的压纹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中,在两片无纺布片间配置有高吸水性聚合物的聚合物片中,在穿戴时与佩戴者的腿的腿根部分抵接的位置,以从两侧缘分别向宽度方向内侧膨出的平面形状形成有线状的压纹槽,因此,由上述压纹槽围起的区域容易以该压纹槽为挠性轴沿腿周围变形,从而穿戴时聚合物片容易沿着腿周围进行穿戴,使得配合性提高。

作为技术方案2的本发明,提供了在皮肤侧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沿长边方向朝皮肤侧立起的立体褶皱的技术方案1记载的吸收性物品。

在上述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中,通过在皮肤侧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沿长边方向朝皮肤侧立起的立体褶皱,利用沿上述立体褶皱的长边方向的收缩力,容易使由上述压纹槽围起的区域将上述压纹槽作为挠性轴向内侧折弯而向皮肤侧***,从而聚合物片的两侧部更容易沿腿周围变形。因此,穿戴时聚合物片容易沿着腿周围进行穿戴,使得配合性提高。

作为技术方案3的本发明,提供了在上述聚合物片的两侧的分别由上述压纹槽围起的区域配置有上述高吸水性聚合物的技术方案1、2中的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

在上述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中,在上述聚合物片的两侧的分别由上述压纹槽围起的区域也配置有上述高吸水性聚合物,因此该区域能够与腿周围配合来吸收体液。

作为技术方案4的本发明,提供了在上述聚合物片的两侧的分别由上述压纹槽围起的区域未配置有上述高吸水性聚合物,在上述两片无纺布片间配置有中层无纺布片的技术方案1、2中的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

在上述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中,在上述聚合物片的两侧的分别由压纹槽围起的区域未配置有高吸水性聚合物,在两片无纺布片间配置有中层无纺布片,因此能够确保腿周围的缓冲性,能够获得良好的穿戴感。

作为技术方案5的本发明,提供了在上述聚合物片的两侧的分别由上述压纹槽围起的区域未配置有上述高吸水性聚合物,上述两片无纺布片被直接接合的技术方案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在上述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中,在上述聚合物片的两侧的分别由上述压纹槽围起的区域未配置有高吸水性聚合物,两片无纺布片被直接接合,因此该区域容易变形,腿周围的配合性能更进一步提高。

作为技术方案6的本发明,提供了在上述聚合物片的两侧的分别由上述压纹槽围起的区域设置有将上述聚合物片的两侧部切口而成的腿周围切割线的技术方案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在上述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中,在上述聚合物片的两侧的分别由上述压纹槽围起的区域设置有腿周围切割线,因此使得聚合物片更可靠地与腿周围配合。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详细说明那样,根据本发明,穿戴时容易沿着腿周围进行穿戴,能够使配合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垫1的局部剖切展开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向视图。

图3是图1的III-III线向视图。

图4是聚合物片4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穿戴状态的垫1的横剖视图(图1的II-II线向视图)。

图6是变形例的聚合物片4的剖视图。

图7是变形例的聚合物片4的剖视图。

图8是变形例的聚合物片4的俯视图。

图9是变形例的压纹槽1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垫的基本构造的一个例子>

本发明的垫1是佩戴于内衣、纸尿布等的皮肤接触面来使用的尿片等垫,如图1~图3所示,主要由防漏片2、表面片3、聚合物片4、外装片5和侧部无纺布6、6构成,其中,防漏片2由聚乙烯片等构成,表面片3成为皮肤接触面,使尿等迅速透过,聚合物片4夹装于上述两片2、3之间,外装片5覆盖垫1的最外表面(非皮肤接触面),侧部无纺布6、6将上述聚合物片4的大致侧缘部作为立起基端,且在至少包含佩戴者的排尿口部的前后方向的规定区间内形成有向皮肤侧突出设置的左右一对立体褶皱BS、BS,并且在聚合物片4的周围的上下端缘部,防漏片2、表面片3以及外装片5的外缘部通过热熔胶等粘合剂、热封、超声波密封等接合手段进行接合,另外,在聚合物片4的两侧缘部,相比聚合物片4而向侧方延伸突出的防漏片2、表面片3、外装片5以及侧部无纺布6通过热熔胶等粘合剂、热封、超声波密封等接合手段进行接合。

针对上述防漏片2,虽然能够使用聚乙烯等至少具有隔水性的片材,但近年来从防止闷湿的观点出发,倾向于使用具有透湿性的片材。作为该隔水、透湿性片材,优选使用在聚乙烯、聚丙烯等烯烃系树脂中熔融混炼无机填充剂而在成型薄片之后沿单轴或者双轴方向延伸而得到的微多孔性薄片。作为上述防漏片2,也可以使用层叠有塑料薄膜与无纺布的层压无纺布。

接下来,针对上述表面片3,优选使用有孔或者无孔的无纺布、多孔性塑料片等。作为构成无纺布的原材料纤维,除聚乙烯或者聚丙烯等烯烃系、聚酯系、聚酰胺系等合成纤维外,能够为人造丝、铜铵丝等再生纤维、棉等天然纤维,能够使用通过水刺法、纺粘法、热粘合法、熔喷法、针刺法等适宜的加工方法得到的无纺布。在这些加工方法中,水刺法的优点在于富于柔软性、悬垂性,热粘合法的优点在于蓬松且压缩复原性高。在上述表面片3形成有多个透孔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吸收体液,干触性优异。无纺布的纤维也可以是长纤维或者短纤维中的任一种,但为了生成毛巾料的质地,优选使用短纤维。另外,为了容易进行压纹处理,可以使用熔点比较低的聚乙烯或者聚丙烯等烯烃系纤维。另外,也能适当地使用将熔点高的纤维作为芯、将熔点低的纤维作为鞘的芯鞘型纤维、并列型纤维、分割型纤维的复合纤维。

上述外装片5覆盖防漏片2而使垫1的外表面成为布那样的外观及皮肤触感。作为外装片5,优选由无纺布形成。针对原材料纤维,除聚乙烯或者聚丙烯等烯烃系、聚酯系、聚酰胺系等合成纤维外,能够使用人造丝、铜铵丝等再生纤维、棉等天然纤维,针对加工方法,能够使用水刺法、纺粘法、热粘合法、气流法、针刺法等制作。但是,在能够兼得皮肤触感以及强度这一点上,优选纺粘无纺布、SMS无纺布、SMMS无纺布等长纤维无纺布。

针对无纺布,除使用一片外,也能重叠地使用多片,当重叠地使用多片时,优选经由热熔胶等粘合剂将无纺布彼此进行固定。另外,当使用无纺布时,优选无纺布的纤维单位面积重量为10~50g/m2,特别优选为15~30g/m2

也可以在上述外装片5的非使用面侧(外表面)形成有一条或多条止动层(未图示),向身体进行穿戴时,将垫1固定于内衣、纸尿布等。作为上述止动层,可以使用机械接合式的钩挂件,也可以使用粘着剂。

在图示例子中,外装片5的宽度为比聚合物片4的宽度稍宽的程度,外装片5的两侧部以将防漏片2以及表面片3的侧缘卷入的方式延伸至表面片3的皮肤侧,在表面片3的宽度方向外侧,在外装片5的向皮肤侧延伸的外表面侧,配设有从表面片3的两侧部表面延伸的侧部无纺布6,具体而言,出于防止尿等浸透、或者提高皮肤触感等目的,配设有使用实施了适宜的防水处理或者亲水处理的无纺布原材料而构成的侧部无纺布6。作为该侧部无纺布6,能够使用将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或者再生纤维等作为原材料并通过适宜的加工方法形成的无纺布,但为了消除僵硬感且防止闷湿,优选使用抑制单位面积重量而具有通气性的无纺布。具体而言,优选使用使单位面积重量为13~23g/m2而制成的无纺布,并且为了可靠地防止体液透过,优选使用涂有硅系、石蜡系、烷基氯化铬系防水剂等的防水处理无纺布。

上述侧部无纺布6的内侧部分大致双重折回,并且在该双重片内部的高度方向中间部,配设有两端或者长边方向的适宜位置被固定的线状弹性伸缩部件7、7…,该线状弹性伸缩部件7、7…为一根或者多根,在图示例子中,为三根,该线状弹性伸缩部件7、7…以两端或者长边方向的适宜位置被固定的状态配设。如图3所示,该双重片部分在前后端部向外侧折回一次而以层叠的状态粘合至聚合物片4侧,如图2所示,在至少包含佩戴者的排尿口部的前后方向的规定区间内,左右成对地形成有向皮肤侧立起的立体褶皱BS、BS。

<聚合物片>

夹设于上述防漏片2与表面片3之间的聚合物片4成为在两片无纺布片10、11间配置有高吸水性聚合物12的构造,具有吸收并保持体液的性质。上述无纺布片具有配置于皮肤侧的无纺布片10和配置于非皮肤侧的无纺布片11。

作为上述无纺布片10、11,能够使用有孔或者无孔的无纺布。作为构成无纺布的原材料纤维,除聚乙烯或者聚丙烯等烯烃系、聚酯系、聚酰胺系等合成纤维外,例如能够为人造丝、铜铵丝等再生纤维、亲水性的纤维素纤维。作为上述亲水性的纤维素纤维,能够举出棉纤维、纸浆纤维等来自天然的纤维素纤维、人造丝纤维、醋酸纤维、莱赛尔纤维等人工纤维素纤维。作为上述棉纤维,能够使用木棉的原棉、通过精炼、漂白得到的棉纤维或者在精炼、漂白后实施了染色的棉纤维、通过精炼、漂白得到的脱脂棉纤维、或者将成为丝线或棉布的纤维解纤而得到的再生毛等所谓棉纤维,但为了提高液体在无纺布片10、11中的吸收速度以及扩散性,特别优选使用对附着于棉纤维的表面的棉腊的天然油脂进行了脱脂而得到的脱脂棉。虽然不对上述无纺布的加工方法进行限定,但为了防止高吸水性聚合物12的脱落,优选为气流法、纺粘法、熔喷法、针刺法等得到的产品的纤维密度增大的加工方法。特别优选能够增大体积的气流法。

优选上述无纺布片10、11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5g/m2以上,特别优选为40~150g/m2

至少配置于皮肤侧的无纺布片10由具有亲水性的原材料构成。另一方面,配置于非皮肤侧的无纺布片11能够由具有亲水性或者疏水性的材料构成。

所谓上述高吸水性聚合物12,除“粒子”以外,还包含“粉体”。针对高吸水性聚合物12,能够保持原样地使用在这种吸收性物品中所使用的粒径,平均粒径为1000μm以下,优选未吸收时粒径为106μm以上的高吸水性聚合物占整体的重量的99%以上,特别优选粒径为150~850μm的高吸水性聚合物占整体的重量的99%以上。优选未吸收时平均粒径为250~500μm程度。另外,针对高吸水性聚合物12,优选吸收后的平均粒径为未吸收时的平均粒径的三倍以上,具体而言,优选为500μm以上。此外,未吸收时的高吸水性聚合物12的平均粒径是指在重量基准粒度分布中累计值为50%的粒径。该情况下,重量基准粒度分布依据JISZ8815-1994测定。即,以将网眼狭窄的筛子置于下方的方式重叠内径150mm、深度45mm的710μm、500μm、300μm、150μm以及106μm的网眼的筛子,在最上方的网眼最宽的710μm的筛子之上放入测定试料50g,通过筛子振动机筛选10分钟,测定残留于各筛子之上的测定试料的重量,并求出残留于各筛子之上的测定试料的重量占最初的测定试料的重量的百分比来进行测定。

高吸水性聚合物12的单位面积重量能够根据因该聚合物片的用途所要求的吸收量而适当地确定。因此,虽不能一概而论,但能够为50~350g/m2。如果聚合物的单位面积重量不足50g/m2,则难以确保吸收量。如果超过350g/m2,不仅效果饱和,因高吸水性聚合物的过剩,还会给予存在磨粒的不适感。

上述高吸水性聚合物12能够以公知方式配置于两片无纺布片10、11之间。例如,能够使用如下方式,即:(1)使用高吸水性聚合物的积纤装置在积纤鼓的积纤用凹部配设基材片,一边在上述积纤用凹部从积纤鼓内侧施加吸引力一边在上述基材片存积高吸水性聚合物,之后将该基材片配置于两片无纺布片10、11间的方式;(2)高吸水性聚合物12的粒子通过热熔胶粘合剂层与两片无纺布片10、11接合的方式;以及(3)将包含高吸水性聚合物的糊状分散液涂覆于基材片的表面,使其干燥之后,将该基材片配置于两片无纺布片10、11之间的方式等。

如图4所示,在上述聚合物片4的穿戴时与佩戴者的腿的腿根部分抵接的位置,以从两侧缘分别向宽度方向内侧膨出的平面形状,形成有连续的线状的压纹槽13。所谓与上述佩戴者的腿的腿根抵接的位置,在聚合物片4设置有腿周围切割线16(参照图4)的情况下,是指设置有上述腿周围切割线16的两侧的位置,未设置有上述腿周围切割线16的情况下,是指将聚合物片4在长边方向三等分时的中央区间的两侧的位置。

如图2所示,上述压纹槽13是通过分别从外表面侧压搾皮肤侧的无纺布片10以及非皮肤侧的无纺布片11并且施加热或者超声波来实施密封加工而分别在厚度方向上凹陷的凹槽。上述压纹槽13分别配置于聚合物片4的两侧部且左右成对设置,以分别从聚合物片4的侧缘向宽度方向内侧膨出的平面形状形成。更具体而言,一方的压纹槽13的平面形状从靠近佩戴者的前侧的聚合物片4的一方的侧缘,朝向宽度方向内侧的斜后方延伸至未到达宽度方向中央的宽度方向中间部的与佩戴者的裆下对应的位置,且连续地从与佩戴者的裆下对应的位置,朝向宽度方向外侧的斜后方延伸至靠近佩戴者的后侧的聚合物片4的一方的侧缘。此外,上述压纹槽13可以仅从皮肤侧的无纺布片10的外表面侧凹陷,而不从非皮肤侧的无纺布片11的外表面侧凹陷,也可以仅从非皮肤侧的无纺布片11的外表面侧凹陷,而不从皮肤侧的无纺布片10的外表面侧凹陷。

在图示例子中,上述压纹槽13由沿槽方向连续地凹陷的凹槽构成,但也可以由交互配置有凹陷的压搾部和不凹陷的非压搾部的不连续的凹槽构成。

通过设置上述压纹槽13,如图5所示,聚合物片4的两侧部容易将该压纹槽13作为挠性轴沿腿周围变形,穿戴时聚合物片4容易沿着腿周围进行穿戴,时的配合性提高。即,通过由上述压纹槽13围起的区域14如图5所示那样向皮肤侧立起,该向皮肤侧立起的部分与佩戴者的腿的根部的内侧紧贴,能够维持追随于腿的动作而与腿周围配合的状态。

另外,通过设置上述压纹槽13,在腿周围的动作激烈的部分,高吸水性聚合物12被稳定地保持于两片无纺布片10、11之间,因此能够大幅减少高吸水性聚合物12从腿周围的聚合物片4的侧缘溢出。

并且,在本垫1中,由于在皮肤侧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沿长边方向朝皮肤侧立起的立体褶皱BS、BS,所以通过配设于上述立体褶皱BS的线状弹性伸缩部件7、7…的收缩力,如图5所示,容易产生将上述压纹槽13作为挠性轴的聚合物片4的两侧部的变形。即,除了从两侧朝向内侧作用的腿的腿根部分的压力,因立体褶皱BS而朝向皮肤侧也作用有拉伸力,因此由上述压纹槽13围起的区域容易向皮肤侧***。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聚合物片4的两侧的分别由上述压纹槽13围起的区域14也配置有高吸水性聚合物12。即,在两片无纺布片10、11之间的大致整面配置有高吸水性聚合物12。因此,聚合物片4的吸水能力提高,能够吸收并保持更多的体液。另外,由于在由压纹槽13围起的区域14中也能发现吸水能力,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在腿周围泄漏的情况。此外,由于该区域14的内侧通过压纹槽13来划分,从而能够防止高吸水性聚合物12越过压纹槽13而向外侧移动,所以从该区域14的端缘溢出的高吸水性聚合物12的量很少。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也可以构成为:在聚合物片4的两侧的分别由上述压纹槽13围起的区域14未配置有高吸水性聚合物12,而是在上述两片无纺布片10、11间配置有中层无纺布片15。作为上述中层无纺布片15,能够使用固定上述高吸水性聚合物12的基材片。即,也可以使用与两片无纺布片10、11大致相同形状的基材片,在由上述压纹槽13围起的区域14以外的区域,固定高吸水性聚合物12,另一方面,在由上述压纹槽13围起的区域14,不固定高吸水性聚合物12。由此,能够维持由压纹槽13围起的区域14的缓冲性,并且能够更可靠地防止高吸水性聚合物12从腿周围脱落。

另外,如图7所示,也可以构成为:在聚合物片4的两侧的分别由上述压纹槽13围起的区域14未配置有高吸水性聚合物12,上述两片无纺布片10、11直接通过热熔胶粘合剂等进行接合。即,高吸水性聚合物12仅配置于由压纹槽13围起的区域14以外的区域,在由压纹槽13围起的区域14中的两片无纺布片10、11间未夹设有部件。由此,由压纹槽13围起的区域14容易变形,并且该区域14的皮肤触感柔软,能够防止高吸水性聚合物12从该区域14脱落。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聚合物片4的两侧的分别由上述压纹槽13围起的区域14设置有对聚合物片4的两侧部切口而成的腿周围切割线16。即,上述压纹槽13形成为在从腿周围切割线16空开规定的分隔距离的内侧包围上述腿周围切割线16。上述腿周围切割线16是指,在与佩戴者的裆下对应的部位,对聚合物片4的侧缘部沿佩戴者的腿周围切口的部分中的沿着聚合物片4的侧缘的形状线。通过设置该腿周围切割线16,由上述压纹槽13围起的区域14容易与佩戴者的腿周围更良好地配合,能够减轻穿戴时的不适感。另外,由于腿周围切割线16设置于由压纹槽13围起的区域14,所以能够大幅减轻高吸水性聚合物12从腿周围切割线16的剖切面溢出。优选上述腿周围切割线16由向宽度方向内侧膨出的曲线形成。从防止高吸水性聚合物12外溢且提高针对腿周围的配合性的观点出发,上述压纹槽13与腿周围切割线16的分隔距离可以为5mm以上50mm以下,优选为5mm以上30mm以下。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也可以不设置上述腿周围切割线16。即,聚合物片4的侧缘也可以在由压纹槽13围起的区域和除此以外的区域中由大致一致的直线形成。上述聚合物片4构成为:由于由压纹槽13围起的区域容易将上述压纹槽13作为挠性轴而向皮肤侧立起,所以即便不设置腿周围切割线也容易与腿周围充分配合。此时,为了提高针对腿周围的柔软性,优选如图7所示那样,由上述压纹槽13围起的区域构成为未配置有高吸水性聚合物12,上述两片无纺布片10、11直接接合。

作为上述压纹槽13的平面形状,由压纹槽13围起的区域14是沿着腿周围的形状即可,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如图4所示那样向宽度方向内侧膨出的三角形,也可以为如图9(A)所示那样向宽度方向内侧膨出的曲线形状,或者还可以为如图9(B)所示那样向宽度方向内侧膨出的梯形。在上述形状中,优选由图4所示的三角形形成,使得由压纹槽13围起的区域14以能够以裆下部为基点可靠地向皮肤侧***。

附图标记说明:

1…垫;2…防漏片;3…表面片;4…聚合物片;5…外装片;6…侧部无纺布;7…线状弹性伸缩部件;10、11…无纺布片;12…高吸水性聚合物;13…压纹槽;14…由压纹槽围起的区域;15…中层无纺布片;16…腿周围切割线。

1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强化紧固突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