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带切割夹具

文档序号:1256937 发布日期:2020-08-21 浏览: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料带切割夹具 (Material belt cutting clamp ) 是由 粟野之也 关部义人 于 2018-01-2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料带切割夹具(10)包括:剪刀型的夹具主体(12),具备第一刃部(20a)、第二刃部(21a)以及一对抓持部(21a、21b);远端支撑部(40A),支撑被配置在第一刃部侧方的料带保持部(30)以及被切断后的料带(1)的远端部(1a);以及远端夹持部(16A),用于与远端支撑部(40A)一起夹持被切断后的料带(1)的远端部(1a)。料带保持部(30)在将料带(1)定位的状态下保持该料带,以使该料带在彼此相邻的元件收容部(2a)之间的位置处被切割。远端支撑部(40A)及远端夹持部(16A)分别具备第一成型部(41)和第二成型部(51a),通过第一成型部与第二成型部一起夹持切断后的料带(1)的远端部(1a)来将该远端部(1a)成型为指定形状。(The tape cutting jig (10) includes: a scissor-type jig main body (12) provided with a first blade (20a), a second blade (21a), and a pair of gripping sections (21a, 21 b); a distal end support section (40A) that supports the tape holding section (30) disposed on the side of the first blade section and the distal end section (1a) of the cut tape (1); and a distal end holding section (16A) for holding the distal end section (1a) of the cut tape (1) together with the distal end support section (40A). The tape holding section (30) holds the tape (1) in a state where the tape is positioned so as to be cut at a position between the adjacent element housing sections (2 a). The distal end support portion (40A) and the distal end holding portion (16A)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molding portion (41) and a second molding portion (51a), and the distal end portion (1a) of the cut tape (1) is held by the first molding portion and the second molding portion together to mold the distal end portion (1a) into a predetermined shape.)

料带切割夹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在带式供料器上使用的元件供应用料带进行切割的料带切割夹具。

背景技术

具备以料带作为载体来供应元件的带式供料器的元件装配装置为公知。元件供应用料带(以下称作元件带)由形成有多个元件收容部的载带和以覆盖各元件收容部的方式而被贴附在载带上的盖带构成。元件带以卷绕在卷盘上的状态而被设置在带式供料器上。带式供料器将元件带从卷盘拉出,并且在元件取出位置的紧前处将元件带开封,具体而言,将盖带剥离或切开以便能够取出元件。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由刀具切开盖带来将元件带开封的带式供料器。该带式供料器是一种所谓的无拼接式的如下的带式供料器:后续的元件带(后续带)的远端被预先设置在指定位置上,在先行的元件带(先行带)的元件用完后,后续带自动地被装载。

该带式供料器中,每次进行后续带的装载时,必须将刀具插入到料带远端处的载带与盖带之间。因此,为了使刀具的所述插入能够圆滑地且切实地进行,有必要对元件带的远端进行恰当的处理。具体而言,要求进行如下的处理作业:1)在相邻的元件收容部之间的位置处切割元件带,并且将该切割位置作为元件带的远端;2)使元件带的远端成型(折曲)为适于刀具插入的形状。

这样的元件带远端的处理作业比较麻烦。为此,而被提出了例如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料带切割夹具。该料带切割夹具具有具备可开闭地连结的上部和下部的钉书机型的结构,在元件带被定位且被夹在上部与下部之间的状态下同时地进行上述的1)、2)的作业。根据该料带切割夹具,能够简单地进行上述的处理作业。

然而,在采用专利文献2那样的钉书机型的料带切割夹具的情况下,虽然能够进行元件带的定位,但不能目视到元件带的切割位置,因此,作业者难以看清楚元件带是否被正确地切割。此外,由于作业者必须用手掌以覆盖夹具整体的方式握住该夹具来进行使用,因此,若考虑其易操作性时便难以实现大型化。亦即,若夹具被大型化,则作业者难以握住该夹具,操作也难以进行。因此,这样的夹具不适合于以例如宽度大的元件带为对象的情形。因此,在这一点上还有改善的余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4-72462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6-36003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较容易使用的料带切割夹具:对于料带宽度比较大的元件供应用料带也能够容易地应对,而且能够在目视到料带切割位置的情况下来进行作业。

本发明的料带切割夹具是用于切割元件供应用的料带的夹具,所述料带中,元件收容部在长边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排列,该料带切割夹具包括:剪刀型的夹具主体,具备第一刃部、第二刃部以及一对抓持部,并且通过接受紧握所述一对抓持部的切割操作来将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刃部和所述第二刃部之间的料带切断;料带保持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刃部的侧方,且以能够与该第一刃部一起位移的方式而被设置,并且将所述料带以与所述第一刃部及所述第二刃部交叉的状态保持;远端支撑部,支撑被所述第一刃部及所述第二刃部切断后的所述料带的远端部;以及远端夹持部,用于与所述远端支撑部一起夹持被所述第一刃部及所述第二刃部切断后的所述料带的所述远端部;其中,所述料带保持部在将所述料带定位的状态下保持该料带,以使该料带在彼此相邻的元件收容部之间的位置处被切割,所述远端支撑部及所述远端夹持部分别具备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部,通过所述第一成型部与所述第二成型部一起夹持所述切断后的料带的远端部来将该远端部成型为指定形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料带切割夹具的立体图。

图2A是元件供应用的料带的俯视图。

图2B是料带(第一类型料带)的剖视图(相当于图2A的IIB-IIB处的剖视图)。

图2C是料带(第二类型料带)的剖视图(相当于图2A的IIB-IIB处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盖带的开封(切开)状态的料带的俯视图。

图4是工作台的俯视图。

图5是设置有料带固定件的状态下的料带切割夹具的立体图。

图6是从后侧观察时的料带切割夹具的要部放大图(局部剖视图)。

图7是第一类型料带被固定在第一料带保持部(第一间距用保持部)的状态下的料带切割夹具的要部立体图。

图8是料带切割夹具的工作台部分的要部俯视图。

图9A是用于说明使用步骤的料带切割夹具的要部立体图(设置了元件带、料带固定件及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的阶段)。

图9B是图9A的状态下的料带切割夹具的要部剖视图。

图10A是用于说明使用步骤的料带切割夹具的要部立体图(元件带的切割作业的阶段)。

图10B是图10A的状态下的料带切割夹具的要部剖视图。

图11A是用于说明使用步骤的料带切割夹具的要部立体图(元件带的成型作业的阶段)。

图11B是图11A的状态下的料带切割夹具的要部剖视图。

图12是第二类型料带被固定在第一料带保持部(第一间距用保持部)的状态下的料带切割夹具的要部立体图。

图13A是用于说明使用步骤的料带切割夹具的要部立体图(完成了元件带的切割作业的阶段)。

图13B是图13A的状态下的料带切割夹具的要部剖视图。

图14A是用于说明使用步骤的料带切割夹具的要部立体图(元件带的成型作业的阶段)。

图14B是图14A的状态下的料带切割夹具的要部剖视图。

图15A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料带切割夹具的要部立体图(工作台被配置于第一作业位置的状态)。

图15B是料带切割夹具的要部立体图(工作台被配置于第二作业位置的状态)。

图16A是料带切割夹具的工作台部分的剖视图(工作台被配置于第一作业位置的状态)。

图16B是料带切割夹具的工作台部分的剖视图(工作台被配置于第二作业位置的状态)。

图17A是表示料带切割夹具的使用步骤的图(完成了元件带的切割的阶段)。

图17B是表示料带切割夹具的使用步骤的图(工作台被设置于第二作业位置的阶段)。

图17C是表示料带切割夹具的使用步骤的图(元件带的远端部的成型作业的阶段)。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料带切割夹具10的立体图。该料带切割夹具10是对在被搭载到元件装配装置的图外的带式供料器上所使用的元件供应用的料带1(以下称作元件带1)事先实施指定的加工处理的夹具。具体而言,料带切割夹具10是将元件带1切断且将该切断后的元件带1的远端部成型为指定形状的夹具。

[元件带1的说明]

图2A是元件带1的俯视图,图2B是元件带1的剖视图(是图2A的IIB-IIB线剖视图)。

元件带1是在长边方向上按规定的间隔收容有元件的条带状的元件带,并且以卷绕在卷盘上的状态被设置于带式供料器。元件带1由载带2和盖带3构成。

载带2中,多个元件收容部2a在长边方向上按规定的间隔而被形成。各元件收容部2a中收容有元件(省略图示)。此外,在载带2上,在其宽度方向(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一端侧(在图2A中为上侧),多个进给孔2b在长边方向上按规定的间隔(排列间距P)而被形成。进给孔2b是在元件带1设置在带式供料器上时被料带进给用的链轮啮合的孔。所述元件收容部2a以与这些进给孔2b保持一定的位置关系而被形成。

盖带3以覆盖元件收容部2a的方式而被贴附于载带2的上表面。该盖带3由透明的树脂制薄膜形成,其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被贴附于载带2。

载带2由纸质或树脂等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具体材料根据所收容的元件的尺寸、用途、成本等来决定,在为纸制的情况下,例如如图2B所示,采用在底面没有凹凸且整体上具有规定的厚度的结构,在为树脂制的情况下,例如如图2C所示,采用以使与元件收容部2a相对应的部分向底面侧突出的方式施加了凸出加工的结构。在以下的说明中,相应地将图2B所示的元件带1称作“第一类型料带1A”,将图2C所示的元件带1称作“第二类型料带1B”。

此外,虽省略了详细的说明,但所述带式供料器是所谓的无拼接式的带式供料器,其具有通过刀具来切开盖带3而将元件带1开封的结构。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其通过沿长边方向切开盖带3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且向两侧扩展来对元件带1进行开封。这样的带式供料器中,在进行元件带1的装载时,图外的所述刀具被插入到元件带1的远端部1a的载带2与盖带3之间。因此,为了使刀具的插入能够圆滑地且切实地被进行,较为理想的是元件带1的远端部1a被事先进行加工处理。具体而言,较为理想的是:1)在相邻的元件收容部2a之间的位置处,沿着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直线地切割元件带1(图2A的符号Cu的位置),使该切割位置作为元件带1的远端;2)使元件带1的远端部成型为指定形状。所述料带切割夹具10就是为了对元件带1实施这样的事先加工处理的夹具。

在图2A中,元件带1的切割位置(符号Cu的位置)是相邻的元件收容部2a的中间处,但是理想的切割位置并不一定限于中间处,其也可以是偏离于中间处的位置。

[料带切割夹具10的结构]

如图1所示,料带切割夹具10具备:夹具主体12;用于保持元件带1的工作台14;被工作台14可转动地支撑的两个远端夹持部16A、16B;对这些远端夹持部16A、16B进行加压(按压)的加压构件17;用于将元件带1固定于工作台14的料带固定件18。

所述夹具主体12具有剪刀型的结构,该剪刀型的结构包括:第一构件20,在一端部(远端)具备第一刃部20a而在另一端(后端)具备第一抓持部20b;第二构件21,在一端(远端)具备第二刃部21a而在另一端(后端)具备第二抓持部21b;枢轴23,将这些第一构件20和第二构件21彼此可转动地予以枢装。第一刃部20a和第二刃部21a均是刃线为呈直线状延伸的直刃。夹具主体12通过接受抓住及紧握第一抓持部20b和第二抓持部21b的操作(称作切割操作)来将夹在第一刃部20a和第二刃部21a之间的元件带1切断。图1中虽未被图示,但是,也可以在第一抓持部20b和第二抓持部21b之间设置对它们施加向互相远离方向的作用力亦即如图1所示那样向使第一刃部20a和第二刃部21a展开的方向(使夹具主体12成为刀刃开放状态的方向)施加作用力的弹簧件。

此外,在以下的涉及料带切割夹具10的说明中,除了特意提及的情形之外,如图1所示,将所述枢轴23的轴向称作“宽度方向”,将第一刃部20a的刃线的延伸的方向称作“前后方向”。而且,将第一刃部20a(第二刃部21a)这一侧作为“前侧”,将第一抓持部20b(第二抓持部21b)这一侧作为“后侧”。

所述工作台14被配置在夹具主体12的第一刃部20a的侧方。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第一刃部20a位于第二刃部21a的左侧。工作台14被配置在该第一刃部20a的左侧,亦即被配置在隔着第一刃部20a而与第二刃部21a侧相反的一侧。

工作台14是具有大致平坦的上表面14a(相当于本发明的“料带保持面”)的俯视长方形的扁平的金属制的块状构件。在本例中,由前后排列的两个俯视大致长方形的块状构件构成一个工作台14。工作台14以其上表面14a与由前后方向·宽度方向而成的平面平行且相对于所述刃线而位于若干程度下方具体而言为元件带1的厚度分量程度下方的方式而被设置。工作台14通过支架15而被固定于第一构件20,由此,能够与第一刃部20a一体地以所述枢轴23为支点而转动。

在工作台14的上表面14a设有前后两个料带保持部30、31(第一料带保持部30、第二料带保持部31)、以及前后两个远端支撑部40A、40B(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A、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B)。

料带保持部30、31是在沿宽度方向横过夹具主体12的第一刃部20a及第二刃部21a的状态下,详细而言是在元件带1的相邻的元件收容部2a之间的位置处能够沿与其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将该元件带1直线地切割的状态下(亦即交叉的状态下)保持该元件带1的部分。

第一料带保持部30相对于工作台14的前后方向中央部而位于后侧,第二料带保持部31相对于工作台14的前后方向中央部而位于前侧。

第一料带保持部30是在元件带1被切割时保持该元件带1的部分。此外,在元件带1为第一类型料带1A的情况下,其是切割元件带1并且将该元件带的远端部1a成型为指定形状的部分。第二料带保持部31是在元件带1为第二类型料带1B的情况下在将该元件带的远端部1a成型为指定形状时保持该第二类型料带1B的部分。

第一料带保持部30整体位于第一刃部20a的范围内,第二料带保持部31大部分相对于第一刃部20a的远端而向前侧突出。

第一料带保持部30包含前后排列的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2和第二间距用保持部33。这些保持部32、33是保持元件收容部2a的排列间距P彼此不同的元件带1的部分。具体而言,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2位于后侧,其是保持元件收容部2a以2mm间距排列的元件带1的部分。第二间距用保持部33位于前侧,其是保持元件收容部2a以4mm间距排列的元件带1的部分。

在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2设有间距标示36a和在宽度方向上排列的一对定位销37a、37a,同样地,在第二间距用保持部33设有间距标示36b和在宽度方向上排列的一对定位销37b、37b。

间距标示36a、36b是表示元件带1的种类的标示。在图示的例中,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2上设有表示元件收容部2a的排列为2mm间距的“P2”的标示,第二间距用保持部33上设有表示元件收容部2a的排列为4mm间距的“P4”的标示。此外,在本例中,2mm间距的元件带1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料带”,4mm间距的元件带1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料带”。

定位销37a、37a及定位销37b、37b分别是定位元件带1的销。定位销37a、37a的间隔与定位销37b、37b的间隔相同,这些间隔均与元件带1的进给孔2b的间隔D(参照图2A)的整数的倍数相等。即,在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2,元件带1基于被定位销37a、37a插入到两个进给孔2b中而被定位,在第二间距用保持部33,元件带1基于被定位销37b、37b插入到两个进给孔2b中而被定位。由此,在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2和第二间距用保持部33的各者上,元件带1能够在相对于夹具主体12的刃部20a、21a的指定的位置处被保持。由此,通过将元件带1以与刃部20a、21a交叉的方式保持于料带保持部32、33来进行切割操作,便能够不需要依赖作业者而反复地且正确地在指定的位置处进行元件带1的切割。

此外,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2的定位销37a、37a的位置、以及第二间距用保持部33的定位销37b、37b的位置以这些保持部32、33所保持的元件带1的相邻的元件收容部2a之间的位置(图2A的符号Cu的位置)正好被配置在由夹具主体12(第一刃部20a及第二刃部21a)进行料带切割的位置的方式而被设定。

第二料带保持部31也与第一料带保持部30同样地包含前后排列的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4和第二间距用保持部35。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4位于后侧,第二间距用保持部35位于前侧。

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4的结构与第一料带保持部30的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2同等,第二间距用保持部35的结构与第一料带保持部30的第二间距用保持部33同等。即,在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4设有间距标示36c和一对定位销37c、37c,在第二间距用保持部35设有间距标示36d和一对定位销37d、37d。

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4的定位销37c、37c的位置、以及第二间距用保持部35的定位销37d、37d的位置以切断后的元件带1(第二类型料带1B)被这些保持部34、35保持时其的远端部1a能够被配置于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B的方式而被设定。此外,第二料带保持部31(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4、第二间距用保持部35)的间距标示36c、36d和定位销的位置37c、37c、37d、37d的位置相对于第一料带保持部30(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2、第二间距用保持部33)的间距标示36a、36b和定位销的位置37a、37a、37b、37b向左方偏置指定尺寸。

所述两个远端支撑部40A、40B(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A、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B)支撑被夹具主体12(第一刃部20a和第二刃部21a)切断后的元件带1的远端部1a,并且与两个远端夹持部16A、16B一起将该远端部1a成型为指定形状。详细而言,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A是用于成型第一类型料带1A的远端部1a的部分,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B是用于成型第二类型料带1B的远端部1a的部分。

所述各远端支撑部40A、40B在该工作台14的左端与该工作台14一体地设置。详细而言,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A位于第一料带保持部30的右侧,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B位于第二料带保持部31的右侧。

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A具有在元件带1为第一类型料带1A的情况下用于将其的远端部1a成型为指定形状的成型部41。如图4、图6及图9B所示,该成型部41由上表面14a的右端上所设的向右斜上方延伸的倾斜面14b和上表面14a中该倾斜面14b以外的部分且是与该倾斜面14b相邻的部分构成。如图4所示,该成型部41在工作台14中与第一料带保持部30相对应的区域的范围在前后方向上亦即在与被第一料带保持部30保持的元件带1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

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B具有在元件带1为第一类型料带2B的情况下用于将其的远端部1a成型为指定形状的成型部42。成型部42由工作台14的上表面14a和该上表面14a的右端上所设的两条槽状的凹部14c构成。各凹部14c其剖面形状为大致半圆形,其从工作台14的右端朝左侧互相平行地延伸。各凹部14c被设置在与第二料带保持部31的各保持部34、35相对应的位置。具体而言,后侧的凹部14c被设置在与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4所保持的第二类型料带1B的元件收容部2a的宽度方向中央相对应的位置,前侧的凹部14c被设置在与第二间距用保持部35所保持的第二类型料带1B的元件收容部2a的宽度方向中央相对应的位置。

所述料带固定件18是在元件带1的切割时将该元件带1固定于工作台14的构件,如图1、图5及图7所示,其装卸自如设置在工作台14的上表面14a。料带固定件18通过具有挠性的绳状体44而被连结于工作台14,在使用时以外的时候,通过绳状体44而垂下在工作台14下方(参照图1)。此外,图5中省略了绳状体44(其它的附图中也基本上省略了绳状体44)的图示。

如图5及图7所示,料带固定件18是长方体状的金属制的块构件,其在长边方向的一端部具备通孔18a。另一方面,如图1及图4所示,在工作台14的上表面14a设有固定销46a、一对限制销46b、46b、以及磁体47。一对限制销46b、46b在所述上表面14a的后端部分以在宽度方向上隔开指定间隔的方式竖立设置,固定销46a在所述14a的中央部竖立设置。

料带固定件18位于两限制销46b、46b之间,且基于固定销46a插入到通孔18a中而被设置在所述上表面14a的第一料带保持部30处。

如图4所示,如此被设置的料带固定件18成为在前后方向上横过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2及第二间距用保持部33的状态,更详细而言,成为横过一对定位销37a、37a之间以及一对定位销37b、37b之间的状态。料带固定件18在该状态下基于限制销46b、46b及固定销46a而在前后左右受到限制,并且基于被埋设在所述上表面14a中位于两限制销46b、46b之间的位置上的所述磁体47的磁力而被保持在该上表面14a(第一料带保持部30)上。

料带固定件18包括在长边方向上排列的两个凹口部19a、19b。这些凹口部19a、19b在料带固定件18被设置在第一料带保持部30上的状态下形成沿宽度方向贯通上表面14a和料带固定件18之间的空间。后侧的凹口部19a位于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2的定位销37a、37a与第二间距用保持部33的定位销37b、37b之间,前侧的凹口部19b位于第二间距用保持部33的定位销37b、37b的前方。如后所述,这些凹口部19a、19b是在第二类型料带1B以倒向的姿势被设置在第一料带保持部30上时用于收容与元件收容部2a对应的突出部分的部分。

所述一对远端夹持部16A、16B(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B)是为了将由夹具主体12切断后的元件带1的远端部1a成型为指定形状而与所述远端支撑部40A、40B一起夹持该远端部1a的部分。

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是在元件带1为第一类型料带1A的情况下与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A的成型部41一起夹持元件带1的远端部1a的部分。如图1所示,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具备沿工作台14的后端面延伸的臂部50a和从臂部50a的远端朝着前后方向的前方延伸的成型部51a而具有L字型的形状。成型部51a是夹持元件带1的远端部1a的部分。

臂部50a的基端部通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枢轴52a而转动自如地被工作台14的后端面支撑。由此,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转动自如地被工作台14支撑。详细而言,如图6所示,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能够在成型部51a与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A一起夹持元件带1的远端部1a时的成型位置P1(以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和成型部51a从该成型位置P1退避而放开元件带1的远端部1a后的指定的退避位置P0(以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之间的范围位移。

成型部51a具备在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被配置在成型位置P1的状态下与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A的成型部41中所述倾斜面14b以外的部分相向的平坦的基准面53a(参照图11B)、以及与所述倾斜面14b相向的倾斜面53b(参照图11B)。基准面53a和倾斜面53b均与上述枢轴52a平行地延伸。根据该结构,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成型部51a)和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A(成型部41)夹持被第一料带保持部30所支撑的元件带1的远端部1a并且将该部分成型为朝上折曲的形状(参照图11B)。

如上所述,枢轴52a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也就是说,枢轴52a是沿着与被第一料带保持部30所支撑的元件带1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与枢轴23正交的方向)且与工作台14的上表面14a平行的方向(与第一刃部20a的刃线平行的方向)延伸的轴。而且,如上所述,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A的成型部41(上表面14a和倾斜面14b)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而成型部51a(基准面53a和倾斜面53b)也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因此,成型部51a便在其的长边方向(前后方向)的范围以该成型部51a与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A的成型部41之间的距离关系被保持为相等的状态下以枢轴52a为中心位移(转动)。

此外,在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的角隅部分亦即臂部50a与成型部51a之间的部分设有由柱塞构成的限制构件56。限制构件56限制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的位移,如图6中的实线所示,其是将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保持在成型位置P1与退避位置P0之间的指定的暂置位置P2上的构件。该暂置位置P2是被第一料带保持部30所支撑的元件带1被夹持在两成型部41、51a之间之前的位置且是在成型部51a与元件带1之间形成有间隙的位置。

限制构件56(柱塞)由被固定于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的缸体部57a、被缸体部57a可进出地保持的销部57b、以及内置于缸体部57a且向使销部57b突出的方向施加作用力的弹簧件(省略图示)构成。限制构件56在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从退避位置P0往成型位置P1位移的过程中与工作台14抵接,由此,让该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保持在暂置位置P2上。而且,当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在该暂置位置P2处被从上方加压(按压)时,销部57b便克服内置于限制构件56中的弹簧件的作用力而进入到缸体部57a内,由此,允许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从暂置位置P2位移到成型位置P1。

另一方面,所述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B是在元件带1为第二类型料带1B的情况下与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B一起夹持第二类型料带1B的远端部1a的部分。

如图1所示,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B具备沿工作台14的后端面延伸的臂部50b和从臂部50b的远端朝着前后方向的后方延伸的成型部51b而具有L字型的形状。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B的基本结构除了成型部51b的形状与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的成型部51a有所不同之外,与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共通。因此,在这里主要针对其与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的不同之处进行详述,至于其它的结构则予以省略或予以简略说明。

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B的臂部50b通过枢轴52b而转动自如地被工作台14的前端面支撑。由此,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B能够在成型部51b与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B一起夹持元件带1的远端部1a时的成型位置P1和成型部51b从该成型位置P1退避而放开元件带1的远端部1a后的退避位置P0之间的范围位移。此外,在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B的角隅部分也与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同样地设有由柱塞构成的限制构件56,由此,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B也能够保持在成型位置P1与退避位置P0之间的指定的暂置位置P2上。

成型部51b具备在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B被配置在成型位置P1的状态下与工作台14的上表面14a相向的平坦的基准面54a(参照图14B)和两个与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B的两个所述凹部42分别对应的凸部54b(参照图14B)。基准面54a与枢轴52b平行地延伸。此外,凸部54b具有与所述凹部42相对应的大致半圆形的剖面形状。即,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B(成型部51b)和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B(成型部42)通过夹持被第二料带保持部31所支撑的元件带1的远端部1a,更详细而言,通过仅夹持相对于前头的元件收容部2a而位于远端侧的部分,而在与元件收容部2a的宽度方向中央相对应的位置处成型沿该元件带1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圆弧状的弯曲部分。

第一料带保持部30、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A、以及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是对切断后的第一类型料带1A的远端部1a进行成型的部分,此处,将这些部分相应地总称为第一成型机构部Mo1(参照图1、图5)。此外,第二料带保持部31、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B、以及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B是对切断后的第二类型料带1B的远端部1a进行成型的部分,此处,将这些部分相应地总称为第二成型机构部Mo2(参照图1、图5)。

所述加压构件17是从上方对被设置在暂置位置P2上的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及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B进行加压(按压)的构件。该加压构件17被固定于第二构件21,并且与第二刃部21a一体地以所述枢轴23为支点而位移(转动)。

如图1所示,加压构件17具备被固定于第二构件21的支架60和被固定于该支架60的前后一对加压部62A、62B(第一加压部62A、第二加压部62b)。

支架60例如是金属板的冲压加工品。支架60位于第二刃部21a的外侧(也就是隔着第二刃部21a而位于第一刃部20a侧的相反侧),并且具有与第二刃部21a大致平行且在沿其刃线的方向上延伸的纵板部61a和从该纵板部的上端往工作台14侧延伸的上板部61b。纵板部61a和上板部61b构成大致直角。

所述一对加压部62A、62B被固定于上板部61b。各加压部62A、62B由与所述远端夹持部16A、16B的限制构件56同样的柱塞构成。即,加压部62A、62B(柱塞)分别由被固定于上板部61b的缸体部63a、被缸体部63a可进出地保持的销部63b(相当于本发明的“抵接部”)、以及内置于缸体部63a且向使销部63b突出的方向施加作用力的弹簧件63c(参照图10A/相当于本发明的“施力件”)构成。加压部62A、62B以销部63b从上板部61b向下方突出的状态而被固定于该上板部61b。由此,随着夹具主体12的切割操作,能够通过加压构件17从上方对被设置在暂置位置P2上的远端夹持部16A、16B进行加压。具体而言,后侧的第一加压部62A对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的成型部51a进行加压(按压),前侧的第二加压部62B对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B的成型部51b进行加压。

此外,各加压部62A、62B被设置在相对于第二刃部21a的刃线而向上方偏置的位置,亦即被设置在向第二刃部21a的转动迟延方向偏置的位置,以便在所述切割操作中在两个刃部21a、21b位移至完成元件带1的切割的位置之后,开始对所述成型部51a、51B进行加压。此外,各加压部62A、62B以如下的方式而被固定于支架60:在第一抓持部20b和第二抓持部21b互相抵接而第一刃部20a和第一抓持部20b互相重合的夹具主体12的合刀状态下,销部63b位于可动行程的中途,亦即所述成型部51a、51b基于内置于缸体部63a中的所述弹簧件63c的弹力(作用力)而被加压。

以上所说明的料带切割夹具10中,第一料带保持部30、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A及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分别相当于本发明的“料带保持部”、“远端支撑部”及“远端夹持部”。此外,成型部41、成型部51a分别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成型部”、“第二成型部”。

[元件带1的加工处理步骤]

其次,对使用料带切割夹具10来对元件带1进行加工处理的步骤进行说明。最初,利用图7至图11B来说明图2B所示的第一类型料带1A(元件收容部2a的排列间距为2mm)的加工处理步骤。

首先,在夹具主体12被设为开刀状态的状态下,如图6至图9A所示,将第一类型料带1A设置于第一料带保持部30的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2。

具体而言,将第一类型料带1A以横过夹具主体12的方式来配置,并且使定位销37a、37a插入进给孔2b中。此时,第一类型料带1A以正向亦即以盖带3位于上侧(上表面14a侧的相反侧)的方式而被设置。由此,第一类型料带1A被定位于第一料带保持部30。

其次,从第一类型料带1A的上方设置料带固定件18。具体而言,在使固定销46a插入到通孔18a的过程中使料带固定件18配置在两限制销46b、46b之间。设置后的料带固定件18基于磁体47的磁力而被保持于工作台14。由此,第一类型料带1A以上述那样的定位状态而被固定在工作台14(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2)上。

其次,设置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亦即,使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从退避位置P0移动(转动)到暂置位置P2。在该状态下,如图6的实线所示,限制构件56的销部57b突出,如图9B所示,成型部51a被保持在背离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A的成型部41的位置。即,成型部51a和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A的成型部41还未夹持第一类型料带1A。

其次,如图10A所示,进行切割操作。即,将夹具主体12的第一抓持部20b及第二抓持部21b握持,并且通过紧握这些抓持部来将第一类型料带1A夹持在第一刃部20a和第二刃部21a之间。

基于该切割操作,首先,第一类型料带1A被夹持在第一刃部20a和第一抓持部20b之间,该第一类型料带1A被切断。在此时刻,在加压构件17的加压部62A(销部63b)与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成型部51a)之间还存在着间隙C,如图10B所示,第一类型料带1A的远端部1a在成型部51a和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A的成型部41之间未被夹持。于是,当进一步进行切割操作后,如图11A所示,加压构件17的加压部62A(销部63b)抵接于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成型部51a),从而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被加压。随此,限制构件56的销部57b没入到缸体部57a内,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从暂置位置P2位移到成型位置P1。而且,在夹具主体12成为完全的合刀状态后,如图11B所示,第一类型料带1A的远端部1a被夹持在成型部51a和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A的成型部41之间,从而该远端部1a被成型。

这样,通过使切割操作进行至夹具主体12成为完全的合刀状态,能够连续地进行第一类型料带1A的切割以及其远端部1a的成型。另外,此后的第一类型料带1A的卸下,可以通过与上述的步骤相反的步骤来进行。

以上是对元件收容部2a的排列间距为2mm的第一类型料带1A实施加工处理时的步骤。在对元件收容部2a的排列间距为4mm的第一类型料带1A实施加工处理时,将该第一类型料带1A设置于第二间距用保持部33,并且按照与上述的步骤相同的步骤来进行作业。由此,能够同样地对该第一类型料带1A实施加工处理。

其次,说明图2C所示的第二类型料带1B(元件收容部2a的排列间距为2mm)的加工处理的步骤。其中,对于与第一类型料带1A的加工处理步骤共通的步骤予以简略说明。

首先,如图12所示,将第二类型料带1B设置于第一料带保持部30的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2,并且从其上方设置料带固定件18。此情况下,第二类型料带1B以倒向亦即以盖带3位于下侧(上表面14a侧)的方式而被设置。此外,在第二类型料带1B的情况下,虽然元件收容部2a的部分向底面侧突出,但如图12所示,该突出部分插入在料带固定件18的后侧的凹口部19a中。因此,第二类型料带1B以被凹口部19a收容该突出部分的状态而被料带固定件18固定在工作台14上(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2)。

其次,如图13A及图13B所示那样进行切割操作。此时,不设置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地进行切割操作。由此,仅进行第二类型料带1B的切割。

在切割后,卸下料带固定件18。而且,从第一料带保持部30(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2)上暂且取下第二类型料带1B,且将其再设置到第二料带保持部31的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4。第二类型料带1B被倒向设置。此时,让定位销37c、37c插入到接近于第二类型料带1B的远端部1a的两个进给孔2b中。通过如此使第二类型料带1B设置于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4,该第二类型料带1B的远端部1a便被配置于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B的成型部42。

其次,使夹具主体12恢复到开刀状态。而且,在设置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B(设置于暂置位置P2)之后,再度进行切割操作。由此,如图14A所示那样,通过加压构件17来对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B(成型部51b)进行加压。基于该加压,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B从暂置位置P2位移到成型位置P1,如图14B所示,第二类型料带1B的远端部1a被夹持在成型部51b和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B的成型部42之间,基于凹部14c和凸部54b而在该远端部1a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处成型有圆弧状的弯曲部分。另外,此后的第二类型料带1B的卸下,可以通过与上述的步骤相反的步骤来进行。

以上是对元件收容部2a的排列间距为2mm的第二类型料带1B实施加工处理时的步骤。在对元件收容部2a的排列间距为4mm的第二类型料带1B实施加工处理时,首先,将第二类型料带1B设置于第一料带保持部30的第二间距用保持部33,在切割该第二类型料带1B后,将该第二类型料带1B再设置到第二料带保持部31的第二间距用保持部35,并且对该第二类型料带1B的远端部1a进行成型。除此以外的步骤与上述的第二类型料带1B的加工处理的步骤同等。

[作用效果]

根据上述的料带切割夹具10,能够利用同一夹具来进行元件带1的切割作业和元件带1的远端部1a的成型作业。尤其是在元件带1为第一类型料带1A的情况下,通过一次的切割操作,便能够连续地进行第一类型料带1A的切割及成型。而且,由于该料带切割夹具10以剪刀型的夹具主体12作为基础,且在由设置在该夹具主体12的第一刃部20a侧方的工作台14(料带保持部30)保持元件带1的状态下对该元件带1进行切割,因此,容易目视到元件带1的切割位置。此外,即使在为了应对宽度大的元件带1而加大了第一刃部20a及第二刃部21a的刀刃长度尺寸的情况下,由于第一刃部20a及第二刃部21a的位置和第一抓持部20b及第二抓持部21b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相互离开,因而与刃部(刀具)和抓持部位于大致相同位置的以往的钉书机型的夹具相比,对于易操作性的影响也很小。即,不会因被大型化而导致难以抓持夹具从而难以进行切割操作。因此,该料带切割夹具10对于宽度比较大的元件带1也容易地应对,而且是一种能够在目视到元件带1的切割位置的情况下进行作业的更易使用的夹具。

此外,根据该料带切割夹具10,不仅能够对元件收容部2a的排列间距不同的两种元件带1实施加工处理,而且还能够对结构不同的两种元件带1具体而言为在底面没有凹凸而整体具有规定的厚度的具有纸制的载带2的第一类型料带1A、以及与元件收容部2a相对应的部分以向底面侧突出的方式被实施了凸出加工的具有树脂制的载带2的第二类型料带1B也能够实施加工处理。因此,以通用的料带切割夹具10便能够应对更多种类的元件带1,具有优异的便利性。

此外,根据该料带切割夹具10,由于设有第一成型机构部Mo1和第二成型机构部Mo2,因此,能够按元件带1的种类(也就是按第一类型料带1A或按第二类型料带1B)将其的远端部1a成型为不同的形状。即,以通用的料带切割夹具10便能够将元件带1的远端部1a成型为不同的形状,因此,在这一点上也具有优异的便利性。

此外,根据该料带切割夹具10,通过设置或不设置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能够选择是进行元件带1的切割作业和成型作业这两方的作业还是仅进行切割作业。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对于第一类型料带1A,通过设置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来进行切割作业和成型作业这两方的作业,对于第二类型料带1B,不设置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而仅进行切割作业。因此,根据该料带切割夹具10具有如下的优点:在进行元件带1的切割作业时,能够随意地选择是否进行元件带1的远端部1a的成型。

此外,如上所述,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的成型部51a以在其长边方向(前后方向)范围的该成型部51a与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A的成型部42之间的距离关系被保持相等的状态而以枢轴52a为中心位移。因此,元件带1的远端部1a能够在其宽度方向的范围以均匀的压力被夹持。因此,根据该料带切割夹具10还具有如下的优点:能够将元件带1(第一类型料带1A)的远端部1a在其宽度方向的整体范围更恰当地进行成型。这一点,对于由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B(成型部51b)和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B(成型部42)来成型第二类型料带1B的远端部1a的情形也是同样的。

此外,根据该料带切割夹具10,即使在设置有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的状态下进行切割操作,在元件带1的切割完成之前,也就是说在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成型部51a)被加压构件17加压之前,元件带1也不会被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和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A夹持(参照图10A至图11B)。因此,能够防止在元件带1的切割阶段元件带1被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成型部51a)意外地按压而导致切割位置偏离等问题的发生。

此外,根据该料带切割夹具10,在加压构件17上设有加压部62A、62B,如图11A、14A所示用,只要使切割操作进行至夹具主体12成为完全的合刀状态,远端夹持部16A、16B便能够基于内置于加压部62A、62B的弹簧件的弹力而被加压。即,只要使切割操作进行至夹具主体12成为完全的合刀状态,远端夹持部16A、16B便会被规定的作用力加压。因此,能够抑制因作业者的不同而导致的成型精度的参差,其结果,能够更均一地保持元件带1的远端部1a的成型精度。

[第二实施方式]

图15A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料带切割夹具11的要部立体图。由于第二实施方式的料带切割夹具11的大部分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料带切割夹具10共通,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共通点付予同样的符号而省略或简略其说明,主要就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详述。

简略而言,第二实施方式的料带切割夹具11是省略了第二料带保持部31的夹具。即,在工作台14仅设有第一料带保持部30(以下简称为料带保持部30)。因此,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B与工作台14被分体设置。具体而言,金属制的块状的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B被配置在夹具主体12的前方。该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B具有由与工作台14的上表面14a大致面齐一的上表面43和形成在该上表面43上的两条槽状的凹部43a构成的成型部42。各凹部43b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凹部14c同等的形状,剖面形状为大致半圆形且互相平行地在宽度方向上延伸。

此外,支架15上固定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70,所述工作台14移动自如地安装在该导轨70上。由此,所述工作台14(亦即料带保持部30)能够在图15A所示的第一作业位置A1和图15B所示的第二作业位置A2之间的范围移动,第一作业位置A1是与第一刃部20a在宽度方向上相向的位置,第二作业位置A2是与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B在宽度方向上相向的位置。

此外,在料带切割夹具11中设有用于将工作台14定位在第一作业位置A1和第二作业位置A2各者上的定位机构。在本例中,该定位机构是止动机构,但是其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的机构。

如图16A所示,止动机构由固定在工作台14上的柱塞72、形成在支架15上的两个凹部74A、74B、以及限制工作台14的可动区域的一对止动件75、75构成。柱塞72是所谓的球塞,其包含缸体部73a、被缸体部73a可进出地且可滚动地保持的球(刚球)73b、向使球73b突出的方向施加作用力的图外的弹簧件。柱塞72以球73b被压在支架15上的状态而被固定于该工作台14,以使该球73b随着工作台14的移动而滚动。而且,能够让球73b嵌入的凹部74A、74B被形成在支架15中的球73b的移动路径上与第一作业位置A1及第二作业位置A2相对应的位置。即,工作台14被配置在第一作业位置A1时,如图16A所示,球73b与后侧的凹部74A嵌合,从而该工作台14被保持在该第一作业位置A1上,工作台14被配置在第二作业位置A2时,如图16B所示,球73b与前侧的凹部74B嵌合,从而该工作台14被保持在第二作业位置A2上。

此外,所述一对止动件75、75例如由安装在支架15上的螺栓的头部构成,其中的一方被配置在第一作业位置A1后方的指定位置,而另一方被配置在第二作业位置A2前方的指定位置。由此,工作台14的可动区域被限制在第一作业位置A1和第二作业位置A2之间。

其次,对利用第二实施方式的料带切割夹具11来进行元件带1的加工处理的步骤进行说明。

此处,最初对图2C所示的第二类型料带1B(元件收容部2a的排列间距为4mm)的加工处理进行说明。

首先,将工作台14设置于第一作业位置A1。而且,如图15A所示那样将第二类型料带1B设置于料带保持部30(第二间距用保持部33),并且利用料带固定件18将其固定。此后,进行切割操作,如图17A所示那样切割第二类型料带1B。

在第二类型料带1B的切割作业完成后,使夹具主体12恢复到开刀状态,在维持第二类型料带1B固定于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2的状态下,使工作台14从第一作业位置A1移动到第二作业位置A2。由此,使第二类型料带1B的远端部1a从第一刃部20a的位置滑动到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B的成型部42处。而且,如图17B所示,在设置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B后,再度进行切割操作。由此,如图17C所示那样,通过成型部51b和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B的成型部42来将第二类型料带1B的远端部1a夹持,对该远端部1a进行成型。

另外,对于元件收容部2a的排列间距为2mm的第二类型料带1B,除了将该第二类型料带1B设置于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2这一点不同之外,可以通过与上述同样的步骤来进行该第二类型料带1B的加工处理。

另一方面,在对图2B所示那样的第一类型料带1A实施加工处理时,此时的步骤与利用第一实施方式的料带切割夹具10时的步骤没有很大的差别。即,首先,将工作台14设置于第一作业位置A1。而且,将第一类型料带1A设置于料带保持部30并且利用料带固定件18进行固定,之后,设置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此时,在元件收容部2a的排列间距为2mm的第一类型料带1A的情况下,将第一类型料带1A设置于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2,在元件收容部2a的排列间距为4mm的第一类型料带1A的情况下,将第一类型料带1A设置于第一间距用保持部32。

此后,进行切割操作。由此,能够连续地进行第一类型料带1A的切割作业和成型作业。

根据上述那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料带切割夹具11,尤其能够提高第二类型料带1B的加工处理的作业性能。即,根据该料带切割夹具11,在第二类型料带1B被切断后,通过在维持第二类型料带1B固定在料带保持部30上的状态下使工作台14从第一作业位置A1移动到第二作业位置A2,从而能够将第二类型料带1B的远端部1a配置到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B。因此,无需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在料带切断后进行将第二类型料带1B暂且从第一料带保持部30卸下并且再设置到第二料带保持部31的作业。因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料带切割夹具11具有如下的优点:能够获得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料带切割夹具10同等的作用效果,尤其是能够提高第二类型料带1B的加工处理的作业性能。

该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A、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A分别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远端支撑部”、“第一远端夹持部”,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B、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16B分别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远端支撑部”、“第二远端夹持部”。

[其它的变形例等]

上述的料带切割夹具10、1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料带切割夹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例示,其具体的结构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作适当变更的。例如其还可以应用如下的结构。

在实施方式中,作为料带切割夹具10、11而说明了如下的夹具:针对第一类型料带1A,将其远端部1a成型为向上弯曲的形状(参照图11B),针对第二类型料带1B,在其远端部1a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处成型圆弧状的弯曲部分。但是,料带切割夹具10、11还可以被应用到将元件带1的远端部1a成型为上述以外的形状的情形。

在实施方式中,各远端夹持部16A、16B转动自如地被设置于工作台14(料带保持部30、31)。即,各远端夹持部16A、16B被设置在第一构件20这一侧。但是,各远端夹持部16A、16B也可以被设置在第二构件21这一侧。例如,各远端夹持部16A、16B也可以以如下的方式而被设置:与第二刃部21a一起移动,并且在元件带1被夹具主体12(第一刃部20a及第二刃部21a)切断后,与料带用远端支撑部40A、40B一起夹持该元件带1的远端部1a。

在实施方式中,各远端夹持部16A、16B上设有使它们保持在暂置位置P2上的限制构件56。但是,也可以采用省略限制构件56而通过加压构件17对配置在成型位置P1上的各远端夹持部16A、16B进行加压(按压)的结构。

实施方式中的料带切割夹具10、11采用了能够对第一类型料带1A和第二类型料带1B这两种类型的元件带1实施加工处理的结构。但是,料带切割夹具10、11也可以采用仅对任意一方的类型的元件带1实施加工处理的结构。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而说明的本发明总结如下。

本发明的料带切割夹具是用于切割元件供应用的料带的夹具,所述料带中,元件收容部在长边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排列,该料带切割夹具包括:剪刀型的夹具主体,具备第一刃部、第二刃部以及一对抓持部,并且通过接受紧握所述一对抓持部的切割操作来将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刃部和所述第二刃部之间的料带切断;料带保持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刃部的侧方,且以能够与该第一刃部一起位移的方式而被设置,并且将所述料带以与所述第一刃部及所述第二刃部交叉的状态保持;远端支撑部,支撑被所述第一刃部及所述第二刃部切断后的所述料带的远端部;以及远端夹持部,用于与所述远端支撑部一起夹持被所述第一刃部及所述第二刃部切断后的所述料带的所述远端部;其中,所述料带保持部在将所述料带定位的状态下保持该料带,以使该料带在彼此相邻的元件收容部之间的位置处被切割,所述远端支撑部及所述远端夹持部分别具备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部,通过所述第一成型部与所述第二成型部一起夹持所述切断后的料带的远端部来将该远端部成型为指定形状。

该料带切割夹具中,使料带以与第一、第二刃部交叉的状态保持于料带保持部,只要抓持一对抓持部来进行切割操作,料带便被第一、第二刃部切断,而且被切断后的料带的远端部被远端支撑部的第一成型部和远端夹持部的第二成型部夹持,从而该远端部被成型为指定形状。因此,能够利用同一夹具连续地进行料带的切割作业和料带远端部的成型作业。而且,由于该料带切割夹具以剪刀型的夹具主体为基础,并且通过设置在该夹具主体的第一刃部侧方的料带保持部在如上述那样保持着料带的状态下切割该料带,因此,容易目视到料带的切割位置。此外,即使在为了应对宽度大的料带而加大了第一、第二刃部的刀刃长度尺寸的情况下,由于第一、第二刃部的位置和一对抓持部的位置彼此离开,因而与刃部(刀具)和抓持部位于大致相同位置的以往的钉书机型的夹具相比,对于易操作性的影响也很小。因此,该料带切割夹具是一种如下的较容易使用的料带切割夹具:对于料带宽度比较大的元件供应用料带也容易地应对,而且能够在目视到料带切割位置的情况下进行作业。

上述的料带切割夹具中,所述远端夹持部以能够在成型位置和指定的退避位置之间位移的方式而被所述料带保持部支撑,所述成型位置是所述料带的所述远端部被所述第一成型部和所述第二成型部夹持的位置,所述退避位置是从所述成型位置退避而放开所述远端部的位置,所述夹具主体具备加压构件,该加压构件被固定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刃部,并且在所述远端夹持部被设置在所述成型位置的情况下对该远端夹持部的所述第二成型部加压。

该料带切割夹具中,仅在远端夹持部被设置在成型位置时,料带的远端部被所述第一、第二成型部成型。因此,在料带的切割时,能够选择是否将料带的远端部成型为所述指定形状。

此外,上述的料带切割夹具还包括:限制构件,使所述远端夹持部位于指定的暂置位置,该暂置位置是位于所述成型位置和所述退避位置之间且所述料带被所述第一成型部及所述第二成型部夹持之前的位置;其中,所述加压构件在基于所述夹具主体的切割操作而所述料带被切断后,对被保持在所述暂置位置的所述远端夹持部的所述第二成型部加压,所述限制构件基于所述成型部被进行所述加压而允许所述远端夹持部从所述暂置位置往所述成型位置位移。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远端夹持部被设置在暂置位置的状态下进行切割操作,在料带的切割完成之前,料带也不会被远端支撑部的第一成型部和远端夹持部的第二成型部夹持。因此,能够防止在料带的切割时远端夹持部按压料带而导致切割位置偏离等问题的发生。

上述的料带切割夹具中,所述加压构件具备与所述第二成型部抵接的抵接部和对该抵接部施加作用力的施力件,并且基于所述施力件的作用力而对所述第二成型部加压。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以更均匀的压力来夹持料带的远端部,因此,能够均一地保持料带的远端部的成型精度。

上述的料带切割夹具中,所述远端夹持部以相对于所述料带保持部而绕沿着与被该料带保持部所保持的料带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延伸的轴转动自如的方式而被支撑,所述第一成型部及所述第二成型部以与所述正交方向平行的方式延伸。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料带的宽度方向亦即在与料带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范围以均匀的压力来夹持该料带。因此,能够将料带的远端部更恰当地成型为所述指定形状。

上述的料带切割夹具中,所述料带保持部包含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所述第一保持部用于保持第一料带,所述第二保持部以与所述第一保持部相邻的方式而被设置,用于保持第二料带,该第二料带是所述元件收容部的排列间距与所述第一料带不同的料带。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通用的料带切割夹具来进行元件收容部的排列间距彼此不同的两种料带的切割及远端部的成型。

上述的料带切割夹具中,所述料带保持部具有料带保持面,该料带切割夹具还包括:料带固定件,将所述料带固定于所述料带保持面。

根据该结构,能够更稳定地进行料带的切割作业。

上述的料带切割夹具中,在所述料带保持部、所述远端支撑部及所述远端夹持部被定义为第一成型机构部的情况下,在与该第一成型机构部相邻的位置具备用于将料带的远端部成型为与所述第一成型机构部所成型的成型形状不同的形状的第二成型机构部,该第二成型机构部包括所述料带保持部、所述远端支撑部及所述远端夹持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通用的料带切割夹具将料带的远端部有选择地成型为不同的形状。

此外,上述的料带切割夹具中,在所述料带保持部、所述远端支撑部及所述远端夹持部被定义为第一成型机构部的情况下,在与该第一成型机部相邻的位置具备用于将料带的远端部成型为与所述第一成型机部所成型的成型形状不同的形状的第二成型机构部,该第二成型机构部包括所述料带保持部、所述远端支撑部及所述远端夹持部,所述加压构件包含第一加压部和第二加压部,所述第一加压部对所述第一成型机部的远端夹持部的第二成型部加压,所述第二加压部对所述第二成型机构的远端夹持部的第二成型部加压。

在采用该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通用的料带切割夹具将料带的远端部有选择地成型为不同的形状。尤其是由于通过各加压部来对成型部进行加压,因此,能够更恰当地成型料带的远端部。

此外,上述的料带切割夹具中,在所述远端支撑部被定义为第一远端支撑部,并且所述远端夹持部被定义为第一远端夹持部的情况下,还具备第二远端支撑部和第二远端夹持部,所述第二远端支撑部被配置在与所述料带保持部所保持的料带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刃部的前方,所述第二远端夹持部被所述料带保持部支撑,用于与所述第二远端支撑部一起夹持料带的远端部,所述料带保持部以能够在与所述第一刃部的侧面相向的第一作业位置和与所述第二远端支撑部相向的第二作业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夹具主体沿所述正交方向移动的方式而被设置,所述第二远端支撑部及所述第二远端夹持部的第一成型部及第二成型部将料带的远端部成型为与所述第二远端支撑部及所述第二远端夹持部的第一成型部及第二成型部所成型的成型形状不同的形状。

根据该结构,能够执行如下的作业形态:在将料带保持部配置在第一作业位置的状态下切割料带,并且在这样的状态下由第一远端支撑部和第一远端夹持部来成型料带的远端部的作业形态;以及,在将料带保持部配置在第一作业位置的状态下切割料带,之后使料带保持部移动到第二作业位置,并且由第二远端支撑部和第二远端夹持部来成型料带的远端部的作业形态。因此,能够通过通用的料带切割夹具将料带的远端部有选择地成型为不同的形状。

此外,上述的料带切割夹具中,在所述远端支撑部被定义为第一远端支撑部,并且所述远端夹持部被定义为第一远端夹持部的情况下,还具备第二远端支撑部和第二远端夹持部,所述第二远端支撑部被配置在与所述料带保持部所保持的料带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刃部的前方,所述第二远端夹持部被所述料带保持部支撑,用于与所述第二远端支撑部一起夹持料带的远端部,所述料带保持部以能够在与所述第一刃部的侧面相向的第一作业位置和与所述第二远端支撑部相向的第二作业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夹具主体沿所述正交方向移动的方式而被设置,所述加压构件包含第一加压部和第二加压部,所述第一加压部用于对第一远端夹持部的第二成型部加压,所述第二加压部用于对第二远端夹持部的第二成型部加压,所述第二远端支撑部及所述第二远端夹持部的第一成型部及第二成型部将料带的远端部成型为与所述第二远端支撑部及所述第二远端夹持部的第一成型部及第二成型部所成型的成型形状不同的形状。

在采用该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与上述同样地通过通用的料带切割夹具将料带的远端部有选择地成型为不同的形状。尤其是由于通过各加压部来对成型部进行加压,因此,能够更恰当地成型料带的远端部。

符号说明

1 料带

1a 远端部

1A 第一类型料带

1B 第二类型料带

10、11 料带切割夹具

12 夹具主体

14 工作台

16A 第一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

16B 第二类型料带用远端夹持部

17 加压构件

20a、21a 刃部

21a、21b 抓持部

30 第一料带保持部

31 第二料带保持部

40A 第一料带用远端支撑部

40B 第二料带用远端支撑部

41、42、51a、51b 成型部

61A 第一加压部

61B 第二加压部

Mo1 成型机构部

Mo2 成型机构部

P0 退避位置

P1 成型位置

P2 暂置位置

4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电动推耙机的自动充电对接装置及其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