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烘干系统

文档序号:1518942 发布日期:2020-02-11 浏览:1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烘干系统 (Control method of drying system and drying system ) 是由 王晓红 谷月明 何建发 郑神安 张鸿宙 陆飞荣 黄雨晴 于 2019-10-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涉及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烘干系统,属于烘干控制技术领域。本申请烘干系统包括:热泵、辅助电加热模块和排湿风机,控制方法包括:确定进入的烘干控制阶段;获取烘干控制阶段所对应的烘干空间的环境参数;根据环境参数及其变化梯度,对烘干控制阶段的控制对象进行联动控制。通过本申请,有助于提升烘干空间环境参数变化的稳定性,进而有助于提升产品的烘干品质。(The application relates to a control method of a drying system and the drying system, and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drying control. This application drying system includes: the heat pump, the auxiliary electric heating module and the dehumidifying fan are controlled by the method comprising the following steps: determining an entering drying control stage; acquiring an environmental parameter of a drying space corresponding to a drying control stage; and performing linkage control on the control object in the drying control stage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and the change gradient thereof. Through this application, help promoting the stability of stoving space environmental parameter change, and then help promoting the stoving quality of product.)

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烘干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烘干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排湿型热泵烘干机的热泵运行及辅助电加热的运行控制,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烘干房热泵加热升温控制阶段:热泵运行与辅助电加热同步开启,到温度点停机后同步关闭,最大程度地提升烘干房的升温速率,其中,烘干机普遍标配5~10组辅助电加热,采取同步投入运行或者同步切出的控制方式。

控制缺点:

1、此种控制方式最大程度上提升烘干房的升温速率,但是烘干房升温速率无法控制,容易导致无法满足烘干作物的工艺升温烘干曲线(如升温速率过快导致烘干作物焦黄因急温干燥而产生挂灰),降低烘干品质。

2、此种控制方式中标配的5~10组辅助电加热同开同停控制(例如每组辅助电加热为2kW,辅助电加热启停中烘干房近10~20kW的热负荷波动),极易造成辅助电加热切入及切出点烘干房温度剧烈波动,加大烘干房内部温度场的不均匀性,影响烘干房温度控制的工艺精度,甚至降低烘干品质。

二、烘干房热泵维温排湿控制阶段:排湿型热泵运行定频机组温度烘干房温度中,满足烘干房高湿度的排湿需求,直接开启排湿离心风机,通过排湿散热实现烘干房的湿度的稳定控制。

控制缺点:

离心风机排湿量大,简单周期性定时开停控制,无显热回收装置导致烘干房热量散失大,热泵制热量满负荷运行仍不能满足排湿需求,无法兼顾烘干房温度及湿度温度需求。排湿量过大导致烘干房温度波动剧烈,影响烘干作物的水分蒸发,排湿量不足导致烘干房湿度过高,易造成烘干作物高温高湿腐败变质。

总结:传统的排湿型热泵烘干机中热泵运行及辅助电加热的同开同停或者定时开停控制,辅助电加热采取同步投入运行或者同步切出的控制、离心风机周期性定时开停控制,上述控制方式下使得烘干房环境参数控制存在波动剧烈的缺点,对产品烘干品质形成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烘干系统,有助于提升烘干空间环境参数变化的稳定性,进而有助于提升产品的烘干品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

本申请提供一种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烘干系统包括:热泵、辅助电加热模块和排湿风机,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进入的烘干控制阶段;

获取所述烘干控制阶段所对应的烘干空间的环境参数;

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及其变化梯度,对所述烘干控制阶段的控制对象进行联动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及其变化梯度,对所述烘干控制阶段的控制对象进行联动控制,包括:

如果进入的所述烘干控制阶段是升温控制阶段,则启动所述热泵运行,并判断烘干空间的实际温度及升温速率是否满足:T实际≤T目标-ΔT′且ψ实际≤ψ目标

如果满足,则之后每当在一次第一预设检测周期内检测到实际温度均满足:T实际≤T目标-ΔT′时,按照编号顺序启动所述辅助电加热模块中的一组电加热单元;

其中,T实际为烘干空间的实际温度,T目标为设定的目标温度,ΔT′为设定的温度偏差常数,ψ实际为实际升温速率,ψ目标为设定的目标升温速率。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及其变化梯度,对所述烘干控制阶段的控制对象进行联动控制,还包括:

每启动一组电加热单元后,经运行第一预设间隔时长,再进行判断实际温度在所述第一预设检测周期内是否均满足:T实际≤T目标-ΔT′。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及其变化梯度,对所述烘干控制阶段的控制对象进行联动控制,还包括:

如果在某次启动一个电加热单元后,当检测到实际温度满足:T目标-ΔT′<T实际<T目标-ΔTi时,按已启动的电加热单元来维持辅助加热运行,其中,ΔTi为设定的温度偏差常数,i=1,2,…,n,n为辅助电加热模块中电加热单元开启的组数;或者,

如果在某次启动一个电加热单元后,每当在一次第二预设检测周期内检测到实际温度均满足:T实际≥T目标-ΔTi时,根据开启顺序的倒序,关闭已启动的电加热单元中的一组;或者,

如果在某次启动一个电加热单元后,在第三预设检测周期内检测到实际温度均满足:T实际≥T目标+ΔT″时,关闭所有已启动的电加热单元,其中,ΔT″为设定的温度偏差常数。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及其变化梯度,对所述烘干控制阶段的控制对象进行联动控制,包括:

如果进入的烘干控制阶段是维温排湿控制阶段,则判断烘干空间的实际湿度是否满足FY实际>FY目标+Δfy,并当满足时,控制所述排湿风机以初始化档位启动,且之后每当在一次第四预设检测周期内检测到实际湿度及除湿速率均满足:FY实际>FY目标+Δfy且ζ实际≤ζ目标时,调高所述排湿风机一个档位;以及

在所述排湿风机运行过程中,判断烘干空间的降温速率是否满足:φ实际>φ目标,并在满足时,判断所述热泵状态,包括:关闭或者开启;

根据所述热泵状态、实际温度及其变化速率,对所述热泵和所述辅助电加热模块进行控制;

其中,FY实际为烘干空间的实际湿度,FY目标设定的目标湿度,Δfy为设定的湿度偏差常数,ζ实际为实际除湿速率,ζ目标设定的目标除湿速率,φ实际为烘干空间的降温速率,φ目标设定的目标降温速率。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及其变化梯度,对所述烘干控制阶段的控制对象进行联动控制,还包括:

如果在某次调节档位后,在第五预设检测周期内检测到实际湿度及除湿速率均满足:FY实际>FY目标+Δfy且ζ实际>ζ目标,则控制所述排湿风机保持当前档位运行;或者,

如果在某次调节档位后,在第六预设检测周期内检测到实际湿度均满足:FY实际≤FY目标,则关闭所述排湿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及其变化梯度,对所述烘干控制阶段的控制对象进行联动控制,还包括:

每调节一次档位后,经运行第二预设间隔时长,再进行判断实际湿度及除湿速率在所述第四预设检测周期内是否均满足:FY实际>FY目标+Δfy且ζ实际≤ζ目标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热泵状态、以及实际温度及其变化速率,对所述热泵和所述辅助电加热模块进行控制,包括:

如果所述热泵是关闭状态,则根据所述热泵的预设开启判断条件,确定是否开启所述热泵运行;以及

根据编号顺序启动所述辅助电加热模块中的第一组电加热单元,并在之后每当在一次第七预设检测周期内检测到降温速率满足:φ实际>φ目标时,依序启动一组电加热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热泵状态、以及实际温度及其变化速率,对所述热泵和所述辅助电加热模块进行控制,包括:

如果所述热泵是开启状态,则每当在一次第八预设检测周期内检测到降温速率均满足:φ实际>φ目标时,根据编号顺序启动一组电加热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热泵状态、以及实际温度及其变化速率,对所述热泵和所述辅助电加热模块进行控制,还包括:

如果在某次启动一个电加热单元后,每当在一次第九预设检测周期内检测到降温速率均满足:φ实际≤0时,根据开启顺序的倒序,关闭已启动的电加热单元中的一组。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热泵状态、以及实际温度及其变化速率,对所述热泵和所述辅助电加热模块进行控制,还包括:

在关闭所有已启动的电加热单元之后,当再次启动所述辅助电加热模块中的电加热单元时,则根据上一次开启顺序的倒序,对所述辅助电加热模块中的电加热单元进行开启。

第二方面,

本申请提供一种烘干系统,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以实现上述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根据所进入的烘干控制阶段,来获取该阶段所对应的环境参数,根据环境参数及其变化梯度,来对该阶段的控制对象进行联动控制,有助于提升烘干空间环境参数变化的稳定性,使烘干空间环境参数的变化匹配烘干工艺曲线,进而有助于提升产品的烘干品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烘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控制方法应用的烘干系统包括:热泵、辅助电加热模块和排湿风机,如图1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确定进入的烘干控制阶段。

具体的,带辅助电加热模块和排湿风机的热泵烘干系统中,烘干控制阶段可以包括升温控制阶段和维温排湿控制阶段,在具体应用中,对物料进行烘干时,先进入升温控制阶段,然后再进入维温排湿控制阶段。

步骤S102、获取所述烘干控制阶段所对应的烘干空间的环境参数。

具体的,在对物料烘干进入升温控制阶段时,所对应的烘干空间的环境参数是温度,在此阶段,需要将烘干空间的温度上升到设定的目标温度。在进入维温排湿控制阶段时,所对应的烘干空间的环境参数是温度和湿度,需要对烘干空间的温度进行维持控制,以及对烘干空间进行除湿。

步骤S103、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及其变化梯度,对所述烘干控制阶段的控制对象进行联动控制。

具体的,根据环境参数及其变化梯度,比如,在升温控制阶段,根据温度及温度变化梯度,对热泵和辅助电加热模块进行联动控制,又比如,在维温排湿控制阶段,根据温度和湿度及两者各自的变化梯度,对热泵、辅助电加热模块和排湿风机进行联动控制,可实现对烘干空间环境参数的精细调控,有助于提升烘干空间环境参数变化的稳定性,使烘干空间环境参数的变化匹配烘干工艺曲线,克服如本申请在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而有助于提升产品的烘干品质。

下述围绕步骤S103进行若干实施例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及其变化梯度,对所述烘干控制阶段的控制对象进行联动控制,包括:

如果进入的所述烘干控制阶段是升温控制阶段,则启动所述热泵运行,并判断烘干空间的实际温度及升温速率是否满足:T实际≤T目标-ΔT′且ψ实际≤ψ目标

如果满足,则之后每当在一次第一预设检测周期内检测到实际温度均满足:T实际≤T目标-ΔT′时,按照编号顺序启动所述辅助电加热模块中的一组电加热单元;

其中,T实际为烘干空间的实际温度,T目标为设定的目标温度,ΔT′为设定的温度偏差常数,ψ实际为实际升温速率,ψ目标为设定的目标升温速率。

具体的,该实施例是升温控制阶段的应用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例如,辅助电加热模块配置5~10组电加热单元,每组辅助电加热为2kW,如果进行同开控制,辅助电加热启停中烘干房近10~20kW的热负荷波动,使烘干房升温速率过快,也极易造成辅助电加热切入点烘干房温度剧烈波动,加大烘干房内部温度场的不均匀性,影响烘干房温度控制的工艺精度,甚至降低烘干品质。通过上述实施例方案则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上述实施例方案在具体应用中,机组可以对辅助电加热模块的各电加热单元进行逻辑记忆编号,比如,辅助电加热模块有五组电加热单元的话,可以对该五组电加热单元进行1、2、3、4、5的编号。根据实际温度及其升温速率,通过上述判断条件,对辅助电加热模块的各电加热单元进行梯次投入控制,有助于保证升温变化的稳定性,使烘干空间升温的变化匹配升温烘干工艺曲线,进而有助于提升产品的烘干品质。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及其变化梯度,对所述烘干控制阶段的控制对象进行联动控制,还包括:

每启动一组电加热单元后,经运行第一预设间隔时长,再进行判断实际温度在所述第一预设检测周期内是否均满足:T实际≤T目标-ΔT′。

具体的,该第一预设间隔时长可以设置为30分钟,比如,在第一组电加热单元被投入后,第一组电加热单元经运行30分钟后,再进行检测判断实际温度在第一预设检测周期内是否均满足:T实际≤T目标-ΔT′,如满足则再进一步投入第二组电加热单元,其他各组电加热单元依次类推。通过在两个设置第一预设检测周期之间形成第一预设间隔时长的约束,可以实现升温速度的稳定,不会过快,使烘干空间温度场变化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及其变化梯度,对所述烘干控制阶段的控制对象进行联动控制,还包括:

如果在某次启动一个电加热单元后,当检测到实际温度满足:T目标-ΔT′<T实际<T目标-ΔTi时,按已启动的电加热单元来维持辅助加热运行,其中,ΔTi为设定的温度偏差常数,i=1,2,…,n,n为辅助电加热模块中电加热单元开启的组数。

具体的,该实施例是在开启一组电加热单元后,对辅助电加热模块是否维持停留在该状态下进行加热的判断控制。根据ΔTi可知,每组电加热单元被开启后,其对应一个ΔTi,使得其对应的T目标-ΔT′<T实际<T目标-ΔTi不同,在具体应用中,可以通过对各个具体的ΔTi进行具体设置,来保证温度控制更好地与工艺升温烘干曲线相匹配。

或者,如果在某次启动一个电加热单元后,每当在一次第二预设检测周期内检测到实际温度均满足:T实际≥T目标-ΔTi时,根据开启顺序的倒序,关闭已启动的电加热单元中的一组;

具体的,该实施例是在开启一组电加热单元后,对已开启的电加热单元进行倒序退出的判断控制,在具体应用中,在开启一组电加热单元后,烘干空间的升温速率是提升的,对于该温度提升梯度的提升幅度是否符合要求,本申请中根据ΔTi可知,每组电加热单元被开启后,其对应一个ΔTi,使得其对应的T实际≥T目标-ΔTi不同,在具体应用中,可以通过对各个具体的ΔTi进行具体设置,使每个电加热单元退出的实际条件时机与工艺升温烘干曲线相匹配。

或者,如果在某次启动一个电加热单元后,在第三预设检测周期内检测到实际温度均满足:T实际≥T目标+ΔT″时,关闭所有已启动的电加热单元,其中,ΔT″为设定的温度偏差常数。

具体的,该实施例是在开启一组电加热单元后,对已开启的电加热单元是否需要全部切出的控制,对于ΔT″,比如,可以设置为1,具体应用中,在第三预设检测周期内检测到实际温度均满足:T实际≥T目标+ΔT″时,能够说明烘干空间温度超出了控制范围,通过关闭全部已开启的电加热单元来实现快速调整回来。

综上,在具体应用中,可以通过上述各个实施例的结合配合,提升烘干空间升温变化的稳定性,实现综合保证升温控制阶段的温度控制与工艺升温烘干曲线相匹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及其变化梯度,对所述烘干控制阶段的控制对象进行联动控制,包括:

如果进入的烘干控制阶段是维温排湿控制阶段,则判断烘干空间的实际湿度是否满足FY实际>FY目标+Δfy,并当满足时,控制所述排湿风机以初始化档位启动,且之后每当在一次第四预设检测周期内检测到实际湿度及除湿速率均满足:FY实际>FY目标+Δfy且ζ实际≤ζ目标时,调高所述排湿风机一个档位;以及

在所述排湿风机运行过程中,判断烘干空间的降温速率是否满足:φ实际>φ目标,并在满足时,判断所述热泵状态,包括:关闭或者开启;

根据所述热泵状态、实际温度及其变化速率,对所述热泵和所述辅助电加热模块进行控制;

其中,FY实际为烘干空间的实际湿度,FY目标设定的目标湿度,Δfy为设定的湿度偏差常数,ζ实际为实际除湿速率,ζ目标设定的目标除湿速率,φ实际为烘干空间的降温速率,φ目标设定的目标降温速率。

具体的,该实施例是维温排湿控制阶段的应用实施例。排湿风机开启排湿时,相应地要排出热量,在热泵烘干的相关技术中,排湿风机是以大排湿量方式进行开启运行,排湿量过大导致烘干房温度波动剧烈,影响烘干作物的水分蒸发,无法兼顾烘干房温度及湿度温度需求。通过上述实施例方案则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上述实施例方案在具体应用中,根据烘干空间湿度及其变化梯度,对排湿风机以从初始化档位进行启动控制,同时,根据烘干空间降温速率,来对热泵和辅助电加热模块进行控制,继而在维温排湿控制阶段实现湿度和温度两者兼顾,保证两者变化的稳定性,进而保证物料的烘干品质。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及其变化梯度,对所述烘干控制阶段的控制对象进行联动控制,还包括:

每调节一次档位后,经运行第二预设间隔时长,再进行判断实际湿度及除湿速率在所述第四预设检测周期内是否均满足:FY实际>FY目标+Δfy且ζ实际≤ζ目标

具体的,该第二预设间隔时长可以设置为15分钟,比如,在排湿风机以初始档位开启后,经运行30分钟后,再进行判断实际湿度及除湿速率在所述第四预设检测周期内是否均满足:FY实际>FY目标+Δfy且ζ实际≤ζ目标,如满足则再进一步调高一个档位,其他各档的调节依次类推,当调高至最高档位时,就保持以最高档位进行运行。通过在两个设置第四预设检测周期之间形成第二预设间隔时长的约束,有助于实现排湿控制和温度控制两者的稳定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及其变化梯度,对所述烘干控制阶段的控制对象进行联动控制,还包括:

如果在某次调节档位后,在第五预设检测周期内检测到实际湿度及除湿速率均满足:FY实际>FY目标+Δfy且ζ实际>ζ目标,则控制所述排湿风机保持当前档位运行。

具体的,该实施例是在调节一个档位后,对排湿风机是否维持停留在该档位下运行的判断控制,当保持在该档位下运行时,说明除湿速率满足工艺要求。

或者,如果在某次调节档位后,在第六预设检测周期内检测到实际湿度均满足:FY实际≤FY目标,则关闭所述排湿风机。

具体的,在某次调节档位后,当在第六预设检测周期内检测到实际湿度均满足:FY实际≤FY目标,说明除湿控制超出了范围,需要快速调整回来,然后可以根据对湿度及其变化的继续检测,对排湿风机进行重新启动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热泵状态、以及实际温度及其变化速率,对所述热泵和所述辅助电加热模块进行控制,包括:

如果所述热泵是关闭状态,则根据所述热泵的预设开启判断条件,确定是否开启所述热泵运行;以及

根据编号顺序启动所述辅助电加热模块中的第一组电加热单元,并在之后每当在一次第七预设检测周期内检测到降温速率满足:φ实际>φ目标时,依序启动一组电加热单元。

具体的,在升温控制阶段的最后,烘干空间温度满足要求时,辅助电加热模块被关闭,热泵可能是被控制为开启,也可能是被控制为关闭。在烘干进入维温排湿控制阶段后,如果热泵是关闭的,通过上述实施例方案,同时进行了两方面的控制,一方面,根据热泵的预设开启判断条件(比如,T实际≤T目标-ΔT″′,ΔT″′为设定的温度偏差常数),来确定是否开启热泵;另一方面,直接开启辅助电加热模块中的第一组电加热单元,并在之后每当在一次第七预设检测周期内检测到降温速率满足:φ实际>φ目标时,依序启动一组电加热单元,以首先直接开启投入辅助电加热模块中的第一组电加热单元来弥补除湿导致的热量流失。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热泵状态、以及实际温度及其变化速率,对所述热泵和所述辅助电加热模块进行控制,包括:

如果所述热泵是开启状态,则每当在一次第八预设检测周期内检测到降温速率均满足:φ实际>φ目标时,根据编号顺序启动一组电加热单元。

具体的,在烘干进入维温排湿控制阶段后,如果热泵是开启的,通过每当在一次第八预设检测周期内检测到降温速率均满足:φ实际>φ目标的判断,来确定是否开启一组电加热单元,尤其对于第一组电加热单元的开启投入来说,其是需要降温速率满足在热泵开启的情况下,仍在第八预设检测周期内检测到降温速率均满足:φ实际>φ目标,才能开启,以此来保证除湿同时温度弥补得到有效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热泵状态、以及实际温度及其变化速率,对所述热泵和所述辅助电加热模块进行控制,还包括:

如果在某次启动一个电加热单元后,每当在一次第九预设检测周期内检测到降温速率均满足:φ实际≤0时,根据开启顺序的倒序,关闭已启动的电加热单元中的一组。

具体的,该实施例是在开启一组电加热单元后,对已开启的电加热单元进行倒序退出的判断控制,在维温排湿控制阶段,在开启一组电加热单元后,烘干空间的降温速率是会得到控制,能够阻止降温速率的下降,每当在一次第九预设检测周期内检测到降温速率均满足:φ实际≤0时,说明降温得到有效控制,此情况下,有可能变成升温,因而通过每次降温速率判断来决定是否关闭已启动的电加热单元中的一组,来实现维温。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热泵状态、以及实际温度及其变化速率,对所述热泵和所述辅助电加热模块进行控制,还包括:

在关闭所有已启动的电加热单元之后,当再次启动所述辅助电加热模块中的电加热单元时,则根据上一次开启顺序的倒序,对所述辅助电加热模块中的电加热单元进行开启。

具体的,根据编号顺序的倒序,在维温排湿控制阶段进入后,根据降温速率的梯度条件,第一次按编号的1、2、3、4、5顺序开启辅助电加热模块中的各组电加热单元,在然后又逐渐关闭了全部的电加热单元,在温度的继续检测判断过程中,需要再次利用辅助电加热模块的加热,此情况下,按编号的5、4、3、2、1顺序依次判断开启,如此类推,第三次按编号的1、2、3、4、5顺序依次判断开启、第四次按编号的5、4、3、2、1顺序依次判断开启。。。,该开启方式下,有助于实现辅助电加热模块中的各组电加热单元均衡开启使用,进而保证电加热模块的使用寿命。

综上,在具体应用中,可以通过上述各个实施例的结合配合,提升烘干空间升温变化的稳定性,实现综合保证维温排湿控制阶段的温度控制与工艺升温烘干曲线相匹配。

对于上述的各预设检测周期,根据具体设置需要,可以是相同的,或者,可以是不同的,或者,可以是部分相同的。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烘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烘干系统2包括:

存储器201,其上存储有可执行程序;

处理器202,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201中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以实现上述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烘干系统2,其处理器202执行存储器201中的程序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应该理解,当我们称部件被“连接”到另一部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部件,或者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实现两者的连接。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1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竖冷窑及矿料冷却与余热回收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