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止水帷幕

文档序号:1517452 发布日期:2020-02-11 浏览:2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止水帷幕 (Waterproof curtain at end of underwater channel foundation pit along two sides of water ) 是由 叶枫 于 2019-11-0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止水帷幕,包括设置于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底板以下相互水平连接设置的第一高压旋喷桩和第二高压旋喷桩,位于水下通道基坑底板以上与所述第一高压旋喷桩垂直衔接的第三高压旋喷桩;所述第二高压旋喷桩、第三高压旋喷桩及其下第一高压旋喷桩位于所述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基坑围护桩的内侧。本发明能够止水效果好,能够消除或者降低水下通道基坑发生渗漏的问题。(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aterproof curtain at the end of an underwater channel foundation pit along two sides of water,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high-pressure jet grouting pile and a second high-pressure jet grouting pile which are arranged below a bottom plate at the end of the underwater channel foundation pit along the two sides of water and are horizontally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a third high-pressure jet grouting pile which is positioned above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underwater channel foundation pit and is vert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high-pressure jet grouting pile; and the second high-pressure jet grouting pile, the third high-pressure jet grouting pile and the lower first high-pressure jet grouting pile are positioned on the inner sides of foundation pit retaining piles at the end parts of the underwater channel foundation pit along the water two banks. The invention has good water stopping effect and can eliminate or reduce the problem of leakage of the foundation pit of the underwater channel.)

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止水帷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止水帷幕。

背景技术

在跨河、跨江等水下通道基坑止水帷幕施工工程中,由于基坑施工横跨江河等水域施工,基坑止水帷幕的施工相对于土层基坑止水帷幕的施工环境更加困难,极易发生渗漏漏水等安全隐患。特别是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渗漏问题更加严重,尤其沿南方地区地下水丰富、水位较高,临河基坑渗漏的情况更为多见。水下通道基坑因为穿越河流一般采用明挖的地下通道基坑施工来穿越河流底部,施工时采用围堰避水,然后开挖施工跨河水下通道基坑。现有的基坑止水帷幕包括位于水下通道基坑底板以下的高压旋喷桩,以对水下通道基坑起到止水作用。在护岸完工后,由于受到地基沉降的原因,水下通道基坑底板与高压旋喷桩脱离形成渗漏通道,则江水、河水通过该渗漏通道渗漏到水下通道基坑。因此,水下通道基坑止水帷幕的防渗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止水帷幕,以解决水下通道基坑渗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止水帷幕,包括设置于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底板以下相互水平连接设置的第一高压旋喷桩和第二高压旋喷桩,位于水下通道基坑底板以上与所述第一高压旋喷桩垂直衔接的第三高压旋喷桩;所述第二高压旋喷桩、第三高压旋喷桩及其下第一高压旋喷桩位于所述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基坑围护桩的内侧。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止水帷幕,所述第一高压旋喷桩与第三高压旋喷桩之间通过黄沙回填密实层和素混凝土传力带衔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止水帷幕,所述第三高压旋喷桩包括通过衔接板连接的下段桩和上段桩,所述衔接板位于外护岸以及所述下段桩和上段桩之间。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止水帷幕,所述第二高压旋喷桩的深度小于第一高压旋喷柱的深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止水帷幕,所述第二高压旋喷桩的密度大于第一高压旋喷柱的密度,所述第二高压旋喷桩为压密注浆。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止水帷幕,所述第二高压旋喷桩位于所述第一高压旋喷桩的内侧,所述第一高压旋喷桩和第三高压旋喷桩位于水下通道基坑的侧墙与基坑围护桩之间。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止水帷幕,所述第三高压旋喷桩与地平面等高。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止水帷幕,所述基坑围护桩包括设置于水下通道基坑内的第四高压旋喷桩和钻孔灌注桩。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止水帷幕,所述第四高压旋喷桩的等高线小于第三高压旋喷桩的等高线,所述第四高压旋喷桩的等高线与设置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端头处的外护岸等高。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止水帷幕,所述第二高压旋喷桩、第三高压旋喷桩及其下第一高压旋喷桩分布在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形成三面围合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水下通道基坑止水帷幕,由于在第一高压旋喷桩上水平连接有第二高压旋喷桩,第二高压旋喷桩与第一高压旋喷桩的构成的桩基增大了水下通道基坑底板以下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底板与其其下的桩基的结构稳定性,防止水下通道基坑底板与第一高压旋喷桩脱离而形成渗漏通道。当第一高压旋喷桩发生沉降时,与第一高压旋喷桩垂直衔接的第三高压旋喷桩保持与第一高压旋喷桩同步沉降,从而使第三高压旋喷桩下降到第一高压旋喷桩沉降的位移,通过第三高压旋喷桩的沉降填补了水下通道基坑底板第一高压旋喷桩之间的沉降缝隙,避免了在水下通道基坑底板处产生渗漏通道的安全隐患,从而防止水下通道基坑渗漏。本发明的第二高压旋喷桩、第三高压旋喷桩及其下第一高压旋喷桩位于所述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基坑围护桩的内侧,能够通过第二高压旋喷桩、第三高压旋喷桩及其下第一高压旋喷桩对基坑围护桩的止水效果进行补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止水帷幕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止水帷幕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止水帷幕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止水帷幕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水下通道基坑沿水两岸的端头处的止水帷幕的另一侧面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00、水下通道,110、基坑,111、底板,120、钻孔灌注桩,130、高压旋喷桩,140、侧墙,150、外护岸,160、端头处,170、厢式护岸,171、临时封堵墙,180、地平面,200、止水帷幕,210、第一高压旋喷桩,220、第二高压旋喷桩,230、第三高压旋喷桩,231、下段桩,232、上段桩,233、衔接板,240、黄沙回填密实层,250、素混凝土传力带,300、水岸线,400、地下室外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至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下通道基坑止水帷幕200,包括设置于水下通道基坑110沿水两岸的端头处160的底板111以下相互水平连接设置的第一高压旋喷桩210和第二高压旋喷桩220,位于水下通道基坑110底板111以上与所述第一高压旋喷桩210垂直衔接的第三高压旋喷桩230;所述第二高压旋喷桩220、第三高压旋喷桩230及其下第一高压旋喷桩210位于所述水下通道基坑110沿水两岸的端头处160的基坑围护桩的内侧。其中基坑围护桩包括但不限于设置于水下通道基坑110内的第四高压旋喷桩130和钻孔灌注桩120。其中端头处160是指水岸线300以外的水下通道基坑110对应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高压旋喷桩210、第三高压旋喷桩230和第四高压旋喷桩130包括但不限于采用

Figure BDA0002265107070000041

的双排高压旋喷桩,以提高高压旋喷桩的强度,则能够提高其作为止水桩的稳定性。第二高压旋喷桩220包括但不限于采用

Figure BDA0002265107070000042

双排高压旋喷桩,水泥掺量为25%,以对基坑进行加固。其中位于第三高压旋喷桩230与第四高压旋喷桩130之间的钻孔灌注桩120包括但不限于

Figure BDA0002265107070000043

位于底板111处的钻孔灌注桩可以采用

Figure BDA0002265107070000044

请参考图3至图5,为了实现第三高压旋喷桩230与第一高压旋喷桩210的垂直衔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下通道基坑110沿水两岸的端头处160的止水帷幕200,所述第一高压旋喷桩210与第三高压旋喷桩230之间通过黄沙回填密实层240和素混凝土传力带250衔接。

请参考图3和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下通道基坑110沿水两岸的端头处160的止水帷幕200,所述第三高压旋喷桩230包括通过衔接板233连接的下段桩231和上段桩232,所述衔接板233位于外护岸150以及所述下段桩231和上段桩232之间。外护岸150的上段桩232待回填土后与下段桩231接高至地平面180。即第三高压旋喷桩230与地平面180等高。

请参考图3至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下通道基坑110沿水两岸的端头处160的止水帷幕200,所述第二高压旋喷桩220的深度小于第一高压旋喷柱的深度。

请参考图3至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下通道基坑110沿水两岸的端头处160的止水帷幕200,所述第二高压旋喷桩220的密度大于第一高压旋喷柱210的密度,所述第二高压旋喷桩220为压密注浆。第二高压旋喷桩220的密度大于第一高压旋喷柱210的密度,能够提高第二高压旋喷桩220对第一高压旋喷柱210的连接可靠性和结构稳定性。而压密注浆进一步提高了底板111以下的密度,从而防止第一高压旋喷柱210与第二高压旋喷桩220的同步沉降。

请参考图1至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下通道基坑110沿水两岸的端头处160的止水帷幕200,所述第二高压旋喷桩220位于所述第一高压旋喷桩210的内侧,所述第一高压旋喷桩210和第三高压旋喷桩230位于水下通道基坑110的侧墙140与基坑围护桩之间。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原有基坑围护桩与侧墙140之间增加与第一高压旋喷桩210垂直衔接的第三高压旋喷桩230,从而对水下通道基坑端头处160的止水效果进行补强,提高止水能力,以克服或者消除水下通道基坑端头处160的渗漏问题。

请参考图3至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下通道基坑110沿水两岸的端头处160的止水帷幕200,所述第四高压旋喷桩130的等高线小于第三高压旋喷桩230的等高线,所述第四高压旋喷桩130的等高线与设置水下通道基坑110沿水两岸端头处160的外护岸160等高。

请参考图1至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下通道基坑110沿水两岸的端头处160的止水帷幕200,所述第二高压旋喷桩220、第三高压旋喷桩230及其下第一高压旋喷桩210分布在水下通道基坑110沿水两岸的端头处160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形成三面围合结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止水帷幕200能够在水下通道基坑110沿水两岸的端头处160的三面防止渗漏问题,提高止水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高压旋喷桩230及其下第一高压旋喷桩210对于无特殊要求的工程宜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级及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液水灰比越小,高压喷射注浆处理地基的强度越高,一般采用0.8-2.0,28天桩身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得低于2.5Mpa.桩体抗压模量不小于80-90Mpa。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下通道基坑110止水帷幕200,由于在第一高压旋喷桩210上水平连接有第二高压旋喷桩220,第二高压旋喷桩220与第一高压旋喷桩210的构成的桩基增大了水下通道基坑110底板111以下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底板111与其其下的桩基的结构稳定性,防止水下通道基坑110底板111与第一高压旋喷桩210脱离而形成渗漏通道。当第一高压旋喷桩210发生沉降时,与第一高压旋喷桩210垂直衔接的第三高压旋喷桩230保持与第一高压旋喷桩210同步沉降,从而使第三高压旋喷桩230下降到第一高压旋喷桩210沉降的位移,通过第三高压旋喷桩230的沉降填补了水下通道基坑110底板111第一高压旋喷桩210之间的沉降缝隙,避免了在水下通道基坑110底板111处产生渗漏通道的安全隐患,从而防止水下通道基坑110渗漏。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高压旋喷桩220、第三高压旋喷桩230及其下第一高压旋喷桩210位于所述水下通道基坑110沿水两岸的端头处160的基坑围护桩的内侧,能够通过第二高压旋喷桩220、第三高压旋喷桩230及其下第一高压旋喷桩210对基坑围护桩的止水效果进行补强。即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高压旋喷桩进行止水。为了进一步提高止水效果,在结构缝内设置有橡胶止水带。

高压旋喷桩浆液使土体剥离后充分和射出的浆液混合而形成柱状桩体,形成连续搭接的水泥加固体。施工占地少、振动小、噪音较低等优点,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流塑、软塑或可塑黏性土、粉土、砂土、黄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高压旋喷桩技术所产生的固结体有着较好的强韧度,其防渗性能好。

请参考图3至图5,为了提高水下通道的稳定性,本发明实施例在底板111以上设置有厢式护岸170,并且在厢式护岸170与第三高压旋喷桩230的接合面设置有临时封堵墙171。当然厢式护岸170与第三高压旋喷桩230之间还可以通过肋板连接,以提高相互连接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高压旋喷桩230可以采用拉森钢板桩替代。

本发明实施例适应于跨河水下通道的止水帷幕,特别适用于跨江水下通道的止水帷幕。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止水帷幕200能够防止渗漏到地下室外墙400及其后方施工的地下室车库内。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内容做的任何变形和润饰,均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1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隔震方法及隔震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