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读取设备和图像读取设备的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1353360 发布日期:2020-07-24 浏览: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图像读取设备和图像读取设备的控制方法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是由 柴田大介 于 2020-01-1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和图像读取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图像读取设备被配置为使得基于与原稿托盘上所放置的原稿的厚度有关的信息来输送原稿,所述图像读取设备包括: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原稿托盘上所放置的原稿;显示部件,用于在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原稿托盘上所放置的原稿的情况下,显示用于设置原稿的厚度的对象;薄片输送控制部件,用于使薄片输送部件基于与通过所述显示部件所显示的对象而设置的原稿的厚度有关的信息来输送原稿;以及读取部件,用于读取所述薄片输送部件所输送的原稿的图像,其中,所述图像读取设备接收与在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放置的原稿的情况下是否要显示用于设置原稿的厚度的画面有关的设置。(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a control method of the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The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onfigured such that an original is conveyed based on information on a thickness of the original set on an original tray, includes: a detection unit configured to detect an original set on the original tray; a display means for displaying an object for setting a thickness of an original in a case where the detection means detects the original set on the original tray; a sheet conveyance control unit configured to cause the sheet conveyance unit to convey the original based on information on a thickness of the original set by the object displayed by the display unit; and a reading means for reading an image of the original conveyed by the sheet conveying means, wherein the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receives a setting as to whether a screen for setting a thickness of the original is to be displayed in a case where the detecting means detects the set original.)

图像读取设备和图像读取设备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基于原稿的厚度来控制原稿的输送的图像读取设备、以及该图像读取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自动原稿输送设备所要读取的原稿是厚薄片的情况下,在输送路径的弯曲部分处输送辊上的负荷增加,使得在该弯曲部分处经常发生卡纸。此外,在原稿是薄薄片的情况下,由于原稿的重量轻,因此所排出的原稿完全掉落到薄片排出部上会花费时间,使得原稿的后端和下一原稿的前端相互碰撞,这导致卡纸或堆叠故障。

有鉴于上述问题,日本特开平6-24604论述了传统的自动原稿输送设备,该自动原稿输送设备提示用户从薄薄片、厚薄片和普通薄片中进行选择,或者检测薄片厚度并根据所检测到的薄片厚度来改变原稿输送速度。

为了自动检测薄片厚度,需要向自动原稿输送设备添加传感器,并且这样添加传感器增加了成本。

日本特开2018-204139论述了如下的技术:在显示复印画面的同时用户放置原稿时,显示原稿厚度选择画面以从用户接收原稿厚度。这样,可以在不使用传感器的情况下识别原稿的厚度。

发明内容

然而,现在已确定,关于背景技术,存在图像读取设备所要读取的原稿的厚度是根据作业的类型预先确定的情况。

即使在上述情况下,如果每次将原稿放置在自动原稿输送设备上时自动显示原稿厚度选择画面,则用户需要每次都设置原稿厚度设置,这增加了用户的时间和劳动。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其被配置为使得基于与原稿托盘上所放置的原稿的厚度有关的信息来输送原稿,所述图像读取设备包括: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原稿托盘上所放置的原稿;显示部件,用于在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原稿托盘上所放置的原稿的情况下,显示用于设置原稿的厚度的对象;薄片输送控制部件,用于使薄片输送部件基于与通过所述显示部件所显示的对象而设置的原稿的厚度有关的信息来输送原稿;读取部件,用于读取所述薄片输送部件所输送的原稿的图像,其中,提示用户进行与在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放置的原稿的情况下是否要显示用于设置原稿的厚度的画面有关的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一种图像读取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图像读取设备被配置为使得基于与原稿托盘上所放置的原稿的厚度有关的信息来输送原稿,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原稿托盘上所放置的原稿的情况下,显示用于设置原稿的厚度的对象;使薄片输送部件基于与通过所显示的对象而设置的原稿的厚度有关的信息来输送原稿;使用读取部件以读取所述薄片输送部件所输送的原稿的图像;以及接收与在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放置的原稿的情况下是否要显示用于设置原稿的厚度的画面有关的设置。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更多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外观的示例。

图2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自动原稿进给单元(ADF)和图像读取单元的结构的示例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4示出操作单元。

图5A、5B、5C和5D各自示出液晶显示器(LCD)触摸面板上所显示的画面的示例。

图6A、6B和6C各自示出LCD触摸面板上所显示的薄片厚度选择方法设置画面的示例。

图7示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所存储的设置值构造。

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设置薄片厚度选择方法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设置薄片厚度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作业设置处理的流程图。

图11示出第一典型实施例中的在薄片厚度设置无效的情况下的画面的示例。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执行扫描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设置薄片厚度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

以下将说明第一典型实施例。图1示出作为图像读取设备的示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外观的示例。

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读取单元200和图像形成单元500。

图像读取单元200将通过利用从照明灯发出的光对原稿上的图像进行曝光和扫描所获取到的反射光输入至线性图像传感器(电荷耦合器件(CCD)传感器),以将与该图像有关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图像读取单元200进一步将电信号转换成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的亮度信号,并且将这些亮度信号作为图像数据输出至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器。

将原稿设置在自动原稿进给单元(以下称为ADF)100的原稿托盘30上。如果用户经由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单元输入用以执行读取处理的指示,则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器将原稿读取指示发送至图像读取单元200。如果图像读取单元200接收到该指示,则从ADF 100的原稿托盘30逐一地进给原稿以读取各原稿。此外,用户可以将原稿放置在以下所述的台板玻璃上以读取该原稿。

图像形成单元500是用于将从控制器400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形成在薄片上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图像形成方法是使用感光鼓或感光带的电子照相方法。此外,图像形成单元500包括可以存储不同大小或不同朝向的薄片的多个盒作为薄片进给单元504。此外,打印后的薄片被排出至薄片排出单元502。自动整理器单元505基于用户设置来对薄片进行诸如订钉处理和打孔处理等的后处理。

图2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ADF 100和图像读取单元200的结构的示例的截面图。

以下将参考图2来说明ADF 100的操作。在图2中,ADF 100包括原稿托盘30、分离垫21和薄片进给辊1。在原稿托盘30上堆叠有一个或多个原稿薄片的原稿堆S。分离垫21调节原稿堆S,以防止原稿堆S在原稿输送开始之前从原稿托盘30向下游侧移动。ADF 100还包括原稿检测传感器23、测距传感器22和分离传感器24。原稿检测传感器23检测原稿托盘30上所放置的原稿S。测距传感器22测量到原稿堆S的最上面的距离。分离传感器24检测到原稿S通过分离辊2。原稿检测传感器23可被设置在原稿下,以检测其上所放置的原稿。薄片进给辊1向下移动到原稿托盘30上所堆叠的原稿堆S的最上面上,并且在该最上面上转动。因此,进给了原稿堆S的最上面的原稿。薄片进给辊1所输送的原稿通过分离辊2和分离垫21的作用而被逐一地分离。该分离通过众所周知的阻碍/分离技术来实现。此时,在自原稿输送开始起经过了预定时间量(t1)之后、分离传感器24未检测到原稿的情况下,停止薄片进给辊1的驱动。直到薄片进给辊1停止为止的预定时间量(t1)是如下的充分时间量,该充分时间量考虑到基于输送速度所预测的从原稿输送开始起直到到达分离传感器24为止的预测时间量、以及延迟时间。

由分离辊2和分离垫21分离的原稿由输送辊3向着定位辊4输送,并且贴附在定位辊4上。因此,该原稿被形成环状,并且解决了在输送原稿时发生的歪斜进给。在定位辊4的下游侧设置有用于向着浏览玻璃(skim glass)201输送通过了定位辊4的原稿所经由的薄片进给路径。

输送至薄片输送路径的原稿由大辊7和输送辊5输送到台板上。此时,大辊7接触浏览玻璃201。大辊7所输送的原稿通过输送辊6,在辊16和移动玻璃之间移动,并且经由薄片排出挡板和薄片排出辊8被排出到原稿排出托盘31上。

图2中的ADF 100是被配置为反转原稿以读取原稿的背面上的图像的一种设备。ADF 100通过在薄片排出辊8正夹持原稿的状态下、使薄片排出辊8的转动反转并切换薄片排出挡板,来使该原稿移动到反转路径19。ADF 100使在反转路径19中移动的原稿抵靠定位辊4,以使该原稿再次形成环状,由此解决在输送原稿时发生的歪斜进给。之后,ADF 100使用输送辊5和大辊7再次使原稿移动到浏览玻璃201,使得浏览玻璃201可以读取原稿的背面上的图像。

此外,原稿托盘30设置有引导调节板15和原稿宽度检测传感器(未示出)。引导调节板15在对所堆叠的原稿堆S进行副扫描的副扫描方向上可滑动。原稿宽度检测传感器(未示出)与引导调节板15连动地检测原稿宽度。原稿托盘30上所堆叠的原稿堆S的原稿大小可以通过原稿检测传感器23和定位前传感器11的组合来识别。此外,输送路径中所设置的原稿长度检测传感器(未示出)可以基于从检测到正输送的原稿的前端的点起直到检测到该原稿的后端的点为止的输送距离来检测原稿长度。还可以基于所检测到的原稿长度和原稿宽度检测传感器的组合来识别原稿大小。

(图像读取单元200的结构的示例)

光学扫描器单元209在由图2中的箭头指定的副扫描方向上扫描台板玻璃202上的原稿,使得图像读取单元200光学地读取该原稿上所记录的图像信息。此外,图像读取单元200控制ADF 100,使得原稿托盘30上的原稿被逐一地输送至读取位置。此外,图像读取单元200使光学扫描器单元209移动到ADF 100的大辊7的读取位置的中心,并且在大辊7的读取位置处读取原稿。ADF 100的原稿托盘30上的原稿或台板玻璃202上的原稿由以下的光学系统读取。该光学系统包括浏览玻璃201、台板玻璃202、包括灯203和反射镜204的扫描器单元209、反射镜205和206、透镜207、以及CCD传感器单元210。对所读取的图像信息进行光电转换,并且将光电转换后的图像信息作为图像数据输入至控制器单元(图2中未示出)。此外,白板219是用于生成与遮光时的白电平有关的基准数据。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CCD传感器单元210包括彩色图像读取用(RGB)CCD(三线传感器单元)212和单色图像读取用CCD(一线传感器单元)211。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说明了被配置为反转原稿使得图像读取单元200读取原稿的背面上的图像的ADF 100作为示例。可选地,图像读取单元200可以包括原稿正面读取用CCD和原稿背面读取用CCD,使得在输送一次原稿时读取原稿的两个面。

(ADF 100的控制块)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00的结构的框图。

ADF 100的控制块包括作为中央处理单元的控制单元(以下称为“CPU”)300、只读存储器(以下称为“ROM”)301、随机存取存储器(以下称为“RAM”)302、输出端口和输入端口。在ROM 301中存储有控制程序和固定参数,并且在RAM 302中存储有输入数据和工作数据。

输出端口连接至用于驱动各种输送辊的马达303、螺线管306和分离爪(clutch)307。输入端口也连接至各种传感器304。

CPU 300基于经由总线连接的ROM 301中所存储的控制程序来控制薄片输送。CPU300经由控制通信线351与图像读取单元200的中央处理单元(CPU)321进行串行通信,并且与图像读取单元200交换控制数据。此外,还经由控制通信线351向图像读取单元200通知作为原稿图像数据的前端的基准的图像前端信号。

此外,CPU 300基于来自图像读取单元200的CPU 321的控制数据,来向图像读取单元200通知各种传感器304的值。

(图像读取单元200的控制块)

在图像读取单元200的控制块中,CPU 321进行图像读取单元200的整个控制。CPU321连接至ROM 322和RAM 323。ROM 322存储程序,并且RAM323提供工作区域。RAM 323表示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区域的工作区域。

光学系统马达驱动单元326是被配置为驱动光系统驱动马达的驱动器电路。图像读取单元200连接至灯203和CCD传感器单元210(正面图像所用的单色图像读取用CCD 211/正面图像所用的彩色图像读取用CCD 212)。CPU 321通过控制光学系统马达驱动单元326并且经由图像处理单元325控制CCD传感器单元210来进行图像读取处理。

为了实现薄片输送,CPU 321将针对薄片输送控制的命令经由控制通信线351发送至ADF 100的用于薄片输送控制的CPU 300,并且指示CPU 300输送薄片。在接收到该指示时,CPU 300监视输送路径上所设置的传感器304,并且驱动用作负载的输送用的马达303、螺线管306和分离爪307,以实现薄片输送。这样,CPU 321控制ADF 100所进行的薄片输送和图像读取单元200所进行的图像读取。薄片间隔校正处理单元324进行薄片间隔校正。

由透镜207在CCD传感器单元210(彩色图像读取用(RGB)CCD 212和单色图像读取用CCD 211其中之一)上形成的图像信号被转换成数字图像数据。图像处理单元325对转换后的图像数据进行诸如阴影等的各种类型的图像处理,以检测图像数据上的条纹图像并校正所检测到的条纹图像,并且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写入图像存储器单元329中。

写入图像存储器单元329的数据经由包括图像传送所用的时钟信号线的控制器接口图像数据信息通信线353被顺次发送至控制器单元400。此外,作为原稿图像数据的前端的基准的图像前端信号的通知在由CPU 321调整的定时经由控制器接口控制通信线352被发送至控制器单元400。同样,经由控制通信线351从ADF 100发送来的图像前端信号的通知也在由图像读取单元200的CPU 321调整的定时经由控制器接口控制通信线352被发送至控制器单元400。

CPU 321控制在控制总线上连接的图像处理单元325。CPU 321进一步通过将控制信号经由图像处理单元325使用控制通信线354发送至CCD传感器单元210,来控制CCD传感器单元210。在CCD传感器单元210扫描原稿图像期间,彩色图像读取用CCD 212或单色图像读取用CCD 211读取原稿图像。然后,所读取的各线的模拟图像信号经由包括图像传送所用的时钟信号线的图像数据通信线214或215被输出至CCD控制单元213。

CCD控制单元213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图像数据。该数字图像数据经由包括图像传送所用的时钟信号线的图像数据信息通信线355被发送至图像存储器单元329,然后经由图像数据信息通信线353被发送至控制器单元400。

CPU 321经由控制通信线354与控制器单元400的中央处理单元(CPU)401进行串行通信,并且与控制器单元400交换控制数据。CPU 321基于来自控制器单元400的中央处理单元(CPU)401的控制数据来对正输送的原稿进行异常形状检测。在异常形状检测中,CPU 321针对各原稿计算如下两个距离之间的差:在薄片输送开始之前测量的到原稿S的最上面的距离、以及在从薄片输送开始起的预定时间量(t2)之后测量的到原稿S的最上面的距离。在所计算出的差大于或等于预定级别(d1)的情况下,判断为原稿的形状异常。然后,CPU 321向控制器单元400的中央处理单元(CPU)401通知该判断结果。

(控制器单元400的控制块)

图像处理所用的控制器单元400是用于控制包括ADF 100、图像读取单元200和图像形成单元500的整个图像形成设备1000的设备。控制器单元400包括CPU 401、图像处理电路402、扫描器接口(IF)403、图像存储器单元404、操作单元405、RAM 406、ROM 407、打印机IF 408和硬盘驱动器(HDD)409。RAM 406提供工作区域,并且ROM 407存储程序。RAM 406表示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区域的工作区域。ROM 407和HDD 409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

在替代的配置中,将程序从HDD 409加载到RAM 406上,并且CPU 401执行所加载的程序。

经由图像数据信息通信线353发送至控制器单元400的图像数据经由扫描器IF403被存储在图像存储器单元404中。

图像处理电路402对图像存储器单元404中所存储的图像进行转换,并且将转换后的图像再次返回到图像存储器单元404。图像处理电路402所进行的图像转换处理包括用于使以32×32个像素为单位的图像按所指定的角度旋转的旋转处理、以及用于对图像的分辨率进行转换的分辨率转换处理。图像处理电路402所进行的图像转换处理还包括用于缩放图像的缩放处理、针对多值图像的矩阵运算、以及用于使用查找表(LUT)将YUV图像转换成Lab图像的颜色空间转换处理。颜色空间转换包括使用一维LUT的3×8的矩阵运算,并且由此可以进行已知的背景去除和偏移防止。

控制器单元400包括网络接口(I/F)(未示出),并且相对于外部个人计算机(PC)进行图像数据和其它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图像形成单元500的控制块)

图像形成单元500输送记录薄片(薄片),将图像数据作为可见图像打印在该记录薄片上,并且将打印后的记录薄片排出到设备的外部。图像形成单元500包括控制单元501、薄片进给单元504和标记单元503。控制单元501控制图像形成单元500。薄片进给单元504包括存储多个类型的记录薄片的多个记录薄片盒。标记单元503具有将图像数据转印到记录薄片上并将转印后的图像数据定影到记录薄片的功能。图像形成单元500还包括薄片排出单元502和自动整理器单元505。薄片排出单元502具有将打印后的记录薄片输出至设备的外部的功能。自动整理器单元505进行打孔处理和分页处理。

在标记单元503准备好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控制单元501将要作为前端的基准的图像前端信号经由控制器接口控制通信线356发送至控制器单元400。

然后,标记单元503将经由控制器接口图像通信线357发送的图像数据转印到记录薄片上,并且将转印后的图像数据定影到记录薄片。

以下将参考图4来说明图3所示的操作单元405。液晶显示器(LCD)触摸面板600用于主要模式设置和状况显示。数字键601接收数值0~9的输入。标识(ID)键602用于输入管理设备的部门编号以及密码。

重置键603是用于重置所设置的模式的键。引导键604是用于显示模式说明画面的键。中断键606是用于执行中断复印的键。

开始键607是用于接收用以执行复印或扫描的指示的键。停止键608是用于停止正执行的作业(复印作业、扫描作业)的键。

用户模式键605是用于改变为用户模式画面的键。图像形成设备1000经由用户模式画面接收与设备有关的各种设置。

省电键609是用于将图像形成设备1000的状态改变为省电状态的键。在图像形成设备1000处于省电状态时,再次按下省电键609使得图像形成设备1000能够从省电状态恢复。

计数器检查键610是用于使LCD显示计数画面的键,其中该计数画面显示所复印的薄片的总数。

发光二极管(LED)611表示在作业执行期间图像累积在图像存储器单元404中。错误LED 612表示设备处于错误状态,例如,发生了卡纸或门打开。电源LED 613表示设备的主开关接通。

图5A的复印画面759是LCD触摸面板600上所显示的画面。如图5A所示在复印画面759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基本设置的按钮,诸如颜色选择按钮751、倍率按钮752和薄片选择按钮753等,并且在部分750中显示当前设置。除基本设置以外的设置是通过按下其它功能按钮757可选择的。图5C示出其它功能设置画面760。在其它功能设置画面760上可设置除使用颜色选择按钮751、倍率按钮752和薄片选择按钮753可以设置的功能以外的功能的设置。在复印画面759上可以生成针对上述功能中的用户经常使用的功能的快捷按钮。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在复印画面759上,用于设置双面打印的双面按钮754和用于设置原稿偏移防止功能的偏移防止按钮755被设置为快捷按钮。在复印画面759上,用于设置打印时的输出模式以及后处理的自动整理按钮756也被设置为快捷按钮。

图5B的薄片厚度设置画面770是用于设置原稿的厚度(薄片厚度)的画面的示例。例如,在原稿检测传感器23检测到原稿时,以弹出形式显示图5B的薄片厚度设置画面770。此外,可以通过选择要通过选择其它功能按钮757所显示的薄片厚度设置按钮来手动显示薄片厚度设置画面770。在薄片厚度设置画面770上,可选择厚薄片771、普通薄片772和薄薄片773。尽管在本典型实施例中说明了将厚薄片771、普通薄片772和薄薄片773显示为按钮的示例,但各按钮可被设置为单个记录并且可以显示记录的列表。按钮和记录是对象的示例。用户可以通过从厚薄片771、普通薄片772和薄薄片773中选择薄片厚度、然后按下OK键774来设置薄片厚度。所设置的薄片厚度被存储在RAM 406中。

图5C的其它功能设置画面760是用于设置复印功能的应用功能的画面。在选择复印画面759上的其它功能按钮757时,显示其它功能设置画面760。其它功能设置画面760除包括双面按钮754、偏移防止按钮755和自动整理按钮756之外,还包括用于设置打印浓度的浓度按钮761。此外,其它功能设置画面760包括用于设置在打印原稿上打印份数的指定的份数打印按钮762、以及用于设置原稿厚度设置的薄片厚度设置功能763。

图5D示出应用薄片厚度设置画面780上的薄片厚度设置画面的示例。在按下其它功能设置画面760上的薄片厚度设置功能763时,显示应用薄片厚度设置画面780。在应用薄片厚度设置画面780上,可选择厚薄片781、普通薄片782和薄薄片783。通过选择薄片厚度然后按下OK键785来设置薄片厚度。可以通过选择取消键784来取消薄片厚度设置。尽管在本典型实施例中说明了将厚薄片781、普通薄片782和薄薄片783显示为按钮的示例,但各按钮可被设置为单个记录,并且可以显示记录的列表。按钮和记录是对象的示例。用户通过从厚薄片781、普通薄片782和薄薄片783中选择薄片厚度、然后按下OK键785来设置薄片厚度。所设置的薄片厚度被存储在RAM 406中。

图6A示出薄片厚度选择方法设置画面的示例。通过操作用户模式画面来显示薄片厚度选择方法设置画面。具体地,在按下操作单元405的用户模式键605时,显示用户模式画面。尽管未示出,但用户模式画面还提供除上述功能以外的、用于设置图像形成设备1000中的各种设置的其它功能。

薄片厚度选择方法设置画面790包括作为用于设置薄片厚度选择方法的按钮的固定设置791和每次设置792。每次设置792是用于在检测到原稿托盘30上所放置的原稿时、使自动显示薄片厚度设置画面770的功能有效的按钮。固定设置791是用于在检测到原稿托盘30上所放置的原稿时、使自动显示薄片厚度设置画面770的功能无效的按钮。用户选择固定设置791和每次设置792其中之一以设置所选择的薄片厚度选择方法。在选择固定设置791的情况下,在薄片厚度固定设置区域793中显示要设置薄片厚度的厚薄片794、普通薄片795和薄薄片796。厚薄片794、普通薄片795和薄薄片796各自是可选择的。如果在选择厚薄片794、普通薄片795和薄薄片796其中之一的状态下选择OK键798,则将作为薄片厚度选择方法的固定设置以及所选择的薄片厚度设置并存储在RAM 406中。

以下将参考图6B来说明具体示例。图6B示出在选择固定设置作为薄片厚度选择方法设置并且选择厚薄片作为薄片厚度固定设置的情况下的画面的示例。图6B示出选择固定设置791作为薄片厚度设置并且选择厚薄片794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如果按下OK键798,则将固定设置设置为图7中的薄片厚度选择方法701,并且将厚薄片设置为以下所述的图7中的薄片厚度固定设置702。

如果选择取消键797,则取消薄片厚度选择方法设置和薄片厚度设置。

图6C示出在将每次设置792设置为薄片厚度选择方法设置的情况下的画面的示例。在选择每次设置792作为薄片厚度设置的情况下,在薄片厚度固定设置区域799中不显示设置按钮。在该状态下,如果按下OK键798,则将每次设置设置为图7中的薄片厚度选择方法701。

图7示出RAM 406中所存储的设置值的示例。设备设置是存储有供整个设备共同使用的设置值的区域,并且在设备设置区域中包括薄片厚度选择方法设置701、薄片厚度固定设置702和薄片厚度指定设置703。可以存在其它的设备设置。复印设置710是存储有供在复印功能中使用的设置值的区域。示例包括薄片厚度设置711、页码打印712、1版N页打印713、装订714和份数715。上述的设置项仅仅是示例,并且可以存储其它的复印设置。此外,可以存在用于存储针对除复印功能以外的其它功能(诸如数据发送功能等)的设置值的区域。

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00基于上述设置来控制复印作业的执行。

(在用户模式画面上设置薄片厚度选择方法设置的流程图)

首先,以下将参考图8来说明在用户模式画面上设置薄片厚度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在选择操作单元405的用户模式键605时,显示用户模式画面。在用户模式画面上选择薄片厚度选择方法设置时,开始图8的流程图。控制器单元400的CPU 401执行从ROM407读取并展开到RAM 406上的控制程序,以执行该流程图。

在步骤S801中,CPU 401将图6A所示的薄片厚度选择方法设置画面790显示在LCD触摸面板600上。然后,LCD触摸面板600在薄片厚度选择方法设置画面790上接收固定设置791或每次设置792的选择、以及固定薄片厚度设置区域793中所显示的厚薄片794、普通薄片795或薄薄片796的选择。CPU 401将所接收到的设置存储在RAM 406中。

接着,在步骤S802中,CPU 401判断是否接收到取消键797的选择。在接收到取消键797的选择的情况下(步骤S802中为“是”),该流程图在不将薄片厚度选择方法设置790的选择状态反映到设备设置的情况下结束。另一方面,在未接收到取消键797的选择的情况下(步骤S802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803。

在步骤S803中,CPU 401判断是否接收到OK键798的选择。在接收到OK键798的选择的情况下(步骤S803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804。另一方面,在未接收到OK键798的选择的情况下(步骤S803中为“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801。

在步骤S804中,CPU 401判断作为薄片厚度选择方法所选择的设置是否是固定设置791。在选择固定设置791的情况下(步骤S804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805。另一方面,在选择每次设置792的情况下(步骤S804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806。

在步骤S805中,CPU 401将固定设置存储为设备设置700的薄片厚度选择方法701。然后,CPU 401将从固定薄片厚度设置区域793中所显示的厚薄片794、普通薄片795和薄薄片796中选择的薄片厚度存储为薄片厚度固定设置702,并且该流程图结束。

在步骤S806中,CPU 401将每次设置存储为设备设置700的薄片厚度选择方法701,并且该流程图结束。

接着,以下将参考图9的流程图来说明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在对ADF100上所放置的原稿执行扫描时利用设备设置700的薄片厚度选择方法的处理的详情。

在LCD触摸面板600显示复印画面759的状态下,开始该流程图。控制器单元400的CPU 401执行从ROM 407读取并展开到RAM 406上的控制程序,以进行该一系列处理。

在步骤S901中,CPU 401判断ADF 100的原稿检测传感器23的检测状态是否改变。在CPU 401检测到原稿检测状态从“未检测到”改变为“检测到”的情况下(步骤S901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902。另一方面,在CPU 401未检测到原稿检测状态的变化的情况下(步骤S901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906。

在步骤S902中,CPU 401判断每次设置是否被存储为RAM 406中所存储的薄片厚度选择方法701。在存储了每次设置的情况下(步骤S902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903。另一方面,在未存储每次设置的情况下(步骤S902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906。

在步骤S903中,CPU 401将图5B所示的薄片厚度设置画面770以叠加方式显示在LCD触摸面板600上的当前画面上,并且经由薄片厚度设置画面770接收薄片厚度设置的选择。

在步骤S904中,CPU 401判断是否接收到OK键774的选择。在接收到OK键774的选择的情况下(步骤S904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905。另一方面,在未接收到OK键774的选择的情况下(步骤S904中为“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903,并且CPU 401将薄片厚度设置画面770显示在LCD触摸面板600上。

在步骤S905中,CPU 401将与在该时间点选择的薄片厚度有关的信息(厚薄片/普通薄片/薄薄片)存储为RAM 406中所存储的设备设置700的薄片厚度指定设置703,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906。

在步骤S906中,CPU 401将图5所示的复印画面759显示在LCD触摸面板600上,并且接收来自用户的复印设置。在复印画面759或其它功能设置画面760上改变复印设置的情况下,将改变后的复印设置存储在RAM 406内的复印设置710的相应设置项中。在要显示其它功能设置画面760的情况下,通过设置设备设置700的薄片厚度选择方法设置701来进行改变要显示的功能的处理。以下将参考图10来说明该处理的详情。

接着,在步骤S907中,CPU 401判断是否接收到操作单元405的开始键607的选择。在接收到开始键607的选择的情况下(步骤S907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908。另一方面,在未接收到开始键607的选择的情况下(步骤S907中为“否”),处理返回步骤S901。

在步骤S908中,CPU 401基于来自原稿检测传感器23的信号来判断在ADF 100的原稿托盘30上是否放置有原稿。在CPU 401判断为在原稿托盘30上放置有原稿的情况下(步骤S908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910。另一方面,在CPU 401判断为在原稿托盘30上未放置原稿的情况下(步骤S908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909。

在步骤S909中,CPU 401指示图像读取单元200扫描台板玻璃202上所放置的原稿。接收到该指示的图像读取单元200扫描台板玻璃202上所放置的原稿。在该扫描中,不输送原稿,因而扫描不受输送速度影响,因此不使用RAM406中所存储的薄片厚度设置711。

在步骤S910中,CPU 401基于RAM 406中所存储的复印设置710的薄片厚度设置711来控制ADF 100,以执行扫描。以下将参考图12来说明步骤S910中的处理的详情。

在扫描结束时,将基于原稿图像扫描所生成的图像数据经由打印机IF408发送至图像形成单元500,并且执行打印。在打印完成时,CPU 401初始化RAM 406中所存储的包括薄片厚度设置711的复印设置710,并且该处理结束。尽管在本典型实施例中说明了复印功能作为执行扫描的功能的示例,但是也可以应用于诸如邮件发送和第三代(G3)传真发送等的其它功能。在邮件发送的情况下,在扫描结束时,将基于所扫描的原稿图像而生成的图像数据经由网络IF(未示出)发送至所指定的目的地。

以下将参考图10的流程图来说明第一典型实施例中的在步骤S906中选择其它功能设置画面760的情况下使薄片厚度设置有效/无效的处理的详情。在提供了用以显示其它功能设置画面760的指示时,开始该流程图。控制器单元400的CPU 401执行从ROM 407读取并展开到RAM 406上的控制程序,以进行该一系列处理。

在步骤S1001中,CPU 401读取设备设置700的薄片厚度选择方法701中所存储的设置值。在所存储的设置是固定设置的情况下(步骤S1001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1002。另一方面,在所存储的设置是每次设置的情况下(步骤S1001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1004。

在步骤S1002中,CPU 401判断复印设置710的薄片厚度设置711是否有效,并且将如图5C所示布置有薄片厚度设置按钮763的其它功能设置画面760显示在LCD触摸面板600上。

在步骤S1003中,CPU 401读取设备设置700的薄片厚度固定设置702中所存储的设置值,并且将所读取的设置值存储在复印设置710的薄片厚度设置711中。然后,该流程图结束。

在步骤S1004中,CPU 401判断为复印设置710的薄片厚度设置711无效,并且LCD触摸面板600显示以下将参考图11进行说明的未布置有薄片厚度设置按钮763的其它功能设置画面765,并且该流程图结束。

图11示出在将每次设置存储为薄片厚度选择方法701的情况下显示的其它功能设置画面765的示例。其它功能设置画面765与图5C的其它功能设置画面760一样是在按下复印画面759上的其它功能按钮757时显示的画面。在将每次设置存储为薄片厚度选择方法701的情况下,薄片厚度设置未被设置为针对各复印作业的设置,使得在画面上未布置用于设置原稿厚度设置的薄片厚度设置按钮763。另一方面,存在使用其它功能的可能性,使得在画面上设置有其它功能按钮。

接着,以下将参考图12的流程图来说明本典型实施例中的步骤S910中的ADF扫描处理的详情。图像读取单元200的CPU 321响应于来自CPU 401的扫描执行指示而执行从ROM322读取并展开到RAM 323上的控制程序,以进行图12所示的处理。

在步骤S1200中,从控制器单元400的CPU 401接收到用以开始原稿读取的指示的CPU 321判断复印设置710的薄片厚度设置711的值。在步骤S1200中判断出的薄片厚度是普通薄片(预定厚度)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202。在步骤S1202中,CPU 321进行控制,使得开始原稿进给。在步骤S1200中判断出的薄片厚度是厚薄片(厚度大于预定厚度)或薄薄片(厚度小于预定厚度)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201。在步骤S1201中,CPU 321向ADF 100的CPU300通知原稿输送速度要被设置为低速。

在接收到原稿输送速度要被设置为低速的通知时,CPU 300减少驱动输送辊3、定位辊4、输送辊5、输送辊6、大辊7和薄片排出辊8的各个马达的转数,以将输送速度控制成低于正常输送速度。例如,CPU 300控制输送速度,使得将输送速度设置为正常输送速度的一半。这样,在原稿是厚薄片的情况下,解决了输送路径的弯曲部分处的扭矩不足,以防止厚薄片原稿在输送路径的弯曲部分造成卡纸。此外,在原稿是薄薄片的情况下,在先前排出的薄薄片原稿完全掉落到薄片排出部上之后,排出原稿。这提高了薄片排出部的堆叠性能,并且防止了薄薄片原稿在薄片排出部的附近造成卡纸。

在步骤S1201的处理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1202。在步骤S1202中,CPU321开始进给原稿薄片。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203。在步骤S1203中,CPU 321使图像读取单元200读取图像数据,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204。所读取的图像数据经由图像数据信息通信线353被发送至控制器单元400,并且经由扫描器IF 403被存储在图像存储器单元404中。

在步骤S1204中,CPU 401对图像存储器单元404中所存储的图像数据执行图像处理。在步骤S1205中,CPU 321判断在原稿托盘30上是否存在任何原稿。在原稿托盘30上存在原稿的情况下(步骤S1205中为“是”),处理返回步骤S1202。另一方面,在原稿托盘30上不存在原稿的情况下(步骤S1205中为“否”),该流程图所示的处理结束。

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可以预先进行与每次在ADF 100的原稿托盘30上放置原稿时是否要设置原稿厚度有关的设置。然后,可以将与每次在ADF 100的原稿托盘30上放置原稿时是否要设置薄片厚度有关的设置存储为设备设置。这使得可以在防止任何设置未被设置的情况下,根据用户所要使用的薄片的厚度来通过更少的操作设置薄片厚度设置。例如,在安装有图像形成设备1000的环境中有可能读取各种厚度的原稿的情况下,存储每次设置以防止原稿厚度设置未被设置,从而防止发生由于错误的原稿输送引起的薄片卡纸,并且防止从原稿不正确地读取图像数据。

在安装有图像形成设备1000的环境中、仅要扫描相同厚度的原稿或者不经常进行不同厚度的原稿的扫描的情况下,存储固定设置以减少每次设置原稿厚度设置的必要性。

尽管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说明了经由复印画面759或其它功能设置画面760设置针对要执行的新复印作业的设置的处理,但存在通过读取先前存储的设置来设置复印功能设置的情况。例如,存在将先前执行复印功能时的复印设置存储为历史并读取复印设置的历史的情况,并且还存在将常用设置的组合存储为收藏夹设置并且之后整体读取所存储的收藏夹设置的情况。存在在显示复印画面759时、显示作为默认设置所设置的值的另一情况。在进行这样的设置读取处理并且所读取的设置包含薄片厚度设置711的情况下,与图10的流程图一样,基于设备设置700的薄片厚度选择方法701中所存储的值来判断薄片厚度设置711是否有效。在薄片厚度选择方法701被设置为每次设置的情况下,判断为薄片厚度设置711无效。忽略所读取的设置中所包含的薄片厚度设置711,并且仅反映其它设置。然后,在ADF 100上检测到原稿的情况下,显示薄片厚度设置画面770以提示用户在放置原稿时设置原稿的厚度。如上所述,在从历史读取复印设置的情况下以及在读取常用设置的组合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与在放置原稿时是否要显示薄片厚度设置画面770有关的设置。

在按下重置键603时,本典型实施例中的与用户经由图5B或图5D所示的画面所设置的原稿厚度有关的信息被擦除。此外,该信息在所扫描的图像的打印或发送结束之后被擦除,使得该信息不能用在下一作业中。换句话说,该信息在作业完成时被擦除。这防止了用户经由图5B或图5D所示的画面所设置的原稿厚度被无意地用于下一作业中的另一原稿。相反,与经由图6A所示的画面所设置的原稿厚度有关的信息即使在所扫描的图像的打印或发送结束之后也不被擦除。

此外,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说明了在选择固定设置791时用户要从厚薄片794、普通薄片795和薄薄片796中选择厚度的示例。可选地,在选择了固定设置791的情况下,可以将出厂时的默认值存储为薄片厚度固定设置702并进行使用。例如,可以将有可能经常使用的普通薄片795存储为默认值。

以下将说明第二典型实施例。已经使用如下的示例说明了第一典型实施例:在薄片厚度选择方法是每次设置的情况下,经由其它功能设置画面的原稿厚度设置的设置无效。在第二典型实施例中,将说明即使在薄片厚度选择方法是每次设置的情况下、薄片厚度设置也可经由复印功能改变的示例。

以下将参考图13的流程图来说明即使在每次设置被设置为薄片厚度选择方法701时、图5D的原稿厚度设置也是可设置的情况下的控制。

尽管说明了复印作为示例,但是也可以应用于扫描并以邮件形式发送图像的邮件发送以及扫描并以传真形式发送图像的G3传真发送的应用。在该流程图的说明中,向与第一典型实施例中的步骤相同的各步骤赋予相同的步骤编号,并且省略了对该步骤的说明。控制器单元400的CPU 401执行从ROM407读取并展开到RAM 406上的控制程序,以进行该一系列处理。

在步骤S901和S902中,进行与第一典型实施例中的图9的步骤S901和S902中的操作相同的操作。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在步骤S902中,如果CPU 401判断为薄片厚度选择方法701被设置为每次设置(步骤S902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301。

在步骤S1301中,CPU 401判断原稿厚度设置是否被存储为复印设置710的薄片厚度设置711。在CPU 401判断为存储了原稿厚度设置的情况下(步骤S1301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906。另一方面,在CPU 401判断为未存储原稿厚度设置的情况下(步骤S1301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903。步骤S903、S904和S905中的操作与第一典型实施例中的这些操作相同。在步骤S905中,CPU 401存储薄片厚度指定设置703,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302。

在步骤S1302中,CPU 401读取在步骤S905中作为薄片厚度指定设置703所存储的设置,并将所读取的设置设置到复印设置710的薄片厚度设置711,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906。步骤S906及其后续步骤的操作与第一典型实施例中的这些操作相同,因此省略了对这些操作的说明。

此外,在第二典型实施例中在步骤S906中选择了其它功能设置画面760的情况下,不执行图10所示的处理,并且将图5C所示的薄片厚度设置按钮763显示在LCD触摸面板600上。

此时,判断为复印设置710的薄片厚度设置711有效,并且将设置有图5C所示的薄片厚度设置按钮763的其它功能设置画面760显示在LCD触摸面板600上。

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即使在所设置的薄片厚度选择方法是每次设置的情况下,薄片厚度设置也是经由复印功能可改变的。此外,在原稿托盘30上放置原稿之前、用户经由图5D的画面设置原稿厚度的情况下,当原稿放置在原稿托盘30上时,用户不必经由图5B的画面再次设置原稿厚度,由此减少了用户的劳动。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与用户经由图5B或图5D所示的画面所设置的原稿厚度有关的信息在按下重置键603时被擦除。此外,该信息在所扫描的图像的打印或发送结束之后被擦除,使得该信息不能用在下一作业中。换句话说,该信息在作业完成时被擦除。这防止了用户经由图5B或图5D所示的画面所设置的原稿厚度被无意地用于下一作业中的另一原稿。相反,与经由图6A所示的画面所设置的原稿厚度有关的信息即使在所扫描的图像的打印或发送结束之后也不被擦除。

在第二典型实施例中,薄片厚度设置711不仅可以通过经由图5D中的画面的设置来设置,而且还可以通过调用设置历史或通过调用常用功能来设置。可选地,薄片厚度设置711可以通过调用图像形成设备1000的启动时的默认设置来设置。

(其它典型实施例)

已经使用在放置原稿时、以弹出形式显示薄片厚度设置画面770的示例说明了上述典型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例如,在放置原稿时,复印画面759可以改变为薄片厚度设置画面770。

此外,在上述典型实施例中,说明了在放置原稿时、显示用于设置原稿厚度的薄片厚度设置画面770的示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也可应用于如下的示例:在放置原稿时,显示用于设置原稿大小、以及复印画面759上所设置的其它应用功能的项至少之一的设置值的画面。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3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图像形成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