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中伤员转运吊舱

文档序号:15428 发布日期:2021-09-21 浏览:2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空中伤员转运吊舱 (Overhead wounded person transports nacelle ) 是由 朱海兰 勇琴歌 高萌 于 2021-07-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吊舱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空中伤员转运吊舱,包括吊舱本体以及舱门,所述舱门活动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上,还包括: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上,用于检测所述吊舱本体与地面之间的距离;移动组件,数量为若干组,所述移动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上;以及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上,所述调节单元和所述移动组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舱门的启闭;一方面能够实现整个吊舱的被牵引移动功能,另一方面能够在吊舱落地的瞬间打开舱门,避免传统人工手动打开的方式,为伤员的救治工作缩短时间。(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ods, in particular to an air wounded personnel transferring pod, which comprises a pod body and a cabin door, wherein the cabin door is movably arranged on the pod body, and the air wounded personnel transferring pod further comprises: the detection module is arranged on the pod body and used for detec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od body and the ground; the moving assemblies are arranged on the pod body in a movable mode; the adjusting unit is arranged on the pod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ving assembly and is used for controlling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cabin door; on one hand, the towed moving function of the whole nacelle can be realized,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cabin door can be opened at the moment when the nacelle falls to the ground, so that the traditional manual opening mode is avoided, and the time is shortened for the treatment work of the wounded.)

一种空中伤员转运吊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吊舱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空中伤员转运吊舱。

背景技术

在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或战争时,在海军舰船及部队野战条件等交通不便地区,如何将伤员安全、快速到转运到救治一线是医务人员所面临的重要难题,随着我国空中运输技术的提高,转运吊舱被广泛使用;

转运伤员的吊舱在跟随飞机落地时,通常地面上会在落地位置上布设救护车转呗救援工作,并转运吊舱在落地时,通过打开舱门,然后通过病床来将吊舱内的伤员转运到救护车内。

现有的舱门是通过工作人员手动控制打开的,因此,在转运吊舱落地时,需要耗费一定时间来进行开门工作,这无疑耗费大量时间,而且某些时候,救护车辆不能及时到达现场,如果吊舱原地等待无疑影响伤员的及时治疗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中伤员转运吊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中伤员转运吊舱,包括吊舱本体以及舱门,所述舱门活动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上,还包括:

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上,用于检测所述吊舱本体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移动组件,数量为若干组,所述移动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上;以及

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上,所述调节单元和所述移动组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舱门的启闭;

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转运吊舱与地面之间到达设定阈值时,所述检测模块控制所述移动组件工作,所述移动组件通过所述调节单元控制所述舱门的启闭。

本申请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输出源,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内,所述吊舱本体内设有与所述输出源连通的流道;

第一活塞,活动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内成型的出风口内且两者弹性连接,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流道连通;以及

一组触点,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吊舱本体之间,所述触点和所述移动组件电性连接。

本申请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安装座、轮座、移动轮、传动模块以及调节元件;

所述安装座活动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上,所述移动轮通过所述轮座与所述安装座活动连接,调节元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吊舱本体之间,所述调节元件可调节所述移动轮的升降;

所述传动模块设置在所述轮座和所述调节单元之间。

本申请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模块包括空腔和第三活塞,所述空腔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内,所述第三活塞活动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三活塞和所述空腔的内壁贴合密封,所述第三活塞还与所述安装座连接。

本申请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管道和伸缩件;

所述管道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内,所述伸缩件活动连接在所述舱门和所述吊舱本体之间,所述管道和所述空腔连通。

本申请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辅助模块,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内,用于控制所述伸缩件的启闭。

本申请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模块包括预留箱、第二活塞、复位件以及电动阀门;

所述预留箱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内且与所述管道连通,所述第二活塞活动设置在所述预留箱内,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预留箱的内壁贴合密封;

所述复位件设置在所述预留箱内且与所述第二活塞连接,所述电动阀门设置在所述管道上,用于控制所述管道与所述伸缩件或所述预留箱连通。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联动的结构,通过检测模块不仅能够对下降过程中的吊舱进行缓冲减速,而且当吊舱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达到设定阈值时,检测模块能够控制移动组件工作,使得移动轮展开与地面接触,并且在此同时,通过调节单元打开舱门,一方面能够实现整个吊舱的被牵引移动功能,另一方面能够在吊舱落地的瞬间打开舱门,避免传统人工手动打开的方式,为伤员的救治工作缩短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中伤员转运吊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中伤员转运吊舱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中伤员转运吊舱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中伤员转运吊舱中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中伤员转运吊舱中安装座和移动轮的装配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吊舱本体、2-舱门、3-牵引环、4-气缸、5-风机、6-流道、7-出风口、8-第一活塞、9-触点、10-电动阀门、11-预留箱、12-第二活塞、13-发条、14-第一气管、15-第二气管、16-移动组件、1601-安装座、1602-轮座、1603-移动轮、1604-电动伸缩杆、1605-第三活塞、1606-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5,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空中伤员转运吊舱,包括吊舱本体1以及舱门2,所述舱门2活动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1上,还包括:

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1上,用于检测所述吊舱本体1与地面之间的距离;移动组件16,数量为若干组,所述移动组件16活动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1上;以及

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1上,所述调节单元和所述移动组件16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舱门2的启闭;

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转运吊舱与地面之间到达设定阈值时,所述检测模块控制所述移动组件16工作,所述移动组件16通过所述调节单元控制所述舱门2的启闭。

需要具体说明的是,所述舱门2通过转轴铰接在所述吊舱本体1上,如图1所示,另外,所述吊舱本体1上设有牵引环3。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情况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输出源,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1内,所述吊舱本体1内设有与所述输出源连通的流道6;

第一活塞8,活动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1内成型的出风口7内且两者弹性连接,所述出风口7与所述流道6连通;以及

一组触点9,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8和所述吊舱本体1之间,所述触点9和所述移动组件16电性连接。

需要具体说明的是,所述输出源可以为风机5或者气泵,在本申请中,所述输出源优选为风机5,所述风机5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1中且与所述流道6连通。

在飞机运载吊舱本体1进行下降运动的半空中,通过人工控制风机5工作,使得输出的气流顺着流道6从出风口7垂直喷向地面,并且此时通过风力的作用,能够起到对吊舱本体1落地的减速作用,并且当吊舱本体1和地面之间的距离接近并达到设定阈值时,此时气流的反冲力使得活塞如图2锁止向两侧移动,直到触点9之间接触,触发移动组件16工作伸出,便于吊舱本体1落地后能够移动,而且于此同时,通过调节单元控制舱门2打开,从而避免人工操作打开舱门2的方式,减少了劳动力,自动化程度高,且此时的吊舱本体1能够通过牵引环3被地面车辆所牵引,从而移动吊舱本体1到任何位置。

请参阅图1、图4和图5,作为本申请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移动组件16包括安装座1601、轮座1602、移动轮1603、传动模块以及调节元件;

所述安装座1601活动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1上,所述移动轮1603通过所述轮座1602与所述安装座1601活动连接,调节元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601和所述吊舱本体1之间,所述调节元件可调节所述移动轮1603的升降;

所述传动模块设置在所述轮座1602和所述调节单元之间。

需要具体说明的是,所述调节元件可以为电缸、线性电机或者液压缸铰接在所述安装座1601和吊舱本体1之间的方式,或者采用伺服电机/步进电机与所述安装座1601同轴固定连接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元件优选为电动伸缩杆1604,所述电动伸缩杆1604铰接在所述安装座1601和所述吊舱本体1之间。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情况中,所述传动模块包括空腔1606和第三活塞1605,所述空腔1606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1内,所述第三活塞1605活动设置在所述空腔1606内,所述第三活塞1605和所述空腔1606的内壁贴合密封,所述第三活塞1605还与所述安装座1601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具体情况中,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管道和伸缩件;

所述管道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1内,所述伸缩件活动连接在所述舱门2和所述吊舱本体1之间,所述管道和所述空腔1606连通。

需要具体说明的是,所述伸缩件可以为气缸4或者液压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件优选为气缸4,所述气缸4铰接在所述舱门2和所述吊舱本体1之间;

在吊舱本体1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达到设定阈值时,所述触点9之间接触,控制所述电动伸缩杆1604伸长,安装座1601带动轮座1602以及移动轮1603沿其铰接处转动,从而使得移动轮1603展开并与地面之间接触,并且在此过程中,安装座1601带动第三活塞1605沿着空腔1606移动,使得空腔1606内的气体被挤压入气缸4内,使得气缸4如图1所示状态伸出,从而使得舱门2自动打开,减少工作人员的打开时间。

请参阅图1-3,作为本申请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辅助模块,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1内,用于控制所述伸缩件的启闭。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情况中,所述辅助模块包括预留箱11、第二活塞12、复位件以及电动阀门10;

所述预留箱11设置在所述吊舱本体1内且与所述管道连通,所述第二活塞12活动设置在所述预留箱11内,所述第二活塞12和所述预留箱11的内壁贴合密封;

所述复位件设置在所述预留箱11内且与所述第二活塞12连接,所述电动阀门10设置在所述管道上,用于控制所述管道与所述伸缩件或所述预留箱11连通。

需要具体说明的是,所述管道包括第一气管14和第二气管15,所述第二气管15和所述空腔1606连通,所述第二气管15通过所述第一气管14和所述气缸4连通,所述电动阀门10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管14上,如图1所示。

另外,所述复位件可以采用弹簧或者拉簧等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优选为发条13,所述发条13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预留箱11内,所述发条13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活塞12连接。

在需要地面车辆对整个吊舱进行牵引而无需在落地瞬间打开舱门2时,通过控制电动阀门10工作,使得第一气管14和第二气管15之间的连通改为第一气管14和预留箱11之间的连通,此时,当吊舱本体1落地时,空腔1606内的空气被第三活塞1605挤压进入预留箱11内,从而避免牵引过程中,舱门2打开状态存在的安全隐患。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航空用非金属真空马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