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田种子处理农药组合物

文档序号:1328377 发布日期:2020-07-17 浏览:2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小麦田种子处理农药组合物 (Pesticid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wheat field seeds ) 是由 陈玉亭 贺建东 王云辉 李庆新 马丽娜 王方玉 李涛 张祥菊 郭珊珊 刘振仁 于 2019-03-2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除农田病虫害的组合物及其用途,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小麦田间杀虫杀菌的种子处理剂,它是由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为活性成分组成的三元种子处理混剂,该组合物中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三者间的重量比为0.1~15:0.1~15:1~30,为提高产品持效期噻虫嗪做成了微胶囊。本发明组分合理,防效优于各个组份单独使用的活性,具有增效的作用,做到精确杀虫,延长药效,减少施药次数,降低防治成本,对农作物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mposition for preventing and removing farmland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in particular to a seed treatment agent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wheat field insects and bacteria, which is a ternary seed treatment mixture comprising pyraclostrobin, fludioxonil and thiamethoxam as active ingredients, wherein the weight ratio of the pyraclostrobin, the fludioxonil and the thiamethoxam in the composition is 0.1-15: 1-30, and the thiamethoxam is prepared into microcapsules for improving the lasting period of a product. The invention has reasonable components, better control effect than the activity of each component used independently, synergistic effect, precise disinsection, prolonged pesticide effect, reduced pesticide application times, reduced control cost, good safety to crops and accordance with the safety requirement of pesticide preparations.)

一种小麦田种子处理农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小麦田种子处理的农药组合物,它是由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为活性成分组成的三元种子处理混剂,使用了新的技术和剂型,着力推进微囊悬浮-悬浮剂这一有高技术含量的效果显著的新型剂型,属于新兴农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杀虫剂、杀菌剂等一系列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在种子处理领域各种杀虫剂、杀菌剂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使用,但缺乏新的创新和新的成果,发明一种安全又有效的种子处理剂迫在眉捷,针对大田作物小麦,我们发明了一种既能杀菌又能杀虫的新型组合药剂,并利用新技术提高其持效期。

吡唑醚菌酯为新型光谱杀菌剂,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活性很高,能够控制担子菌纲、子囊菌纲、半知菌纲、卵菌纲等大多数病害,杀菌谱很广。

其化学结构式为

咯菌腈是由瑞士诺华公司发明的一种新型广谱、非内吸性吡唑类杀菌剂,它的化学结构式为:

咯菌腈通过抑制葡萄糖磷酰化的有关转移,并抑制真菌菌丝体的生长,最终导致病原菌的死亡,用于小麦、大麦、玉米、油菜、水稻等作物的叶面处理,对谷物种子处理,防治种传和土传病菌,如链格孢属、壳二孢属、曲霉属、镰孢菌属等。

噻虫嗪是1991年由诺华公司开发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其作用机理与吡虫啉相似,可选择性抑制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进而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造成害虫出现麻痹机时死亡。不仅但具有触杀、胃毒、内吸活性,而且具有更高的活性、更好的安全性、更广的杀虫谱及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是取代那些对哺乳动物毒性高、有残留和环境问题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有机氯类杀虫剂的较好品种。它的结构式为:

噻虫嗪对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尤其是同翅目害虫有高活性,可有效防治各种蚜虫、叶蝉、飞虱类、粉虱、金龟子幼虫、马铃薯甲虫、线虫、地面甲虫、潜叶蛾等害虫及结多种类型化学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与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无交互抗性。既可用于茎叶处理、种子处理、也可用于土壤处理。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作物安全、无药害。

当前大田作物小麦的种子自带病虫害与土壤传播的病虫害已经成为制约小麦产量增长的重要原因,严重时还会导致小麦减产,研究一种新型的种子处理杀虫杀菌剂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针对当前的迫切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麦田种子处理的农药组合物,它是由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为活性成分组成的三元种子处理混剂,使用了新的技术和剂型,着力推进微囊悬浮-悬浮剂这一有高技术含量的效果显著的新型剂型,属于新兴农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上述组合物在小麦种子处理方面做到既杀虫又杀菌,克服了当前很多种子处理剂只有单一作用的缺陷。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麦田种子处理组合物,其由活性组分、助剂、成膜剂、溶剂或载体组成,其中所述的活性组分包括:

(1)吡唑醚菌酯

(2)咯菌腈

(3)噻虫嗪

三者间的重量比为0.1~15 : 0.1~15 : 1~30,进一步优化为0.1~5:0.1~5 : 1~20。

所述的助剂为:乳化剂、增效剂、稳定剂、分散剂、润湿剂、渗透剂、防冻剂、展着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成膜剂为当前国内先进的高分子成膜剂666#

所述的乳化剂为非离子、阳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单体或复配制剂,其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600#)、烷基酚聚氧丙烯醚、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脂肪酸环氧乙烷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胺盐、脂肪伯胺盐、脂肪仲胺盐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烷基磺酸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钙、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萘磺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k12)等。

所述的增效剂包括甲基化或乙基化的植物油;所述的渗透剂包括氮酮、噻酮或有机硅。

所述的溶剂为:甲苯、二甲苯、二甲亚砜、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丁酮、环己酮、吡咯烷酮、甲醇、异丙醇、丁醇、乙二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腈、四氢呋喃、机油、植物油、油酸甲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载体为:水、膨润土、有机膨润土、硅藻土、高岭土、滑石、粘土、云母、沸石、叶腊石、白炭黑、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农药组合物的种子处理剂。本发明所述一种小麦田种子处理的农药组合物可以采用本领域通用方法可加工成微囊悬浮剂、水悬浮剂或微囊悬浮-悬浮剂。

水悬浮剂的配置:将固体原药与植物油、原油、乳化剂、安全剂、增效剂混合到一起,经过砂磨后即得其油悬浮剂。

微囊悬浮剂的配置:将固体原药与溶剂、乳化剂、囊皮、助剂混合在一起,经过升温等反应,得到的微囊悬浮剂。

微囊悬浮-水悬浮剂的配置:将部分原药、助剂等配置成微囊悬浮剂,再将部分原药和助剂配置成水悬浮剂,再搅拌得到微囊悬浮-水悬浮剂。

本发明还请求公开上述农药组合物或包含上述农药组合物的种子处理剂在小麦种子处理中的应用。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复配后,可以优势互补,既能杀虫又能杀菌,同时对小麦安全性好。本发明的特点如下:

1 配方科学,协同增效:配方由三种不同作用机理,不同防治谱的活性成分复配而成,组分科学、配比合理、优势互补、增效显著、延缓抗性、使得该组合物的综合防效效果更佳。

2 杀虫防病,广谱高效:该种子处理剂对地下害虫如线虫、甲虫、金龟子有特效,对蚜虫、飞虱也有很好的效果,同时能够防治根腐病、青枯病等种传病害还有土传病害如纹枯病、基腐病、全蚀病等。

3 技术先进,持久保护:该种子处理的特殊剂型如微囊悬浮剂-悬浮剂,能够保证活性成分缓慢的释放,有序的发挥作用,延长持效期,同时产品使用了新型的高分子成膜技术,使得药物包衣后成膜快,不易脱落,在土壤中长时间留存在种子周围,形成保护圈,同时内吸传导,做到从上到下的保护。

4 该农药组合物成分对作物都很安全,不仅不会影响种子的发芽和出苗,还会促进小麦的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有助于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实施例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9%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水悬浮剂

成分 重量百分比(%)

吡唑醚菌酯 0.2

咯菌腈 0.2

噻虫嗪 8.6

烷基萘磺酸盐 1

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 4

防冻剂 3

苯甲酸钠 0.1

黄原胶 0.2

去离子水 余

将去离子水、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噻虫嗪、烷基萘磺酸盐、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防冻剂、苯甲酸钠、黄原胶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通过砂磨机砂磨得到9%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水悬浮剂。最后加入成膜剂搅拌均匀。

实施例2:15%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水悬浮剂

成分 重量百分比(%)

吡唑醚菌酯 0.5

咯菌腈 0.5

噻虫嗪 14

烷基萘磺酸盐 2

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 5

防冻剂 3

苯甲酸钠 0.1

黄原胶 0.15

成膜剂666# 3

去离子水 余

将去离子水、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噻虫嗪、烷基萘磺酸盐、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防冻剂、苯甲酸钠、黄原胶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通过砂磨机砂磨得到9%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水悬浮剂。最后加入成膜剂搅拌均匀。

实施例3:20%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水悬浮剂

成分 重量百分比(%)

吡唑醚菌酯 1

咯菌腈 1

噻虫嗪 18

烷基萘磺酸盐 1

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 4

防冻剂 3

苯甲酸钠 0.1

黄原胶 0.1

成膜剂666# 3

去离子水 余

将去离子水、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噻虫嗪、烷基萘磺酸盐、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防冻剂、苯甲酸钠、黄原胶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通过砂磨机砂磨得到9%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水悬浮剂。最后加入成膜剂搅拌均匀。

实施例4:30%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水悬浮剂

成分 重量百分比(%)

吡唑醚菌酯 1

咯菌腈 1

噻虫嗪 28

烷基萘磺酸盐 1

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 4

防冻剂 3

苯甲酸钠 0.1

黄原胶 0.2

成膜剂666# 3

去离子水 余

将去离子水、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噻虫嗪、烷基萘磺酸盐、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防冻剂、苯甲酸钠、黄原胶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通过砂磨机砂磨得到9%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水悬浮剂。最后加入成膜剂搅拌均匀。

实施例5:40%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水悬浮剂

成分 重量百分比(%)

吡唑醚菌酯 2

咯菌腈 2

噻虫嗪 36

烷基萘磺酸盐 1

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 4

防冻剂 3

苯甲酸钠 0.1

黄原胶 0.2

成膜剂666# 3

去离子水 余

将去离子水、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噻虫嗪、烷基萘磺酸盐、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防冻剂、苯甲酸钠、黄原胶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通过砂磨机砂磨得到9%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水悬浮剂。最后加入成膜剂搅拌均匀。

实施例6:4%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微囊悬浮剂

成分 重量百分比(%)

吡唑醚菌酯 0.2

咯菌腈 0.2

噻虫嗪 3.6

囊皮 3

成囊助剂 10

二甲苯 10

防冻剂 3

苯甲酸钠 0.1

黄原胶 0.2

成膜剂666# 3

去离子水 余

将二甲苯,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噻虫嗪、囊皮、成囊助剂依次加入母液釜中,升温反应完全备用,再将防冻剂、苯甲酸钠、黄原胶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剪切均匀,再将两种物料混合搅拌均匀,得到通4%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微囊悬浮剂。最后加入成膜剂搅拌均匀。

实施例7:9%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微囊悬浮剂

成分 重量百分比(%)

吡唑醚菌酯 0.2

咯菌腈 0.2

噻虫嗪 8.6

囊皮 3

成囊助剂 10

二甲苯 15

防冻剂 3

苯甲酸钠 0.1

黄原胶 0.2

成膜剂666# 3

去离子水 余

将二甲苯,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噻虫嗪、囊皮、成囊助剂依次加入母液釜中,升温反应完全备用,再将防冻剂、苯甲酸钠、黄原胶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剪切均匀,再将两种物料混合搅拌均匀,得到通4%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微囊悬浮剂。最后加入成膜剂搅拌均匀。

实施例8:12%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微囊悬浮剂

成分 重量百分比(%)

吡唑醚菌酯 0.5

咯菌腈 0.5

噻虫嗪 11

囊皮 3

成囊助剂 10

二甲苯 18

防冻剂 3

苯甲酸钠 0.1

黄原胶 0.2

成膜剂666# 3

去离子水 余

将二甲苯,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噻虫嗪、囊皮、成囊助剂依次加入母液釜中,升温反应完全备用,再将防冻剂、苯甲酸钠、黄原胶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剪切均匀,再将两种物料混合搅拌均匀,得到通4%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微囊悬浮剂。最后加入成膜剂搅拌均匀。

实施例9:15%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微囊悬浮剂

成分 重量百分比(%)

吡唑醚菌酯 1

咯菌腈 1

噻虫嗪 13

囊皮 3

成囊助剂 10

二甲苯 20

防冻剂 3

苯甲酸钠 0.1

黄原胶 0.2

成膜剂666# 3

去离子水 余

将二甲苯,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噻虫嗪、囊皮、成囊助剂依次加入母液釜中,升温反应完全备用,再将防冻剂、苯甲酸钠、黄原胶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剪切均匀,再将两种物料混合搅拌均匀,得到通4%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微囊悬浮剂。最后加入成膜剂搅拌均匀。

实施例10:18%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微囊悬浮剂

成分 重量百分比(%)

吡唑醚菌酯 1

咯菌腈 1

噻虫嗪 16

囊皮 3

成囊助剂 10

二甲苯 20

防冻剂 3

苯甲酸钠 0.1

黄原胶 0.2

成膜剂666# 3

去离子水 余

将二甲苯,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噻虫嗪、囊皮、成囊助剂依次加入母液釜中,升温反应完全备用,再将防冻剂、苯甲酸钠、黄原胶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剪切均匀,再将两种物料混合搅拌均匀,得到通4%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

微囊悬浮剂。最后加入成膜剂搅拌均匀。

实施例11:9%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微囊悬浮剂

成分 重量百分比(%)

噻虫嗪 8.6

囊皮 3

成囊助剂 10

二甲苯 15

吡唑醚菌酯 0.2

咯菌腈 0.2

防冻剂 3

苯甲酸钠 0.1

黄原胶 0.2

成膜剂666# 3

去离子水 余

将二甲苯,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噻虫嗪、囊皮、成囊助剂依次加入母液釜中,升温反应完全备用,再将吡唑醚菌酯、咯菌腈、防冻剂、苯甲酸钠、黄原胶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剪切均匀后通过砂磨机砂磨,再将两种物料混合搅拌均匀,得到通9%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微囊悬浮剂。最后加入成膜剂搅拌均匀。

实施例12:10%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微囊悬浮剂

成分 重量百分比(%)

噻虫嗪 9

囊皮 3

成囊助剂 10

二甲苯 15

吡唑醚菌酯 0.5

咯菌腈 0.5

防冻剂 3

苯甲酸钠 0.1

黄原胶 0.2

成膜剂666# 3

去离子水 余

将二甲苯,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噻虫嗪、囊皮、成囊助剂依次加入母液釜中,升温反应完全备用,再将吡唑醚菌酯、咯菌腈、防冻剂、苯甲酸钠、黄原胶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剪切均匀后通过砂磨机砂磨,再将两种物料混合搅拌均匀,得到通9%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微囊悬浮剂。最后加入成膜剂搅拌均匀。

实施例13:12%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微囊悬浮剂

成分 重量百分比(%)

噻虫嗪 11

囊皮 3

成囊助剂 10

二甲苯 15

吡唑醚菌酯 0.5

咯菌腈 0.5

防冻剂 3

苯甲酸钠 0.1

黄原胶 0.2

成膜剂666# 3

去离子水 余

将二甲苯,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噻虫嗪、囊皮、成囊助剂依次加入母液釜中,升温反应完全备用,再将吡唑醚菌酯、咯菌腈、防冻剂、苯甲酸钠、黄原胶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剪切均匀后通过砂磨机砂磨,再将两种物料混合搅拌均匀,得到通9%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微囊悬浮剂。最后加入成膜剂搅拌均匀。

实施例14:15%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微囊悬浮剂

成分 重量百分比(%)

噻虫嗪 13

囊皮 3

成囊助剂 10

二甲苯 18

吡唑醚菌酯 1

咯菌腈 1

防冻剂 3

苯甲酸钠 0.1

黄原胶 0.2

成膜剂666# 3

去离子水 余

将二甲苯,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噻虫嗪、囊皮、成囊助剂依次加入母液釜中,升温反应完全备用,再将吡唑醚菌酯、咯菌腈、防冻剂、苯甲酸钠、黄原胶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剪切均匀后通过砂磨机砂磨,再将两种物料混合搅拌均匀,得到通9%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微囊悬浮剂。最后加入成膜剂搅拌均匀。

实施例15:18%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微囊悬浮剂

成分 重量百分比(%)

噻虫嗪 16

囊皮 3

成囊助剂 10

二甲苯 20

吡唑醚菌酯 1

咯菌腈 1

防冻剂 3

苯甲酸钠 0.1

黄原胶 0.15

成膜剂666# 3

去离子水 余

将二甲苯,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噻虫嗪、囊皮、成囊助剂依次加入母液釜中,升温反应完全备用,再将吡唑醚菌酯、咯菌腈、防冻剂、苯甲酸钠、黄原胶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剪切均匀后通过砂磨机砂磨,再将两种物料混合搅拌均匀,得到通9%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噻虫嗪微囊悬浮剂。最后加入成膜剂搅拌均匀。

试验例一: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实施例9、实施例10、实施例11、实施例12、实施例13、实施例14、实施例15、和传统制剂在小麦种子处理发芽以及出苗之后的防效的药效试验对比。

1.1供试药剂:实施例1-15中的复配种子处理剂。

1.2对照药剂:25%吡唑醚菌酯水悬浮剂、5%咯菌腈水悬浮剂和350g/l噻虫嗪水悬浮剂。

1.3 空白试验对照田,没有经过处理的小麦种子播种,实例16、实例17、实例18。

1.4供试作物:小麦种子。

1.5防除对象:

1.6试验方法:按照一定比例处理小麦种子,然后播种,

试验后分别在药后5天出苗期、春季小麦返青后生长期观察小麦病虫害情况,并比较各种药剂的活性。此外还要观察出苗率,确定药剂的安全性。

1.7本发明的实施例制剂试验效果见下表1-1田间防虫药效试验结果(药后5天出苗期)和表1-2田间防虫药效试验结果(春季小麦返青后生长期),表2(春季小麦返青后生长期),药剂对作物的安全性(出芽率试验)调查结果见表3。

表1-1田间防虫药效试验结果(药后5天出苗期)

处理药剂 用量(g/亩) 对线虫防效(%) 对甲虫防效(%) 对金龟子防效(%) 对蚜虫防效(%) 总防效(%)
实施例1 300 80 75 80 85 80
实施例2 300 85 75 75 85 80
实施例3 300 80 80 80 80 80
实施例4 300 80 75 85 80 80
实施例5 300 75 75 85 85 80
实施例6 300 70 75 80 75 75
实施例7 300 75 70 80 75 75
实施例8 300 80 75 70 75 75
实施例9 300 70 70 80 80 75
实施例10 300 70 75 80 75 75
实施例11 300 80 75 85 80 80
实施例12 300 75 75 85 85 80
实施例13 300 80 75 80 85 80
实施例14 300 85 75 75 85 80
实施例15 300 80 80 80 80 80
实施例16 0 0 0 0 0 0
25%吡唑醚菌酯水悬浮剂 100 0 0 0 0 0
5%咯菌腈水悬浮剂 50 0 0 0 0 0
350g/l噻虫嗪水悬浮剂 60 70 75 75 80 75

表1-2田间防虫药效试验结果(春季小麦返青后生长期)

处理药剂 用量(g/亩) 对线虫防效(%) 对甲虫防效(%) 对金龟子防效(%) 对蚜虫防效(%) 总防效(%)
实施例1 300 50 70 60 60 60
实施例2 300 50 65 60 65 60
实施例3 300 55 65 65 55 60
实施例4 300 60 55 65 60 60
实施例5 300 55 65 55 65 60
实施例6 300 80 75 80 85 80
实施例7 300 85 75 75 85 80
实施例8 300 80 80 80 80 80
实施例9 300 80 75 85 80 80
实施例10 300 75 75 85 85 80
实施例11 300 80 75 85 80 80
实施例12 300 75 75 85 85 80
实施例13 300 80 75 80 85 80
实施例14 300 85 75 75 85 80
实施例15 300 80 80 80 80 80
实施例16 0 0 0 0 0 0
25%吡唑醚菌酯水悬浮剂 100 0 0 0 0 0
5%咯菌腈水悬浮剂 50 0 0 0 0 0
350g/l噻虫嗪水悬浮剂 60 60 65 65 60 62.5

表2-1田间杀菌药效试验结果(药后5天出苗期)

处理药剂 用量(g/亩) 对根腐病防效(%) 对青枯病防效(%) 对纹枯病防效(%) 对基腐病防效(%) 总防效(%)
实施例1 300 90 93 93 90 91.5
实施例2 300 92 93 92 93 92.5
实施例3 300 93 95 94 93 93.8
实施例4 300 94 94 93 93 93.5
实施例5 300 92 92 93 91 92
实施例6 300 92 93 93 94 93
实施例7 300 93 94 93 92 93
实施例8 300 93 94 93 92 93
实施例9 300 93 94 92 93 93
实施例10 300 93 95 93 95 94
实施例11 300 95 94 93 94 94
实施例12 300 93 92 93 94 93
实施例13 300 93 95 94 94 94
实施例14 300 91 93 93 95 93
实施例15 300 92 92 93 91 92
实施例16 0 0 0 0 0 0
25%吡唑醚菌酯水悬浮剂 100 89 90 89 90 89.5
5%咯菌腈水悬浮剂 50 80 75 75 80 77.5
350g/l噻虫嗪水悬浮剂 60 0 0 0 0 0

表2-2田间杀菌药效试验结果(春季小麦返青后生长期)

处理药剂 用量(g/亩) 对根腐病防效(%) 对青枯病防效(%) 对纹枯病防效(%) 对基腐病防效(%) 总防效(%)
实施例1 300 90 91 91 92 91
实施例2 300 92 90 92 90 91
实施例3 300 91 90 91 92 91
实施例4 300 93 92 93 92 92.5
实施例5 300 93 92 93 94 93
实施例6 300 93 92 92 92 92.3
实施例7 300 91 93 93 95 93
实施例8 300 90 93 93 90 91.5
实施例9 300 91 90 91 90 90.5
实施例10 300 91 91 92 92 91.5
实施例11 300 90 90 91 91 90.5
实施例12 300 92 92 93 91 92
实施例13 300 92 93 93 94 93
实施例14 300 93 94 93 92 93
实施例15 300 90 93 93 90 91.5
实施例16 0 0 0 0 0 0
25%吡唑醚菌酯水悬浮剂 100 86 86 82 82 84
5%咯菌腈水悬浮剂 50 50 45 50 55 50
350g/l噻虫嗪水悬浮剂 60 0 0 0 0 0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不但对地下害虫等虫害,对各种种传和土传病菌也有很好的防效,其中对于病菌,水悬浮剂、微囊悬浮剂和微囊悬浮-水悬浮剂的各时期效果都良好,比单一药剂的效果良好。对于虫害,在初期水悬浮剂和微囊悬浮-水悬浮剂的效果要优于微囊悬浮剂的,对于持效期,微囊悬浮剂和微囊悬浮-水悬浮剂的效果好于水悬浮剂。相互交叉对比发现微囊悬浮-水悬浮剂的效果好于水悬浮剂和微囊悬浮剂。建议此组合物使用剂型为微囊悬浮-水悬浮剂。

表3药剂对作物的安全性调查结果

经过观察,本发明种子处理农药组合物的安全性都很好,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的成活率都很高,并且三种药剂的组合发芽率也要由于单一的药剂,这说明我们的发明配比合理,三种成分搭配合理,使用的成膜剂安全性好,是一个成熟的发明。

1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小麦田除草组合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