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钟表的机芯和钟表

文档序号:1413834 发布日期:2020-03-10 浏览:3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用于钟表的机芯和钟表 (Movement for a timepiece and timepiece ) 是由 小笠原健治 佐藤贤 于 2019-08-2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钟表的机芯和钟表,其能够将无线通信装置搭载于钟表,而且能够避免对钟表的设计造成制约。机芯(5)配置于具有后盖的钟表外壳的内侧,并驱动指针。机芯(5)具备以来自外部的电波作为电力源而与外部的读取器通信的RFID标签(31)。(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ovement for a timepiece and a timepiece, which can mount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on the timepiece and avoid restricting the design of the timepiece. The movement (5) is disposed inside a timepiece case having a back cover and drives hands. The movement (5) is provided with an RFID tag (31) which communicates with an external reader by using radio waves from the outside as a power source.)

用于钟表的机芯和钟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钟表的机芯和钟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存在搭载有RFID标签等无线通信装置的钟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在钟表主体(钟表外壳)的外侧配置有非接触数据收发器件的手表。非接触数据收发器件能够在与外部的收发器件之间以非接触状态进行数据的通信。在这种钟表中,例如,电池更换或修理等经历信息、用于查询那些经历信息的信息、或用于判定真伪的信息等嵌入于无线通信装置。嵌入于无线通信装置的信息能够使用外部的读取器来通过无线通信而读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60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如果在钟表外壳的外侧设置有无线通信装置,则有时候对钟表的设计造成制约。

于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钟表的机芯和钟表,其能够将无线通信装置搭载于钟表,而且能够避免对钟表的设计造成制约。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钟表的机芯是在具有后盖的钟表外壳的内侧配置并驱动指针的用于钟表的机芯,具备以来自外部的电波作为电力源而与外部的读取器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将无线通信装置搭载于钟表中的面向外部的部件,而是能够将无线通信装置搭载于钟表。由此,能够避免对搭载有用于钟表的机芯的钟表的设计造成制约。

尤其是,在嵌入于无线通信装置的信息是电池更换或修理等经历信息、用于查询那些经历信息的信息或用于判定真伪的信息的情况下,由外部的读取器从无线通信装置读取信息的情形是钟表的电池更换或修理等的操作时间。即,由外部的读取器从无线通信装置读取信息的情形是有必要拆卸钟表外壳的后盖的操作时间。因此,通过在钟表外壳的内侧配置有无线通信装置,从而即使难以进行钟表外壳的外部的读取器与无线通信装置的通信,也能够在需要通信时进行读取器与无线通信装置的通信,因此,能够抑制作为具备无线通信装置的钟表的便利性下降。

如下的结构为理想的:上述的用于钟表的机芯具有面向前述后盖侧的外表面,前述无线通信装置配置于自前述外表面起10mm以内。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拆卸后盖而将钟表外壳的内侧开放,从而能够使外部的读取器靠近自无线通信装置起10mm以内。由此,即使未将用于钟表的机芯从钟表外壳内取出,也能够从无线通信装置读取信息。因此,能够使电池更换或简单的修理等的操作效率提高。

在上述的用于钟表的机芯中,如下的结构为理想的:还具备支撑产生使前述指针旋转的动力的动力源和将动力传递至前述指针的轮系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底板,前述无线通信装置配置于不能从前述底板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和与前述厚度方向正交的前述底板的面方向的外侧中的至少任一方视觉辨认的位置。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防止无线通信装置沿底板的厚度方向的一方和底板的面方向外侧的两个方向跨过而露出。由此,无线通信装置配置于难以从用于钟表的机芯容易地拆卸的位置。因而,能够抑制无线通信装置的不适当的更换。

在上述的用于钟表的机芯中,如下的结构为理想的:还具备支撑产生使前述指针旋转的动力的动力源和将动力传递至前述指针的轮系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底板和装配于前述底板的导电部件,前述导电部件具备沿着与前述底板的厚度方向正交的面方向延伸的平板部和从前述平板部的外缘沿着前述厚度方向伸出的伸出部,前述无线通信装置从外部观察而配置于前述平板部与前述伸出部之间。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即使在无线通信装置的周围配置有截断电波的导电部件,也能够以平板部与伸出部之间作为电波的传播路径而确保。因此,能够由外部的读取器从无线通信装置可靠地读取信息。

在上述的用于钟表的机芯中,如下的结构为理想的:还具备支撑产生使前述指针旋转的动力的动力源和将动力传递至前述指针的轮系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底板和装配于前述底板的导电部件,前述导电部件具备沿着与前述底板的厚度方向正交的面方向延伸的平板部,在前述平板部,形成有贯通孔,前述无线通信装置从外部观察而配置于前述贯通孔的内侧。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即使在无线通信装置的周围配置有截断电波的导电部件,也能够以贯通孔作为电波的传播路径而确保。因此,能够由外部的读取器从无线通信装置可靠地读取信息。

如下的结构为理想的:上述的用于钟表的机芯具有将前述无线通信装置容纳于内侧的凹部。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抑制无线通信装置的脱落。因此,能够使具备无线通信装置的用于钟表的机芯的质量提高。另外,由于无线通信装置被凹部的内表面包围,因而难以容易地拆卸无线通信装置。因而,能够抑制无线通信装置的不适当的更换。

在上述的用于钟表的机芯中,如下的结构为理想的:在前述凹部的内表面,形成有在前述无线通信装置嵌合的嵌合突部。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抑制无线通信装置从凹部脱落。因此,能够使具备无线通信装置的用于钟表的机芯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在上述的用于钟表的机芯中,如下的结构为理想的:在前述凹部的开口缘,形成有限制前述无线通信装置的脱落的铆接部。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抑制无线通信装置从凹部脱落。因此,能够使具备无线通信装置的用于钟表的机芯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在上述的用于钟表的机芯中,如下的结构为理想的:还具备控制产生使前述指针旋转的动力的动力源的控制部和安装有前述控制部并且形成有印刷布线的基板,前述无线通信装置在与前述印刷布线重叠的位置处表面安装于前述基板。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当无线通信装置从基板拆卸时,印刷布线也从基板剥离的方式构成。由此,如果无线通信装置从基板拆卸,则印刷布线断线,用于钟表的机芯无法正常地进行动作。因此,能够抑制无线通信装置的不适当的更换。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钟表具备具有后盖的钟表外壳和配置于前述钟表外壳的内侧并驱动指针的用于钟表的机芯,前述用于钟表的机芯具备以来自外部的电波作为电力源而与外部的读取器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由于具备能够将无线通信装置搭载于钟表而且能够避免对钟表的设计造成制约的用于钟表的机芯,因而能够提供具备无线通信装置而且设计性优异的钟表。

发明效果

依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用于钟表的机芯和钟表,其能够将无线通信装置搭载于钟表,而且能够避免对钟表的设计造成制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钟表的截面图;

图2是从表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机芯的立体图;

图3是从表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底板的立体图;

图4是从背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路块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机芯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机芯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机芯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8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底板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机芯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10是从背侧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路块的俯视图;

图11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机芯的作用的图,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路块的立体图;

图12是从背侧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机芯的立体图;

图13是从表侧观察第四实施方式的机芯的俯视图;

图14是从表侧观察第四实施方式的机芯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作为钟表的一个示例,以模拟石英表式的电子钟表为例而列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具有同一功能或类似功能的构成标记同一符号。而且,有时候省略那些构成的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钟表的截面图。

如图1中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的钟表1具备钟表外壳2、文字板3、指针4以及机芯5(用于钟表的机芯)。钟表外壳2具备:圆筒状的外壳主体10,其两端开口;挡风玻璃14,其将外壳主体10的一端开口部11闭塞;以及后盖16,其将外壳主体10的另一端开口部12闭塞。钟表外壳2容纳文字板3、指针4以及机芯5。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相对于机芯5的挡风玻璃14侧称为机芯的“背侧”。另外,将相对于机芯5的后盖16侧称为机芯的“表侧”。

文字板3以圆板状形成。文字板3能够经由挡风玻璃14来视觉辨认。

指针4配置于文字板3与挡风玻璃14之间。指针4装配于机芯5的旋转轴21。

机芯5驱动指针4。机芯5配置于文字板3与后盖16之间。在将钟表外壳2的后盖16拆卸的状态下,机芯5通过外壳主体10的另一端开口部12而露出于外部。

图2是从表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机芯的立体图。

如图2中所示出的,机芯5具备底板40、旋转轴21(参照图1)、马达23(动力源)、轮系(未图示)、电池27、轮系夹板29、电路块50、电路压板(回路押さえ)60、以及RFID标签31(无线通信装置)。

图3是从表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底板的立体图。

如图2和图3中所示出的,底板40构成机芯5的基板。底板40由例如树脂材料等绝缘材料形成。底板40与钟表外壳2(参照图1)的形状对应地以厚度方向与机芯5的表里方向一致的圆盘状形成。底板40支撑马达23或轮系、电池27等。在底板40的朝向表侧的面,形成有容纳RFID标签31的凹部41、保持马达23的马达保持部42以及保持电池27的电池保持部43。稍后对凹部41进行阐述。马达保持部42向背侧凹陷,以供马达23的线圈进入。电池保持部43向背侧凹陷,以供电池27进入,并且,电池保持部43具备从侧方包围电池27的侧壁。

如图2中所示出的,马达23配置于底板40的表侧。马达23产生用于使指针4(参照图1)旋转的动力。轮系将马达23的转子和旋转轴21(参照图1)联接。轮系将马达23的转子的旋转传递至在旋转轴21装配的指针4。轮系例如具备在底板40的表侧配置的表侧轮系。电池27配置于底板40的表侧。电池27是马达23的电力源。

轮系夹板29装配于底板40的表侧。轮系夹板29以在俯视下避开电池27的方式配置。轮系夹板29在与底板40之间将表侧轮系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

图4是从背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路块的俯视图。

如图2和图4中所示出的,电路块50配置于底板40的表侧。电路块50是印刷基板。电路块50具备:基板51,其形成有印刷布线54;以及石英单元52和集成电路53(控制部),其安装于基板51。集成电路53控制马达23。集成电路53由例如CMOS或PLA等构成。集成电路53通过从电池27供给的电力而进行动作。集成电路53具有:振荡部(振荡器),其基于石英单元52中的石英振动器的振动而输出基准信号;分频部(分频器),其对振荡部的基准信号进行分频;以及驱动部(驱动器),其基于分频部的输出信号而输出马达驱动信号(驱动脉冲)。而且,集成电路53通过从驱动部输出的马达驱动信号而驱动马达23。

如图2中所示出的,通过对由金属材料构成的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电路压板60。电路压板60具备:平板部61;以及端子部62和开关弹簧63(伸出部),其从平板部61延伸。平板部61以将电路块50夹在它与底板40之间的方式配置。平板部61将电路块50夹持于它与底板40之间。平板部61沿着与底板40的厚度方向正交的底板40的面方向延伸。平板部61以在从机芯5的厚度方向观察的俯视下避开电池27的方式形成。平板部61在俯视下比底板40更小地形成。平板部61在俯视下比底板40的外缘更配置于内侧。平板部61通过多个螺丝65而固定于底板40。

端子部62从平板部61的外缘中的与电池27对置的部位延伸。端子部62从表侧与电池27的正极接触。另外,端子部62继在俯视下以跨过电池27的方式延伸之后,朝向背侧延伸,并卡止于底板40的侧表面。由此,端子部62在它与底板40之间夹持电池27。

开关弹簧63从平板部61的外缘沿着机芯5的厚度方向伸出至背侧。开关弹簧63沿着电路块50的基板51的侧表面和底板40的侧表面延伸。开关弹簧63能够相对于平板部61而弹性变形。开关弹簧63设置于与在钟表外壳2(参照图1)设置的未图示的按钮对应的位置。在初始状态下,开关弹簧63从电路块50离开。当按钮***作时,开关弹簧63被按钮按压而挠曲,与电路块50的基板51的端面上的印刷布线54接触。由此,印刷布线54的一部分成为与电池27的正极相同的电位,电路块50的集成电路53检测出按钮***作。

此外,电路压板60还具备与基板51的印刷布线54(参照图4)导通的未图示的接点弹簧。接点弹簧从平板部61朝向背侧延伸。接点弹簧压接于电路块50的基板51上的印刷布线54的一部分。由此,电路压板60将基板51上的印刷布线54的一部分和电池27的正极导通,将电力供给至集成电路53。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机芯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如图2和图5中所示出的,RFID标签31是以来自外部的读取器的电波作为电力源而进行动作的无源标签。RFID标签31与外部的读取器通信。在RFID标签31,嵌入有机芯5的电池更换或修理等经历信息、用于查询那些经历信息的信息、用于判定真伪的信息等。嵌入于RFID标签31的信息能够使用外部的读取器来读取。RFID标签31以长方体状形成。RFID标签31具备RFIC元件和天线元件以及容纳RFIC元件和天线元件的封装件。

如图2、图3以及图5中所示出的,RFID标签31配置于在底板40形成的凹部41的内侧。在底板40的外周部中,凹部41从机芯5的外部观察而形成于电路压板60的平板部61与开关弹簧63之间。由此,RFID标签31从机芯5的外部观察而配置于电路压板60的平板部61与开关弹簧63之间。

凹部41比RFID标签31更大地形成,在俯视下以矩形状形成。凹部41向背侧凹陷,并且,在表侧开口。凹部41的开口通过电路块50的基板51和电路压板60的平板部61而闭塞。由此,RFID标签31配置于不能从底板40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和底板40的面方向的外侧的两方视觉辨认的位置。此外,RFID标签31也可以通过粘接剂而固定于凹部41内,也可以仅仅承载于凹部41内。

如图2和图5中所示出的,RFID标签31配置于自机芯5中的面向表侧的外表面起10mm以内。更合适地,RFID标签31配置于从面向机芯5中的表侧的外表面起绕过电路压板60的距离为10mm以内的位置。RFID标签31的至少一部分在俯视下与电路压板60的平板部61重叠。另外,RFID标签31的至少一部分从底板40的面方向的外侧观察而与电路压板60的开关弹簧63重叠。

如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机芯5具备以来自外部的电波作为电力源而与外部的读取器通信的RFID标签31。依据此构成,能够并非将RFID标签搭载于钟表外壳2或钟表1中的面向外部的部件(未图示的带等),而是将RFID标签31搭载于钟表1。由此,能够避免对搭载有机芯5的钟表1的设计造成制约。

尤其是,在嵌入于RFID标签31的信息是电池更换或修理等经历信息、用于查询那些经历信息的信息或用于判定真伪的信息的情况下,由外部的读取器从RFID标签31读取信息的情形是钟表1的电池更换或修理等的操作时间。即,由外部的读取器从RFID标签31读取信息的情形是有必要将钟表外壳2的后盖16拆卸的操作时间。因此,通过在钟表外壳2的内侧配置有RFID标签31,从而即使难以进行钟表外壳2的外部的读取器与RFID标签31的通信,也能够在需要通信时进行读取器与RFID标签31的通信,因此,能够抑制作为具备RFID标签31的钟表1的便利性下降。

另外,RFID标签31配置于自面向后盖16侧(机芯5的表侧)的外表面起10mm以内。依据此构成,通过将后盖16拆卸而将钟表外壳2的内侧开放,从而能够使外部的读取器靠近自RFID标签31起10mm以内。由此,即使未将机芯5从钟表外壳2内取出,也能够从RFID标签31读取信息。因此,能够使电池更换或简单的修理等的操作效率提高。

另外,RFID标签31配置于不能从底板40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和底板40的面方向的外侧的两方视觉辨认的位置。依据此构成,能够防止RFID标签31沿底板40的厚度方向的一方和底板40的面方向外侧的两个方向跨过而露出。由此,RFID标签31配置于难以从机芯5容易地拆卸的位置。因而,能够抑制RFID标签31的不适当的更换。

另外,由金属材料形成的电路压板60具备:平板部61,其沿着底板40的面方向延伸;和开关弹簧63,其从平板部61的外缘沿着底板40的厚度方向伸出。RFID标签31从外部观察而配置于平板部61与开关弹簧63之间。依据此构成,即使在RFID标签31的周围配置有截断电波的电路压板60,也能够以平板部61与开关弹簧63之间作为电波的传播路径而确保。因此,能够由外部的读取器从RFID标签31可靠地读取信息。

另外,电路压板60的平板部61在俯视下比底板40的外缘更配置于内侧。由此,即使机芯5配置于钟表外壳2内,也在平板部61与钟表外壳2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因而,能够在RFID标签31与外部的读取器之间确保电波的传播路径。因此,即使未将机芯5从钟表外壳2取出,也能够由外部的读取器从RFID标签31可靠地读取信息。

另外,在底板40,形成有将RFID标签31容纳于内侧的凹部41。依据此构成,能够抑制RFID标签31的脱落。因此,能够使具备RFID标签31的机芯5的质量提高。另外,由于RFID标签31被凹部41的内表面包围,因而难以容易地拆卸RFID标签31。因而,能够抑制RFID标签31的不适当的更换。

而且,由于本实施方式的钟表1具备上述的机芯5,因而能够作为具备RFID标签31而且设计性优异的钟表1。

此外,对于将RFID标签31到凹部41内的设置方法,不限定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方法,也可以适用以下的变形例中所示出的方法。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机芯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机芯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例如,如图6和图7中所示出的,也可以对凹部41的开口缘进行铆接加工,在凹部41的开口缘形成铆接部45,铆接部45在俯视下朝向内侧凸出。铆接部45以至少一部分在俯视下与RFID标签31重叠的方式形成。由此,铆接部45限制RFID标签31自凹部41起的脱落。

此外,凹部41也可以如图6中所示出地以铆接部45始终从表侧与RFID标签31接触的方式形成,也可以如图7中所示出地以铆接部45能够相对于RFID标签31而分离的方式形成。通过以能够使铆接部45相对于RFID标签31而分离的方式形成,从而能够降低在铆接加工时施加于RFID标签31的力。

图8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底板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机芯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另外,如图8和图9中所示出的,也可以在凹部41的内表面形成有在RFID标签31嵌合的多个嵌合突部46。多个嵌合突部46从凹部41的四个侧表面在俯视下朝向凹部41的中心突出。嵌合突部46在俯视下以圆弧状鼓出,在前端部中压接于RFID标签31的侧表面。由此,多个嵌合突部46将RFID标签31保持于凹部41的内侧。

依据这些各变形例的构成,能够抑制RFID标签31从凹部41脱落。因此,能够使具备RFID标签31的机芯5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0和图11而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RFID标签31容纳于底板40的凹部41的内侧。相对于此,在RFID标签31固定于电路块50的基板51上的点上,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此外,除了以下说明的构成以外的构成都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图10是从背侧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路块的俯视图。

如图10中所示出的,RFID标签31固定于基板51。RFID标签31表面安装于基板51。RFID标签31配置于与印刷布线54重叠的位置。关于RFID标签31所重叠的印刷布线54,如果断线则机芯5发生动作不良的布线为理想的,例如电源线、开关线或将马达23与集成电路53连接的布线等为合适的。

图11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机芯的作用的图,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路块的立体图。

如图11中所示出的,由于如果将RFID标签31从基板51拆卸,则通过表面安装而使印刷布线54和RFID标签31牢固地固定,因而印刷布线54的至少一部分与RFID标签31一起从基板51剥落。由此,印刷布线54断线,机芯5发生动作不良。

如以上所说明的,在本实施方式中,RFID标签31在与印刷布线54重叠的位置处表面安装于基板51。依据此构成,能够以当RFID标签31从基板51拆卸时,印刷布线54也从基板51剥离的方式构成。由此,如果RFID标签31从基板51拆卸,则印刷布线54断线,机芯5无法正常地进行动作。因此,能够抑制RFID标签31的不适当的更换。

此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RFID标签31通过表面安装而固定于基板51,但不限定于此,RFID标签31也可以由粘接剂固定于基板51。但是,为了使印刷布线54与RFID标签31一起从基板51剥离,在能够将印刷布线54和RFID标签31更牢固地固定的点上,表面安装更为合适的。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2而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RFID标签31从机芯5的外部观察而配置于电路压板60的平板部61与开关弹簧63之间。相对于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RFID标签31从机芯105的外部观察而配置于背压板(裏押さえ)170的贯通孔174的内侧的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此外,除了以下说明的构成以外的构成都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图12是从背侧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机芯的立体图。

如图12中所示出的,机芯105具备底板140、旋转轴21、轮系125、电池27、背压板170以及RFID标签31。底板140支撑马达(未图示)或轮系125、电池27等。例如,轮系125具备在底板140的背侧配置的齿轮133。轮系125将马达的转子的旋转传递至指针4(参照图1)。

通过对由金属材料构成的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背压板170。背压板170具备:平板部171;以及跨接件(ジャンパ)172和卡止部173,其从平板部171延伸。平板部171配置于底板140的背侧。平板部171沿着底板140的面方向延伸。平板部171将包括齿轮133的轮系12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它与底板140之间。在平板部171,形成有贯通孔174。贯通孔174沿底板140的厚度方向贯通平板部171。

跨接件172是用于矫正齿轮133的旋转方向的位置的零件。跨接件172是前端部成为自由端的能够弹性变形的悬臂梁。跨接件172的前端部比平板部171更设置于表侧。跨接件172的前端部能够卡合于齿轮133的外周。跨接件172通过将前端部卡合于齿轮133的外周的齿部,从而矫正齿轮133的旋转。卡止部173从平板部171的外缘朝向表侧延伸。卡止部173卡合于底板140的外周面。由此,背压板170将包括齿轮133的轮系125夹持于平板部171与底板140之间。

RFID标签31配置于底板140与背压板170的平板部171之间。例如,RFID标签31固定于底板140。RFID标签31从机芯105的外部观察而配置于背压板170的贯通孔174的内侧。在本实施方式中,RFID标签31的至少一部分在俯视下配置于贯通孔174的内侧。RFID标签31配置于不能从表侧和底板140的面方向的外侧的两方视觉辨认的位置。RFID标签31配置于自机芯105中的面向表侧的外表面起10mm以内。

如以上所说明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金属材料形成的背压板170具备沿着底板140的面方向延伸的平板部171。在平板部171,形成有贯通孔174,RFID标签31从外部观察而配置于贯通孔174的内侧。依据此构成,即使在RFID标签31的周围配置有截断电波的背压板170,也能够以贯通孔174作为电波的传播路径而确保。因此,能够由外部的读取器从RFID标签31可靠地读取信息。

另外,RFID标签31配置于不能从表侧和底板140的面方向的外侧的两方视觉辨认的位置。依据此构成,能够防止RFID标签31沿底板140的厚度方向的一方和底板140的面方向外侧的两个方向跨过而露出。由此,RFID标签31配置于难以容易地拆卸的位置。因而,能够抑制RFID标签31的不适当的更换。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3和图14而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从底板40的面方向的外侧观察,关于RFID标签31,至少一部分与导电部件(电路压板60的开关弹簧63)重叠。相对于此,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RFID标签31从底板240的面方向的外侧观察而未与导电部件(端子板280)重叠的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此外,除了以下说明的构成以外的构成都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图13是从表侧观察第四实施方式的机芯的俯视图。图14是从表侧观察第四实施方式的机芯的立体图。此外,在图14中,示出端子板280被拆卸的状态。

如图13和图14中所示出的,机芯205具备底板240、轮系225、电池27、轮系夹板229、石英单元52、端子板280以及RFID标签31。底板240支撑马达(未图示)或轮系225、电池27、石英单元52等。

如图14中所示出的,在底板240,形成有容纳RFID标签31的凹部241。凹部241形成于底板240的外周部。凹部241向背侧凹陷,并且,在表侧开口。另外,凹部241的侧表面的一部分在底板240的面方向的外侧开口。

如图13中所示出的,轮系225具备在底板240的表侧配置的齿轮233。轮系225将马达的转子的旋转传递至指针4(参照图1)。

如图13和图14中所示出的,轮系夹板229装配于底板240的表侧。轮系夹板229以在俯视下避开电池27的方式配置。轮系夹板229将包括齿轮233的轮系22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它与底板240之间。

如图13中所示出的,通过对由金属材料构成的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端子板280。端子板280具备:平板部281;以及端子部282和接点弹簧283,其从平板部281延伸。平板部281配置于底板240的表侧。平板部281沿着底板240的面方向延伸。平板部281以在俯视下避开电池27的方式形成。平板部281在俯视下比底板240更小地形成。平板部281在俯视下比底板240的外缘更配置于内侧。平板部281从表侧观察而覆盖底板240的凹部241(参照图14)。平板部281由多个螺丝285固定于底板240。

端子部282从平板部281的外缘中的与电池27对置的部位延伸。端子部282与电池27的侧表面的正极接触。接点弹簧283从平板部281朝向背侧延伸。接点弹簧283压接于未图示的电路基板上的印刷布线。由此,端子板280将电路基板上的印刷布线和电池27的正极导通,将电力供给至在电路基板安装的集成电路(未图示)。

如图13和图14中所示出的,RFID标签31配置于在底板240形成的凹部241的内侧。RFID标签31配置于自机芯205中的面向表侧的外表面起10mm以内。更合适地,RFID标签31配置于从机芯205中的面向表侧的外表面起绕过端子板280的距离为10mm以内的位置。RFID标签31在俯视下与端子板280的平板部281重叠。由此,RFID标签31配置于不能从底板240的厚度方向的两侧视觉辨认的位置。另外,RFID标签31从底板240的面方向的外侧观察而配置于与端子板280不重叠的位置。此外,底板240的凹部241也可以贯通底板240,在此情况下,将RFID标签31固定于凹部241的侧表面为理想的。

如以上所说明的,在本实施方式中,RFID标签31配置于不能从底板240的厚度方向的两侧视觉辨认的位置。依据此构成,能够防止RFID标签31沿底板240的厚度方向的一方和底板240的面方向外侧的两个方向跨过而露出。由此,RFID标签31配置于难以容易地拆卸的位置。因而,能够抑制RFID标签31的不适当的更换。

另外,RFID标签31从底板240的面方向的外侧观察而配置于与端子板280不重叠的位置。由此,能够在大范围内确保绕过端子板280的平板部281的电波的传播路径。因此,能够由外部的读取器从RFID标签31可靠地读取信息。

另外,由金属材料形成的端子板280的平板部281在俯视下比底板240的外缘更配置于内侧。由此,即使机芯205配置于钟表外壳2内,也在截断电波的平板部281与钟表外壳2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因而,能够在RFID标签31与外部的读取器之间确保电波的传播路径。因此,即使未将机芯205从钟表外壳2拆卸,也能够由外部的读取器从RFID标签31可靠地读取信息。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参照附图而说明的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其技术的范围内,考虑各种各样的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容纳RFID标签的凹部形成于底板,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与底板分体地设置的部件(轮系夹板或支撑电池的电池框等)形成有凹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于底板的凹部沿底板的厚度方向开口,但不限定于此,凹部也可以在底板的面方向外侧开口。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模拟石英表式的电子钟表和在电子钟表搭载的机芯,但也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在机械式钟表搭载的机芯。

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置换成众所周知的构成要素能够为适当的,另外,也可以使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适当组合。

符号说明

1……钟表 2……钟表外壳 4……指针 5、105、205……机芯(用于钟表的机芯)16……后盖 23……马达(动力源) 31……RFID标签(无线通信装置) 40、140、240……底板41、241……凹部 45……铆接部 46……嵌合突部 51……基板 53……集成电路(控制部)54……印刷布线 60……电路压板(导电部件) 61……平板部 63……开关弹簧(伸出部)125、225……轮系 170……背压板(导电部件) 171……平板部 174……贯通孔 280……端子板(导电部件) 281……平板部 283……接点弹簧(伸出部)。

2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两相流场作用下高超声速飞行器分离过程预示与控制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