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变电路

文档序号:1245428 发布日期:2020-08-18 浏览: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逆变电路 (Inverter circuit ) 是由 尹相柱 唐朝垠 雷健华 于 2020-05-1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子电力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逆变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电源、三个辅助谐振电路、三相逆变器和三相负载,其中,每一辅助谐振电路包括一谐振电感,三相逆变器包括三个桥臂,每一桥臂包括两个主开关和两个谐振电容,一所述主开关上并联有一所述谐振电容,三个辅助谐振电路上的谐振电感分别与三个桥臂的输出端连接,在主开关需要切换状态时,与主开关位于同一相上的谐振电感和/或谐振电容产生谐振,以使所述主开关能够实现零电流关断和零电压导通。(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onic power, and discloses an inverter circuit which comprises a direct-current power supply, three auxiliary resonant circuits, a three-phase inverter and a three-phase load which are sequentially connected, wherein each auxiliary resonant circuit comprises a resonant inductor, the three-phase inverter comprises three bridge arms, each bridge arm comprises two main switches and two resonant capacitors, one main switch is connected with one resonant capacitor in parallel, the resonant inductors on the three auxiliary resonant circuit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s of the three bridge arms, and when the main switches need to be switched, the resonant inductors and/or the resonant capacitors on the same phase as the main switches generate resonance, so that the main switches can be switched off at zero current and switched on at zero voltage.)

一种逆变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子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逆变电路。

背景技术

谐振极型软逆变器是指直流环节电压不受谐振的影响,辅助电路连接在逆变器的输出端的电子元件,当其与三相逆变器结合使用时,谐振极型软逆变器的辅助谐振电路通常连接在三相逆变器的三个输出端上,通过辅助谐振电路,每一相上三相逆变器的两组功率开关器件的极点电压能够场产生谐振,为开关器件的零电压导通或零电流关断创造条件,且在对整个系统电路进行脉宽调制时,能够同时触发逆变器和辅助谐振电路,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软开关逆变器,谐振极型软逆变器因其具有上述优良性能而在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以上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在使用了谐振极型软逆变器的逆变电路拓扑结构中,需要使用4个有源辅助开关,或者在直流母线上串联大容量电解电容,才能够让开关器件实现零电流关断和零电压导通,这些方案会增大逆变器的体积和成本,使得拓扑结构变得复杂,增加了系统的控制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零电流关断和零电压导通的逆变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逆变电路,包括:

直流电源;

三个辅助谐振电路,其三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每一所述辅助谐振电路包括一谐振电感;

三相逆变器,其三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三个辅助谐振电路的三个输出端连接,所述三相逆变器包括三个桥臂,每一所述桥臂包括两个主开关和两个谐振电容,一所述主开关上并联有一所述谐振电容,所述三个辅助谐振电路上的谐振电感分别与所述三个桥臂的输出端连接;

三相负载,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三个桥臂的三个输出端连接;其中,

在所述主开关需要切换状态时,与所述主开关位于同一相上的所述谐振电感和/或所述谐振电容产生谐振,以使所述主开关实现零电流关断和零电压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任一所述桥臂包括:第一主开关和第二主开关,所述第一主开关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主开关的集电极连接,所述谐振电感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主开关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主开关的集电极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一主开关和所述第二主开关位于同一相的所述辅助谐振电路还包括:

单向变压器,其包括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所述副边绕组的一端与所述谐振电感的另一端连接;

第一辅助开关,其发射极与直流电源的阴极连接,其集电极与所述副边绕组的另一端连接;

第二辅助开关,其发射极与所述第一辅助开关的集电极连接,其集电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的阳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一主开关和所述第二主开关位于同一相的所述辅助谐振电路还包括:

第一辅助二极管,其阳极与所述原边绕组的一端连接,其阴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的阳极连接;

第二辅助二极管,其阳极与所述原边绕组的另一端连接,其阴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的阳极连接;

第三辅助二极管,其阳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的阴极连接,其阴极与所述原边绕组的另一端连接;

第四辅助二极管,其阳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的阴极连接,其阴极与所述原边绕组的一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开关和所述第二主开关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皆反向并联有一续流二极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开关和所述第二主开关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辅助开关和所述第二辅助开关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皆反向并联有一反并二极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辅助开关和所述第二辅助开关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相逆变器还包括:

驱动芯片,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主开关、所述第二主开关、所述第一辅助开关和所述第二辅助开关的基极连接,用于输出脉冲信号控制所述第一主开关、所述第二主开关、所述第一辅助开关和/或所述第二辅助开关的通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相负载中每一相负载皆包括一负载电容和一负载电感,所述负载电容与所述负载电感串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逆变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电源、三个辅助谐振电路、三相逆变器和三相负载,其中,每一辅助谐振电路包括一谐振电感,三相逆变器包括三个桥臂,每一桥臂包括两个主开关和两个谐振电容,一所述主开关上并联有一所述谐振电容,三个辅助谐振电路上的谐振电感分别与三个桥臂的输出端连接,在主开关需要切换状态时,与主开关位于同一相上的谐振电感和/或谐振电容产生谐振,以使所述主开关能够实现零电流关断和零电压导通。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模块表示为类似的元件/模块,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逆变电路的单相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单相电路的工作波形图;

图5(a)是图3所示单相电路在第一种工作模式下的等效电路图;

图5(b)是图3所示单相电路在第二种工作模式下的等效电路图;

图5(c)是图3所示单相电路在第三种工作模式下的等效电路图;

图5(d)是图3所示单相电路在第四种工作模式下的等效电路图;

图5(e)是图3所示单相电路在第五种工作模式下的等效电路图;

图5(f)是图3所示单相电路在第六种工作模式下的等效电路图;

图5(g)是图3所示单相电路在第七种工作模式下的等效电路图;

图5(h)是图3所示单相电路在第八种工作模式下的等效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此外,本文所采用的“第一”、“第二”、“第三”等字样并不对数据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仅是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现在的工业生产对逆变器开关频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高频化必成为未来逆变器发展的主导方向,但是在硬开关逆变器中,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越高,开关损耗就会越大,严重限制了逆变器高频化的发展趋势。为此,软开关技术迅速发展起来,当逆变器工作在高频状态下,通过软开关技术可以很好的实现逆变器中功率开关器件的软开关切换,进而减小功率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提高逆变器的效率。

在现代工业领域的各类软开关逆变器中,谐振极型软开关逆变器的性能较为突出,当结合三相逆变器应用在逆变系统中时,由于其谐振特性,能够为逆变系统中的开关器件的零电压导通或零电流关断创造条件,且由于其控制特性,能够实现对逆变系统中的三相逆变器和辅助谐振电路的同时控制,且两者之间互不影响。然而,现有技术中结合了三相逆变器和谐振极型软开关逆变器的逆变系统,通常逆变电路的结构较为复杂,且对于逆变器的控制难度较大,难以实现三相逆变器中主开关的零电流关断和零电压导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逆变电路,其在三相逆变器的主开关上并联了谐振电容,同时,还在辅助谐振电路中设置了谐振电感,谐振电容与谐振电压能够产生谐振,以使主开关实现零电流关断和零电压导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逆变电路,不需要在直流环节串联大容量的俊雅电容就能解决逆变器中性点点位变化的问题,实现零电流关断和零电压导通。同时,不需要设置用于控制辅助谐振电路中辅助开关的电感电流阈值,因而不需要设置额外的检测和计时电路。此外,由于其利用变压器来辅助换流,因而谐振辅助电路上仅需要两个辅助开关,即可实现逆变系统中开关器件的软开关切换。

具体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逆变电路,请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电路的结构示意图,该逆变电路100包括:直流电源110、三个辅助谐振电路120、三相逆变器130和三相负载140。其中,

所述直流电源110是一种能够将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的整流电源或者是电池串并联产生的直流电源。

所述三个辅助谐振电路120的三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110的输出端连接,每一所述辅助谐振电路(121、122、123)包括一谐振电感(Lra、Lrb、Lrc)。所述三个辅助谐振电路120作为直流环节用于调制所述直流电源110输出的直流电。

所述三相逆变器130的三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三个辅助谐振电路120的三个输出端连接,所述三相逆变器130包括三个桥臂(131、132、133),每一所述桥臂(131、132、133)包括两个主开关Sn和两个谐振电容Crn,一所述主开关Sn上并联有一所述谐振电容Crn,所述三个辅助谐振电路120上的谐振电感(Lra、Lrb、Lrc)分别与所述三个桥臂(131、132、13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相逆变器130能够将所述直流电源110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

所述三相负载140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三个桥臂(131、132、133)的三个输出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其用于表示对各个相同器件的标号。

在所述主开关Sn需要切换状态时,与所述主开关Sn位于同一相上的所述谐振电感(Lra、Lrb、Lrc)和/或所述谐振电容Crn产生谐振,使得所述谐振电容Crn的端电压减小到零,以使所述主开关实现零电流关断和零电压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见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基于图1所示逆变电路,由于所述三个辅助谐振电路120中每一辅助谐振电路的拓扑结构相同,所述三相逆变器130中每一桥臂的拓扑结构相同,以下以位于同一相上辅助谐振电路和桥臂对所述逆变电路的电路结构进行说明,请一并参见图3,其示出了图2所示逆变电路的单相电路结构示意图。其中,

所述桥臂包括:第一主开关S1和第二主开关S2,所述第一主开关S1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主开关S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谐振电感Lr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主开关S1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主开关S2的集电极之间。所述第一主开关S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反向并联有一续流二极管D1,所述第二主开关S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反向并联有一续流二极管D2。所述第一主开关S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还并联有一谐振电容Cr1,所述第二主开关S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还反向并联有一谐振电容Cr2。所述第一主开关S1和所述第二主开关S2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与所述第一主开关S1和所述第二主开关S2位于同一相的所述辅助谐振电路还包括:单向变压器、第一辅助开关Sa1、第二辅助开关Sa2、第一辅助二极管Da1、第二辅助二极管Da2、第三辅助二极管Da3和第四辅助二极管Da4

所述单向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2,所述副边绕组n2的一端与所述谐振电感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辅助开关Sa1的发射极与直流电源110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辅助开关Sa1的集电极与所述副边绕组n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辅助开关Sa2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辅助开关Sa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辅助开关Sa2的集电极与所述直流电源110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辅助开关Sa1和所述第二辅助开关Sa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皆反向并联有一反并二极管。所述第一辅助开关Sa1和所述第二辅助开关Sa2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所述第一辅助二极管Da1的阳极与所述原边绕组n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辅助二极管Da1的阴极与所述直流电源110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辅助二极管Da2的阳极与所述原边绕组n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辅助二极管Da2的阴极与所述直流电源110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辅助二极管Da3的阳极与所述直流电源110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辅助二极管Da3的阴极与所述原边绕组n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辅助二极管Da4的阳极与所述直流电源110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四辅助二极管Da4的阴极与所述原边绕组n1的一端连接。

所述三相负载中每一相负载皆包括一负载电容(Ra、Rb、Rc)和一负载电感(La、Lb、Lc),所述负载电容(Ra、Rb、Rc)与所述负载电感串联(La、Lb、Lc)。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相逆变器还包括:驱动芯片(图未示),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主开关S1、所述第二主开关S2、所述第一辅助开关Sa1和所述第二辅助开关Sa2的基极连接,用于输出脉冲信号控制所述第一主开关S1、所述第二主开关S2、所述第一辅助开关Sa1和/或所述第二辅助开关Sa2的通断。

由于三相电路中各相通路内的开关器件是能够独立控制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以图2所示逆变器的单相等效电路(即图3所示单相电路)为例,分析所述单相电路中开关器件的工作状态及其切换过程,具体地,请一并参见图3和图4,以及,图5(a)、图5(b)、图5(c)、图5(d)、图5(e)、图5(f)、图5(g)、图5(h)。其中,图4表示的是图3所示单相电路的工作波形图,图5(a)、图5(b)、图5(c)、图5(d)、图5(e)、图5(f)、图5(g)、图5(h)表示的是图3所示单相电路在一个开关周期内八种工作模式下的等效电路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分析的是负载电流为正的情况,且以图4中t-t0期间为单相电路的初始状态为例。

在第一种工作模式下(对应图4中t-t0阶段),请一并参见图3、图4和图5(a),此时为所述单相电路的初始状态,在该工作模式期间,所述辅助谐振电路120停止工作,负载电流I 0全部从续流二极管D2流过,此阶段所述第一主开关S1为断开状态,所述第二主开关S2为导通状态,单相电路工作稳定,所述谐振电容Cr1的端电压uCr1与所述直流电源110两端的压降E相等,即uCr1=E,所述谐振电容Cr2的端电压uCr2为0,即uCr2=0,流经谐振电感Lr的电流iLr也为0,即iLr=0。

在第二种工作模式下(对应图4中t0-t1阶段),请一并参见图3、图4和图5(b),驱动芯片在t0时刻输出低电平脉冲信号关断所述第二主开关S2,同时输出高电平脉冲信号打开所述第二辅助开关Sa2。所述第二主开关S2在关断之前,由于没有电流流经所述第二主开关S2,所述第二主开关S2实现了零电流软关断;且由于所述谐振电感Lr的存在,减小了流经所述第二辅助开关Sa2的电流变化率,因而所述第二辅助开关Sa2实现了在零电流条件下的软开通。在打开所述第二辅助开关Sa2后,所述第二辅助二极管Da2和所述第四辅助二极管Da4也开始导通,所述谐振电感Lr所承受的电压为(1-k)E,其中,k为所述谐振电感Lr的自感系数,E为直流电源110两端的电压,所述谐振电感Lr被充电,电流iLr开始线性增大,流经所述谐振电感Lr的电流iLr与流经所述续流二极管D2的电流iD2之和等于所述负载电流I0。第二种工作模式在t1时刻结束,此时,流经所述谐振电感Lr的电流iLr线性增大到等于所述负载电流I0,流经所述续流二极管D2的电流iD2为0,所述续流二极管D2自然关断。

在第三种工作模式下(对应图4中t1-t2阶段),请一并参见图3、图4和图5(c),在t1时刻,所述谐振电感Lr、所述谐振电容Cr1和所述谐振电容Cr2开始谐振,所述谐振电容Cr1开始放电,所述谐振电容Cr1的端电压uCr1从E开始逐渐减小,所述谐振电容Cr2开始充电,所述谐振电容Cr2的端电压uCr2从0开始逐渐增大,所述谐振电感Lr继续被充电,流经所述谐振电感Lr的电流iLr从I0开始继续增大。当所述谐振电容Cr1的端电容uCr1减小到等于kE时,流经所述谐振电感Lr的电流iLr增大到正向最大值,此后,所述谐振电感Lr开始放电,流经所述谐振电感Lr的电流iLr逐渐减小,直至t2时刻结束,结束时,所述谐振电容Cr1的端电压uCr1减小到0,所述谐振电容Cr2的端电压uCr2增大到E,流经所述谐振电感Lr的电流iLr减小到I1

在第四种工作模式下(对应图4中t2-t3阶段),请一并参见图3、图4和图5(d),在t2时刻,所述续流二极管D1导通,通过驱动芯片输出高电平脉冲信号打开所述第一主开关S1,因为在所述第一主开关S1打开之前,与所述第一主开关S1并联的所述谐振电容Cr1的端电压uCr1已经减小到0,因此,所述第一主开关S1实现了零电压快开通。从t2时刻开始,所述谐振电感Lr承受的反向电压值为kE,流经所述谐振电感Lr的电流iLr开始线性减小,直至t3时刻结束,结束时,流经所述谐振电感Lr的电流iLr减小到I0,所述续流二极管D1自然关断。

在第五种工作模式下(对应图4中t3-t4阶段),请一并参见图3、图4和图5(e),在t3时刻,所述谐振电感Lr承受的反向电压值仍为kE,流经所述谐振电感Lr的电流iLr开始继续线性减小,流经所述谐振电感Lr的电流iLr与流经所述第一主开关S1的电流iS1之和等于所述负载电流I0,直至t4时刻结束,结束时,流经所述谐振电感Lr的电流iLr减小到0,负载电流I0全部流经所述第一主开关S1,也即是,流经所述第一主开关S1的电流iS1为I0

在第六种工作模式下(对应图4中t4-t5阶段),请一并参见图3、图4和图5(f),在t4时刻,通过驱动芯片输出低电平脉冲信号关断所述第二辅助二极管Da2。由于在关断所述第二辅助二极管Da2之前,流经所述第二辅助二极管Da2的电流iSa2已经减小到0,因此所述第二辅助二极管Da2实现了在零电流条件下的软关断。在本模式中,所述负载电流I0全部流过所述第一主开关S1,所述辅助谐振电路不工作,单相电路达到稳定状态,直至t5时刻结束,结束时,所述第一主开关S1关断,所述谐振电容Cr1的端电压uCr1为0,即uCr1=0,所述谐振电容Cr2的端电压uCr2与所述直流电源110两端的压降E相等,即uCr1=E,流经谐振电感Lr的电流iLr也为0,即iLr=0。

在第七种工作模式下(对应图4中t5-t6阶段),请一并参见图3、图4和图5(g),在t5时刻,通过驱动芯片输出高电平脉冲信号打开所述第一辅助二极管Da1,同时输出低电平脉冲信号关断所述第一主开关S1。由于所述谐振电感Lr减小了所述第一辅助二极管Da1开通时的电流上升率,因而所述第一辅助二极管Da1实现了零电流软开通,且在关断所述第一主开关S1时,与所述第一主开关S1并联的所述谐振电容Cr1减小了所述第一主开关S1关断瞬间的端电压上升率,因而所述第一主开关S1实现了零电压软关断。在所述第一辅助二极管Da1打开后,所述第一辅助二极管Da1和所述第三辅助二极管Da3也开始导通,所述谐振电感Lr、所述谐振电容Cr1和所述谐振电容Cr2开始谐振,所述谐振电容Cr1被充电,所述谐振电容Cr1的端电压uCr1从0开始逐渐增大,所述谐振电容Cr2开始放电,所述谐振电容Cr2的端电压uCr2从E开始逐渐减小,流经所述谐振电感Lr的电流iLr从0开始反向增大。当所述谐振电容的端电压ur2减小到等于kE时,流经所述谐振电感Lr的电流iLr刚好反向增大到正向最大值,此后,所述谐振电感Lr开始放电,流经所述谐振电感Lr的电流iLr逐渐减小,所述谐振电容Cr1继续充电,所述谐振电容Cr2继续放电,直至t6时刻结束,结束时,所述谐振电容Cr2的端电压ur2减小到等于0,所述谐振电容Cr1的端电压uCr1增大到等于E,流经所述谐振电感Lr的电流iLr反向减小到等于I2

在第八种工作模式下(对应图4中t6-t7阶段),请一并参见图3、图4和图5(h),在t6时刻,通过驱动芯片输出高电平脉冲信号打开所述第二主开关S2。由于在所述第二主开关S2打开之前,与所述第二主开关S2并联的所述谐振电容Cr2的端电压已经减小到0,因此,所述第二主开关S2实现了零电压开通。从t6时刻开始,所述续流二极管D1导通,流经所述谐振电感Lr的电流iLr从I2开始减小,直至t7时刻结束,此时,流经所述谐振电感Lr的电流iLr减小到0,负载电流I0全部流经所述续流二极管D1,所述辅助谐振电路结束工作。同时,在t7时刻通过驱动芯片输出低电平脉冲信号关断所述第一辅助开关Sa1,由于在关断所述第一辅助开关Sa1之前,流经所述第一辅助开关Sa1的电流iLr已经减小到0,因而所述第一辅助开关Sa1实现了零电流关断。

在t7时刻接收以后,所述单相电路的工作状态重新返回第一工作模式,并重复上述八种工作模式,以开始下一工作周期。需要说明的是,单相电流在负载电流为负的情况下的工作模式与上述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逆变电路100中,当所述三相变压器的原边绕组n1流过电流的时候,所述原边绕组n1承受的电压值假设为E,所述原边绕组n1的电流通过所述第二辅助二极管Da2和所述第四辅助二极管Da4(或者,所述第一辅助二极管Da1和所述第三辅助二极管Da3)续流流进所述直流电源110,会使得所述直流电源110无法向所述三相负载正向传递能量,会造成占空比丢失。因而,在t0时刻至t4时刻和t5时刻至t7时刻这两段辅助开关处于导通状态的时间里,为了减小占空比的丢失,在辅助谐振电路的控制中,应尽量减少辅助开关(所述第一辅助开关Sa1和所述第二辅助开关Sa2)的占空比。此外,所述谐振电感Lr、所述谐振电容Cr1和所述谐振电容Cr2也应尽量取较小的值,以减少辅助开关在每个开关周期的导通时间,进而减少占空比的丢失。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逆变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电源、三个辅助谐振电路、三相逆变器和三相负载,其中,每一辅助谐振电路包括一谐振电感,三相逆变器包括三个桥臂,每一桥臂包括两个主开关和两个谐振电容,一所述主开关上并联有一所述谐振电容,三个辅助谐振电路上的谐振电感分别与三个桥臂的输出端连接,在主开关需要切换状态时,与主开关位于同一相上的谐振电感和/或谐振电容产生谐振,以使所述主开关能够实现零电流关断和零电压导通。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1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单级多输入并网逆变器的控制装置及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