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

文档序号:1372673 发布日期:2020-08-14 浏览:2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 (Constant tension wire barrow of contact net ) 是由 刘桐 任增堂 苗俊波 袁英杰 陈桀 李剑锋 张柏滔 唐立新 高越 崔达 周辰彦 于 2020-06-1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包括固设于路用平车上且承导线依次穿过的放线装置、导向装置、张力施加装置、导线柱和控制装置,路用平车上固设有滑轨装置和用于使支架沿着滑轨装置运动的液压油缸,支架上固设有液压马达,液压马达为绕线装置提供张力时的施力方向与绕线装置的放线方向相反;控制装置包括发电机组和液压控制组件;液压控制组件包括信号控制组件和依次连接的储油装置、液压油泵和集成阀组。本发明的自动化程度高,模块化、尺寸小,可保证张力恒定、并在工作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节张力,保证放线质量,使用寿命长,拆装方便,导向稳定,节能减排,对环境污染较小,适用于所有接触网放线车。(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stant-tension pay-off vehicle for a contact net, which comprises a pay-off device, a guide device, a tension applying device, a wire guide column and a control device, wherein the pay-off device is fixedly arranged on a road flat car, a wire bearing wire sequentially penetrates through the pay-off device, the guide device, the tension applying device, the wire guide column and the control device; the control device comprises a generator set and a hydraulic control assembly; the hydraulic control assembly comprises a signal control assembly, and an oil storage device, a hydraulic oil pump and an integrated valve group which are sequentially connected. The pay-off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automation degree, modularization, small size, capability of ensuring constant tension,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the tension according to actual conditions in the working process, pay-off quality guarantee, long service life, convenience in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stable guidance, energy conservation, emission reduction, les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suitability for all contact net pay-off trucks.)

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承导架设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接触网放线车,具体地说是一种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

背景技术

在电气化铁道的建设或维修过程中,接触网上承导线的张力对维持接触网的空间形态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承导线是铁路线上空架设的接触线和承力索,施工时,需要将承导线架设在接触网杆柱的腕臂上,并保持一定的张力。在架设承导线时,通过接触网作业车进行施工,由于承导线在架设前,需要缠绕在放线架上,因此,会使承导线变得弯曲并产生弧度,而承导线自身弧度的存在会使其产生间歇的波纹,形成电弧放电,会对电力机车造成损坏,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从绕线架上放出的承导线需要经过张力施加装置对其施加张力,即将承导线捋直,保证其输电的安全性。

现有技术中放线车结构上的缺点:

一、现有技术中的承导线从绕线装置出来后进入张力施加装置,因绕线装置和张力施加装置均固定在路用平车上不能移动,且绕线装置较宽,两个边缘具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在放线时,绕线装置两个边缘处的承导线无法与张力施加装置对齐,在放出承导线后,绕线装置和张力施加装置之间的承导线会产生一定的倾斜角度,承导线不能垂直进入张力施加装置,使承导线之间产生严重的摩损,降低了承导线的质量,造成了安全隐患;

二、现有技术中的绕线装置在进入张力施加装置前,因为转轴在转动时除了自身重量的阻力,不存在其他阻力,所以只依靠张力施加装置产生的拉力进行转动,随着绕线装置上承导线的放出,重量逐渐减少,绕线装置自身的转动阻力会越来越小,会产生转动过快,放线过快的现象,以致使绕线装置与张力施加装置之间承导线的张力值越来越小,也就意味着缠绕至张力施加装置上的承导线逐渐松散,使从张力施加装置出来的承导线往往因为张力不足出现接触地面和钢轨的现象,严重降低了接触网结构的稳定性和弹性,现有技术在放线时,通常使用棍棒或离合器等机械的方式去使转轴产生阻力,但是这种方式只能使承导线产生较小的张力,且不能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调节,且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实时监控和调节承导线的张力,不能保持张力的恒定;

三、现有技术中的支架结构复杂,在安装绕线装置时,需要将整个支架拆卸后进行安装,费时费力,且制作成本较高。且现有技术中进行放线的各种结构不仅结构复杂,尺寸过大,而且一旦车体或放线的任意一个结构出现损坏,均需要整体进行维修,费时费力,增加了维修成本。

现有技术中放线车控制系统上的缺点:

国内恒张力放线车上应用的电液控制系统尚不成熟,发动机功率大,污染物排放多,整体的体积较大,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各种故障。例如:液压控制组件中的主控电机一般通过分动箱来间接驱动多个液压油泵,而作为动力传输枢纽的分动箱一旦损坏,将导致整车无法进行工作;再一个,与液压油泵相连通的控制阀、油管在布设时复杂繁琐且杂乱无章,发生故障后,需对故障一一排查后,才能进行相应的维修,费时费力;且我国使用较多的放线车为外国进口设备,如果某个零件出现损坏,需要到原厂家购买,不仅浪费时间,维修成本还高。

综上所述,研发一种智能、结构精巧、张力恒定、且能自动调节、控制系统完善的国产化的放线车,是丞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以达到放线过程中承导线张力恒定、自动调节张力、保证缠绕在绕线装置上承导线的紧密性、能够自动对准张力施加装置、控制系统简洁完善、尺寸精减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包括固设于路用平车上且承导线依次穿过的放线装置、张力施加装置、导线柱和控制装置,所述放线装置包括支架、转动连接于支架上的转轴、固设于转轴上用于缠绕承导线的绕线装置,所述路用平车上固设有滑轨装置和用于使支架沿着滑轨装置运动的液压油缸,所述支架上固设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并为绕线装置提供张力的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为绕线装置提供张力时的施力方向与绕线装置的放线方向相反;

还包括用于检测承导线的位置并为液压油缸提供动作信号的导向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发电机组和液压控制组件;所述液压控制组件包括信号控制组件和依次连接的储油装置、至少一个液压油泵和集成阀组,所述液压油泵由主控电机驱动,所述集成阀组通过管路分别与液压马达、液压油缸、张力施加装置中的第二液压马达连接,所述发电机组通过配电柜分别与主控电机和信号控制组件电联接。

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所述支架的顶部可拆卸地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包括相互扣合的上下两部分,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轴承座上。

作为对本发明的另一种限定:所述滑轨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U型槽钢、固设于支架两侧的轴承滚轮、固设于支架两侧为轴承滚轮导向的限位块,所述轴承滚轮设于U型槽钢内并沿U型槽钢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限位块与U型槽钢的内侧面接触且通过润滑剂滑动配合。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路用平车上还固设有导向油管,所述导向油管包括固设于路用平车上的油管、套接于油管上的油筒,所述油管位于油筒内的部分设有油孔,所述油筒上固设有为液压马达供油的管道;所述导向油管设有两个,用于液压马达的进油和出油,所述油筒的外壁与支架固定连接并沿油管移动。

作为对本发明的第三种限定: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固设有主动齿轮,所述转轴上固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

作为对本发明的再进一步限定: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轨、通过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用于承导线穿过的导向机构和用于检测导向机构位置的光电传感器,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水平设置的第一线盘导向轮和至少两个垂直设置的第二线盘导向轮。

作为对本发明的更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线盘导向轮和第二线盘导向轮均转动连接于导向机构上。

作为对本发明的第四种限定:所述集成阀组包括多个电液比例阀以及与电液比例阀出油口相连通的溢流阀、三位四通机能阀;所述电液比例阀的控制端与信号控制组件电联接,所述三位四通机能阀通过油管分别与液压马达、液压油缸、张力施加装置中的液压马达连接。

作为对本发明的其它限定:所述信号控制组件包括依次电联接的信号传感器、A/D转化模块、PLC控制模块以及D/A转化模块;所述信号传感器包括设于承导线导向座下方的光电传感器、设于溢流阀出油口处的油压传感器以及设于张力盘上的张力传感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转轴由液压马达驱动,放线时,液压马达通过给转轴施加与绕线装置放线方向相反的力,增加承导线在放线过程中的张力,实现承导线张力的自动调节并保持张力的恒定,增加架设承导线的质量;且由绕线装置出来的承导线穿过导向装置进入张力施加装置,当放线到绕线装置边缘时,导向装置随着承导线向两侧移动,检测并确定承导线的位置,使液压油缸带动支架沿着导轨装置左右移动,从而使由绕线装置输出的承导线在进入张力施加装置前,能快速自动与张力施加装置对齐,保证承导线张力的恒定,提高承导线的质量,自动化程度高;再者本发明的控制装置部分将发电机组代替原有技术中的发动机,不仅能节约能源,减少废气的排放,还能形成自主放线的模块化,减小了尺寸,节省了空间,方便运输;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为自主研发的国产设备,发电机组通过配电柜为主控电机供电,然后主控电机直接驱动液压油泵,改变了液压油泵的动力输入结构,由原来的分动箱控制变为电控形式,避免了分动箱或液压油泵损坏导致整车无法工作的问题,如果零件有损坏,在市场容易买到,更换的通用性强,降低了维修成本;而采用集成阀组来对控制系统中的油路进行控制,对原来错综复杂、杂乱无章的控制阀和管路进行了整合,简化了油路中管路和控制阀的布置,发生故障后维修更加简单方便;

(2)本发明的支架的顶部可拆卸地设有轴承座,转轴转动连接在轴承座上,轴承座分为可拆卸的上下两部分,在安装放线装置时,能直接将轴承座的上部分拆开,取下转轴,将放线装置穿过转轴,再将转轴放在轴承座上,扣合上半部分,完成安装,使放线装置的安装和拆卸简单方便,节省安装放线装置的时间;

(3)本发明的支架上设有轴承滚轮,并沿着U型槽钢直线运动,既能保证支架转动的稳定性,又能简化结构,支架的两侧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侧面与U型槽钢的内侧面通过润滑剂接触,使支架通过限位块,牢固的卡接在U型槽钢内,能保证轴承滚轮的运动轨迹沿着U型槽钢运动,防止轴承滚轮的路线有偏差,且限位块与U型槽钢的内侧面设有润滑剂,减小了滑动的摩擦力,能有效减小噪音,降低故障率;

(4)本发明的导向油管不仅那能对支架起到导向作用,还能使给液压马达供油的管道随着油筒运动,避免拖链式供油的拖拉,增加了管道的使用寿命;

(5)本发明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与转轴上的从动齿轮啮合使转轴转动,能有效降低转轴的扭转应力,将扭力分散到直径较大的齿轮上,防止因绕线装置质量过大,对液压马达或转轴造成损坏,能有效增加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6)本发明的导向机构滑动连接于导轨上,而承导线位于第一线盘导向轮和第二线盘导向轮之间,使导向机构能随着承导线的的位置而移动,光电传感器通过检测导向机构的位置,判断承导线在绕线装置上的位置,通过控制装置使移动装置动作,调整支架上的绕线装置的位置,使其与张力施加装置对齐,结构简单,检测准确;

(7)本发明的第一线盘导向轮和第二线盘导向轮均转动连接于导向机构上,将承导线与两者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防止其与承导线的损坏;

(8)本发明的多个阀座共同作用和调节,增加协同作用,使控制系统中的各个油路的控制更加精细,动作更加精确。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自动化程度高,模块化,尺寸小,可保证张力恒定,并在工作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节张力,保证放线质量,使用寿命长,拆装方便,导向稳定,节能减排,对环境污染较小,适用于所有接触网放线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路用平车13上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单个放线装置和导向装置9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单个放线装置和导向装置9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导向装置9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绕线装置5和液压马达17的转动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导向油管7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整体控制装置的控制原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液压部分的控制原理图。

图中:1-支架,2-底座,3-轴承座,4-转轴,5-绕线装置,6-第二液压马达,7-导向油管,71-油管,72-油筒,8-滑轨装置,81-U型槽钢,82-轴承滚轮,83-限位块,9-导向装置,90-导轨固定板,91-第一导轨,92-第二导轨,93-滑块,94-底板,95-竖置板,96-顶板,97-第一线盘导向轮,98-第二线盘导向轮,99-光电传感器,10-承导线,11-菱形板,12-张力施加装置,13-路用平车,14-液压油缸,15-油孔,16-管道,17-液压马达,18-主动齿轮,19-从动齿轮,20-导线柱,21-电液比例阀,22-储油装置,23-油压传感器,24-张力传感器,25-发电机组,26-集成阀组,27-配电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为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 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

本实施例如图1-图9所示,一种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包括固定在路用平车13上的支架1、转动连接于支架1上的转轴4、固设于转轴4上用于缠绕承导线10的绕线装置5,所述支架1为两个平行设置的梯形结构构成,上部窄下部宽,下部通过焊接的底座2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架1的顶部可拆卸地设有两个轴承座3,所述轴承座3分别设于支架1两个平行设置的梯形结构上,所述转轴4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轴承座3上,所述转轴4的两端分别设于两个轴承座3上。所述轴承座3为上下两部分,相互扣合在转轴4上,且通过螺栓将两部分固定连接,便于转轴4上绕线装置5的拆装。所述绕线装置5为现有技术中的放线盘,所述转轴4上固设有一个菱形板11,所述菱形板11位于放线盘的任意一侧,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路用平车13上还固设有张力施加装置12、导向装置9和导线柱20,所述张力施加装置12和导线柱20均采用现有技术,其中,承导线10从绕线装置5出来后,经过导向装置9进入张力施加装置12,然后经过导线柱20架设到接触网杆柱的腕臂上。本实施例所要架设的承导线10可以是接触线也可以是承力索。本领域的路用平车13为现有技术,所述路用平车13向前运动,承导线10向后放线。

所述路用平车13上固设有滑轨装置8,所述支架1能在滑轨装置8上左右移动,所述滑轨装置8包括两个U型槽钢81,所述U型槽钢81平行设置在路用平车13上,两个U型槽钢81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且长度方向与转轴4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支架1的底座2两侧固设有四个轴承滚轮82,用于支撑支架1,使其在移动过程中更加稳定,所述支架1的四个角上固设有四个限位块83,所述限位块83的侧面与U型槽钢81的内侧面接触,两者之间通过润滑剂滑动配合,减小摩擦,降低噪音,本实施例的润滑剂为黄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所述轴承滚轮82和限位块83均设于U型槽钢81内,并沿着U型槽钢81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轴承滚轮82与U型槽钢81的底面接触,使支架1运动,所述限位块83与U型槽钢81的内侧面接触,为轴承滚轮82提供导向作用,使支架1只能沿着U型槽钢81的凹槽内壁移动,防止轴承滚轮82的运动路径偏移U型槽钢81。

本实施例的支架1上固设有液压油缸14,所述液压油缸14的缸筒与支架1的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油缸14的活塞杆与路用平车13固定连接,当液压油缸14缸筒沿活塞杆移动时,能带动支架1沿着U型槽钢81的长度方向运动。

所述支架1上固设有用于驱动转轴4转动的液压马达17,所述液压马达17的输出轴上固设有主动齿轮18,所述转轴4上固设有与主动齿轮18啮合的从动齿轮19,由液压马达17通过传动齿轮间接带动转轴4转动,减小了转轴4的扭转应力,使转轴4上的扭转应力转移到直径更大的从动齿轮19上,增加了转轴4和液压马达17的使用寿命。在放线时,所述液压马达17的施力方向与绕线装置5的放线方向相反,即液压马达17输出轴转动的方向与放线时转轴4转动的方向相反,如图6所示,图中a为绕线装置5转动的方向,b为液压马达17输出轴转动的方向,转轴4随着张力施加装置12产生的拉力转动。因为拉动承导线10出线的拉力大于液压马达17对转轴4施加的反向的力,所以承导线10能顺利放出,又因为液压马达17输出轴的转动方向与转轴4的转动方向相反,对转轴4施加了相反方向的力,所以绕线装置5与张力施加装置12之间的承导线10产生张力,有利于承导线10的架设。所述张力施加装置12上设有张力传感器24,用于检测承导线10上的张力,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装置,使液压马达17的转速能实时变化,保证承导线10上张力的恒定。当施工完成后,使液压马达17反向转动,带动绕线装置5朝着与放线方向相反的反向转动,将剩余的承导线10缠绕到绕线装置5上,快速简单。

所述支架1上固设有用于为液压马达17供油的导向油管7,所述导向油管7包括油管71和油筒72,所述油管71的两端固设有支座,所述支座固设于路用平车13上,将油管71的两端进行固定,所述油管71上套接有油筒72,所述油筒72的两端与油管71密封连接,密封方式与液压油缸14的密封方式相同,所述油管71位于油筒72内的部分设有油孔15,所述油筒72上固设有为液压马达17供油的管道16。所述油管71的外壁与支架1固定连接,使油筒72随着支架1的移动,所述管道16穿过支架1的底座2,在底座2上设有阀门,并使管道16随着支架1移动。所述导向油管7设有两个,用于液压马达17的进油和出油,且分别位于液压油缸14的两侧。如图7所示,液压马达17进油时,液压油沿着一个导向油管7的油管71进入,从油孔15进入油筒72内,将油筒72填满后,再由管道16进入液压马达17,为液压马达17供油。液压马达17出油时,从另一个导向油管7的油管71排出,油筒72和管道16都能随着支架的运动,避免拖链的形式,使供油的管道16不会拖拉,管道16整体,移动方便,使用寿命长。

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检测承导线10的位置并为液压油缸14提供动作信号的导向装置9。所述导向装置9包括导轨、通过滑块93与导轨滑动连接的导向机构和用于检测导向机构位置的光电传感器99。

所述导轨包括第一导轨91和第二导轨92,所述第一导轨91和第二导轨92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块93,所述第一导轨91和第二导轨92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一个导轨固定板90,所述导轨固定板90固设于路用平车13上,使第一导轨91和第二导轨92高于路用平车13,并适应承导线10的高度。

所述滑块93上固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设于滑块93上的底板94、固设于底板94上的竖置板95、固设于竖置板95未连接底板94一端的顶板96,两个竖置板95之间水平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线盘导向轮97,所述底板94和顶板96之间竖直转动连接有三个第二线盘导向轮98,所述第一线盘导向轮97和第二线盘导向轮98形成前后两排,用于使承导线10穿过其缝隙。所述第一导轨91和第二导轨92之间固设有光电传感器99,用于检测导向装置9的位置,当承导线10的出线位置位于绕线装置5上的边缘,不能与张力施加装置12对齐时,所述导向机构就会随着承导线10运动到边缘位置,光电传感器99通过检测导向机构的位置判断出支架1需要向左或向右移动,以使承导线10的出线位置与张力施加装置12对齐。所述光电传感器99设有两个,这两个光电传感器99沿第一导轨9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两个光电传感器99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所述光电传感器99将采集到的导向机构的位置信息传输给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使液压油缸14带动支架1做相应的运动。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发电机组25和液压控制组件。液压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液压执行组件(液压马达17、液压油缸14、导向油管7、张力施加装置12中的第二液压马达6)中液压油的流量和压力,以对液压马达17、液压油缸14、导向油管7、张力施加装置12中的第二液压马达6所能够转化的液压能进行调整。所述液压控制组件包括信号控制组件和依次连接的储油装置22、液压油泵和集成阀组26,如图8所示,发电机组25通过配电柜27与主控电机电联接,为主控电机供电;主控电机直接驱动液压油泵,为液压油泵提供动力,使液压油泵将储油装置22中的液压油流到相应的液压执行组件中,通过控制液压执行组件中液压油的多少,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为液压执行组件提供动力。所述液压油泵是整个液压系统的动力源,能够满足液压系统对压力和流量的需求。其中,所述液压油泵的进油口与储油装置22相连通,出油口通过集成阀组26和油路分别与液压马达17、液压油缸14、导向油管7、张力施加装置12中的第二液压马达6连通,以为液压执行组件提供相应的液压能。因整个液压系统的液压执行组件较多,为了能够适当减少液压控制组件的工作负荷,避免装置损坏,本实施例中,设有三个主控电机和五个液压油泵。

所述集成阀组26设置在液压油泵与液压执行组件之间的管路中,用于控制管路中液压油的流量和压力。如图9所示,所述集成阀组26包括多个电液比例阀21以及与电液比例阀21出油口相连通的溢流阀和三位四通机能阀;其中,所述电液比例阀21的控制端与信号控制组件电联接,三位四通机能阀的出油口分别与液压执行组件中的液压马达17、液压油缸14、导向油管7、张力施加装置12中的第二液压马达6连通,所述溢流阀用于控制液压系统的整体压力。集成阀组26的设置能够减少油路中管路的使用,且整体结构简单清晰,可以很明了的显示每个电液比例阀21所控制的油路,出现故障后可以简单快速的进行排查维修。

所述信号控制组件对液压系统各油路的流量和压力进行实时检测和控制,以调节对承导线10施加的张力。所述信号控制组件包括依次电联接的信号传感器、A/D转化模块、PLC控制模块和D/A转化模块。工作时,信号传感器将模拟信号经A/D转化模块转化为数字信号后,传送给PLC控制模块,PLC控制模块进行内部程序计算后,将计算结果经D/A转化模块转化为模拟信号,通过信号放大器反馈给相应的电液比例阀21,从而通过电液比例阀21对油路中液压油的流量和压力进行控制。

所述信号传感器主要包括光电传感器99、油压传感器23和张力传感器24。光电传感器设于导向装置9的下方,用于检测承导线10带动导向装置9移动的位置;油压传感器23设于溢流阀出油口处,用于检测各油路中液压油的流量、压力;张力传感器24设于张力施加装置12上,用于检测所架设的承导线10上的张力,以调整液压马达17转动的转速,使承导线10的张力保持恒定。

本实施例的路用平车13上设有四组放线装置,故本实施例中包括有四个第二液压马达6和四个液压油缸14,以分别对每个放线装置进行动作控制。而为了更好的对张力施加装置12进行驱动,保证张力施加装置12能够为承导线10施加足够的张力,张力施加装置1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液压马达6。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本装置进行承导线10的放线时,所述路用平车13前进将承导线10放出,同时,液压马达17对转轴4施加相反方向的力,使从绕线装置5上输出的承导线10产生一定的张力,承导线10从绕线装置5上出线后,进入导向机构的第一线盘导向轮97和第二线盘导向轮98之间的缝隙中,然后进入张力施加装置12,当承导线10的出线位置在绕线装置5的边缘时,承导线10会与张力施加装置12产生一定的角度,这个角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承导线10就会带动导向机构运动到光电传感器99的上方,所述光电传感器99采集导向机构的位置信息,将其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各油路的进油或出油量,使液压油缸14和导向油管7运动作出相应的运动,并使支架1的边缘朝着与张力施加装置12对齐的方向运动,最终使从绕线装置5上输出的承导线10与张力施加装置12对齐,保证架设的承导线10的质量,同时张力施加装置12上的张力传感器24检测承导线10上的张力,并反馈给控制装置,使液压马达17自动调整转速,保证张力的恒定。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恒张力放线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