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

文档序号:145947 发布日期:2021-10-26 浏览:3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nema for treating hepatic encephalopathy ) 是由 李梦阁 党中勤 党志博 李波 许向前 钤培国 王宇亮 于 2021-09-0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其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茵陈3.0~8.0份,生大黄1.0~5.0份,大腹皮1.0~4.5份,败酱草1.0~4.5份,郁金2.0~3.0份,石菖蒲2.0~3.0份,栀子2.0~3.0份,黄芩2.0~3.0份,黄柏2.0~3.0份,苦参2.0~3.0份,赤芍2.0~3.0份和五倍子1.0~2.0份。该中药灌肠剂醒脑迅速、副作用小、疗效确切、能够缩短疗程,且其对于重症肝病之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临床治疗肝性脑病有效率在90%以上。(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nema for treating hepatic encephalopathy, which is prepared from the follow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aw materials in parts by weight: 3.0-8.0 parts of oriental wormwood, 1.0-5.0 parts of raw rhubarb, 1.0-4.5 parts of pericarpium arecae, 1.0-4.5 parts of herba patriniae, 2.0-3.0 parts of radix curcumae, 2.0-3.0 parts of rhizoma acori graminei, 2.0-3.0 parts of fructus gardeniae, 2.0-3.0 parts of radix scutellariae, 2.0-3.0 parts of cortex phellodendri, 2.0-3.0 parts of radix sophorae flavescentis, 2.0-3.0 parts of radix paeoniae rubra and 1.0-2.0 parts of gallnu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nema has the advantages of quick refreshment, small side effect and definite curative effect, can shorten the treatment course, has good treatment effect on complications such as hepatic encephalopathy of severe liver diseases and the like, and has the effective rate of over 90 percent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hepatic encephalopathy.)

一种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

背景技术

肝性脑病(HE)是肝脏生理功能严重障碍,或者因门-体分流等因素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患者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病情进展迅速,极易出现嗜睡、昏迷、行为异常、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是慢性重型肝病较为常见且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患者死亡率较高。目前尚无治疗肝性脑病的理想药物,临床多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循证医学资料表明,中医药对肝性脑病的治疗具有增效作用。

针对现有肝性脑病的治疗药物存在费用高、部分患者因消化道症状、精神神经症状口服药物困难、疗效不满意等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患者能够接受,而且不易复发、便于临床推广的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治疗肝性脑病药物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该中药灌肠剂醒脑迅速、副作用小、疗效确切、能够缩短疗程,且其对于重症肝病之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临床治疗肝性脑病有效率在90%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其是由以下中药原料制成:茵陈、生大黄、大腹皮、败酱草、石菖蒲、郁金、栀子、黄芩、黄柏、苦参、赤芍和五倍子。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药灌肠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茵陈3.0~8.0份,生大黄1.0~5.0份,大腹皮1.0~4.5份,败酱草1.0~4.5份,郁金2.0~3.0份,石菖蒲2.0~3.0份,栀子2.0~3.0份,黄芩2.0~3.0份,黄柏2.0~3.0份,苦参2.0~3.0份,赤芍2.0~3.0份和五倍子1.0~2.0份。

优选地,所述的中药灌肠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茵陈5.0份,生大黄3.0份,大腹皮3.0份,败酱草3.0份,郁金2.0份,石菖蒲2.0份,栀子2.0份,黄芩2.0份,黄柏2.0份,苦参2.0份,赤芍2.0份和五倍子1.0份。

一种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茵陈3.0~8.0份,生大黄1.0~5.0份,大腹皮1.0~4.5份,败酱草1.0~4.5份,郁金2.0~3.0份,石菖蒲2.0~3.0份,栀子2.0~3.0份,黄芩2.0~3.0份,黄柏2.0~3.0份,苦参2.0~3.0份,赤芍2.0~3.0份和五倍子1.0~2.0份;

(2)对所取的中药原料进行前处理:将所述原料药清洗、干燥备用;

(3)取步骤(2)中的原料药放入砂锅或不锈钢锅内加水没过药面,浸泡30分钟;再加热煮沸45分钟后,滤取煎煮液,药渣加水再煎煮1次,时间35分钟;合并两次煎煮液,静置24小时,滤除沉淀物,取药液分装于输液袋中,115℃灭菌40分钟即得中药灌肠剂。

一种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茵陈3.0~8.0份,生大黄1.0~5.0份,大腹皮1.0~4.5份,败酱草1.0~4.5份,郁金2.0~3.0份,石菖蒲2.0~3.0份,栀子2.0~3.0份,黄芩2.0~3.0份,黄柏2.0~3.0份,苦参2.0~3.0份,赤芍2.0~3.0份和五倍子1.0~2.0份;

(2)对所取的中药原料进行前处理:将所述原料药清洗、干燥备用;

(3)取步骤(2)的原料药放入煎药机中加水没过药面,浸泡30分钟后,再密闭煎煮30分钟,滤取煎煮液,在无菌条件下将煎煮液分装于输液袋中,密封即得中药灌肠剂。

一种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通过直肠直接吸收药物以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草药灌肠剂。

一种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

本发明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使用方法为:将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高位保留灌肠,每日1次。

保留灌肠方法:①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向病人及家属解释,以取得合作。②灌肠时嘱患者臀部抬高10cm,采取左侧卧位,以提高治疗效果。③折管拔出后,以卫生纸在肛门处轻轻按揉,嘱病人保留1小时以上,以利药物吸收。

针对现有肝性脑病的治疗药物存在费用高、部分患者因神志异常、消化道症状较重、口服药物困难、疗效不满意等问题,发明人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并参考大量循证医学资料,研制成中药灌肠剂,经临床研究观察发现其具有较好的通腑降浊、醒脑开窍作用。给药途径之所以选择灌肠,因灌肠液能直接作用于肠道,一方面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毒素排泄,并有助于及时恢复肠道功能,保护肠道屏障;另一方面药物经肠粘膜吸收后进入门静脉直达肝脏、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到达脑部等发挥整体治疗作用。正如清代名医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所述“外治之理,亦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主要是说外治与内治的道理是相同的,内服的药物也可以通过外用灌肠吸收而发挥作用。

中医文献中虽然无“肝性脑病”名词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黄疸”、“瘟黄”、“鼓胀”、“厥证”、“神昏”等疾病的范畴。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久则谵语,甚者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症因脉治》:“热极生痰,上熏心肺,神识昏迷,则不语作矣”。《证治汇补·黄病》:“瘀血发黄,喜忘如狂,溺清便黑……瘀热入心发黄”。中医认为本病属于肝脾功能失调,气机不畅,肠腑不通,湿热、痰浊、瘀毒内蕴,蒙蔽清窍、扰乱神明所致,治疗应通腑导滞、清热利湿、化瘀解毒、醒脑开窍。

醒脑灌肠方中茵陈、生大黄性味苦、寒,主要归肝胆之经,苦以降泄,寒可清热,具有清热利湿、化瘀解毒、通腑降浊功效,为君药;大腹皮、败酱草通腑解毒,石菖蒲、郁金醒脑开窍,四者共为臣药;栀子、黄芩、黄柏、苦参、赤芍,清热利湿、凉血活血、解毒,共为佐药;五倍子酸涩收敛,一可防止通下太过伤及正气,二可酸化肠道,防止氨的产生和吸收,三可防止肠道出血,用为使药。全方合用共凑通腑导滞、清热利湿、化瘀解毒、醒脑开窍之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肝性脑病灌肠剂所含中药有效成分即可在结肠局部发挥通腑、排毒作用,又可经肠粘膜吸收,通过直肠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进入门静脉,不经胃酸及消化酶破坏,直达肝脏并进入体循环发挥全身治疗作用。能够促进肝功能恢复,有抗菌、消炎、护肝、利胆、退黄、降低血氨、促醒作用,克服了部分患者因神志异常、昏迷、严重消化道反应口服药物困难的弊端。同时,由于该灌肠剂药源充足,加工制作容易,应用方便,无耐药性及不良反应发生,因而更有利于临床药效的发挥,降低了肝性脑病合并肝功异常患者的用药风险。

本发明中药配方中各原料药理如下:

茵陈:味苦、辛,性寒。归脾、胃、肝、胆经。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湿疮瘙痒等。

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治疗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大腹皮:味辛,性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行气宽中,利水消肿。用于治疗胃肠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通以及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症。

败酱草:味辛、苦,性寒。归胃、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用于治疗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

郁金:味苦、辛,性寒。归肝、胆、心经。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用于治疗热病神昏、癫痫痰闭、气滞血瘀痛证、吐血衄血、湿热黄疸等症。

石菖蒲:味苦、辛,性温。归心、胃经。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智。用于治疗痰蒙清窍、神志昏迷、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失眠健忘等症。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血、痈疮肿毒等症。

黄柏: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治疗湿热带下、黄疸泻痢、脚气痿证、疮疡肿毒、阴虚劳热等症。

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肝、肺、胃经。清热,泻火,凉血。用于治疗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及扭伤肿痛。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治疗温毒发班、血热吐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肝郁胁痛、癥瘕腹痛等症。

五倍子:味酸、涩,性寒。归肺、大肠、肾经。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用于治疗咳嗽咯血、久泻久痢、便血崩漏、湿疮肿毒等症。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的配方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结合大量具体实践科学得到的,安全可靠,各组分间协同作用,药物从肠道透入吸收发挥通腑导滞、清热利湿、化瘀解毒、醒脑开窍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刺激胃肠蠕动,并从直肠吸收药物作用于肝胆、胃肠、心脑,从而起到调整脏腑功能,发挥整体调节功效,醒脑迅速,促进大便通畅,加速毒素排出,对于重症肝病之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临床治疗肝性脑病有效率在90%以上;

2.本发明中药灌肠剂组分原料价廉易得,制备简单,相比内服药,本发明灌肠剂外用即可,使用方便,安全性高,患者易于接受,不良反应率极低,便于临床推广,该灌肠剂的研制成功是中医药治疗肝性脑病的一大创新,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性脑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其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茵陈3.0份,生大黄2.0份,大腹皮2.0份,败酱草2.0份,郁金2.0份,石菖蒲2.0份,栀子2.0份,黄芩2.0份,黄柏2.0份,苦参2.0份,赤芍2.0份和五倍子1.0份。

所述原料重量每剂每份为10g。

所述的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取以下所述重量分数的中药原料:茵陈3.0份,生大黄2.0份,大腹皮2.0份,败酱草2.0份,郁金2.0份,石菖蒲2.0份,栀子2.0份,黄芩2.0份,黄柏2.0份,苦参2.0份,赤芍2.0份和五倍子1.0份。

(2)对所取的中药原料进行前处理:将所述原料药清洗、干燥备用;

(3)取3剂步骤(2)中所述的原料药放入砂锅或不锈钢锅内加水没过药面上边2cm,浸泡30分钟;加热煮沸45分钟后,滤取煎煮液,药渣加水再煎煮1次,时间35分钟;合并两次煎煮液,静置24小时,滤除沉淀物,取药液200ml分装于250ml输液袋中,115℃灭菌40分钟即得。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所含中药组分及其重量份数为:茵陈5.0份,生大黄3.0份,大腹皮3.0份,败酱草3.0份,郁金2.5份,石菖蒲2.50份,栀子2.5份,黄芩2.5份,黄柏2.5份,苦参2.50份,赤芍2.5份和五倍子1.5份;

所述原料重量每剂每份为10g。

所述的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取以下所述重量分数的中药原料:茵陈5.0份,生大黄3.0份,大腹皮3.0份,败酱草3.0份,郁金2.5份,石菖蒲2.50份,栀子2.5份,黄芩2.5份,黄柏2.5份,苦参2.50份,赤芍2.5份,五倍子1.5份;

(2)对所取的中药原料进行前处理:将所述原料药清洗、干燥备用;

(3)取3剂步骤(2)所述的原料药放入砂锅或不锈钢锅内加水没过药面上边2cm,浸泡30分钟;加热煮沸45分钟后,滤取煎煮液,药渣加水再煎煮1次,时间1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静置24小时,滤除沉淀物,取药液200ml分装于250ml输液袋中,115℃灭菌40分钟即得。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所含中药组分及其重量份数为:茵陈8.0份,生大黄5.0份,大腹皮4.5份,败酱草4.5份,郁金3.0份,石菖蒲3.0份,栀子3.0份,黄芩3.0份,黄柏3.0份,苦参3.0份,赤芍3.0份和五倍子2.0份;

所述原料重量每剂每份为10g。

所述的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取以下所述重量分数的中药原料:茵陈8.0份,生大黄5.0份,大腹皮4.5份,败酱草4.5份,郁金3.0份,石菖蒲3.0份,栀子3.0份,黄芩3.0份,黄柏3.0份,苦参3.0份,赤芍3.0份,五倍子2.0份;

(2)对所取的中药原料进行前处理:将所述原料药清洗、干燥备用;

(3)取3剂步骤(2)所述的原料药放入砂锅或不锈钢锅内加水没过药面上边2cm,浸泡30分钟;加热煮沸45分钟后,滤取煎煮液,药渣加水再煎煮1次,时间35分钟;合并两次煎煮液,静置24小时,滤除沉淀物,取药液200ml分装于250ml输液袋中,115℃灭菌40分钟即得。

实施例4

实施例4制备获得一种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其与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的中药原料组分组成以及对中药原料的前处理相同(制备方法中步骤(1)和步骤(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其煎药采用煎药机煎药,具体为:(3)取3剂步骤(2)中所述的原料药放入煎药机中加水没过药面上边2cm,浸泡30分钟后,再密闭煎煮30分钟,滤取煎煮液,在无菌条件下密封成每袋200ml药液备用。

实施例5

实施例5制备获得一种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其与实施例2所述的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的中药原料组分组成以及对中药原料的前处理相同(制备方法中步骤(1)和步骤(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其煎药采用煎药机煎药(步骤(3)不同),具体为:(3)取3剂步骤(2)中所述的原料药放入煎药机中加水没过药面上边2cm,浸泡30分钟后,再密闭煎煮30分钟,滤取煎煮液,在无菌条件下密封成每袋200ml药液备用。

实施例6

实施例6制备获得一种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其与实施例3所述的治疗肝性脑病的中药灌肠剂的中药原料组分组成以及对中药原料的前处理相同(制备方法中步骤(1)和步骤(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其煎药采用煎药机煎药(步骤(3)不同),具体为:(3)取3剂步骤(2)中所述的原料药放入煎药机中加水没过药面上边2cm,浸泡30分钟后,再密闭煎煮30分钟,滤取煎煮液,在无菌条件下密封成每袋200ml药液备用。

临床应用

1一般资料

1.1诊断标准:参考肝硬化肝性脑病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2018年)

(1)有肝硬化病史、神经精神异常的表现与血氨测定等辅助检查,并排除其他神经精神异常。

(2)采用Wese-Haven分级法对肝性脑病分级,对3级以上者可进一步采用Glasgow昏迷量表评估昏迷程度。

(3)轻微型肝性脑病的诊断则依据肝性脑病心理学评分(PHES),其中数字连接试验-A(NCT-A)及数字符号试验(DST)两项均阳性即可诊断轻微型肝性脑病。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符合以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已知对该类中药组成成份过敏者;2)合并严重的活动性感染;3)合并有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及其他系统性疾病者;4)合并恶性肿瘤、严重的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5)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2病例选择:选择符合纳入标准、中医辨证属于神昏之湿热瘀毒内蕴、蒙蔽清窍患者共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31例中,男23例,女8例;年龄(46.28±11.52)岁;其中慢性乙型肝炎25例,慢性丙型肝炎5例,其他1例;Child-Pugh分级:A级6例,B级18例,C级7例;HE1级3例,HE2级12例,HE3级16例;病程(12.47±7.16)年。对照组31例中,男24例,女7例;年龄(47.31±10.62)岁;其中慢性乙型肝炎23例,慢性丙型肝炎6例,其他2例;Child-Pugh分级:A级7例,B级18例,C级6例;HE1级4例,HE2级12例,HE3级15例;病程(13.24±8.1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清淡、低脂、低蛋白饮食;乳果糖口服液口服,一次15ml,一日3次;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给予支链氨基酸、20%人血白蛋白、门冬氨酸鸟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及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静脉滴注。

2.2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得的醒脑灌肠剂保留灌肠,保留时间为1小时左右。两组均治疗2周为1疗程。

3疗效标准

参考肝硬化肝性脑病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2018年),制定如下综合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精神紊乱、昏迷、嗜睡、行为异常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意识清晰,血氨水平恢复至正常范围;有效:患者精神紊乱、昏迷、嗜睡、行为异常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意识较清晰,肝性脑病(HE)分期为Ⅰ期,或减少Ⅰ~Ⅱ期,血氨水平明显降低但尚未恢复至正常范围;无效:患者精神紊乱、昏迷、嗜睡、行为异常等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意识障碍有加重趋势,血氨水平未降低甚至有明显升高。

4智力试验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取数字连接试验(NCT)及数字符号试验(SDT)等方法行智力试验,NCT:白纸上分散有1~25个数字,要求患者尽快且正确的用笔将1~25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连线连接起来,记录试验所需时间(秒);SDT:1~9数字与9种不同的符号相对应,患者需尽快且准确的将符号填下在对应的数字下,每组正确记为1分,倒转记为0.5分,错误记为0分。统计所有项目的总评分。

5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校正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H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6结果

对照组治疗第6天有1位患者发生肝肾综合征而死亡。观察组第9天有1位患者因转院而退出研究。对照组脱落1例,观察组脱落1例。

6.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观察组30例中,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30例中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综合疗效比较〔例(%)〕

注:1)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

6.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CT时间及SDT评分情况: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CT时间及SDT评分比较

注: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2)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6.3两组治疗前后血氨(AMON)、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MON、LPS、TNF-α及IL-6水平变化情况

注: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2)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6.4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血清白蛋白(ALB)改善情况见表4。

表4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

注:1)与治疗前比较:P<0.01;2)与对照组比较:P<0.05

6不良反应观察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7结论

中药醒脑灌肠剂保留灌肠,通过药物的直接经肠道吸收以及肠道局部治疗双重作用,可以起到通腑导滞、清热利湿、化瘀解毒、醒脑开窍作用,能够尽早改善胃肠蠕动功能,促进粪便及毒素排泄,有效防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及氨的吸收,从而达到醒脑开窍、促进肝性脑病的恢复。本组病人观察结果提示,对于肝性脑病治疗,在西医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剂可迅速缓解患者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及神志转醒,对于缓解患者症状、防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及氨中毒等有积极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