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

文档序号:1345594 发布日期:2020-07-21 浏览:1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马达 (Motor with a stator having a stator core ) 是由 小柳尚久 仓惠子 于 2019-10-2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托架与刷之间的不必要的空间较少的马达。本发明的马达的托架(40)固定于具有开口端部的有盖筒状的铁制的马达壳体的开口端部。刷基体的开口端部从马达壳体的外部固定于托架(40)。刷基体具有形成于刷基体的有底筒状的内侧的刷基体空间部(53),该刷基体空间部(53)经由托架的贯通孔(41)与马达壳体的内部空间部连通。在刷基体空间部(53)固定有刷。(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otor with less unnecessary space between a bracket and a brush. A bracket (40) of a motor is fixed to an open end of a motor case made of iron and having a cover cylindrical shape with an open end. The open end of the brush base body is fixed to a bracket (40) from the outside of the motor case. The brush base body has a brush base body space part (53) form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brush base body in a bottomed cylindrical shape, and the brush base body space part (53)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ner space part of the motor housing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41) of the bracket. A brush is fixed in the brush base space (53).)

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型马达。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马达,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送风风扇驱动用马达,具备:将钢板等形成为圆筒形状的壳体主体(马达壳体);与壳体主体的后端侧的开口端部卡合的合成树脂制的后端板(刷基体);固定于后端板的刷;固定于壳体主体的前端侧的金属制的前端板;被固定于后端板与前端板的轴承支承为旋转自如的旋转驱动轴(旋转轴);固定于该旋转驱动轴的具备线圈(铜线)的转子;以及固定于壳体主体的内周面并与转子的外周面对置的永久磁体制的定子(驱动用磁体)。

另外,在该马达中,钢板的加强环(托架)从壳体主体的后端侧接近定子而压入壳体主体的内周面。因此,该马达通过加强环,固定有定子的壳体的部分不易变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753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马达中,为了使固定有定子的壳体主体部分不易变形,加强环从壳体主体的后端侧的开口端部接近定子而压入,在壳体主体内的加强环与刷之间不必要的空间扩大。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了壳体主体内的加强环与刷的不必要的空间的马达。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马达具备:

有盖筒状的马达壳体,具有开口端部;

驱动用磁体,固定于所述马达壳体的内周面;

具有铜线的转子,与所述驱动用磁体的内周面对置地配置;

具有整流子的旋转轴,固定于所述转子;

中空板状的托架,具有贯通有所述旋转轴的贯通孔;

刷,与所述整流子相接;

有底筒状的树脂制的刷基体,具有开口端部;以及

轴承,分别固定于所述马达壳体与所述刷基体,对所述旋转轴进行轴支承,

所述托架固定于所述马达壳体的开口端部,

所述刷基体的开口端部固定于所述托架,

所述刷基体具有形成于所述刷基体的有底筒状的内侧的刷基体空间部,该刷基体空间部经由所述托架的所述贯通孔而与所述马达壳体的内部空间部连通,

在所述刷基体空间部固定有所述刷。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马达的托架固定于马达壳体的开口端部,因此与以往例那样的构成相比,能够接近刷基体内的刷而配置,使托架与刷之间的不必要的空间不会扩大,并且能够使固定有驱动用磁体的马达壳体部分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例的马达的完成品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例的马达的组装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例的马达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例的马达的另一分解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例的马达的完成品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例的马达的变形例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马达

10 马达壳体

10a 马达壳体的外周面

10b 马达壳体的内周面

11 马达壳体的圆筒部

11a 马达壳体的开口端部

11b 位于马达壳体的开口端部的阶梯部

11ba 位于马达壳体的开口端部的阶梯部的内周面

11c 马达壳体的开口端内侧空间部

12 马达壳体的上盖

13 马达壳体的内部空间部

16 径向轴承

18 驱动用磁体

20 转子

21 电枢铁芯

22 铜线

30 旋转轴

31 整流子

40 托架

40a 托架的外周面

40b 托架的下表面

41 托架的贯通孔

42 位于托架的磁体支承用贯通孔

43 位于托架的刷基体固定用贯通孔

50 刷基体

50a 刷基体的外周面

51 刷基体的圆筒部

51a 刷基体的开口端部

51b 刷基体阶梯部

51ba 刷基体阶梯部的内底面

51c 形成于刷基体阶梯部的刷槽部

51d 形成于刷基体的开口端部的磁体支承用突起部

51e 形成于刷基体的开口端部的刷基体固定用突起部

52 刷基体的底盖

53 刷基体的刷基体空间部

56 径向轴承

57 刷

57a 刷的一端

57b 刷的另一端(供电端子)

100 马达

140 托架

140a 托架的外周面

150 刷基体

150a 刷基体的外周面

200 马达

240 托架

240a 托架的外周面

250 刷基体

250a 刷基体的外周面

K 铆接冲头

KA 铆接冲头的移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在图1或图2中,将相对于马达的旋转轴30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以旋转轴30为中心的径向简单称为“径向”,将旋转轴30的旋转方向简单称为“周向”。另外,在图1以及图5中,将上方向简单称为“上”“上方”,将下方向简单称为“下”“下方”。

另外,上下方向并不表示组装于实际的机器时的位置关系、方向。

以下,基于附图例示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例)

图1至图4是用于说明本例的带刷马达1的图。该马达1为带芯的径向空隙型的马达。

马达1具有马达壳体10、托架40、驱动用磁体18、转子20、旋转轴30、整流子31、刷基体50、以及刷57。

马达壳体10由具有刚性的磁性体的铁制材料形成,由具有圆筒部11与一体形成于该圆筒部11的上端的上盖12的有盖筒状构成。另外,在上盖12的中央部形成有贯通孔,在该贯通孔压入有径向轴承16。该马达壳体10具有导电性。

在马达壳体的位于开口端部附近的内周面,在整周上形成有比马达壳体的内周面10b的直径稍大的马达壳体阶梯部11b。在该马达壳体阶梯部11b固定有托架40。

托架40由具有刚性的磁性体的铁制材料形成,形成为具有贯通有旋转轴30的贯通孔41的薄板的中空板状。托架的下表面40b成为平面。该托架40具有导电性。

托架40的形状是环形状,使外径与内径为相同的中心。

托架的外周面40a形成为与马达壳体阶梯部的内周面11ba的大小相同。

托架40的轴向的高度比马达壳体阶梯部11b的轴向的高度稍小。

当托架40固定于马达壳体阶梯部11b时,马达壳体的开口端部11a从托架的下表面40b沿轴向稍稍突出。

驱动用磁体18为圆筒形状,且由沿周向交替地磁化出N极、S极的圆筒形状构成。在该驱动用磁体18中,通过粘合剂将圆筒形状的磁体固定于马达壳体的圆筒部的内周面10b、或者将长方形状的橡塑磁弯曲成圆筒形状而固定。

转子20具有层叠多张较薄的钢鈑而成的电枢铁芯21、以及以螺旋状卷绕于电枢铁芯21的铜线22。

旋转轴30具有整流子31,固定于转子20的电枢铁芯21的中心。

整流子31与铜线22电连接。

转子20与旋转轴30一体地旋转。

刷基体50由非磁性的硬质的树脂材料形成,由具有圆筒部51与一体地形成于该圆筒部51的下端的底盖52的有底筒状构成,具有形成于有底筒状的内侧的刷基体空间部53。

在该刷基体的底盖52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的凹部,该凹部的底面成为推力轴承。在该凹部压入有径向轴承56。

旋转轴30插通于固定于马达壳体10的径向轴承16并被支承为旋转自如。旋转轴的一端从马达壳体10突出。旋转轴的另一端由固定于刷基体50的径向轴承56与上述的推力轴承支承。

刷基体50固定于托架40。在该刷基体的圆筒部51的上端的开口端部51a形成有平面。该刷基体的开口端部51a的平面与托架的下表面40b的平面直接相接而固定。刷基体50与马达壳体的开口端部11a为非接触。

当刷基体50固定于托架40时,刷基体空间部53经由托架的贯通孔41与马达壳体的内部空间部13连通。该马达壳体的内部空间部13与该刷基体空间部53从马达的外部被封堵。

刷基体的外周面50a形成为比托架的外周面40a稍小。

在刷基体空间部53中,以与整流子31滑动接触并使电流流过的方式设有一对刷57。如图4所示,该一对刷57在托架40的内侧夹着旋转轴而对置配置。

该刷57由铜或铜合金那样的具有刚性的导电材料构成,形成为具有平面与侧面的大致薄平板形状。该平面相对于侧面为宽幅,侧面相对于平面为窄幅。

接下来,对该刷57的固定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在刷基体的开口端部51a形成有比该刷基体的开口端部51a向轴向的下方下降了一级的刷基体阶梯部51b。

在该刷基体阶梯部51b沿轴向形成有固定刷57的刷槽部51c。

该刷槽部51c的上端配置于比马达壳体的开口端部11a靠轴向的下方的位置。

当刷57被压入刷槽部51c时,刷的上端成为刷槽部51c的上端以下。

具体而言,刷57通过未图示的刷压入夹具压入刷槽部51c,刷压入夹具抵接于刷基体阶梯部的内底面51ba,刷压入完成。在本例的情况下,刷57的上端与刷槽部51c的上端相同。

另外,当刷57被压入刷槽部51c时,刷的一端57a配置于能够与固定于旋转轴30的整流子31抵接的位置。

另外,刷57从刷基体50沿径向突出。该刷57的突出部在径向外侧超过马达壳体的外周面10a地配置,成为刷的另一端57b,并成为来自外部的马达的供电端子。该供电端子57b成为沿马达的径向突出的、所谓的横向伸出,刷的一端57a与供电端子57b由没有切缝的同一部件构成。

在托架40与驱动用磁体18的轴向之间形成有马达壳体的开口端内侧空间部11c(参照图1)。

在托架40形成有用于固定刷基体50的刷基体固定用贯通孔43。

刷基体固定用贯通孔43以旋转轴30为中心,在周向上等间隔地在多个部位以相同的直径形成。

在刷基体的开口端部51a形成有用于插通于刷基体固定用贯通孔43的刷基体固定用突起部51e。

刷基体固定用突起部51e以旋转轴30为中心,在周向上等间隔地在多个部位以相同的直径形成。

刷基体固定用突起部51e的外径比刷基体固定用贯通孔43的内径稍小。

刷基体固定用突起部51e插通于刷基体固定用贯通孔43,并向马达壳体的开口端内侧空间部11c突出。该刷基体固定用突起部51e例如前端受热被压扁,而固定于刷基体固定用贯通孔43。

另外,在托架40形成有用于支承驱动用磁体18的磁体支承用贯通孔42。

磁体支承用贯通孔42以旋转轴30为中心,在周向上等间隔地在多个部位以相同的直径形成。

在刷基体的开口端部51a形成有用于插通于磁体支承用贯通孔42的磁体支承用突起部51d。

磁体支承用突起部51d以旋转轴30为中心,在周向上等间隔地在多个部位以相同的直径形成。

磁体支承用突起部51d的外径比磁体支承用贯通孔42的内径稍小。

当磁体支承用突起部51d插通于磁体支承用贯通孔42时,磁体支承用突起部51d向马达壳体的开口端内侧空间部11c突出而与驱动用磁体18的轴向下端接触,在轴向上支承驱动用磁体18。

磁体支承用突起部51d形成为,比前端受热被压扁的刷基体固定用突起部51e高。

另外,磁体支承用贯通孔42相对于刷基体固定用贯通孔43在周向上错开位置,配置于从轴向观察时不重叠的位置。

另外,磁体支承用突起部51d相对于刷基体固定用突起部51e在周向上错开位置,配置于从轴向观察时不重叠的位置。

如以上那样,本例的马达1具备:具有开口端部的有盖筒状的铁制的马达壳体10;固定于马达壳体10的内周面的驱动用磁体18;与驱动用磁体18的内周面对置地配置的、具有铜线22的转子20;固定于转子20的、具有整流子31的旋转轴30;具有贯通有旋转轴30的贯通孔的中空板状的托架40;与整流子相接的刷57;具有开口端部的有底筒状的树脂制的刷基体50;以及分别固定于马达壳体10与刷基体50并将旋转轴30轴支承的轴承16、56。

另外,托架40固定于阶梯部11b,该阶梯部11b形成于马达壳体的开口端部11a。

刷基体的开口端部51a从马达壳体10的外部固定于托架40。

刷基体50具有形成于刷基体的有底筒状的内侧的刷基体空间部53,该刷基体空间部53经由托架的贯通孔41与马达壳体的内部空间部13连通。

在刷基体空间部53固定有刷57。

由此,本例的马达的托架固定于马达壳体的开口端部,因此与以往例那样的构成相比,能够接近马达壳体内的刷而配置,使托架与刷之间的不必要的空间不扩大,并且能够使固定有驱动用磁体的马达壳体部分不易变形。

另外,在以往例那样的马达的壳体主体中,将钢板等形成为圆筒形状,因此在板厚较厚的钢板等中,难以加工成圆筒形状,不得不形成为薄壁。因此,合成树脂制的后端板难以较大地取得与位于壳体主体的后端侧的开口端部在径向上的接触面积,难以提高壳体主体与后端板的基于卡合的固定强度。

另一方面,本例的刷基体固定于中空板状的托架,因此树脂制的刷基体能够根据需要扩大与托架在径向上的接触面积。由此,容易提高刷基体与托架的固定强度。

另外,在马达壳体的开口端部11a的内周面形成有比马达壳体的内周面10b的直径大的马达壳体阶梯部11b。

托架的外周面40a形成为与马达壳体阶梯部的内周面11ba相同。

托架的外周面40a与马达壳体阶梯部的内周面11ba相接。

刷基体的外周面50a形成为比托架的外周面40a稍小。

托架的外周面40a被铆接于马达壳体的开口端部11a,托架40固定于马达壳体的开口端部11a。

由此,托架被容易地铆接于马达壳体。

即,在托架40固定于马达壳体10时,刷基体的外周面形成为比托架的外周面稍小,因此,图2所示的前端倾斜的铆接冲头K从轴向移动(具体而言,为图2的铆接冲头的移动方向KA),托架的外周面与马达壳体的开口端部被铆接,托架被容易地铆接于马达壳体。

另一方面,若刷基体的外周面50a形成为比托架的外周面40a大,则在图2所示的前端倾斜的铆接冲头K沿轴向移动时,无法将马达壳体的开口端部铆接于内侧。

这样,在本例的托架40通过从轴向移动的铆接冲头K铆接于马达壳体11的情况下,托架40被容易地铆接于马达壳体11。

另外,刷57为平板形状,从刷基体50沿径向突出至马达壳体的外周面10a的外侧。

刷57的上端配置于比马达壳体的开口端部11a靠下方的位置。

即,刷在轴向上隔着空间配置于马达壳体的开口端部11a。

由此,本例的马达的托架能够接近马达壳体内的刷而配置,使托架与刷之间的不必要的空间不扩大,并且由于是横向伸出的供电端子,同时在马达壳体的开口端部与刷之间形成有空间,因此导电性的刷不会与导电性的马达壳体电接触,刷能够与马达壳体电绝缘。

另外,托架40为铁制。

在刷基体的开口端部51a形成有向下方下降的刷基体阶梯部51b。

在刷基体阶梯部51b形成有固定刷57的刷槽部51c。

刷57固定于刷槽部51c。

刷57的上端成为刷槽部51c的上端以下。

由于托架具有磁性,因此,本例与托架为非磁性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驱动用磁体与转子的磁路的磁特性。

另外,导电性的刷不会与导电性的托架电接触,刷能够与托架电绝缘。

即,假设当在刷基体的开口端部形成有固定刷的刷槽部而刷固定于该刷槽部时,在刷的上端为刷槽部的上端以下的情况下,导电性的刷有时与导电性的托架电接触,刷无法与托架电绝缘。

另一方面,在本例中,在刷基体的开口端部形成有向下方下降的刷基体阶梯部,在刷基体阶梯部形成有固定刷的刷槽部。若刷固定于该刷槽部,则刷的上端配置于刷槽的上端以下。

因此,在托架的下表面与刷之间形成有空间,导电性的刷不会与导电性的托架电接触,刷能够与托架电绝缘。

另外,刷57为平板形状,从刷基体50沿径向突出至马达壳体的外周面10a的外侧。

刷槽部51c的上端配置于比马达壳体的开口端部11a靠下方的位置。

由此,在马达壳体的开口端部与刷之间形成有空间,导电性的刷不会与导电性的马达壳体电接触,刷能够与马达壳体电绝缘。

另外,在托架40与驱动用磁体18的轴向之间形成有马达壳体的开口端内侧空间部11c。

在托架40形成有用于固定刷基体50的刷基体固定用贯通孔43。

在刷基体的开口端部51a形成有用于插通刷基体固定用贯通孔43的刷基体固定用突起部51e。

刷基体固定用突起部51e在插通于刷基体固定用贯通孔43时,向马达壳体的开口端内侧空间部11c突出而固定于刷基体固定用贯通孔43。

由此,刷基体能够可靠地固定于托架。

另外,在托架40与驱动用磁体18之间形成有马达壳体的开口端内侧空间部11c。

在托架40形成有用于支承驱动用磁体18的磁体支承用贯通孔42。

在刷基体的开口端部51a形成有用于插通于磁体支承用贯通孔42的磁体支承用突起部51d。

磁体支承用突起部51d在插通于磁体支承用贯通孔42时,向马达壳体的开口端内侧空间部11c突出而与驱动用磁体18接触。

由此,本例能够在不设置其他部件的情况下,将驱动用磁体支承为在马达壳体内不会在轴向上进一步移动。

另外,驱动用磁体18为圆筒形状。

磁体支承用突起部51d形成为,比热熔接后的刷基体固定用突起部51e高。

由此,磁体支承用突起部能够可靠地支承驱动用磁体。

(第二实施方式例)

接下来,根据图5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例的马达100的构成进行说明。

在图5中,对与图1至图4的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这些部件的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例中,马达壳体10与托架40的固定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例不同。即,在第一实施方式例中,马达壳体的开口端部11a与托架的外周面40a被铆接,因此刷基体的外周面50a比托架的外周面40a稍小,并且,托架的外周面40a比马达壳体的外周面10a稍小。

另一方面,在第二实施方式例中,马达壳体的外周面10a、托架的外周面140a以及刷基体的外周面150a形成为相同的大小,马达壳体的开口端部与托架的外周面被焊接而固定。

在第二实施方式例中,能够使托架与刷之间的不必要的空间不扩大,并且能够使固定有驱动用磁体的马达壳体部分不易变形,而且,由于马达壳体的外周面、托架的外周面以及刷基体的外周面为相同的大小,因此能够提高向安装该马达的安装装置的安装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上述并不限定于此,除上述以外,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托架40、140由具有刚性的磁性体的铁制材料形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托架也可以由有刚性的具有磁性的树脂材料形成。

另外,例如,托架可以是具有刚性的非磁性的铁制材料,也可以是具有刚性的非磁性的树脂材料。在该情况下,虽然驱动用磁体与转子的磁路稍稍下降,但也可获得上述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在托架40、140一起形成有刷基体固定用贯通孔43与磁体支承用贯通孔42,在刷基体50、150一起形成有刷基体固定用突起部51e与磁体支承用突起部51d,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是在托架仅形成有刷基体固定用贯通孔、在刷基体仅形成有刷基体固定用突起部、且该刷基体固定用突起部与该刷基体固定用贯通孔组合的构成。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在托架仅形成有磁体支承用贯通孔、在刷基体仅形成有磁体支承用贯通孔、且该磁体支承用贯通孔与该磁体支承用突起部组合的构成。在该情况下,为了托架与刷基体的固定而使用粘合剂等。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刷57从刷基体50沿径向突出而成为横向伸出的供电端子,但供电端子并不限定于该形态。

例如,供电端子也可以不是横向伸出,而是变更形状,从刷基体向马达的轴向下方突出的纵向伸出。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在刷基体的开口端部51a形成有向下方下降的刷基体阶梯部51b,在刷基体阶梯部51b形成有固定刷57的刷槽部51c,刷57固定于刷槽部51c,刷的上端成为刷槽51c的上端以下,但并不限定于。

例如,也可以不形成刷基体阶梯部,而在刷基体的开口端部的平面直接形成刷槽部。在该情况下,当刷固定于该刷槽部时,刷的上端配置于不到刷槽的上端的位置。即,刷被更深地压入刷槽部。在该情况下,导电性的刷也不会与导电性的托架电接触,刷能够与刷基体电绝缘。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驱动用磁体18为圆筒形状,但并不限定于此。驱动用磁体18也可以是在周向上设置多个规定的间隙而成的分割形状。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例中,马达壳体的外周面10a、托架的外周面40a以及刷基体的外周面50a为相同的大小,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如图6所示的马达200那样,托架的外周面240a与刷基体的外周面250a比马达壳体的外周面10a稍大(变形例一)。在该情况下,托架的外周面240a与刷基体的外周面250a为相同的大小。

1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驱动控制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