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背靠可联动收合的婴儿车

文档序号:1514753 发布日期:2020-02-11 浏览: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座椅背靠可联动收合的婴儿车 (Baby carriage with seat backrest capable of being linked to be folded ) 是由 刘玲芝 于 2019-07-2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揭露了一种座椅背靠可联动收合的婴儿车的婴儿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收合状态的车架、将车架锁定于展开状态的车架锁定机构、座椅,车架包括左右两侧支架、设置于左右两侧支架之间的支撑座,座椅包括座板,且所述支撑座与座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两者相对旋转的座椅锁定机构,所述座板上还设置有用于释锁所述车架锁定机构的车架释锁机构,从而本发明通过座椅本身的旋转实现座椅朝向的换向,而且还能实现座板上的快速收合。(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by carriage with a seat back capable of being folded in a linkage manner,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in an unfolded state and a folded state, a frame locking mechanism for locking the frame in the unfolded state, and a seat.)

一种座椅背靠可联动收合的婴儿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婴幼儿产品领域,尤其涉及婴儿车。

背景技术

婴儿车一般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收合状态的车架以及设置于车架上的座椅,车架包括左右两侧支架,座椅设置于左右两侧支架之间。车架上设置有用于将车架锁定于展开状态的车架锁定机构,且用于释锁车架锁定机构的车架释锁机构一般也设置于车架上;然后座椅一般包括供乘坐的座板以及下端枢接于座板后侧的背靠。为减少整个婴儿车的收合材积,一般座椅的背靠也被设置为可以相对座板枢接,且背靠与座板之间设置有限制两者相对旋转的背靠锁定机构,而用于释锁背靠锁定机构的背靠释锁机构一般设置在背靠上,从而在操作车架释锁机构收合车架后,还得再去操作背靠释锁机构去释锁背靠锁定机构而收合背靠与座板。这种设置,使得整个婴儿车的操作非常麻烦,特别对于抱着孩子的父母来说太不方便了。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座椅背靠可联动收合的婴儿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座椅背靠可联动收合的婴儿车,其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收合状态的车架、将所述车架锁定于展开状态的车架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的座椅,所述车架包括一支撑座,所述座椅设置于支撑座上,所述座椅包括供乘坐的座板,所述座板上设置有可用于释锁所述车架锁定机构的车架释锁机构,所述座椅还包括下端枢接于所述座板后侧的背靠,所述背靠与座板之间设置有限制两者相对旋转的背靠锁定机构,且所述背靠锁定机构被设置为,当通过所述车架释锁机构释锁车架锁定机构时,所述背靠锁定机构也被释锁。

所述车架还包括左右两侧支架,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左右两侧支架。

所述背靠上也设置有用于释锁所述背靠锁定机构的第二释锁机构,且所述第二释锁机构被设置为,当通过所述第二释锁机构释锁背靠锁定机构时,所述锁定机构保持于在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的状态。

所述背靠左右两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背靠枢接座,所述座板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座椅枢接座,所述背靠枢接座与所述座椅枢接座枢接,且所述背靠枢接座与座椅枢接座的相对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齿槽、第二齿槽,所述背靠锁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齿槽与第二齿槽之间的齿轮、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齿轮与第二齿槽底壁之间,在所述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所述齿轮同时与所述第一齿槽、第二齿槽啮合。

所述第二齿槽内还设置有的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脱离第一齿槽的第一驱动件,一第一钢线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另一端与所述车架释锁机构连接并受所述车架释锁机构驱动。

所述第一驱动件可相对旋转地穿设于所述齿轮的内环中,且所述第一驱动件远离第二齿槽底壁的一端位于所述齿轮的内环内,所述齿轮内环壁上凸设置有第一从动波浪形凸台,对应的,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有第一主动波浪形凸台,所述第一主动波浪形凸台与所述第一从动波浪形凸台配合,通过所述车架释锁机构释锁所述车架锁定机构时,所述第一钢线被往下拉动,所述第一驱动件旋转,通过所述第一主动波浪形凸台与第一从动波浪形凸台的配合,所述齿轮往第二齿槽内移动而脱离与第一齿槽的啮合。

所述第二释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齿槽底壁上的第二主动波浪形面、可相对旋转并可相对左右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齿槽内的第二驱动件、下端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的第二钢线、设置于所述背靠上侧的可将所述第二钢线往上拉动的第二操作装置,所述第二钢线上端与所述第二操作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朝向第一齿槽底壁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主动波浪形面配合的被动波浪形面;在所述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所述齿轮同时与所述第一齿槽、第二齿槽啮合,且所述齿轮朝向第一齿槽底壁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驱动件抵靠。

所述车架释锁机构包括释锁件、扭簧,所述座板下端设置有容置槽,所述释锁件一端枢接于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释锁件该端与所述座板之间设置有所述扭簧,所述第一钢线一端连接于所述释锁件,另一端连接所述背靠锁定机构,所述释锁件另一端被拉动往下旋转时释锁所述车架锁定机构,且所述第一钢线也被释锁件拉动而释锁所述背靠锁定机构。

所述座板可绕Y轴相对360度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支撑座上,且所述支撑座与座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两者相对旋转的座椅锁定机构。

所述座板上还设置有用于释锁所述座椅锁定机构的座椅释锁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车架释锁机构释锁车架锁定机构的时候,所述背靠锁定机构也被释锁,从而在收合车架时,座椅的背靠也能被联动收合,即座椅背靠能随车架一起收合,从而减少收合车架的操作步骤,使得整个婴儿车的收合操作更简单方便;

2、座椅能相对车架360度旋转,所以要改变座椅朝向时,只需释锁座椅锁定机构然后旋转座椅即可,从而通过座椅本身的旋转实现前后换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座椅背靠可联动收合的婴儿车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婴儿车的车架与座椅分开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婴儿车的座板的背面示意图;

图5为根据图4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根据图4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婴儿车的座板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婴儿车的第三驱动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根据图7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座婴儿车的座板的背面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根据图10中E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婴儿车座板另一角度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婴儿车在扶手调整至避让位置的示意图;

图14为根据图1中A部分另一角度的放大示意图;

图15为在车架锁定状态下根据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一;

图16为根据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二;

图17为根据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三;

图18为根据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四;

图19为在车架释锁状态下根据图1中A部分的部分组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20为根据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五;

图21为本发明婴儿车的其中一角度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22为根据图21中F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23为在车架释锁状态下根据图21中F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24为根据图1中A部分的部分组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婴儿车车手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下根据图1中A部分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26为根据本发明婴儿车车手锁定机构处于释锁状态下根据图1中A部分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婴儿车车手处于使用状态下与定位块之间相对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婴儿车车手处于避让位置时与定位块之间相对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29为根据图2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0为根据图2中C部分的另一角度的***放大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婴儿车的齿轮与第一驱动件的配合放大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婴儿车的其中一角度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2所示,本发明座椅背靠可联动收合的婴儿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收合状态的车架1、将所述车架1锁定于展开状态的车架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的座椅2,所述车架1包括左右两侧支架10、连接所述左右两侧支架的支撑座100,所述座椅2设置于支撑座100上,所述座椅2包括供乘坐的座板21,所述座板21上设置有可用于释锁所述车架锁定机构的车架释锁机构,所述座椅2还包括下端枢接于所述座板21后侧的背靠22,所述背靠22与座板21之间设置有限制两者相对旋转的背靠锁定机构,且所述背靠锁定机构被设置为,当通过所述车架释锁机构释锁车架锁定机构时,所述背靠锁定机构也被释锁。即是说所述车架释锁机构既可释锁所述车架锁定机构又可释锁所述背靠锁定机构,从而在驱动所述车架释锁机构释锁车架锁定机构的时候,所述背靠锁定机构也被释锁。

所述座板21可绕Y轴相对360度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支撑座100上,且所述支撑座100与座板21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两者相对旋转的座椅锁定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座椅2还包括下端枢接于所述座板21后侧的背靠22,所述背靠22与座板21之间设置有限制两者相对旋转的背靠锁定机构,且所述背靠锁定机构被设置为,当通过所述车架释锁机构释锁所述车架锁定机构时,所述背靠锁定机构也被释锁。即是说所述车架释锁机构既可释锁所述车架锁定机构又可释锁所述背靠锁定机构,从而在驱动所述车架释锁机构释锁车架锁定机构的时候,所述背靠锁定机构也被释锁。

所述车架释锁机构包括释锁件41、扭簧42,所述座板21下端设置有容置槽211,所述释锁件41一端枢接于所述容置槽211内,且所述释锁件41该端与所述座板21之间设置有所述扭簧42,所述释锁件41另一端被拉动往下旋转时释锁所述车架锁定机构;而在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时,在所述扭簧42的作用下,所述释锁件41全部位于所述容置槽211内,所述座椅2相对支撑座100进行360度旋转时,所述释锁件41与扭簧42不会对其造成干涉,即车架释锁机构不会对座椅的旋转造成干涉。

所述车架释锁机构还包括作动件43,且所述座板21于所述容置槽211远离侧支架10的一侧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通孔212,所述作动件43一端连接所述释锁件41另一侧,另一端往上穿过所述通孔212后位于座板21上方,在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作动件43不会露出于座板21下端外,从而进一步保证在所述座椅2相对支撑座100旋转时,所述车架释锁机构不会对其造成干涉。

较佳的,所述释锁件41另一侧还往下延伸设置有牵引部411,所述作动件43一端连接所述牵引部411。如此设置,便于作动件43连接。

较佳的,所述容置槽211朝向该通孔212一侧的侧壁设置有缺口2111,所述作动件43另一端自所述缺口2111往上穿过所述通孔212后位于座板21上方。具体的说,所述作动件43另一端在所述容置槽211内经过并穿过所述缺口211后往上经所述通孔212后位于座板21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5与图22所示,较佳的,所述座板21下端设置有一容纳凹槽2112,所述容置槽211设置于所述容纳凹槽内,且所述容置槽211下端面高于所述容纳凹槽2112的下端面。如此设置,进一步保证在所述座椅2相对支撑座100旋转时,所述车架释锁机构不会对其造成干涉。

所述座椅锁定机构包括锁定块301、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支撑座100上端面的下锁定凹槽110、设置于所述座板21下端面对应位置的上锁定凹槽201,所述锁定块301一端置于所述上锁定凹槽201内,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上锁定凹槽201顶壁与锁定块301之间,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所述锁定块301上端位于座板21的上锁定凹槽内,下端位于车架1支撑座100的下锁定凹槽110内,从而座椅2不能相对车架1旋转,两者处于相对锁定状态。

所述座板21上端面设置有与所述上锁定凹槽201相通的穿孔2010,所述座板21上还设置有用于释锁所述座椅锁定机构的座椅释锁装置,所述座椅释锁装置包括可相对前后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座板21的第三驱动件401、一端与所述第三驱动件401连接的第三钢线402,所述第三钢线402另一端自上而下穿过所述穿孔2010与所述锁定块301连接。移动所述第三驱动件401,即可通过第三钢线402拉动锁定块301往上移动,从而使得锁定块301下端脱离下锁定凹槽110,锁定块301完全缩入所述上锁定凹槽201内,此时,座椅锁定机构释锁,座椅2可相对车架1绕Y轴360度旋转。当旋转到需要位置时,释放所述第三驱动件401,所述锁定块301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往下移动,从而锁定块301再度同时与上锁定凹槽201以及下锁定凹槽110卡合,座椅2被定向于该朝向位置。因为座椅释锁装置设置于座板21上,所以在座椅锁定机构释锁后,直接旋转所述第三驱动件401即可推动座板21旋转,即推动座椅2旋转,无需去推动座椅2其他部位,从而操作很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座椅2被设定有两朝向位置,即前向以及后向。即是说,只有座椅2处于前向或后向位置时,所述锁定块301方可同时与上锁定凹槽201以及下锁定凹槽110卡合,即座椅2只能被定位与前后或后向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方向,即设置多个不同位置的上锁定凹槽201以及下锁定凹槽110。

所述座板21上端于所述第三驱动件401与锁定块301之间设置有往下凹陷的行程槽202,所述行程槽202一端与所述穿孔2010相通,所述第三钢线402一端与第三驱动件401连接,另一端顺着所述行程槽202走线,直至所述第三钢线402另一端穿过所述穿孔2010与锁定块301连接。第三钢线402布线在行程槽202内,可以使得座板21上端面更平顺,不会因为第三钢线402的存在而有凹凸不平。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地,所述座板21于所述第三驱动件401与锁定块301之间设置有往下凹陷的容置槽203,所述容置槽203底壁往下凹陷形成所述行程槽202,一顶盖板204连接于所述座板21并设置于所述容置槽203内,且所述顶盖板204的上端面与所述座板21上端面平齐。如此设置,顶盖板204下端面盖住了行程槽202,从而可以避免第三钢线402在使用过程中从行程槽202内出来,而且顶盖板204也不会影响座板21上端面的平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座板21于设置第三驱动件401的一侧的下端面凹设有置放槽205,且所述置放槽205中间设置有贯穿所述座板21的操作孔206;对应的,所述第三驱动件401包括安装板4011、自所述安装板4011上端中间往上延伸的操作部4012,所述安装板4011可相对前后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置放槽205内,所述操作部4012往上延伸并位于所述操作孔206内,所述操作孔206的前后宽度大于所述操作部4012前后的宽度;所述第三钢线402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板4011,所述座板21下端于所述第三驱动件401与锁定块301之间设置有与所述行程槽202远离穿孔2010的一端相通的连通孔207,所述第三钢线402另一端穿过所述连通孔207后进入行程槽202内。前后移动所述操作部4012而前后移动所述第三驱动件401,即可拉动第三钢线402联动锁定块301。

所述座板21下端连接有一底盖板208,所述底盖板208位于所述容置槽203下端,从而可防止第三驱动件401自底板上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件401可相对前后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座板21前侧,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件401也可相对前后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座板21后侧,对应的,其他组件的位置做相应改变。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上锁定凹槽201以所述Y轴为中心对称设置有个,对应的,所述下锁定凹槽110也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锁定块301也对称设置有两个,从而在座椅2锁定位置时,两锁定块301的上下端分别卡入对应位置的下锁定凹槽110、上锁定凹槽201内。对应的,所述第三钢线402也设置有两根,且该两根第三钢线402一端共同连接于所述第三驱动件401上。如此设置,会使得座椅2的锁定更可靠。

所述支撑座100上侧以所述Y轴为圆心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滚轮5,且所述滚轮5上侧露出于支撑座100上端外;对应地,所述座板21下端面设置有环形凹槽216,所述滚轮5露出于支撑座100上端外的部分置于所述环形凹槽216内。从而座椅2旋转时更顺畅,而且所述滚轮5的设置减少了摩擦力,避免了座板21与支撑座100之间的磨损。应当知道的是,所述滚轮5可以设置于所述座板21下侧,对应的,所述环形凹槽216设置于所述支撑座100上端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滚轮5与上锁定凹槽201的中心在同一个圆上,为使得座椅2旋转不受阻挡,所述锁定块301下端中间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凹槽216对应的凹陷3011。从而在所述锁定块301完全缩入上锁定凹槽201后,其凹陷3011的底端面与上锁定凹槽210的底端面平齐。如此,所述锁定块301不会妨碍座椅2的旋转。

较佳的,所述座板21下端往下凸设有一圆形凸台217,所述圆形凸台217可绕Y轴相对360度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支撑座100上,对应的,所述上锁定凹槽201、环形凹槽216设置于所述圆形凸台217下端面上。如此设置,座板21底端无需全面积与支撑座100接触,从而座椅2旋转更顺畅。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侧支架10均包括车手11、前脚12、后脚13、第一连杆14、第二连杆15,所述车手11下端、前脚12后端、后脚13前端通过第一枢轴16枢接,所述第一连杆14上端通过第二枢轴17与车手11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5上端通过第三枢轴18与前脚12枢接,所述第一连杆14下端与第二连杆15下端枢接,且所述第一连杆14、第二连杆15下端一起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后脚13。

所述后脚13上设置有沿着后脚13长度延伸的长孔130,所述第一连杆14、第二连杆15下端通过第四枢轴19枢接,所述第四枢轴19与所述长孔130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脚12与车手11分别枢接于后脚1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枢轴19中间穿过所述长孔130,左右两端分别枢接所述第一连杆14下端与第二连杆15下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后脚13上设置有可相对后脚13移动的移动件,所述第一连杆14、第二连杆15下端枢接于所述移动件(图未示)。

较佳的,所述第一连杆14与第二连杆15均设置为铁片式,从而增加整个联动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手11下端连接有第一枢接件111,前脚12后端连接有第二枢接件121,后脚13前端固接有第三枢接件131,所述第一枢接件111、第二枢接件121、第三枢接件131通过所述第一枢轴16枢接,所述第一连杆14上端通过所述第二枢轴17枢接于第一枢接件111,第二连杆15上端通过所述第三枢轴18枢接于第二枢接件121,所述长孔130设置于所述第三枢接件131上。即是说,所述第一连杆14、第二连杆15下端一起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后脚13。

较佳的,所述第三枢接件131上还设置有弧形孔132,所述第二枢接件121上还设置有一枢接孔1211,一第五枢轴133穿过所述弧形孔132与枢接孔1211。从而在前脚12相对后脚13旋转时,即第二枢接件121相对第三枢接件131旋转时,所述第五枢轴133沿着弧形孔132移动。如此设置,使得前脚12与后脚13的连接更稳定,而且还可以给前脚12旋转一个导向,使得所述车手11、前脚12与后脚13的相对旋转更顺畅。

所述车架锁定机构包括锁定件31、第二弹簧3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枢接件111、第二枢接件121、第三枢接件131对应位置的第一锁定槽112、第二锁定槽122、第三锁定槽134,所述第二枢接件121与所述支撑座100相对固定连接,所述锁定件31可相对左右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枢接件121,所述第二弹簧32设置于所述锁定件31远离侧支架10的一端与第二枢接件121之间;或所述锁定件31可相对左右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座100,所述第二弹簧32设置于所述锁定件31远离侧支架10的一端与支撑座100之间;在所述第二弹簧32的作用下,所述锁定件31的一端依次穿入所述第二锁定槽122、第三锁定槽134、第一锁定槽112,从而第一枢接件111、第二枢接件121、第三枢接件131不能相对旋转,及即车手11、前脚12、后脚13不能相对旋转,车架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车架1被锁定于展开状态;当要释锁车架锁定机构时,往远离所述侧支架10的方向移动所述锁定件31,使得所述锁定件31一端脱离第一锁定槽112与第三锁定槽134,此时车架锁定机构释锁,车手11、前脚12、后脚13可相对旋转。所述第二弹簧32的设置可以采用任意公知可行的方案,只要能实现其功能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枢接件121自设置第二锁定槽122的对应位置往支撑座100的一侧延伸有中空安装管123,所述支撑座100包括一左右延伸的中空作用管101,所述中空作用管101朝向侧支架10的一端固定***所述中空安装管123内,所述锁定件31可相对左右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中空作用管101内,所述第二弹簧32设置于所述锁定件31远离侧支架10的一端与中空作用管101之间,在所述第二弹簧32的作用下,所述锁定件31一直保持着***上述三个锁定槽内的趋势。

较佳的,所述第二枢接件121包括连接件124以及一加强件125,所述连接件124、加强件125通过所述第一枢轴16与第一枢接件111、第三枢接件131枢接,且所述连接件124与加强件125均设置有对应位置的第二锁定槽122;所述连接件124包括本体1241以及自所述本体1241往前脚12一侧延伸的连接部1242,所述加强件125一端与连接部1242、前脚12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本体1241背离中空安装管123的一侧;所述中空安装管123自所述本体1241往支撑座100的一侧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第三枢接件131包括主体1311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1311朝向支撑座100一侧的加强件1322,所述主体1311以及加强件1322后端均与所述后脚13前端固定连接,所主体1311以及加强件1322均设置有所述第三锁定槽134、弧形孔132、长孔130。如此设置,不仅方便第三枢接件131与第一枢接件111、第二枢接件121的连接,而且增加了第三枢接件131的强度。

所述锁定件31上端设置有往下凹陷的操作孔311,所述中空作用管101上壁设置有连通孔1011,所述操作孔311、连通孔1011与所述容置槽211上下相通。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中空作用管101设置有多根,所述支撑座100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多根中空作用管101上的支撑板102,所述座椅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02上。对应所述容置槽211、操作孔311、连通孔1011,所述支撑板102上也设置有过孔1020。

对应所述左右两侧支架10,所述车架锁定机构对称设置有左右两组;或,所述两组车架锁定机构也可以共用一个所述弹簧32,所述弹簧32位于两组车架锁定机构的锁定件31之间;所述车架释锁机构也对称设置有左右两组,所述作动件43设置为织带,所述左右两组车架释锁机构的织带一体成型。即是说,一根织带,一端连接其中一车架释锁机构的释锁件41的牵引部411,另一端连接另一车架释锁机构的释锁件41的牵引部411,从而往上提织带,即可同时释锁左右两组车架锁定机构。所述织带也可以采用长度可调等其他公知方式连接。

当要收合本发明婴儿车时,往上拉作动件43,所述释锁件41另一端被带动而往下旋转穿过连通孔1011后进入锁定件31的操作孔311内,释锁件41进一步旋转时即会推动锁定件操作孔311远离侧支架10一侧的侧壁312往远离侧支架10一侧的方向移动,即推动所述锁定件3往远离侧支架10一侧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锁定件31脱离与第一锁定槽112、第三锁定槽134的锁定,车架锁定机构释锁,车手11、前脚12、后脚13相对旋转靠近,车架1收合。

如图24至2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枢接件111包括固定座1111,所述车手11下端枢接于所述固定座1111,且所述车手1与固定座1111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两者相对旋转的车手锁定机构,所述车架1上还设置用于释锁所述车手锁定机构的车手释锁机构。

所述固定座1111朝向车手1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1112,所述车手11下端可相对前后旋转地置于所述安装槽1112内,所述安装槽1112的侧壁于前上方与后下方分别设置有前抵靠面1113与后抵靠面1114,且所述安装槽1112的侧壁于前抵靠面1113与后抵靠面1114之间设置有卡槽1115;所述车手锁定机构包括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车手11下端内的卡榫61、设置于所述卡榫61与车手11之间的第三弹簧62,在所述第三弹簧62的作用下,所述卡榫61下端伸出车手11下端外并卡入所述卡槽1115内,从而车手11不能相对第一枢接件111旋转。

所述第一锁定槽112设置于所述固定座1111上,且所述第一锁定槽112与所述安装槽1112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不同侧。如此,车手旋转时不会影响到车架锁定机构。

较佳的,所述车手锁定机构还包括弹簧座63,所述弹簧座63与所述车手11下端固定连接,且弹簧座63的上端位于车手11内,所述弹簧座63朝下开口设置,从而上端形成为有顶壁631;所述卡榫61包括主体611以及自主体611对称往外延伸的两挡板612,所述主体611相对上下移动地与所述弹簧座63连接,且所述第三弹簧62设置有两个,分别置于所述两挡板612与弹簧座顶壁631之间。

在座椅2位于使用状态下,所述车手11前侧抵靠于所述前抵靠面1113;当要旋转座椅2时,先操作车手释锁机构往上移动所述卡榫61,从而使得卡榫61下端脱离所述卡槽1115,此时,车手11即可相对固定座1111往后下方旋转,直到所述车手后侧与后抵靠面1114接触,车手11处于接近躺平的状态,此时,车手11处于避让位置,这时即可旋转座椅2,车手11不会对座椅2旋转造成干涉;当座椅2前后向换向结束后,往上旋转车手11,在第三弹簧62的作用下,卡榫61自动卡入卡槽1115内,车手11锁定。前抵靠面1113与后抵靠面1114的设置可以限定所述车手1的旋转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枢接座111还包括外盖15,所述外盖15枢接于所述固定座1111外侧,所述车手11下端与所述外盖15固定连接,从而在调整车手角度时,所述外盖15与车手11一起相对固定座1111旋转。所述外盖15遮住所述车手锁定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手释锁机构包括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车手11上的操作件71(如图13所示)、连接所述操作件71与所述卡榫61的钢线72,且所述钢线72走线车手11内,往上移动所述操作件,即带动钢线72往上移动而拉动卡榫61往上移动脱离卡槽1115。

所述车手锁定机构还可以为其他任意公知可行的机构,所述车手释锁机构可以为其他任意公知可行的机构,只要其能往上拉动所述卡榫61即可。

如上所述,当释锁车手锁定机构后,车手11相对固定座1111旋转,固定座1111并不旋转,而第一锁定槽112设置于固定座1111上,从而车手1的旋转不会影响车架的展开与收合。

所述背靠22左右两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背靠枢接座221,所述座板2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座椅枢接座210,所述背靠枢接座221与所述座椅枢接座210枢接,且所述背靠枢接座221与座椅枢接座210的相对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齿槽2211、第二齿槽2101,所述背靠锁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齿槽2211与第二齿槽2101之间的齿轮51、第一弹簧52,所述第一弹簧52设置于所述齿轮51与第二齿槽2101底壁之间,在所述第一弹簧52的作用下,所述齿轮51同时与所述第一齿槽2211、第二齿槽2101啮合,从而背靠22与座板21不能相对旋转。

所述背靠锁定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齿槽2101内的用于驱动所述齿轮51脱离第一齿槽2211的第一驱动件53,一第一钢线54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53,另一端与所述车架释锁机构连接并受所述车架释锁机构驱动,通过所述车架释锁机构释锁所述车架锁定机构时,所述第一钢线54被车架释锁机构拉动,从而所述第一驱动件53被联动而驱动所述齿轮51脱离第一齿槽2211,背靠锁定机构释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座板21下端设置有连通所述容置槽211与背靠锁定机构的供第一钢线54走线的通道,如此设置,使得在车架展开状态下,第一钢线54不会露出于座板21下端外,从而避免造成对所述座椅2与支撑座100的干涉,即避免第一钢线54对座椅的旋转转造成干涉。

所述容置槽211一侧的侧壁设置有孔213,所述第一钢线54另一端连接所述释锁件41,一端自所述孔213穿出而进入所述通道内与所述第一驱动件53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件53可相对旋转地穿设于所述齿轮51的内环中,且所述第一驱动件53远离第二齿槽2101底壁的一端位于所述齿轮51的内环内,所述齿轮51内环壁上凸设有第一从动波浪形凸台511,对应的,所述第一驱动件53***设置有第一主动波浪形凸台531,所述第一主动波浪形凸台531与所述第一从动波浪形凸台511配合,通过所述车架释锁机构释锁所述车架锁定机构时,所述第一钢线54被往下拉动,所述第一驱动件53旋转,通过第一主动波浪形凸台531与第一从动波浪形凸台511的配合,所述齿轮51往第二齿槽2101内移动而脱离与第一齿槽2211的啮合,从而达到背靠锁定机构的释锁,背靠22可相对座板21旋转而收合。

较佳的,所述第二齿槽2101底壁中间设置有左右延伸的凸柱2102,所述第一驱动件53可相对旋转地套设于所述凸柱2102外,且所述凸柱2102朝向第二齿槽2101底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华司2103,所述第一驱动件53往朝向第二齿槽底壁的一侧延伸有抵靠部532,所述华司2013与所述抵靠部532相抵靠,从而所述第一驱动件53只能相对该凸柱2102旋转而不能左右移动,进入使得所述齿轮51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靠上也设置有用于释锁所述背靠锁定机构的第二释锁机构,且所述第二释锁机构被设置为,当通过所述第二释锁机构释锁背靠锁定机构时,所述车架锁定机构保持于在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的状态。

所述第二释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齿槽2211底壁上的第二主动波浪形面2212、可相对旋转并可相对左右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齿槽2211内的第二驱动件222、下端与所述第二驱动件222连接的第二钢线(图未示)、设置于所述背靠22上侧的可将所述第二钢线往上拉动的第二操作装置223,所述第二钢线上端与所述第二操作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222朝向第一齿槽2211底壁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主动波浪形面2212配合的被动波浪形面2221;在所述第一弹簧52的作用下,所述齿轮51同时与所述第一齿槽2211、第二齿槽2101啮合,且所述齿轮51朝向第一齿槽2211底壁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驱动件222抵靠。此时,背靠22不能相对座板21旋转,背靠22被定位于该倾斜角度;在车架展开状态下,要调整背靠22倾斜角度时,驱动所述第二操作装置,使得第二钢线往上移动,从而拉动所述第二驱动件222旋转,在所述第二主动波浪形面2212以及被动波浪形面2221的相互作用下,所述第二驱动件222往齿轮51的方向移动,从而推动所述齿轮51脱离与第一齿槽2211的啮合而只与第二齿槽2101啮合,从而释锁所述背靠锁定机构,此时,可前后旋转所述背靠22而调整背靠22相对座板21的倾斜角度。因为所述第一驱动件53可相对旋转地穿设于所述齿轮51的内环中,且所述第一驱动件53远离第二齿槽2101底壁的一端位于所述齿轮51的内环内,从而不管第二驱动件222与齿轮51怎么移动,所述第一驱动件53也不会受影响,即不会被推到,从而不会影响到车架锁定机构,即不会影响到车架的展开状态,从而保证车架展开状态下的安全性。

所述第二操作装置223可以为任意公知可行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释锁机构也可设置为其他公知可行的结构。比如说,在某一实施例中(图未示),所述第二操作机构包括一可相对左右移动地连接于所述背靠枢接座221的按钮,所述按钮包括一本体以及自所述本体往朝向齿轮51的一侧延伸的多个相互间隔的弹性手指,对应的,所述背靠枢接座221上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的穿孔,所述弹性手指穿过所述穿孔后伸入第一齿槽内2211内并抵靠于所述齿轮51。从而要调整背靠倾斜角度时,只需按压按钮本体,所述弹性手指即会推动齿轮51往第二齿槽2101的方向移动而脱离与第一齿槽2211的啮合,从而释锁背靠锁定机构,此时即可调整背靠22相对座板21的倾斜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靠22设置为倒U形背靠管,所述倒U形背靠管左右两侧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背靠枢接座221,对应的,所述座板2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座椅枢接座210,所述背靠锁定机构对称设置有两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背靠22也可设置为背靠板,所述背靠板左右两侧下端分别一起成型或固定连接有所述背靠枢接座221。

上述方位描述中,以所述座椅2所在为上,以支撑座100所在为下,以左右两侧支架10所在为左右,以所述第三驱动件401所在未前,以所述锁定块301所在为后。

3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婴儿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