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多油层合采的采油管柱

文档序号:1292394 发布日期:2020-08-07 浏览:3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适用于多油层合采的采油管柱 (Oil production pipe suitable for multi-oil layer combined production ) 是由 易先中 姚治明 周元华 于 2020-05-0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适用于多油层合采的采油管柱,属于石油开采设备技术领域。该适用于多油层合采的采油管柱由油管、采油树、柱塞、封隔器、侧阀、抽油杆、固定阀球和筛管构成;所述的叠置油层的套管内部设置有油管;油管的底部装有筛管;所述的叠置油层的井口部分装有采油树;采油树内设置有光杆;所述的光杆的下端通过接头连接有抽油杆;抽油杆的中部装有封堵扶正器;抽油杆的下端固装有柱塞;柱塞下方油管的内部间隔状设置有上封隔板和下封隔板。该适用于多油层合采的采油管柱,结构紧凑、设计巧妙;解决了现有多油层采油结构存有的只能对正压油层进行开采的问题;满足了企业多油层合采使用的需要。(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ubing string suitable for combined production of multiple oil layers, and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oil exploitation equipment. The oil production pipe suitable for multi-oil layer combined production is composed of an oil pipe, a production tree, a plunger, a packer, a side valve, an oil pumping rod, a fixed valve ball and a sieve pipe; an oil pipe is arranged in the sleeve of the superposed oil layer; the bottom of the oil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sieve pipe; the wellhead part of the superposed oil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Christmas tree; a polish rod is arranged in the Christmas tree; the lower end of the polish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sucker rod through a joint;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ucker rod is provided with a plugging centralizer; the lower end of the sucker rod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plunger; an upper sealing partition plate and a lower sealing partition plate are arranged in the oil pipe below the plunger at intervals. The oil production pipe suitable for combined production of multiple oil layers has compact structure and smart design; the problem that only positive pressure oil layers can be exploited in the existing multi-oil-layer oil extraction structure is solved; the requirement of the enterprise for multi-oil layer combined production is met.)

一种适用于多油层合采的采油管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适用于多油层合采的采油管柱,属于石油开采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油藏勘探领域,针对叠置油层存有的各油层压力不同的特性,人们常常采用单层油井开采技术或者逐层采油工艺对石油进行开采。但是单层油井开采技术往往会造成油层间共采兼容的问题;而逐层采油工艺又存有工艺繁琐、耗时耗力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研发了一种多层合采的采油结构,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6401541B,公开的一种采油结构,其能同时对多油层进行开采,由此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叠置油层开采过程中存有的以上问题。但是现有采油结构只能针对正压油层进行开采;当叠置油层中存有负压油层时,往往采用封隔器封堵上层或下层,然后对正压油层的石油进行开采,而不能对负压油层中的石油进行开采,存有浪费资源的问题。因此针对该问题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够对负压油层进行开采的采油管柱,以解决现有多油层采油技术中存有的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巧妙,以解决现有多油层采油结构存有的只能对正压油层进行开采问题的适用于多油层合采的采油管柱。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多油层合采的采油管柱,它由油管、采油树、柱塞、封隔器、侧阀、抽油杆、固定阀球和筛管构成;所述的叠置油层的套管内部设置有油管;油管的底部装有筛管;所述的叠置油层的井口部分装有采油树;采油树内设置有光杆;光杆延伸至油管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杆的下端通过接头连接有抽油杆;抽油杆的中部装有封堵扶正器;抽油杆的下端固装有柱塞;封堵扶正器和柱塞与油管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柱塞下方油管的内部间隔状设置有上封隔板和下封隔板;上封隔板和下封隔板上呈相向设置有抽油孔;上封隔板和下封隔板之间的内部活动装有固定阀球;固定阀球的直径大于抽油孔的孔径;固定阀球与下封隔板上的抽油孔间歇密封连接;所述的叠置油层的正压油层和负压油层之间的套管和油管之间设置有封隔器;封隔器上方的油管上装有侧阀;侧阀通过套管上设置的出油孔与负压油层连通。

所述的柱塞由柱塞本体和游动阀球构成;抽油杆的下端固装有柱塞本体;柱塞本体呈内部中空的结构;柱塞本体的内部间隔状设置有上隔断板和下隔断板;所述的下隔断板和柱塞本体底部分别呈相向设置有过油孔A;下隔断板下方的柱塞本体内部活动装有游动阀球;游动阀球的直径大于过油孔A的直径;游动阀球与柱塞本体底部的过油孔A间歇密封连接;所述的上隔断板上设置有过油孔B;柱塞本体的上端对称状设置有多组过油孔C。

所述的侧阀由出油体和进油体构成;所述的油管的一侧嵌装有出油体;出油体的下端通过紧固螺栓固装有进油体;进油体的下端与油管嵌装连接;所述的出油体的中部设置有混合管;混合管的一端设置有扩散管;扩散管的上端与油管的内部连通;混合管的另一端的出油体上呈“垂直状”设置有吸入室;吸入室一侧的进油体的内设置有呈“L”形的进油通道;进油通道的一端设置有进油喷嘴;进油喷嘴延伸至吸入室的内部;进油通道的另一端与油管的内部连通。

所述的进油喷嘴为收缩圆锥型结构其锥角角度为13.5°;进油喷嘴的喷嘴的出口直径为3mm;进油喷嘴与混合管进口端之间的间距为3mm;所述的混合管为圆柱型结构,混合管的长度为30mm;混合管的直径为6mm;所述的吸入室的末端呈倾斜状并与混合管连通;吸入室与混合管的入口半角为30°;所述的扩散管呈“锥形”结构;扩散管的扩散角为7°-8°;扩散管的出口直径为18mm。

所述的封堵扶正器是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832-2002抽油杆扶正器》进行选型设计的,封堵扶正器的外圆周面为光面结构,其与油管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既具有“扶正”的功能,又具有“密封”的作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适用于多油层合采的采油管柱,结构紧凑、设计巧妙;采用了在油管上设置侧阀,并使侧阀与负压油层连通的结构设计;采用该种设计后,当该采油管柱在进行抽油,举升的原油穿过侧阀的过程中,侧阀即可利用“射流”的原理在内部形成负压,从而使负压油层中的原油在负压的作用下,能够进入到侧阀中,并最终通过该采油管柱采出。由此该采油管柱实现了叠置油层中负压油层和正压油层共采的功能,解决了现有多油层采油结构存有的只能对正压油层进行开采的问题;满足了企业多油层合采使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上冲程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上冲程进行完毕后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下冲程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柱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侧阀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管,2、采油树,3、柱塞,4、封隔器,5、侧阀,6、抽油杆,7、游动阀球,8、固定阀球,9、筛管,10、套管,11、光杆,12、吸入室,13、接头,14、柱塞本体,15、上封隔板,16、下封隔板,17、抽油孔,18、上隔断板,19、下隔断板,20、过油孔A,21、过油孔B,22、过油孔C,23、出油体,24、进油体,25、紧固螺栓,26、进油通道,27、进油喷嘴,28、混合管,29、扩散管,30、出油孔,31、封堵扶正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适用于多油层合采的采油管柱由油管1、采油树2、柱塞3、封隔器4、侧阀5、抽油杆6、固定阀球8和筛管9构成。

叠置油层的套管10内部设置有油管1;油管1的底部装有筛管9;筛管9具有过滤作用,工作时正压油层中的原油经过筛管9过滤后才能进入到该采油管柱的内部,如此即可避免原油中的大颗粒杂质进入到该采油管柱的内部后,发生损伤设备的问题。

叠置油层的井口部分装有采油树2;采油树2为现有设备,其具有控制和调节该采油管柱的作用。本申请中所使用到的采油树与授权公告号为CN106014349B的发明专利公开的采油树结构一致。

采油树2内设置有光杆11;光杆11延伸至油管1的内部(参见说明书附图1);工作时采油树2在井外其它设备(抽油机)的配合下,可控制光杆11上下动作。

光杆11的下端通过接头13连接有抽油杆6(参见说明书附图1)。

抽油杆6的中部装有封堵扶正器31(参见说明书附图1);封堵扶正器31是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832-2002抽油杆扶正器》进行选型设计的。在选型设计过程中,将抽油杆6的外径和油管1的内径作为已知条件,即可完成封堵扶正器31的设计,其既具有“扶正”的功能,又具有“密封”的作用。

由于本申请的采油管柱工作时,即需要利用封堵扶正器31的“扶正”功能,使抽油杆6只能上下动作,防止了其偏离运动轨迹问题的发生。又需要利用到封堵扶正器31的“密封”功能,使封堵扶正器31能够将油管1的内部隔开,从而达到了使侧阀5顺利“射流”的目的。因此在对封堵扶正器31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将封堵扶正器31的外圆周面设计为光面结构,使其与油管1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从而达到分隔油管1的目的。

此外对封堵扶正器31选型时,其“扶正”性能和“密封”性能越高,本申请的采油管柱生产效果就越好,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832-2002抽油杆扶正器》对封堵扶正器31进行选型时,封堵扶正器31具有滚轮类抽油杆扶正器、柱状抽油杆扶正器和卡箍类抽油杆扶正器三种结构可供选择,其中柱状抽油杆扶正器的密封性最好,因此本申请优先选择柱状抽油杆扶正器。

抽油杆6的下端固装有柱塞3;柱塞3与油管1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参见说明书附图1);工作时光杆11可通过抽油杆6带动柱塞3在油管1的内部上下移动。

柱塞3由柱塞本体14和游动阀球7构成(参见说明书附图5);抽油杆6的下端固装有柱塞本体14;柱塞本体14呈内部中空的结构;柱塞本体14的内部间隔状设置有上隔断板18和下隔断板19(参见说明书附图5)。

下隔断板19和柱塞本体14底部分别呈相向设置有过油孔A20;下隔断板19下方的柱塞本体14内部活动装有游动阀球7;游动阀球7的直径大于过油孔A20的直径;如此游动阀球7只能在下隔断板19和柱塞本体14底部的内部运动,从而避免了游动阀球7发生“脱落”的问题。游动阀球7与柱塞本体14底部的过油孔A20间歇密封连接。

上隔断板18上设置有过油孔B21;柱塞本体14的上端对称状设置有多组过油孔C22(参见说明书附图5)。过油孔B21的孔径大于过油孔A20的直径,多组过油孔C22的过流面积之和大于过油孔B21的孔径;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以使工作过程中,原油经过过油孔A20、过油孔B21和过油孔C22穿过柱塞3进入到柱塞3上部的油管1的过程中,原油的经过路径的过流面积是依次增大的,以使原油能够高效流动。

柱塞3下方油管1的内部间隔状设置有上封隔板15和下封隔板16(参见说明书附图1);上封隔板15和下封隔板16上呈相向设置有抽油孔17;上封隔板15和下封隔板16之间的内部活动装有固定阀球8(参见说明书附图1);固定阀球8的直径大于抽油孔17的孔径;如此设置固定阀球8直径的目的在于:以将固定阀球8限定在上封隔板15和下封隔板16的内部,避免了固定阀球8发生“滑脱”的问题。固定阀球8与下封隔板16上的抽油孔17间歇密封连接。

叠置油层的正压油层和负压油层之间的套管10和油管1之间设置有封隔器4(参见说明书附图1);封隔器4为现有设备,本申请封隔器4的选型和安装方式与授权公告号为CN106401541B发明专利中封隔器的选型和安装方式一致。

封隔器4上方的油管1上装有侧阀5(参见说明书附图1);侧阀5通过套管10上设置的出油孔30与负压油层连通(参见说明书附图1)。

侧阀5由出油体23和进油体24构成(参见说明书附图6);油管1的一侧嵌装有出油体23;出油体23的下端通过紧固螺栓25固装有进油体24;进油体24的下端与油管1嵌装连接(参见说明书附图1和6)。

出油体23的中部设置有混合管28;混合管28为圆柱型结构,混合管28的长度为30mm;混合管28的直径为6mm(参见说明书附图6)。

混合管28的一端设置有扩散管29(参见说明书附图6);扩散管29呈“锥形”结构;扩散管29的扩散角为7°-8°;扩散管29的出口直径为18mm。

扩散管29的上端与油管1的内部连通;混合管28的另一端的出油体23上呈“垂直状”设置有吸入室12(参见说明书附图6);吸入室12的末端呈倾斜状并与混合管28连通;吸入室12与混合管28的入口半角为30°(参见说明书附图7)。吸入室12的进口端通过套管10上设置的出油孔30与负压油层连通(参见说明书附图1和6)。

吸入室12一侧的进油体24的内设置有呈“L”形的进油通道26;进油通道26的一端设置有进油喷嘴27;进油喷嘴27延伸至吸入室12的内部;进油通道26的另一端与油管1的内部连通(参见说明书附图1和6)。进油喷嘴27为收缩圆锥型结构其锥角角度为13.5°(参见说明书附图7);进油喷嘴27的喷嘴的出口直径为3mm;进油喷嘴27与混合管28进口端之间的间距为3mm(参见说明书附图7)。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正确性,本发明进行了如下计算:

本申请采用的是举升的原油穿过侧阀5的过程中,侧阀5利用“射流”的原理在内部形成负压,从而使负压油层中的原油在负压的作用下,能够进入到侧阀5中,并最终达到将负压油层中原油采出的目的的。侧阀5的结构设计是以陆宏圻《射流泵技术的理论及应用》为基础进行设计的。根据陆宏圻《射流泵技术的理论及应用》中的226-228页的内容可知。

设本发明中侧阀5的喷嘴27出口直径为,的计算过程如下:

式中:混合管(喉管)进口函数,进油喷嘴流量系数,动力液流量,m3/s;动力液重度,N/m3工作压力,Pa;(2)工作压力: ,式中: 动力液(石油)在喷嘴入口处的压力,Pa;吸入液(石油)的压力,Pa;(详细见陆宏圻《射流泵技术的理论及应用》中的内容:226-228页)。

本发明为一种适用于多油层合采的采油管柱,当前世界上一般油田的油层深度在1000~3000米左右,最深的也只在3000~4000米左右,目前把4500米以下的地层叫深层,由于本发明针对一般性油田,其油层深度为、原油密度为,根据压强公式:(g=9.8N/kg,h的单位是m , 的单位是kg/m3,压强P的单位是Pa),可计算得出井底原油举升到地面的所需压力

本发明中侧阀5的喷嘴27出口直径确认如下:本发明中抽油杆6带动柱塞3上下动作的采油过程,其实与有杆抽油泵的采油过程一致;因此根据安锦高《抽油泵》中:86页的内容可知,有杆抽油泵的理论排量的范围为,在石油生产中,实际产量一般都比理论产量要低,两者的比值叫泵效,用表示,即,在正常情况下,泵效为,就认为泵的工作状况是良好的(详细见张琪《采油工程原理与设计》中的内容:134页),根据式(3)可计算出有杆抽油泵实际产量;由于本申请封堵扶正器31的分隔密封作用;封堵扶正器31下方的原油压力并不能传递到其上部的油管1内,其只能通过侧阀5进入到封堵扶正器31上部的油管1中,由此即可假设有杆抽油泵实际产量即式(1)的动力液流量为

由于根据式(2)中的计算结果可知,在油层深度,可计算得出井底原油举升到地面的所需压力。目前油层都存在一定的油层压力,油层压力越大,则石油越容易被举升到地面,当油层压力小于石油所需举升到地面的压力时,石油将无法被举升到地面,因此为保证油层中石油通过吸入室12进入侧阀5内混合管28中,侧阀5的工作压力选取井底原油举升到地面所需的最大压力,即式(1)的工作压力

由于本发明选取的抽油泵通过式(3)计算得出实际产量,即式(1)的动力液流量为。(一)当动力液流量为时,根据式(1)喷嘴直径公式与参数可知,式(1)中,当混合管(喉管)进口函数与进油喷嘴流量系数取最大值,动力液重度取最小时,即时,侧阀5的喷嘴27出口直径为最小值,则根据式(1)计算得侧阀5的喷嘴27出口直径

当混合管(喉管)进口函数与进油喷嘴流量系数取最小值,动力液重度取最大值时,即时,侧阀5的喷嘴27出口直径为最大值,则根据式(1)计算得侧阀5的喷嘴27出口直径

因此可得当动力液流量为时,根据式(1)计算得侧阀5的喷嘴27出口直径;(二)当动力液流量为时,根据式(1)喷嘴直径公式与参数可知,式(1)中,当混合管(喉管)进口函数与进油喷嘴流量系数取最大值,动力液重度取最小时,即时,侧阀5的喷嘴27出口直径为最小值,则根据式(1)计算得侧阀5的喷嘴27出口直径

当混合管(喉管)进口函数与进油喷嘴流量系数取最小值,动力液重度取最大值时,即时,侧阀5的喷嘴27出口直径为最大值,则根据式(1)计算得侧阀5的喷嘴27出口直径:

因此可得当动力液流量为时,根据式(1)计算得侧阀5的喷嘴27出口直径为

一、本发明中所设计侧阀5,由于为了提高侧阀5在油田的适用范围与经济性,则侧阀5的喷嘴27出口直径设计一般采用取其最大值与最小值的中间值,因此根据上两组侧阀5喷嘴27出口直径的计算数据,可设计侧阀5的喷嘴27出口直径

二、根据陆宏圻《射流泵技术的理论及应用》中的53页的内容选取可得进油喷嘴27为收缩圆锥型结构其锥角角度为13.5°。

三、根据陆宏圻《射流泵技术的理论及应用》中的228页的内容可知进油喷嘴27与混合管28进口端之间的间距为(根据陆宏圻《射流泵技术的理论及应用》中的133页的内容选取),则计算得油喷嘴27与混合管28进口端之间的间距为

四、根据陆宏圻《射流泵技术的理论及应用》中的54页的内容选取混合管28为圆柱型结构。

五、根据陆宏圻《射流泵技术的理论及应用》中的228页的内容可知混合管28的直径为(根据陆宏圻《射流泵技术的理论及应用》中133页与228页的内容选取),则计算得混合管28的直径为

六、根据陆宏圻《射流泵技术的理论及应用》中的228页的内容可知混合管28的长度为

七、根据陆宏圻《射流泵技术的理论及应用》中的55页的内容选取吸入室12的末端呈倾斜状并与混合管28连通。

八、根据陆宏圻《射流泵技术的理论及应用》中的228页的内容选取吸入室12与混合管28的入口半角为30°。

九、根据陆宏圻《射流泵技术的理论及应用》中的55页与228页的内容选取扩散管29呈“锥形”结构与扩散管29的扩散角为7°-8°。

十、根据陆宏圻《射流泵技术的理论及应用》中的55页的内容可知扩散管29的出口直径为

根据上述已知条件,计算侧阀5的工作压力,计算过程如下:

根据上述已知条件,对于一般油层压力为,根据公式(式中:动力液在喷嘴入口处的压力,Pa;吸入液(油)的压力,Pa),可计算进油喷嘴27处的可吸入压力。(详细见陆宏圻《射流泵技术的理论及应用》中的内容:226-228页)。

该适用于多油层合采的采油管柱进行采油工作时,采油树2在井外其它设备(抽油机)的配合下,带动光杆11不停的做上下往复运动。光杆11在做往复运动过程中,光杆11可通过抽油杆6带动柱塞3和封堵扶正器31在油管1的内部做上下往复移动。

柱塞3在油管1的内部向上运动过程中,游动阀球7在重力作用下将柱塞本体14底部的过油孔A20密封使柱塞3呈现密封状态。此外由于柱塞3的柱塞本体14与油管1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因此柱塞3在上移过程中,会使柱塞3下方的油管1内形成负压,在该负压的作用下,正压油层中的原油将穿过筛管9,并顶开固定阀球8后进入到油管1的内部(参见说明书附图2)。

当柱塞3向上运动至上限位置停止运动时,柱塞3位于侧阀5的下方(参见说明书附图3),柱塞3下方的油管1内充满原油。随后当柱塞3向下移动时,柱塞3下方的油管1内充满原油将顶开游动阀球7,使其依次穿过过油孔A20、过油孔B21和过油孔C22穿过柱塞3进入到柱塞3上部的油管1中(参见说明书附图4)。在这一过程中,固定阀球8将在原油压力的作用下将油管1的下端密封。

当柱塞3运行至下限位置后,柱塞3下方的原油将均穿过其运行至其上方的油管1内。当柱塞3运行至下限位置向上运动过程中,会使柱塞3下方的油管1内形成负压,在该负压的作用下,正压油层中的原油将穿过筛管9,并顶开固定阀球8后进入到油管1的内部。与此同时柱塞3将推动其上方的原油向上运动;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封堵扶正器31的密封阻挡,使原油只能通过侧阀5后进入到油管1中,并最终通过采油树2外排完成采油。

在原油穿过侧阀5的过程中,原油首先通过进油通道26进入到进油体24中,并通过进油喷嘴27喷射进入到混合管28中。进入到混合管28中的原油最终通过扩散管29进入到油管1中。在原油高速从进油喷嘴27喷射进入到混合管28的过程中,具有一定压力的原油的压力能转化为速度能,会使进油喷嘴27出口部分的吸入室12内因周围空气被射流卷走而形成负压。在该负压的作用下,负压油层中的原油将通过吸入室12进入到混合管28中,并随着进油喷嘴27喷射出的原油一起通过扩散管29进入到油管1中。由此负压油层中的原油将在侧阀5的“射流”作用下进入到油管1中,并最终通过采油树2中外排完成采油,由此完成负压油层的开采。

随后柱塞3不停的往复运动过程中即可不断重复完成上述动作,进而完成正压油层和负压油层的同步开采。

在上述抽油杆6带动封堵扶正器31上下运动过程中,封堵扶正器31始终在侧阀5的进油通道26的进口位置和扩散管29的出口位置之间的油管1内部运动;如此封堵扶正器31运动时,即可将其上下的油管1空间隔开,使封堵扶正器31上部的油管1保持相对较小的压力,以达到减少原油从侧阀5中喷出阻力的目的,进而使侧阀5能够顺利完成“射流”动作。

案例对象:新疆某地面油井,实测井底正压油层流压,正压油层深度为,负压油层靠近油井井眼处的油压,负压油层深度,原油重度

该油井采用有杆抽油泵采油,油泵为底部固定的定井筒杆式泵,泵的排量为,根据压力梯度公式,可计算压力梯度为,从而可计算动力液从井底举升到负压油层处的压力,即油管1在处,动力液的压力,由于此处动力液体压力P d 小于负压油层的油压P f ,因此现有抽油泵只能对井底的正压油层进行开采,无法对负压油层进行开采。

该油井采用本申请发明的一种适用于多油层合采的采油管柱,其采用的采油泵与上述有杆抽油泵的采油过程一致,因此本发明采油泵的排量为。由于本发明的侧阀5所在位置为负压油层,则动力液在侧阀5喷嘴27入口处的压力。将泵的排量、侧阀5喷嘴27出口直径、原油重度、混合管(喉管)进口函数、进油喷嘴流量系数、动力液在侧阀5喷嘴27入口处的压力代入式(1)中计算,计算如下:

从上述计算可得所述侧阀吸入口的吸入液压力,由于本油井的负压油层的油压为,地层油压大于侧阀5吸入室12入口处的吸入液压力,因此侧阀5对其所处油层有一定的吸油效果。此外大部分油井的负压油层的压力为正数,因此当本申请使用到多油层开采时,本申请的采油柱对负压油层一定具有吸油效果,从而达到了多油层同步开采的目的。

该适用于多油层合采的采油管柱,结构紧凑、设计巧妙;采用了在油管上设置侧阀,并使侧阀与负压油层连通的结构设计;采用该种设计后,当该采油管柱在进行抽油,举升的原油穿过侧阀的过程中,侧阀即可利用“射流”的原理在内部形成负压,从而使负压油层中的原油在负压的作用下,能够进入到侧阀中,并最终通过该采油管柱采出。由此该采油管柱实现了叠置油层中负压油层和正压油层共采的功能,解决了现有多油层采油结构存有的只能对正压油层进行开采的问题;满足了企业多油层合采使用的需要。

1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基于平面的井组注采关系完善程度量化评价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