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援装置和救援方法

文档序号:1193473 发布日期:2020-09-01 浏览:2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救援装置和救援方法 (Rescue device and rescue method ) 是由 钟家兴 李嘉阳 张光明 陈燃 叶文博 于 2020-05-2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电力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救援装置和救援方法,设置在铁塔和铁塔上的电缆上,包括推动器、迫降器、锁扣和迫降绳,推动器设置在坠落人员掉落位置所在电缆上,推动器能够相对电缆移动,锁扣设置在铁塔的底部,锁扣与推动器之间连接有迫降绳,迫降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松紧调节模块,以及设置在壳体上并与松紧调节模块连接的电动驱动模块,壳体的其中一端贯穿设置有绳孔,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坠落人员连接的靠板,绳孔通入迫降绳,迫降绳与松紧调节模块活动连接,松紧调节模块用于调节迫降器移动的速率,电动驱动模块用于向松紧调节模块提供动力。本发明的救援装置的救援难度低,救援效率高,耗费时间短,连接可靠性高。(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ic power safety, in particular to a rescue device and a rescue method, which are arranged on an iron tower and a cable on the iron tower and comprise a pusher, a forced landing device, a lock catch and a forced landing rope, wherein the pusher is arranged on the cable where falling personnel fall, the pusher can move relative to the cable, the lock catch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iron tower, the forced landing rope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lock catch and the pusher, the forced landing device comprises a shell and an elasticity adjusting module arranged in the shell, the electric driving module is arranged on the shell and connected with the tightness adjusting module, one end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rope hole in a penetrating mode, the other end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backup plate used for being connected with falling personnel, the rope hol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ompelling landing rope, the compelling landing rope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tightness adjusting module, the tightness adjusting module is used for adjusting the moving speed of the compelling landing device, and the electric driving module is used for providing power for the tightness adjusting module. The rescue device disclosed by the invention is low in rescue difficulty, high in rescue efficiency, short in consumed time and high in connection reliability.)

一种救援装置和救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救援装置和救援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特高压、超高压电网正在大规模建设投产。特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具有区域跨度广、对地距离高、路径环境复杂、“三跨”(跨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重要输电通道)风险大、气象灾害多变等特点。在野外进行电力线路施工时,特别是在特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的高空工作环境下,存在危险性大,当工人在铁塔或者在铁塔之间的电缆上工作时,若出现踩空或者不慎中暑或者晕倒等状况,容易从电缆上掉落,仅依靠安全带悬吊在半空中,在体力不支或者晕倒时无法回到电缆上。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其他人员上塔救援,若坠落人员体力不支,只能由其他救援人员到达掉落点后,拉扯坠落人员的安全带而将坠落人员拉回到电缆上,再从电缆上背着坠落人员到铁塔,最后背下铁塔处理,此繁复操作的救援难度极大,救援时间耗费多,导致救援成功率低。若坠落人员身上出现需要紧急处理的受伤情况,通过此救援方式很可能错过最佳施救时间。

另一种救援方式是通过安全绳连接安全带,然后下放安全绳使得坠落人员从坠落点之间降落到地面上。但是安全绳和安全带的连接可靠性不高,而且,两个铁塔之间一般会存在较多高耸的树木,直接从坠落点向下降落时,有可能在下降时被树木卡住,再次增加救援难度。另外,处在高空上的电缆时,由于视野模糊和风力作用,也无法清楚判断合适的降落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援装置,其救援难度低,救援效率高,耗费时间短,连接可靠性高。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援方法,其救援效率高,耗费时间短。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救援装置,设置在铁塔和铁塔上的电缆上,包括推动器、迫降器、锁扣和迫降绳,所述推动器设置在坠落人员掉落位置所在的所述电缆上,所述推动器能够相对所述电缆移动,所述锁扣设置在所述铁塔的底部,所述锁扣与所述推动器之间连接有所述迫降绳,所述迫降器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松紧调节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松紧调节模块连接的电动驱动模块,所述壳体的其中一端贯穿设置有绳孔,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坠落人员连接的靠板,所述绳孔用于通入所述迫降绳,所述迫降绳与所述松紧调节模块活动连接,以使所述迫降器能够相对所述迫降绳移动,直至所述坠落人员移动至所述铁塔的底部,所述松紧调节模块用于调节所述迫降器相对所述迫降绳移动的速率,所述电动驱动模块用于向所述松紧调节模块提供动力。

作为救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松紧调节模块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松紧滑道,所述迫降绳通入所述松紧滑道内,所述松紧滑道上开设有松紧开口,所述松紧开口上活动连接有松紧压板,所述电动驱动模块连接所述松紧压板并用于驱使所述松紧压板靠近或远离所述松紧滑道。

作为救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动驱动模块包括支撑架、滑道螺杆、蜗轮、蜗杆、驱动电机和控制器,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支撑架设置有通孔,所述滑道螺杆通入所述通孔并与所述通孔活动连接,所述蜗轮的轴心设置有对应所述滑道螺杆上的螺纹的螺纹孔,所述滑道螺杆的一端与所述松紧压板固定连接,另一端通入所述螺纹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活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蜗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动作,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蜗杆转动,以使所述蜗轮驱动所述滑道螺杆相对所述支撑架移动。

作为救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迫降器靠近所述锁扣的一端设置有红外传感模块,所述红外传感模块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推动器上设置有相互电连接的显示屏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红外传感模块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红外传感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迫降器靠近所述锁扣的一端的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障碍物,在所述红外传感模块检测到所述障碍物时,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动作,以使所述迫降器相对所述迫降绳减速移动或停止,并通过所述显示屏提示所述障碍物的存在。

作为救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动器包括外壳、转动轴、滑轮和底板,所述外壳贯穿设置有导槽,所述电缆设置在所述导槽的槽壁上,所述底板与所述外壳活动设置,所述底板用于包裹所述电缆,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滑轮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并能够相对所述电缆移动,以使所述推动器能够在所述电缆上移动。

作为救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板与所述外壳铰接,所述底板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和/或,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外壳的端部设置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

作为救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动轴上还设置有棘轮,所述滑轮与所述棘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上活动设置有棘爪,所述棘轮与所述棘爪活动连接,所述棘爪用于限制所述棘轮的转动方向。

作为救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棘爪与所述外壳的连接处设置有止动销,所述止动销与所述棘爪固定连接,所述止动销用于驱使所述棘爪远离所述棘轮,以使所述棘轮静止。

作为救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扣包括锁扣体、锁扣杆、锁紧螺杆和锁紧螺母,所述锁扣杆与所述锁紧螺杆固定连接,所述锁扣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锁扣杆和所述锁紧螺杆的连接孔,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锁紧螺杆螺纹连接且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锁扣体活动设置,所述迫降绳与所述锁扣体固定连接。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救援装置的救援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救援人员和第二救援人员,第一救援人员携带推动器、迫降器、锁扣和迫降绳爬上铁塔;

在所述第一救援人员到达铁塔与电缆的连接处时,向所述铁塔的底部放下紧固有所述迫降绳其中一端的所述锁扣,以使所述第二救援人员获取到所述锁扣后将所述锁扣紧固在所述铁塔的底部;

所述第一救援人员移动至坠落人员所在位置,将所述推动器设置在所述坠落人员附近的所述电缆上,将所述迫降绳通入所述迫降器的绳孔内,将所述迫降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推动器上,以使所述迫降器设置在所述锁扣和所述推动器之间;

将所述坠落人员与所述迫降器连接后,释放所述迫降器,以使所述坠落人员向所述铁塔的底部移动;

在所述坠落人员下降过程中,调整所述推动器与所述铁塔之间的距离,以改变所述迫降器向所述铁塔的底部移动的坡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推动器、迫降器、锁扣和迫降绳来形成本发明实施例的救援装置,推动器设置在坠落人员掉落位置所在的电缆上,推动器能够相对电缆移动,锁扣设置在铁塔的底部,锁扣与推动器之间连接有迫降绳,将迫降器设置在迫降绳上,迫降器能够相对迫降绳移动,利用坠落人员和迫降器自身的重力,能够将坠落人员从电缆上移动到铁塔的底部。因为铁塔底部附近存在道路,能够快速运载坠落人员到救治点施救,另外,也能避免坠落人员掉落到高耸的树木上造成二次伤害而增加救援难度。进一步地,推动器能够相对电缆移动,也可以调节迫降绳相对铁塔的倾斜度,从而调节迫降器向铁塔底部移动的坡度。其中,迫降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松紧调节模块,以及设置在壳体上并与松紧调节模块连接的电动驱动模块。壳体的其中一端贯穿设置有绳孔,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坠落人员连接的靠板,绳孔用于通入迫降绳,迫降绳与松紧调节模块活动连接,以使迫降器能够相对迫降绳移动,直至坠落人员移动至铁塔的底部。松紧调节模块用于调节迫降器相对迫降绳移动的速率,电动驱动模块用于向松紧调节模块提供动力,从而调节迫降器相对迫降绳移动的速率。本发明实施例的救援装置的救援难度低,救援效率高,耗费时间短,装置本身的连接可靠性高,在移动到铁塔底部施救也能够快速运载坠落人员到救治点施救,无需花费时间判断适合的降落点,从而避免坠落到高耸的树木上造成二次伤害而增加救援难度。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救援装置的应用场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迫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迫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推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推动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推动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锁扣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救援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

1、推动器;101、显示屏;102、无线传输模块;11、外壳;111、导槽;12、转动轴;13、滑轮;131、凹槽;1311、突刺;14、底板;141、绳环;15、锁紧机构;16、转动把手;17、棘轮;18、棘爪;19、止动销;2、迫降器;21、壳体;211、绳孔;212、靠板;213、下架;2131、腿部放置杆;2132、安全绳挂扣;22、松紧调节模块;221、松紧滑道;222、松紧开口;223、松紧压板;224、换向导轮;23、电动驱动模块;231、支撑架;232、滑道螺杆;233、蜗轮;234、蜗杆;235、驱动电机;236、控制器;237、红外传感模块;238、电源模块;3、锁扣;31、锁扣体;311、锁扣孔;312、固定座;32、锁扣杆;321、弯折部;33、锁紧螺杆;34、锁紧螺母;4、迫降绳;5、电缆;200、坠落人员;300、铁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置在铁塔300和铁塔300上的电缆5上的救援装置,本发明实施例的救援装置包括推动器1、迫降器2、锁扣3和迫降绳4,推动器1设置在坠落人员200掉落位置所在的电缆5上,推动器1能够相对电缆5移动,锁扣3设置在铁塔300的底部,锁扣3与推动器1之间连接有迫降绳4,迫降器2包括壳体21,设置在壳体21内的松紧调节模块22,以及设置在壳体21上并与松紧调节模块22连接的电动驱动模块23,壳体21的其中一端贯穿设置有绳孔211,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坠落人员200连接的靠板212,绳孔211用于通入迫降绳4,迫降绳4与松紧调节模块22活动连接,以使迫降器2能够相对迫降绳4移动,直至坠落人员200移动至铁塔300的底部,松紧调节模块22用于调节迫降器2相对迫降绳4移动的速率,电动驱动模块23用于向松紧调节模块22提供动力。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推动器1、迫降器2、锁扣3和迫降绳4来形成本发明实施例的救援装置,推动器1设置在坠落人员200掉落位置所在的电缆5上,推动器1能够相对电缆5移动,锁扣3设置在铁塔300的底部,锁扣3与推动器1之间连接有迫降绳4,将迫降器2设置在迫降绳4上,迫降器2能够相对迫降绳4移动,利用坠落人员200和迫降器2自身的重力,能够将坠落人员200从电缆5上移动到铁塔300的底部。因为铁塔300底部附近一般存在道路,能够快速运载坠落人员200到救治点施救,另外,也能避免坠落人员200掉落到高耸的树木上造成二次伤害而增加救援难度。进一步地,推动器1能够相对电缆5移动,也可以调节迫降绳4相对铁塔300的倾斜度,从而调节迫降器2向铁塔300底部移动的坡度。其中,迫降器2包括壳体21,设置在壳体21内的松紧调节模块22,以及设置在壳体21上并与松紧调节模块22连接的电动驱动模块23。壳体21的其中一端贯穿设置有绳孔211,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坠落人员200连接的靠板212,绳孔211用于通入迫降绳4,迫降绳4与松紧调节模块22活动连接,以使迫降器2能够相对迫降绳4移动,直至坠落人员200移动至铁塔300的底部。松紧调节模块22用于调节迫降器2相对迫降绳4移动的速率,电动驱动模块23用于向松紧调节模块22提供动力,从而调节迫降器2相对迫降绳4移动的速率。本发明实施例的救援装置的救援难度低,救援效率高,耗费时间短,装置本身的连接可靠性高,在移动到铁塔300底部施救也能够快速运载坠落人员200到救治点施救,无需花费时间判断适合的降落点,从而避免坠落到高耸的树木上造成二次伤害而增加救援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2,松紧调节模块22包括固定设置在壳体21内的松紧滑道221,迫降绳4通入松紧滑道221内,松紧滑道221上开设有松紧开口222,松紧开口222上活动连接有松紧压板223,电动驱动模块23连接松紧压板223并用于驱使松紧压板223靠近或远离松紧滑道221,从而调节松紧压板223对迫降绳4的压力,实现调节迫降器2相对迫降绳4移动的速率。

进一步地,参考图3和图4,电动驱动模块23包括支撑架231、滑道螺杆232、蜗轮233、蜗杆234、驱动电机235和控制器236,支撑架231的两端固定设置在壳体21内,支撑架231设置有通孔,滑道螺杆232通入通孔并与通孔活动连接,通过通孔来限制滑道螺杆232的移动。蜗轮233的轴心设置有对应滑道螺杆232上的螺纹的螺纹孔,滑道螺杆232的一端与松紧压板223固定连接,另一端通入螺纹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蜗杆234与蜗轮233活动连接,驱动电机235的输出轴与蜗杆234的端部固定连接,驱动电机235与控制器236电连接,控制器236用于控制驱动电机235的动作,驱动电机235用于驱动蜗杆234转动,通过蜗杆234带动蜗轮233,以使蜗轮233驱动滑道螺杆232相对支撑架231移动。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236能够控制驱动电机235的转速大小、转向、转矩大小等,从而实现松紧压板223靠近或远离松紧滑道221,结合坠落人员200和迫降器2自身的重力,最终实现迫降器2相对迫降绳4加速、匀速和减速移动,甚至停止移动的过程。

进一步地,参考图4和图5,迫降器2靠近锁扣3的一端设置有红外传感模块237,红外传感模块237与控制器236通信连接,推动器1上设置有相互电连接的显示屏101和无线传输模块102,无线传输模块102与控制器236通信连接,红外传感模块237与控制器236通信连接。红外传感模块237用于检测迫降器2靠近锁扣3的一端的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障碍物,在红外传感模块237检测到障碍物时,通过控制器236控制驱动电机235的动作,以使迫降器2相对迫降绳4减速移动或停止,并通过显示屏101提示障碍物的存在。

在本实施例中,当推动器1接收到显示屏101提示的障碍物存在时,可以向铁塔300靠近移动而改变迫降绳4的垂直度,从而使得迫降器2避让障碍物,得以继续向铁塔300的底部移动。

优选地,参考图4,迫降器2上设置有电源模块238,由电源模块238向驱动电机235和控制器236供电,能够向驱动电机235和控制器236提供充足的电量。

特别地,参考图2,松紧滑道221与绳孔211之间设置有换向导轮224,换向导轮224能够改变迫降绳4在迫降器2的壳体21内的移动方向,另外也可以令迫降绳4更顺滑地通入松紧调节模块22中,避免迫降器2相对迫降绳4移动过程中卡壳的情况。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4,壳体21上靠近锁扣3的一端设置有下架213,下架213上设置有腿部放置杆2131和安全绳挂扣2132,腿部放置杆2131能够提供坠落人员200挂靠腿部膝盖窝的地方,而安全绳挂扣2132可以坠落人员200身上的安全绳扣紧在安全绳挂扣2132上,提高了迫降器2与坠落人员200的连接可靠性。

另外,优选地,参考图5和图6,推动器1包括外壳11、转动轴12、滑轮13和底板14,外壳11贯穿设置有导槽111,电缆5设置在导槽111的槽壁上,底板14与外壳11活动设置,底板14用于包裹电缆5,通过导槽111和底板14来包裹电缆5在推动器1内,转动轴12设置在外壳11上,滑轮13设置于外壳11内,且滑轮13设置在转动轴12上,滑轮13能够相对外壳11转动,从而能够相对电缆5移动,以使推动器1能够在电缆5上移动。

优选地,参考图6,底板14背离电缆5的端面设置有绳环141,绳环141用来固定迫降绳4。

进一步地,参考图6,滑轮13上设置有弧形的凹槽131,凹槽131上接触电缆5的表面设置有突刺1311,通过突刺1311来加强凹槽131与电缆5的摩擦力,能够防止滑轮13在电缆5上转动时打滑。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参考图5和图6,底板14与外壳11铰接,底板14与外壳11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15,或,转动轴12远离外壳11的端部设置有转动把手16,或,底板14与外壳11铰接,底板14与外壳11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15,以及转动轴12远离外壳11的端部设置有转动把手16。通过将底板14和外壳11铰接,再在底板14与外壳11之间设置锁紧机构15,能够通过转动底板14来打开和关闭外壳11上的导槽111,从而包裹电缆5,在打开导槽111时,松开锁紧机构15,而关闭导槽111时则紧固锁紧机构15;而设置转动把手16,能够通过驱动转动把手16的转动来驱动转动轴12转动,从而带动滑轮13转动。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参考图6和图7,转动轴12上还设置有棘轮17,滑轮13与棘轮17同轴固定连接,外壳11上活动设置有棘爪18,棘轮17与棘爪18活动连接,通过棘爪18来限制棘轮17的转动方向,从而限制滑轮13的转动方向,使得推动器1只能沿一个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棘轮17和棘爪18组成一种单向间歇运动机构。转动轴12为运动输入构件,棘轮17为运动输出构件。例如,在棘轮17的限制方向是顺时针的情况下,当转动轴12逆时针摆动时,活动设置在外壳11上的棘爪18***棘轮17的齿内,棘轮17的齿尖朝向顺时针的方向,使棘轮17在被棘爪18抵接的情况下能被转动轴12传递动力,从而能够转动一定角度。当转动轴12顺时针摆动时,棘爪18在棘轮17的齿上滑过,棘轮17静止不动。这样,当转动轴12作连续的往复摆动时,棘轮17便得到单向的间歇转动,能够起到省力的作用。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6,棘爪18与外壳11的连接处设置有止动销19,止动销19与棘爪18固定连接,止动销19用于驱使棘爪18远离棘轮17,以使棘轮17静止。例如,在棘轮17的齿尖朝向顺时针时,顺时针转动止动销19,能够使棘爪18远离棘轮17,从而使得棘轮17静止;而逆时针转动止动销19时,棘爪18回复到与棘轮17的齿抵接的状态,使得棘轮17能够继续做单向的间歇转动。

对于锁扣3,参考图8,锁扣3包括锁扣体31、锁扣杆32、锁紧螺杆33、锁紧螺母34,锁扣杆32与锁紧螺杆33固定连接,锁扣体31上设置有用于容纳锁扣杆32和锁紧螺杆33的连接孔,锁紧螺母34与锁紧螺杆33螺纹连接且锁紧螺母34与锁扣体31活动设置,迫降绳4与锁扣体31固定连接,通过转动锁紧螺母34,能够驱动锁紧螺杆33相对锁扣体31移动。在锁扣杆32远离锁紧螺杆33的另一端靠近锁扣体31时,锁扣3处于锁紧状态,如图9所示。若将锁扣3的锁扣杆32锁紧在铁塔300的底部,则能够将迫降绳4紧固在铁塔300的底部,使得迫降器2上的坠落人员200能够到达铁塔300底部的位置。

优选的,参考图8,锁扣杆32远离锁扣体31的另一端设置有弯折部321,弯折部321的端部朝向锁扣体31,锁扣体31上设置有对应弯折部321端部的锁扣孔311,在弯折部321的端部***到锁扣孔311时,能够通过锁扣杆32的弯折部321实现锁紧的功能。

另外,锁扣体31和迫降绳4之间可以通过固定座312来固定迫降绳4,固定座312与锁扣体31可以是卡扣连接,也可以是螺纹连接,而固定座312与迫降绳4可以是绑定连接,也可以是嵌合连接,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参考图10,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救援方法,包括:

S101、提供第一救援人员和第二救援人员,第一救援人员携带推动器1、迫降器2、锁扣3和迫降绳4爬上铁塔300;

S102、在第一救援人员到达铁塔300与电缆5的连接处时,向铁塔300底部放下紧固有迫降绳4其中一端的锁扣3,以使第二救援人员获取到锁扣3后将锁扣3紧固在铁塔300的底部;

S103、第一救援人员移动至坠落人员200所在位置,将推动器1设置在坠落人员200附近的电缆5上,将迫降绳4通入迫降器2的绳孔211内,将迫降绳4的另一端固定在推动器1上,以使迫降器2设置在锁扣3和推动器1之间;

S104、将坠落人员200与迫降器2连接后,释放迫降器2,以使坠落人员200向铁塔300的底部移动;

S105、在坠落人员200下降过程中,第一救援人员调整推动器1与铁塔300之间的距离,以改变迫降器2向铁塔300底部移动的坡度。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救援人员和第二救援人员的配合,将坠落人员200救下坠落点,第一救援人员在到达铁塔300与电缆5连接处时再放下连接有迫降绳4的锁扣3,能够利用锁扣3的重力将迫降绳4带至第二救援人员所在的铁塔300的底部。避免先将迫降绳4固定在铁塔300底部后再爬上铁塔300时,迫降绳4因被铁塔300外部的加强筋缠绕而不能将坠落人员200直接移动到铁塔300底部的风险。

本实施例中的推动器1、迫降器2、锁扣3和迫降绳4可以与上述实施例的推动器1、迫降器2、锁扣3和迫降绳4拥有同样的结构及达到同样的效果,其使用方法也可以直接结合上述实施例的功能而毫无异义地直接描述得出,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2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无障碍快速下降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