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一体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1226142 发布日期:2020-09-08 浏览: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污染物一体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Integrated pollutant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 是由 张艳 于 2020-06-0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污染物一体化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各个所述的自集污区域内分别安装有定点集污装置,所述定点集污装置用于收集其周边区域内的固体污染物,水面上的固体污染物依靠水流波纹推力和/或外力实现靠向对应位置处的定点集污装置并被其收集,各所述定点集污装置用于配合外部吊装设备实现收集固体污染并对其分类收集。本发明中的污染物处理系统配合现有的清污船来实现对水库整体进行高效的清洁,各个定点集污装置在近岸一定区域范围内实现快速高效、长期地收集自流至定点集污装置内部的污染物并通过定期的向外吊装清理被收集的污泥等实现对水库的清洁处理,污染后被收集后可实现废物利用,更加绿色环保。(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ollution treatment, in particular to a pollutant integrated treatment system and a pollutant integrated treatment method. The pollutant treatment system disclosed by the invention is matched with the existing sewage disposal ship to realize efficient cleaning of the whole reservoir, each fixed-point sewage collection device realizes fast, efficient and long-term collection of pollutants flowing to the inside of the fixed-point sewage collection device in a certain region range near the shore, and realizes cleaning treatment of the reservoir through periodical outward hoisting and cleaning of collected sludge and the like, and waste utilization can be realized after the pollutants are collected, so that the pollution treatment system is more environment-friendly.)

污染物一体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污染物一体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全国很多地区水库无论大小都出现了水体污染的现状,这种污染大部分都是来源于水体本身的富营养化和由于人为污染物的排放所导致的水体污染。

水库污染主要污染物是垃圾、渣土;水库附近垃圾种类繁多,导致垃圾分解过程更为复杂,因此长期堆放的垃圾产生的破坏性影响是无法预估的。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采矿和工业活动的增加,致使重金属的生产和使用增量明显,这就导致了湖泊与河流产生重金属污染的加重。

目前在对湖泊水库的污染后等进行处理时存在着一定的源头监管控制的政策,按时仅仅利用这种方式还无法有效完全控制污染,同时对于已经污染的场所仍需要通过设置合理的处理设备及采取合理的处理方法来达到治理的目的。

现有的污染物尤其是对污水等进行处理时主要采取清污船打捞垃圾的方式实现对水面漂浮物以及淤泥污染物的收集,在进行污泥的收集处理时由于水库的面积大、范围广,这种单纯打捞清理的方式就必须针对水库整个水域面积进行清理,这使得清理工作量大;另外,当水面漂浮垃圾、淤泥污染物等量较大时, 清污船在满载后就需要返程卸载,往复行程较长,频繁打捞装载、靠岸卸载,请勿操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污染物一体化处理系统,所述污染物一体化处理系统配合现有清污设备使用,包括若干个沿水库的边沿间隔施工设置的自集污区域,在各个所述的自集污区域内分别安装有定点集污装置,所述定点集污装置用于收集其周边区域内的固体污染物,水面上的固体污染物依靠水流波纹推力和/或外力实现靠向对应位置处的定点集污装置并被其收集,各所述定点集污装置用于配合外部吊装设备实现收集固体污染并对其分类收集。

优选地,所述定点集污装置包括在对应的自集污区域处的水陆交界处挖设的导流渠,所述导流渠由水库边沿朝向路面一侧设置且其底部深度逐渐加深,在自集污区域处的路面上设置有一集污池,在所述集污池内安装有一可取出的收集设备,所述收集设备用于接收经导流渠疏导过来的污染物及垃圾,在所述集污池朝向水库中心的一侧挖设有一内端向下倾斜设置的回流通道。

优选地,所述导流渠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集污池的两侧并用于向对应位置处的所述收集设备内漩涡式地输送污染物及垃圾。

优选地,所述收集设备包括一安装在所述集污池内的集污箱,所述集污箱的底部及各侧壁均为网状结构,在所述集污箱的四角顶部的刚性立柱上分别固连有一吊装耳,在所述集污箱的顶部设有一进料器。

优选地,所述进料器包括一包括一设置在所述集污箱的各吊装耳顶部可拆卸的承压板,在所述承压板的中心设置有一贯通孔,所述承压板的中心高度低于四周高度,在所述贯通孔的顶部连接有一倒置的锥形筒,在所述锥形筒的上段内侧壁上沿其内表面设有自上而下的螺旋片,所述锥形筒的底部连通有通入至集污箱内的输料管。

优选地,在各个所述输料管的端口处分别连接有防水的泥浆泵,所述泥浆泵的出料口朝向对应位置处的所述集污箱,各所述泥浆泵由水库岸上的电源系统供电。

优选地,在各个所述导流渠以及所述集污池的内侧壁及底面均浇筑形成混凝土水泥面层。

污染物一体化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使用水上清污船下水进行水库中部区域的污染后打捞并装载;

S2:清污船满载后使其沿水库靠岸侧实现周向运动并向沿岸侧推送污染物;

S3:在水流波纹推力和/或外力产生的情况下进入定点集污装置区域内并实现对S2中推送的污染物实现收集;

S4:定期通过起吊设备将内部收集有污染物(包括淤泥、杂物等)的收集设备向上吊出水面并将其内部污染物倒出;

S5:将S4中得到的污染后压滤除水得到半干状污泥;

S6:将S5中得到的半干状污泥实现烘干、压实并切割成块待用。

优选地,还包括,在水库沿岸采用打捞网实现靠岸的漂浮污染物打捞上岸并分类收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发明中的污染物处理系统配合现有的清污船来实现对水库整体进行高效的清洁,各个定点集污装置在近岸一定区域范围内实现快速高效、长期地收集自流至定点集污装置内部的污染物并通过定期的向外吊装清理被收集的污泥等实现对水库的清洁处理,污染后被收集后可实现废物利用,更加绿色环保;有效降低进入水库内部清污打捞的工作量,可以长期有效的实现水库中心漂浮污染后的靠岸收集,污泥杂质等污染物的定点漩涡式收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件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件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定点集污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库边沿; 2、水面;3、回流通道; 4、自集污区域; 5、定点集污装置;51、导流渠;52、集污池;53、集污箱;54、网状结构;55、刚性立柱;56、吊装耳;57、进料器;571、承压板;572、出料口;573、锥形筒;574、螺旋片;575、输料管;576、泥浆泵;6、周边区域;7、水库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3中所示,污染物一体化处理系统,所述污染物一体化处理系统配合现有清污设备使用,包括若干个沿水库边沿1间隔施工设置的自集污区域4,在各个所述的自集污区域4内分别安装有定点集污装置5,所述定点集污装置5用于收集其周边区域6内的固体污染物,水面2上的固体污染物依靠水流波纹推力和/或外力实现靠向对应位置处的定点集污装置5并被其收集,各所述定点集污装置5用于配合外部吊装设备实现收集固体污染并对其分类收集。

本发明中的污染物处理系统配合现有的清污船来实现对水库整体进行高效的清洁,当然本装置也可以直接单独使用。

本系统根据当前的水库的总面积以及水库周边沿岸状态来确定定点集污装置5的数量,从而实现对整个水库的沿岸周边并向内部延伸一段距离范围内的污染物的处理。

经过对水库沿岸周边的垃圾的清理,同时在外部风力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将水面2的漂浮物靠岸位置处飘逸并在各个定点集污装置5实现停留,便于集中收集。

优选地,所述定点集污装置5包括在对应的自集污区域4处的水陆交界处挖设的导流渠51,所述导流渠51由水库边沿1朝向路面一侧设置且其底部深度逐渐加深,在自集污区域4处的路面上设置有一集污池52,在所述集污池52内安装有一可取出的收集设备,所述收集设备用于接收经导流渠51疏导过来的污染物及垃圾,在所述集污池52朝向水库中心7的一侧挖设有一内端向下倾斜设置的回流通道3。

同时,由于设置了导流渠51结构,导流渠51由水库边沿1朝向路面一侧设置且其底部深度逐渐加深会使得淤泥泥沙在重力分量以及水流自流力的作用下实现将各其以较慢的速度向输送集污池52内部收集,当自流状态下收集设备可以缓慢地收集污泥、泥沙等污染物,同时回流通道3在水流的作用下实现回流至水库内侧部。

优选地,所述导流渠51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集污池52的两侧并用于向对应位置处的所述收集设备内漩涡式地输送污染物及垃圾。

通过漩涡式地输送状态能够有效的实现对污泥的收集。

优选地,所述收集设备包括一安装在所述集污池52内的集污箱53,所述集污箱53的底部及各侧壁均为网状结构54,在所述集污箱的四角顶部的刚性立柱55上分别固连有一吊装耳56,在所述集污箱53的顶部设有一进料器57。

通过将集污箱53设置成带网状的结构,在向上吊出集污箱53时,能够快速的连通内部堆积的污染物同时能将积水进行初步过滤掉;设置的进料器57能够有效的提高对污泥等污染物的收集效率。

优选地,所述进料器57包括一包括一设置在所述集污箱53的各吊装耳56顶部可拆卸的承压板571,在所述承压板571的中心设置有一贯通孔,所述承压板571的中心高度低于四周高度,在所述贯通孔的顶部连接有一倒置的锥形筒573,在所述锥形筒573的上段内侧壁上沿其内表面设有自上而下的螺旋片574,所述锥形筒573的底部连通有通入至集污箱53内的输料管575。

由于设置了锥形筒573,在水流进入后通过水流的自流重力以及螺旋片574的作用能够使得进入的水流形成具有一定涡流状态的水流,从而保证水流能够带动周围的还有污泥的水流直接通过输料管575进行后并沉降形成污物堆集,等待后续收集。

优选地,在各个所述输料管575的端口处分别连接有防水的泥浆泵576,所述泥浆泵576的出料口572朝向对应位置处的所述集污箱53,各所述泥浆泵576由水库岸上的电源系统供电。

通过设置泥浆泵576在其开启后能够更快的来增强进料器57的漩涡涡流的状态,从而更快地将周边的水流引导导入至集污箱53内,从而完成收集污泥。

优选地,在各个所述导流渠51以及所述集污池52的内侧壁及底面均浇筑形成混凝土水泥面层。

保证内壁及底部结构的硬度,保证使用时水流自流的流畅性。

污染物一体化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使用水上清污船下水进行水库中部区域的污染后打捞并装载;

S2:清污船满载后使其沿水库靠岸侧实现周向运动并向沿岸侧推送污染物;

S3:在水流波纹推力和/或外力产生的情况下进入定点集污装置5区域内并实现对S2中推送的污染物实现收集;

能够有效的通过进料器57将周边的水流快速的实现收集,从而保证将周边的泥浆导入至集污箱53内,等待后续吊出收集。

S4:定期通过起吊设备将内部收集有污染物(包括淤泥、杂物等)的收集设备向上吊出水面2并将其内部污染物倒出;

S5:将S4中得到的污染后压滤除水得到半干状污泥;

S6:将S5中得到的半干状污泥实现烘干、压实并切割成块待用。

优选地,还包括,在水库沿岸采用打捞网实现靠岸的漂浮污染物打捞上岸并分类收集。

对污泥完成收集后并经过后续的滤水、烘干实现干燥处理,最终通过压实切割形成待用产品,最终实现污泥的处理与回收利用,更加环保。

本发明中的污染物处理系统配合现有的清污船来实现对水库整体进行高效的清洁,当然本装置也可以直接单独使用。

本系统根据当前的水库的总面积以及水库周边沿岸状态来确定定点集污装置5的数量,从而实现对整个水库的沿岸周边并向内部延伸一段距离范围内的污染物的处理。

经过对水库沿岸周边的垃圾的清理,同时在外部风力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将水面2的漂浮物靠岸位置处飘逸并在各个定点集污装置5实现停留,便于集中收集。

同时,由于设置了导流渠51结构,导流渠51由水库边沿1朝向路面一侧设置且其底部深度逐渐加深会使得淤泥泥沙在重力分量以及水流自流力的作用下实现将各其以较慢的速度向输送集污池52内部收集,当自流状态下收集设备可以缓慢地收集污泥、泥沙等污染物,同时回流通道3在水流的作用下实现回流至水库内侧部。

通过将集污箱53设置成带网状的结构,在向上吊出集污箱53时,能够快速的连通内部堆积的污染物同时能将积水进行初步过滤掉;设置的进料器57能够有效的提高对污泥等污染物的收集效率。

由于设置了锥形筒573,在水流进入后通过水流的自流重力以及螺旋片574的作用能够使得进入的水流形成具有一定涡流状态的水流,从而保证水流能够带动周围的还有污泥的水流直接通过输料管575进行后并沉降形成污物堆集,等待后续收集。

通过设置泥浆泵576在其开启后能够更快的来增强进料器57的漩涡涡流的状态,从而更快地将周边的水流引导导入至集污箱53内,从而完成收集污泥。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1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防洪堤结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