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业务对象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文档序号:1470093 发布日期:2020-02-21 浏览: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业务对象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Business object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 是由 覃才俊 秦元河 韩杰 王艳辉 于 2018-08-1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对象的处理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第二视联网终端接收来自视联网节点服务器的业务对象的初始化指令,对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初始化操作;第二视联网终端接收来自第一视联网终端的业务对象的处理请求,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获取业务对象的第一数据;第二视联网终端将第一数据转换为第二数据并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第一视联网终端展示第二数据并接收针对第二数据的第一操作,将操作结果发送至第二视联网终端;第二视联网终端将操作结果发送至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对操作结果进行展示。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processing a business object, wherein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the second video network terminal receives an initialization instruction of a service object from the video network node server and performs initialization operation on the e-governm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the second video network terminal receives a processing request of a service object from the first video network terminal, and first data of the service object is acquired through the e-governm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the second video network terminal converts the first data into second data and sends the second data to the first video network terminal, the first video network terminal displays the second data, receives first operation aiming at the second data and sends an operation result to the second video network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video network terminal sends the operation result to the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and the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displays the operation result.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stability and the safety of data transmission in the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 system.)

一种业务对象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业务对象的处理方法和一种业务对象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政务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现有的电子政务系统基于因特网架构,采用典型的开放系统互联协议,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受网络环境的影响较大,而且,数据泄漏的风险较大,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业务对象的处理方法和相应的一种业务对象的处理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业务对象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视联网中,所述视联网包括:视联网节点服务器、第一视联网终端、第二视联网终端和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所述视联网节点服务器分别与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和第二视联网终端进行通信,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和第二视联网终端进行通信,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与所述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进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接收来自所述视联网节点服务器的业务对象的初始化指令,并根据所述初始化指令对所述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初始化操作;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的业务对象的处理请求,并根据所述处理请求通过所述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获取业务对象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人脸图像、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签名图片、二维码扫描结果;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将所述第一数据转换为支持视联网协议的第二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用于展示所述第二数据,并接收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二数据的第一操作,将第一操作的操作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将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结果发送至所述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所述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用于对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结果进行展示。

可选地,所述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包括:数据获取单元、数据处理和设备控制单元,以及,集线器,其中,所述集线器分别与所述数据获取单元,以及,数据处理和设备控制单元进行通信,所述数据获取单元包括图像采集单元、身份证信息读取单元、指纹信息采集单元、电子签批单元和二维码扫描单元。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和设备控制单元用于通过预设的解密算法对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图像进行解密操作,得到第一人脸图像,并将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与所述身份证信息读取单元读取到的第二人脸图像进行人脸比对。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和设备控制单元用于通过预设的优化算法将所述电子签批单元获取到的签名点阵轨迹数据转换为所述签名图片。

可选地,所述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还用于接收第二用户针对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结果的第二操作,并将所述第二操作的操作结果通过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返回至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二操作的操作结果的所述第一操作。

可选地,所述视联网还包括:城域服务器,所述城域服务器与所述视联网节点服务器进行通信;所述视联网节点服务器用于向所述城域服务器发送业务对象的启动请求指令,所述城域服务器用于对所述启动请求指令进行验证操作,并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向所述视联网节点服务器返回表示验证通过的启动应答指令;所述视联网节点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启动应答指令建立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和第二视联网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业务对象的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应用于视联网中,所述视联网包括:视联网节点服务器、第一视联网终端、第二视联网终端和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所述视联网节点服务器分别与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和第二视联网终端进行通信,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和第二视联网终端进行通信,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与所述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进行通信,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包括:初始化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视联网节点服务器的业务对象的初始化指令,并根据所述初始化指令对所述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初始化操作;获取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的业务对象的处理请求,并根据所述处理请求通过所述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获取业务对象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人脸图像、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签名图片、二维码扫描结果;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转换为支持视联网协议的第二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用于展示所述第二数据,并接收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二数据的第一操作,将第一操作的操作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结果发送至所述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所述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用于对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结果进行展示。

可选地,所述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包括:数据获取单元、数据处理和设备控制单元,以及,集线器,其中,所述集线器分别与所述数据获取单元,以及,数据处理和设备控制单元进行通信,所述数据获取单元包括图像采集单元、身份证信息读取单元、指纹信息采集单元、电子签批单元和二维码扫描单元。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和设备控制单元用于通过预设的解密算法对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图像进行解密操作,得到第一人脸图像,并将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与所述身份证信息读取单元读取到的第二人脸图像进行人脸比对。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和设备控制单元用于通过预设的优化算法将所述电子签批单元获取到的签名点阵轨迹数据转换为所述签名图片。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视联网中,其中,视联网包括视联网节点服务器、第一视联网终端、第二视联网终端和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视联网节点服务器分别与第一视联网终端和第二视联网终端进行通信,第一视联网终端和第二视联网终端进行通信,第二视联网终端与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视联网终端接收来自视联网节点服务器的业务对象的初始化指令,并根据初始化指令对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初始化操作,初始化之后的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可以获取业务对象的相关数据。第二视联网终端接收来自第一视联网终端的业务对象的处理请求,并根据处理请求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获取业务对象的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人脸图像、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签名图片、二维码扫描结果。第二视联网终端将第一数据转换为支持视联网协议的第二数据,并将第二数据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第一视联网终端用于展示第二数据,并接收第一用户针对第二数据的第一操作,将第一操作的操作结果发送至第二视联网终端。第二视联网终端将第一操作的操作结果发送至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用于对第一操作的操作结果进行展示。

本发明实施例应用视联网的特性,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可以获取业务对象的相关数据,即第一数据,如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等等。第二视联网终端将业务对象的第一数据转换为支持视联网协议的第二数据,并将转换后的第二数据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在第一视联网终端上可以对第二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如进行行政审批等,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视联网终端,第二视联网终端再转发处理结果至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可以展示处理结果。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在视联网环境下对业务对象进行相关处理,可以应用在视联网环境下的电子政务系统中,提高了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视联网的组网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节点服务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接入交换机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以太网协转网关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业务对象的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视联网的电子政务远程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种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种电子政务会议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种业务对象的处理系统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视联网是网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一个实时网络,能够实现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互联网应用推向高清视频化,高清面对面。

视联网采用实时高清视频交换技术,可以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将所需的服务,如高清视频会议、视频监控、智能化监控分析、应急指挥、数字广播电视、延时电视、网络教学、现场直播、VOD点播、电视邮件、个性录制(PVR)、内网(自办)频道、智能化视频播控、信息发布等数十种视频、语音、图片、文字、通讯、数据等服务全部整合在一个系统平台,通过电视或电脑实现高清品质视频播放。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下对视联网进行介绍:

视联网所应用的部分技术如下所述:

网络技术(Network Technology)

视联网的网络技术创新改良了传统以太网(Ethernet),以面对网络上潜在的巨大视频流量。不同于单纯的网络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或网络电路交换(CircuitSwitching),视联网技术采用网络分组交换满足Streaming(译为成流、流、连续播送,是一种数据传送技术,把收到的数据变成一个稳定连续的流,源源不断地送出,使用户听到的声音或看到的图像十分平稳,而且用户在整个数据传送完之前就可以开始在屏幕上进行浏览)需求。视联网技术具备分组交换的灵活、简单和低价,同时具备电路交换的品质和安全保证,实现了全网交换式虚拟电路,以及数据格式的无缝连接。

交换技术(Switching Technology)

视联网采用以太网的异步和包交换两个优点,在全兼容的前提下消除了以太网缺陷,具备全网端到端无缝连接,直通用户终端,直接承载IP数据包。用户数据在全网范围内不需任何格式转换。视联网是以太网的更高级形态,是一个实时交换平台,能够实现目前互联网无法实现的全网大规模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网络视频应用推向高清化、统一化。

服务器技术(Server Technology)

视联网和统一视频平台上的服务器技术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器,它的流媒体传输是建立在面向连接的基础上,其数据处理能力与流量、通讯时间无关,单个网络层就能够包含信令及数据传输。对于语音和视频业务来说,视联网和统一视频平台流媒体处理的复杂度比数据处理简单许多,效率比传统服务器大大提高了百倍以上。

储存器技术(Storage Technology)

统一视频平台的超高速储存器技术为了适应超大容量和超大流量的媒体内容而采用了最先进的实时操作系统,将服务器指令中的节目信息映射到具体的硬盘空间,媒体内容不再经过服务器,瞬间直接送达到用户终端,用户等待一般时间小于0.2秒。最优化的扇区分布大大减少了硬盘磁头寻道的机械运动,资源消耗仅占同等级IP互联网的20%,但产生大于传统硬盘阵列3倍的并发流量,综合效率提升10倍以上。

网络安全技术(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视联网的结构性设计通过每次服务单独许可制、设备与用户数据完全隔离等方式从结构上彻底根除了困扰互联网的网络安全问题,一般不需要杀毒程序、防火墙,杜绝了黑客与病毒的攻击,为用户提供结构性的无忧安全网络。

服务创新技术(Service Innovation Technology)

统一视频平台将业务与传输融合在一起,不论是单个用户、私网用户还是一个网络的总合,都不过是一次自动连接。用户终端、机顶盒或PC直接连到统一视频平台,获得丰富多彩的各种形态的多媒体视频服务。统一视频平台采用“菜谱式”配表模式来替代传统的复杂应用编程,可以使用非常少的代码即可实现复杂的应用,实现“无限量”的新业务创新。

视联网的组网如下所述:

视联网是一种集中控制的网络结构,该网络可以是树型网、星型网、环状网等等类型,但在此基础上网络中需要有集中控制节点来控制整个网络。

如图1所示,视联网分为接入网和城域网两部分。

接入网部分的设备主要可以分为3类:节点服务器,接入交换机,终端(包括各种机顶盒、编码板、存储器等)。节点服务器与接入交换机相连,接入交换机可以与多个终端相连,并可以连接以太网。

其中,节点服务器是接入网中起集中控制功能的节点,可控制接入交换机和终端。节点服务器可直接与接入交换机相连,也可以直接与终端相连。

类似的,城域网部分的设备也可以分为3类:城域服务器,节点交换机,节点服务器。城域服务器与节点交换机相连,节点交换机可以与多个节点服务器相连。

其中,节点服务器即为接入网部分的节点服务器,即节点服务器既属于接入网部分,又属于城域网部分。

城域服务器是城域网中起集中控制功能的节点,可控制节点交换机和节点服务器。城域服务器可直接连接节点交换机,也可直接连接节点服务器。

由此可见,整个视联网络是一种分层集中控制的网络结构,而节点服务器和城域服务器下控制的网络可以是树型、星型、环状等各种结构。

形象地称,接入网部分可以组成统一视频平台(圈中部分),多个统一视频平台可以组成视联网;每个统一视频平台可以通过城域以及广域视联网互联互通。

视联网设备分类

1.1本发明实施例的视联网中的设备主要可以分为3类:服务器,交换机(包括以太网网关),终端(包括各种机顶盒,编码板,存储器等)。视联网整体上可以分为城域网(或者国家网、全球网等)和接入网。

1.2其中接入网部分的设备主要可以分为3类:节点服务器,接入交换机(包括以太网网关),终端(包括各种机顶盒,编码板,存储器等)。

各接入网设备的具体硬件结构为:

节点服务器:

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201、交换引擎模块202、CPU模块203、磁盘阵列模块204。

其中,网络接口模块201,CPU模块203、磁盘阵列模块204进来的包均进入交换引擎模块202;交换引擎模块202对进来的包进行查地址表205的操作,从而获得包的导向信息;并根据包的导向信息把该包存入对应的包缓存器206的队列;如果包缓存器206的队列接近满,则丢弃;交换引擎模202轮询所有包缓存器队列,如果满足以下条件进行转发:1)该端口发送缓存未满;2)该队列包计数器大于零。磁盘阵列模块204主要实现对硬盘的控制,包括对硬盘的初始化、读写等操作;CPU模块203主要负责与接入交换机、终端(图中未示出)之间的协议处理,对地址表205(包括下行协议包地址表、上行协议包地址表、数据包地址表)的配置,以及,对磁盘阵列模块204的配置。

接入交换机:

如图3所示,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下行网络接口模块301、上行网络接口模块302)、交换引擎模块303和CPU模块304。

其中,下行网络接口模块301进来的包(上行数据)进入包检测模块305;包检测模块305检测包的目的地址(DA)、源地址(SA)、数据包类型及包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符合,则分配相应的流标识符(stream-id),并进入交换引擎模块303,否则丢弃;上行网络接口模块302进来的包(下行数据)进入交换引擎模块303;CPU模块204进来的数据包进入交换引擎模块303;交换引擎模块303对进来的包进行查地址表306的操作,从而获得包的导向信息;如果进入交换引擎模块303的包是下行网络接口往上行网络接口去的,则结合流标识符(stream-id)把该包存入对应的包缓存器307的队列;如果该包缓存器307的队列接近满,则丢弃;如果进入交换引擎模块303的包不是下行网络接口往上行网络接口去的,则根据包的导向信息,把该数据包存入对应的包缓存器307的队列;如果该包缓存器307的队列接近满,则丢弃。

交换引擎模块303轮询所有包缓存器队列,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分两种情形:

如果该队列是下行网络接口往上行网络接口去的,则满足以下条件进行转发:1)该端口发送缓存未满;2)该队列包计数器大于零;3)获得码率控制模块产生的令牌。

如果该队列不是下行网络接口往上行网络接口去的,则满足以下条件进行转发:1)该端口发送缓存未满;2)该队列包计数器大于零。

码率控制模块208是由CPU模块204来配置的,在可编程的间隔内对所有下行网络接口往上行网络接口去的包缓存器队列产生令牌,用以控制上行转发的码率。

CPU模块304主要负责与节点服务器之间的协议处理,对地址表306的配置,以及,对码率控制模块308的配置。

以太网协转网关

如图4所示,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下行网络接口模块401、上行网络接口模块402)、交换引擎模块403、CPU模块404、包检测模块405、码率控制模块408、地址表406、包缓存器407和MAC添加模块409、MAC删除模块410。

其中,下行网络接口模块401进来的数据包进入包检测模块405;包检测模块405检测数据包的以太网MAC DA、以太网MAC SA、以太网length or frame type、视联网目的地址DA、视联网源地址SA、视联网数据包类型及包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符合则分配相应的流标识符(stream-id);然后,由MAC删除模块410减去MAC DA、MAC SA、length or frame type(2byte),并进入相应的接收缓存,否则丢弃;

下行网络接口模块401检测该端口的发送缓存,如果有包则根据包的视联网目的地址DA获知对应的终端的以太网MAC DA,添加终端的以太网MAC DA、以太网协转网关的MACSA、以太网length or frame type,并发送。

以太网协转网关中其他模块的功能与接入交换机类似。

终端:

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业务处理模块和CPU模块;例如,机顶盒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视音频编解码引擎模块、CPU模块;编码板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视音频编码引擎模块、CPU模块;存储器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CPU模块和磁盘阵列模块。

1.3城域网部分的设备主要可以分为3类:节点服务器,节点交换机,城域服务器。其中,节点交换机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交换引擎模块和CPU模块;城域服务器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交换引擎模块和CPU模块构成。

2、视联网数据包定义

2.1接入网数据包定义

接入网的数据包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目的地址(DA)、源地址(SA)、保留字节、payload(PDU)、CRC。

如下表所示,接入网的数据包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DA SA Reserved Payload CRC

目的地址(DA)由8个字节(byte)组成,第一个字节表示数据包的类型(例如各种协议包、组播数据包、单播数据包等),最多有256种可能,第二字节到第六字节为城域网地址,第七、第八字节为接入网地址。

源地址(SA)也是由8个字节(byte)组成,定义与目的地址(DA)相同。

保留字节由2个字节组成。

payload部分根据不同的数据报的类型有不同的长度,如果数据报的类型是各种协议包,则payload部分的长度是64个字节,如果数据报的类型是单组播数据包,则payload部分的长度是32+1024=1056个字节,当然并不仅仅限于以上2种。

CRC有4个字节组成,其计算方法遵循标准的以太网CRC算法。

2.2城域网数据包定义

城域网的拓扑是图型,两个设备之间可能有2种、甚至2种以上的连接,即节点交换机和节点服务器、节点交换机和节点交换机、节点交换机和节点服务器之间都可能超过2种连接。但是,城域网设备的城域网地址却是唯一的,为了精确描述城域网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引入参数:标签,来唯一描述一个城域网设备。

本说明书中标签的定义和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MPLS)的标签的定义类似,假设设备A和设备B之间有两个连接,那么数据包从设备A到设备B就有2个标签,数据包从设备B到设备A也有2个标签。标签分入标签、出标签,假设数据包进入设备A的标签(入标签)是0x0000,这个数据包离开设备A时的标签(出标签)可能就变成了0x0001。城域网的入网流程是集中控制下的入网过程,也就意味着城域网的地址分配、标签分配都是由城域服务器主导的,节点交换机、节点服务器都是被动的执行而已,这一点与MPLS的标签分配是不同的,MPLS的标签分配是交换机、服务器互相协商的结果。

如下表所示,城域网的数据包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DA SA Reserved 标签 Payload CRC

即目的地址(DA)、源地址(SA)、保留字节(Reserved)、标签、payload(PDU)、CRC。其中,标签的格式可以参考如下定义:标签是32bit,其中高16bit保留,只用低16bit,它的位置是在数据包的保留字节和payload之间。

基于视联网的上述特性,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构思之一,遵循视联网的协议,第二视联网终端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获取到业务对象的第一数据,将第一数据转换为支持视联网协议的第二数据后,将第二数据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在第一视联网终端上可以对第二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如行政审批等。第一视联网终端将处理结果返回至第二视联网终端,第二视联网终端再将处理结果转发至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展示。

参照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业务对象的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视联网中,其中,视联网包括视联网节点服务器、第一视联网终端、第二视联网终端和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视联网节点服务器分别与第一视联网终端和第二视联网终端进行通信,第一视联网终端和第二视联网终端进行通信,第二视联网终端与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进行通信,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第二视联网终端接收来自视联网节点服务器的业务对象的初始化指令,并根据初始化指令对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初始化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视联网节点服务器用于管理各视联网终端,建立视联网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并转发视联网中的各种数据等。第一视联网终端和第二视联网终端可以为支持视联网协议、包含各种业务功能的终端设备,包含但不限于机顶盒、编码器、解码器、电子政务终端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具体可以包括数据获取单元、数据处理和设备控制单元,以及,集线器。其中,集线器分别与数据获取单元,以及,数据处理和设备控制单元进行通信。数据获取单元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如高拍仪)、身份证信息读取单元、指纹信息采集单元、电子签批单元和二维码扫描单元等。

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获取业务对象的相关数据之前,需要先经过初始化操作,具体地,视联网节点服务器向第二视联网终端发送业务对象的初始化指令,第二视联网终端将该初始化指令转发至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接收到初始化指令之后,根据该初始化指令进行初始化操作,本发明实施例对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初始化操作不作具体限制。

步骤502,第二视联网终端接收来自第一视联网终端的业务对象的处理请求,并根据处理请求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获取业务对象的第一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视联网终端与第二视联网终端可以为相对而言的两种视联网终端,其中,第一视联网终端可以为上级视联网终端,第二视联网终端可以为下级视联网终端。第一视联网终端用于发出业务对象的处理请求,该处理请求通过第二视联网终端转发至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

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初始化操作之后,接收到第二视联网终端发来的业务对象的处理请求,可以根据处理请求获取业务对象的相关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获取到的业务对象的相关数据可以称为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人脸图像、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签名图片、二维码扫描结果。其中,人脸图像可以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中的图像采集单元获得,身份证信息可以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中的身份证信息读取单元获得,指纹信息可以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中的指纹信息采集单元获得,签名图片可以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中的电子签批单元获得,二维码扫描结果可以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中的二维码扫描单元获得。

步骤503,第二视联网终端将第一数据转换为支持视联网协议的第二数据,并将第二数据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获取到第一数据之后,第二视联网终端从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获取到第一数据,并将第一数据转换为支持视联网协议的第二数据,进而将第二数据通过视联网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二视联网终端将第一数据转换为支持视联网协议的第二数据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以及,视联网协议不作具体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视联网终端即上级视联网终端接收到第二数据之后,第一视联网终端可以展示第二数据,并接收第一用户针对第二数据的第一操作,将第一操作的操作结果发送至第二视联网终端。其中,第一用户即第一视联网终端的操作用户,该第一用户具有对第二数据进行第一操作的权限,该第一操作可以为对第二数据进行审核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用户和第一操作不作具体限制。

步骤504,第二视联网终端将第一操作的操作结果发送至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以在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上对第一操作的操作结果进行展示。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视联网终端将第一操作的操作结果发送至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在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上对第一操作的操作结果进行展示。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的用户即第二用户可以查看第一操作的操作结果。若该第一操作的操作结果中包含了对业务对象的相关数据进行修改的建议,则第二用户可以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对第一操作的操作结果进行第二操作,该第二操作可以为对第一数据进行修改,或者,重新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输入第一数据等等。第二操作的操作结果可以为经过修改或者重新输入的第一数据。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将第二操作的操作结果通过第二视联网终端返回至第一视联网终端,第一视联网终端接收并展示第二操作的操作结果。第一用户可以重新对第二操作的操作结果进行第一操作,直至第一用户确认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获取到的业务对象的相关数据符合业务对象的预设要求为止。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操作的操作结果通过第二视联网终端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的过程中,第二视联网终端仍然需要将第二操作的操作结果转换为支持视联网协议的操作结果,具体的转换过程可以参照上述第二视联网终端对第一数据转换为第二数据的相关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视联网中,其中,视联网包括视联网节点服务器、第一视联网终端、第二视联网终端和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视联网节点服务器分别与第一视联网终端和第二视联网终端进行通信,第一视联网终端和第二视联网终端进行通信,第二视联网终端与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视联网终端接收来自视联网节点服务器的业务对象的初始化指令,并根据初始化指令对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初始化操作,初始化之后的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可以获取业务对象的相关数据。第二视联网终端接收来自第一视联网终端的业务对象的处理请求,并根据处理请求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获取业务对象的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人脸图像、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签名图片、二维码扫描结果。第二视联网终端将第一数据转换为支持视联网协议的第二数据,并将第二数据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第一视联网终端用于展示第二数据,并接收第一用户针对第二数据的第一操作,将第一操作的操作结果发送至第二视联网终端。第二视联网终端将第一操作的操作结果发送至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用于对第一操作的操作结果进行展示。

本发明实施例应用视联网的特性,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可以获取业务对象的相关数据,即第一数据,如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等等。第二视联网终端将业务对象的第一数据转换为支持视联网协议的第二数据,并将转换后的第二数据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在第一视联网终端上可以对第二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如进行行政审批等,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视联网终端,第二视联网终端再转发处理结果至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可以展示处理结果。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在视联网环境下对业务对象进行相关处理,可以应用在视联网环境下的电子政务系统中,提高了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关于业务对象的处理方法的说明,下面介绍一种基于视联网的电子政务远程处理系统,如图6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视联网终端、接入交换机、视联网节点服务器、节点交换机和城域服务器。在实际应用中,由城域服务器和节点交换机组成的电子政务远程处理中心可以对县级电子政务平台和村级电子政务平台进行远程管理。其中,县级电子政务平台和村级电子政务平台可以由一台视联网节点服务器、一台接入交换机、若干台视联网终端和若干台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组成。视联网终端和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之间传输的是普通的电子政务数据,视联网终端、接入交换机和视联网节点服务器之间传输的是视联网业务数据,视联网节点服务器、节点交换机和城域服务器之间传输的是视联网控制指令。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的结构如图7所示,该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主要可以包括:数据获取单元、数据处理和设备控制单元、集线器和数据传输接口。其中,数据获取单元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高拍仪、身份证信息读取模块、指纹信息采集模块、电子签批模块和二维码扫描模块。数据获取单元中的各模块或装置均与集线器连接。数据处理和设备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其他外部设备、输入/输出各种数据,并将获得的数据进行解码、解析、重构、提取出所需的部分数据。数据传输接口可以发送数据至视联网终端,也可以从视联网终端接收数据,再发给外部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外部设备可以包括打印机等等,外部设备可以与集线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数据处理和设备控制单元可以通过预设的解密算法对身份证上的图像进行解密操作,得到第一人脸图像,并将第一人脸图像与从身份证上读取到的第二人脸图像进行人脸比对,人脸比对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人脸识别和匹配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当第一人脸图像与第二人脸图像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第一人脸图像和第二人脸图像表示同一个人;当第一人脸图像与第二人脸图像的相似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第一人脸图像和第二人脸图像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人。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电子签批模块获取到的是签名点阵轨迹数据,该签名点阵轨迹数据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分辨率低;二是扫描间隔长(每秒扫描40次)。如果直接显示签名点阵轨迹数据,则会造成签名不清晰、签名断裂等问题。因此,数据处理和设备控制单元可以通过预设的优化算法将电子签批模块获取到的签名点阵轨迹数据转换为签名图片。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和设备控制单元除了可以进行人脸比对和签名图片转换之外,还可以对文档进行拍照、压缩图片、二维码扫描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数据处理和设备控制单元的具体功能不做限制。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集线器可以为通用串行总线集线器,将数据获取单元中的各模块或装置均与集线器连接,解决了视联网终端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不足的问题。而且,集线器与数据处理和设备控制单元连接,数据处理和设备控制单元负责处理相关数据,将视联网终端从繁重的数据处理中解脱出来,减轻了视联网终端的处理压力。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关于一种基于视联网的电子政务远程处理系统的说明,下面介绍一种电子政务会议的处理系统,如图8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城域服务器、上级视联网终端、视联网节点服务器、下级视联网终端和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其中,视联网节点服务器向城域服务器申请开启电子政务业务,城域服务器经验证后同意开启业务。视联网节点服务器通知上、下级的视联网终端,上级视联网终端和下级视联网终端之间建立会议链接,开启视频业务。同时下级视联网终端开始初始化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上级视联网终端开始行政审批,向下级视联网终端发起业务请求,下级视联网终端收到业务请求后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获取所需数据(办理人提供的有效证件、资料等),并转换成支持视联网协议的数据后,返回给上级视联网终端。上级视联网终端向工作人员显示采集到的数据,由工作人员进行审批处理。审批处理完成后,将处理结果发送给下级视联网终端,并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反馈给办理用户。电子政务业务处理完成后,下级视联网终端告知视联网节点服务器业务完成。视联网节点服务器告知城域服务器业务完成,申请关闭电子政务会议。城域服务器验证通过后,同意关闭电子政务会议。视联网节点服务器通知上、下级视联网终端关闭电子政务会议,下级视联网终端关闭与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的链接。

在实际应用中,在政府的各种行政审批中,需要采集办理者的各种信息,进行验证、比对、存档等多种操作。特别是在乡镇一***业务时,办理者往往来自路途遥远的不同地方。为了方便群众办理业务,同时也为了节约政府人力资源,提出了可以远程办理业务的电子政务系统。可以在村、屯一级设立电子政务服务中心,不需要额外增加行政人员,仅需要部署相关的终端设备,通过网络与上级政府连接,实现无纸化办公、远程行政审批等功能。

进一步地,由于实现了无人办公,就不得不考虑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如果将信息通过公网传输,就存在传输延时、数据破坏、数据篡改、数据偷窃等可能。为了避免此问题,在电子政务会议的处理系统中加入了视联网技术,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和安全性。

参照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业务对象的处理系统实施例的结构框图,该系统可以应用于视联网中,视联网包括视联网节点服务器、第一视联网终端、第二视联网终端和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其中,视联网节点服务器分别与第一视联网终端和第二视联网终端进行通信,第一视联网终端和第二视联网终端进行通信,第二视联网终端与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进行通信,该系统中的第二视联网终端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初始化模块901,用于接收来自视联网节点服务器的业务对象的初始化指令,并根据初始化指令对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初始化操作。

获取模块902,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视联网终端的业务对象的处理请求,并根据处理请求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获取业务对象的第一数据,第一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人脸图像、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签名图片、二维码扫描结果。

转发模块903,用于将第一数据转换为支持视联网协议的第二数据,并将第二数据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第一视联网终端用于展示第二数据,并接收第一用户针对第二数据的第一操作,将第一操作的操作结果发送至第二视联网终端。

发送模块904,用于将第一操作的操作结果发送至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用于对第一操作的操作结果进行展示。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包括:数据获取单元、数据处理和设备控制单元,以及,集线器,其中,集线器分别与数据获取单元,以及,数据处理和设备控制单元进行通信,数据获取单元包括图像采集单元、身份证信息读取单元、指纹信息采集单元、电子签批单元和二维码扫描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数据处理和设备控制单元用于通过预设的解密算法对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图像进行解密操作,得到第一人脸图像,并将第一人脸图像与身份证信息读取单元读取到的第二人脸图像进行人脸比对。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数据处理和设备控制单元用于通过预设的优化算法将电子签批单元获取到的签名点阵轨迹数据转换为签名图片。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终端还用于接收第二用户针对第一操作的操作结果的第二操作,并将第二操作的操作结果通过第二视联网终端返回至第一视联网终端,第一视联网终端还用于接收第一用户针对二操作的操作结果的第一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该视联网还包括:城域服务器,城域服务器与视联网节点服务器进行通信;视联网节点服务器用于向城域服务器发送业务对象的启动请求指令,城域服务器用于对启动请求指令进行验证操作,并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向视联网节点服务器返回表示验证通过的启动应答指令;视联网节点服务器还用于根据启动应答指令建立第一视联网终端和第二视联网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

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业务对象的处理方法和一种业务对象的处理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映射开销传送/接收方法、装置、OTN设备及存储介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