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量监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文档序号:1413563 发布日期:2020-03-10 浏览: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碳排量监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arbon emission monitoring method an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terminal ) 是由 林乐 于 2018-08-1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碳排量监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碳排量监测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行程类型及其对应的行程距离;根据所述行程类型确定碳排系数,所述碳排系数与碳减排量相关;利用所述碳排系数、所述行程距离以及预设单位油耗量计算所述用户在所述行程距离内的碳减排量。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获知并监测用户自身行为所带来的碳减排量,有助于激励用户减少碳排量,提升环境质量。(A carbon emission monitoring method and device, a storage medium and a terminal are provided, wherein the carbon emission monitoring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cquiring a travel type of a user and a travel distance corresponding to the travel type; determining a carbon rejection coefficient according to the stroke type, the carbon rejection coefficient being related to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and calculating the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amount of the user in the travel distance by using the carbon emission coefficient, the travel distance and a preset unit oil consumption.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can know and monitor the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caused by the user behavior, is beneficial to exciting the user to reduce the carbon emission and improves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碳排量监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排量监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背景技术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人类的日常生活一直都在排放二氧化碳,而如何通过有节制的生活,例如少用空调和暖气、少开车、少坐飞机等等,以及如何通过节能减污的技术来减少工厂和企业的碳排放量,是最重要的环保话题之一。

但是,对于用户而言,如何获知并监测自身行为所带来的碳减排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获知并监测用户自身行为所带来的碳减排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碳排量监测方法,碳排量监测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行程类型及其对应的行程距离;根据所述行程类型确定碳排系数,所述碳排系数与碳减排量相关;利用所述碳排系数、所述行程距离以及预设单位油耗量计算所述用户在所述行程距离内的碳减排量。

可选的,所述碳排系数与碳减排量正相关,所述利用所述碳排系数、所述行程距离以及预设单位油耗量计算所述用户在所述行程距离内的碳减排量包括:计算碳排系数、所述行程距离以及预设单位油耗量的乘积,以作为所述碳减排量。

可选的,所述碳排系数与碳减排量正相关,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碳减排量:C=β╳M╳P,其中,C表示所述碳减排量,β表示所述碳排系数,M表示预设单位油耗量,M的数值为0.12升/公里,P表示所述行程距离。

可选的,所述碳排系数与碳减排量正相关,所述行程类型包括步行、骑行以及公共交通出行;各个行程类型按照碳排系数从大到小的排序分别为:步行、骑行以及公共交通出行。

可选的,所述步行和所述骑行的碳排系数选自[2.2,2.4]。

可选的,所述公共交通出行包括公交出行、地铁出行和火车出行,所述公交出行的碳排系数选自[1.91,1.92],所述地铁出行的碳排系数选自[2.17,2.19],所述火车出行的碳排系数选自[2.21,2.23]。

可选的,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用户的行程类型:获取用户的轨迹数据,所述轨迹数据包括多个轨迹点,每一轨迹点具备坐标、时间以及瞬时速度;根据相邻轨迹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或相邻轨迹点的瞬时速度的差异确定多个分段点,每两个分段点之间的轨迹点的行程类型相同;至少根据所述多个分段点之间的平均速度确定各个轨迹段的行程类型,所述轨迹段是指相邻两个分段点之间的轨迹点所形成的轨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碳排量监测装置,碳排量监测装置包括:行程获取模块,适于获取用户的行程类型及其对应的行程距离;碳排系数确定模块,适于根据所述行程类型确定碳排系数,所述碳排系数与碳减排量相关;碳减排量确定模块,适于利用所述碳排系数、所述行程距离以及预设单位油耗量计算所述用户在所述行程距离内的碳减排量。

可选的,所述碳排系数与碳减排量正相关,所述碳减排量确定模块计算碳排系数、所述行程距离以及预设单位油耗量的乘积,以作为所述碳减排量。

可选的,所述碳排系数与碳减排量正相关,所述碳减排量确定模块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碳减排量:C=β╳M╳P,其中,C表示所述碳减排量,β表示所述碳排系数,M表示预设单位油耗量,M的数值为0.12升/公里,P表示所述行程距离。

可选的,所述碳排系数与碳减排量正相关,所述行程类型包括步行、骑行以及公共交通出行;各个行程类型按照碳排系数从大到小的排序分别为:步行、骑行以及公共交通出行。

可选的,所述步行和所述骑行的碳排系数选自[2.2,2.4]。

可选的,所述公共交通出行包括公交出行、地铁出行和火车出行,所述公交出行的碳排系数选自[1.91,1.92],所述地铁出行的碳排系数选自[2.17,2.19],所述火车出行的碳排系数选自[2.21,2.23]。

可选的,所述行程获取模块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用户的行程类型:获取用户的轨迹数据,所述轨迹数据包括多个轨迹点,每一轨迹点具备坐标、时间以及瞬时速度;根据相邻轨迹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或相邻轨迹点的瞬时速度的差异确定多个分段点,每两个分段点之间的轨迹点的行程类型相同;至少根据所述多个分段点之间的平均速度确定各个轨迹段的行程类型,所述轨迹段是指相邻两个分段点之间的轨迹点所形成的轨迹。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所述碳排量监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所述碳排量监测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获取用户的行程类型及其对应的行程距离;根据所述行程类型确定碳排系数,所述碳排系数与碳减排量相关;利用所述碳排系数、所述行程距离以及预设单位油耗量计算所述用户在所述行程距离内的碳减排量。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用户的行程类型确定碳排系数,碳排系数越高,碳减排量越高,单位距离内用户所产生的碳减排量越高;再通过行程距离和预设单位油耗量确定用户具体的碳减排量,从而使得用户可以获悉自身在出行时所带来的碳减排量,有助于激励用户减少碳排量,提升环境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碳排量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图1所示步骤S101的一种

具体实施方式

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碳排量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中所述,对于用户而言,如何获知并监测自身行为所带来的碳减排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用户的行程类型确定碳排系数,碳排系数越高,碳减排量越高,单位距离内用户所产生的碳减排量越高;再通过行程距离和预设单位油耗量确定用户具体的碳减排量,从而使得用户可以获悉自身在出行时所带来的碳减排量,有助于激励用户减少碳排量,提升环境质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碳排量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1所示碳排量监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用户的行程类型及其对应的行程距离;

步骤S102:根据所述行程类型确定碳排系数,所述碳排系数与碳减排量相关;

步骤S103:利用所述碳排系数、所述行程距离以及预设单位油耗量计算所述用户在所述行程距离内的碳减排量。

具体实施中,用户的行程类型可以表示用户的出行方式,例如出行方式可以是步行、跑步、驾车等。行程类型对应的行程距离是指,采用该行程类型所代表的出行方式所产生的距离。

具体而言,用户的行程类型和行程距离可以是实时获取并计算得到的。用户的行程类型和行程距离也可以是预先统计和计算得到的,并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步骤S101可以从数据库中调取得到所述行程类型和行程距离。

用户采用不同的出行方式产生同样的行程距离的情况下,用户所产生的碳排量是不同的,也即用户所带来的碳减排量是不同的。为了表征不同行程类型之间碳排量的差异,可以引入参数碳排系数。碳排系数与碳减排量相关。具体地,碳排系数可以与碳减排量正相关,也可以与碳减排量负相关。

在步骤S102的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所述行程类型确定碳排系数,以用于后续步骤中对碳减排量的计算。具体而言,行程类型与碳排系数具备对应关系。具体地,行程类型与碳排系数的对应关系可以记录在对应关系表中,根据行程类型在所述对应关系表中进行查找,可以确定该行程类型对应的碳排系数。

本实施例中所称在行程距离内的碳减排量是指相对于采用最大油耗出行方式在该行程距离内产生的碳排量而言的。例如,最大油耗出行方式为驾车,单位公里内产生的碳排放量为0.276千克(kg);行程类型为步行时,由于步行方式无需产生任何油耗,因此单位公里内的碳减排量为0.276kg。

在步骤S103的具体实施中,可以通过行程类型对应的碳排系数、行程距离以及预设单位油耗量计算碳减排量。预设单位耗油量可以是指最大油耗出行方式在单位距离内所产生的油耗。具体而言,预设单位油耗量可以是利用大数据统计和计算得到的标准值,该标准值将用于各种行程类型的碳减排量的计算。优选地,预设单位油耗量可以是12升每100公里。

预设单位油耗量也可以根据具体油耗的类型而不同。例如,对于汽油和柴油,可以分别对应不同的预设单位油耗量。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由于不同的车型的油耗也不同,例如,有的车型为节能型,有的车型的供能方式有电能和油耗两种,因此,预设单位油耗量也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进行自定义配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称碳减排量可以是指二氧化碳的减排量,也可以是碳元素的减排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每1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0.272千克的碳元素排放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用户的行程类型确定碳排系数,碳排系数越高,碳减排量越高,单位距离内用户所产生的碳减排量越高;再通过行程距离和预设单位油耗量确定用户具体的碳减排量,从而使得用户可以获悉自身在出行时所带来的碳减排量,有助于激励用户减少碳排量,提升环境质量。

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碳排系数与碳减排量正相关;图1所示步骤S103可以包括以下步骤:计算碳排系数、所述行程距离以及预设单位油耗量的乘积,以作为所述碳减排量。

本实施例中,在碳排系数与碳减排量正相关的情况下,可以将碳排系数、所述行程距离以及预设单位油耗量的乘积作为碳减排量。

可以理解的是,在碳排系数与碳减排量负相关的情况下,可以计算行程距离以及预设单位油耗量的乘积,再将该乘积与碳排系数的商作为所述碳减排量。

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碳减排量:

C=β╳M╳P,其中,C表示所述碳减排量,β表示所述碳排系数,M表示预设单位油耗量,M的数值为0.12升/公里,P表示所述行程距离。

本实施例中,β╳M,也即所述碳排系数与预设单位油耗量的乘积可以表示该行程类型在单位距离内的碳减排量。由此,β╳M╳P,也即碳排系数、所述行程距离以及预设单位油耗量的乘积可以表示在该行程距离内带来的碳减排量。

进一步地,所述碳排系数β还可以包括固定系数α,以及类型系数γ。类型系数γ与行程类型相对应,固定系数α为固定值。优选地,固定系数α可以是2.3。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碳减排量:C=α╳M╳γ╳P。具体而言,类型系数γ可以表示行程类型相对于最大油耗出行方式所能够减少碳排放量的比例。例如,对于行程类型为步行时,由于步行方式无需产生任何油耗,相对于最大油耗出行方式所能够减少碳排放量的比例为1,也即类型系数γ为1;对于行程类型为公交,公交为公共交通工具,其所承载的人数较多,其相对于最大油耗出行方式所能够减少碳排放量的比例为5/6,也即类型系数γ为5/6。

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碳排系数与碳减排量正相关,所述行程类型包括步行、骑行以及公共交通出行;各个行程类型按照碳排系数从大到小的排序分别为:步行、骑行以及公共交通出行。

如前所述,碳排系数与碳减排量正相关,也即碳排系数越高,碳减排量越大。对于行程类型而言,行程类型在单位距离内所需的油耗越少,该行程类型最终带来的碳减排量越大。因此,可以根据不同行程类型的单位油耗量来确定其碳排系数的大小顺序。

具体地,步行和骑行无需油耗,其碳排系数较大,公共交通出行需要油耗,但其单位油耗量小于最大油耗出行方式(例如驾车),因此其碳排系数较小。

进一步地,所述步行和所述骑行的碳排系数选自[2.2,2.4]。

具体地,所述步行和所述骑行的碳排系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优选地,所述步行和所述骑行的碳排系数可以是2.3。

进一步地,所述公共交通出行包括公交出行、地铁出行和火车出行,所述公交出行的碳排系数选自[1.91,1.92],所述地铁出行的碳排系数选自[2.17,2.19],所述火车出行的碳排系数选自[2.21,2.23]。

优选地,公交出行的碳排系数为1.916,所述地铁出行的碳排系数为2.185,所述火车出行的碳排系数为2.226。

本发明一个具体应用中,请参照图2,图1所示步骤S101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用户的行程类型:

步骤S201:获取用户的轨迹数据,所述轨迹数据包括多个轨迹点,每一轨迹点具备坐标、时间以及瞬时速度;

步骤S202:根据相邻轨迹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或相邻轨迹点的瞬时速度的差异确定多个分段点,每两个分段点之间的轨迹点的行程类型相同;

步骤S203:至少根据所述多个分段点之间的平均速度确定各个轨迹段的行程类型,所述轨迹段是指相邻两个分段点之间的轨迹点所形成的轨迹。

具体实施中,用户的轨迹数据可以是用户的定位数据。轨迹数据可以采用任意可实施的定位技术来获取,例如GPS定位、北斗卫星定位、基站定位等。轨迹数据包括多个轨迹点,轨迹点可以具备坐标、时间以及瞬时速度。具体而言,轨迹点的坐标可以表示用户的位置,轨迹点的时间表示用户处于该位置的时间,轨迹点的瞬时速度表示用户在该位置的瞬时速度。

进一步地,用户在一段时间内的轨迹数据可以形成用户在该一段时间内的轨迹。轨迹点可以是周期性采集得到的。

具体地,可以实时获取用户的轨迹数据。也可以周期性地获取用户的轨迹数据。例如,在每天零点获取用户在前一天内的轨迹数据。

在具体的应用中,用户在出行时携带智能设备,智能设备可以采集并记录用户的轨迹数据。

在获取到用户的轨迹数据之后,在步骤S202的具体实施中,可以确定多个分段点。由于用户在同一轨迹中可能具有多种出行方式,因此需要对用户轨迹进行分段,再进行行程类型的判定。此处,多个分段点可以将用户在一段时间内的轨迹划分为多个轨迹段。每一轨迹段的行程类型是一致的。

具体地,由于不同的行程类型对应的速度不同,因此可以根据相邻轨迹点的瞬时速度的差异确定多个分段点;或者,由于行程类型的转换导致采集到的轨迹点的时间间隔延长或缩短,因此可以根据相邻轨迹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多个分段点。

不同的行程类型对应的速度不同,进而在步骤S203的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所述多个分段点之间的平均速度确定各个轨迹段的行程类型。具体地,相邻两个分段点之间的平均速度可以是该相邻两个分段点之间的轨迹点的瞬时速度的平均值。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计算得到:确定相邻两个分段点之间的距离,以及相邻两个分段点的时间差,计算所述距离与所述时间差的比值。

至此,确定了用户轨迹中各个轨迹段的行程类型,从而可以确定用户在该轨迹中采用的各个出行方式。例如,用户在前一天的行程类型分别是步行、地铁、步行、公交、驾车。

在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轨迹点是按照预设时间间隔采集得到的。图2所述步骤S20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如果相邻轨迹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则确定所述相邻轨迹点中的后一轨迹点为分段点。

本实施例中,由于轨迹点是按照预设时间间隔采集的,因此相邻轨迹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预设时间间隔。如果相邻轨迹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预设时间间隔,表示采集该相邻轨迹点时出现异常。异常情况可能是网络信号故障或者信号较差,在这种异常情况下,可能表示行程类型发生了变化。故而可以将相邻轨迹点中的后一轨迹点为分段点。该分段点的行程类型可以在后续步骤中进行判定和确认。

图2所述步骤S202也可以包括以下步骤:计算相邻轨迹点中的后一轨迹点的瞬时速度与所述相邻轨迹点中的前一轨迹点的瞬时速度的差值,并计算所述差值与所述前一轨迹点的瞬时速度的比值;如果所述比值达到第一预设比值,则确定所述后一轨迹点为分段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后一轨迹点的瞬时速度比前一轨迹点的瞬时速度变化超过第一预设比值,例如50%,则表示用户在后一轨迹点处所乘坐的交通工具可能在刹车或者启动,或者用户在后一轨迹点处转换了交通工具,因此后一轨迹点可以作为分段点,作为下一个轨迹段的起点,从而保证了轨迹段划分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用户出行方式判定的准确性。

图2所述步骤S203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如果相邻两个分段点之间的平均速度低于第一预设值,则确定所述相邻两个分段点对应的轨迹段的行程类型为步行;如果相邻两个分段点之间的平均速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第二预设值,则确定所述轨迹段的行程类型为跑步,所述第二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图2所述步骤S203也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如果相邻两个分段点之间的平均速度达到第一预设值,判断所述相邻两个分段点对应的轨迹段是否与公共交通路线相重合;如果所述轨迹段与公共交通路线相重合,则确定所述轨迹段的行程类型为公共交通。

图2所述步骤S203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如果相邻两个分段点之间的平均速度达到第二预设值,且所述平均速度达到第五预设值的时间与所述轨迹段的总时长的比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轨迹段的行程类型为骑行,否则确定所述轨迹段的行程类型为驾车出行,所述第五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请参照图3,碳排量监测装置30可以包括行程获取模块301、碳排系数确定模块302和碳减排量确定模块303。

其中,行程获取模块301适于获取用户的行程类型及其对应的行程距离;

碳排系数确定模块302适于根据所述行程类型确定碳排系数,所述碳排系数与碳减排量相关;

碳减排量确定模块303适于利用所述碳排系数、所述行程距离以及预设单位油耗量计算所述用户在所述行程距离内的碳减排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用户的行程类型确定碳排系数,碳排系数越高,碳减排量越高,单位距离内用户所产生的碳减排量越高;再通过行程距离和预设单位油耗量确定用户具体的碳减排量,从而使得用户可以获悉自身在出行时所带来的碳减排量,有助于激励用户减少碳排量,提升环境质量。

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碳排系数与碳减排量正相关,所述碳减排量确定模块303计算碳排系数、所述行程距离以及预设单位油耗量的乘积,以作为所述碳减排量。

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碳排系数与碳减排量正相关,所述碳减排量确定模块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碳减排量:

C=β╳M╳P,其中,C表示所述碳减排量,β表示所述碳排系数,M表示预设单位油耗量,M的数值为0.12升/公里,P表示所述行程距离。

本发明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图3所示所述行程获取模块301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用户的行程类型:

获取用户的轨迹数据,所述轨迹数据包括多个轨迹点,每一轨迹点具备坐标、时间以及瞬时速度;根据相邻轨迹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或相邻轨迹点的瞬时速度的差异确定多个分段点,每两个分段点之间的轨迹点的行程类型相同;至少根据所述多个分段点之间的平均速度确定各个轨迹段的行程类型,所述轨迹段是指相邻两个分段点之间的轨迹点所形成的轨迹。

关于所述碳排量监测装置30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的更多内容,可以参照图1至图2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可以执行图1或图2中所示的碳排量监测方法的步骤。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所述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非挥发性存储器(non-volatile)或者非瞬态(non-transitory)存储器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可以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可以执行图1或图2中所示的碳排量监测方法的步骤。所述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1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材料抗氢性能的评价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