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压机机头

文档序号:1418524 发布日期:2020-03-13 浏览:2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空压机机头 (Air compressor machine aircraft nose ) 是由 张涛 于 2019-10-2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压机机头,涉及空气压缩机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驱动电机与位于电机两端的缸体组件,缸体组件顶部设有若干散热鳍片,缸体组件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内还转动有散热风扇,每个缸体组件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风口,缸体组件的侧壁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二风口;第二风口位于散热风扇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缸体组件的第一风口处连通有折流管,折流管远离第一风口的一端朝向散热鳍片设置;若干散热鳍片相互平行设置,折流管远离第一风口的一端对准相邻散热鳍片之间的空隙设置。通过折流管进行导向,使得散热风扇吹气形成的气流导向至散热鳍片之间的空隙,使得散热鳍片的散热效果更好,从而使得散热效果更好。(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ir compressor head,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ir compressors and adopts the technical scheme that: the cooling device comprises a driving motor and cylinder body assemblies positioned at two ends of the motor, wherein a plurality of cooling fins are arranged at the top of each cylinder body assembly, a cooling fan is further rotated in one end of each cylinder body assembly, which is far away from the driving motor, a first air port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each cylinder body assembly, which is far away from the driving motor,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air ports are correspondingly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each cylinder body assembly; the second air opening is positioned at one side of the heat radiation fan close to the driving motor; a baffling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air port of the cylinder body assembly, and one end, far away from the first air port, of the baffling pipe faces the heat dissipation fins; the heat dissipation fins are arranged in parallel, and one end of the deflection pipe, which is far away from the first air opening, is aligned with the gaps between the adjacent heat dissipation fins. The guide is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folded tube, so that the air flow formed by blowing of the cooling fan is guided to the gaps among the cooling fins, the cooling effect of the cooling fins is better, and the cooling effect is better.)

一种空压机机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压缩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空压机机头。

背景技术

空压机也叫空气压缩机,它是一种用于压缩气体的设备,空气压缩机是气源装置中的主体,它是将原动机(通常是电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是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装置。空压机机头就是压缩气体的重要发生装置。

空压机主要的压缩工作由机头完成,用于压缩空气的缸体组件通过电机的带动,从而实现对空气的压缩。但是空压机机头在压缩空气的过程中,缸体组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现有的空压机机头包括驱动电机与位于电机两端的缸体组件,的两个缸体组件之间通过两根导气管相互连通,的缸体组件顶部设有若干片均匀排列的散热鳍片,另外缸体组件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内通常还转动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与驱动电机同轴连接,缸体组件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风口,缸体组件的侧壁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二风口。当驱动电机带动缸体组件内活塞摆动的同时,也能带动散热风扇转动形成风流,进而进一步进行散热。

现有的空压机机头在散热时,仅仅通过散热鳍片的散热和散热风扇的散热,其总体的散热效果还是不强,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空压机机头,其具有散热效果更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压机机头,包括驱动电机与位于电机两端的缸体组件,两个所述缸体组件之间通过两根导气管相互连通,所述缸体组件顶部设有均匀排列的若干散热鳍片,缸体组件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内还转动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与驱动电机同轴连接,每个缸体组件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风口,缸体组件的侧壁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二风口;所述第二风口位于散热风扇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所述散热风扇用于带动气流从第二风口朝向第一风口流动;所述缸体组件的第一风口处连通有折流管,所述折流管远离第一风口的一端朝向散热鳍片设置;若干散热鳍片相互平行设置,且每个所述散热鳍片均沿着驱动电机的轴向延伸,所述折流管远离第一风口的一端对准相邻散热鳍片之间的空隙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散热风扇对缸体组件进行散热时,散热风扇形成的气流可以通过折流管对气流的流向进行导向,使得散热风扇吹气形成的气流导向至散热鳍片之间的空隙,从而使得散热鳍片之间的气流流速更快,从而使得相同时间内,散热鳍片带走的热量更多,从而使得散热鳍片的散热效果更好,从而使得整体的散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折流管的流道远离驱动电机的内侧壁朝向散热鳍片圆弧弯曲设置,所述折流管靠近散热鳍片处包括出气管,所述出气管流道的截面呈长方形设置,且所述出气管流道截面的长度方向与散热鳍片分布对应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折流管圆弧弯曲的设置,圆弧弯曲可以形成导流作用。出气管呈长方形的设计,出气管截面的长度可以更具散热鳍片的分布进行确定,从而使得出气管的出气口呈窄长形,使得从出气口排出的气流形成加速的效果,从而使得气体流经散热器板之间的速度更快,从而使得散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包括管体、铰接于管体上用于调节出气管出气口大小的上侧板,所述上侧板的铰接轴远离散热鳍片设置,所述管体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上侧板翻转角度的调节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上侧板和调节组件,通过调节组件可以对上侧板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对出气管的出气口宽度进行调节,方便对从出气管通出的气体流速进行调节,使得实际的使用更加灵活。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同轴固定于上侧板铰接轴上的蜗轮、转动连接于管体上并与所述蜗轮配合的蜗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蜗轮蜗杆的配合进行调节,蜗轮蜗杆方便对上侧板角度的微调,同时蜗轮蜗杆的配合具有自锁功能,调节到位后上侧板的位置直接固定,使得整体的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折流管内还设置有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为设置于折流管内的换热管,所述冷却单元通入冷却液用于对折流管内的气体进行冷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冷却单元,当散热风扇向折流管吹气形成气流时,冷却单元可以对通过折流管的气体进行换热冷却,从而使得气流通过散热鳍片的散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单元靠近缸体组件设置,所述折流管的材质为铝,所述冷却单元其中一段贴合折流管的内侧壁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冷却单元靠近缸体组件设置,当冷却单元对通过折流管的气体冷却的同时,冷却管还能对折流管进行冷却,此时缸体组件的热量还能通过热传递传递至折流管进行散热,而冷却单元对折流管的冷却效果,使得缸体组件通过向折流管热传递进行的散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折流管靠近第一风口的一端包括有法兰盘,所述折流管通过螺栓穿设法兰盘固定连接于缸体组件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法兰盘,折流管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至缸体组件上,使得折流板=管实现拆装,从而方便对缸体组件以及折流管进行检修。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靠近散热鳍片的一端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槽对应供所述散热鳍片对应嵌入进行定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嵌槽,当折流管安装于缸体组件上市,散热鳍片可以对应嵌入到嵌槽内进行定位,从而使得折流管的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上穿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与冷却单元连通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冷却管,冷却管可以对通过出气管的气体进行冷却,使得对散热鳍片的散热效果进一步加强。当散热鳍片嵌合与嵌槽内时,使得散热鳍片与出气管的接触面更大,使得热传递效果更好,同时冷却管还能对出气管进行冷却,从而使得散热鳍片通过向出气管进行热传递的效果更好,从而使得整体的散热效果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折流管对气流的流向进行导向,使得散热风扇吹气形成的气流导向至散热鳍片之间的空隙,使得散热鳍片的散热效果更好,从而使得整体的散热效果更好;

(2)通过设置上侧板和调节组件,方便对从出气管通出的气体流速进行调节,使得实际的使用更加灵活;

(3)通过设置冷却单元和冷却管,一方面可以对折流管内的气体进行冷却,使得对散热鳍片的散热效果更好,另一方面还能对折流管进行冷却,从而使得缸体组件以及散热鳍片通过向折流管热传递进行散热的效果更好,从而使得整体的散热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折流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驱动电机;2、缸体组件;3、散热鳍片;4、导气管;5、散热风扇;6、第一风口;7、第二风口;8、折流管;9、出气管;91、管体;92、上侧板;10、调节组件;101、蜗轮;102、蜗杆;11、法兰盘;12、嵌槽;13、冷却单元;14、冷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种空压机机头,包括驱动电机1与位于电机两端的缸体组件2。缸体组件2顶部设有均匀排列的若干散热鳍片3,若干散热鳍片3相互平行设置,且每个散热鳍片3均沿着驱动电机1的轴向延伸。两个缸体组件2之间通过两根导气管4相互连通,两根导气管4用于连通两个缸体内对应的压缩腔室(图中未示出),缸体组件2内还设置有活塞组件(图中未示出),活塞组件的活塞套固定于缸体组件2内,活塞组件的活塞对应连接于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上。其中一个缸体组件2远离驱动电机1处开设有与压缩腔室连通的进气孔和排气孔。当驱动电机1工作时,驱动电机1可以带动两个缸体组件2内的活塞杆往复运动进行压缩气体。

如图1、图2所示,缸体组件2远离驱动电机1的一端内还转动有散热风扇5,散热风扇5与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同轴连接,且散热风扇5位于活塞远离驱动电机1的一侧。每个缸体组件2远离驱动电机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风口6,第一风口6处通常还设置有防尘网罩。缸体组件2的侧壁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二风口7,若干第二风口7位于散热风扇5靠近驱动电机1的一侧。当驱动电机1带动散热风扇5转动时,散热风扇5用于带动气流从第二风口7朝向第一风口6流动。

如图2、图3所示,缸体组件2的第一风口6处连通有折流管8,折流管8的材质为铝。折流管8远离第一风口6的一端朝向散热鳍片3设置,且折流管8远离第一风口6的一端对准相邻散热鳍片3之间的空隙设置。折流管8的流道远离驱动电机1的内侧壁朝向散热鳍片3圆弧弯曲设置,折流管8靠近散热鳍片3处包括出气管9,出气管9流道的截面呈长方形设置,且出气管9流道截面的长度方向与散热鳍片3分布对应设置。

出气管9包括管体91、铰接于管体91上的上侧板92。管体91的上端面开设有缺口,上侧板92对应铰接于缺口内。上侧板92的铰接轴远离散热鳍片3设置,上侧板92的铰接轴线呈水平并平行于散热鳍片3的分布方向设置。上侧板92沿其铰接轴线轴向的两端均抵触于管体91内侧壁设置,上侧板92远离散热鳍片3的一端呈圆弧面设置,当上侧板92沿着铰接轴线翻转时,上侧板92远离散热鳍片3的一端一直处于抵触管体91侧壁形成密封,上侧板92的翻动可以用于调节出气管9出气口大小。

如图3、图4所示,管体91上还设置有调节组件10,调节组件10包括同轴固定于上侧板92铰接轴上的蜗轮101、转动连接于管体91上并与蜗轮101配合的蜗杆102。调节组件10用于调节上侧板92翻转角度,通过蜗轮101蜗杆102的配合进行调节,蜗轮101蜗杆102方便对上侧板92角度的微调,同时蜗轮101蜗杆102的配合具有自锁功能,调节到位后上侧板92的位置直接固定。另外通过对上侧板92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对出气管9的出气口宽度进行调节,方便对从出气管9通出的气体流速进行调节。

如图1、图3所示,折流管8靠近第一风口6的一端包括有法兰盘11,折流管8通过螺栓穿设法兰盘11固定连接于缸体组件2上。出气管9的管体91靠近散热鳍片3的一端开设有嵌槽12,嵌槽12对应供散热鳍片3对应嵌入进行定位。当折流管8安装时,先将管体91的嵌槽12对应嵌入散热鳍片3,然后再将法兰盘11通过螺栓固紧进行固定,嵌槽12和散热鳍片3的卡和可以使得折流管8的结构更加稳定。

如图1、图3所示,折流管8内还设置有冷却单元13,冷却单元13为设置于折流管8内的换热管。冷却单元13靠近缸体组件2设置,且冷却单元13其中一段贴合折流管8的内侧壁设置,冷却单元13呈螺旋形设置,冷却单元13朝远离缸体组件2的方向呈螺旋渐缩设置,使得换热管逐渐远离折流管8的内侧壁设置。冷却单元13靠近缸体组件2处的螺旋段外侧壁抵触折流管8内侧壁。冷却单元13通入冷却液用于对折流管8内的气体进行冷却,通常采用冷却水作为冷却液使用。设置冷却单元13,当散热风扇5向折流管8吹气形成气流时,冷却单元13可以对通过折流管8的气体进行换热冷却,冷却单元13还能对折流管8进行冷却,此时缸体组件2的热量还能通过热传递传递至折流管8进行散热,而冷却单元13对折流管8的冷却效果,使得缸体组件2通过向折流管8热传递进行的散热效果更好。

出气管9上穿设有冷却管14,冷却管14通过导管与冷却单元13连通设置,当冷却液导入到冷却单元13后,冷却液还能流通至冷却管14后排出。此时,冷却管14可以对通过出气管9的气体进行冷却,使得对散热鳍片3的散热效果进一步加强。当散热鳍片3嵌合与嵌槽12内时,使得散热鳍片3与出气管9的接触面更大,使得热传递效果更好,同时冷却管14还能对出气管9进行冷却,从而使得散热鳍片3通过向出气管9进行热传递的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

当空压机机头运行时,驱动电机1带动活塞组件压缩气体的同时,还能带动散热风扇5转动。当散热风扇5转动对缸体组件2进行散热时,散热风扇5形成的气流可以通过折流管8对气流的流向进行导向,使得散热风扇5吹气形成的气流导向至散热鳍片3之间的空隙,从而使得散热鳍片3之间的气流流速更快,从而使得相同时间内,散热鳍片3带走的热量更多,从而使得散热鳍片3的散热效果更好。另外折流管8内的冷却单元13和冷却管14的设置可以对通过散热管的气体进行冷却,同时也能对折流管8进行冷却,使得缸体组件2可以通过向着折流管8热传递的形式进行散热,从而使得整体的散热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往复式空气压缩机的全封闭一体活动压缩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