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以及电连接器

文档序号:1220513 发布日期:2020-09-04 浏览: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以及电连接器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ic connector and electric connector ) 是由 境泽直志 长沼健一 于 2019-01-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针对在与对象连接器嵌合的板状的嵌合部的一个面及与该一个面相反一侧的另一个面双方具有接触部的电连接器,能够经由遮蔽板将形成嵌合部的一个面的接触部的多个第一端子与形成嵌合部的另一个面的接触部的多个第二端子准确地进行定位。上述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具备:形成通过嵌入成型将多个上述第一接触部设置为一体的一次成型部的工序、形成通过嵌入成型将多个上述第二接触部设置为一体的二次成型部的工序、以及形成通过嵌入成型将一次成型部与二次成型部设置为一体的三次成型部而生成壳体的工序。(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which can accurately position a plurality of first terminals forming contact portions of one surface of a plate-shaped fitting portion to be fitted with a mating connector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terminals forming contact portions of the other surface of the fitting portion via a shielding plate, in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 portions on both the one surface and the other surface opposite to the one surface. Th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th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housing includes a step of forming a primary molded portion in which the plurality of first contact portions are integrated by insert molding, a step of forming a secondary molded portion in which the plurality of second contact portions are integrated by insert molding, and a step of forming a tertiary molded portion in which the primary molded portion and the secondary molded portion are integrated by insert molding, thereby forming the housing.)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以及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以及电连接器。更具体而言,涉及在与对象连接器嵌合的板状的嵌合部的一个面及与该一个面相反一侧的另一个面双方具有接触部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以及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7-37851中示出了具有上述形状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

该电连接器包括形成嵌合部的一个面的接触部的多个第一端子(terminal)与形成嵌合部的另一个面的接触部的多个第二端子。为了降低噪声的影响,并且防止端子的塑性变形或破损,在这些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设置有与壳体一起一体成型的遮蔽板。

在该现有的制造方法中,大致包括两个工序。即、形成通过嵌入成型将多个第一端子及遮蔽板设置为一体的一次成型部的工序、以及形成通过嵌入成型将一次成型部及多个第二端子设置为一体的二次成型部而生成上述壳体的工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37851

随着电子设备的多功能化、高功能化,而被要求进一步的传送速度的提高。为了提高传送速度,降低噪声是有效的。设置遮蔽板也是降低噪声的一种方法,但在这种情况下,设置遮蔽板,并且准确地定位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尤为重要。通过准确地定位上述端子,即使在磁通从遮蔽板泄漏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串音抵消,而更有效地降低噪声。

然而,上述例示的现有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的问题,即、在对一次成型部与多个第二端子进行嵌入成型时,将多个第二端子保持使它们的端子部分露出的状态相对于一次成型部进行定位,因此无法将多个第二端子相对于一次成型部准确地进行定位。更详细而言,为了将多个第二端子相对于一次成型部准确地进行定位,以能够承受注塑成型时的压力的方式通过金属模具可靠地抑制端子尤为重要,但随着装置的小型化,端子也小型化(例如,端子长度为数毫米左右),从而在当今的技术中,无法或难以可靠地抑制端子,其结果,端子因流入金属模具的树脂而偏置的危险变大,从而仅靠保持使端子部分露出的状态,难以将第二端子相对于在一次成型部设置的多个第一端子、遮蔽板准确地进行定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针对在与对象连接器嵌合的板状的嵌合部的一个面及与该一个面相反一侧的另一个面双方具有接触部的电连接器,能够经由遮蔽板将形成嵌合部的一个面的接触部的多个第一端子与形成嵌合部的另一个面的接触部的多个第二端子准确地进行定位。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是下述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该电连接器具备:壳体,上述壳体具备与对象连接器嵌合的板状的嵌合部;多个第一端子,上述多个第一端子分别具有配置于上述嵌合部的一个面并在与上述对象连接器的嵌合时能够与上述对象连接器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多个第二端子,上述多个第二端子分别具有配置于上述嵌合部的与上述一个面相反一侧的另一个面并在与上述对象连接器的嵌合时能够与上述对象连接器接触的第二接触部;以及遮蔽板,上述遮蔽板配置于上述第一接触部与上述第二接触部之间,上述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形成通过嵌入成型将多个上述第一接触部设置为一体的一次成型部的工序、形成通过嵌入成型将多个上述第二接触部设置为一体的二次成型部的工序、以及形成通过嵌入成型将上述一次成型部与上述二次成型部设置为一体的三次成型部而生成上述壳体的工序,上述遮蔽板与多个上述第一接触部一起通过嵌入成型作为上述一次成型部的一部分设置为一体,或与多个上述第二接触部一起通过嵌入成型作为上述二次成型部的一部分设置为一体,或者与上述一次成型部以及上述二次成型部一起通过嵌入成型作为上述三次成型部的一部分设置为一体。

根据本方式的制造方法,分别预先形成将多个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设置为一体的一次成型部与将多个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设置为一体的二次成型部,因此在形成三次成型部时,仅靠将这些一次成型部与二次成型部组合,便能够经由遮蔽板将多个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特别是上述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准确地进行定位。

在上述方式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在形成上述一次成型部的工序中,作为上述一次成型部的一部分一体地形成第一卡合部,在形成上述二次成型部的工序中,作为上述二次成型部的一部分一体地形成第二卡合部,在形成上述三次成型部而生成上述壳体的工序中,使上述第一卡合部与上述第二卡合部卡合。这里,上述卡合部也可以是凸部或凹部。

通过利用卡合部,能够将多个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特别是上述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更加准确且容易地进行定位。

另外,在上述方式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形成上述三次成型部而生成壳体的工序包括利用树脂填充上述嵌合部的上述一个面与上述另一个面的周缘中的在上述一次成型部与上述二次成型部之间产生的间隙的工序。上述周缘也可以俯视呈大致U字形状。

通过利用树脂填充在将一次成型部与二次成型部组合时产生的周缘的间隙,能够将一次成型部与二次成型部更加稳固地进行固定。

另外,在上述方式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构成为,形成上述一次成型部的工序包括利用树脂填充相邻的上述第一接触部彼此之间的间隙的工序;以及/或者形成上述二次成型部的工序包括利用树脂填充相邻的上述第二接触部彼此之间的间隙的工序。在该情况下,填充到上述相邻的上述第一接触部彼此之间的间隙的树脂部与上述第一接触部相比,在上述嵌合部的厚度方向上向与上述二次成型部相反的一侧突出;以及/或者填充到上述相邻的上述第二接触部彼此之间的间隙的树脂部与上述第二接触部相比,在上述嵌合部的厚度方向上向与上述一次成型部相反的一侧突出。

通过设置这样的填充部,能够将容易剥离的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的部分更加可靠地进行固定。

另外,在上述方式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形成上述一次成型部的工序包括在与上述对象连接器的嵌合侧利用树脂覆盖上述第一端子的与上述对象连接器的嵌合侧的端部的工序;以及/或者形成上述二次成型部的工序包括在与上述对象连接器的嵌合侧利用树脂覆盖上述第二端子的与上述对象连接器的嵌合侧的端部的工序。

由于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在与对象连接器的嵌合侧的端部剥落的情况较多,因此利用树脂可靠地覆盖这些部分,由此能够将容易剥离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更加可靠地进行固定。

在上述方式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形成上述三次成型部而生成上述壳体的工序包括在上述第一端子的与上述对象连接器的嵌合侧的端部,利用树脂填充形成于在上述嵌合部的厚度方向上比上述端部靠上述二次成型部的一侧的凹陷的工序;以及/或者形成上述三次成型部而生成上述壳体的工序包括在上述第二端子的与上述对象连接器的嵌合侧的端部,利用树脂填充形成于在上述嵌合部的厚度方向上比上述端部靠上述一次成型部的一侧的凹陷的工序。

这些凹陷能够在对一次成型部、二次成型部进行嵌入成型时,通过利用金属模具抑制端子而产生,但在生成三次成型部80时,通过利用树脂填充这些凹陷,能够将容易剥离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更加可靠地进行固定。

在上述方式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一端子具有从上述壳体露出的第一连接部,形成上述一次成型部的工序包括以多个上述第一接触部的排列方向与多个上述第一连接部的排列方向相互正交的方式进行弯折的工序;以及/或者上述第二端子具有从上述壳体露出的第二连接部,形成上述二次成型部的工序包括以多个上述第二接触部的排列方向与多个上述第二连接部的排列方向相互正交的方式进行弯折的工序。

另外,在上述方式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构成为,在形成上述一次成型部的工序中,通过树脂部分将多个上述第一连接部保持为一体;以及/或者在形成上述二次成型部的工序中,通过树脂部分将多个上述第二连接部保持为一体。

另外,在上述方式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使保持为一体的多个上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于上述第一接触部一体地弯折;以及/或者使保持为一体的多个上述第二连接部相对于上述第二接触部一体地弯折。

在上述方式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在将上述遮蔽板与上述一次成型部以及上述二次成型部一起通过嵌入成型作为上述三次成型部的一部分而设置为一体时,在形成上述一次成型部的工序中,在上述一次成型部形成供上述遮蔽板载置的第一载置面;以及/或者在将上述遮蔽板与上述一次成型部以及上述二次成型部一起通过嵌入成型作为上述三次成型部的一部分而设置为一体时,在形成上述二次成型部的工序中,在上述二次成型部形成供上述遮蔽板载置的第二载置面。

通过设置载置面,能够将遮蔽板容易且可靠地定位于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的规定位置,例如它们的正好中间的位置。

在上述方式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在上述第一载置面,在与上述对象连接器的嵌合方向、多个上述第一接触部的排列方向、以及上述嵌合部的厚度方向中的至少任一个方向上,设置规定上述第一载置面中的上述遮蔽板的位置的突起;以及/或者在上述第二载置面,在与上述对象连接器的嵌合方向、多个上述第二接触部的排列方向、以及上述嵌合部的厚度方向中的至少任一个方向上,设置规定上述第二载置面中的上述遮蔽板的位置的突起。

通过设置突起,能够通过与突起的碰撞,容易地规定载置面中的遮蔽板的位置。

在上述方式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一端子具有位于上述第一接触部与上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第一连结部,上述第一载置面至少由将多个上述第一接触部保持为一体的第一树脂部分与将多个上述第一连结部保持为一体的第二树脂部分形成,这些树脂部分相互分离;以及/或者上述第二端子具有位于上述第二接触部与上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第二连结部,上述第二载置面至少由将多个上述第二接触部保持为一体的第一树脂部分与将多个上述第二连结部保持为一体的第二树脂部分形成,这些树脂部分相互分离。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即使在设置了树脂部分之后,也能够将用于形成端子的金属板自由地切断等。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壳体,上述壳体具备与对象连接器嵌合的板状的嵌合部;多个第一端子,上述多个第一端子分别具有配置于上述嵌合部的一个面并在与上述对象连接器的嵌合时能够与上述对象连接器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多个第二端子,上述多个第二端子分别具有配置于上述嵌合部的与上述一个面相反一侧的另一个面并在与上述对象连接器的嵌合时能够与上述对象连接器接触的第二接触部;以及遮蔽板,上述遮蔽板配置于上述第一接触部与上述第二接触部之间,上述遮蔽板的一部分从上述壳体呈板状露出。

在上述方式的电连接器中,上述遮蔽板的一部分也可以和配置于上述第一接触部与上述第二接触部之间的遮蔽板的遮蔽部分存在于同一面上。

另外,在上述方式的电连接器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一端子具有从上述壳体露出的第一连接部,上述第二端子具有从上述壳体露出的第二连接部,上述遮蔽板的一部分从上述壳体的、包围上述遮蔽板的板厚的周缘中的上述嵌合部、上述第一连接部、以及上述第二连接部的露出部以外的部分露出。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电连接器具备:壳体,上述壳体具备与对象连接器嵌合的板状的嵌合部;多个第一端子,上述多个第一端子分别具有第一接触部以及将上述第一接触部与第一连接部连结的第一连结部;多个第二端子,上述多个第二端子分别具有第二接触部以及将上述第二接触部与第二连接部连结的第二连结部;以及遮蔽板,上述遮蔽板配置于上述第一接触部与上述第二接触部之间,上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壳体包括:第一保持部,上述第一保持部由将上述多个第一接触部保持为一体的树脂构成;第二保持部,上述第二保持部由将上述多个第二接触部保持为一体的树脂构成;以及第三保持部,上述第三保持部由将上述两个保持部、上述第一连结部、上述第二连结部以及上述遮蔽板保持为一体的树脂构成。

根据本申请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针对在与对象连接器嵌合的板状的嵌合部的一个面及与该一个面相反一侧的另一个面双方具有接触部的电连接器,能够经由遮蔽板将形成嵌合部的一个面的接触部的多个第一端子与形成嵌合部的另一个面的接触部的多个第二端子准确地进行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的电连接器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电连接器的内部构造的示意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电连接器的内部构造的示意立体图。

图4是表示一次成型部的制造工序的图。

图5是表示一次成型部的制造工序的图。

图6是表示一次成型部的制造工序的图。

图7是表示一次成型部的制造工序的图。

图8是表示二次成型部的制造工序的图,是与图4对应的图。

图9是表示二次成型部的制造工序的图,是与图5对应的图。

图10是表示二次成型部的制造工序的图,是与图6对应的图。

图11是表示二次成型部的制造工序的图,是与图7对应的图。

图12是表示形成三次成型部而生成壳体的工序的图,是表示将一次成型部与二次成型部组合之前的状态的图。

图13是表示形成三次成型部而生成壳体的工序的图,是表示将一次成型部与二次成型部组合之后的状态的图。

图14是表示形成三次成型部而生成壳体的工序的图,是表示形成三次成型部而生成了壳体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优选的实施方式,但当然并不想由此限定本发明。

图1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的电连接器1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2、图3是表示该电连接器1的内部构造的示意立体图。

电连接器1形成大致左右对称形状,主要包括树脂制的壳体20、与壳体20一体成型的多个端子60及遮蔽板70、进一步安装于壳体20的外部的金属制的外壳50。图2以外壳50与壳体20的立体图的形式表示将外壳50安装于壳体20前的状态,图3是与壳体20一体成型的端子60、遮蔽板70的立体图。

电连接器1在将外壳50与端子60例如通过钎焊固定于基板(未图示)的状态下进行使用。在电连接器1的前表面设置有嵌合口25,向嵌合口25***对象连接器(未图示)的一部分,而能够与对象连接器连接。

外壳50在除嵌合口25之外的大致所有的面覆盖壳体20的外部。在外壳50的顶面设置有孔51,该孔51能够在将对象连接器的一部分***嵌合口25时供对象连接器的卡止突部拆装自如地卡止。通过使卡止突部卡止于孔51,能够防止对象连接器从电连接器1脱落。

在外壳50的嵌合口25的左右侧缘设置有折返部52,确保外壳50的强度。设置于折返部52的下方的脚52a在贯通基板的贯通孔的状态下被钎焊。在外壳50的背面侧设置于向左右突出的部分54的下方的脚54a也在贯通基板的贯通孔的状态下被钎焊。通过这些钎焊,外壳50与壳体20一起固定于基板,并且接地连接于基板。

壳体20从外壳50的背面侧安装于其内部。壳体20的背面侧通过将外壳50的闭盖53在弯折部53a朝向下方弯折而被封闭。从闭盖53延伸的延长部53b与脚52a、脚54a同样在贯通基板的贯通孔的状态下被钎焊。

壳体20包括主体部22与朝向比主体部22靠前侧即朝向与对象连接器的嵌合侧沿嵌合方向“α”突出的嵌合部21。

主体部22包括:垂设的板状的基体22a、在基体22a的前侧向与基体22a正交的方向垂设的前板22b、在基体22a的背面侧向与基体22a正交的方向垂设的背板22c、以及与这些基体22a、前板22b以及背板22c全部正交并支承基体22a的一部分与背板22c的底部的底板22d。

嵌合部21是设置于前板22b的更前侧的厚壁的板状部件。在嵌合部21的一个板面21a及与该一个面相反一侧的另一个板面21b分别设置有多个此处为五个端子60,以成为使五个端子60各自的一部分(接触部62)露出的状态。在与对象连接器(未图示)的嵌合时,这些接触部62与设置于对象连接器的对应端子的规定部分接触,使它们电连接。

端子60包括配置于嵌合部21的一个板面21a的一侧的多个第一端子61A一组与配置于嵌合部21的另一个板面21b的一侧的多个第二端子61B一组。各组分别通过对一块金属板进行冲裁、弯折而形成。多个第一端子61A能够包括两组由相邻的两个端子构成的成对端子,同样,多个第二端子61B能够包括两组由相邻的两个端子构成的成对端子。

多个第一端子61A分别包括在与对象连接器的嵌合时与对象连接器的对应连接器的规定部分接触的第一接触部62A、与基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63A、以及将它们连结的第一连结部64A。第二端子61B也同样包括第二接触部62B、第二连接部63B以及第二连结部64B。

第一接触部62A、第二接触部62B配置于嵌合部21。为了与对象连接器接触,第一接触部62A分别在使板面21a的一侧向嵌合部21的外部露出的状态下设置,另外,第二接触部62B分别在使板面21b的一侧向嵌合部21的外部露出的状态下设置。为了增大与对象连接器的有效嵌合长度,第一接触部62A与第二接触部62B分别沿着与对象连接器的嵌合方向“α”实际笔直地延伸。其中,为了使与对象连接器的接触变得顺利,而将与对象连接器的嵌合侧的端部65A、65B朝向遮蔽板70的一侧稍微弯折。

在嵌合部21中,第一端子61A一组所含的多个第一接触部62A在排列方向“β”上以相互等间距分离的状态进行排列,同样,第二端子61B一组所含的多个第二接触部62B在排列方向“β”上以相互等间距分离的状态进行排列。对于这些组而言,它们的形状及配置以遮蔽板70为中心相互形成大致镜像关系。其中,为了防止串音,在将它们组合时,相互排列成交错状。

第一连接部63A、第二连接部63B与基板连接,因此在从壳体20露出的状态下设置。它们分别相对于被钎焊连接的基板的面水平实际笔直地延伸。第一端子61A一组所含的多个第一连接部63A在排列方向“γ”上以相互等间距分离的状态进行排列,同样,第二端子61B一组所含的多个第二连接部63B在排列方向“γ”上以相互等间距分离的状态进行排列。这些第一连接部63A的排列方向“γ”与第二连接部63B的排列方向“γ”平行于嵌合部21的厚度方向“β”。

第一连结部64A与第二连结部64B除第一连接部63A、第二连接部63B的分界附近,它们的大致所有的部分被埋入壳体20的内部。第一连结部64A包括弯曲部64Aa、64Af与弯折部64Ab、64Ad、64Ae,第二连结部64B包括弯曲部64Ba、64Bf与弯折部64Bb、64Bd、64Be。弯曲部在金属板的冲裁时形成,弯折部在其后通过弯折而形成。通过具有这些多个弯曲部与弯折部,多个第一接触部62A的排列方向“β”与多个第一连接部63A的排列方向“γ”相互实际成正交关系。同样,多个第二接触部62B的排列方向“β”与多个第一连接部63B的排列方向“γ”相互实际成正交关系。

遮蔽板70用于对第一端子61A与第二端子61B进行遮蔽。遮蔽板70主要包括配置于第一接触部62A与第二接触部62B之间并将它们遮蔽的大致矩形的第一遮蔽部分71以及特别配置于第一连结部64A的垂设部分与第二连结部64B的垂设部分之间并将它们遮蔽的大致矩形的第二遮蔽部分72。第一端子61A与第二端子61B在它们的大致所有的部分被遮蔽板70有效地遮蔽。

参照图4~图14,对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作为一个例子,对图1等所示的电连接器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但根据本发明,不限于电连接器1,能够制造各种形状的电连接器。

图4~图7是表示构成电连接器1的壳体20的一部分的一次成型部30的制造工序的图,图8~图11是表示构成电连接器1的壳体20的一部分的二次成型部40的制造工序的图,是与图4~图7分别对应的图,图12~图14是表示形成三次成型部80而生成壳体20的工序的图,其中,该三次成型部80通过嵌入成型将经过图4~图7的工序而制造出的一次成型部30与经过图8~图11的工序而制造出的二次成型部40与遮蔽板70一起设置为一体。

首先,参照图4~图7,对构成电连接器1的壳体20的一部分的一次成型部3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在对金属板进行冲裁后实施规定的处理后的状态的图,是从相对于嵌合部21的固定侧观察该金属板的立体图。在制造一次成型部30时,首先,保持通过连结部67A连接着夹持板(未图示)的状态,将一张金属板冲裁为规定的形状,接着,将与对象连接器的嵌合侧的第一接触部62A的端部65A弯折,并且将第一连结部64A在弯折部64Ad、64Ae分别弯折成大致直角而形成在与第一接触部62A之间设置台阶的第一连接部63A。此外,在实施了这些处理的阶段,多个第一端子61A仍处于被金属板的中间连结部分64Ac与端部连结部分63Aa相互连结的状态。

图5表示在图4的金属板形成了多个树脂部分的状态。图5的(a)是从相对于嵌合部21的固定侧观察该状态的立体图,与图4对应,图5的(b)是从与对象连接器的接触侧观察该状态的立体图。通过该处理,形成有将相邻的多个第一接触部62A保持为一体的第一树脂部分(第一保持部)31,另外,形成有将相邻的多个第一连结部64A,例如它们中的三个的中间附近保持为一体的第二树脂部分32,进一步形成有将相邻的多个第一连结部64A的端部附近保持为一体的树脂部分33。这些多个第一接触部62A以及第一连结部64A通过嵌入成型设置为一体。由于形成有树脂部分,因此在嵌入成型后,即使在解除了基于金属板的中间连结部分64Ac与端部连结部分63Aa的连结的情况下,第一端子61A彼此也不会散开。此外,第一树脂部分31与第二树脂部分32相互分离,以便能够在后面切断金属板的中间连结部分64Ac。

在嵌入成型中,进一步优选利用树脂填充相邻的第一接触部62A彼此之间的间隙36。由此,能够将相邻的第一接触部62A在更稳定的状态下进行固定。另外,此时,填充到间隙36的树脂部37优选在嵌合部21的厚度方向“γ”上,向与二次成型部40相反的一侧突出。通过使该树脂部37突出,能够将第一接触部62A更可靠地固定于嵌合部21。此外,嵌合部21的厚度方向“γ”处于与第一连接部63A、第二连接部63B的排列方向“γ”一致的关系。

也可以在第一树脂部分31、第二树脂部分32设置供遮蔽板70载置的载置面31a、32a。通过设置载置面31a、32a,能够在第一端子61A与第二端子61B之间的规定位置,以从这些端子保持规定的距离的状态,容易且可靠地定位遮蔽板70。另外,也可以设置从这些载置面31a、32a向遮蔽板70的载置侧突出的突起31b、32b。通过设置突起31b、32b,遮蔽板70通过与突起31b、32b的碰撞,而被规定载置面31a、32a中的位置,更具体而言,通过与突起31b、32b碰撞,能够在与对象连接器的嵌合方向“α”、多个第一接触部62A的排列方向“β”、以及嵌合部21的厚度方向“γ”中的至少任一个方向上规定载置面31a、32a中的遮蔽板70的位置。

在形成三次成型部80而生成壳体20时,在将一次成型部30与二次成型部40组合时,为了决定一次成型部30与二次成型部40的位置关系,也可以在第一树脂部分31一体地设置能够与二次成型部40的规定部分卡合的第一卡合部31c,来作为一次成型部30的一部分。第一卡合部31c例如也可以是凹部312c与凸部311c,这些凹凸从上方朝向下方沿着多个第一接触部62A的排列方向“β”设置。凹部312c能够在排列方向“β”上设置在第一接触部62A的位置,凸部311c能够在排列方向“β”上设置在树脂部37的位置。

图6、图7表示在图5的树脂部分等进一步设置树脂而完成一次成型部30的状态。图6的(a)、(b)分别与图5的(a)、(b)对应,图7的(a)表示一次成型部30的俯视图,图7的(b)表示图7的(a)中的A-A线剖视图,图7的(c)表示图7的(b)中的B-B线剖视图。在图6、图7所示的阶段,从图5的金属板裁下中间连结部分64Ac与端部连结部分63Aa,其结果,第一端子61A彼此被电气切断,但由于设置有第一树脂部分31、第二树脂部分32以及树脂部分33,因此不存在各第一端子61A被从其他的第一端子61A物理地完全切下的情况。之后,通过将第一连结部64A的中间附近在弯折部64Ab弯折,使多个第一接触部62A的排列方向“β”与多个第一连接部63A的排列方向“γ”相互正交,而完成一次成型部30。此外,在经过图5的工序时,第一端子61A的与对象连接器的嵌合侧的端部65A,更具体而言是向遮蔽板70的一侧稍微弯折的部分65A在与对象连接器的嵌合侧被树脂覆盖。其结果,有效地防止第一端子61A从树脂剥离。

二次成型部40实际与一次成型部30处于镜像关系,另外,如根据图8~图11明确的那样,二次成型部40的制造工序与一次成型部30实际相同。因此,省略关于二次成型部40的制造方法的详细的说明,这里仅对一次成型部30与二次成型部40的主要的差异以及一次成型部30与二次成型部40的关系进行说明。此外,图9与图5的(a)对应,这里,省略与图5的(b)对应的图。在表示二次成型部40的图8等中,对与一次成型部30的部件对应的部件标注与一次成型部30的部件相同的编号。但是,在二次成型部40中,代替一次成型部30中的字母“A”,而使用“B”。

与一次成型部30的第一树脂部分31同样,在二次成型部40的第一树脂部分41设置有载置面41a,另外,在第二树脂部分42设置有载置面42a,在相邻的第二接触部62B彼此之间的间隙46填充有树脂部47,另外,在载置面41a设置有用于规定遮蔽板70的位置的突起41b。在载置面42a虽不设置突起,但如后所述,遮蔽板70以配置于一次成型部30的载置面31a、32a与二次成型部40的载置面41a、42a之间的状态被组装,因此只要在任一部分设置突起,则能够容易地决定遮蔽板70的位置。

如图11的(c)所示,在二次成型部40的设置于第二树脂部分41的第二卡合部41c例如从上方朝向下方沿着多个第二接触部62B的排列方向“β”依次包括凸部411c与凹部412c。与之对应,如上述的图7的(c)所示,在一次成型部30的设置于第一树脂部分31的第一卡合部31c例如从上方朝向下方沿着多个第一接触部62A的排列方向“β”依次包括凹部312c与凸部311c。这些第二卡合部41c与第一卡合部31c相互处于互补形状的关系,在形成三次成型部80而生成壳体20时,在将一次成型部30与二次成型部40组合时,一次成型部30的第一卡合部31c与二次成型部40的第二卡合部41c相互呈交错状啮合。

图12是表示将经过图4~图7的工序而制造出的一次成型部30与经过图8~图11的工序而制造出的二次成型部40以在它们之间配置有遮蔽板70的状态组合时的状态,更具体而言是表示将它们组合前的状态的图,图13是表示将它们组合后的状态的图,另外,图14是表示通过嵌入成型将被组合的一次成型部30与二次成型部40设置为一体,由此形成三次成型部80而生成壳体20后的状态的图。

如根据图12、图13明确的那样,在将一次成型部30与二次成型部40组合时,由夹持板75搬运的遮蔽板70被载置在设置于一次成型部30的载置面31a等,并且被载置在设置于二次成型部40的载置面41a等,进一步通过从载置面突出的突起31c等规定其位置。在该状态下,一次成型部30的第一卡合部31c与二次成型部40的第二卡合部41c呈交错状啮合。其结果,遮蔽板70可靠地配置于一次成型部30与二次成型部40的规定位置,并且,一次成型部30与二次成型部40的位置关系容易且可靠地被决定。

遮蔽板70载置于载置面41a等,另外,在通过突起31c等规定位置时,保持通过连结部73连结着夹持板25的状态。因此,遮蔽板70的载置及定位能够容易地进行。另外,这些遮蔽板70、连结部73以及夹持板25是通过对一张金属板进行冲裁而一体形成的,另外,之后也不用相互弯折。因此,它们的制造也容易。由于不用弯折,因此遮蔽板70,特别是其第一遮蔽部分71及第二遮蔽部分72、连结部73以及夹持板25始终存在于同一面上。使它们位于同一面上,由此之后的处理变得容易。

最后,如图14所示,形成通过嵌入成型将一次成型部30及二次成型部40与遮蔽板70一起设置为一体的三次成型部80,而生成壳体20。三次成型部80至少作为将第一接触部62A保持为一体的第一树脂部分(第一保持部)31、将连结第一接触部62A与第一连接部63A的第一连结部64A、第二接触部62B保持为一体的第一树脂部分(第二保持部)41、将连结第二接触部62B与第二连接部63B的第二连结部64B以及遮蔽板70保持为一体的保持部(第三保持部)发挥功能。此时,将夹持板75与遮蔽板70连结的连结部73从壳体20的包围遮蔽板70的板厚的周缘74(图12、图13)中的、嵌合部21、第一接触部62A、以及第二接触部62B的露出部以外的部分露出。之后,在连结部73从夹持板75分离之后,根据需要,在壳体20安装外壳50。其结果,从壳体20露出的连结部73也与壳体20一起被外壳50覆盖,从外部被遮蔽。在形成三次成型部80时,壳体20的主体部22的一侧被树脂填充,并且至少在嵌合部21的一个面21a与另一个面21b之间产生的间隙51被树脂填充。间隙51例如包括嵌合部21的一个面21a与另一个面21b的周缘,更具体而言是由嵌合部21的前侧55a与侧面55b形成的俯视大致U字形状的嵌合部21的周缘部分的间隙。特别是,前侧55a的间隙包括第一端子61A的与对象连接器的嵌合侧的端部65A中的间隙,更详细而言是在嵌合部21的厚度方向“γ”上形成于比端部65A靠二次成型部40的一侧的凹陷65Aa、第二端子61B的与对象连接器的嵌合侧的端部65B中的间隙,更详细而言是在嵌合部31的厚度方向“γ”上形成于比端部65B靠一次成型部30的一侧的凹陷65Ba。这些凹陷65Aa、65Ba分别在对一次成型部30、二次成型部40进行嵌入成型时,通过利用金属模具抑制端子60而产生,但在生成三次成型部80时,这些凹陷65Aa、65Ba也被树脂填充。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其他各种变更。

例如,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嵌入成型将遮蔽板70与一次成型部30以及二次成型部40一起作为三次成型部80的一部分设置为一体,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嵌入成型与多个第一接触部62A一起作为一次成型部30的一部分设置为一体,或者也可以通过嵌入成型与多个第二接触部62B一起作为二次成型部40的一部分设置为一体。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在用于形成一次成型部30的嵌入成型时,利用树脂填充相邻的第一接触部62A彼此之间的间隙36(参照图4),同样,在用于形成二次成型部40的嵌入成型时,利用树脂填充相邻的第二接触部62B彼此之间的间隙46(参照图8),但也可以在形成三次成型部80时填充这些间隙。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只要不妨碍其他工序,当然可以在任何时刻进行弯折工序。

附图标记说明

1…电连接器;20…壳体;21…嵌合部;21a…一个面;21b…另一个面;22…主体部;25…嵌合口;30…一次成型部;31…第一树脂部分;31a…载置面;31c…第一卡合部(311c…凸部、312c…凹部);32…第二树脂部分;32a…载置面;32b…突起;33…树脂部分;36…间隙;40…二次成型部;41…第一树脂部分;41a…载置面;41c…第二卡合部(411c…凸部、412c…凹部);42…第二树脂部分;42a…载置面;43…树脂部分;51…间隙;50…外壳;60…端子;61A…第一端子;62A…第一接触部;63A…第一连接部;65A…端部;61B…第二端子;62B…第二接触部;63B…第二连接部;64B…第二连结部;65B…端部;70…遮蔽板;80…三次成型部。

2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用于制造光电子半导体组件的方法和光电子半导体组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