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对拉锚杆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1226215 发布日期:2020-09-08 浏览:1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基坑对拉锚杆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Foundation pit counter-pulling anchor rod supporting system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 是由 何小飞 李红军 张延宁 胡娟 宋有旭 罗金玉 于 2020-05-2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对拉锚杆支护体系,包括多根设置在相邻基坑相邻区域内的两排支护桩,还包括开设在相邻支护桩之间且贯穿相邻基坑相邻区域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上水平设有对拉锚索,所述对拉锚索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支护桩处并连接有腰梁。通过在基坑相邻区域内开设安装槽代替现有的锚杆钻机成孔的施工方式,保证对拉锚索水平设置,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成本低以及支护效果好的优点。(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oundation pit counter-pulling anchor rod support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two rows of supporting piles arranged in adjacent areas of adjacent foundation pits and an installation groove which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adjacent supporting piles and penetrates through adjacent areas of the adjacent foundation pits, wherein a positioning frame is arranged in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a counter-pulling anchor rope is horizontally arranged on the positioning frame, and two ends of the counter-pulling anchor rope respectively extend to the supporting piles and are connected with waist beams. The construction mode that the existing jumbolter pore-forming is replaced by arranging the mounting groove in the adjacent region of the foundation pit ensures that the counter-pulling anchor cable is horizontally arranged, an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rt construction period, low construction cost and good supporting effect.)

一种基坑对拉锚杆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支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对拉锚杆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建设正遇到越来越多的深基坑工程,而随着建设用地的日益紧张,越来越多的深基坑需要在城市建筑密集区内施工,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相邻深基坑支护的问题。当相邻基坑间距为10-20m时,为小净距,当小净距地块处于特殊情况下(例如有上部主体结构或者为交通要道等,导致该地块不可挖出)必须保留时,常规的桩锚支护因锚索锚固力不足不再适用。目前针对此种工况常用的支护方式为对拉锚杆支护。

现有的,可供参考的申请号为CN201920441551.X一种基于排桩、连系梁和对拉锚索的相临深基坑联合支护体系,包括排桩、冠梁、连系梁、对拉锚索和钢板路面;若干根排桩等间隔设置在第一深基坑和第二深基坑的相邻区域内,形成两排相对设置的支护结构,且两排支护结构内相对设置的两根排桩作为一组支护单元;每组支护单元的两根排桩之间设有对拉锚索,两排支护结构的顶部均通过冠梁连接,若干根连系梁连接在两排支护结构的冠梁之间,形成一体式的联合支护体系;钢板路面固定铺设在冠梁及连系梁上。上述方案适用于平面位置相邻,距离较近,且基坑工程工期相近的相邻深基坑的施工。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对拉锚索是水平设置在相邻排桩之间的,然而在锚杆钻机进行钻孔时,因为地质的软硬程度不一,因此在锚杆钻机钻孔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水平或者竖直方向的偏移,当发生水平方向偏移时,可能会使锚杆钻机钻至排桩上,此时需要重新进行钻孔;当发生竖直方向的偏移时,会造成对拉锚索无法全部安装至腰梁上,影响支护效果。因此需要一种相邻基坑对拉锚索支护技术去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基坑对拉锚杆支护体系,具有保证对拉锚索水平设置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基坑对拉锚杆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具有方便施工、周期短、成本低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坑对拉锚杆支护体系,包括多根设置在相邻基坑相邻区域内的两排支护桩,还包括开设在相邻支护桩之间且贯穿相邻基坑相邻区域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水平设有对拉锚索,所述对拉锚索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支护桩处并连接有腰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基坑相邻区域处开设安装槽代替常规的锚杆钻孔施工,然后将对拉锚索直接在安装槽内水平对拉并用腰梁锁定,即完成对拉锚索的安装,同时方便在安装槽内二次调整对拉锚索的位置,使其与腰梁配合;相较于传统的锚杆施工工艺,工艺简单,保证对拉锚索水平设置和对拉锚索的支护效果;避免了锚杆钻机进行钻孔,因为地质的软硬程度不一,在锚杆钻机钻孔的过程中,发生水平或者竖直方向的偏移,当发生水平方向偏移时,可能会使锚杆钻机钻至支护桩上,此时需要重新进行钻孔;当发生竖直方向的偏移时,会造成对拉锚索无法全部安装至腰梁上,影响支护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定位架,所述对拉锚索水平设置在定位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前将对拉锚索水平固定在定位架上,将定位架吊放至安装槽内,安装更加方便,同时对拉锚索提前设置在定位架上,水平度控制更加精确。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个所述安装槽沿安装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定位架,所述对拉锚索依次水平穿过各个定位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能够保证对拉锚索的水平设置,又能够减少定位架的成本投入。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排竖向钢筋,每排所述竖向钢筋通过水平钢筋连接固定,所述水平钢筋沿着竖向钢筋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根;两排所述竖向钢筋通过多个环形箍筋连接,所述箍筋箍设在两排相互对应的竖向钢筋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根水平钢筋将每排竖向钢筋连接为整体单元,然后利用箍筋箍设在两个整体单元上相互对应的竖向钢筋上,将两个整体单元连接为一体,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定位架,加工方便,便于对拉锚索的安装。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沿水平方向相邻两个箍筋交叉箍设在同一对竖向钢筋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箍筋交叉设置,增加定位架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对拉锚索设在竖向钢筋或者箍筋或者水平钢筋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的设置位置选择对拉锚索合适的方式,便于对其进行安装和定位。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回填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槽内进行回填土,能够将安装槽填充,避免后期基坑施工的过程中安装槽发生塌陷,影响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槽宽度300-600mm。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对拉锚索沿竖直方向每1-2m设置一道,水平方向每5-10m设置一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传统的一桩一锚或者两桩一锚的施工方式,本方案增大了在每个定位架上对拉锚索的安装密度,增大了相邻定位架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安装槽和定位架的设置数量,大大的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保证对拉锚索的支护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第二个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坑对拉锚杆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支护桩施工;

S2、在相邻基坑相邻区域内于相邻支护桩之间开挖安装槽;

S3、在定位架上定位出对拉锚索的设置位置,并将对拉锚索水平固定在定位架上,然后将定位架吊放至安装槽内;

S4、将对拉锚索的两端分别穿过腰梁,腰梁抵接在支护桩上,并通过锚具将对拉锚索与腰梁锁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对拉锚索提前水平设置在定位架上,然后在基坑的相邻区域内开设安装槽,定位架安装至安装槽内即可,相较于传统的锚杆施工工艺,工艺简单,保证对拉锚索水平设置和对拉锚索的支护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步骤S4之后,向安装槽内填充回填土。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在基坑相邻区域处开设安装槽代替常规的锚杆钻孔施工,然后提前将对拉锚索水平固定在定位架上,将定位架吊放至安装槽内,然后配合腰梁将对拉锚索锁定,即完成对拉锚索的安装,相较于传统的锚杆施工工艺,工艺简单,保证对拉锚索水平设置和对拉锚索的支护效果;避免了锚杆钻机进行钻孔,因为地质的软硬程度不一,在锚杆钻机钻孔的过程中,发生水平或者竖直方向的偏移,当发生水平方向偏移时,可能会使锚杆钻机钻至支护桩上,此时需要重新进行钻孔;当发生竖直方向的偏移时,会造成对拉锚索无法全部安装至腰梁上,影响支护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支护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定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多个定位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坑,2、支护桩;3、安装槽;4、定位架;41、竖向钢筋;42、水平钢筋;43、箍筋;5、对拉锚索;6、腰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坑对拉锚杆支护体系,包括多根设置在相邻基坑1相邻区域内的两排支护桩2,每排支护桩2间隔均匀设置,且两排支护桩2的位置一一对应。在每排相邻支护桩2之间于基坑1相邻区域内开设有顶部开口的安装槽3,安装槽3贯穿相邻基坑1的相邻区域且其宽度300-600mm。在安装槽3内设有定位架4,定位架4上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对拉锚索5,对拉锚索5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支护桩2处并连接腰梁6,腰梁6抵接在支护桩2的侧壁上,并通过锚具与对拉锚索5锁定。

通过在基坑1相邻区域处开设安装槽3代替常规的锚杆钻孔施工,然后提前将对拉锚索5水平固定在定位架4上,将定位架4吊放至安装槽3内,然后配合腰梁6将对拉锚索5锁定,即完成对拉锚索5的安装,相较于传统的锚杆施工工艺,工艺简单,保证对拉锚索5水平设置和对拉锚索5的支护效果;避免了锚杆钻机进行钻孔,因为地质的软硬程度不一,在锚杆钻机钻孔的过程中,发生水平或者竖直方向的偏移,当发生水平方向偏移时,可能会使锚杆钻机钻至支护桩2上,此时需要重新进行钻孔;当发生竖直方向的偏移时,会造成对拉锚索5无法全部安装至腰梁6上,影响支护效果的问题。

参照图2,定位架4可以为一整体安装在安装槽3内,定位架4包括间隔均匀设置的两排竖向钢筋41,每排竖向钢筋41通过水平钢筋42连接,水平钢筋42与竖向钢筋41焊接或者绑扎固定,水平钢筋42沿着竖向钢筋41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的设置多道,水平钢筋42将每排竖向钢筋41连接为整体单元。两排竖向钢筋41通过多个环形箍筋43连接固定,环形箍筋43呈封闭的矩形,箍筋43沿着每排竖向钢筋41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的设置多行,每行箍筋43中沿水平方向相邻的两个箍筋43交叉箍设在两排竖向钢筋41相对应的同一对竖向钢筋41上。对拉锚索5绑扎在竖向钢筋41或者箍筋43或者水平钢筋42上,可根据对拉锚索5在定位架4上的设计位置采用合适的固定方式。

参照图3,此外定位架4也可以为多节,每个安装槽3内也可以间隔设置多节定位架4,其中两节定位架4分别位于安装槽3的两端,在两节定位架4之间根据安装槽3的长度至少增设1节定位支架4,对拉锚索5依次水平穿过各个定位架4并固定在定位架4上,通过将定位架4设置为多节并间隔设置,既能够保证对拉锚索5的水平设置,又能够减少定位架4的成本投入。

定位架4也可以只包括竖向钢筋41,对拉锚索5固定在竖向钢筋41上,将竖向钢筋41插设在安装槽3内实现对对拉锚索5的定位,定位架4不限于上述固定方式,也可以为其他的将对拉锚索5定位在安装槽3内的结构。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在安装槽3在基坑1施工时发生塌陷,影响基坑1的稳定性,在安装槽3内填充有回填土,回填土将安装槽3填充,避免安装槽3发生塌陷,保证对拉锚索5的支护效果。

为了缩短对拉锚索5施工周期,降低其施工成本,增大对拉锚索5在基坑1竖直方向的设置密度,减小对拉锚索5水平方向的设置密度,将对拉锚索5沿竖直方向每1-2m设置一道,水平方向每5-10m设置一道,相对于传统的一桩一锚或者两桩一锚的施工方式,本方案增大了在每个定位架4上对拉锚索5的安装密度,增大了相邻定位架4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安装槽3和定位架4的设置数量,大大的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保证对拉锚索5的支护效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S1、支护桩2施工:根据施工图进行支护桩2位置放线,施工支护桩2,支护桩2的开挖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或者冲击钻成孔的方式。

S2、支护桩2施工完成并达到强度之后,在相邻基坑1相邻区域内放线出安装槽3的开设位置,安装槽3的位置是位于相邻支护桩2之间,安装槽3的宽度为300-600mm,深度为与基坑1最低端对拉锚索5的位置相同。采用成槽机进行安装槽3的成槽施工。

S3、定位架4在支护桩2施工时,提前加工完成,并根据基坑1上对拉锚索5的设计位置将对拉锚索5固定到定位架4手上,然后将定位架4运输至施工现场,吊放至安装槽3内。

S4、定位架4吊放完成后,将对拉锚索5的两端分别穿过腰梁6,腰梁6抵接在支护桩2上,并通过锚具将对拉锚索5拉紧并与腰梁6锁定。完成之后,向安装槽3内填充回填土即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基坑支护的施工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