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侧踏板

文档序号:1433597 发布日期:2020-03-20 浏览:1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汽车侧踏板 (Automobile side pedal ) 是由 李干希 于 2018-09-1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侧踏板。本发明所述的汽车侧踏板包括:侧踏板体,用于乘客上下车;升降机构,用于调节侧踏板体的离地高度;至少一组的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用于向车门外侧发射红外线;计数模块,用于检测乘客是否上下车;控制模块,用于分别连接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升降机构、计数模块,控制模块先通过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的红外线接收情况判断人的身高,根据人的身高来选择预先设定的侧踏板体的离地高度,再控制升降机构工作;当乘客上车时,控制模块依顺记录乘客所需的侧踏板体离地高度,当乘客下车时,控制模块按记录反序地调节侧踏板体的离地高度。本发明所述的汽车侧踏板可以根据不同乘客所需高度自动调节,便于乘客上下车。(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mobile side pedal. The automobile side pedal of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side pedal body for passengers to get on and off;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used for adjusting the ground clearance of the side pedal body; at least one group of reflective infrared ray pair pipe modules for emitting infrared rays to the outer side of the vehicle door; the counting module is used for detecting whether the passenger gets on or off the bus or not; the control module is used for respectively connecting the reflective infrared ray pair pipe module, the lifting mechanism and the counting module, judging the height of a person through the infrared ray receiving condition of the reflective infrared ray pair pipe module, selecting the preset ground clearance of the side pedal body according to the height of the person, and then controlling the lifting mechanism to work; when a passenger gets on the vehicle, the control module sequentially records the ground clearance of the side pedal body required by the passenger, and when the passenger gets off the vehicle, the control module reversely adjusts the ground clearance of the side pedal body according to the record. The automobile side pedal can be automatically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d heights of different passengers, and the passengers can get on or off the automobile conveniently.)

汽车侧踏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侧踏板。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以及经济水平的发展,汽车已经进入了普通家庭。其中,具有高底盘的SUV以及皮卡等车型,由于其可以适应各种恶略路况,具有良好的运动性能,使得其备受消费者青睐。为辅助司机和乘客更加方便的上下车,通常在SUV等高底盘车型上会加装汽车侧踏板。

但是,目前的侧踏板主要为固定式侧踏板,少数高端的车辆安装有智能电动式踏板。然而,不管是固定式侧踏板,还是电动式侧踏板,踏板的高度均未根据不同乘客所需高度自动调节,依然会造成上下车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侧踏板,其能解决现有的汽车侧踏板未根据不同乘客所需高度自动调节而造成上下车不方便的问题。

一种汽车侧踏板包括:

侧踏板体,用于乘客上下车;

升降机构,用于调节所述侧踏板体的离地高度;

至少一组的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用于向车门外侧发射红外线;

计数模块,用于检测乘客是否上下车;

控制模块,用于分别连接所述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升降机构、计数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先通过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的红外线接收情况判断人的身高,根据人的身高来选择预先设定的侧踏板体的离地高度,再控制升降机构工作;当乘客上车时,控制模块依顺记录乘客所需的侧踏板体离地高度,当乘客下车时,控制模块按记录反序地调节侧踏板体的离地高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汽车侧踏板采用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向人发射红外线,红外线遇到人体后反射回该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控制模块通过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的红外线接收情况判断人的大概身高,根据人的大概身高来选择预先设定的侧踏板体的离地高度,接着控制模块控制升降机构来调节侧踏板体的离地高度。当乘客上车时,控制模块依顺记录乘客所需的侧踏板体离地高度,当乘客下车时,控制模块按记录反序地调节侧踏板体的离地高度。本发明所述的汽车侧踏板结构简单,其可以根据不同乘客所需高度自动调节,便于乘客上下车。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用于安装在车门开启的一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发射的红外线射到需要上车的乘客身上,有助于提高检测精度。

进一步地,包括至少两组的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所述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从上向下分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划分出多个身高区域,提供多种离地高度,不仅便于不同乘客上下车,而且有助于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竖直分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提高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的检测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水平发射红外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提高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的检测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的检测范围为0~80c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确保得到的身高是需要上车的乘客的身高,而不是乘客后面的人或物的高度,有利于提高控制模块判断的精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计数模块包括第一红外线对管模块、第二红外线对管模块,所述第一红外线对管模块与第二红外线对管模块均用于安装在汽车的车门口处且不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红外线对管模块、第二红外线对管模块的通断顺序来判断乘客是否上下车,还判断乘客是上车还是下车。

进一步地,并包括第一压力检测模块,用于设置在汽车的外把手上且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当第一压力检测模块检测到压力值时,所述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工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压力检测模块来检测是否有人在开门,当有人开门时,则认为有人需要上车,启动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来采集人的身高。不仅节约用电,而且提高控制模块的运行效率。

进一步地,还包括直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用于检测车门是否打开,当第一压力检测模块检测到压力值且车门打开时,所述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工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提高检测精度,有利于提高控制模块的运行效率。

进一步地,第二压力检测模块,用于设置在汽车的内把手且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当第二压力检测模块检测到压力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按记录反序地调节侧踏板体的离地高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压力检测模块来检测是否有人在开门,当有人开门时,则认为有人需要下车,控制模块按记录反序地调节侧踏板体的离地高度。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运动型多用途汽车与汽车侧踏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汽车侧踏板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汽车侧踏板的逻辑图;

附图标记:

10、车体;20、车轮;30、车门;40、外把手;50、内把手;60、汽车侧踏板;61、升降机构;62、侧踏板体;63、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64、计数模块;65、第一压力检测模块;66、直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67、第二压力检测模块;68、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运动型多用途汽车,参见图1,包括车体10、车轮20、车门30、外把手40、内把手50、汽车侧踏板60。其中,车轮20转动设置在车体10上,车门30设置在车体10的两侧,外把手40设置在车门30的外侧面上,内把手50设置在车门30的内侧面上,汽车侧踏板60安装在底盘的底面,汽车侧踏板60位于对应车门30的下方以供乘客上下车。

图1至图3,汽车侧踏板60包括升降机构61、侧踏板体62、若干组的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63、计数模块64、第一压力检测模块65、直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66、第二压力检测模块67、控制模块68、电源(图未示)。升降机构61通过螺栓安装在车盘的底面,侧踏板体62固定安装在升降机构61上,升降机构61用于调节侧踏板体62的离地高度。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63安装在外壳上,,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63位于车门30先开启的一侧,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63向车后门的外侧发射红外线以检测乘客高度。计数模块64安装在外壳的车门30口处,其用于检测乘客是否上下车。第一压力检测模块65安装在外把手40的外表面上,用于检测是否有人扳动外把手40。直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66安装在外壳上,用于检测车门30是否打开。第二压力检测模块67安装在内把手50的外表面,用于检测是否有人扳动内把手50。控制模块68分别与升降机构61、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63、计数模块64、第一压力检测模块65、直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66、第二压力检测模块67电性连接。电源为升降机构61、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63、计数模块64、第一压力检测模块65、直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66、第二压力检测模块67、控制模块68供电。

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61为直线气缸,在侧踏板体62的两侧均安装一个的直线气缸,直线气缸与控制模块68电性连接,升降机构61还可以为直线电机。

具体地,侧踏板体62包括玻璃纤维层(图未示)和聚丙烯层(图未示),其中,玻璃纤维层内嵌于聚丙烯层。聚丙烯层材料密度较小,产品重量轻,价格低廉。同时,内嵌的玻璃纤维层可有效增强聚丙烯层的强度,保证了汽车侧踏板60可以承受较大的重量,有效延长了汽车侧踏板60的使用寿命。而且,本实施例中,由于侧踏板体62为一体成型侧踏板结构,生产时采用在线混练挤出直接模压成型工艺,使得玻璃纤维层的长度大于25mm,有效确保了侧踏板体62的强度。在侧踏板体62的顶面设有防滑部(图未示),防滑部可有效增大侧踏板体62的表面粗糙度,避免打滑。

具体地,沿着外壳顶部到外壳底部的方向,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63竖直分布,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63水平发射红外线。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63的检测范围为0~80cm,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63的检测范围为40cm。

参见图1,计数模块64为第一直射式红外线对管、第二直射式红外线对管,第一直射式红外线对管、第二直射式红外线对管均安装在外壳的车门30口的顶部,第一直射式红外线对管、第二直射式红外线对管均向下发射红外线。并且,相对于第二直射式红外线对管,第一直射式红外线对管更靠近外壳的外侧。具体地,计数模块64还可以为两组的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或者两组的超声波模块。

具体地,第一压力检测模块65安装在外把手40的内侧面,第二压力检测模块67安装在内把手50的内侧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力检测模块65、第二压力检测模块67均为薄膜式压力传感器。

参见图1,直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66包括红外线发射管与红外线接收光,红外线发射管安装在外壳上,红外线接收管安装在车门30上,当车门30闭合在外壳上时,红外线接受管接收到红外线发射管发射的红外线。

具体地,根据人的身高,在控制模块68内预先设定有对应人的身高的侧踏板体62的离地高度,在本实施例中,人的身高大于180cm,对应的侧踏板体62的离地高度为180mm;人的身高为170~180cm,对应的侧踏板体62的离地高度为170mm;人的身高为160~170cm,对应的侧踏板体62的离地高度为160mm;人的身高为150~160cm,对应的侧踏板体62的离地高度为150mm;人的身高小于150cm,对应的侧踏板体62的离地高度为140mm。

参见图3,乘客上车的工作过程:首先,第一压力检测模块65检测到压力值。接着,直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66没有接收到红外线。然后,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63的红外线发射管发射红外线,红外线遇到人体后反射回该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63的红外线接收管。控制模块68通过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63的红外线接收情况判断人的大概身高,根据人的大概身高来选择预先设定的侧踏板体62的离地高度,并控制升降机构61来调节侧踏板体62的离地高度。之后,计数模块64检测到有人上车,控制模块68记录并保存该乘客所需的侧踏板体62离地高度。最后,当直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66重新接收到红外线时,反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63、升降机构61停止工作,控制模块68依照乘客上车次序保存乘客所需的侧踏板体62离地高度。

参见图3,乘客下车的工作过程:首先,第二压力检测模块67检测到压力值。接着,直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66没有接收到红外线。然后,控制模块68控制升降机构61调节侧踏板体62的离地高度至记录中的末位高度值。之后,计数模块64检测到有人下车后,控制模块68删除记录中的末位高度值。当直射式红外线对管模块66重新接收到红外线时,升降机构61停止工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汽车侧踏板60结构简单,其可以根据不同乘客所需高度自动调节,便于乘客上下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汽车侧踏板及汽车侧踏板控制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