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置物架和张紧器

文档序号:1450906 发布日期:2020-02-21 浏览:2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可折叠置物架和张紧器 (Foldable commodity shelf and tensioner ) 是由 金晓江 蒋建平 于 2019-08-1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可折叠置物架和张紧器,其中所述张紧器包括一旋转部和一保持部,所述保持部具有一安装平面、一张紧弧面、一穿孔、一进线孔、所述出线孔和一保持穿孔,所述张紧弧面弯曲地延伸以允许所述张紧弧面的两端和所述安装平面的两端相连接,所述保持部的端部设有所述穿孔,所述进线孔和所述出线孔分别从所述张紧弧面延伸至所述保持穿孔,所述旋转部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保持穿孔,其中所述张紧器能够被安装于两个相互间隔的框架臂中的一个框架臂,以用于张紧绕设于两个所述框架臂之间的绳体而使绳体形成的保持元件以紧绷的方式保持于两个所述框架臂之间。(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oldable commodity shelf and a tensioner, wherein the tensioner comprises a rotating part and a holding part, the hold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plane, a tensioning cambered surface, a through hole, a wire inlet hole, a wire outlet hole and a holding through hole, the tensioning arc is curvedly extended to allow both ends of the tensioning arc and both ends of the installation plane to be connected, the end of the holding portion is provided with the through hole, the wire inlet hole and the wire outlet hole extend from the tensioning arc surface to the holding through hole respectively, the rotating portion is rotatably mounted to the holding through hole, wherein the tensioner can be mounted to one of two spaced apart frame arms, a holding element formed by a rope is held between the two frame arms in a taut manner for tensioning the rope around the rope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frame arms.)

可折叠置物架和张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置物架,特别涉及一可折叠置物架和张紧器。

背景技术

置物架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比如说晾衣架,通过提供一支撑杆和多个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横杆以便于使用者晾晒衣服或是搁置物品。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使用者对置物架的载物能力和空间利用率都有了较高的追求。

市面上逐渐出现了可折叠的晾衣架,所述可折叠晾衣架能够在使用时伸展开,以方便使用者可以将衣服或是其他物品悬挂于所述可折叠晾衣架;使用完成后能够将所述可折叠晾衣架收缩回来以减小所述可折叠晾衣架的体积。具体来说,参照图1A和图1B,所述可折叠晾衣架包括两安装主体10P、两伸缩主体20P以及多个置物杆30P,两个所述伸缩主体20P被分别地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主体10P,多个所述置物杆30P的两端被间隔地设置于相对的两个所述伸缩主体20P,使用者可以将衣服或是其他物品悬挂于所述置物杆30P。进一步地,所述伸缩主体20P包括多个折叠单元21P,所述折叠单元21P包括一活动杆211P和一连动杆212P,所述活动杆211P的中部枢轴连接于所述连动杆212P的中部,进而形成“X”型的所述折叠单元21P,多个所述折叠单元21P首尾枢轴连接,并自所述安装主体10P向外延伸,所述置物杆30P被安装于相邻的所述折叠单元21P的连接位置上端。进一步地,最靠近所述安装主体10P的一个所述折叠单元21P的所述活动杆211P的下端枢轴连接于所述安装主体10P的下端,所述连动杆212P的上端枢轴连接于所述安装主体10P的上端,其中连接于所述安装主体10P的所述活动杆211P在相对于所述安装主体10P上下转动的同时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主体20P上下移动,并能够带动与所述安装主体10P相连接的所述连动杆212P相对于所述安装主体20P上下转动,此时,枢轴连接的所述连动杆212P和所述活动杆211P之间的夹角大小发生变化,进而使得相邻的所述置物杆30P之间的距离同步改变以实现所述可折叠晾衣架能够被伸展和收缩。更具体地,当使用者向外推动所述置物杆30P,每一个所述折叠单元21P的所述活动杆211P和所述连动杆212P之间的夹角增大,与所述安装主体10P连接的所述活动杆211P相对于所述安装主体10P向下转动,同时,所述活动杆211P的下端远离所述安装主体10P的下端,与所述安装主体10P连接的所述连动杆212P相对于所述安装主体10P向上转动,相邻的所述折叠单元21P的所述活动杆211P和所述连动杆212P之间的夹角增大,进而使得所述置物杆30P之间的距离增大,参照图1B。当使用者向内拉动所述置物杆30P,每一个所述折叠单元21P的所述活动杆211P和所述连动杆212P之间的角度减小,与所述安装主体10P连接的所述活动杆211P相对于所述安装主体10P向上转动,所述活动杆211P的下端靠近所述安装主体10P的下端,与所述安装主体10P连接的所述连动杆212P相对于所述安装主体10P向下转动,相邻的所述折叠单元21P的所述活动杆211P和所述连动杆212Z之间的夹角减小,进而使得所述置物杆30P之间的距离减小,参照图1A。所述可折叠晾衣架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首先,尽管处于收缩状态的所述可折叠晾衣架相较于处于所述伸展状态时体积有所减小,但是所述伸缩主体20P的多个所述折叠单元21P被水平地收缩回来,且多个所述折叠单元21P依次叠置于所述安装主体10P,使得所述可折叠晾衣架处于收缩状态时仍然占据较大的空间。

其次,所述可折叠晾衣架通过水平推拉能够实现在所述伸展状态和所述收缩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使用者向内收拢所述置物杆30P时,使用者需要直接握住所述置物杆30P,并使得相邻的所述置物杆30P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小才能使得所述可折叠晾衣架的体积被收缩到最小,一旦拉动速度过快可能造成所述相邻的置物杆30P之间的距离快速缩短而造成使用者的手指被移动的所述置物杆30P夹伤,因此现有的所述可折叠晾衣架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当处于伸展状态的所述可折叠晾衣架在承载较重的物品时,所述置物杆30P上悬挂的重物对所述置物杆30P和所述折叠主体20P产生向下的压力,容易造成与所述安装主体10P枢轴连接的所述活动杆211P的下端相对于所述安装主体10P迅速地自上而下运动,进而使得所述可折叠晾衣架在承受重物时自所述伸展状态迅速转换成所述收缩状态,相邻的所述折叠单元21P之间出现猛烈地碰撞,不仅会造成所述折叠主体20P破损,也会造成被悬挂于所述置物杆30P上的物品坠落。而且,如果使用者正在悬挂物品的过程中,所述可折叠晾衣架突然从所述伸展状态转变成所述收缩状态,很有可能会夹伤使用者的手部。因此,现有的所述可折叠晾衣架不仅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难以承载较重的物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折叠置物架和张紧器,其中所述可折叠置物架具有一展开状态和一折叠状态,所述可折叠置物架被设置能够在所述展开状态和所述折叠状态之间切换,以使用者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折叠置物架和张紧器,其中所述可折叠置物架提供至少一安装主体和一置物主体,通过调整所述安装主体和所述置物主体之间的角度的方式能够使得所述可折叠置物架在所述展开状态和所述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折叠置物架和张紧器,其中所述置物主体提供一支撑框架和被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一置物件,所述置物件由一个细长的绳体通过附着于所述支撑框架的方式形成,如此使得所述置物主体更轻便。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折叠置物架和张紧器,其中通过使所述绳体附着于所述支撑框架来形成所述置物件的方式,能够于所述置物件的相邻两个保持元件之间形成缝隙,以允许被悬挂物悬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折叠置物架和张紧器,其中所述可折叠置物架提供一张紧器,其中所述张紧器被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以用于张紧附着于所述支撑框架的所述绳体而使所述保持元件以紧绷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支撑框架的承载空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折叠置物架和张紧器,其中所述张紧器通过转动的方式张紧所述绳体,以方便地张紧所述绳体和使用所述可折叠置物架。例如,在所述可折叠置物架被长期使用后,所述绳体形成的所述保持元件可能会出现松软的不良现象,其中所述张紧器允许用户通过转动的方式来实现所述绳体的张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折叠置物架和张紧器,其中所述张紧器仅允许被单向旋转,以避免使用者误操作而保证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折叠置物架和张紧器,其中所述可折叠置物架提供至少一支撑臂,其中所述支撑臂的两端分别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主体和所述置物主体,通过调整所述支撑臂的长度的方式能够调整所述安装主体和所述置物主体之间的角度,以使得所述可折叠置物架在所述展开状态和所述折叠状态之间切换。优选地,所述支撑臂的两端分别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和所述置物主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折叠置物架和张紧器,其中处于所述展开状态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所述置物主体和所述支撑臂之间的角度能够被选择,以允许使用者根据需求调整所述置物主体和所述支撑臂之间的夹角大小而调整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具体状态,进而提高了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实用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折叠置物架和张紧器,其中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所述置物主体能够被保持在多个预设位置,以满足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折叠置物架和张紧器,其中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所述置物主体能够被稳定地保持于所述预设位置,避免在承载重物时所述置物主体和所述支撑臂之间的角度产生变化而造成放置于所述置物主体的物品掉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折叠置物架和张紧器,其中所述可折叠置物架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置物主体能够平行于安装墙面,进而使得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体积达到最小,以节省空间。

依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张紧器,用于张紧两个框架臂之间的一绳体,其中所述框架臂具有至少一绕线孔,其中所述张紧器包括:

一旋转部;和

一保持部,其中所述保持部具有一安装平面、一张紧弧面、一进线孔、一出线孔以及一保持穿孔,所述张紧弧面弯曲地自所述安装平面的一个端部延伸至另一个端部,以允许所述张紧弧面和所述安装平面的两端分别界定所述保持部的两个端部,所述保持穿孔贯穿所述保持部的相对两侧,所述进线孔和所述出线孔分别自所述张紧弧面的中部延伸至和连通于所述保持穿孔,其中所述旋转部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保持部的所述保持穿孔,其中所述保持部被安装于所述框架臂,以允许依次穿过所述框架臂的所述绕线孔和所述保持部所述进线孔的所述绳体在绕过所述旋转部后自所述保持部的所述出线孔延伸出所述保持部的所述保持穿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旋转部被允许于所述保持部的所述保持穿孔内单向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持部具有多个保持槽,这些所述保持槽相互间隔地环绕于所述保持穿孔,相应地,所述旋转部具有至少一保持凸起,其中所述旋转部的所述保持凸起能够被定位于所述保持部的所述保持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持部具有多个凸块,这些所述凸块相互间隔地环绕于所述保持穿孔,其中相邻所述凸块之间形成所述保持槽,以允许这些所述保持槽环绕于所述保持穿孔,其中每个所述凸块分别具有一引导面和一定位面,一个所述凸块的所述引导面对应于相邻所述凸块的所述定位面,并且在一个所述凸块的所述引导面和相邻所述凸块的所述定位面之间形成所述保持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旋转部的所述保持凸起的形状与所述保持部的所述凸块的形状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旋转部包括一上侧旋转体和一下侧旋转体,所述上侧旋转体自所述保持部的上侧延伸至所述保持部的所述保持穿孔,所述下侧旋转体自所述保持部的下侧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上侧旋转体,以可转动地安装所述旋转部于所述保持部的所述保持穿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旋转部进一步包括一操作体,所述操作体一体地且凸出地延伸于所述上侧旋转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旋转部具有一线槽,所述保持部的所述进线孔和所述出线孔分别对应于所述旋转部的所述线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持部的所述张紧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自所述安装平面的一个端部延伸至另一个端部。

依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可折叠置物架,其包括:

两个安装主体,其中两个所述安装主体被相互对称地设置;

一个置物主体,其中所述置物主体包括一支撑框架和一置物件,所述支撑框架进一步包括两个框架臂和一延伸臂,两个所述框架臂被相互对称地设置,所述延伸臂的两端分别延伸以分别被连接于每个所述框架臂的一个端部,每个所述框架臂的另一个端部分别被安装于每个所述安装主体;以及

一个张紧器,其中所述张紧器包括一个旋转部和一个保持部,其中所述保持部具有一安装平面、一张紧弧面、一进线孔、一出线孔以及一保持穿孔,所述张紧弧面弯曲地自所述安装平面的一个端部延伸至另一个端部,以允许所述张紧弧面和所述安装平面的两端分别界定所述保持部的两个端部,所述保持穿孔贯穿所述保持部的相对两侧,所述进线孔和所述出线孔分别自所述张紧弧面的中部延伸至和连通于所述保持穿孔,其中所述旋转部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保持部的所述保持穿孔,其中每个所述框架臂分别具有一列绕线孔,其中所述保持部被安装于所述框架臂,以允许依次穿过所述框架臂的所述绕线孔和所述保持部的所述进线孔的绳体在绕过所述旋转部后自所述保持部的所述出线孔延伸出所述保持部的所述保持穿孔,其中依次绕过每个所述框架臂的所述绳体于两个所述框架臂之间形成所述置物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框架臂的端部分别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每个所述安装主体,其中所述可折叠置物架进一步包括两个支撑臂,每个所述支撑臂的两端分别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和所述框架臂,并且所述支撑臂的长度被可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臂包括一限位杆和一活动杆,其中所述限位杆具有一容纳腔、至少一活动槽以及至少一列限位槽,所述限位杆的一个端部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所述容纳腔自所述限位杆的另一个端向所述限位杆的用于安装所述安装主体的端部的方向延伸,所述活动槽和一列所述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限位杆的延伸方向一致,并且所述活动槽于所述限位杆的一侧连通所述容纳腔,一列所述限位槽于所述限位杆的一侧连通所述容纳腔和于所述活动槽的下侧连通所述活动槽;其中所述活动杆包括一活动杆主体和一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进一步包括一固定部、一定位部以及一弹性件,所述固定部被设置于所述活动杆主体的一个端部和具有一活动空间,所述活动杆主体的另一个端部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框架臂,所述定位部包括一活动板和被凸出地设置于所述活动板的一个端部的一侧的至少一定位元件,所述活动板以所述活动板的两端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所述活动空间,所述弹性件被设置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活动板的上侧的中部,其中所述定位单元和所述活动杆主体的一个端部被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限位杆的所述容纳腔,以在通过所述活动杆主体带动所述定位单元在所述限位杆的所述容纳腔内运动而使所述定位元件沿着所述限位杆的所述容纳槽形成的轨道运动时,所述定位元件被设置能够自动地进入所述限位杆的所述限位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杆包括一限位杆主体和多个限位臂,每个所述限位臂以相互间隔且弯曲地朝向所述活动杆主体的远离所述限位杆的方向的方式延伸于所述限位杆主体的用于形成所述活动槽的内壁,并且所述限位臂的高端部的最外侧超过所述限位杆的所述限位槽的最内侧的切线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臂进一步包括一复位单元,所述复位单元具有一容纳空间和连通所述容纳空间的上部角落的一复位空间,以使所述复位空间的底壁高度高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底壁高度,其中所述固定部具有一容纳槽,所述复位单元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所述容纳槽,其中所述定位部的所述定位元件能够自所述复位单元的所述容纳空间被移动至所述复位空间和能够自所述复位空间被移动至所述容纳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复位单元包括一移动部、一活动臂以及一弹性连接件,并且所述复位单元具有一挤压空间,其中所述移动部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所述容纳槽和形成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复位空间,所述活动臂一体地延伸于所述移动部以于所述活动臂和所述移动部之间形成所述挤压空间,所述弹性连接件被设置于所述活动臂的自由端和所述移动部之间,其中所述复位单元以所述限位杆的用于形成所述容纳腔的内壁挤压所述活动臂并使所述弹性连接件产生形变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限位杆的所述容纳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旋转部被允许于所述保持部的所述保持穿孔内单向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持部具有多个保持槽,这些所述保持槽相互间隔地环绕于所述保持穿孔,相应地,所述旋转部具有至少一保持凸起,其中所述旋转部的所述保持凸起能够被定位于所述保持部的所述保持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旋转部包括一上侧旋转体和一下侧旋转体,所述上侧旋转体自所述保持部的上侧延伸至所述保持部的所述保持穿孔,所述下侧旋转体自所述保持部的下侧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上侧旋转体,以可转动地安装所述旋转部于所述保持部的所述保持穿孔。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一可折叠晾衣架处于一收缩状态的示意图。

图1B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所述可折叠晾衣架处于一伸展状态的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可折叠置物架处于一展开状态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B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处于所述展开状态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分解图示意图。

图4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一张紧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5A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所述张紧器的一个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5B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所述张紧器的另一个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6A和图6B分别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所述张紧器张紧绳体之前和张紧绳体之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一支撑臂的分解图示意图。

图8A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一应用场景示意图,其示出了将处于一折叠状态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一置物主体向上转动的示意图。

图8B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处于上述应用场景中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9A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一应用场景示意图,其示出了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所述置物主体与一安装主体的夹角小于90°。

图9B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处于上述应用场景中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A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一应用场景示意图,其示出了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所述置物主体与所述安装主体的夹角等于90°。

图10B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处于上述应用场景中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1A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一应用场景示意图,其示出了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所述置物主体与所述安装主体的夹角大于90°。

图11B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处于上述应用场景中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2A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从所述展开状态调整为一折叠状态的一过程示意图。

图12B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从所述展开状态调整为一折叠状态的过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A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13B是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照说明书附图2至图10B,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可折叠置物架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揭露和被阐述,其中所述可折叠置物架具有一展开状态和一折叠状态,并且所述可折叠置物架被设置能够在所述展开状态和所述折叠状态之间切换,处于所述展开状态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能够承载重物,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体积缩小,便于收纳。换言之,在所述可折叠置物架不需要被使用时,所述可折叠置物架能够被切换至所述折叠状态以便于收纳,在所述可折叠置物架需要被使用时,所述可折叠置物架能够被切换至所述展开状态以便于承载重物,如此,用于安装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空间的利用率能够被提高。

具体来说,参照图2和图3,所述可折叠置物架包括至少一安装主体100和一置物主体200,其中所述置物主体200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主体100,通过调节所述安装主体100和所述置物主体200之间的角度的方式能够使得所述可折叠置物架在所述展开状态和所述折叠状态之间切换。例如,在附图2和图3示出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这个具体示例中,所述可折叠置物架包括两个所述安装主体100和一个所述置物主体200,其中两个所述安装主体100被对称地设置,所述置物主体200的两侧分别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每个所述安装主体100,如此通过驱动所述置物主体200做相对于所述安装主体100的安装的方式能够调节所述安装主体100和所述置物主体200之间的角度,以于所述展开状态和所述折叠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具体状态。

藉由所述安装主体100能够将所述可折叠置物架安装于一墙面(例如建筑物的外墙)上,从而当所述可折叠置物架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置物主体200可以趋向于贴合于所述墙面以避免所述置物主体200过分地向外侧延伸,相应地,当所述可折叠置物架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置物主体200的延伸方向能够与所述墙面的延伸方向呈预设角度(例如但不限于90°),以充分地利用所述墙面的外侧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固定所述安装主体100于所述墙面的方式不受限制,比如说,可以通过胶粘或是螺钉等方式固定所述安装主体100于所述墙面。

参照图2A至图3,在本发明所述的可折叠置物架的这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置物主体200进一步包括一支撑框架210和一置物件220,其中所述支撑框架210具有一承载空间211,所述置物件220的两端以所述置物件220被保持于所述承载空间211的方式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210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置物件220包括至少两相互间隔的且细长的保持元件221,每个所述保持元件221的两端分别延伸以被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210的内侧,以使所述置物件220被保持于所述支撑框架210的所述承载空间211。

所述支撑框架210呈U形,其具有两个框架臂212和一延伸臂213,两个所述框架臂212相互对称地设置,所述延伸臂213的两端分别延伸以被连接于每个所述框架臂212的一个端部,每个所述框架臂212的另一个端部分别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每个所述安装主体100,例如每个所述框架臂212的端部分别通过一个转轴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每个所述安装主体100,如此所述置物主体200的两侧分别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每个所述安装主体100。所述置物件220的每个所述保持元件221的两端分别被设置于每个所述框架臂212,以允许所述置物件220被保持在形成于每个所述框架臂212和所述延伸臂213之间的所述承载空间211。

优选地,所述支撑框架210的每个所述框架臂212分别具有多个相互间隔的绕线孔2121,所述绕线孔2121贯穿所述框架臂212的两侧,以允许所述绕线孔2121连通所述承载空间211,通过将一细长的绳体(例如刚绳)依次穿过所述支撑框架210的这些所述绕线孔2121的方式能够得到于所述承载空间212内相互间隔的多个所述保持元件221。进一步地一个所述框架臂212的所述绕线孔2121与另一个所述框架臂212的所述绕线孔2121相互对称,如此允许每个所述保持元件221相互平行,以便于悬挂物品于每个所述保持元件221或者自每个所述保持元件221取下被悬挂物品。

优选地,参照图2A至图3,所述置物主体200进一步包括多个加强件230,其中所述加强件230具有一引线槽231,所述加强件230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引线槽231,所述加强件230以所述引线槽231两端的开口与相邻的所述绕线孔2121相对应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210的所述框架臂212,所述引线槽231两端分别对应有一个所述绕线孔2121,进而将所述绳体依次穿过所述支撑框架210的这些所述绕线孔2121和保持于所述加强件230的所述引线槽231后能够在以在所述支撑框架210的所述承载空间211形成所述置物件220。通过提供所述加强件230的方式,能够减小所述置物件220与所述支撑框架210的所述框架臂212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所述置物件220在承载物品时对所述支撑框架210的所述框架臂212的作用力,以避免所述置物件220在承载重物时受到的重力使得所述支撑框架210的所述框架臂212发生变形。

优选地,所述加强件230具有弧度,所述加强件230弯曲地贴合所述加强件230的弧形表面,进而能够缓解所述置物件220在承载重物时产生的应力集中的现象。优选地,所述加强件230的厚度小于所述支撑框架210的厚度,允许使用者能够通过握持所述加强件230的方式来调整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所述置物主体20与所述安装主体10之间的角度。所述应该理解的是,所述加强件230也可以允许使用者放置物品或者悬挂物品,进而增大了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承载面积。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支撑框架210、所述置物件220以及所述加强件230的材料不受限制,举例来说,所述支撑框架210、所述置物件220以及所述加强件230可以被实施为但不限于不锈钢、铜或铁等金属、塑料、树脂、木材、或是橡胶等材料中的一种或是多种制得,并且,所述支撑框架210、所述置物件220以及所述加强件230可以被实施为相同材料制得,也可以被实施为不同的材料制得。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置物主体200可以被实施为置物板,即,所述置物主体200为整块的平板,以便于使用者直接将物品放置于所述置物主体200。在本发明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置物主体200也可以被实施为置物网,即,通过编织的方式在所述支撑框架210的内壁之间形成网络状平面,以允许使用者放置物品,这样,可以使得所述置物主体200在能够承受重物的情况下,减轻所述置物主体200自身的重量。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发明中所揭露的所述置物主体200的实施方式仅为举例性说明,不能成为对本发明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内容及范围的限制。

参考附图3至图6B,本发明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进一步包括一张紧器400,其中所述张紧器400被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210的所述框架臂212,并且所述绳体被设置于所述张紧器400,以藉由所述张紧器400对所述绳体进行张紧而得到所述置物件220,从而使得所述置物件220的每个所述保持元件221能够以紧绷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支撑框架210的所述承载空间211。

具体地,所述张紧器400包括一保持部401,其中所述保持部401具有一安装平面4011和一张紧弧面4012,所述张紧弧面4012弯曲地自所述安装平面401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并且所述安装平面4011和所述张紧弧面4012的两端分别界定所述保持部401的两个端部。所述保持部401进一步具有一第一穿孔4013、一第二穿孔4014、一进线孔4015、一出线孔4016以及一保持穿孔4017,其中所述第一穿孔4013和所述第二穿孔4014分别自所述保持部401的每个端部自所述张紧弧面4012延伸至所述安装平面4011,所述保持穿孔4017贯穿所述保持部401的相对两侧,所述进线孔4015和所述出线孔4016分别自所述张紧弧面4012的中部延伸至和连通于所述保持穿孔4017。所述保持部401被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210的所述框架臂212,并且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第一穿孔4013和所述第二穿孔4014分别对应于和连通于所述框架臂212的所述绕线孔2121,以允许所述绳体依次穿过所述框架臂212的一个所述绕线孔2121、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第一穿孔4013和所述第二穿孔4014以及所述框架臂212的另一个所述绕线孔2121。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第一穿孔4013和所述第二穿孔4014可以是开放式穿孔,例如,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第一穿孔4013和所述第二穿孔4014可以是形成于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张紧弧面4012的开放式凹槽。

所述张紧器400进一步包括一旋转部402,其中所述旋转部402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保持穿孔4017,以允许所述旋转部402***作而于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保持穿孔4017内转动。具体地,所述绳体被允许在依次穿过所述框架臂212的一个所述绕线孔2121和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第一穿孔4013和所述进线孔4015后于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保持穿孔4017内绕过所述旋转部402后再被允许从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出线孔4016延伸出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保持穿孔4017,如此在驱动所述旋转部402转动时,所述绳体被张紧,从而使得所述绳体形成的所述置物件220的所述保持元件221以紧绷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支撑框架210的所述承载空间211。优选地,从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出线孔4016延伸出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保持穿孔4017的所述绳体被允许进一步依次穿过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第二穿孔4014和所述框架臂212的另一个所述绕线孔2121以延伸至所述支撑框架210的所述承载空间211,从而避免所述绳体的端部凸出于所述框架臂212的外部而保证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美观性。

优选地,所述旋转部402具有一线槽4021,其环绕于所述旋转部402的一周,并且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进线孔4015和所述出线孔4016均对应于所述旋转部402的所述线槽4021,如此使得绕过所述旋转部402的所述绳体能够被保持于所述旋转部402的所述线槽4021,以尽可能地避免所述绳体接触所述保持部401的用于形成所述保持穿孔4017的内壁,从而允许所述旋转部402于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保持穿孔4017内顺畅地转动。

优选地,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张紧弧面4012设有一凹槽40121,以用于容纳所述绳体,从而避免所述绳体脱离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张紧弧面4012。所述张紧弧面4012的所述凹槽40121于所述张紧弧面4012和所述安装平面4011的连接位置形成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第一穿孔4013和所述第二穿孔4014。

进一步地,所述保持部401具有多个保持槽4018,其中每个所述保持槽4018相互间隔地环绕于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保持穿孔4017,相应地,所述旋转部402具有至少一保持凸起4022,其中所述旋转部402的所述保持凸起4022能够被定位地保持于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保持槽4018,以避免所述旋转部402在所述绳体的张紧力的作用下自动地反向转动,并且在施力于所述旋转部402以驱动所述旋转部402于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保持穿孔4017年转动时,所述旋转部402的所述保持凸起4022能够被定位于其他位置的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保持槽4018,在施加于所述旋转部402的外力被撤销时,所述旋转部402的所述保持凸起4022和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保持槽4018能够相互配合而允许所述旋转部402和所述保持部401的相对位置关系被保持在调整后的位置,从而实现所述绳体的张紧。也就是说,所述旋转部402的所述保持凸起4022和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保持槽4018能够相互配合而仅允许所述旋转部402被单向地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张紧器400以所述旋转部402转动的方式实现所述绳体的张紧。

具体地,所述保持部401的下侧具有多个凸块4019,其环绕于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保持穿孔4017,其中相邻所述凸块4019之间形成一个所述保持槽4018,从而使得每个所述保持槽4018环绕于所述保持穿孔4017,其中每个所述凸块4019分别具有一个引导面40191和对应于所述引导面40191的一个定位面40192,一个所述凸块4019的所述定位面40192对应于相邻所述凸块4019的所述引导面40191,从而于一个所述凸块4019的所述定位面40192和相邻所述凸块4019的所述引导面40191之间形成所述保持槽4018。所述凸块4019的所述引导面40191可以是弧形的斜面或者平整的弧面,所述凸块4019的所述定位面40192可以是垂直面或者内斜面。在驱动所述旋转部402于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保持穿孔4017内做相对于所述保持部401的转动时,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引导面40191能够引导所述旋转部402的所述保持凸起4022方便地和轻松地从所述保持部401的一个所述保持槽4018进入另一个所述保持槽4018,相应地,当施加于所述旋转部402的外力撤销后,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定位面40192用于阻止所述旋转部402的所述保持凸起4022反向地自一个所述保持槽4018进入另一个所述保持槽4018,从而使得所述旋转部402和所述保持部401的相对位置关系被保持在调整后的位置而实现所述绳体的张紧。

优选地,所述旋转部402的所述保持凸起4022的形状与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凸块4019的形状相同,从而使得所述保持凸起4022具有所述引导面40191和所述定位面40192。

具体地,所述旋转部402保持一上侧旋转体4023和一下侧旋转体4024,其中所述上侧旋转体4023自所述保持部401的上侧延伸至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保持穿孔4017,所述下侧旋转体4024自所述保持部401的下侧被安装于所述上侧旋转体4023,并且所述上侧旋转体4023和所述下侧旋转体4024能够同步地于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保持穿孔4017内转动。优选地,所述线槽4021形成于所述上侧旋转体4023,所述保持凸起4022形成于所述下侧旋转体4024。可选地,所述线槽4021形成于所述下侧旋转体4024,所述保持凸起4022形成于所述上侧旋转体4023。可选地,所述线槽4021和所述保持凸起4022均形成于所述上侧旋转体4023。可选地,所述线槽4021和所述保持凸起4022均形成于所述下侧旋转体4024。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上侧旋转体4023和所述下侧旋转体4024的安装方式在本发明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中不受限制。例如在附图4至图6B示出的示例中,所述上侧旋转体4023设有多个抓臂,以通过抓持所述下侧旋转体4024的方式固定地安装,所述上侧旋转体4023和所述下侧旋转体4024,可选地,在其他示例中,所述上侧旋转体4023和所述下侧旋转体4024可以通过螺钉4026相互安装,或者,所述上侧旋转体4023和所述下侧旋转体4024可以通过焊接、胶合的方式相互安装。

优选地,所述旋转部402进一步包括一操作体4025,其一体地延伸于和凸出于所述上侧旋转体4023,以便于使用者施力于所述旋转部402而驱动所述旋转部402于所述保持部401的所述保持穿孔4017内转动。

进一步地,参照图2A至图3,所述可折叠置物架包括至少一支撑臂300,所述支撑臂300的两端分别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主体100和所述置物主体200的所述框架臂212,以允许所述支撑臂300、所述置物主体200的所述框架臂212以及所述安装主体100能够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从而所述支撑臂300能够提供所述置物主体200向上的支撑力,以使得所述置物主体200能够被保持于一固定位置以承载重物。例如,在附图2A和图2B示出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这个具体示例中,所述支撑臂300的数量为两个,从而每个所述支撑臂300的两端分别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每个所述安装主体100和每个所述框架臂212。

优选地,所述支撑臂300被保持于所述置物主体200的下方,即,所述置物主体200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100的上部,所述支撑臂300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100的下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臂300被设置可伸缩,从而通过改变所述支撑臂300的长度的方式可以调节所述安装主体100和所述置物主体200之间的角度,进而使得所述可折叠置物架能够在所述折叠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之间转化,以满足使用者不同的需求。

具体来说,当所述支撑臂300的长度被延长时,所述置物主体200和所述安装主体100之间的角度随之增大;当所述支撑臂300的长度缩短时,所述置物主体200的所述安装主体100之间的角度随之减小。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支撑臂300的长度达到最短时,且所述置物主体200能够平行于墙面,此时,所述可折叠置物架处于所述折叠状态,且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体积最小;当所述支撑臂300的长度被延长后,且所述支撑臂300能够支撑所述置物主体200稳定地承载物品时,所述可折叠置物架处于所述展开状态。

优选地,所述支撑臂300的两端可以通过与所述安装主体100和所述置物主体200的所述框架臂212枢轴连接的方式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100和所述置物主体200的所述框架臂212。优选地,所述支撑臂300的两端可以通过齿轮啮合地方式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100和所述置物主体200的所述框架臂212。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所述支撑臂300与所述安装主体100和所述置物主体200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仅仅作为示例,不能成为对本发明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内容及范围的限制。

参照图3至图7,所述支撑臂300进一步包括一活动杆10和一限位杆20,其中所述限位杆20具有一容纳腔21,所述活动杆10能够被容纳于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容纳腔21内,所述支撑臂300的所述活动杆10的一端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置物主体200的所述框架臂212,所述活动杆10的另一端被可操作地延伸于所述限位杆20的一端,所述限位杆20的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100。所述活动杆10的被安装于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容纳腔21的一端能够被驱动以做相对于所述限位杆20的移动,并且所述活动杆10和所述限位杆20能够被保持在多个预设位置,以调整所述支撑臂300的长度,从而改变所述置物主体200与所述安装主体100之间的角度。

具体来说,参照图3至图13B,所述活动杆10包括一活动杆主体11和一定位单元12,所述活动杆主体11具有一远端111和对应于所述远端111的一近端112,其中所述定位单元12被设置于所述活动杆主体11的所述近端112,并且所述限位元件12和所述活动杆主体11的所述近端112始终被保持于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容纳腔21内,所述活动杆主体11的所述远端111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置物主体200的所述框架臂212。在所述活动杆主体11在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容纳腔21内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定位单元12同步在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容纳腔21内同步地移动,并且所述定位单元12能够使得所述活动杆主体11被稳定地保持于所述预定位置,进而使得活动杆10能够支撑所述置物主体200而允许所述置物主体200被保持于所述固定位置。

参照图7至图13B,所述定位单元12包括一固定部121、一定位部122以及一弹性件123。

具体地,所述固定部121包括一固定板1211、一延伸端1212以及一阻挡端1213,并且所述固定部121具有一容纳槽1214,所述延伸端1212自所述活动杆主体11向外延伸,所述固定板1211自所述延伸端1212的底部向外延伸并与所述阻挡端1213相连,以在所述固定板1211、所述延伸端1212以及所述阻挡端1213之间形成所述容纳槽1214。所述固定板1211具有一活动空间12111,所述活动空间12111连通所述容纳槽1214,所述定位部122和所述弹性件123被容纳于所述固定板1211的所述活动空间12111,所述弹性件123的两端分别被连接于所述固定部121的所述固定板1211和所述定位部122。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122包括一活动板1221和至少一定位件1222,所述定位件1222自所述活动板1221的一端的向外延伸,并且所述定位件1222位于所述固定部121的所述容纳槽1214。对应地,所述限位杆20具有一活动槽22和一列限位槽23,所述活动槽22、所述限位槽23以及所述容纳腔21相互连通,一列所述限位槽23位于所述活动槽22下方,被容纳于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容纳腔21内的所述定位单元12的所述定位件1222能够在沿着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活动槽22形成的轨道滑动和能够被选择性地定位于一列所述限位槽23中的一个所述限位槽23,如此能够改变所述支撑臂300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121的所述固定板1211的所述活动空间12111是一个贯穿所述固定板1211的相对两侧,相应地,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的数量是两个,两个所述定位件1222被对称地延伸于所述活动板1221的相对两侧。所述限位杆20具有两个所述活动槽22和两列所述限位槽23,其中所述限位杆20的两个所述活动槽22相互对称,和两列所述限位槽23相互对称。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弹性件123具有弹性,且所述弹性件123的类型不受限制,所述弹性件123可以被实施为但不限于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活动槽22形成于所述限位槽23的上方。当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在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活动槽22形成的轨道移动时,所述限位杆20的用于形成所述活动槽22的内壁能够提供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向上的支撑力,并使得所述定位件1222挤压所述弹性件123,当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运动至对应于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限位槽23的位置,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在所述弹性件123的弹力作用下被推入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限位槽23内,以将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保持于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限位槽23内,此时,所述支撑臂300能够稳定地支撑所述置物主体200。在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脱离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限位槽23而运动至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活动槽22的过程中,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逐渐地挤压所述弹性件123而使所述弹性件123因产生弹性变形以积蓄回复弹力。优选地,所述定位件1222的横截面为圆形。优选地,所述弹性件123被倾斜地保持于所述固定部121的所述固定板1211和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活动板1221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形成于所述限位杆20的一侧的所述限位槽23的数量不受限制。优选地,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限位槽23的数量被实施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槽23自连接所述安装主体100的一端至连接所述置物主体200的一端依次间隔地排列,通过移动所述活动杆10的所述活动杆主体11使得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位于所述限位杆20的不同的所述限位槽23内,进而能够控制所述支撑臂300的长度,同时,也就能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整所述置物主体200和所述安装主体100之间具有不同的角度。举例来说,当所述支撑臂300的所述活动杆10的所述定位件1222位于所述限位杆20的最靠近所述安装主体100的所述限位槽23内时,所述置物主体200和所述安装主体100之间的角度为30°,并且,当所述活动杆10的所述定位件122位于所述限位杆20的最靠近所述置物主体200的所述限位槽23内时,所述置物主体200和所述安装主体100之间的角度为90°。

也就是说,当所述置物主体200和所述安装主体100之间的角度能够在30°至90°之间被选择,以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比如说,当使用者可以根据太阳光的照射方向来调整所述置物主体200和所述安装主体100之间的角度,以使得被悬挂于所述置物主体200的衣服能够的到充足的光照,还能够减少衣服之间相互遮挡阳光的现象。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具有不同长度的所述活动杆10、具有不同长度的所述限位杆20、不同数量的所述限位槽23、改变所述限位槽23的位置、或是设置具有不同间距的所述限位槽23的方式都能够改变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所述置物主体200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主体100转动的角度。比如说,参照图11A和图11B,通过增长所述支撑臂300的所述活动杆10的所述活动杆主体11的长度,当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位于所述限位杆20的最外侧的所述限位槽23内时,所述置物主体200和所述安装主体100之间的角度能够实现大于90度,进而方便使用者先将需要晾晒的衣服悬挂于所述置物主体200,或是可以直接将鞋子等物品搁置在所述置物主体200的上表面进行晾晒。值得一体的是,所述置物主体200和所述安装主体100之间的夹角大小不能成为对本发明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参照图9A至图11B,所述置物主体200和所述安装主体100之间的夹角可以被实施为小于90°、等于90°或是大于90°。

具体来说,参照图7,所述限位杆20包括一限位杆主体24和多个限位臂25,所述活动槽22形成于所述限位杆主体24,界定所述活动槽22的所述限位杆主体24一侧的内壁241弯曲地向内凹陷形成所述限位槽23,所述限位臂25位于相邻的所述限位槽23之间。所述限位臂25具有一个低端部251和自所述低端部251弯曲地向上延伸的所述高端部252,所述高端部252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活动杆主体11与所述置物主体200的连接位置一侧。所述限位臂25的所述高端部252的最外侧超过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限位槽23最内侧的切线位置,进而使得进入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限位槽23内的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受到所述限位臂25的所述高端部252的阻挡而不易脱离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限位槽23,以有利于所述置物主体200承载较重的物体。

更具体地,所述限位臂25具有一光滑的引导斜面253和一限位面254,所述限位面254弯曲地延伸于所述引导斜面253,相邻的所述限位臂25的所述引导斜面253和所述限位面254相连。当使用者向上转动所述置物主体200时,所述活动杆主体11受到与所述活动杆主体11延伸方向相同的作用力时,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能够从所述限位杆20的一个所述限位槽23运动至另一个所述限位槽23。比如说,在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位于所述限位杆20的第二个所述限位槽23内时,当所述活动杆主体11受到与所述活动杆主体11延伸方向相同的作用力时,位于所述限位杆20的第二个所述限位槽23内的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能够沿着所述限位臂25的所述引导斜面253运动,以使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能够脱离所述限位杆20的第二个所述限位槽23,此时,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逐渐挤压所述弹性件123而使所述弹性件123产生变形以积蓄弹力;当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运动至所述限位臂25的所述引导斜面253的最高点,即,所述限位臂25的所述高端部252的最高点,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位于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活动槽22内,此时所述弹性件123受到的挤压作用力最大,当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继续向外侧移动时,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受到所述弹性件123的弹性作用力将所述弹性件123推入所述限位杆20的第三个所述限位槽23内,所述限位臂25的所述限位面254能够贴合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的外表面,并且所述限位臂25所述限位面254的最外侧(所述限位臂5的所述高端部252的最外侧)超过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的横截面最内侧的切线位置,进而避免进入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限位槽23内的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参照图7,所述活动杆10包括一复位单元13,其中所述复位单元13具有相连通一容纳空间131和一复位空间132,其中所述复位空间132位于所述容纳空间131的左上方。所述复位单元13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定位单元12的所述固定部121的所述容纳槽1214内,并且所述复位单元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和所述复位空间132、与所述固定部121的所述容纳槽1214以及所述固定板1211的所述活动空间12111相互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能够在所述复位单元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和所述复位空间132之间运动,以在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运动至所述复位单元13的所述复位空间132后能够脱离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限位槽23。

所述限位杆20具有界定所述容纳腔21的一内壁201,所述活动杆10的所述复位单元13以被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内壁201挤压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容纳腔21内。具体地,所述复位单元13包括一移动部133、一活动臂134以及一弹性连接件135,并且所述复位单元13具有一挤压空间136,所述活动臂134自所述移动部133倾斜地向上延伸,并在所述活动臂134和所述移动部133之间形成所述挤压空间136,所述弹性连接件135连接于所述活动臂134的自由端和所述移动部133。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单元13以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内壁201挤压所述活动臂134并使得所述弹性连接件135发生形变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容纳腔21内。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弹性连接件135具有弹性,且所述弹性连接件135的类型不受限制,所述弹性连接件135可以被实施为但不限于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单元13具有一阻挡凸起137,所述阻挡凸起137延伸于所述移动部133。对应地,所述固定部121的所述阻挡端1213具有一阻挡槽12131,所述阻挡端1213包括两相互间隔的阻挡部12132,所述阻挡槽12131形成于所述阻挡部12132之间,且所述阻挡槽12131连通所述容纳槽1214。参照图9B和图10B,所述复位单元13能够以所述阻挡凸起137位于所述阻挡槽12131、且所述阻挡部12132的外表面贴合所述移动部133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固定部121的所述容纳槽1214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单元13能够在所述定位单元12的所述固定部121的所述延伸端1212和所述阻挡端1213之间来回移动,进而使得所述定位单元12的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能够在所述限位元件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和所述复位空间132之间来回移动,从而改变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状态。

具体来说,参照图9B和图10B,在通过将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从所述限位杆20的一个所述限位槽23移动到另一个所述限位槽23内以延长所述支撑臂300的长度的过程中,向上转动所述置物主体200,所述活动杆10的所述活动杆主体11拉动所述定位单元12向外移动,所述复位单元13的所述阻挡凸起137被保持于所述固定部121的所述阻挡端1213的所述阻挡槽12131内,所述定位单元12向外移动的过程中拉动所述复位单元13同步向外移动,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在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活动槽22和所述限位槽23之间移动,此时,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在所述复位单元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内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参照图7,所述限位杆20具有一辅助槽27和一复位槽28,所述活动槽22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辅助槽27和所述复位槽28,以使所述辅助槽27和所述复位槽28位于所述活动槽22的两端,所述辅助槽27和所述复位槽28连通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容纳腔21,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能够沿着所述辅助槽27和所述复位槽28形成的轨道滑动。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辅助槽27位于最外侧的所述限位槽23的外侧,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复位槽28位于最内侧的所述限位槽23的内侧。

具体地,参照图12A至13B,当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位于所述限位杆20的最外侧的所述限位槽23内时,继续向上转动所述置物主体200,所述置物主体200能够拉动所述活动杆10的所述活动杆主体11继续向外移动,所述定位单元12的所述定位件1222从所述限位杆20的最外侧的所述限位槽23内移动至所述辅助槽27内,当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运动至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辅助槽27的最外侧时,所述支撑臂300的长度达到最长。此时,向内转动所述置物主体200,所述支撑臂300的所述活动杆10的所述活动杆主体11向内移动,所述复位单元13受到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内壁201的摩擦阻力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也就是说,所述活动杆10的所述定位单元12相对于所述复位单元13向内移动,所述定位单元12的所述固定部121的所述阻挡端1213远离所述复位单元13的所述阻挡凸起137,所述阻挡凸起137离开所述阻挡端1213的所述阻挡槽12131。此时,当所述置物主体200相对于所述安装主体100继续向下转动时,所述活动杆主体11继续向内移动,所述定位单元12的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能够自所述复位单元13的所述容纳空间131进入所述复位空间132内。并且,当所述定位单元12的所述固定部121的所述固定板1211的所述延伸端1212贴合所述复位单元13的所述移动部133的外表面时,所述活动杆主体11推动所述定位单元12继续向内移动时,所述定位单元12的所述固定板121的所述延伸端1212推动着所述复位单元13朝向所述复位槽27方向移动。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定位单元12的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能够被始终保持于所述复位单元13的所述复位空间132的方式自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辅助槽27移动至所述复位槽28。

参照图7,具体来说,所述复位单元13具有一第一内壁1301、一第二内壁1302、一第三内壁1303、一第四内壁1304、一第五内壁1305以及一第六内壁1306,其中所述第二内壁1302自所述第一内壁1301垂直向上延伸,所述第三内壁1303倾斜地向左侧延伸于所述第二内壁1302,所述第四内壁1304垂直地向上延伸于所述第三内壁1303,所述第五内壁1305垂直地延伸于所述第四内壁1304,所述第六内壁1306自所述第五内壁1305向下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内壁1301相连接,进而在第一内壁1301、所述第二内壁1302、所述第三内壁1303、所述第四内壁1304、所述第五内壁1305以及所述第六内壁1306之间形成所述容纳空间131和所述复位空间132,且所述复位空间132位于所述容纳空间131的左上方。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内壁1302和所述第三内壁1303形成一曲面,当所述定位单元12相对于所述复位单元13向左侧运动时,所述定位单元12的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经过所述第二内壁1302,并移动至所述第三内壁1303,进而进入所述复位单元13的所述复位空间132内。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内壁1303的最高端高于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限位臂25的高端部252,当所述定位单元12的所述固定部121的所述延伸端1212能够推动所述复位单元13向内移动时,被保持于所述复位空间132内的所述定位件1222始终位于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限位臂25的高端部252的上方,进而使得所述定位件1222以保持于所述复位空间131的方式自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辅助槽28经过所述活动槽22并运动至所述复位槽28。

更进一步地,当所述活动杆10的所述定位单元12的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运动至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复位槽28的最内侧时,所述支撑臂300的长度达到最短,此时所述置物主体200能够转动至与墙面平行,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体积达到最小,参照图13B。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所述支撑臂300的所述活动杆10的所述复位单元13始终远离所述定位单元12的所述固定部121的所述阻挡端1213。

参照图8A和图8B,当使用者向外转动展开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的所述置物主体200时,所述支撑臂300的所述活动杆10的所述活动杆主体11向外移动,所述复位单元13受到所述限位杆20的所述内壁201的摩擦阻力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也就是说,所述活动杆10的所述定位单元12相对于所述复位单元13向外移动,所述定位单元12的所述固定部121的所述阻挡端1213靠近所述复位单元13的所述阻挡凸起137,所述阻挡凸起137进入所述阻挡端1213的所述阻挡槽12131,所述定位单元12的所述定位部122的所述定位件1222从所述复位单元13的所述复位空间132内移动至所述容纳空间131。所述定位单元12的所述阻挡凸起137能够贴合所述复位单元13的所述移动部133的表面,进而在所述活动杆主体11继续向外移动时,所述定位单元12的所述阻挡凸起137推动所述复位单元13向外运动。进一步地,通过调整所述定位件1222在所述活动槽22和所述限位槽23内的移动以调整所述支撑臂300的长度,进而改变所述置物主体200与所述安装主体100之间的角度。

所述支撑臂300进一步包括一外壳体30,所述外壳体30具有一外容纳腔31,所述活动杆10和所述限位杆20被容纳于所述外容纳腔31。优选地,所述外壳体30的长度大于所述限位杆20的长度,所述外壳体30能够包裹所述活动杆10和所述限位杆20,且所述外壳体30靠近所述活动杆10的所述活动杆主体11的端部的横截面逐渐减小至稍大于所述活动杆10的所述活动杆主体11,进而减小外部的灰尘或是其他杂物进入所述外容纳腔31内,以影响所述支撑臂300的正常收缩。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举例,其中不同实施例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根据本发明揭露的内容很容易想到但是在附图中没有明确指出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4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节省空间的办公用收纳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