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的保护套及其安装方法与喉罩及其组装方法

文档序号:1494780 发布日期:2020-02-07 浏览:2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医疗器械的保护套及其安装方法与喉罩及其组装方法 (Protective sleeve of medical instrument and mounting method thereof, laryngeal mask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 是由 林必盛 林家莹 林家龙 于 2018-07-2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医疗器械的保护套及其安装方法与喉罩及其组装方法,保护套包含两套筒部,两套筒部一端相接,另一端为开口,且开口面积小于医疗器械;安装时,将其中一套筒部拉撑套设于医疗器械外,接着将另一套筒部反折,并拉撑套设于第一层套筒部外,由此仅需单一物品便可达到双层保护,如此安全且方便使用;通过使内径较小的两套筒部拉撑套设,且第二层套筒部套设于第一层套筒部外,以确保与医疗器械的密合度,以免影响医疗器械使用及避免气体进入;而通过保护套形成喉罩的气囊,不仅可通过双层保护避免漏气,也方便于喉罩使用后替换而免于消毒。(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otective sleeve of a medical instrument and an installation method thereof, a laryngeal mask and an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wherein the protective sleeve comprises two sets of cylinder parts, one ends of the two sets of cylinder parts are connected, the other ends of the two sets of cylinder parts are provided with openings, and the area of the openings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medical instrument; when the medical device is installed, one sleeve part is pulled, expanded and sleeved outside the medical device, the other sleeve part is folded reversely and pulled, expanded and sleeved outside the first layer of sleeve part, and therefore double-layer protection can be achieved only by a single article, and the medical device is safe and convenient to use; the two sleeve parts with smaller inner diameters are pulled, braced and sleeved, and the second layer of sleeve parts are sleeved outside the first layer of sleeve parts, so that the tightness between the second layer of sleeve parts and the medical instrument is ensured, the use of the medical instrument is prevented from being influenced, and gas is prevented from entering the second layer of sleeve parts; the air bag of the laryngeal mask is formed by the protective sleeve, so that air leakage can be avoided through double-layer protection, and the laryngeal mask can be replaced conveniently after being used to avoid disinfection.)

医疗器械的保护套及其安装方法与喉罩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的保护套及其安装方法,尤指一种超声波探头、喉镜、肠镜、内视镜或喉罩的保护套及其安装方法,以及该保护套所形成气囊的喉罩与该喉罩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医疗器械,例如超声波探头、喉镜、肠镜、内视镜及喉罩等等,于使用时均会频繁与患者的皮肤、粘沫或组织液接触(特别是手术时),而为了避免该些粘沫或组织液沾粘在医疗器械上,进而传染给其他病患,因此所述医疗器械都需在使用完毕后进行消毒,或是采用可抛弃式的医疗器械。

然而,消毒的缺点在于,消毒过程若不确实,则还是有传染病毒给其他病患的可能,又或者是有些消毒方式可能会破坏医疗器械的结构,或甚至有些医疗器械有消毒次数的限制等等;除此之外,消毒设备的购买也需花费一定成本,并且消毒过程也是费时费力。

至于采用抛弃式的医疗器械,则会大幅提高成本,并且某些医疗器械可能因为结构特殊、不易分解等特性,而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不环保。

为解决前述缺点,有些医疗器械会套设一保护套,由此医疗器械使用后仅需替换掉保护套即可;然而现有技术中实际上并未针对各种医疗器械设计专门的保护套,而往往是采用现有的产品来凑合使用,例如以超声波探头为例,往往会使用保险套来作为保护套,然而保险套的形状特殊,例如尖端有一突出部等等,且开口周缘处较不服贴,如此将导致保险套无法贴合于超声波探头上,进而导致影响超声波的成像,且也造成气体容易进入到保险套与超声波探头之间而进一步影响成像的画面质量;除此之外,保险套内含润滑液等油脂,也因此仍需要清洁;最后,纵使是保险套,其使用时仍有破裂的可能,其安全性仍有不足,而更谈不上以其他产品作为保护套使用时的安全性。

此外,现有技术的喉罩也有相同的问题,不论是消毒或抛弃式均各有其缺点,并且喉罩本身的形状特异,也不易使用保护套来套设;除此之外,现有技术的喉罩的气囊在使用时也有破裂而漏气的可能,而一旦漏气便会失去喉罩的功能,故安全性仍有待提升。

因此,现有技术的医疗器械的保护方式,实有待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器械的保护套及其安装方法与喉罩及其组装方法,该保护套可通过简单的安装方式给予医疗器械双层的保护,并可服贴于医疗器械上,且成本较低,此外该保护套可作为喉罩可替换的气囊,由此方便使用。

为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医疗器械的保护套,其用以套设于一医疗器械,且包含:

一保护套本体,其为弹性材质,且包含一第一套筒部及一第二套筒部,该第一套筒部的一端与该第二套筒部的一端相连接,该第一套筒部相对于该第二套筒部的另一端为一开口,该第一套筒部的开口的面积小于用以套设的该医疗器械的面积,该第二套筒部相对于该第一套筒部的另一端为一开口,该第二套筒部的开口的面积小于用以套设的该医疗器械的面积。

为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医疗器械的保护套的安装方法,其中包含以下步骤:

准备一保护套本体,该保护套本体为弹性材质,且包含一第一套筒部及一第二套筒部,该第一套筒部的一端与该第二套筒部的一端相连接,该第一套筒部相对于该第二套筒部的另一端为一开口,该第二套筒部相对于该第一套筒部的另一端为一开口;

将该保护套本体的该第一套筒部拉撑后,套设于一医疗器械外,接着使该第一套筒部恢复体积并包覆贴靠于该医疗器械外;接着将该第二套筒部反折并拉撑后,套设于该第一套筒部外,并使该第二套筒部恢复体积并包覆贴靠于该第一套筒部外。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仅需通过简单的操作(套设第一套筒部后反折第二套筒部再套设一次),便可达到双层保护的功效,如此一来纵使外层的第二套筒部因各种原因而破裂,则仍有内层的第一套筒部可保护医疗器械,如此可有提提升安全性,以避免医疗器械受到污染;并且仅需单一物品便可达到双层保护,而不须使用两个套子来重复套两次,因此方便操作使用;再者,本发明通过使弹性材质且内径较小的两套筒部拉撑套设于医疗器械外,以可达到服贴的效果,并且通过使第二套筒部反折回来后再度套设于第一套筒部外,更可紧迫第一套筒部使其紧贴于医疗器械,由此确保保护套本体与医疗器械的密合度,以避免影响医疗器械的使用(例如超声波探头的成像),以及避免气体进入医疗器械与保护套本体之间等等;本发明由此方便使用、有效提升安全性及密合度,并且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消毒及抛弃式的做法,更是大幅降低成本。

为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以保护套形成气囊的喉罩,其中包含:

一进气管;

一外扩部,其设于该进气管的一端,该外扩部成形有一与该进气管相连通的通气口;

一保护套本体,其套设于该进气管及该外扩部外,该保护套本体为弹性材质,且包含一第一套筒部及一第二套筒部,该第一套筒部的一端与该第二套筒部的一端相连接,该第一套筒部相对于该第二套筒部的另一端为一开口;该第一套筒部及该第二套筒部的连接处贯穿形成有一通道,该通道连通该第一套筒部的内部空间及该第二套筒部的内部空间;

一反折环,其套设于该保护套本体的该第一套筒部外,该第一套筒部沿着该反折环反折,并以该反折环为分界分成一包覆部及一反折部,该包覆部与该第二套筒部相连接;

其中,该通道套设于该进气管外,该包覆部套设包覆于该外扩部外,该反折部套设包覆于该包覆部外,该反折环位于该外扩部的该通气口的外侧。

为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以保护套形成气囊的喉罩的组装方法,其中包含:

准备一保护套本体、一进气管、一外扩部及一反折环;该保护套本体为弹性材质,且包含一第一套筒部及一第二套筒部,该第一套筒部的一端与该第二套筒部的一端相连接,该第一套筒部相对于该第二套筒部的另一端为一开口,该第二套筒部相对于该第一套筒部的另一端为一开口;该外扩部设于该进气管的一端,且该外扩部成形有一与该进气管相连通的通气口;

将该保护套本体套设于该进气管外,且使该第一套筒部套设包覆于该外扩部外,接着套设一反折环于该第一套筒部外,并使该第一套筒部沿着该反折环反折,其中该第一套筒部套设于该外扩部的部分为一包覆部,该第一套筒部沿着该反折环反折的部分为一反折部,该第一套筒部反折后,该反折部套设包覆于该包覆部外;

最后于该第一套筒部的该包覆部及该反折部之间打气,以形成一气囊。

本发明使用时,仅需于进气管外套设一气管套,并使保护套本体套设于气管套外,由此喉罩使用后,仅需替换掉作为气囊使用的保护套本体及气管套即可,由于喉罩上形状最复杂的地方的气囊便是由可抛弃式的保护套本体所形成,因此无须另外设置保护套,而进气管仅是单纯的管体,因此气管套的包覆设置也相当容易,本发明由此方便于喉罩使用后进行替换保护套本体及气管套。

优选地,所述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其中该第一套筒部及该第二套筒部的连接处贯穿形成有一通道,该通道连通该第一套筒部的内部空间及该第二套筒部的内部空间。

优选地,所述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其中该第一套筒部及该第二套筒部的连接处偏离该第一套筒部的中心及该第二套筒部的中心。

优选地,所述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其中该第一套筒部的外壁面环绕突出成形有至少一第一环凸肋,该至少一第一环凸肋相邻于该第一套筒部的开口。

优选地,所述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其中该第一套筒部与该第二套筒部的连接处的外壁面环绕突出成形有至少一连接环凸肋。

优选地,所述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其中该第一套筒部的内壁面突出成形有多个第一内长肋,所述第一内长肋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一套筒部及该第二套筒部的连线平行。

优选地,所述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其中该第一套筒部的外壁面突出成形有多个第一外长肋,所述第一外长肋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一套筒部及该第二套筒部的连线平行。

优选地,所述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其中该第一套筒部的壁厚自该第一套筒部与该第二套筒部的连接处朝向该第一套筒部的开口而渐增。

优选地,所述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其中该第一套筒部沿该第一套筒部及该第二套筒部的连线的长度,大于该第二套筒部沿该第一套筒部及该第二套筒部的连线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其进一步包含有一管体,该管体自该第二套筒部的开口穿设进该第二套筒部内,且贯穿该保护套本体的该通道,并穿设进该第一套筒部内。

优选地,所述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其中该第一套筒部及该第二套筒部的连接处套设紧迫固定该管体。

优选地,所述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其进一步包含有一管体,该管体穿设进该第一套筒部内,且贯穿该第一套筒部的壁面而穿出该第一套筒部外。

优选地,所述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其中该第一套筒部的壁面突出有一凸点。

优选地,所述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其进一步包含有两固定环,其分别结合于该第一套筒部的开口的周缘以及该第二套筒部的开口的周缘,该两固定环为弹性材质,且该两固定环的形状对应于用以套设的该医疗器械的***轮廓。

优选地,所述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其进一步包含有一辅助管,其穿设于该保护套本体的该第一套筒部内,且撑开该第一套筒部。

优选地,所述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其中该辅助管包含一纸卷,其穿设于该保护套本体的该第一套筒部内,且撑开该第一套筒部;该纸卷为一长纸条螺旋卷绕而成,且该长纸条位于螺旋状最内侧的一端穿设于该第一套筒部内。

优选地,所述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其中该辅助管进一步包含一线体,该线体缠绕固定于该纸卷外,且随着该纸卷的该长纸条螺旋卷绕于该长纸条的外壁面。

优选地,所述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的安装方法,其中将该第二套筒部反折并包覆贴靠于该第一套筒部外后,对该保护套本体内打水,并使该保护套本体膨胀。

优选地,所述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的安装方法,其中进一步准备一管体,该管体穿设进该保护套本体的该第一套筒部内;将该第二套筒部反折并包覆贴靠于该第一套筒部外后,从该管体对该医疗器械及该第一套筒部之间打水。

优选地,所述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的安装方法,其中将该第二套筒部反折并包覆贴靠于该第一套筒部外后,对该保护套本体内抽气,并使该保护套本体紧迫贴靠于该医疗器械外。

优选地,所述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的安装方法,其中进一步准备一管体,该管体穿设进该保护套本体的该第一套筒部内;将该第二套筒部反折并包覆贴靠于该第一套筒部外后,从该管体对该医疗器械及该第一套筒部之间抽气。

优选地,所述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的安装方法,其中将该第二套筒部反折并拉撑之前,将该第一套筒部与该第二套筒部的连接处移动至该医疗器械的一端面外,接着才将该第二套筒部反折套设于该第一套筒部外。

优选地,所述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的安装方法,其中进一步准备两固定环,其分别结合于该第一套筒部的开口的周缘以及该第二套筒部的开口的周缘,该两固定环为弹性材质,且该两固定环的形状对应于用以套设的该医疗器械的***轮廓;将该保护套本体的该第一套筒部套设于该医疗器械外时,使该第一套筒部上的该固定环套设卡合于该医疗器械上;将该保护套本体的该第一套筒部套设于该第二套筒部外时,使该第二套筒部上的该固定环套设卡合于该第一套筒部内的该医疗器械上。

优选地,所述的喉罩,其中进一步包含有一管体,其贯穿该反折部并穿设进该反折部与该包覆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喉罩,其中该反折部上突出有一凸点,该管体贯穿该凸点而穿设进该反折部与该包覆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喉罩,其中该第二套筒部朝向该第一套筒部地反折并套设包覆于该第一套筒部的该反折部外。

优选地,所述的喉罩,其中进一步包含有一管体,其贯穿该第二套筒部及该反折部,并穿设进该反折部与该包覆部之间;该第二套筒部上突出有一凸点,该管体贯穿该凸点。

优选地,所述的喉罩的组装方法,其中进一步准备一管体,该管体贯穿该反折部并穿设进该反折部与该包覆部之间,并通过该管体对该反折部与该包覆部之间打气。

优选地,所述的喉罩的组装方法,其中该第一套筒部反折后,该第二套筒部朝向该第一套筒部地反折并套设包覆于该第一套筒部的该反折部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保护套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保护套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保护套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端视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保护套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外观图。

图5及图6是本发明的保护套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侧视使用示意图。

图7至图11是本发明的保护套的安装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动作示意图。

图12至图14是本发明的保护套的安装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动作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喉罩的通气管及外扩部的立体外观图。

图16至图21是本发明的喉罩的组装方法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包含一保护套本体10,该保护套本体10可单独使用以套设于一医疗器械外,但也配合其他元件共同使用以增加其功能,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医疗器械的保护套进一步包含一管体20及两固定环30。

前述的保护套本体10为弹性材质,且具体来说是高韧性及高延展性的材质,由此确保具有一定的变形量同时又不易破裂,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更同时是不遮光且不折射的材质,如此当用于超声波探头等医疗器械时,可避免妨碍到超声波的成像;再者,保护套本体10可采用较柔软的材质,如此可降低表面张力而得以服贴于医疗器械,进而避免空气轻易进入医疗器械与保护套本体10之间。

保护套本体10包含一第一套筒部11及一第二套筒部12,第一套筒部11的一端与第二套筒部12的一端相连接;第一套筒部11相对于第二套筒部12的另一端为一开口,且第一套筒部11的开口的面积小于用以套设的医疗器械50的面积(可参考图7所示),由此确保能紧贴包覆于医疗器械外;第二套筒部12相对于第一套筒部11的另一端为一开口,且第二套筒部12的开口的面积同样小于用以套设的医疗器械的面积,以同样确保能紧贴包覆于医疗器械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套筒部11、12均略呈喇叭状,即两套筒部11、12自两套筒部11、12的连接处而朝向各自的开口而略微扩张,但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筒部11的长度大于第二套筒部12的长度,此处的长度是指沿着第一套筒部11及第二套筒部12的连线方向的长度;且第一套筒部11的内径与第二套筒部12的内径相同;但长度及内径均不以此为限,两套筒部11、12也可等长,或者是第一套筒部11的内径大于或小于第二套筒部12的内径。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筒部11与第二套筒部12的连接处的外壁面环绕突出成形有至少一连接环凸肋13,且较佳为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环凸肋13,由此可强化第一套筒部11与第二套筒部12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尤其当保护套本体10使用时第二套筒部12会进行反折等作动,因此两套筒部11、12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也很重要;此外,通过设置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环凸肋13,如此便可在两个连接环凸肋13之间缠绕线体15等物,如此具有固定线体15位置的功能(如图7所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筒部11的外壁面环绕突出成形有至少一第一环凸肋111,且较佳地为一个第一环凸肋111,该第一环凸肋111相邻于第一套筒部11的开口;第二套筒部12的外壁面环绕突出成形有至少一第二环凸肋121,且较佳地为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环凸肋121,该两第二环凸肋121相邻于第二套筒部12的开口;第一环凸肋111及第二环凸肋121均具有强化开口处结构强度的功能,以确保可缩紧并紧迫于医疗器械或他物,由此使保护套本体10与医疗器械之间形成封闭的环境以避免空气进入等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筒部11的内壁面突出成形有多个第一内长肋112,第一套筒部11的外壁面突出成形有多个第一外长肋113,所述第一内长肋112及所述第一外长肋113的延伸方向与两套筒部11、12的连线平行;此外,第二套筒部12的内壁面突出成形有多个第二内长肋122,第二套筒部12的外壁面突出成形有多个第二外长肋123,所述第二内长肋122及所述第二外长肋123的延伸方向与两套筒部11、12的连线平行;通过所述内长肋112、122及外长肋113、123的设置,可大幅提高保护套本体10的延展性,使其可拉伸得更长。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筒部11的壁厚自两套筒部11、12的连接处朝向第一套筒部11的开口而渐增,第二套筒部12的壁厚自两套筒部11、12的连接处朝向第二套筒部12的开口而渐增,由此同样有助于提高保护套本体10的延展性,使其可拉撑得更宽及更长,并且也可确保两套筒部11、12的开口周缘处得以有效贴合于医疗器械上,进而形成封闭的环境以避免空气进入等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筒部11的壁面突出有一凸点114,第二套筒部12的壁面也突出有一凸点124,该两凸点114、124可视情形突出于套筒部的内壁面或外壁面,凸点114、124是供他物贯穿套筒部时让该物贯穿使用,由此增大被贯穿处的体积以强化结构,进而避免因为壁厚过薄而导致被贯穿处于拉撑后裂开;而具体而言,凸点114、124可让管体或针筒的针等物来贯穿,但不以管体或针筒为限;此外,凸点114、124也可视情形而只成形于第一套筒部11或第二套筒部12。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筒部11及第二套筒部12的连接处贯穿形成有一通道14,该通道14连通两套筒部11、12的内部空间,并可供其他物品贯穿其中,或是让两套筒部11、12得以同时套设于他物,由此增加保护套本体10的泛用性;但不以此为限,也可视情形而让两套筒部11、12改为不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两套筒部11、12的连接处及通道14偏离第一套筒部11的中心及第二套筒部12的中心(如图2及图3所示),但不以此为限,也可位于中心处。

前述的管体20与保护套本体10有多种配合使用方式,例如可贯穿保护套本体10的壁面,或是贯穿保护套本体10的通道14等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管体20是自第二套筒部12的开口穿设进第二套筒部12内,且贯穿保护套本体10的通道14后,穿设进第一套筒部11内,此种装设方式是为了让管体20的一端最后可连通于医疗器械与第一套筒部11之间,以便于该处进行各种操作,例如打水、抽气等等,因此管体20装设的位置不以此为限,也可改变管体20装设的位置来使管体20的一端最后可连通于两套筒部11、12之间等等。

亦或是,管体20可穿设进该第一套筒部11内后再贯穿第一套筒部11的凸点114而穿出第一套筒部11外,由此当第一套筒部11自行反折使用时,管体20的一端便会连通于第一套筒部11反折而形成的空间(如图18所示)等等;总之,管体20与保护套本体10可依使用情形而有多种不同的配合使用方式。

此外,当管体20贯穿保护套本体10的通道14时,两套筒部11、12的连接处可进一步套设紧迫固定管体20,以固定管体20与保护套本体10的相对位置;具体来说,可通过线体15缠绕的方式紧迫固定管体20(如图7所示),或是可改用束带等器具来紧迫也可。

另外,管体20相比于保护套本体10的另一端可设置一单向阀21,且具体来说是指示球单向阀,该单向阀21可为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由此可避免通过管体20打气、打水或抽气等用途时,会造成漏水或漏气等情形。

前述的两固定环30分别结合于两套筒部11、12的开口的周缘,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环30是设置于开口周缘的内侧,且分别被第一套筒部11及第二套筒部12紧迫固定,例如进一步通过线体或束带等方式紧迫固定,但不以此为限,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固定,或是不设置于套筒部内,而改设邻近于开口的其他位置等等;此外,当固定环30设置于开口周缘的内侧时,两套筒部11、12上的第一环凸肋111及第二环凸肋121也有助于紧迫固定环30,并且,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环凸肋121同样有助于缠绕线体等物,并进而通过线体来紧迫固定固定环30。

两固定环30为弹性材质,且两固定环30的形状对应于用以套设的医疗器械的***轮廓,由此两套筒部11、12的开口处便可卡合固定于医疗器械上,具体来说,两固定环30是分别卡合于医疗器械的两较宽的地方,但不以此为限,也可为卡合在医疗器械上形状较特殊的地方,或者是在医疗器械上设置相对应的结构或形状来与固定环30相配合固定也可;此外,固定环30使用时也不以卡合为限,例如也可通过高摩擦力的材质或结构来抵靠于医疗器械,并由此达到固定的效果等等。

而固定环30除了帮助两套筒部11、12的开口周缘固定于医疗器械外,同时也具有防漏水及漏气的功能,两套筒部11、12的开口周缘原本便会紧贴于医疗器械的外壁面而具有一定的防漏水及漏气的功能,但固定环30可再进一步强化前述效果。此外,为了强化防滑、防漏等能力,固定环30的内侧可以进一步凹设有一环槽,以配合设置O型环等元件。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保护套本体10A也可进一步搭配一辅助管40A,辅助管40A一端穿设于保护套本体10A的第一套筒部11A内,且撑开第一套筒部11A;由此使用时,医疗器械50A可直接通过辅助管40A而穿设于第一套筒部11A内,以达到方便安装保护套本体10A的功效;并且当医疗器械50A穿设于第一套筒部11A内后,可直接让保护套本体10A安装于医疗器械50A上,而无须卸下辅助管40A,由此例如于手术进行时,医师便可直接使用该医疗器械50A,而当该医疗器械50A使用到一半而需要暂时让其他人拿取时,未刷手(手部未进行消毒)的人也可握持辅助管40A的另一端,并可避免污染到医疗器械50A,而待医师需要再次使用时,未刷手的人便一样可递给医师使用,而医师则同样握持于医疗器械50A;由此方便让未刷手的人于一定距离外参与手术的进行。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管40A包含一纸卷41A及一线体42A,纸卷41A穿设于保护套本体10A的第一套筒部11A内,纸卷41A为一长纸条螺旋卷绕而成,且长纸条位于螺旋状最内侧的一端(也就是内径最小的一端)穿设于第一套筒部11A内;由此使用时,可通过卷动该纸卷41A来缩小纸卷41A的内径进而让被撑开的第一套筒部11A恢复内径而逐渐贴合于医疗器械50A上;此外,通过卷动纸卷41A而可改变内径,更可因此而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医疗器械50A;另外,线体42A缠绕固定于纸卷41A外,且随着纸卷41A的长纸条螺旋卷绕于长纸条的外壁面,由此可通过拉动线体42A来进行前述的卷动及缩小纸卷41A,并且最后线体42A还可直接缠绕在第一套筒部11A外以使第一套筒部11A紧迫套设医疗器械50A,由此方便使用;在本实施方式中,线体42A为铁丝,但不以此为限;此外线体42A被拉动时,线体42A是通过摩擦力来带动纸卷41A卷动,但不以此为限,部分的线体42A也可粘合于纸卷41A上。

请参阅图7至图11所示,本发明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的安装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包含以下步骤:

请参阅图7所示,准备一保护套本体10,保护套本体10为弹性材质,且包含一第一套筒部11及一第二套筒部12,第一套筒部11的一端与第二套筒部12的一端相连接,第一套筒部11相对于第二套筒部12的另一端为一开口,第二套筒部12相对于第一套筒部11的另一端为一开口;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套本体10如同前述,有一管体20是自第二套筒部12的开口穿设进第二套筒部12内,且贯穿保护套本体10的通道14后,穿设进第一套筒部11内,且有一线体15缠绕于两套筒部11、12的连接处来紧迫固定管体20,但不以此为限;本发明的安装方法的保护套本体10及相关元件的构造可与前述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的保护套本体10及相关元件的构造完全相同,但不以此为限,也可有所不同。

请参阅图8所示,将保护套本体10的第一套筒部11及固定环30拉撑后,套设于一医疗器械50外,而固定环30形状对应于医疗器械50预定卡合处(较宽的地方或是形状特殊处或形状相配合的地方等等)的***轮廓,因此使固定环30套设卡合于医疗器械50上;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医疗器械50是超声波探头,但不以此为限,本发明可用于喉镜、肠镜、内视镜或喉罩等各式医疗器械;接着放手并使第一套筒部11恢复体积并包覆贴靠于医疗器械50外(图8仅为示意呈现)。

请参阅图9所示,接着拉动第二套筒部12,使两套筒部11、12的连接处移动至该医疗器械50的一端面51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将两套筒部11、12的连接处移动至超声波探头的照射范围外,由此避免两套筒部11、12的连接处影响到超声波的成像,因此前述的医疗器械50的一端面51,是指将两套筒部11、12的连接处移动至不影响医疗器械50使用的地方,具体来说可以是移动至不覆盖到医疗器械50的端面51,或是甚至可移动至医疗器械50的侧边(如图9所示)。此外,请参阅图3所示。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两套筒部11、12的连接处及通道14偏离两套筒部11、12的中心,因此更方便将两套筒部11、12的连接处及通道14移动至医疗器械50的端面51外。

请参阅图10所示,接着将第二套筒部12及固定环30反折并拉撑后,套设于第一套筒部11外,并使第二套筒部12恢复体积并包覆贴靠于第一套筒部11外(图10仅为示意呈现),而固定环30套设卡合于医疗器械50上的另一较宽的地方(或是形状特殊或形状相配合的地方等等,图10仅为示意呈现)。

请参阅图11所示,最后通过单向阀21及管体20对医疗器械50及第一套筒部11之间打水,并使两套筒部11、12因此膨胀;由此可确保超声波探头与第一套筒部11之间不会残留空气以避免影响超声波的成像,而第二套筒部12是被膨胀的第一套筒部11推抵而撑开,因此两套筒部11、12之间也不会有空气(图11仅为示意呈现);此外,水更可让超声波探头的影像扩散,进而增加照射范围;而通过在包水的第一套筒部11外进一步包覆一第二套筒部12,以可达到双层的保护,纵使外层的第二套筒部12因各种原因而破裂,仍有内层的第一套筒部11可保护医疗器械及避免漏水等等。除了超声波探头外,本第一实施方式可用于各种不能有空气阻隔的医疗器械。

此外,本发明的安装方法不以前述为限,例如打水时可不通过管体20,而是以针筒刺穿等方式来打水;除此之外,打水的位置也可改为两套筒部11、12之间,由此可避免水直接接触到医疗器械以适用于不适合长时间接触水的医疗器械等等;再者,通过对保护套本体10内打水,并使其膨胀,更可由此确认两套筒部11、12是否有破裂。

请参阅图12至图14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的安装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其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差异在于第二实施方式所包覆的医疗器械50B为喉镜,而喉镜的构造通常会有一弯曲段52B,因此第一套筒部11B包覆贴靠于喉镜时,第一套筒部11B可能被弯曲段52B拉撑而形成一空间,由此本第二实施方式中,最后是通过单向阀21B及管体20B从医疗器械50B及第一套筒部11B之间抽气,由此使第一套筒部11B连带第二套筒部12B一同顺着医疗器械50B的形状而紧迫贴靠于医疗器械50B外。

本发明的安装方法不以前述为限,例如抽气的位置也可改为两套筒部11B、12B之间,由此同样可达到相同的效果;再者,通过对保护套本体10B内抽气,同样可由此确认两套筒部11B、12B是否有破裂。除了喉镜外,本第二实施方式可用于形状较为特异而难以紧贴包覆的医疗器械。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仅需通过简单的操作(套设第一套筒部11后反折第二套筒部12再套设一次),便可达到双层保护的功效,并由此避免医疗器械受到污染;并且仅需单一物品便可达到双层保护,因此方便操作使用;再者,通过使弹性材质且内径较小的两套筒部11、12拉撑套设于医疗器械50外,以可达到服贴的效果,并且通过使第二套筒部12反折回来后再度套设于第一套筒部11外,更可紧迫第一套筒部11使其紧贴于医疗器械50,由此确保保护套本体10与医疗器械50的密合度,以避免影响医疗器械的使用,以及避免气体进入医疗器械50与保护套本体10之间等等;本发明由此方便使用、有效提升安全性及密合度,并可大幅降低成本。

此外,特定情况下,保护套本体10的两套筒部11、12可预先涂抹或是于套设安装完毕后再注入分离剂,例如硅胶油等等,由此避免两套筒部11、12相互沾粘或降低两套筒部11、12之间的摩擦力,如此以方便将保护套本体10自医疗器械上取下。

本发明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的安装方法不以前述两实施方式为限,例如也可不进行打水及抽气,而是改为打气等等,或是不进行打水、抽气、打气等等,并且甚至不配合固定环及管体,而是单纯将保护套本体套设于医疗器械外,如此仍可达到前述的众多功效。

请参阅图19所示,本发明的喉罩包含一进气管60C、一外扩部70C、一保护套本体10C、一反折环80C及一管体20C。

前述的外扩部70C设于进气管60C的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外扩部70C与进气管60C为一体成型,但不以此为限;外扩部70C成形有一与进气管60C相连通的通气口71C;外扩部70C与进气管60C为现有喉罩的元件,故在此不多赘述其中的构造。

前述的保护套本体10C套设于进气管60C及外扩部70C外,保护套本体10C为弹性材质,且包含一第一套筒部11C及一第二套筒部12C,第一套筒部11C的一端与第二套筒部12C的一端相连接,第一套筒部11C相对于第二套筒部12C的另一端为一开口;第一套筒部11C及第二套筒部12C的连接处贯穿形成有一通道14C,通道14C连通两套筒部11C、12C的内部空间,并套设于进气管60C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两套筒部11C、12C的连接处套设紧迫固定于进气管60C外,以固定进气管60C与保护套本体10C的相对位置;具体来说,可通过线体15C缠绕的方式紧迫固定进气管60C,或是可改用束带等器具来紧迫也可。

前述的反折环80C套设于保护套本体10C的第一套筒部11C外,第一套筒部11C沿着反折环80C反折,并以反折环80C为分界分成一包覆部115C及一反折部116C,包覆部115C与第二套筒部12C相连接;包覆部115C套设包覆于外扩部70C外,反折部116C套设包覆于包覆部115C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束带15C及一线体16C缠绕于两套筒部11C、12C的连接处紧迫固定进气管60C,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于外扩部70C上环绕设有一第一沟槽72C以供前述的束带15C套设紧迫,并于进气管60C与外扩部70C的交界处环绕设有一第二沟槽61C以对应前述的线体16C套设紧迫,由此固定保护套本体10C与进气管60C及外扩部70C;

反折环80C位于外扩部70C的通气口71C的外侧,即第一套筒部11C的反折处位于通气口71C的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反折环80C为一束带,但不以此为限,也可为线体缠绕,仅要能让第一套筒部11C可由此反折即可。

前述的管体20C贯穿反折部116C并穿设进反折部116C与包覆部115C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筒部11C上的凸点114C是位于反折部116C上,而管体20C是贯穿该凸点114C而穿设进反折部116C与包覆部115C之间。

第二套筒部12C朝向第一套筒部11C地反折并套设包覆于第一套筒部11C的反折部116C外,而管体20C则从第二套筒部12C及反折部116C之间伸出。

本发明的喉罩使用前可如图19所示为一未充气的状态,而欲使用时则可如图20所示,通过管体20C对反折部116C与包覆部115C之间进行充气以形成气囊。

本发明的喉罩的保护套本体10C及相关元件的构造可与前述的医疗器械的保护套的保护套本体10及相关元件的构造完全相同,但不以此为限,也可有所不同。

请参阅图15至图20所示,本发明的喉罩的组装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请参阅图15及图19所示,准备一保护套本体10C、一进气管60C、一外扩部70C、一反折环80C及一管体20C;保护套本体10C为弹性材质,且包含一第一套筒部11C及一第二套筒部12C,第一套筒部11C的一端与第二套筒部12C的一端相连接,第一套筒部11C相对于第二套筒部12C的另一端为一开口,第二套筒部12C相对于第一套筒部11C的另一端为一开口;外扩部70C设于进气管60C的一端,且外扩部70C成形有一与进气管60C相连通的通气口71C;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套本体10C、进气管60C、外扩部70C、反折环80C及管体20C与前述的喉罩的相对应的元件的结构相同,故在此不重复赘述,但不以此为限,也可有所不同。

请参阅图16所示,将保护套本体10C从进气管60C相对于外扩部70C的另一端套设于进气管60C外,且使第一套筒部11C套设包覆于外扩部70C外。

请参阅图17及图18所示,接着套设一反折环80C于第一套筒部11C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反折环80C为一束带,但不以此为限;使第一套筒部11C沿着反折环80C反折,其中第一套筒部11C套设于外扩部70C的部分为一包覆部115C,第一套筒部11C沿着反折环80C反折的部分为一反折部116C,第一套筒部11C反折后,使反折部116C套设包覆于包覆部115C外;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一管体20C贯穿反折部116C并穿设进反折部116C与包覆部115C之间;此外,同时通过束带15C及线体16C缠绕于两套筒部11C、12C的连接处紧迫固定进气管60C,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于外扩部70C上环绕设有一第一沟槽72C以供前述的束带15C套设紧迫,并于进气管60C与外扩部70C的交界处环绕设有一第二沟槽61C以对应前述的线体16C套设紧迫,由此固定保护套本体10C与进气管60C及外扩部70C,但束带15C及线体16C均可改为其他用具;此外,固定保护套本体10C与进气管60C及外扩部70C的位置、方式及时间点不以前述为限。

请参阅图19所示,接着将第二套筒部12C朝向第一套筒部11C地反折并套设包覆于第一套筒部11C的反折部116C外。

请参阅图20所示,最后通过单向阀21C及管体20C于第一套筒部11C的包覆部115C及反折部116C之间打气,以形成一气囊。

请参阅图2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进一步将第二套筒部12C刺破并拉撑后,让管体20C及单向阀21C得以通过,由此管体20C便可从气囊的一侧穿出;此外,具体来说,第二套筒部12C刺破并拉撑的地方可位于第二套筒部12C的凸点,凸点可增大被刺穿处的体积以强化结构,并可有效紧迫贴靠管体20C。此外,前述步骤(让管体20C及单向阀21C通过第二套筒部12C),也可改位于打气形成气囊之前。

本发明的喉罩的组装方法不以前述为限,例如最后第二套筒部12C可不朝向第一套筒部11C地反折等等,或者是不装设管体20C,而是通过其他方式来打气等等;再者,通过对保护套本体10C内打气,同样可由此确认两套筒部11C、12C是否有破裂。

本发明使用时,仅需于进气管60C外套设一气管套(图中未示),并使保护套本体10C套设于气管套外,由此喉罩使用后,仅需替换掉作为气囊使用的保护套本体10C及气管套即可,由于喉罩上形状最复杂的地方的气囊便是由可抛弃式的保护套本体10C等元件所形成,因此无须另外设置保护套,而进气管60C仅是单纯的管体,因此气管套的包覆设置也相当容易,本发明由此方便于喉罩使用后进行替换保护套本体10C及气管套等元件。

再者,气囊打气的地方是于第一套筒部11C的包覆部115C及反折部116C之间,因此反折部116C外的第二套筒部12C可形成双层的保护,以大幅提升安全性及避免漏气。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3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医用手术室外科术后护理辅助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