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文档序号:1360714 发布日期:2020-08-11 浏览: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with same ) 是由 王冠军 魏文建 于 2020-05-1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部,多个换热部间隔设置,各个换热部均包括多个换热管,多个换热管间隔设置;多个分液器,多个分液器与多个换热部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分液器与相应的换热部连接,以使由各个分液器分液后的液体流入至相应的换热部的换热管内进行换热;其中,分液器包括多个分液软管,各个分液软管均用于与相应的换热部的换热管进行连接,以使分液后的流体经分液软管流入至相应的换热管内。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优化现有技术中的双流换热器的结构布局。(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eat exchanger and an air conditioner with the same, wherein the heat exchanger comprises: the heat exchange device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heat exchange parts, a plurality of heat exchange parts and a plurality of heat exchange pipes, wherein the heat exchange parts are arranged at intervals; the liquid distributors are arranged in one-to-one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heat exchange parts, and each liquid distribu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heat exchange part so that the liquid separated by each liquid distributor flows into the heat exchange pipe of the corresponding heat exchange part for heat exchange; the liquid separator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liquid separating hoses, and each liquid separating hose is used for being connected with the heat exchange tube of the corresponding heat exchange part, so that liquid-separated fluid flows into the corresponding heat exchange tube through the liquid separating hose. Through the technical schem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the structural layout of the double-flow heat exchanger in the prior art can be optimized.)

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微通道换热器具有重量轻,冷媒冲注量少,且微通道换热器较普通的铜管翅片换热器的成本低,因而使得微通道换热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通道换热器中的多流路换热器可以实现多种流路的能量交换,以便于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选择对应的流路模式。

对于双流路换热器而言,能够实现三种不同的流路模式。然而,现有技术中为了便于双流路换热器的安装,一般将双流路的换热器的换热管设置为折弯结构,折弯结构用于避让其他流露的集流管。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这种双流路换热器的整体结构较为松散,空间布局不够紧凑,占用空间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优化现有技术中的双流换热器的结构布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部,多个换热部间隔设置,各个换热部均包括多个换热管,多个换热管间隔设置;多个分液器,多个分液器与多个换热部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分液器与相应的换热部连接,以使由各个分液器分液后的液体流入至相应的换热部的换热管内进行换热;其中,分液器包括多个分液软管,各个分液软管均用于与相应的换热部的换热管进行连接,以使分液后的流体经分液软管流入至相应的换热管内。

进一步地,换热器还包括:翅片,翅片为多个,多个翅片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翅片之间设置有换热管,多个换热管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换热管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多个分液器均位于换热管的第一端,多个分液器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换热器还包括:多个集流管,多个集流管与多个换热部一一对应的设置,各个集流管用于与相应的换热部连接,多个集流管均位于换热管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分液器还包括莲蓬头,莲蓬头上设置有多个分液口,多个分液口与多个分液软管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分液口与对应的分液软管连接。

进一步地,换热管包括第一连通段和主体段,主体段为扁管结构,第一连通段设置在主体段的端部,第一连通段为圆管结构,第一连通段用于与分液软管连接。

进一步地,换热管还包括第二连通段,第二连通段位于主体段远离第一连通段的一端,第二连通段为圆管结构。

进一步地,换热管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换热部还包括:U形连接管,U形连接管设置在换热部的相邻两个换热管之间,以使相邻两个换热管连通。

进一步地,换热管包括:管体;凸起块,凸起块为多个,多个凸起块间隔设置在管体的内壁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换热器,换热器为上述提供的换热器。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增加分液器结构,分液器的分液软管与对应的换热部的换热管进行连接,以使分液器分液后的液体进入与之连接的换热管内。分液器的分液软管的设置连接方式灵活,分液器的结构布局简单,便于安装和布局。因此,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优化现有技术中的双流换热器的结构布局。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连通段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的主体段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的主体段的局部剖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折弯形的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换热管;11、第一连通段;12、主体段;13、第二连通段;14、管体;15、凸起块;20、分液器;21、分液软管;22、莲蓬头;30、翅片;40、集流管;50、U形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部和多个分液器20,多个换热部间隔设置,各个换热部均包括多个换热管10,多个换热管10间隔设置。多个分液器20,多个分液器20与多个换热部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分液器20与相应的换热部连接,以使由各个分液器20分液后的液体流入至相应的换热部的换热管10内进行换热。其中,分液器20包括多个分液软管21,各个分液软管21均用于与相应的换热部的换热管10进行连接,以使分液后的流体经分液软管21流入至相应的换热管10内。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换热部为两个,分液器20也为两个,两个换热部与两个分液器20一一对应地设置,以形成双流换热器结构。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分液器20的结构布局灵活,分液器20的分液软管21的设置方式灵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连接方式,且不需要改变换热管10的布局,可以使得多个换热部的换热管10均保持紧凑的布局方式,减小整体结构的占用空间。同时,采用分液结构,通过分液管路能够提高分液的均匀性,以便于提高换热效果。因此,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能够优化现有技术中的双流换热器的结构布局。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器还包括翅片30,翅片30为多个,多个翅片30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翅片30之间设置有换热管10,多个换热管10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换热部的换热管10均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以使换热器的外形呈现单排结构,能够便于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优化整体结构的布局,减小整体结构的占用空间。由以上可知,本实施例中的多个换热部也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优选的,多个换热部的换热管10之间进行交错设置,即可以在一个换热部的相邻两个换热管10之间穿插设置另一个换热部的换热管10。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进一步优化结构布局,便于换热器的不同流路在工作时均能充分进行热交换,保证换热效果。可以使相邻两个换热管10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换热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提高并联机组在部分负荷时的传热性能。本实施例中的换热管10和翅片30进行组装钎焊后形成换热器。

如图2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管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多个分液器20均位于换热管10的第一端,多个分液器20间隔设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进一步优化整体结构布局,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器还包括多个集流管40,多个集流管40与多个换热部一一对应的设置,各个集流管40用于与相应的换热部连接,多个集流管40均位于换热管10的第二端。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进一步优化整体的结构布局,使得整体结构布局更加紧凑,同时便于减小整体结构的占用空间。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器还包括一个总管,多个集流管40均与总管连接,以使多个集流管40内的流体经总管流出。

在本实施例中,分液器20还包括莲蓬头22,莲蓬头22上设置有多个分液口,多个分液口与多个分液软管21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分液口与对应的分液软管21连接。在使用时,流体通过莲蓬头22上的多个分液口进入多个分液软管21内,并经过各个分液软管21流入至各个换热管10内。采用莲蓬头22和多个分液软管21的分液器20结构,能够提高分液的均匀性,以便于更好地使流体均匀分配后流入至各个分液软管21内。同时,本实施例中的莲蓬头22可以用于将气液进行分离,并将液态状的制冷剂均匀到导入至对应的换热管10内,从而稳定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管10包括第一连通段11和主体段12,主体段12为扁管结构,第一连通段11设置在主体段12的端部,第一连通段11为圆管结构,第一连通段11用于与分液软管21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将主体段12设置为扁管结构能够便于主体段12内的流体进行换热,通过将第一连通段11设置为圆管结构能够便于第一连通段11与分液软管21进行连接,以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换热管10还包括第二连通段13,第二连通段13位于主体段12远离第一连通段11的一端,第二连通段13为圆管结构。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使第二连通段13与待连接管路进行连接,具体的,这里的待连接管路可以为集流管40。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管10为一体成型结构。具体的,换热管10可以由圆管制成,通过精密的辊压模具将圆管的中部压制为扁管形状即可。

具体的,换热部还可以包括U形连接管50,U形连接管50设置在同一换热部的相邻两个换热管10之间,以使同一换热部的相邻两个换热管10连通。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不需要使多个分液软管21与多个换热管10进行一一对应地设置,可以使得同一换热部内的两个或多个换热管10连接,进而可以减少分液软管21的数量,减小了安装的复杂程度,便于用户进行安装操作。

或者,换热管10可以设置折弯或对折结构,并通过成对组装焊接,这样不需要设置U形连接管50,简化了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管10包括管体14和凸起块15,凸起块15为多个,多个凸起块15间隔设置在管体14的内壁上。具体的,换热管10为具有内螺纹齿结构的圆管,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内部的多个内螺纹齿结构(即为凸起块15)能够便于对换热管10内的流体进行扰流,从而便于更好地提高换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器可以为双流换热器,一般用于2个或多个系统中。以两个系统为例说明,当一个系统关闭使,原来工两个系统换热的翅片30都用于1个系统进行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和换热系数,提高了系统的能效。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换热器,换热器为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换热器。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优化了双路换热器的结构布局,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热交换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