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漂脚式漂体、平衡组件及抗水流鱼漂

文档序号:1232254 发布日期:2020-09-11 浏览:2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滑动漂脚式漂体、平衡组件及抗水流鱼漂 (Sliding float foot type float body, balance assembly and water flow resistant float ) 是由 徐永胜 于 2020-05-1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动漂脚式漂体、平衡组件及抗水流鱼漂,属于垂钓技术领域,包括漂体和下阻挡器,当下阻挡器装配在漂体顶部时,此时漂体采用常规形状漂体,当下阻挡器设置在漂体上时,漂体为柱形本体,在柱形本体上设有滑动漂脚,所述下阻挡器包括与滑动漂脚之间通过磁性吸引相连接的套环,在套环内设有厚壁弹性套,厚壁弹性套套设在柱形本体上,所述滑动漂脚与柱形本体之间滑动连接;抗水流鱼漂,将滑动漂脚式漂体简称为漂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相连接的漂尾、漂体和配重脚,在漂尾顶部或者中上部设有上阻挡器,解决目前立式鱼漂不能在水流中进行垂钓,特别是不能在急流水中进行垂钓的问题。(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liding floating body, a balance assembly and a water flow resistant float,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ishing, comprising a floating body and a lower stopper, wherein when the lower stopper is assembled at the top of the floating body, the floating body adopts a conventional floating body, when the lower stopper is arranged on the floating body, the floating body is a cylindrical body, a sliding floating foot is arranged on the cylindrical body, the lower stopper comprises a lantern ring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sliding floating foot through magnetic attraction, a thick-wall elastic sleeve is arranged in the lantern ring, the thick-wall elastic sleeve is sleeved on the cylindrical body, and the sliding floating foo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ylindrical body in a sliding way; the anti-water flow float floats the foot formula of will sliding and floats the body for short and float the body, including top-down links gradually float the tail, float the body and the counter weight foot, float the tail top or well upper portion and be equipped with stopper, solve present vertical float and can not fish in the rivers, especially can not fish the problem that fish in the torrent aquatic.)

一种滑动漂脚式漂体、平衡组件及抗水流鱼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垂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滑动漂脚式漂体、平衡组件及抗水流鱼漂。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立式鱼漂在有波浪的水域中进行垂钓时,其漂尾在波浪中时隐时现,在波浪的影响和干扰下,当鱼吃饵动作轻时不容易分辨漂尾的动作,常常导致眼睛过度疲劳;在水流中进行垂钓时,鱼漂的漂体常常被水流冲歪而导致漂尾倾斜甚至没入水中而影响垂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献,授权公告号CN206390070U,公开了一种抗波浪和水流的软接式双鱼漂,包括主漂体和副漂体,在主漂体的底部同轴设有漂脚,在主漂体的顶部同轴设有第一连接头,在副漂体的底部同轴设有第二连接头,在副漂体的顶部同轴设有漂尾,所述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通过柔性连接件相连接;在副漂体内转动连接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的旋转轴线与副漂体的中心轴线垂直,在旋转件上固定有与旋转轴线垂直的磁针;主漂体和副漂体之间以柔性连接件相连接,当主漂体和副漂体均位于水中式,整体处于同轴状态,具有立式鱼漂的特点和功能;在副漂体上设置的带有磁针的旋转件,具有将副漂体定向的功能以保证副漂体以横向姿态进入垂钓者的视线进一步便于观察副漂体的运动。

中国专利文献,授权公告号CN205671303U,公开了一种自动导向的分水鱼漂,包括漂体,在漂体顶部设有漂尾,在漂体的底部设有漂脚,其特征在于,在漂体的侧面上插接有软质导向片,所述软质导向片所在曲面与漂体的中心轴平行;由流体力学知识可知,水滴形流线体在水中所受阻力最小,将本体的横截面设为水滴形,在有鱼吃鱼饵时本漂体运动幅度较大,能够准确及时地反应鱼儿吃食的情况,提高了鱼漂的灵敏度;另一方面,水滴形本体尖端侧面上设置的导向片以及配重金属插槽使得本体在水流的情况下自动保证雨滴形本体椭圆面迎着水流方向而所受阻力最小,提高了本漂体在水中的稳定性。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9644957A,公开了一种中空排水醒目漂尾,包括内部为中空的漂尾本体,在漂尾本体外壁上设有漂尾,在相邻两个漂尾之间设有间隔目,所述间隔目的颜色与漂尾的颜色不相同,在漂尾本体上设有多个与漂尾内部相连通的通水孔,多个通水孔沿着漂尾本体轴向和周向均匀交错分布,在漂尾本体底部连接有漂尾连接帽,所述漂尾连接帽与漂尾本体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制作;通过对浮漂的力学分析及模型计算对漂尾进行重新设计,采用中空、薄壁、排水通孔结构的漂尾大大提高了钓组系统的位移灵敏度和下降(速度)灵敏度,从而满足了钓深钓远的要求。

中国专利文献,授权公告号CN105475247B,公开了一种传光鱼漂及发光鱼漂,传光鱼漂包括漂体和导光棒,所述导光棒自上而下穿过漂体,位于漂体以上部分的导光棒为漂尾,位于漂体以内部分的导光棒为漂轴,位于漂体以下部分的导光棒为漂脚;发光鱼漂包括传光鱼漂和发光器,在发光器的光输出端设有导光棒接口,所述漂脚插装在导光棒接口内;传光鱼漂能够单独做为鱼漂使用,同时其内部具有完整的导光光路,配合发光器可以在夜间钓鱼时使用;发光鱼漂取代了原来鱼漂的内置式电子器件的形式,其发光器还具有配重的作用,另一方由于在发光器上安装有浮力调节装置使得发光鱼漂具有浮力可调节的功能,发光器件的电池仓具有充电座的功能,从而实现了一种具有配重、浮力可调节的发光鱼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滑动漂脚式漂体、平衡组件及抗水流鱼漂,解决目前立式鱼漂不能在水流中进行垂钓,特别是不能在急流水中进行垂钓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滑动漂脚式漂体,包括漂体和下阻挡器,当下阻挡器装配在漂体顶部时,此时漂体采用常规形状漂体,当下阻挡器设置在漂体上时,漂体为柱形本体,在柱形本体上设有滑动漂脚,所述下阻挡器包括与滑动漂脚之间通过磁性吸引相连接的套环,在套环内设有厚壁弹性套,厚壁弹性套套设在柱形本体上,所述滑动漂脚与柱形本体之间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漂脚包括滑座,所述滑座与柱形本体滑动连接,在滑座上设有用于连接鱼线的漂脚。

优选的,所述漂脚向上伸出滑座顶部。

优选的,在柱形本体顶端同轴设有用于连接漂尾的顶螺纹孔;在柱形本体底端同轴设有用于连接漂脚或者配重脚的底螺纹孔。

一种包括如上所述的滑动漂脚式漂体的抗水流鱼漂,将滑动漂脚式漂体简称为漂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相连接的漂尾、漂体和配重脚,在漂尾顶部或者中上部设有上阻挡器,在漂体顶部或者漂体上设有下阻挡器;在上阻挡器和下阻挡器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漂脚,滑动漂脚与下阻挡器之间通过磁性吸引相连接。

优选的,当下阻挡器设置在漂体顶部时,漂尾充当滑动漂脚的滑动轨道,滑动漂脚在漂尾上滑动连接。

优选的,当下阻挡器设置在漂体上时,所述漂体为圆柱形漂体,漂体和漂尾充当滑动漂脚的滑动轨道,滑动漂脚在漂体和漂尾上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漂脚包括滑座,所述滑座与漂尾或者漂体滑动连接,在滑座上设有用于连接鱼线的漂脚。

优选的,在配重脚上配有可拆卸安装的配重座。

优选的,漂尾底部与漂体顶部之间螺纹连接,漂体底部与配重脚顶部之间螺纹连接。

一种抗水流鱼漂平衡组件,包括漂尾、平衡连接器和配重脚,所述漂尾插接在平衡连接器顶部,配重脚插接在平衡连接器的底部,且在平衡连接器顶部设有用于插接漂体的插接孔,当漂体插接在插接孔内时漂体中心轴线与漂尾中心轴线平行;在漂尾顶部或者中上部设有上阻挡器,在漂尾底部设有下阻挡器;在上阻挡器和下阻挡器之间的漂尾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漂脚,滑动漂脚与下阻挡器之间通过磁性吸引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漂脚包括滑座,所述滑座与漂尾滑动连接,在滑座上设有用于连接鱼线的漂脚。

优选的,所述漂脚向上伸出滑座顶部。

优选的,在配重脚上配有可拆卸安装的配重座或者裹铅座。

一种包括如上所述的抗水流鱼漂平衡组件的抗水流鱼漂,在平衡连接器顶部的插接孔内插接有漂体,所述漂体中心轴线与漂尾中心轴线平行。

一种包括如上所述的抗水流鱼漂平衡组件的抗水流发光鱼漂,包括导光漂尾、平衡连接器、导光配重脚和配重发光器,所述导光漂尾插接在平衡连接器顶部,导光配重脚顶部插接在平衡连接器的底部,配重发光器连接在导光配重脚底部,且在平衡连接器顶部设有用于插接漂体的插接孔,当漂体插接在插接孔内时漂体中心轴线与导光漂尾中心轴线平行;在导光漂尾顶部或者中上部设有上阻挡器,在导光漂尾底部设有下阻挡器;在上阻挡器和下阻挡器之间的导光漂尾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漂脚,滑动漂脚与下阻挡器之间通过磁性吸引相连接;

所述导光漂尾、导光配重脚均采用导光材料制作,在配重发光器的光输出端设有传光接口,所述导光配重脚插装在传光接口内。

优选的,所述配重发光器包括本体,传光接口设置在本体顶部,在本体内设有灯珠和电池仓,在电池仓内设有用于给灯珠提供电源的锂电池,在本体侧部或者底部设有电池开关,灯珠位于传光接口底部从而使得灯珠发出的光顺利依次导入导光配重脚、平衡连接器和导光漂尾内。

优选的,所述导光漂尾和导光配重脚一体成型制作而形成一个导光棒,导光棒贯穿平衡连接器设置。

优选的,在平衡连接器内部设有内置导光棒,在内置导光棒顶部设有上导光接口,在内置导光棒底部设有下导光接口,导光漂尾底部插接在上导光接口内,导光配重脚顶部插接在下导光接口内;所述上阻挡器采用导光材料制作形成导光上阻挡器。

本发明所具有的显著有益效果为:

(1)弃掉了现有立式鱼漂在垂钓中漂脚末端直接受力的垂钓技术结构特征和应用特征,取而代之为漂脚滑动式抗水流鱼漂的新垂钓技术结构特征和应用特征。

(2)漂脚滑动式抗水流鱼漂拥有目前立式鱼漂在静水中所有的垂钓技术应用特征,通过滑动漂脚和下阻挡器之间的磁力互吸的功能,漂脚滑动式抗水流鱼漂在进行回竿拉漂逗鱼这个技术动作时会牵动鱼漂在水中进行水平式位移,这个过程如有鱼口出现,鱼漂会及时准确反映出鱼吃钩的有益讯号,获得了增加中鱼率的益处,而目前立式鱼漂做这个回杆拉漂逗鱼技术动作时,鱼漂却是向外倾倒或没入水中后再直立浮起的过程,在鱼漂没有归位稳定前有鱼口出现,反映在鱼漂上是延迟的和不准确的鱼吃钩讯号,导致中鱼率下降。

(3)漂脚滑动式抗水流鱼漂拥有目前立式鱼漂不具有在水流中垂钓的显著技术应用特征,特别是在缓流、中流、急水流中的垂钓应用,鱼漂直立水流中的效果显著,其垂钓效果和静水垂钓之间并无多少差别。

(4)漂脚滑动式抗水流鱼漂拥有目前立式鱼漂不具有的漂脚在漂尾顶部提起鱼漂的垂钓技术应用特征,这个技术特征有益效果很显著,直接在漂尾最顶部提起鱼漂,由于滑动漂脚高于上阻挡器,既避免了鱼漂缠绕鱼线,还解决了目前立式鱼漂提漂时需要鱼漂在水中进行镜像翻转的问题,这就没有了水阻力对鱼漂因瞬间镜像翻转产生弯折伤害的显著有益效果,没有了爆顶、爆底现象的发生,获得了鱼漂超长使用寿命的显著益处,鱼漂寿命延长除了增加钓鱼人的使用价值益处还减缓了对鱼漂资源的过快消耗,具有一定的环保益处。

(5)抗水流鱼漂平衡组件通过平衡连接器将漂体、漂尾和配重脚连接在一起,同时改变了传统的三种同轴结构,避免了滑动漂脚与漂体互相干扰的问题;

(6)另一方面根据水流等情况对平衡连接器进行了多个替换结构的改变以减小水阻力更加适应在流水中垂钓;

(7)抗水流发光鱼漂在具有上述优点的同时,还满足了夜间垂钓的需求,适用性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下阻挡器设置在漂体顶部时抗水流鱼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阻挡器设置在漂体上时本抗水流鱼漂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下阻挡器设置在漂体上时本抗水流鱼漂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抗水流鱼漂使用时调节过程示意图;

图5为抗水流鱼漂平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包括抗水流鱼漂平衡组件的抗水流鱼漂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抗水流鱼漂平衡组件的替换结构形式之一;

图8为抗水流鱼漂平衡组件的替换结构形式之二;

图9为抗水流鱼漂平衡组件的替换结构形式之三;

图10为抗水流鱼漂平衡组件的替换结构形式之四;

图11为包括抗水流鱼漂平衡组件的抗水流发光鱼漂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配重发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如图2所示,一种滑动漂脚式漂体, 包括漂体和下阻挡器5,当下阻挡器5装配在漂体顶部时,此时漂体采用常规形状漂体,此时漂体6的形状不受限制,可以采用普通纺锤体形漂体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漂体;当下阻挡器5设置在漂体上时,漂体为柱形本体8,在柱形本体8上设有滑动漂脚4,所述下阻挡器5包括与滑动漂脚4之间通过磁性吸引相连接的套环,在套环内设有厚壁弹性套,厚壁弹性套套设在柱形本体8上,所述滑动漂脚4与柱形本体8之间滑动连接。

所述滑动漂脚4包括滑座,所述滑座与柱形本体8滑动连接,在滑座上设有用于连接鱼线的漂脚3,且所述漂脚3向上伸出滑座顶部。

在柱形本体8顶端同轴设有用于连接漂尾2的顶螺纹孔;在柱形本体8底端同轴设有用于连接漂脚或者配重脚9的底螺纹孔。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抗水流鱼漂,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相连接的漂尾2、漂体6和配重脚7,在漂尾2顶部或者中上部设有上阻挡器1,在漂体6顶部或者圆柱形漂体8上设有下阻挡器5;在上阻挡器1和下阻挡器5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漂脚4,滑动漂脚4与下阻挡器5之间通过磁性吸引相连接。

具体地结构为,当下阻挡器5设置在漂体6顶部时,漂尾2充当滑动漂脚4的滑动轨道,滑动漂脚4在漂尾2上滑动连接。当下阻挡器5设置在漂体上时,所述漂体为圆柱形漂体8,圆柱形漂体8和漂尾2充当滑动漂脚4的滑动轨道,滑动漂脚4在圆柱形漂体8和漂尾2上滑动连接,此时由于滑动漂脚4需要在漂体上滑动所以采用圆柱形漂体8结构。

为了实现下阻挡器5能够方便地在漂尾2或者圆柱形漂体8上改变固定位置,所述下阻挡器5包括与滑动漂脚4之间通过磁性吸引相连接的套环,在套环内设有厚壁弹性套;当下阻挡器5设置在漂体6顶部时,厚壁弹性套套设在漂尾2上,当下阻挡器5设置在圆柱形漂体8上时,厚壁弹性套套设在圆柱形漂体8上,从而通过厚壁弹性套的作用进行套设固定作用。

其中,滑动漂脚4包括滑座,所述滑座与漂尾2或者圆柱形漂体8滑动连接,在滑座上设有用于连接鱼线11的漂脚3。

在在配重脚7上配有可拆卸安装的配重座,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可以进行选择性使用,同时漂尾2、漂体6和配重脚7之间优选地采用可拆卸安装方式,即漂尾2底部与漂体6顶部之间螺纹连接,漂体6底部与配重脚7顶部之间螺纹连接。

当配重脚7是非金属制成,如:配重脚7是碳纤维棒或玻璃纤维棒制成的,那么它自身的重量很轻达不到配重的要求,需要额外的配重加入(铅皮条),这就需要有个可以能在上面裹铅皮的配重座,这个配重量至少要大于:当鱼漂抛入水中平躺时,滑动漂脚4位于漂尾2最顶端处,这个配重量产生的力矩至少要满足能带动鱼漂翻身直立,使滑动漂脚4从顶部自由落体到下阻挡器处完成磁力吸引的动作。

具体分两种情况:

(1)配重脚7自身为金属制成的各种外形,重量是漂脚滑动式抗水流鱼漂在出厂前就已设定好的,钓鱼人直接使用,不用自己设定。

(2)配重脚7自身为非金属,没有设定好配重,上面仅装好了配重座,由钓鱼人自行在上面裹铅皮设定重量。)

如图3所示,本发明弃掉了现有立式鱼漂在垂钓中漂脚末端直接受力的鱼漂技术结构特征和应用特征,取而代之为漂脚滑动式抗水流鱼漂技术结构特征和应用特征,除了使漂脚在外观上更为多样化外,重要的是解决了抗水流的难题,但是为了满足钓鱼人对目前立式鱼漂的习惯性感官效果还可以将配重脚7制作成原有固定漂脚10的形状。

如图4所示,本发明在使用铅坠悬坠钓法时,漂尾2顶部露出水面12,鱼漂的其它部分位于水面12之下,鱼线11连接在滑动漂脚4的漂脚3上,在铅坠12和鱼线11的共同作用下,位于水面下部分的鱼漂将以滑动漂脚4为支点,水流的流动能量作用在滑动漂脚4以上部分和以下部从而形成两个方向相反的力矩,当该两个力矩达到平衡时鱼漂处于平衡状态,例如图4中的图(A)当两个力矩达到平衡时,鱼漂整体向流水方向倾斜,说明下阻挡器5位置调低了,将其向上位置调整后如图(B)所示,此时鱼漂整***于竖直状态,继续向上位置调整后如图(C)所述两个力矩达到平衡时,保证鱼漂整体向水流反方向微倾是最佳钓鱼状态。

本发明在使用铅坠悬坠钓法时,鱼漂整体向水流方向微倾或直立状态是最佳钓鱼状态。

这两种钓法区别在于:悬坠钓法需要鱼竿稍头做牵引定位,在水流的作用下鱼漂会缓慢向岸边靠近但灵敏度却是高的,铅坠触底钓法就是铅坠刚触底恰好保证不走漂的钓法,这种钓法钓点定位精准,鱼漂稳定不移动,无需鱼竿刻意牵引,具体操作是:扬竿抛漂至流水面上,鱼漂翻身直立下沉至钓目的过程中回竿压钓线入水,鱼漂靠自身平衡能力直立在流水面上,具有同静水中一样的技术垂钓效果,灵敏度趋于沉稳无假口,鱼漂整体竖直或向水流方向微倾是最佳钓鱼状态,上述两种钓法均是垂钓者斜身面向去水方向进行垂钓为佳。

根据水流大小等实际情况按照上述方式调整好后就可以进行垂钓,在垂钓的过程中,下阻挡器5的位置决定了鱼漂在水中的竖直状态,下阻挡器5和滑动漂脚4之间为磁力相互吸引关系,这个很重要,因为在垂钓过程中特别出现回竿逗鱼等微力技术动作时能保证滑动漂脚4不会发生向上位移,所以回竿这个技术动作会牵动鱼漂在水中进行水平式位移,而目前立式鱼漂做这个技术动作却是向外倾倒后再直立的过程,在鱼漂没有回位稳定时有鱼口出现,反映在鱼漂上是延迟的和不准确的讯号,上阻挡器1位于漂尾2末端起到制动滑动漂脚4的作用,当提漂时,滑动漂脚4脱离和下阻挡器5之间磁吸力向上滑动到上阻挡器1后被制动后带起整个鱼漂动作,此时向外伸出的漂脚3高于上阻挡器1,位于整个鱼漂的最顶端,这就避免了鱼漂和鱼线11出现纠缠现象的产生,另外本发明的漂脚滑动式抗水流鱼漂均可加载运用目前已有的电子发光鱼漂技术,对鱼漂内部和外部展开相关技术匹配的应用包括将漂尾、配重脚与漂体之间设为可拆卸式连接的连接方式,鱼漂并不限定其鱼漂漂体的形态,只要是能完成上述技术实施的漂体形态均可应用在导轨式鱼漂上,同样也不限定鱼漂的滑动轨道样式,无论是内轨还是外轨形式或者是可拆卸式连接的轨道,同样只要能完成上述技术实施的导轨样式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另外本发明的漂脚滑动式抗水流鱼漂均可加载运用目前已有的电子发光鱼漂技术,对鱼漂内部和外部展开相关技术匹配的应用包括将漂尾、配重脚与漂体之间设为可拆卸式连接的连接方式,鱼漂并不限定其鱼漂漂体的形态,只要是能完成上述技术实施的漂体形态均可应用在导轨式鱼漂上,同样也不限定鱼漂的滑动轨道样式,无论是内轨还是外轨形式或者是可拆卸式连接的轨道,同样只要能完成上述技术实施的导轨样式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同样也不限定配重脚的样式及形状,无论是漂脚状或者是在漂脚上加装配重的形式,同样只要能完成上述技术实施的配重样式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关于在滑动式抗水流鱼漂的配重技术说明:漂体6下端设有配重脚7,是整个滑动式抗水流鱼漂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节点技术,并不被其外管形状所限制,配重脚7有两个至关重要的作用:1,配重脚7使整个鱼漂的重心位于最下部,使鱼漂整体浮力结构为头轻脚重的结构形式,在水中起到使鱼漂直立水中和有一定的抗横向摆动作用,配合下阻挡器5的位置调整可以达到最佳的横向控制,保证了鱼漂在水流中的直立姿态。2 带动鱼漂在水面上做出翻身直立的动作使滑动漂脚7从漂尾2的最顶端滑动到下阻挡器5处吸合,这个技术特征很重要,关联着回竿定位、逗鱼动作产生的鱼漂水平移动技术效果,及最后的提漂动作产生免受水阻力伤害鱼漂的有益效果。

滑动漂脚式抗水流鱼漂的技术关联性:鱼漂做为导轨,鱼漂的配重脚7位于鱼漂的下部是鱼漂整体的重心,主要作用是控制鱼漂整体在水中翻身直立确保滑动漂脚能从漂尾顶部滑落到下阻挡器5吸合,同时还控制着鱼漂竖向的平衡,下阻挡器5控制着鱼漂整体水平方向的平衡,下阻挡器5可变定位在轨道上和配重脚7相互作用协调控制着鱼漂在水流中的直立姿态,上阻挡器1则起到阻挡滑动漂脚7不脱出其漂尾2轨道的作用,上述各部技术关联共同组成了滑动漂脚式抗水流鱼漂总体的抗水流技术特征。

下阻挡器5的技术作用说明:鱼漂要直立在水流中,在受到的横向水流冲击力、钩坠向下的坠力和弧形鱼线的牵引力等一起产生的合力,这些力均作用在滑动漂脚上从而反映在鱼漂姿态上,滑动漂脚7是所有力的汇集点,而下阻挡器5则控制着滑动漂脚7在鱼漂轨道上的位置,等于下阻挡器5控制着所有力汇集点的位置,而下阻挡器5是可变定位的,从而能控制使该力汇集点上部分和下部分受到的力相等,使鱼漂在水流中保持直立的平衡。

上阻挡器的技术说明:上阻挡器设在漂尾顶部,起到了阻挡滑动漂脚脱出漂尾的作用,它和下阻挡器一起构成了限制滑动漂脚活动区间的技术组件。

如图5所示,一种抗水流鱼漂平衡组件,包括漂尾2、平衡连接器14和配重脚或者称为配重杆15,所述漂尾2插接在平衡连接器14顶部,配重脚插接在平衡连接器14的底部,且在平衡连接器14顶部设有用于插接漂体13的插接孔13,当漂体6插接在插接孔13内时漂体6中心轴线与漂尾2中心轴线平行;在漂尾2顶部或者中上部设有上阻挡器1,在漂尾2底部设有下阻挡器5;在上阻挡器1和下阻挡器5之间的漂尾2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漂脚4,滑动漂脚4与下阻挡器5之间通过磁性吸引相连接。

所述滑动漂脚4包括滑座,所述滑座与漂尾2滑动连接,在滑座上设有用于连接鱼线的漂脚3,且所述漂脚3向上伸出滑座顶部;在配重脚或者配重杆15上配有可拆卸安装的配重座或者裹铅座16。

一种包括如上所述的抗水流鱼漂平衡组件的抗水流鱼漂,在平衡连接器14顶部的插接孔13内插接有漂体6,所述漂体6中心轴线与漂尾2中心轴线平行。

根据实际情况,如图7至图10,平衡连接器14还可以具有多种替换的结构形式,同样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该抗水流鱼漂的使用方法和过程与图4中的相同不再赘述。

如图11和图12所示,一种包括如上所述的抗水流鱼漂平衡组件的抗水流发光鱼漂,包括导光漂尾18、平衡连接器19、导光配重脚20和配重发光器21,所述导光漂尾18插接在平衡连接器19顶部,导光配重脚20顶部插接在平衡连接器19的底部,配重发光器21连接在导光配重脚20底部,且在平衡连接器19顶部设有用于插接漂体6的插接孔,当漂体6插接在插接孔内时漂体6中心轴线与导光漂尾18中心轴线平行;在导光漂尾18顶部或者中上部设有上阻挡器17,在导光漂尾18底部设有下阻挡器5;在上阻挡器17和下阻挡器5之间的导光漂尾18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漂脚4,滑动漂脚4与下阻挡器5之间通过磁性吸引相连接;

所述导光漂尾18、平衡连接器19、导光配重脚20均采用导光材料制作,在配重发光器21的光输出端设有传光接口22,所述导光配重脚20插装在传光接口22内。

如图12所示,具体的,所述配重发光器21包括本体23,传光接口22设置在本体23顶部,在本体23内设有灯珠和电池仓24,在电池仓24内设有用于给灯珠提供电源的锂电池,在本体23侧部或者底部设有电池开关,灯珠位于传光接口22底部从而使得灯珠发出的光顺利依次导入导光配重脚20、平衡连接器19和导光漂尾18内。

本实施例中的电池开关选择螺纹连接形式的旋钮式开关。

为了达到更好的导光效果,所述导光漂尾18和导光配重脚20一体成型制作而形成一个导光棒,导光棒贯穿平衡连接器19设置。

导光漂尾18、平衡连接器19和导光配重脚20的另一种连接方式还可以为:在平衡连接器19内部设有内置导光棒,在内置导光棒顶部设有上导光接口,在内置导光棒底部设有下导光接口,导光漂尾18底部插接在上导光接口内,导光配重脚20顶部插接在下导光接口内从而整体形成一个发光终端;所述上阻挡器17采用导光材料制作形成导光上阻挡器。

根据实际情况,如图7至图10,平衡连接器14还可以具有多种替换的结构形式,同样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该抗水流发光鱼漂的使用方法和过程与图4中的相同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2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带导流槽硬尾重力感应变光电子浮漂及变光控制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