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消炎祛痘功效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13406 发布日期:2021-09-21 浏览:3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具有消炎祛痘功效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with anti-inflammation and acne-removing effect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 是由 宿树兰 段金廒 刘夏进 严辉 魏丹丹 钱大玮 郭盛 孙晓东 丁凤清 于 2021-07-1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消炎祛痘功效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成分:菊茎叶精油0.05-5份、薄荷精油0.05-5份、油相辅料0.1-5份、黄芩苷提取物0.01-5份、表面活性剂1-5份、助表面活性剂0.1-5份,余量为菊茎叶水提物。制备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菊茎叶精油,加入油相辅料制成油相;再加入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中药提取物黄芩苷搅拌均匀,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制成。本发明以药用菊及其非药用部位精油与中药提取物配伍制备消炎祛痘类微乳和凝胶,不仅有效地保护活性成分的稳定性、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同时增强精油与黄芩苷配伍所制备微乳和凝胶的的消炎祛痘活性。(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with anti-inflammation and acne-removing effects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here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0.05-5 parts of chrysanthemum stem leaf essential oil, 0.05-5 parts of mint essential oil, 0.1-5 parts of oil phase auxiliary material, 0.01-5 parts of baicalin extract, 1-5 parts of surfactant, 0.1-5 parts of cosurfactant and the balance of chrysanthemum stem leaf water extract. The preparation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preparing chrysanthemum stem leaf essential oil by adopting a steam distillation method, and adding an oil phase auxiliary material to prepare an oil phase; adding cosurfactant, surfactant and baicalin extracted from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stirring, and slowly adding water phase into oil phase.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the anti-inflammation and acne-removing microemulsion and gel are prepared by matching the essential oil of the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and the non-medicinal parts thereof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ract, so that the stability of active ingredients is effectively protected, the absorption of the skin to the medicine is promoted, and the anti-inflammation and acne-removing activity of the microemulsion and gel prepared by matching the essential oil with the baicalin is enhanced.)

一种具有消炎祛痘功效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具有消炎祛痘功效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痤疮是一种慢性的、具有相应炎症反应的皮肤病;近年来,我国祛痘消费者正以每年400-600万人次增长,这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困扰着我国80%的青少年和成年人。

虽然痤疮不是感染性疾病,但其致病因素复杂多样,其中细菌感染是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在其发生和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痤疮丙酸杆菌(P.acne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存在。

痤疮严重影响人的外貌和心理,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一定消极的影响,因此消炎祛痘的方法和产品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据相关调查发现,激素或抗生素类常被用来治疗痤疮,但由其产生的副作用和耐药性等问题;所以开发出天然绿色的中药外用制剂是非常有必要的。

微乳是一种良好的包载技术,可以解决挥发油不稳定等问题,并且微乳能够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使药物通过皮肤附属器达到促透效果。而水性凝胶剂无油腻感,易于涂展,且不妨碍皮肤正常功能。将微乳和凝胶剂相结合,大大的增加了挥发性成分和难溶性惩成分的的生物利用度。

菊花系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品种多样,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晕目眩、目赤肿痛、疮痈肿毒等症;据调查显示,浙江桐乡市每年产出优质杭白菊干燥头状花序在7000t左右,而伴之产生的杭白菊茎等非药用部位却达到了2.5万吨,其非药用部位的产量是药用部位的3.5倍;在菊花花序的培养和采收过程中,其非药用部位没有得到合理的应用,被当做生产垃圾进行处理,被焚烧或被丢弃;只有极少数的菊茎叶被用来当做牧畜的饲料,在资源利用上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研究表明菊非药用部位所含有的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与花序极为相似,具有显著的抑菌、抗炎、清除自由基等多种生物活性。菊茎叶中挥发油类成分主要包括单萜烯类、倍半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等。具有抗菌、抗感染、消炎止痛、抗衰老、促进皮肤、黏膜愈合、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

临床上,黄芩是治疗痤疮等皮肤炎症性疾病的常用中药。黄芩苷(C21H18O11)是从黄芩根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黄芩苷抗菌范围较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作用较强,同时能够吸收紫外线,清除氧自由基,又能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因此既可用于医药,也可用于化妆品,是一种良好的功能性美容化妆品原料。

本项目采用菊茎叶精油与中药黄芩苷进行配伍,从体外细胞实验评价其消炎活性,从细菌层面上评价其抑菌作用,制备出消炎祛痘的微乳凝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消炎祛痘功效的精油与中成药复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对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均有良好的增溶能力,使菊茎叶精油及水提物、薄荷精油黄芩苷等有效成分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同时具有稳定性好、保湿性高、渗透性高等优点;且在对皮肤无刺激性的基础上改善了细胞炎症,此外还具有抑制致痘菌生长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炎祛痘中药制剂,它包括以下成分:菊茎叶精油0.05-5份、薄荷精油0.05-5份、油相辅料0.1-5份、黄芩苷提取物0.01-5份、表面活性剂1-5份、助表面活性剂0.1-5份,抗氧化剂0.1-5份,余量为菊茎叶水提物。

一种具有消炎祛痘功效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菊茎叶精油,得菊茎叶精油和菊茎叶水提液,精油使用无水硫酸钠脱水,避光保存;

(2)将步骤(1)中提取得到的菊茎叶精油与薄荷精油配伍加入油相辅料制成油相;取步骤(2)制得的菊茎叶水提液,加入水相辅料制成水相;加入混合表面活性剂和黄芩苷,于磁力搅拌上常温搅拌均匀,边搅拌边向油相中滴加水相,得到澄清透明的微乳;

(3)取步骤(2)制备得到的微乳制成凝胶。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要求所述的用于消炎祛痘微乳凝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1)水蒸气提取菊茎叶精油的最优工艺为粉碎度为100-120目,浸泡时间为6h,料液比为1:8,蒸馏2次,每次6h,共12h。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一种具有消炎祛痘功效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使用步骤(2)制备得到的水相将微乳稀释适宜倍数,添加总体凝胶剂的以重量计1%-5%的凝胶基质、5%-20%的混合保湿剂、1%-5%的抗氧化剂、5%-10%的增溶剂和0.05%-0.1%的防腐剂;使凝胶剂的总重量为100g,余量为水相,于37℃搅拌均匀,得澄清透明凝胶。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要求所述的具有消炎祛痘功效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微乳中的油相辅料包括薄荷油、油酸、亚油酸、油酸乙酯、麦芽油、蓖麻油、花生油、亚油酸乙酯、中等脂肪链长度一的甘油三酯类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优选为油酸乙酯;所述的微乳中的水相辅料包括芦荟提取物、山梨醇、丙二醇、尼泊金类、维生素C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要求所述的具有消炎祛痘功效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微乳中的混合表面活性剂包括质量比为3:1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其中表面活性剂包括泊洛沙姆、大豆磷脂、吐温80、吐温60、司盘80、平平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优选为吐温80。其中助表面活性剂包括无水乙醇、聚乙二醇400、丙二醇、异丙醇、正丁醇、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优选为丙三醇。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具有消炎祛痘功效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油相重量占微乳载体总重量的2%-12%,表面活性剂重量占微乳载体总重量的15%-25%,助表面活性剂重量占微乳载体总重量的2%-12%,抗氧化剂重量占微乳载体总重量的1-10%(w/w),水相重量占微乳载体总重量的50%-80%。

优选为油相重量占微乳载体总重量的4.87%(w/w),表面活性剂重量占微乳载体总重量的21.82%(w/w),助表面活性剂重量占微乳载体总重量的7.26%(w/w),抗氧化剂重量占微乳载体总重量的3.1%(w/w),水相重量占微乳载体总重量的58.00%(w/w)。

作为最优的技术方案,100g微乳中含菊茎叶精油0.25g,薄荷精油0.25g,油酸乙酯4.37g,吐温8021.82g,丙三醇7.26g,黄芩苷0.10g,抗氧化剂维生素C3.00g,抗氧化剂焦亚硫酸钠0.10g,水相58.00g(生药量为20.45mg/mL)。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具有消炎祛痘功效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微乳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凝胶剂中水性凝胶基质包括羧甲基纤维素衍生物、海藻酸盐、明胶、果胶、淀粉及其衍生物、聚丙烯酸类(如卡波姆、聚丙烯酸等)的一种或几种;

水相辅料包括乙醇、丙三醇、芦荟提取物、山梨醇、丙二醇、尼泊金类、稀释适宜倍数的微乳、维生素C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作为优选方案,凝胶基质重量占凝胶载体总重量的1%-10%,凝胶中微乳重量占凝胶载体总重量的15%-30%,凝胶中保湿剂重量占凝胶载体总重量的15%-30%,凝胶中抗氧化剂剂重量占凝胶载体总重量的1%-10%,凝胶中助溶剂重量占凝胶载体总重量的5%-10%,凝胶中防腐剂重量占凝胶载体总重量的0.05%-0.1%,余量为菊茎叶水提物(30%-60%)。

优选为凝胶基质重量占凝胶载体总重量的3%(w/w),凝胶中微乳重量占凝胶载体总重量的20%(w/w),凝胶中保湿剂重量占凝胶载体总重量的10%(w/w),凝胶中抗氧化剂剂重量占凝胶载体总重量的3.1%(w/w),凝胶中助溶剂重量占凝胶载体总重量的10%(w/w),凝胶中防腐剂重量占凝胶载体总重量的0.1%(w/w),菊茎叶水提物53.8%(w/w)。

作为最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具有消炎祛痘功效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100g凝胶中含微乳20g,凝胶基质卡波姆9403g,保湿剂丙三醇3g,保湿剂库拉索芦荟7g,抗氧化剂维生素C 3g,抗氧化剂焦亚硫酸钠0.1g,助溶剂丙二醇10g,防腐剂尼泊金乙酯0.1g,生药量为20.45mg/ml浓度的水相53.8g。

本发明所添加保湿剂占载体总量的5%-10%,包括但不局限于透明质酸类、尿囊素、芦荟提取液、丙三醇、山梨醇、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本发明所添加抗氧化剂占载体总量的3.1%-3.2%,包括但不局限于维生素C、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本发明将原本因丢弃或焚烧的菊茎叶进行资源利用,采用最优的提取工艺提取出菊茎叶精油,再进行大量的体外细胞实验和细菌实验,确定菊茎叶精油的消炎祛痘活性;再将其与中药提取物黄芩苷配伍,大大降低了黄芩苷与精油对皮肤的刺激性,制备出天然绿色的消炎祛痘微乳和凝胶剂。

附图说明

图1为菊精油对THP-1存活率的影响

图2为黄芩苷对THP-1存活率的影响

图3为菊精油和黄芩苷单独或配伍使用对P.acnes诱导THP-1炎症的影响

图4为不同助表面活性剂的微乳区域面积图

图5为不同表面活性剂的筛选的微乳区域面积图

图6为不同质量比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微乳区面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菊茎叶精油提取工艺的考察

1.菊茎叶精油提取工艺优化

本发明选用影响水蒸气蒸馏法的主要因素粉碎度(A)、加水量(B)、蒸馏时间(C)和浸泡时间(D),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三因素,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取三个较优的因素(结果见表1),设计“L9(34)正交表,按表进行实验,考察菊茎叶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

表1正交实验三因素四水平

2.采用正交实验来确定菊茎叶精油的最优提取率(表2),再通过气质联用仪来观察不同条件下菊茎叶精油成分的改变,最后确定的最优工艺为工艺7,选用80-120目的菊茎叶、添加8倍加水量、蒸馏12h、浸泡6h所提取得到的菊茎叶精油得率为0.50%。

表2正交实验结果

3.结果验证

为进一步考察上述提取工艺的稳定性,根据已选最佳工艺条件提取,重复操作3次,结果见表3。

表3挥发油提取工艺验证实验结果

实验号 挥发油量(mg) 挥发油得率(%)
1 490 0.49
2 497 0.50
3 518 0.52

验证结果与正交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由此表明该提取工艺稳定性好,可用于挥发性成分的提取。

实施例2消炎作用

1.菊精油(菊花精油和菊茎叶精油)和黄芩苷对人单核急性细胞(THP-1)的存活率研究

采用cck8法检测菊精油和黄芩苷对THP-1增殖的影响。取指数生长期的THP-1,以9×104个/mL的密度接种于96孔板中,加不同质量浓度(6.25,12.5,25,50,100mg/L)的菊精油和黄芩苷培养36h。之后离心吸取药物和上清液,每孔加入10%的cck8,放置3h,于450nm处检测吸光度。

结果表明,菊精油浓度在100mg/mL浓度内时对细胞的生长无抑制作用,在50mg/L的浓度下还具有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所以选择菊精油的给药浓度为50mg/L;而黄芩苷在25mg/mL对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选择黄芩苷的给药浓度为12.5mg/L。由实验结果初步得到菊精油和黄芩苷在细胞上的安全使用浓度最大值分别为100mg/mL和12.5mg/mL。随后扩大菊茎叶精油的浓度进行试验,确定了菊茎叶精油在细胞上安全使用浓度最大值为500mg/mL(附图1,附图2)。

2.菊精油和黄芩苷单独或配伍使用对痤疮丙酸杆菌(P.acnes)诱导THP-1炎症的影响

将痤疮丙酸杆菌(P.acnes)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于37℃无氧培养至OD600=1.0(对数生长期),得菌悬液。菌悬液在5000g、4℃下离心15min,得培养物上清液和细菌沉淀。采用PBS洗涤沉淀3次,然后悬浮于PBS中,置于80℃水浴30min实现热灭活,即痤疮丙酸杆菌灭活物,4℃保存备用。

THP-1接种于96孔板,调节细胞浓度为9×104个/mL,培养24h后重新加入含药物的新鲜培养基培养4h,随后再加入痤疮丙酸杆菌灭活液培养8h。3000转/分离心20min,仔细收集上清于无核酶的EP中。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IL-1β水平。

结果表明,50mg/L的菊精油与12.5mg/L的黄芩苷均能降低P.acnes热灭活液所导致的细胞内炎症因子IL-1β的浓度,且(25mg/L)菊茎叶精油与(6.25mg/L)黄芩苷配伍缓解细胞炎症的结果优于菊茎叶单独的缓解作用(附图3)。

根据以上消炎实验的结果表明,菊花精油、菊茎叶精油和黄芩苷在对细胞安全无刺激的浓度下,均对P.acnes诱导的THP-1炎症具有缓解作用;

实施例3抑菌作用

1.供试品的配制

选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将菊精油配制成1000mg/mL的精油母液;采用DMSO作为助溶剂溶解黄芩苷,母液浓度为100mg/mL,并保证DMSO浓度低于1%。

菊花与菊茎叶水提液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80-120目的菊花或菊茎叶、添加8倍加水量、蒸馏12h、浸泡6h所提取得到的菊花或菊茎叶精油)之后的水相,其生药均浓度为(125mg/mL);

阳性药青霉素G钠和乳糖酸红霉素的配制:称取一定量的阳性药,加入一定体积的纯水后混匀,制得浓度为2.5μg/mL的青霉素G钠溶液和1.22mg/mL的乳糖酸红霉素溶液。

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活性研究

将S.aureus置于恒温箱(12h,37℃,5%CO2)中培养过夜,P.acnes则置于厌氧箱(48h,37℃,10%CO2,10%H2,80%N2)中培养,并将每个菌株的终浓度调节为3×104CFU/mL。在96孔板中制备供试品的系列加倍稀释液,依次添加100uL菌液,置于培养箱中培养;分别于培养12h和24小时的菌液中添加30uL(0.01%)的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溶液,2h后观察有无红色沉淀产生;若无红色沉淀产生,说明细菌的生长活动被抑制;此时的精油浓度即为MIC;MIC定义为精油抑菌的最低浓度,在该浓度下微生物不会显示出可见的生长。实验设置空白对照(只添加溶剂,证明无其他菌种)、阴性对照(只添加溶剂和菌液,证明溶剂对细菌没有抑制作用)和阳性对照(添加阳性药,确定对所测菌种有抑制作用的药物)。青霉素和乳糖酸红霉素分别用作S.aureus和P.acnes的阳性抗生素。所有抑制测定均一式三份进行。

各种供试品对S.aureus的最小抑菌浓度如表4所示,菊茎叶精油和水提物对S.aureus均有抑菌作用;但菊茎叶精油和菊茎叶水提液对S.aureus的抑制作用稍低于菊花精油和菊茎叶水提物。此外,黄芩苷对S.aureus的抑制作用较强。

表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抑制结果

备注:“-”代表没有细菌生长,“+”代表有细菌的生长

各种供试品对P.acnes的最小抑菌浓度如表5所示,菊茎叶精油和菊花精油对P.acnes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25mg/ml,而菊花和菊茎叶水提液对P.acnes的最小抑菌浓度则为12.5mg/ml.

表5对痤疮丙酸杆菌(P.acnes)的抑制结果

备注:“-”代表没有细菌生长,“+”代表有细菌的生长

实施例4微乳凝胶制剂的制备

1.微乳的制备

1.1伪三元相图的绘制

精密称定固定质量比为1:1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将Km=1:1的混合表面活性剂与油相辅料按质量比1:9,2:8,3:7……9:1精密称定,在37℃的条件下,边搅拌边滴加水相,直到形成澄清透明的O/W型微乳。记录微乳第二次由浑浊变为澄清的点时所加入的水相的质量,即可确定形成O/W型微乳的面积。

1.2油相的确定

由菊精油消炎实验可得,只要微乳或凝胶制剂中含有的菊茎叶精油大于50mg/L,即具有消炎作用;再将菊茎叶精油与粗促透薄荷精油和油相辅料按四种比例配伍,最终确定菊茎叶精油:薄荷精油:油酸乙酯=1:1:18。

1.3水相的确定

由实施例3可知,菊茎叶水提液的对P.acnes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2.5mg/mL,即最终水相的生药量应为20.45mg/mL。

1.4助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本发明固定Km=1:1,油相为菊茎叶精油:薄荷精油:油酸乙酯=1:1:18,乳化剂为吐温80,考察了当无水乙醇,丙三醇和聚乙二醇-400分别作为助表面活性剂时形成微乳面积的大小,其中其中无水乙醇和吐温80组合不成微乳,其余两组三相图如下图4所示。

由图4可以明显观察到,当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时,聚乙二醇-400作为助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微乳区域面积更大,因此,选择聚乙二醇-400作为助表面活性剂。

1.5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本发明固定Km=1:1,油相为菊茎叶精油:薄荷精油:油酸乙酯=1:1:18,助乳化剂为聚乙二醇-400,考察了当泊洛沙姆188,吐温80分别作为助表面活性剂时形成微乳面积的大小,结果如下图5所示。

由于泊洛沙姆188在所实验范围内与助乳化剂和油相及油相辅料不成微乳,所以选择吐温80作为表面活性剂。

1.6最佳Km值(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于筛选出的油相、助表面活性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基础上,分别选择Km值为1:1,2;1,3:1,4:1,5:1绘制伪三元相图,结果如下图6所示。

由图6可知,当Km=3:1时微乳区面积最大,故选择Km=3:1。

1.7黄芩苷载药量的确定

由消炎实例和抑菌实验所确定,只要微乳或凝胶制剂中含有的黄芩苷浓度大于12.5mg/L,即具有消炎作用;而当黄芩苷含量为7.5mg/mL时,与25mg/mL的菊茎叶精油配伍就具有抑菌作用。

根据含量结果和黄芩苷溶解度(黄芩苷含量为总微乳的0.1%,0.15%,0.2%,0.25%)的双重考察,发现筛选黄芩苷含量均大于消炎实验含量,且黄芩苷含量为微乳总量的0.1%时,微乳的澄清度最优,所以确定黄芩苷的含量为0.10g。

1.7最优处方的确定

选取了微乳区中处于重心的点及其附近的几个点(油:表面活性剂分别为1:3,1:4,1:5,1:6,1:7,1:8)来确定其处方,对其粒径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见表5。

表5处方粒径考察结果

油-混表面活性剂比例 粒径(nm) Pdl
1:3 59.37±1.18 0.46±0.01
1:4 44.38±0.38 0.29±0.03
1:5 25.74±0.30 0.58±0.01
1:6 14.08±0.08 0.18±0.01
1:7 15.55±0.15 0.36±0.03
1:8 15.01±0.68 0.31±0.04

由考察结果可知,油-混合表面活性剂的比例为1:6时,粒径最小,为保证含药微乳的稳定性和工艺的重复性,确定最终比例为1:6。

通过上述实验的考察,确定微乳处方的最终比例为每100g微乳中含菊茎叶精油0.25g,薄荷精油0.25g,油酸乙酯4.37g,吐温8021.82g,丙三醇7.26g,黄芩苷0.10g,抗氧化剂维生素C 3g,抗氧化剂焦亚硫酸钠0.1g,水相58.00g(生药量为20.45mg/mL)。

1.8最佳处方工艺验证

按上述处方制备微乳,检测其粒径、多分散系数(PDI)和Zeta电位,结果见如表6.

表6粒径、多分散系数(PDI)和Zeta电位测定结果

批次 粒径(nm) 多分散系数(PDI) Zeta电位(mV)
1 14.59±0.55 0.20±0.04 -5.72±0.49
2 14.60±0.29 0.19±0.02 -5.03±0.23
3 14.40±0.15 0.21±0.12 -5.70±0.53

2.凝胶剂的制备

2.1凝胶基质用量的筛选

凝胶基质采用易于溶胀,涂展性较优的卡波姆-940;先固定微乳稀释倍数(10倍),保湿剂10%(3%丙三醇+7%芦荟汁)用量,pH值(pH=6.5),考察卡波姆-940用量1%,2%,3%,4%,5%对微乳凝胶外观及粘稠度等影响,结果见表7,表明卡波姆-940用量3%最好。

表7卡波姆-940用量考察结果

卡波姆-940用量 微乳凝胶剂性状
1% 流动性太强,凝胶状不明显
2% 粘度较低,不易附着于皮肤之上
3% 粘稠度好,涂展性好
4% 粘稠度较高,不易涂抹
5% 凝胶不易溶胀,且难搅拌

2.2保湿剂用量及种类考察固定凝胶基质和用量、pH值(pH=6.5)和微乳稀释倍数,考察甘油、芦荟分别作为保湿剂对对微乳凝胶外观及粘稠度等影响。

结果发现,甘油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单其涂抹于皮肤上过于粘腻,使用感较差;而库拉索芦荟汁涂抹于皮肤上清爽不粘腻,但是其保湿时间较短,所以选择甘油与芦荟汁混合作为保湿剂(芦荟汁:甘油=3:7)

2.3微乳添加量的考察

为了保证微乳凝胶具有消炎祛痘效果,就需要保证最终凝胶中菊茎叶精油、黄芩苷及水提液的含量,根据筛选,添加20g稀释10倍之后的微乳即可,此时凝胶中菊茎叶精油和黄芩苷含量为消炎最低含量的3倍,且凝胶中生药量含量为12.5mg/mL。

2.4微乳凝胶剂的最优处方

通过上述实验的考察,确定微乳凝胶剂处方的最终比例为每100g微乳凝胶剂中含稀释10倍的微乳20g,卡波姆-9403g,丙三醇3g,丙二醇10g,芦荟汁7g,维生素C 3g,焦亚硫酸钠0.1g,尼泊金乙酯0.1g,水相53.8g(生药量为20.45mg/mL)。

在本发明中,其消炎祛痘制剂中的菊茎叶精油和黄芩苷主要起消炎作用,菊茎叶水提液起祛痘作用;后期可根据需要,提高菊茎叶精油和黄芩苷的含量即可达到消炎祛痘作用,从而改良祛痘微乳的外观性状,同时也提高了工业生产的便利性。

本发明也将菊花精油和菊花水提液与菊茎叶精油、菊茎叶水提物对比进行研究,两种精油和水提液均具有消炎祛痘活性,与黄芩苷配伍均有疗效。这两种精油和水提液均在本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1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治疗雄性激素脱发的配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