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管成型装置及碳纤维管

文档序号:1593592 发布日期:2020-01-07 浏览:1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碳纤维管成型装置及碳纤维管 (Carbon fiber tube forming device and carbon fiber tube ) 是由 郑豪 张健 陈浩然 于 2019-09-2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碳纤维管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碳纤维管成型装置及碳纤维管,包括加热支撑组件、第一翻转组件和第二翻转组件组成。通过设置在箱体内部底座上的多层叠放架,可以对待加工的碳纤维管进行叠放,使得碳纤维管体之间的不会相互重叠,同时碳纤维管不会与地面进行接触,使得碳纤维管在进行烘烤时受热效果较好,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的第一翻转组件和第二翻转组件,当待高温烘烤固化成型的碳纤维管放置在叠放架上时,通过伺服电机可以带动转杆进行转动,转杆转动时能够带动两个翻转轮进行逆向转动,从而带动放置在两个翻转轮之间的碳纤维管能够进行自转,使得碳纤维管的管壁表面受热效果更好。(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arbon fiber tubes, in particular to a carbon fiber tube forming device and a carbon fiber tube. Through setting up the multilayer on the inside base of box and stacking the frame, can treat the carbon fiber pipe of processing and stack, make can not overlap each other between the carbon fiber body, carbon fiber pipe can not contact with ground simultaneously, make carbon fiber pipe the effect of being heated when toasting better, on the other hand is through the first upset subassembly and the second upset subassembly that set up, when treating that high temperature toasts the fashioned carbon fiber pipe and places on stacking the frame, can drive the bull stick through servo motor and rotate, can drive two upset wheels when the bull stick rotates and carry out reverse rotation, thereby it can carry out the rotation to drive the carbon fiber pipe of placing between two upset wheels, make the pipe wall surface effect of being heated of carbon fiber pipe better.)

一种碳纤维管成型装置及碳纤维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管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碳纤维管成型装置及碳纤维管。

背景技术

碳纤维管又称碳素纤维管,也称碳管,碳纤管,是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预浸入苯乙稀基聚脂树脂经加热固化拉挤(缠挠)而成。在制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模具生产出各种型材,如:不同规格的碳纤维圆管,不同规格的方管,不同规格的片材,以及其它型材:在制作过程中也可以包3K进行表面包装美化等等。碳纤维管在成型时卷制成型是采用碳纤维卷制成型需要准备好合适的内芯模具以及所需预浸料,然后在模具上涂上一层脱模剂,再将碳纤维预浸料利用卷管机的热压,将预浸料软化,均匀的卷制到模具上,当所有预浸料卷制完毕后,在表面裹上一层OPP,最后送入高温烤箱,固化成型,得到碳纤维管毛坯。现在将碳纤维管放置在高温烤箱中时,大多是直接将碳纤维管堆叠在一起进行高温烘烤成型,在烘烤的过程中由于碳纤维管堆叠在一起,各个碳纤维管之间的缝隙较小,同时碳纤维管与地面的接触点无法进行正常的加热,会使得碳纤维管烘烤受热不均匀,从而使得烘烤固化成型的效果较差。由于碳纤维管的强度较好,目前机械加工中也广泛采用碳纤维管替代金属管,达到降低机器自身重量、提高强度等目的。但是现有的碳纤维管,加强筋多为平行于纤维管轴心的加强筋,在承受较大的扭力和压力时,加强筋无法加强碳纤维管的强度,使得碳纤维管容易受损断裂,加强效果一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管成型装置及碳纤维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纤维管成型装置,包括加热支撑组件、第一翻转组件和第二翻转组件组成,所述第一翻转组件和第二翻转组件均设置在加热支撑组件的内部,所述加热支撑组件由箱体、箱盖、加热板、底座、第一叠放架、第二叠放架和支撑脚组成,所述箱体前端的侧壁上通过合页铰接有箱盖,所述箱体的内壁上嵌接有加热板,所述底座、第一叠放架和第二叠放架均设置在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叠放架和第二叠放架均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第一叠放架和第二叠放架分别设置在底座顶部的两端,所述第一叠放架和第二叠放架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

具体的,所述第一翻转组件由第一伺服电机、第一固定机架、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一插接端、第一插接槽、第一转向箱、第一锥齿轮、第三转动轴、第二锥齿轮、第一传动箱、第四转动轴、第一竖直传动轮、第一竖直传动皮带、第一转杆、第二插接端、第二插接槽、第一水平传动轮、第一翻转轮、第一水平传动皮带和第二翻转轮组成,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通过第一固定机架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转动轴的轴壁上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远离第一伺服电机的一端穿过箱体,且所述第一转动轴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过箱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靠近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插接端,所述第一转动轴对应第一插接端开设有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端插接在第一插接槽的内部,所述第二转动轴远离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向箱,所述第二转动轴延伸至第一转向箱内部一端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向箱靠近第一叠放架一侧的侧壁上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延伸至第一转向箱内部一端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向箱一侧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箱,所述第一传动箱的内部通过第四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一竖直传动轮,若干个所述第一竖直传动轮之间的间距相同,且所述第一竖直传动轮通过第一竖直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延伸至第一传动箱内部的一端与最低端的第一竖直传动轮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动轴远离第一竖直传动轮的一端穿过第一传动箱,且所述第四转动轴延伸出第一传动箱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靠近第四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插接端,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对应第二插接端开设有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插接端插接在第二插接槽的内部,所述第一转杆远离第一传动箱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叠放架和第二叠放架,所述第一转杆位于第一叠放架内部的杆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水平传动轮和第一翻转轮,若干个所述第一水平传动轮之间通过第一水平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位于第二叠放架内部的杆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翻转轮。

具体的,所述第二翻转组件由第二伺服电机、第二固定机架、第五转动轴、第六转动轴、第三插接端、第三插接槽、第二转向箱、第三锥齿轮、第七转动轴、第四锥齿轮、第二传动箱、第八转动轴、第二竖直传动轮、第二竖直传动皮带、第二转杆、第四插接端、第四插接槽、第二水平传动轮、第三翻转轮、第二水平传动皮带和第四翻转轮组成,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通过第二固定机架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转动轴的轴壁上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五转动轴远离第二伺服电机的一端穿过箱体,且所述第五转动轴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转动轴穿过箱体的一端设置有第六转动轴,所述第六转动轴靠近第五转动轴的一端开设有第三插接端,所述第五转动轴对应第三插接端开设有第三插接槽,所述第三插接端插接在第三插接槽的内部,所述第六转动轴远离第五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向箱,所述第六转动轴延伸至第二转向箱内部一端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向箱靠近第一叠放架一侧的侧壁上转动连接第七转动轴,所述第七转动轴延伸至第二转向箱内部一端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向箱一侧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箱,所述第二传动箱的内部通过第八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二竖直传动轮,若干个所述第二竖直传动轮之间的间距相同,且所述第二竖直传动轮通过第二竖直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七转动轴延伸至第二传动箱内部的一端与最低端的第二竖直传动轮固定连接,所述第八转动轴远离第二竖直传动轮的一端穿过第二传动箱,所述第八转动轴延伸出第二传动箱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靠近第八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插接端,所述第八转动轴上对应第四插接端开设有第四插接槽,所述第四插接端插接在第四插接槽的内部,所述第二转杆远离第二传动箱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叠放架和第二叠放架,所述第二转杆位于第一叠放架内部的杆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水平传动轮和第三翻转轮,若干个所述第二水平传动轮之间通过第二水平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杆位于第二叠放架内部的杆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翻转轮。

具体的,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处均开设有凹槽,四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滚轮。

具体的,所述第一叠放架和第二叠放架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底座的顶部对应限位滑块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与限位滑块相匹配设置,且所述限位滑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的内部。

一种碳纤维管,包括碳纤维管体,所述碳纤维管体由内管体、加强筋和外管体组成,所述加强筋设置在内管体的外壁上,所述外管体设置在加强筋的外壁上,所述加强筋呈螺旋状结构。

具体的,所述内管体和外管体均由横向碳纤维绳体和纵向碳纤维绳体组成,所述横向碳纤维绳体和纵向碳纤维绳体相互交叉排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管成型装置,通过设置在箱体内部底座上的多层叠放架,可以对待加工的碳纤维管进行叠放,使得碳纤维管体之间的不会相互重叠,同时碳纤维管不会与地面进行接触,使得碳纤维管在进行烘烤时受热效果较好,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的第一翻转组件和第二翻转组件,当待高温烘烤固化成型的碳纤维管放置在叠放架上时,通过伺服电机可以带动转杆进行转动,转杆转动时能够带动两个翻转轮进行逆向转动,从而带动放置在两个翻转轮之间的碳纤维管能够进行自转,使得碳纤维管的管壁表面受热效果更好。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管,通过在内管体和外管体之间设置的螺旋状环绕设置的加强筋代替传统的平行于纤维管轴心的加强筋,在在承受较大的扭力和压力时,螺旋状的加强筋会逐渐的与内管体紧密贴合,比直线的加强筋的加强效果更好,更加提高了碳纤维管的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碳纤维管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碳纤维管成型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碳纤维管成型装置的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碳纤维管成型装置的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碳纤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碳纤维管中横向碳纤维绳体和纵向碳纤维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热支撑组件;11、箱体;12、箱盖;13、加热板;14、底座;15、凹槽;16、滚轮;17、第一叠放架;18、第二叠放架;19、支撑脚;2、第一翻转组件;21、第一伺服电机;22、第一固定机架;23、第一转动轴;24、第二转动轴;25、第一插接端;26、第一插接槽;27、第一转向箱;28、第一锥齿轮;29、第三转动轴;210、第二锥齿轮;211、第一传动箱;212、第四转动轴;213、第一竖直传动轮;214、第一竖直传动皮带;215、第一转杆;216、第二插接端;217、第二插接槽;218、第一水平传动轮;219、第一翻转轮;220、第一水平传动皮带;221、第二翻转轮;3、第二翻转组件;31、第二伺服电机;32、第二固定机架;33、第五转动轴;34、第六转动轴;35、第三插接端;36、第三插接槽;37、第二转向箱;38、第三锥齿轮;39、第七转动轴;310、第四锥齿轮;311、第二传动箱;312、第八转动轴;313、第二竖直传动轮;314、第二竖直传动皮带;315、第二转杆;316、第四插接端;317、第四插接槽;318、第二水平传动轮;319、第三翻转轮;320、第二水平传动皮带;321、第四翻转轮;4、碳纤维管体;41、内管体;42、加强筋;43、外管体;44、横向碳纤维绳体;45、纵向碳纤维绳体;5、限位滑块;6、限位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管成型装置,包括加热支撑组件1、第一翻转组件2和第二翻转组件3组成,所述第一翻转组件2和第二翻转组件3均设置在加热支撑组件1的内部,所述加热支撑组件1由箱体11、箱盖12、加热板13、底座14、第一叠放架17、第二叠放架18和支撑脚19组成,所述箱体11前端的侧壁上通过合页铰接有箱盖12,所述箱体11的内壁上嵌接有加热板13,所述底座14、第一叠放架17和第二叠放架18均设置在箱体11的内部,所述第一叠放架17和第二叠放架18均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第一叠放架17和第二叠放架18分别设置在底座14顶部的两端,所述第一叠放架17和第二叠放架18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19。

具体的,所述第一翻转组件2由第一伺服电机21、第一固定机架22、第一转动轴23、第二转动轴24、第一插接端25、第一插接槽26、第一转向箱27、第一锥齿轮28、第三转动轴29、第二锥齿轮210、第一传动箱211、第四转动轴212、第一竖直传动轮213、第一竖直传动皮带214、第一转杆215、第二插接端216、第二插接槽217、第一水平传动轮218、第一翻转轮219、第一水平传动皮带220和第二翻转轮221组成,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1通过第一固定机架22固定连接在箱体11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1转动轴的轴壁上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23,所述第一转动轴23远离第一伺服电机21的一端穿过箱体11,且所述第一转动轴23与箱体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23穿过箱体1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轴24,所述第二转动轴24靠近第一转动轴23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插接端25,所述第一转动轴23对应第一插接端25开设有第一插接槽26,所述第一插接端25插接在第一插接槽26的内部,所述第二转动轴24远离第一转动轴2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向箱27,所述第二转动轴24延伸至第一转向箱27内部一端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8,所述第一转向箱27靠近第一叠放架17一侧的侧壁上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轴29,所述第三转动轴29延伸至第一转向箱27内部一端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10,所述第二锥齿轮210与第一锥齿轮28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向箱27一侧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箱211,所述第一传动箱211的内部通过第四转动轴212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一竖直传动轮213,若干个所述第一竖直传动轮213之间的间距相同,且所述第一竖直传动轮213通过第一竖直传动皮带214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29延伸至第一传动箱211内部的一端与最低端的第一竖直传动轮213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动轴212远离第一竖直传动轮213的一端穿过第一传动箱211,且所述第四转动轴212延伸出第一传动箱2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杆215,所述第一转杆215靠近第四转动轴21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插接端216,所述第四转动轴212上对应第二插接端216开设有第二插接槽217,所述第二插接端216插接在第二插接槽217的内部,所述第一转杆215远离第一传动箱211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叠放架17和第二叠放架18,所述第一转杆215位于第一叠放架17内部的杆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水平传动轮218和第一翻转轮219,若干个所述第一水平传动轮218之间通过第一水平传动皮带22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215位于第二叠放架18内部的杆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翻转轮221。

具体的,所述第二翻转组件3由第二伺服电机31、第二固定机架32、第五转动轴33、第六转动轴34、第三插接端35、第三插接槽36、第二转向箱37、第三锥齿轮38、第七转动轴39、第四锥齿轮310、第二传动箱311、第八转动轴312、第二竖直传动轮313、第二竖直传动皮带314、第二转杆315、第四插接端316、第四插接槽317、第二水平传动轮318、第三翻转轮319、第二水平传动皮带320和第四翻转轮321组成,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1通过第二固定机架32固定连接在箱体11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1转动轴的轴壁上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五转动轴33,所述第五转动轴33远离第二伺服电机31的一端穿过箱体11,且所述第五转动轴33与箱体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转动轴33穿过箱体11的一端设置有第六转动轴34,所述第六转动轴34靠近第五转动轴33的一端开设有第三插接端35,所述第五转动轴33对应第三插接端35开设有第三插接槽36,所述第三插接端35插接在第三插接槽36的内部,所述第六转动轴34远离第五转动轴3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向箱37,所述第六转动轴34延伸至第二转向箱37内部一端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38,所述第二转向箱37靠近第一叠放架17一侧的侧壁上转动连接第七转动轴39,所述第七转动轴39延伸至第二转向箱37内部一端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310,所述第四锥齿轮310与第三锥齿轮38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向箱37一侧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箱311,所述第二传动箱311的内部通过第八转动轴312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二竖直传动轮313,若干个所述第二竖直传动轮313之间的间距相同,且所述第二竖直传动轮313通过第二竖直传动皮带314传动连接,所述第七转动轴39延伸至第二传动箱311内部的一端与最低端的第二竖直传动轮313固定连接,所述第八转动轴312远离第二竖直传动轮313的一端穿过第二传动箱311,所述第八转动轴312延伸出第二传动箱31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杆315,所述第二转杆315靠近第八转动轴312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插接端316,所述第八转动轴312上对应第四插接端316开设有第四插接槽317,所述第四插接端316插接在第四插接槽317的内部,所述第二转杆315远离第二传动箱311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叠放架17和第二叠放架18,所述第二转杆315位于第一叠放架17内部的杆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水平传动轮318和第三翻转轮319,若干个所述第二水平传动轮318之间通过第二水平传动皮带320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杆315位于第二叠放架18内部的杆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翻转轮321。

具体的,所述底座14底部的四角处均开设有凹槽15,四个所述凹槽15的内部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滚轮16,滚轮16可以沿着箱体11的内底壁进行滚动,使得底座14在箱体11的内部移动时更加省力。

具体的,所述第一叠放架17和第二叠放架18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5,所述底座14的顶部对应限位滑块5开设有限位滑槽6,所述限位滑槽6与限位滑块5相匹配设置,且所述限位滑块5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6的内部,可以有效的使得第一叠放架17和第二叠放架18与底座14之间的结构更加稳定,同时使得第一叠放架17和第二叠放架18可以通过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6内部的限位滑块5,实现第一叠放架17和第二叠放架18在底座14的表面能够滑动。

实施例二:如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管,包括碳纤维管体4,所述碳纤维管体4由内管体41、加强筋42和外管体43组成,所述加强筋42设置在内管体41的外壁上,所述外管体43设置在加强筋42的外壁上,所述加强筋42呈螺旋状结构,通过在内管体41和外管体43之间设置的螺旋状环绕设置的加强筋42代替传统的平行于纤维管轴心的加强筋42,在在承受较大的扭力和压力时,螺旋状的加强筋42会逐渐的与内管体41紧密贴合,比直线的加强筋42的加强效果更好,更加提高了碳纤维管体4的强度。

具体的,所述内管体41和外管体43均由横向碳纤维绳体44和纵向碳纤维绳体45组成,所述横向碳纤维绳体44和纵向碳纤维绳体45相互交叉排布,横向碳纤维绳体44和纵向碳纤维绳体45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可以使得碳纤维绳体在缠绕成型时更加便捷,提高碳纤维绳体之间的粘合度。

在使用时,将待高温烘烤固化成型的碳纤维管体4的两端分别放置在第一叠放架17和第二叠放架18上,且碳纤维管体4的两端分别位于同一直线的翻转轮之间,碳纤维管体4中的内管体41和外管体43采用横向碳纤维绳体44和纵向碳纤维绳体45相互交叉排布制成,横向碳纤维绳体44和纵向碳纤维绳体45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可以使得碳纤维绳体在缠绕成型时更加便捷,提高碳纤维绳体之间的粘合度,内管体41和外管体43之间设置的螺旋状环绕设置的加强筋42可以使得碳纤维管体4,在承受较大的扭力和压力时,螺旋状的加强筋42会逐渐的与内管体41紧密贴合,可以更加提高了碳纤维管的强度,在对碳纤维管体4进行加工成型时,启动加热板13对箱体11内部进行高温烘烤加热,在加热时,启动第一伺服电机21和第二伺服电机31,第一伺服电机21和第二伺服电机31分别带动第一转动轴23和第五转动轴33转动,第一转动轴23和第五转动轴33分别通过第一转向箱27和第二转向箱37内的两个锥齿轮将转动轴扭力的方向进行九十度的改变,从而使得第三转动轴29和第七转动轴39转动,第三转动轴29和第七转动轴39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竖直传动轮213和第二竖直传动轮313进行转动,第一竖直传动轮213和第二竖直传动轮313通过传动皮带来带动其它的第一竖直传动轮213和第二竖直传动轮313进行同转速转向的转动,第一竖直传动轮213和第二竖直传动轮313在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转杆215和第二转杆315杆壁上的翻转轮进行转动,从而对碳纤维管体4进行翻转,使得碳纤维管的管壁表面受热效果更好,设置在箱体11内部底座14上的多层叠放架,对待加工的碳纤维管进行叠放,使得碳纤维管体4之间的不会相互重叠,同时碳纤维管不会与地面进行接触,使得碳纤维管在进行烘烤时受热效果较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1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轮胎模具加热机及其旋转移动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