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设备

文档序号:1549575 发布日期:2020-01-17 浏览:2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控制设备 (Control device ) 是由 P·克利凯努瓦 于 2018-05-2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设备,该控制设备包括容置至少一个开关(36)的壳体(12、14)以及能相对于该壳体(12、14)移动的控制构件,该控制构件具有从所述控制构件的朝向壳体(12、14)定向的表面凸起的至少一个元件。该壳体(12、14)包括可变形区域(76),从该可变形区域延伸出第一舌片(24)和第二舌片(26),该第一舌片布置成在控制构件的至少一个位置与所述元件相互配合,该第二舌片用于致动开关(36)。(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trol device comprising a housing (12, 14) accommodating at least one switch (36) and a control member which is movable relative to the housing (12, 14) and which has at least one element which protrudes from a surface of the control member which is oriented towards the housing (12, 14). The housing (12, 14) comprises a deformable region (76) from which extend a first tongue (24) arrang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element in at least one position of the control member and a second tongue (26) for actuating the switch (36).)

控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设备。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设备,它包括:壳体,该壳体容置至少一个开关;控制构件(控制指压件),该控制构件能相对于壳体移动,并且具有从该控制构件的朝向壳体定向的表面凸起的元件、例如肋。

背景技术

文献CN105336520描述了一种这种类型的控制设备。

在该文献中,控制构件带有多个肋,其中一些通过安装在壳体上的中间件与弹性突耳相互配合,而另一些则与开关直接配合。

文献DE202004005837也公开了一种开关,它包括翘板按键和容纳电子模块的壳体。

该壳体的被翘板按键覆盖的表面带有呈W形的致动元件,它的中央分支既包括用于容纳从翘板按键凸起的元件的支承区域,又包括位于电子模块的开关元件上方的作用区域。

发明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提出一种如上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可变形区域,从该可变形区域延伸出第一舌片和第二舌片,所述第一舌片布置成在该控制构件的至少一个位置与所述元件相互配合,所述第二舌片(是至少部分可移动的)用于致动所述开关。

在这种控制设备中,控制构件(在用户的动作下)的移动使得第一舌片移动和/或变形,因而导致可变形区域变形,从而使第二舌片移动和/或变形以便致动所述开关。

由于第二舌片与第一舌片是有区别的(分开的),因此,这些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由控制设备的设计者进行调节,尤其是在可变形区域和舌片的形状和布置上进行的调节,从而使得设计者可以自由决定移动控制构件致动开关时的用户体验。

所提出的设计还可以避免直接作用于开关上的元件例如控制构件的肋,因而限制了损坏所述开关的风险。

该控制设备的其他非限制性的且有利的特征如下:

-第一舌片和第二舌片互相平行和/或彼此间隔开地延伸;

-所述凸起元件是肋(或者,在变型中是销、钉或十字型支撑件);

-所述控制构件包括另一凸起元件(例如,另一个肋);

-(与第一舌片和第二舌片有区别的)第三舌片可选地是可变形的,该第三舌片从可变形区域延伸出,并且与所述另一元件对准(配准)(例如,与所述另一个肋对准);

-第一舌片和第三舌片位于第二舌片的两侧;

-第一舌片和/或第二舌片是可变形的(第二舌片由此可能变形以致动开关);

-控制构件包括突耳(夹爪,钩挂件),该突耳被容纳在壳体的凹部中并且具有朝向控制构件的所述表面定向的第一接触表面;

-第一舌片是弹性的,并且与所述元件相接触(在下文所述的示例中与所述肋相接触),以将第一接触表面压靠于第二接触表面,该第二接触表面形成在所述壳体上并且界定所述凹部;

-可变形区域、第一舌片和第二舌片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前壁中;

-控制构件包括围绕该前壁在控制构件的周缘上延伸的边沿(矮壁);

-开关由安装在壳体中的印刷电路板承载;

-开关为微动开关;

-第二舌片具有朝向开关定向的凸起部分;

-可变形区域部分地由多个切口界定;

-控制构件的所述表面包括凸起的附加元件(例如,附加肋);

-壳体包括另一可变形区域,从该另一可变形区域延伸出第四舌片和第五舌片,该第四舌片布置与附加元件(即下文所述示例中的附加肋)相配合,该第五舌片(至少部分可移动)用于致动另一开关(在此为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另一微动开关);

-第四舌片和/或第五舌片是可变形的(第五舌片由此可能变形以用于致动印刷电路板);

-壳体包括至少一个限位销,该限位销被凹部部分地包围;

-控制构件的所述表面包括被容纳在所述凹部中的定位肋。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示例进行说明,通过这些说明将明确本发明由什么组成以及如何实现本发明。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设备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中的控制设备的设备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中的控制设备的前视图,没有安装终饰板;

-图4是图1中的控制设备在图3所示的平面E-E上的剖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细部F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控制设备的控制构件的后透视图;

-图7是图1中的控制设备在图3所示的平面A-A上的剖视图;

-图8是图7所示的细部B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的控制设备在图3所示的平面C-C上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细部D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设备。

如图所示,控制设备包括终饰板2、控制构件4、设备支承件6和设备机构8。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前”和“后”是相对于用户注视朝向安装有控制设备的墙壁的方向使用的。因此,当将控制设备安装在房间中时,“前”指代朝向房间内的一侧,而“后”则指代相反的一侧,即背向房间的一侧。

设备支承件6呈现框架的形式,它具有中心开口9,并且可以将控制设备安装至盒体(未示出),例如旨在嵌入待安装控制设备的墙壁中的安装盒。在变型中,该盒体可以凸出墙壁安装。

为此,设备支承件6包括锁眼形的孔口10,固定螺钉可穿过所述孔口延伸,所述固定螺钉也容纳在被设置于前述壳体内的支柱中。

如图1所示,一方面,每个孔口10均包括长形(长圆形)部分,该长形部分接纳相关螺钉的螺纹杆(该长形部分沿着倒圆的轮廓延伸,使得能通过使螺纹杆该倒圆的长形部分中滑动进行角度补偿);另一方面,每个孔口10还包括圆形端部,所述圆形端部使得相关螺钉的头部可以通过。

在此,控制设备还包括环5,该环安装在设备机构8上并且围绕控制构件4。该环5具有与终饰板2的中心开口3互补的外部轮廓(在此为圆形),因而(在此主要在侧向方向上)封闭了形成在控制构件4和中心开口3的内缘之间的空间(留出使控制构件4能移动的间隙)。

如图2、4、7和9所示,设备机构8包括壳体12、14,该壳体容置电路16、18,在此为电子电路16、18。

在所述实施例中,壳体由组装在一起的两个部分构成,即基部部分12和罩盖14,它们通过卡扣连接组装在一起,在此通过基部部分12的弹性突耳20与在罩盖14中形成的相应开口22之间的配合组装在一起。

该壳体的两个部分(即基部部分12和罩盖14)在此由塑料材料制成。

上述电子电路由两个印刷电路板16、18制成,每个印刷电路板都承载一组电子元件。

设备机构8的壳体12、14包括在此位于其罩盖14的前壁21上的多个可变形舌片24、26、28、30、32、34,下文将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如上文所述,这些可变形舌片24、26、28、30、32、34由塑料材料制成,并且由此具有一定的弹性。

更靠近可变形舌片24、26、28、30、32、34(即朝前)的印刷电路板16在其朝向可变形舌片24、26、28、30、32、34(即朝前)的表面上带有多个开关,在此为微动开关36、38。

当印刷电路板16被安装至壳体12、14中时,这些微动开关中的至少一个与一个可变形舌片对准(在此,微动开关36、38分别与可变形舌片26、32对准)。

如图2所示,设备机构8的前壁21(在此为罩盖14的前壁21)还限定通孔46,该通孔与光源40(在此,其形式为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6上的发光二极管40)对准。如下文参考图6说明的,通孔46用于使光导62穿过,该光导固定在控制构件4上,并且该光导的前端部与控制构件4的前表面对准以形成指示灯7(如可从图1清楚地看出的)。

设备机构8的壳体12、14(在此为罩盖14)具有凸缘42,该凸缘形成在前壁21的整个周缘(外周)上并且相对于该前壁21缩进(向后)。

特别如图1、2和8所示,设备机构8的壳体12、14(在此为罩盖14)还(在侧壁上)包括(可变形的)卡扣舌片44,以使设备支承件6与凸缘42保持接触:当将设备机构8(穿过中心开口9)安装至设备支承件6时,卡扣舌片44弹性变形以使设备支承件6能与凸缘42接触,然后它返回它的休止位置,以使设备支承件6与凸缘42保持接触(如图8所示)。

如图2、5、8和10所示,壳体(在此为罩盖14)的前壁21在其前表面上承载至少一个限位销48—在此为两个类似的限位销,以用于定位控制构件4。每个限位销48在此均设置在前壁21的边缘,并且由此部分地被凹部50围绕,该凹部用于容纳在控制构件4上形成的互补的定位肋52。

实际上,如可从图6中看出的,控制构件4在其后表面55(即,该控制构件的当控制设备被组装在一起时朝向设备机构8的表面)上具有与限位销48相对应的两个定位肋52—它们在此为C形,以便被部分地围绕限位销48的凹部50接纳。

控制构件4的后表面55也包括肋54、56、58、60,这些肋当控制构件4被安装至设备机构8时与对应的可变形舌片24、28、30、34对准(在此相互接触)。

如图2和6所示,控制构件4的后表面55还具有四个其他肋61,它们设计成(在相关肋61的相应侧边缘)与罩盖14的四个对应表面47(在此为垂直于前壁21并且从该前壁21延伸的四个侧向表面,如图2所示)相配合,以便垂直地(即沿着与其枢转轴垂直的方向)引导控制构件4。

最后,如已经说明的,比前述肋54、56、58、60在轴向上延伸更远的光导62从控制构件4的后表面55与通孔46对准地延伸,以便当控制构件4被安装至设备机构8时穿过所述通孔46延伸成面对光源40。

另外,多个突耳66从控制构件4的周缘上的不同部位伸出。在此,如图6所示,每个位于控制构件4的相应端部(在此在控制构件4的长度上)的边缘均具有两个突耳66(在此为圆形)。

控制构件4在此为长形,它还包括边沿64,该边沿在控制构件4的整个周缘上向后延伸,以便当控制构件4被安装至设备机构8时包围设备机构8的壳体的前壁21。

如已经说明的,在此,前述突耳66在控制构件4的周缘的不同部位从所述边沿64延伸。

边沿64还在(圆形的)端部边缘处比在控制构件4的周缘的其他区域中更为显著地向后延伸。

如图5所示,当控制构件4被安装至设备机构8的壳体上时,每个突耳66都紧靠前壁21的后部被容纳于形成在设备机构8的壳体(在此为罩盖14)中的相应凹部68中。

各突耳66具有面对(即朝向)控制构件4的后表面55的表面70(即表面70朝前)。当控制构件4被安装至设备机构8且处于休止状态时,该表面70与界定凹部68并且背向控制构件4(即朝后)的表面72接触,如图5所示的。

在所述实施例中,当控制构件4处于其休止位置(即用户未操作)时,各个肋54、56、58、60与相应的可变形舌片24、28、30、34相接触,其中这些可变形舌片24、28、30、34略微(弹性地)变形(朝向印刷电路板16,即朝后),如图10所示的肋54和可变形舌片24那样。

因此,在其被安装在设备机构8的壳体中的安装位置,控制构件4(通过倾向于恢复它们的未变形的休止位置的可变形舌片24、28、30、34的弹性作用)被持续地朝前驱促,使得各个突耳66的表面70与界定了设备机构8的壳体(在此为罩盖14)中所形成的凹部68的相应表面72接触。

由此,控制构件4被保持在设备机构8的壳体12、14上。

突耳66(以及承载所述突耳的边缘64)也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便能当控制构件4被安装在设备机构8的壳体上时彼此分开。

在此,与微动开关36、38对准的每个可变形舌片26、32均包括朝向相应微动开关36、38(即朝后)的凸起部分74,以使得当控制构件4被安装至设备机构8且处于休止位置(即用户未操作)时,可变形舌片26、32的一部分(在此为凸起部分74)紧邻相应微动开关36、38,如图8所示。

如图2所示,罩盖14的前壁21包括第一可变形区域76,它部分地由切口82、84、86界定,从而该第一可变形区域76仅通过小尺寸的部分80(形成铰接部)与前壁21的其他区域连接,并且可以因此相对于设备机构8的壳体12、14的其他部分移动。

可变形舌片24、26、28(也形成在前壁21中)从该可变形区域76开始延伸。

更具体地,前壁21具有(直线的)侧向切口84,该侧向切口界定可变形区域76的一个边缘和可变形舌片24的一个边缘。前壁21还具有(直线的)横向切口88,该横向切口通向所述侧向切口84并且界定可变形舌片24的自由端边缘、可变形舌片26的自由端边缘和可变形舌片28的自由端边缘。在此,侧向切口84与横向切口88互相垂直。

仍如图2所示,可变形舌片24(与控制构件4的肋54对准,在此与该肋相接触)和可变形舌片26(与微动开关36对准)被通向横向切口88的第一开口90隔开。因此,第一开口90界定可变形舌片24的一个边缘和可变形舌片26的一个边缘。在此,第一开口90垂直于横向切口88(因此平行于侧向切口84)。

类似地,可变形舌片26(与微动开关36对准)与可变形舌片28(与控制构件4的肋56对准,在此与该肋接触)被第二开口92(在此为直线开口)隔开。因此,第二开口92界定可变形舌片26的一个边缘和可变形舌片28的一个边缘。在此,第二开口92垂直于横向开口88。

在此,壳体(在此为罩盖14)的前壁21具有另一(直线的)侧向切口86,该侧向切口界定可变形区域76的另一边缘和可变形舌片28的一个边缘。该另一侧向切口86通向横向切口88。

最后,前壁21具有独立切口82,它在连接可变形区域76和前壁21剩余部分的两个部分80之间延伸。该独立切口82利于在部分82处形成铰接部,并且因此而利于可变形区域76的变形。

因此,前述切口和开口使得可以在壳体的前壁21中界定:

-第一可变形舌片24;

-第二可变形舌片26;以及

-第三可变形舌片28。

因此,第一、第二和第三可变形舌片24、26、28两两互相平行并且彼此间隔开(彼此隔开一定距离)地延伸。

具体地,如果为每个可变形舌片24、26、28定义一个中轴线(或延伸轴线)—该中轴线在相关可变形舌片24、26、28与可变形区域76相连区域和相关可变形舌片24、26、28的自由端边缘之间延伸,则可变形舌片24、26、28(两两)具有互相平行并且彼此间隔开的中轴线。

当用户在控制构件4的上部部分施加作用力时,该控制构件4的肋54、56使相应可变形舌片24、28向后移动(即朝向壳体内侧或朝向印刷电路板16移动),这使得可变形区域76在相同方向上变形,并且同样引起可变形舌片26向后移动,即(在此通过凸起部分74)与微动开关36接触。

当通过用户产生的动作持续向后进行时,可变形舌片24、28变形,直至可变形舌片26已经变形为足够(经由可变形区域76)致动微动开关36。

可在控制构件4的作用下变形的(至少一个)舌片24、28的使用以及用于致动开关(在此为微动开关36)的独特的舌片26的使用特别地通过对可变形区域76和可变形舌片24、26、28的形状起作用而灵活地限定了控制构件4的运动和开关36的致动之间的关系。

因此,尤其可以更自由地选择控制构件4的移动和触发开关36时所需的相关作用力。同样地,根据舌片26的通过控制构件4的给定位移所获得的移动,可以选择突然触发或逐步地触发开关36。

因此,通过发挥可变形区域76和可变形舌片24、26、28的形状的作用(即通过发挥前述切口82、84、86、88和开口90、92的形状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利用两个相邻可变形舌片24、26、28的中轴线之间的间隔,可以改变用户移动控制构件时的体验(特别是用户的触觉体验,可能还有听觉体验,例如突然触发或逐步触发开关36时)。

在控制构件4的作用下变形的(至少一个)舌片24、28的使用以及用于致动开关(在此为微动开关36)的独特舌片26的使用还可以避免用户所施加的作用力直接传递给开关36,以免损坏所述开关。

在控制构件4的作用下变形的(至少一个)舌片24、28的使用以及用于致动开关(在此为微动开关36)的独特舌片26的使用也可以在更多的可能性中限定用户体验,特别是通过改变肋54、56在相关舌片24、28上的接触点(在相关舌片的中轴线上)和/或舌片26在开关36上的致动点(通过凸起部分74)。

前壁21具有另一可变形区域94,可变形舌片30、32、34从该另一可变形区域94开始延伸。

如图2所示,可变形区域94和可变形舌片30、32、34与可变形区域76和可变形舌片24、26、28对称地布置。因此,可变形区域94和可变形舌片30、32、34的构造和操作可以参考前述说明。

因此,前壁21的下部部分中形成的切口和开口可以界定:

-第四可变形舌片30;

-第五可变形舌片32;以及

-第六可变形舌片34。

因此,第四、第五和第六可变形舌片30、32、34两两互相平行并且彼此间隔开地延伸。

具体地,如果为每个可变形舌片30、32、34定义一个中轴线(或延伸轴线)—该中轴线在相关可变形舌片30、32、34与可变形区域94相连的区域和相关可变形舌片30、32、34的自由端边缘之间延伸,则可变形舌片30、32、34(两两)具有互相平行且彼此间隔开的中轴线。

当用户在控制构件4的下部部分上施加作用力(可能与上述的上部部分上的力同时进行)时,控制构件4的肋58、60使相应的可变形舌片30、34向后移动(即朝向壳体的内侧移动或朝向印刷电路板16移动),这使得可变形区域94在相同的方向上变形,并且同样使可变形舌片32向后移动,即与微动开关38相接触。

如果控制构件4的下部部分的运动在用户的操作下持续向后进行,则可变形舌片30、34变形,直至可变形舌片32发生足够的变形(通过可变形区域94)而致动微动开关38。

因此,根据在控制构件4上施加作用力的方式,用户可控制微动开关36或微动开关38的致动,甚至同时控制这两个微动开关36、38的致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使用了位于可变形舌片26;32两侧的两个可变形舌片24、28;30、34,并且通过控制构件4的肋54、56;58、60移动所述可变形舌片直至开关36;38被致动。

这种设计可以更好地控制致动开关36;38的可变形舌片26;32移动。特别地,可变形舌片26;32沿着开关36;38的致动轴线变形。

然而,在变型中,可以设置从可变形区域仅延伸出一个与控制构件相接触的第一可变形舌片,以及可变形直至开关被致动的一个第二可变形舌片。实际上,在这种构型中,如前文所述的,第一舌片的变形使可变形区域变形,这继而导致第二可变形舌片变形,从而致动开关。

另外,尽管在此处描述的实施例中设备机构8只承载一个控制构件4,但在变型中,设备机构8的前壁上可设置多个控制构件4,该设备机构8因此具有面对所使用的每个控制构件的如前所述(如附图所示)的形状。

1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扭簧件、摇杆机构和遥控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