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轻钢框架-复合墙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文档序号:1596352 发布日期:2020-01-07 浏览:1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装配式轻钢框架-复合墙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Assembly type light steel frame-composite wall structur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 是由 孟令一 张舵 刘岩 于 2019-10-1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装配式轻钢框架-复合墙结构,包括内墙、设置在内墙外侧的外墙和涨紧框架;内墙的中部形成有置放腔,置放腔中设有驱动丝杆;涨紧框架包括位于内墙及外墙之间的L型框架、位于置放腔内的位移板和穿过内墙连接L型框架及位移板的横板,横板及位移板与驱动丝杆螺纹配合,当驱动丝杆转动时带动L型框架涨紧外墙。通过驱动丝杆、操作组件、卡位组件及定位组件之间的配合,使涨紧框架定位外墙及内墙,快速完成外墙与内墙的安装,提高了装配速度,安装效率高。(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ssembled light steel frame-composite wall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n inner wall, an outer wall and a tensioning frame, wherein the outer wall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inner wall; a placing cavity is formed in the middle of the inner wall, and a driving screw rod is arranged in the placing cavity; the tensioning frame comprises an L-shaped frame positioned between the inner wall and the outer wall, a displacement plate positioned in the placing cavity and a transverse plate penetrating through the inner wall to connect the L-shaped frame and the displacement plate, the transverse plate and the displacement plate are in threaded fit with the driving screw rod, and the L-shaped frame is driven to tension the outer wall when the driving screw rod rotates.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drive lead screw, operating element, screens subassembly and the locating component, make the tight frame location outer wall and the interior wall that rises, accomplish the installation of outer wall and interior wall fast, improved assembly speed, the installation effectiveness is high.)

装配式轻钢框架-复合墙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墙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轻钢框架-复合墙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墙板按建筑功能分为内墙板和外墙板。内墙板主要用作承重构件,用单一材料做成。外墙板一般为非承重墙板,兼有保温、隔热、防水等功能,构造较为复杂,外墙有采用多种材料制成复合强A版,为了加强复合墙板的承重强度,通常会将复合墙板配合轻钢框架使用。

现有建筑技术领域中,适用于装配式房屋的墙板主要分为木墙、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板剪力墙、冷弯薄壁型刚组合墙体、冷弯薄壁型混凝土剪力墙。目前,国内外大部分装配式墙板的装配化程度还停留在构件层面上,对整体墙板的模块化设计、模块化生产、模块化运输、模块化安装还有一定的差距,复合墙在采用框架进行安装时,其装配的过程复杂,安装效率较低,从而影响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便捷、安装效率高的装配式轻钢框架-复合墙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式轻钢框架-复合墙结构,包括内墙、设置在内墙外侧的外墙和涨紧框架;

所述内墙的中部形成有置放腔,所述置放腔中设有驱动丝杆;

所述涨紧框架包括位于内墙及外墙之间的L型框架、位于置放腔内的位移板和穿过内墙连接L型框架及位移板的横板,所述横板及位移板与所述驱动丝杆螺纹配合,当驱动丝杆转动时带动L型框架涨紧外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置放腔的内壁顶部和底部均形成有横孔,且所述横板滑动安装在横孔内,所述置放腔的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以用于所述驱动丝杆转动安装在转动槽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置放腔的底部形成一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内设有操作板和设置在操作板下方的定位组件,所述操作板的顶部设有挤压块,且在所述驱动丝杆上开设有与该挤压块相配合的环形槽,当控制操作板时,带动驱动丝杆转动以使定位组件定位操作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牵引板、第一三角板、连柱和第二三角板,所述牵引板设置在操作板的底部一侧,所述第一三角板安装在牵引板的底部,所述操作孔的内壁上形成一侧槽,所述侧槽的底部开设有连柱孔,所述连柱通过连柱孔安装在侧槽内,所述第二三角板安装在连柱的顶部,当推动操作板带动挤压块推动驱动丝杆转动时,操作板带动牵引板朝向侧槽移动以使牵引板带动第一三角板与第二三角板配合而卡紧操作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柱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与第二三角板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与侧槽的内侧底部连接以用于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使第二三角板回复原位,所述连柱的底部设有底板以用于限位连柱的移动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三角板与第二三角板的规格相同,且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三角板及第二三角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丝杆上设置的位移板的数量为2个,且对称设置在驱动丝杆上,2个所述位移板上开设的螺孔的旋向相反且与该螺孔相对应的驱动丝杆上形成的外螺纹的旋向相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墙的顶部与底部形成有连槽,所述外墙上形成有与该连槽相对应的卡槽,在所述连槽与卡槽之间设有卡位组件以用于定位内墙及外墙,所述卡位组件包括卡板和水平设置在卡板上的推板,所述卡板竖直设置在连槽与卡槽之间,所述卡板的一端滑动安装在连槽内,另一端安装在卡槽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板的一侧安装有限位板,所述连槽的内壁上形成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板滑动安装在限位槽内,所述连槽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设置在连槽的底部,另一端与限位板连接以用于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带动限位卡板移动,使卡板卡装在卡槽内,所述卡槽的侧壁上设有与卡板相匹配的密封圈以用于保证卡板卡入卡槽内的稳定。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基于所述装配式轻钢框架-复合墙结构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外墙与内墙处于分离状态,拉动所述推板以带动卡板移动,卡板挤压第一弹簧以使内墙放置于外墙的内侧,此时位于内墙外侧的L型框架分别与外墙的顶部内壁及底部内壁相接触,之后松开推板,在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下,带动卡板卡入卡槽内以定位内墙与外墙之间的轴向位置;

(2)推动所述操作板,在操作板的带动下,挤压块在驱动丝杆的环形槽内滑动,以带动驱动丝杆在置放腔的转动槽内转动,使得旋向相反的2个位移板朝相反方向移动,以使与位移板连接的横板沿横孔滑动以推动与其连接的L型框架沿径向移动;

(3)继续推动所述操作板,带动与牵引板连接的第一三角板朝向设置在侧槽内的第二三角板移动,当第一三角板移动至与第二三角板时,挤压第二三角板以推动连柱挤压第二弹簧,以带动位于径向方向上的L型框架朝相反方向移动,以使位于径向上的L型框架与外墙的两侧内壁紧密接触,此时第一三角板与第二三角板恰好分离;

(4)继续推动所述操作板,第一三角板继续朝向侧槽内部移动,直至第一三角板与第二三角板的直角边相接触,且该第一三角板与侧槽的内壁接触并固定,从而完成外墙与内墙的装配;

(5)在拆装内墙与外墙时,拉动所述底板,使得连柱带动第二三角板移动,并进行步骤(1)-(4)的逆向操作,以完成内墙与外墙的拆装。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通过驱动丝杆、操作组件、卡位组件及定位组件之间的配合,使涨紧框架定位外墙及内墙,快速完成外墙与内墙的安装,提高了装配速度,安装效率高。

2.卡槽内设有密封圈,卡板在第一弹簧及推板的作用下进入卡槽内,与密封圈相配合,保证卡板在卡槽内的稳定性,提高复合墙的装配稳定性。

3.L型框架的设置,能够在安装完成后,使L型框架同时与外墙的两个内壁相接触,增强安装后的稳定性。

4.通过第一三角板和第二三角板之间的配合,只需要推动操作板,然后使得第一三角板与第二三角板的倾斜面相分离,即可以完成对操作板的固定,不需要额外的固定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配式轻钢框架-复合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D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外墙 2、内墙 3、连槽

4、卡板 5、第一弹簧 6、卡槽

7、推板 8、限位板 9、限位槽

10、置放腔 11、位移板 12、横板

13、横孔 14、L型框架 15、转槽

16、驱动丝杆 17、螺孔 18、操作孔

19、操作板 20、挤压块 21、环形槽

22、牵引板 23、第一三角板 24、侧槽

25、连柱孔 26、连柱 27、第二三角板

28、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决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其中A为定位组件;B为涨紧框架;C与D均为操作组件。

本发明的装配式轻钢框架-复合墙结构,包括内墙2、设置在内墙2外侧的外墙1和涨紧框架,

上述内墙2的中部形成有置放腔10,置放腔10中设有驱动丝杆16;

上述涨紧框架包括位于内墙2及外墙1之间的L型框架14、位于置放腔10内的位移板11和穿过内墙2连接L型框架14及位移板11的横板12,横板12及位移板11与驱动丝杆16螺纹配合,当驱动丝杆16转动时带动L型框架14涨紧外墙1。

上述置放腔10的内壁顶部和底部均对称形成有横孔13,横孔13有4个,横板12对应滑动安装在每个横孔13内,置放腔10的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15以用于驱动丝杆16转动安装在转动槽15内,横板12的一端与位移板11连接,另一端焊接L型框架14,驱动丝杆16上对称安装2个位移板11,驱动丝杆16上形成外螺纹,位移板11上开设有与该外螺纹相配合的螺孔17,用于在驱动丝杆16转动下而带动位移板11在驱动丝杆16上移动以使与横板12连接的L型框架14朝向外墙1移动而定位内墙2外侧设置的L型框架14与外墙1之间的位置。

进一步地说,2个位移板11上开设的螺孔17的旋向相反且与该螺孔17相对应的驱动丝杆16上形成的外螺纹的旋向相反。

上述置放腔10的底部形成一操作孔18,操作孔18内设有操作板19和设置在操作板19下方的定位组件,操作板19的顶部设有挤压块20,且在驱动丝杆16上开设有与该挤压块20相配合的环形槽21,当控制操作板19时,带动驱动丝杆16转动以使定位组件定位操作板19。

上述内墙2的中部形成有置放腔10,在置放腔10的底部形成一操作孔18,操作孔18内设有操作单元以用于控制驱动丝杆16转动而带动位移板11及横板12移动,所述操作单元包括形成在操作孔18内壁上的侧槽24、操作板19和牵引板22,操作板19的顶部焊接有挤压块20,驱动丝杆16上形成有与挤压块20相配合的环形槽21,牵引板22设置在操作板19靠近底部的一侧,牵引板22的底部设有第一三角板23,侧槽24内设有连柱,连柱26上设有与第一三角板23相配合的第二三角板27,在推动操作板19以使挤压块20推动驱动丝杆16转动,使操作板19带动牵引板22朝向侧槽24移动时,以使牵引板22带动第一三角板23与第二三角板27相配合而定位操作板19;侧槽24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连柱孔25,连柱26穿过连柱孔25,连柱26的顶部设置第二三角板27,连柱26的底部焊接有底板,以用于限位连柱26的移动位置,连柱26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28,第二弹簧28的顶部与第二三角板27的底部连接,第二弹簧28的底部与侧槽24的内侧底部连接以用于在弹簧的作用下使第二三角板27回复原位。

进一步地说,第二三角板27在初始状态下与第一三角板23在同一水平线上,在牵引板22的作用下第一三角板23朝向第二三角板27移动并挤压,在第二弹簧28的作用下带动第二三角板27沿连柱孔25向下移动使得第一三角板23进入侧槽24并与侧槽24的内壁相接触,在第二弹簧28的回弹作用下使得第二三角板27对第一三角板23限位,以保证操作板19不移动,保证内墙2与外墙1之间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说,第一三角板23与第二三角板27的规格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三角板23及第二三角板27采用直角三角形,但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并不限定第一三角板23及第二三角板27的类型。

上述定位组件包括牵引板22、第一三角板23、连柱26和第二三角板27,牵引板22设置在操作板19的底部一侧,第一三角板23安装在牵引板22的底部,操作孔18的内壁上形成一侧槽24,侧槽24的底部开设有连柱孔25,连柱26通过连柱孔25安装在侧槽24内,第二三角板27安装在连柱26的顶部,当推动操作板19带动挤压块20推动驱动丝杆16转动时,操作板19带动牵引板22朝向侧槽24移动以使牵引板22带动第一三角板23与第二三角板27配合而卡紧操作板19;连柱26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28,第二弹簧28的顶部与第二三角板27的底部连接,第二弹簧28的底部与侧槽24的内侧底部连接以用于在第二弹簧28的作用下使第二三角板27回复原位,连柱26的底部设有底板以用于限位连柱26的移动位置。

进一步地说,第一三角板23与第二三角板27的规格相同,且在初始状态下,第一三角板23及第二三角板27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通过驱动丝杆16、操作组件及定位组件之间的配合,使涨紧框架定位外墙1及内墙2,快速完成外墙1与内墙2的安装,提高了装配速度,安装效率高。L型框架14的设置,能够在安装完成后,使L型框架14同时与外墙1的两个内壁相接触,增强安装后的稳定性。通过第一三角板23和第二三角板27之间的配合,只需要推动操作板19,然后使得第一三角板23与第二三角板27的倾斜面相分离,即可以完成对操作板19的固定,不需要额外的固定操作。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内墙2的顶部与底部均对称形成有2个连槽3,在外墙1上形成与连槽3相对应的2个卡槽6,在连槽3与卡槽6之间设有卡位组件以用于定位内墙2及外墙1,卡位组件的数量为2个,每个卡位组件包括2个卡板4和水平设置在2个卡板4之间的推板7,每个卡板4的一端滑动安装在连槽3内,另一端安装在卡槽6内,2个卡板4的相对的一侧安装有限位板8,2个连槽3的相对内壁上形成有限位槽9,限位板8滑动安装在限位槽9内,连槽3内设有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的一端设置在连槽3的底部,另一端与限位板8连接以用于在第一弹簧5的作用下带动限位卡板4移动,以使卡板4卡装在卡槽6内。

通过卡位组件,在操作组件、驱动组件及定位组件定位内墙2及外墙1间的位置后,再通过卡位组件卡紧内墙2及外墙1间的位置,更好地定位复合墙板。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卡槽6的侧壁上设有与卡板4相匹配的密封圈,以用于保证卡板4卡入卡槽6内的稳定,提高内墙2与外墙1之间装配的稳定性。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根据实施例2的装配式轻钢框架-复合墙结构,其装配式轻钢框架-复合墙结构的装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外墙1与内墙2处于分离状态,拉动所述推板7以带动卡板4移动,卡板4挤压第一弹簧5以使内墙2放置于外墙1的内侧,此时位于内墙2外侧的L型框架14分别与外墙1的顶部内壁及底部内壁相接触,之后松开推板7,在所述第一弹簧5的弹力下,带动卡板4卡入卡槽6内以定位内墙2与外墙1之间的轴向位置;

(2)推动所述操作板19,在操作板19的带动下,挤压块20在驱动丝杆16的环形槽21内滑动,以带动驱动丝杆16在置放腔10的转动槽15内转动,使得旋向相反的2个位移板11朝相反方向移动,以使与位移板11连接的横板12沿横孔13滑动以推动与其连接的L型框架14沿径向移动;

(3)继续推动所述操作板19,带动与牵引板22连接的第一三角板23朝向设置在侧槽24内的第二三角板27移动,当第一三角板23移动至与第二三角板27时,挤压第二三角板27以推动连柱26挤压第二弹簧28,以带动位于径向方向上的L型框架14朝相反方向移动,以使位于径向上的L型框架14与外墙1的两侧内壁紧密接触,此时第一三角板23与第二三角板27恰好分离;

(4)继续推动所述操作板19,第一三角板23继续朝向侧槽24内部移动,直至第一三角板23与第二三角板27的直角边相接触,且该第一三角板23与侧槽24的内壁接触并固定,从而完成外墙1与内墙2的装配;

(5)在拆装内墙2与外墙1时,拉动所述底板,使得连柱26带动第二三角板27移动,并进行步骤(1)-(4)的逆向操作,以完成内墙2与外墙1的拆装。

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预灌浆式全灌浆套筒结构及施工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