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光灯

文档序号:134371 发布日期:2021-10-22 浏览:1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补光灯 (Light supplement lamp ) 是由 华润杰 于 2021-06-2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涉及一种补光灯,属于补光设备的领域的技术领域,包括灯头和柔光罩,所述灯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柱,所述柔光罩包括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弹性支撑杆和灯板,所述第一连接环固定连接于多个所述连接柱,所述弹性支撑杆有多个且沿所述第一连接环周向排列,所述弹性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环转动连接,所述弹性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环转动连接,所述灯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环。本申请具有柔光罩和灯头连接后不易松动的效果。(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ight filling lamp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in the field of light filling equipment, including lamp holder and diffuser, a plurality of spliced poles of fixedly connected with on the lamp holder, the diffuser includes first go-between, second go-between, elastic support rod and lamp plate, first go-between fixed connection is in a plurality of the spliced pole, elastic support rod has a plurality ofly and follows first go-between circumference is arranged, elastic support rod&#39;s one end with first go-between rotates to be connected, elastic support rod&#39;s the other end with the second go-between rotates to be connected, lamp plate fixed connection in first go-between. The lamp holder has the effect that the soft light cover is not easy to loosen after being connected with the lamp holder.)

一种补光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补光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补光灯。

背景技术

人们所说的补光灯通常有三种,一种是摄影补光灯(也叫摄影灯或相机补光灯)、摄像温室补光灯(也叫植物补光灯)、车牌补光灯(也叫白光灯)。摄影补光灯一般包括灯头和柔光罩、电池、充电器、转接杆等附件,用以为摄像、摄影、直播等补充光线,从而得到更优质的画面素材。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61122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可调光摄影补光灯,包括壳体和多种能与壳体相连接的反光罩,每种反光罩的反射曲线各不相同,所有反光罩与壳体之间设有可互换连接结构,还包括用于调节光源的调光电路。所述可互换连接结构包括设于壳体前端的卡座和设于反光罩前端的夹持柱,所述卡座上设有与夹持柱相适配的环形卡 槽,在所述环形卡槽边缘设有多个用于夹紧夹持柱的弹性夹片。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反光罩和壳体通过可互换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而在补光灯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消费者将所需光线调节完成后,就不再更换反光罩,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往往更容易发生松动。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常规可拆卸连接的灯头和柔光罩容易松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补光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补光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补光灯,包括灯头和柔光罩,所述灯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柱,所述柔光罩包括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弹性支撑杆和灯板,所述第一连接环固定连接于多个所述连接柱,所述弹性支撑杆有多个且沿所述第一连接环周向排列,所述弹性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环转动连接,所述弹性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环转动连接,所述灯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灯头和柔光罩进行连接时,直接将第一连接环固定连接到连接柱上,从而将整个柔光罩连接到灯头上。此时,不需要在第一连接环和灯头上设置可拆卸连接的结构,不但降低了成本,还降低了柔光罩与灯头松动的可能。另外,由于第一连接环和灯头不可拆卸连接,因此,灯板不再局限安装于灯头,而可以安装到空间更大的柔光罩内,不但可以选用面积更大的灯板以提供更好的补光效果,还能提高灯板的散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环上周向设置有多个抵紧块,所述第一连接环上还周向设置有多个连接块,所述灯板与所述连接块相连,所述抵紧块与所述灯板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灯板通过连接块与第一连接环相连,连接块和抵紧块配合能够形成对灯板的多个支撑点,以降低灯盘形变的可能。另外,连接块和抵紧块能够将灯板和第一连接环进行分隔以形成缝隙,这道缝隙能够作为冷却进风口,还能降低灯板上产生的大量热量直接传递给第一连接环,导致第一连接环受热发生形变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环上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和支撑块,所述支撑杆有多个且周向间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环,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于多个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块和所述第一连接环上设置有连接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使用柔光罩时,推动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相互靠近,并通过连接结构将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进行连接,以使多根弹性支撑杆张开并形成类似灯笼的形状。由于多根弹性支撑杆恢复形变的力均作用于连接结构,连接结构能够通过支撑块和多根支撑杆将力分散传递给第二连接环。

可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杆、扣合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有两个且均与所述第一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扣合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环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块,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开设有扣合槽,所述扣合槽朝向所述第一连接环倾斜开设,所述扣合杆与所述扣合槽滑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推动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相互靠近后,使扣合杆沉入到扣合槽内,在多根弹性支撑杆恢复形变的拉动力下,扣合杆被拉动并沿着扣合槽滑动,最终扣合杆与扣合槽的槽底抵紧。由于扣合槽朝向第一连接环倾斜开设,扣合杆不易从扣合槽内脱出,提高了柔光罩使用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环片、弹性锁片和锁紧环,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块,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连接杆沉入的锁槽,所述锁槽的槽口处还周向开设有环槽,所述环片固定连接于所述环槽的内壁,所述弹性锁片有多个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环片的内壁并朝向靠近所述锁槽槽底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锁紧环周向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推动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相互靠近时,第二连接杆伸入到第一连接杆的锁槽内,在此过程中,位于第二连接杆上的锁紧环推动倾斜的弹性锁片发生形变并相互远离。当第二连接杆与锁槽的槽底接触时,锁紧环无法继续推动弹性锁片,弹性锁片恢复形变并相互靠近,多个弹性锁片形成对锁紧环的阻挡,从而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进行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还设置有释放结构,所述释放结构包括释放管、延伸环、释放环和滑块,所述释放管滑动套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延伸环固定连接于释放管,所述释放环固定连接于所述延伸环,所述释放环伸入所述环槽内并与多个所述弹性锁片抵紧,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于所述释放管的内壁,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开设有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的滑移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柔光罩进行收纳时,只需推动释放管沿着第一连接杆滑动,释放管通过延伸环带动释放环伸入到环槽内,并推动多个弹性锁片相互远离。此时,弹性锁片无法形成对锁紧环的阻挡,第二连接杆也就能够从锁槽内脱出。弹性支撑杆恢复形变并推动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相互远离,从而将柔光罩进行收纳。

可选的,所述支撑块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延伸环的推动结构,所述推动结构包括推动杆、延长杆、推动环、推动弹簧、弹性受迫杆和限位块,所述推动杆滑动穿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延长杆至少有两个且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推动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所述延长杆与所述导向孔滑动配合,所述推动环滑动套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推动环与多个所述延长杆相连,所述推动弹簧设置于所述安装槽,所述推动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抵紧,所述推动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动杆抵紧,所述支撑块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的容纳槽,所述弹性受迫杆有两个且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容纳槽内的所述推动杆上,两个所述弹性受迫杆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弹性受迫杆相互远离一侧的侧壁,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滑动配合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释放管位于柔光罩内部,在需要收纳柔光罩时,需要伸手到柔光罩内部,操作较为不便。额外设置的推动结构,使得消费者在需要收纳柔光罩时,只需按压推动两个弹性受迫杆相互靠近,从而使两个限位块相互靠近。随后推动两个弹性受迫杆沿着容纳槽滑动,弹性受迫杆推动两个限位块进入限位槽内并沿着限位槽滑动,弹性受迫杆还能带动推动杆沿着安装槽滑动,以通过推动杆带动延长杆沿着导向孔滑动。延长杆能够带动推动环沿着第二连接杆滑动,从而通过推动环推动释放管,以释放弹性锁片对锁紧环的阻挡。在多根弹性支撑杆恢复形变的推动力下,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脱离连接,即可对柔光罩进行收纳。由于整个过程在柔光罩外进行,大大提高了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灯头包括罩壳和扩口罩,所述扩口罩固定连接于所述罩壳设有开口的一端,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于所述扩口罩的内壁,所述罩壳和所述扩口罩的外壁上均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槽,所述罩壳和所述扩口罩的内壁上均开设有若干第二散热槽,每个所述第二散热槽均与一个所述第一散热槽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散热槽和所述第二散热槽的面积从相互远离到相互靠近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扩口罩增加了罩壳与柔光罩的接触和支撑面积,能够提高柔光罩的安装稳定性。而特定设计的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使得不论罩壳内部的散热结构为吸风式还是吹风式,空气在通过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时,随着第一散热槽面积的减小或第二散热槽面积的减小,空气均会被加速,加速后的空气气压小,能够吸取附近的空气。也即是说,若罩壳内的散热结构为吸风式,特定结构的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能够吸入更多的外部冷却空气;若罩壳内的散热结构为吹风式,特定结构的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能够吹出内部更多热空气,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罩壳上开设有吸风孔,所述第一散热槽和所述第二散热槽内壁的连接处开设有吸风槽,所述吸风槽与所述吸风孔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风孔通过吸风槽与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的连接处相连通,而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连接处面积最小,相应的,空气的流速最快,也就具有最低的气压,能够产生良好的吸附效果。从而更好的将外部空气吸入,或更好的将内部的热空气排出。

可选的,所述灯头上还连接有握持结构,所述握持结构包括底座和手柄,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罩壳,所述手柄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和所述罩壳上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块、安装片、锁片、复位弹簧和安装螺栓,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罩壳,所述安装片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片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安装块上还开设有供所述底座穿出的通孔,所述锁片转动连接于所述滑槽的内壁,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滑槽的内壁,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锁片相连,所述安装螺栓穿设于所述安装块并伸入所述滑槽内,所述安装螺栓与所述锁片远离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紧,所述安装片上设有与所述锁片贴合的倾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手柄与罩壳进行连接时,只需推动手柄使安装片滑入滑槽内,此时,底座沿着通孔滑动。安装片滑动时,推动锁片发生转动并压缩复位弹簧,直到安装片与滑槽的槽底抵紧,此时,拧动安装螺栓,安装螺栓推动锁片远离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安装片上的贴合抵紧,从而将安装片限位在滑槽内。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灯头上设置连接柱以将柔光罩和灯头进行连接,不但降低了成本,还降低了柔光罩与灯头松动的可能,且灯板可相应安装于空间更大、更利于散热的柔光罩内;

2.通过设置连接结构,能够便捷将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进行连接,从而将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的位置进行定位,以使柔光罩形成稳定的类似灯笼的形状,便于柔光罩的使用;

3.通过设置释放结构,只需推动释放管,即可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脱离连接状态,十分便捷;

4.通过设置推动结构,消费者在对柔光罩进行收纳时,不需要伸手到柔光罩内部进行操作,只需在柔光罩外对推动结构进行操作即可释放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连接,进一步提高了便捷性;

5.通过开设特定结构的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并配合吸风孔和吸风槽,能够提高灯头的散热能力;

6.通过设置安装结构,将手柄与罩壳可拆卸的进行连接,便于将柔光罩和灯头取下进行收纳,且整个安装结构的拆装十分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灯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灯头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柔光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1柔光罩的局部视图,用以展示灯板与第一连接环的安装关系。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1柔光罩的局部视图,用以展示支撑结构和连接结构的结构。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2握持结构和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3的柔光罩的剖视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3的连接结构和释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4的柔光罩的剖视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4的连接结构、释放结构和推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4的推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灯头;11、罩壳;12、扩口罩;13、连接柱;14、第一散热槽;15、第二散热槽;16、吸风孔;17、吸风槽;2、柔光罩;21、第一连接环;22、第二连接环;23、弹性支撑杆;24、抵紧块;25、连接块;26、灯板;27、沉入槽;3、支撑结构;31、支撑杆;32、支撑块;4、连接结构;411、第一连接杆;412、扣合杆;413、第二连接杆;414、扣合槽;421、基础杆;422、环片;423、弹性锁片;424、锁紧环;425、锁槽;426、环槽;5、释放结构;51、释放管;52、延伸环;53、释放环;54、滑块;55、滑移槽;6、安装槽;61、导向孔;62、容纳槽;63、限位槽;7、推动结构;71、推动杆;72、延长杆;73、推动环;74、推动弹簧;75、弹性受迫杆;76、限位块;8、握持结构;81、底座;82、手柄;9、安装结构;91、安装块;92、滑槽;93、通孔;94、安装片;95、锁片;96、复位弹簧;97、安装螺栓;98、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补光灯。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补光灯包括灯头1和柔光罩2,灯头1包括罩壳11、扩口罩12和连接柱13,扩口罩12固定连接于罩壳11设有开口的一端,扩口罩12靠近罩壳11一端的横截面积小于扩口罩12远离罩壳11一端的横截面积。

参照图2和图3,罩壳11和扩口罩12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槽14,罩壳11和扩口罩12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二散热槽15,每个第一散热槽14均与一个第二散热槽15相连通。第一散热槽14和第二散热槽15的面积从相互远离到相互靠近逐渐减小。每个第二散热槽15两侧的罩壳11或扩口罩12均开设有一个吸风孔16,吸风孔16贯穿罩壳11或扩口罩12;第一散热槽14和第二散热槽15内壁的连接处开设有两个吸风槽17,两个吸风槽17周向等间隔排列且每个吸风槽17均与一个吸风孔16相连通。

参照图1和图2,连接柱13有四个,四个连接柱13均固定连接于扩口罩12的内壁,四个连接柱13周向等间隔排列,连接柱13用于与柔光罩2进行连接。需要注意的是,连接柱13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

参照图1和图2,罩壳11上连接有便于握持的握持结构8,握持结构8包括底座81和手柄82,底座8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罩壳11的底壁,手柄82铰接于底座81。

参照图4和图5,柔光罩2包括第一连接环21、第二连接环22、弹性支撑杆23、抵紧块24、连接块25和灯板26,第一连接环21通过螺丝与四个连接柱13相连,从而使第一连接环21与扩口罩12进行连接。抵紧块24有三个且均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环21,三个抵紧块24均位于第一连接环21远离罩壳11一侧的侧壁且周向等间隔排列。连接块25有三个且均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环21,三个连接块25均位于第一连接环21远离罩壳11一侧的侧壁且周向等间隔排列,三个连接块25和三个抵紧块24间隔排列。灯板26通过螺丝与三个连接块25固定连接,抵紧块24与灯板26靠近第一连接环21一侧的侧壁抵紧,三个连接块25和三个抵紧块24形成对灯板26的支撑。

参照图4和图5,弹性支撑杆23有多根且多根弹性支撑杆23沿第一连接环21周向等间隔排列,多根弹性支撑杆23均与第一连接环21铰接,弹性支撑杆23远离第一连接环2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环22铰接。灯板26上周向等间隔开设有多个供弹性支撑杆23沉入的沉入槽27。

参照图6,第二连接环22的直径小于第一连接环21的直径,第二连接环22上设置有支撑结构3。支撑结构3包括支撑杆31和支撑块32,支撑杆31有四根且周向等间隔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环22的内壁,支撑块32固定连接于四根支撑杆31相互靠近的一端,支撑块32用于将四根支撑杆31进行连接。

参照图4和图6,支撑块32和第一连接环21上安装有连接结构4,连接结构4包括第一连接杆411、扣合杆412和第二连接杆413,第一连接杆411有两根且两根第一连接杆411均穿设于第一连接环21,第一连接环21两侧的第一连接杆411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母。扣合杆412固定连接于两根第一连接杆411远离第一连接环21的一端,扣合杆412的两端分别与一根第一连接杆411相连。

参照图4和图6,第二连接杆413固定连接于支撑块32靠近第一连接环21一侧的侧壁,第二连接杆413上开设有扣合槽414,扣合槽414朝向第一连接环21倾斜开设,且扣合槽414与扣合杆412滑动配合。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

使用自攻螺丝将第一连接环21和扩口罩12内的连接柱13进行连接即完成柔光罩2和灯头1的连接。

在需要使用补光灯进行补光时,推动第一连接环21和第二连接环22相互靠近,此时多根弹性支撑杆23向外弯曲扩张并发生形变,多根弹性支撑杆23围成类似灯笼的形状。当扣合杆412运动到第二连接杆413附近时,推动扣合杆412进入扣合槽414内,在多根弹性支撑杆23恢复形变的作用力下,第一连接环21通过第一连接杆411拉动扣合杆412沿着扣合槽414滑动并最终与扣合槽414的槽底抵紧。此时,柔光罩2可正常使用。

实施例2

参照图7和图8,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握持结构8包括底座81和手柄82,手柄82铰接于底座81,底座81和罩壳11上设置有安装结构9。安装结构9包括安装块91、安装片94、锁片95、复位弹簧96和安装螺栓97,安装块91固定连接于罩壳11的底壁,安装块91的侧壁开设有滑槽92,安装块91远离罩壳11一侧的侧壁开设有通孔93,通孔93与滑槽92相连通。安装片94固定连接于底座81远离手柄82的一端,安装片94与滑槽92滑动配合,底座81通过通孔93伸出并与通孔93滑动配合。

参照图7和图8,锁片95铰接于滑槽92的内壁,复位弹簧9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槽92内壁靠近槽底的一端,复位弹簧96的另一端与锁片95靠近滑槽92槽底的一端相连。安装螺栓97螺纹连接于安装块91并伸入滑槽92内,安装螺栓97与锁片95远离复位弹簧96的一端抵紧。安装片94远离滑槽92槽底的一端且靠近锁片95一侧的侧壁设有倾斜面98,锁片95在安装螺栓97的推动下与倾斜面98贴合并抵紧。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

在将手柄82与罩壳11进行连接时,推动手柄82使安装片94滑入滑槽92内,相应的,底座81沿着通孔93滑动。安装片94滑动时,推动锁片95发生转动并压缩复位弹簧96,直到安装片94与滑槽92的槽底抵紧,拧动安装螺栓97,安装螺栓97推动锁片95远离复位弹簧96的一端与安装片94上的倾斜面98贴合抵紧,从而将安装片94限位在滑槽92内。

实施例3

参照图9和图10,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连接结构4采用不同的结构。

参照图10和图11,连接结构4包括基础杆421、第一连接杆411、第二连接杆413、环片422、弹性锁片423和锁紧环424。基础杆421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环21的内壁,基础杆421的两端均与第一连接环21相连,第一连接杆411贯穿灯板26并固定连接于基础杆421靠近第二连接环22一侧的侧壁。第一连接杆411远离基础杆421一端的端壁开设有锁槽425,锁槽425与第一连接杆411同轴开设。锁槽425的槽口处周向开设有环槽426,环槽426与锁槽425同轴开设并与锁槽425相连通。

参照图10和图11,环片422固定连接于环槽426的内壁并与环槽426同轴设置,弹性锁片423有四个且均固定连接于环片422的内壁,四个弹性锁片423沿环片422的内壁周向等间隔排列,四个弹性锁片423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设置从而形成内径逐渐减小的通道。

参照图10和图11,第二连接杆413固定连接于支撑块32靠近第一连接环21一侧的侧壁,第二连接杆413的直径小于第一连接杆411的直径。锁紧环424固定套设于第二连接杆413并位于第二连接杆413远离支撑块32的一端,锁紧环424远离支撑块32一侧的侧壁为斜面,锁紧环424靠近支撑块32一侧的侧壁为斜面。第二连接杆413远离支撑块32的一端穿设于四个弹性锁片423围成的通道,并伸入到锁槽425内。四个弹性锁片423与锁紧环424靠近支撑块32一侧的斜面抵紧,从而形成对锁紧环424的阻挡。

参照图11,第一连接杆411上还设置有释放结构5,释放结构5包括释放管51、延伸环52、释放环53和滑块54。释放管51滑动套设于第一连接杆411,滑块54有两个且均固定连接于释放管51的内壁,第一连接杆411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两个滑移槽55,两个滑移槽55沿第一连接杆411周向等间隔排列,两个滑块54分别与一个滑移槽55滑动配合。延伸环52固定连接于释放管51靠近支撑块32的一端且延伸环52与第一连接杆411同轴设置,释放环53固定连接于延伸环52的内壁并伸入环槽426内。释放环53远离延伸环52的一端与四个弹性锁片423抵紧,以降低弹性锁片423朝向远离锁槽425槽底的方向过量形变的可能。

实施例3的实施原理为:

将灯头1和柔光罩2连接后,需要使用补光灯时,推动第一连接环21和第二连接环22相互靠近,此时多根弹性支撑杆23向外弯曲扩张并发生形变,多根弹性支撑杆23围成类似灯笼的形状。

随着第一连接杆411和第二连接杆413不断靠近,第二连接杆413伸入环槽426内,并穿过四个弹性锁片423形成的通道以伸入到锁槽425内。在此过程中,位于第二连接杆413上的锁紧环424通过自身的斜面推动倾斜的弹性锁片423发生形变并相互远离。当第二连接杆413与锁槽425的槽底接触时,锁紧环424无法继续推动弹性锁片423,弹性锁片423恢复形变并相互靠近,四个弹性锁片423形成的通道变小,此时,锁紧环424被四个弹性锁片423阻挡。柔光罩2可正常使用。

当需要将柔光罩2进行收纳时,只需推动释放管51沿着第一连接杆411滑动,释放管51通过延伸环52带动释放环53伸入到环槽426内,并推动多个弹性锁片423相互远离以形成更大的通道。此时,弹性锁片423无法形成对锁紧环424的阻挡,第二连接杆413从锁槽425内脱出。弹性支撑杆23恢复形变并推动第一连接环21和第二连接环22相互远离,从而将柔光罩2进行收纳。

实施例4

参照图12和图13,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支撑块32和第二连接杆413内设有安装槽6,安装槽6连通支撑块32和第二连接杆413且与第二连接杆413同轴设置。安装槽6内设置有用于推动延伸环52从而释放第一连接杆411和第二连接杆413的推动结构7,推动结构7包括推动杆71、延长杆72、推动环73、推动弹簧74、弹性受迫杆75和限位块76。

参照图13和图14,推动杆71滑动穿设于安装槽6内,延长杆72有两个且均固定连接于推动杆71,延长杆72沿推动杆71的周侧壁周向等间隔排列,延长杆72位于推动杆71靠近安装槽6槽底的一端。第二连接杆413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两个导向孔61,两个导向孔61沿第二连接杆413的周侧壁周向等间隔排列,两个导向孔61均与安装槽6相连通,延长杆72远离推动杆71的一端穿设于导向孔61并与导向孔61滑动配合。推动环73滑动套接于第二连接杆413,两根延长杆72远离推动杆71的一端均与推动环73的内壁相连。

参照图13和图14,支撑块32远离第二连接杆413一侧的侧壁开设有与安装槽6同轴的容纳槽62,容纳槽62与安装槽6相连通。弹性受迫杆75有两个且均固定连接于推动杆71远离延长杆72一端的端壁,两个弹性受迫杆75均倾斜设置且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延伸。限位块76有两个且分别与一个弹性受迫杆75相连,限位块76位于两个弹性受迫杆75相互远离一侧的侧壁,容纳槽62的槽底形成对限位块76的阻挡,降低推动杆71沿着安装槽6滑动的可能。安装槽6的内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两个限位槽63,两个限位槽63均与容纳槽62相连通,当按压两个弹性受迫杆75相互靠近并推动两个弹性受迫杆75时,限位槽63和限位块76滑动配合。

参照图13,推动弹簧74位于安装槽6内,推动弹簧74的一端与安装槽6的槽底抵紧,推动弹簧74的另一端与推动杆71靠近安装槽6槽底的一端抵紧。

实施例4的实施原理为:

补光灯使用完成后,需要对柔光罩2进行收纳,按压推动两个弹性受迫杆75相互靠近,从而使两个限位块76相互靠近。随后推动两个弹性受迫杆75沿着容纳槽62滑动,弹性受迫杆75推动两个限位块76进入限位槽63内并沿着限位槽63滑动,弹性受迫杆75还能带动推动杆71沿着安装槽6滑动,以通过推动杆71带动延长杆72沿着导向孔61滑动。

延长杆72能够带动推动环73沿着第二连接杆413滑动,从而通过推动环73推动释放管51,以释放弹性锁片423对锁紧环424的阻挡。在多根弹性支撑杆23恢复形变的推动力下,第二连接杆413与第一连接杆411脱离连接,即可对柔光罩2进行收纳。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2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双色手机闪光灯照明LED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