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变压器用支撑装置

文档序号:150802 发布日期:2021-10-26 浏览:3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新能源汽车变压器用支撑装置 (New energy automobile is strutting arrangement for transformer ) 是由 孙亚新 叶青 李名标 乐英高 谢翠华 于 2021-06-0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变压器用支撑装置,包括变压器本体、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用于容纳变压器本体的第一容纳槽,变压器本体固定设置于第一容纳槽中,支撑架远离变压器本体的一面设有安装块,支撑架对应安装块设有减震杆,安装块上设有用于减震杆滑移的第一容纳孔,第一容纳孔内设有与减震杆联动的纵向减震装置,纵向减震装置包括可自动调节的固定装置,安装块上设有横向减震部件,所示横向减震部件用于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造成的冲击,通过纵向减震装置和横向减震部件的设置实现对汽车纵向以及横向所受冲击进行减震,同时通过固定装置的设置实现在减震杆回弹完成后对减震杆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回弹后的稳定性。(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upporting device for a new energy automobile transformer, which comprises a transformer body and a supporting frame, wherein a first accommodating groove for accommodating the transformer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the transformer body is fixedly arranged in the first accommodating groove, an installation block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frame, which is far away from the transformer body, a damping rod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installation block, a first accommodating hole for the sliding of the damping rod is arranged on the installation block, a longitudinal damping device which is linked with the damping rod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accommodating hole, the longitudinal damp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xing device which can be automatically adjusted, a transverse damping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installation block, the transverse damping part is used for reducing the impact caused in the driving process of a vehicle, the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impacts of the automobile are damped through the arrangement of the longitudinal damping device and the transverse damping part, and the damping rod is fixed after the damping rod rebounds through the arrangement of the fixing device, thereby achieving the stability after springback.)

新能源汽车变压器用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变压器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中,变压器主要是用于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从而保证电机正常供电,使电机正常转动。

现有的用于新能源汽车上的变压器支撑装置多完全通过缸体或弹簧来实现减震,但这种情况下,弹簧收到挤压后回弹至初始位置时由于弹簧自身的弹力未完全消失,使得弹簧收到自身弹力的作用任然会继续发生形变,造成回弹后稳定性较差的缺陷,而通过缸体来实现减震时,难以快速回弹,尤其在汽车遇到地面起伏较为频繁的区域,通过弹簧或缸体均难以保证回弹快速以及回弹完成后的稳定,有鉴于此,需要一种能快速回弹,同时回弹后能迅速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变压器用支撑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快速回弹,同时回弹后能迅速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变压器用支撑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新能源汽车变压器用支撑装置,包括变压器本体、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于容纳变压器本体的第一容纳槽,所述变压器本体固定设置于第一容纳槽中,所述支撑架远离变压器本体的一面设有安装块,所述支撑架对应安装块设有减震杆,所述安装块上设有用于减震杆滑移的第一容纳孔,所述第一容纳孔内设有与减震杆联动的纵向减震装置,所述纵向减震装置包括第一缓冲部、第一回弹部和连接件,所述第一缓冲部与减震杆连接,所述第一缓冲部通过减震杆产生位移来对变压器本体所受震动进行缓冲,所述第一回弹部通过连接件与减震杆连接,所述第一回弹部用于减震杆产生的位移进行回弹,所述第一回弹部包括回弹杆和第一弹力装置,所述第一弹力装置设置于支撑架上,所述安装块靠近支撑架的一面对应第一弹力装置的位置设有用于回弹杆滑移的沉孔,所述回弹杆一端伸入沉孔中,另一端与第一弹力装置抵触,所述回弹杆伸入沉孔的一端设有可自动调节的固定装置;

所述安装块上设有横向减震部件,所示横向减震部件用于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造成的冲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第一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设置于减震杆远离支撑架的一端,所述第一缓冲板与第一容纳孔形成第一密闭空间,所述第一容纳孔底部设有压力阀与进气孔,所述第一缓冲板投影面积大于减震杆的投影面积,所述第一缓冲板与第一容纳孔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缓冲板远离减震杆的一端与第一容纳孔之间形成第一气腔,所述第一容纳孔内侧设有抵触板,所述抵触板用于限制第一缓冲板脱出第一容纳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容纳孔相邻抵触板的侧面设有连接至沉孔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件设置于连接通道中,所述减震杆靠近连接通道的一面设有第一齿排,所述连接件包括齿轮,所述齿轮与第一齿排啮合,所述回弹杆靠近齿轮的一面设有第二齿排,所述第二齿排与齿轮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弹力装置包括第一弹簧与压板,所述支撑架上对应回弹杆的位置设有第二容纳孔,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第二容纳孔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压板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用于保持压板与回弹杆抵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连接块和第二弹簧,所述回弹杆伸入沉孔的一端侧面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安装孔底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块沿安装孔内壁滑移,所述连接块沿回弹杆长度方向侧面为斜面,所述沉孔侧壁对于连接块的位置设有用于容纳连接块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弹簧用于保持连接块伸出安装孔与第二容纳槽内壁抵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减震部件包括L形板、抵触杆、第二缓冲部和第二回弹部,所述安装块靠近L形板的一面设有滑移块,所述L形板上设有滑移槽,所述L形板对应滑移槽的一面设有用于与车体连接的螺纹孔,所述L形板上设有用于抵触杆滑移的滑移孔,所述第二缓冲部和第二回弹部均设置于滑移孔中,所述抵触杆一端与安装块抵触,另一端伸入滑移孔中与第二缓冲部连接,所述抵触杆伸入滑移孔的一端与滑移孔密封连接并与滑移孔形成第二气腔,所述L形板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滑移孔之间相互连接,所述第二缓冲部包括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二缓冲板与抵触杆伸入滑移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缓冲板与滑移孔形成第二密闭空间,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第二弹力装置,所述第二弹力装置用于回弹第二缓冲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弹力装置包括第三弹簧和推板,所述第三弹簧一端与容纳腔远离滑移孔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推板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用于保持推板为初始位置,所述推板侧面与容纳腔侧壁密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纵向减震装置和横向减震部件的设置实现对汽车纵向以及横向所受冲击进行减震,同时通过固定装置的设置实现在减震杆回弹完成后对减震杆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回弹后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弹簧来进行回弹能够实现快速回弹,适用于地势起伏频繁的区域,多个安装块对角设置能够增加对地势起伏区域的适用能力,避免因受力点未位于支撑架中心而导致减震效果下降,增加实用性,同时连接块沿回弹杆长度方向侧面为斜面使得在收到较小冲击时能通过第二弹簧来实现回弹,进一步加快回弹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纵向减震装置第一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横向减震部件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纵向减震装置第二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支撑架剖视图;

图6为图5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变压器本体;2、支撑架;3、安装块;4、减震杆;5、第一容纳孔;6、第一缓冲部;7、第一回弹部;8、连接件;9、回弹杆;10、第一弹力装置;11、固定装置;12、第一缓冲板;13、压力阀;14、进气孔;15、抵触板;16、沉孔;17、连接通道;18、第一齿排;19、齿轮;20、第一弹簧;21、压板;22、第二齿排;23、连接块;24、第二弹簧;25、安装孔;26、第二容纳槽;27、L形板;28、抵触杆;29、第二缓冲部;30、第二回弹部;31、滑移块;32、滑移槽;33、螺纹孔;34、滑移孔;35、容纳腔;36、第二缓冲板;37、第二弹力装置;38、第三弹簧;39、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如图1至图6所示,新能源汽车变压器用支撑装置,包括变压器本体1、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上设有用于容纳变压器本体1的第一容纳槽,所述变压器本体1固定设置于第一容纳槽中,所述支撑架2远离变压器本体1的一面设有安装块3,进一步优选,所述安装块3数量为4,所述安装块3对角设置于支撑架2远离变压器本体1的一面,所述支撑架2对应安装块3设有减震杆4,所述安装块3上设有用于减震杆4滑移的第一容纳孔5,所述第一容纳孔5内设有与减震杆4联动的纵向减震装置,所述纵向减震装置包括第一缓冲部6、第一回弹部7和连接件8,所述第一缓冲部6与减震杆4连接,所述第一缓冲部6通过减震杆4产生位移来对变压器本体1所受震动进行缓冲,所述第一回弹部7通过连接件8与减震杆4连接,所述第一回弹部7用于减震杆4产生的位移进行回弹,所述第一回弹部7包括回弹杆9和第一弹力装置10,所述第一弹力装置10设置于支撑架2上,所述安装块3靠近支撑架2的一面对应第一弹力装置10的位置设有用于回弹杆9滑移的沉孔16,所述回弹杆9一端伸入沉孔16中,另一端与第一弹力装置10抵触,所述回弹杆9伸入沉孔16的一端设有可自动调节的固定装置11,所述固定装置11用于固定回弹杆9在沉孔16中的位置;

所述安装块3上设有横向减震部件,所示横向减震部件用于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造成的冲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汽车运行过程中遇到地势起伏的路段,变压器本体1受到向下的冲击时,通过支撑架2将冲击力传至减震杆4,并由与减震杆4产生位移,带动第一缓冲部6来对变压器本体1所受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同时减震杆4通过连接件8带动固定装置11停止固定,从而带动回弹杆9在沉孔16内滑移,进一步带动第一弹力装置10产生回弹力,在缓冲完成后,通过第一弹力装置10带动回弹杆6在沉孔16内滑移,从而通过连接件8带动减震杆4回弹,在回弹至初始位置后,固定装置11重新对回弹杆9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第一弹力装置10以及固定装置11的设置实现减震杆4回弹至初始位置后对减震杆4位置的固定,同时通过第一弹力装置10的设置能够实现快速回弹,同时横向减震部件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小汽车在加减速过程中所受冲击,多个安装块3对角设置能够增加对地势起伏区域的适用能力,避免因受力点未位于支撑架2中心而导致减震效果下降,增加实用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缓冲部6包括第一缓冲板12,所述第一缓冲板12设置于减震杆4远离支撑架2的一端,所述第一缓冲板12与第一容纳孔5形成第一密闭空间,所述第一容纳孔5底部设有压力阀13与进气孔14,进一步优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14上设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感应第一密闭空间中压力变化以及控制进气阀14向第一密闭空间中输入气体,所述第一缓冲板12投影面积大于减震杆4的投影面积,所述第一缓冲板12与第一容纳孔5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缓冲板12远离减震杆4的一端与第一容纳孔5之间形成第一气腔,所述第一容纳孔5内侧设有抵触板15,所述抵触板15用于限制第一缓冲板12脱出第一容纳孔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收到纵向冲击力时,减震杆4带动第一缓冲板12沿第一容纳孔5移动,感应装置感应压力变化,同时压力阀13打开,通过第一缓冲板12将第一气腔中的气体沿压力阀13流出,减震完成后,感应装置检测到压力值保持不变,同时压力阀13关闭,感应装置控制进气孔14向第一气腔中输入气体,当减震杆4到达初始位置时,第一缓冲板12与抵触板15抵触,感应装置检测到压力值保持不变,进一步感应装置控制进气孔14停止向第一气腔中输入气体,通过压力阀13的设置能够实现在收到冲击力时自动打开与关闭,同时通过进气孔14和感应装置的设置能够加快回弹速度,同时抵触板15的设置能够对第一缓冲板12的位置进行限制,增加实用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容纳孔5相邻抵触板15的侧面设有连接至沉孔16的连接通道17,所述连接件8设置于连接通道17中,所述减震杆4靠近连接通道17的一面设有第一齿排18,所述连接件8包括齿轮19,所述齿轮19与第一齿排18啮合,所述回弹杆9靠近齿轮19的一面设有第二齿排22,所述第二齿排22与齿轮19啮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齿排18、齿轮19和第二齿排22进行联动,能够获得最大的传动效率,保证回弹的稳定以及准确。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弹力装置10包括第一弹簧20与压板21,所述支撑架2上对应回弹杆9的位置设有第二容纳孔,所述第一弹簧20一端与第二容纳孔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压板21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0用于保持压板21与回弹杆9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收到纵向冲击力时,回弹杆9移动带动压板21向第一弹簧20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弹簧20获得回弹力,在回弹时,通过第一弹簧20带动压板21移动,进一步带动回弹杆9移动进行回弹,通过第一弹簧20和压板21的设置能够实现快速回弹。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固定装置11包括连接块23和第二弹簧24,所述回弹杆9伸入沉孔16的一端侧面设有安装孔25,所述第二弹簧24设置于安装孔25内,所述第二弹簧24一端与安装孔25底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块23连接,所述连接块23沿安装孔25内壁滑移,所述连接块23沿回弹杆9长度方向侧面为斜面,所述沉孔16侧壁对于连接块23的位置设有用于容纳连接块23的第二容纳槽26,所述第二弹簧24用于保持连接块23伸出安装孔25与第二容纳槽26内壁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初始位置时,通过第二弹簧24将连接块23与第二容纳槽26内壁抵触,在受到较小冲击力时,由于回弹杆9移动带动连接块23向安装孔25方向移动,同时连接块23为斜面的一面沿第二容纳槽26内壁滑移,使得第二弹簧24受到压缩,在回弹时,通过第二弹簧24带动连接块23向远离安装孔25的方向移动,从而使连接块23为斜面的一面沿第二容纳槽26内壁滑移,从而带动回弹杆9移动,从而实现快速回弹以及对回弹杆9位置的固定,进一步带动减震杆4位置的固定,从而获得稳定性,同时第二弹簧24与连接块23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因第一弹簧20残余弹力导致回弹后稳定性差的缺陷,实用性强。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横向减震部件包括L形板27、抵触杆28、第二缓冲部29和第二回弹部30,所述安装块3靠近L形板27的一面设有滑移块31,所述L形板27上设有滑移槽32,所述L形板27对应滑移槽32的一面设有用于与车体连接的螺纹孔33,所述L形板27上设有用于抵触杆28滑移的滑移孔34,所述第二缓冲部29和第二回弹部30均设置于滑移孔34中,所述抵触杆28一端与安装块3抵触,另一端伸入滑移孔34中与第二缓冲部29连接,所述抵触杆28伸入滑移孔34的一端与滑移孔34密封连接并与滑移孔34形成第二气腔,所述L形板27内设有容纳腔35,所述容纳腔35与滑移孔34之间相互连接,所述第二缓冲部29包括第二缓冲板36,所述第二缓冲板36与抵触杆28伸入滑移孔3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缓冲板36与滑移孔34形成第二密闭空间,所述容纳腔35内设有第二弹力装置37,所述第二弹力装置37用于回弹第二缓冲板3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汽车收到横向冲击时,通过安装块3带动滑移块31沿滑移槽32滑移,从而带动抵触杆28移动,进一步带动第二缓冲板36移动,从而带动容纳腔35中的气体向滑移孔34中移动,进一步带动第二弹力装置37获得回弹力,通过第二气腔的设置能够实现对汽车横向冲击进行减震,同时通过第二弹力装置37的设置能够对减震后的第二缓冲板36进行回弹,增加实用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弹力装置37包括第三弹簧38和推板39,所述第三弹簧38一端与容纳腔35远离滑移孔34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推板39连接,所述第三弹簧38用于保持推板39为初始位置,所述推板39侧面与容纳腔35侧壁密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弹簧38与推板39的设置实现对第二缓冲板36的快速回弹,增加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阻尼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