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站椅的座面形态变化控制装置

文档序号:1603771 发布日期:2020-01-10 浏览:2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坐站椅的座面形态变化控制装置 (Seat surface form change control device of chair for sitting and standing ) 是由 何基 叶金 蒋小兵 于 2019-10-1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坐站椅的座面形态变化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滑槽引导机构及适时升降运动的座支撑件,所述的座支撑件包括中座及位于中座左侧或右侧的侧座,侧座与中座转动连接;所述的滑槽引导机构包括连接于侧座上的导向轴以及固定设置在侧座后方的导引支撑板,在导引支撑板上开有纵向设置的滑槽,导向轴插置在滑槽内;且导向轴与滑槽被配置为当中座升降时,导向轴沿滑槽限定的轨迹运动,并使得侧座向下或向上翻转。通过滑槽引导机构进行控制,侧座上的导向轴插置在导引支撑板上预设的滑槽内,在中座运动时,通过导向轴与滑槽的配合实现侧座的翻转。相比现有技术来说,结构较为简单,操作较为简便,使用者的体验感较好。(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at surface form change control device of a chair for sitting and standing, which comprises a chute guide mechanism and a seat support piece which can be lifted and lowered timely, wherein the seat support piece comprises a middle seat and a side seat positioned on the left side or the right side of the middle seat, and the side seat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middle seat; the sliding groove guide mechanism comprises a guide shaft connected to the side seat and a guide support plate fixedly arranged behind the side seat, a sliding groove is longitudinally arranged on the guide support plate, and the guide shaft is inserted in the sliding groove; and the guide shaft and the sliding groove are configured to move along a track defined by the sliding groove when the middle seat is lifted, so that the side seat is turned downwards or upwards. The side seat is controlled by the sliding groove guide mechanism, the guide shaft on the side seat is inserted into a preset sliding groove in the guide support plate, and when the middle seat moves, the side seat is turned over by the matching of the guide shaft and the sliding groov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structure is simpler, the operation is simpler and more convenient, and the experience of a user is better.)

一种坐站椅的座面形态变化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坐站椅的座面形态变化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座具在现代人学习和工作中广泛使用,对于大多数办公椅或学习椅而言,只具备坐的功能;从生理学角度来说,一个人站久了腿部负荷过重使人易感到劳累;而坐久了人也会感到难受或疲劳,同时还会因为脑供血不足、全身重量压在脊椎底端等引发诸如记忆力减退、头痛头晕、腰椎颈椎等各种疾病,对身体不利。久坐对身体不利已有许多研究和报道,一个人站久了就希望能坐坐,而坐久了又希望能够站站。

在久坐的人中间,似乎办公室白领和在校学习的学生坐的时间最长,他们几乎整小时整天地坐着工作或者学习,很难进行姿势的调节,不仅人很容易产生疲劳,而且身体容易受到影响。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最好让人的“坐”和“站”能够交替进行。

现有技术中已存在同时具备坐站功能的椅子,比如上海电机学院在2014年3月21日提出的申请号为:“CN201410106815.8”、发明名称为:“一种可坐可站的椅子”的中国发明专利,该专利的使用方法如下:

(1)想采用“坐态”形式时,可将所述左翻板10和所述右翻板11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杆1201、第一滑动销1401和第一紧定螺栓1301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1202、第二滑动销1402和第二紧定螺栓1302调整为水平状态,使所述左翻板10和所述右翻板11成为“座具”,人可坐在座具上靠着靠背6双脚踏在踏脚板15上,还可以将活动扶手8放下供使用。

(2)想采用“立姿”形式时,可将所述左翻板10和所述右翻板11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杆1201、第一滑动销1401和第一紧定螺栓1301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1202、第二滑动销1402和第二紧定螺栓1302垂直放下,人就可以“跨”着横梁9靠在靠背6上呈站立状态,可将活动扶手8放下供站稳使用。

(3)想采用“单边立姿”形式时,可将所述左翻板10和所述右翻板11中的其中一个翻板单独放下,另一个保持水平状态。具体可将所述左翻板10或者所述右翻板11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杆1201、第一滑动销1401和第一紧定螺栓1301或者所述第二支撑杆1202、第二滑动销1402和第二紧定螺栓1302垂直放下,人就可以靠在靠背6上一半坐着,另一半的脚可以伸直直接踩在地上,还可以将活动扶手8放下供使用。

该椅子是通过左翻板10、右翻板11和横梁9的配合来实现坐站之间的转换, 且左翻板10、右翻板11二者不同步翻转,因此使用价值不高;此外,左翻板10、右翻板11不能够随椅座上、下移动而产生变化,使用体验感较差;再有,该椅子的左翻板10、右翻板11翻转调节不够简单、方便。

特设想通过上下移动座部实现左、右翻板自动翻转,以根据横梁高度位置自动调整左、右翻板的状态,利于使用者平坐或在站姿状态下倚靠;实现方式通常是以复杂的连杆机构来完成,这无疑增加了成本,结构也显得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坐站椅的座面形态变化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使得侧座在随中座升降时实现同步变换,且侧座随着椅座的移动而上、下翻转,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调节:或坐或站,从而为“坐”、“站”姿的交替变换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本发明只需通过导向轴沿滑槽滑动配合即可实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坐站椅的座面形态变化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滑槽引导机构及适时升降运动的座支撑件,所述的座支撑件包括中座及位于中座左侧或右侧的侧座,侧座与中座转动连接;所述的滑槽引导机构包括连接于侧座上的导向轴以及固定设置在侧座后方的导引支撑板,在导引支撑板上开有纵向设置的滑槽,导向轴插置在滑槽内;且导向轴与滑槽被配置为当中座升降时,导向轴沿滑槽限定的轨迹运动,并使得侧座向下或向上翻转。

采用了上述控制装置,在需要由平坐状态向站姿状态转换时,外力驱动动轨上移,中座随之向上运动,由于侧座是与中座转动连接的,导向轴又沿着滑槽限定的轨迹运动,导向轴与侧座的相对位置或距离保持不变,滑槽的形状设计就使得导向轴移动过程中侧座发生向下翻转,此时中座可以呈现出供使用者骑跨乘坐的姿态,即在站姿状态只有中座呈现支撑人体臀部的姿态;两个状态自由转换间,只需靠滑轨组件滑动配合即可实现;反之再由站姿状态向平坐状态转换时,外力驱动动轨下移,导向轴沿滑槽限定的轨迹向下移动,并同步驱动侧座向上翻转,并最终与中座处于同一面上。采用滑槽引导机构结构简单,降低成本,使机构更简化。

作为优选,还包括一杠杆臂,杠杆臂的一端与侧座固定连接,导向轴连接于杠杆臂的另一端,所述的滑槽至少包括一倾斜段;导向轴在倾斜段内移动时,杠杆臂绕着杠杆臂与侧座连接处形成的圆心转动,进而驱使侧座发生偏转。由于杠杆臂与侧座是相对固定的,两者之间呈一定夹角,所以导向轴被滑槽倾斜段导引时,会驱使杠杆臂转动,侧座也就随之发生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滑槽至少包括一倾斜段,还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中座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侧座铰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侧座与中座组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的导向轴设置在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中的任意一个上。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侧座与中座组成四连杆机构,四者之中中座是不动的,所以当导向轴被滑槽导引时,使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发生联动,进而驱使侧座发生翻转;四连杆机构的设置使得滑槽倾斜段的倾斜角度可以更小,还使得左右两个滑槽间的距离更小,从而使整体更加美观,可以减少导引支撑板的宽度,不额外占用更多空间。

作为优选,沿导引支撑板宽度方向,所述的滑槽倾斜段是由上到下逐渐向外延展。滑槽这样的设置使得导向轴在导引时,符合中座上升、侧座向下翻转;中座下降、侧座向上翻转的规律。

作为优选,所述的滑槽还包括竖直段,所述的竖直段设置在倾斜段的上方。竖直段对导向轴进行导引,此时侧座不再翻转,而是随中座继续升降,以达到使用者想要的高度,从而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滑动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的滑动组件包括相互滑动配合的动轨与静轨,其中,静轨与坐站椅的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动轨沿静轨滑动,中座与动轨相对固定;所述的导引支撑板连接于静轨上,且导引支撑板位于静轨的左右两侧。这样可以使左右两侧受力均衡。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引支撑板与静轨一体成型。这样更方便加工与布置。

作为优选,静轨与底座固定连接是指:静轨下端与底座通过紧固件相连,或者是静轨下端与底座焊接固定。静轨可以与底座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又可以是通过焊接方式连为一体;静轨与底座既可以直接相连,又可以通过中间件固定相连;比如静轨可以为对称的两个,分设于底座的左右两侧,而静轨下端通过中间件与底座固定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组件为气杆、液压杆或电机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组件采用气杆或液压杆,且驱动组件的一端连接动轨,驱动组件的另一端连接底座或静轨。

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组件采用电机,且该电机为推杆电机或直线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的动轨与静轨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的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这样使得驱动组件利于藏匿收纳,节省外部空间。

作为优选,在导向轴上套有滚轮,所述的滚轮与滑槽滚动配合。这样可以减少摩擦,使滑动更为顺畅。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座支撑件具有平坐状态与站姿状态,通过座支撑件的升降进行状态转换,使侧座相对于中座翻转;在两个状态自由转换时,只需靠座支撑件即可实现;具体的说,是通过滑槽引导机构进行控制,侧座上的导向轴插置在导引支撑板上预设的滑槽内,在中座运动时,通过导向轴与滑槽的配合实现侧座的翻转。相比现有技术来说,结构较为简单,操作较为简便,使用者的体验感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椅具在平坐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椅具在平坐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椅具的导向轴移动到滑槽的竖直段与倾斜段之间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椅具的导向轴移动到滑槽的竖直段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椅具在平坐状态时的后视图;

图6为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椅具的导向轴移动到滑槽的竖直段与倾斜段之间时的后视图;

图7为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椅具的导向轴移动到滑槽的竖直段时的后视图;

图8为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椅具在平坐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椅具的导向轴移动到滑槽的竖直段与倾斜段之间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椅具的导向轴移动到滑槽的竖直段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发明在实施例2中椅具在平坐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在实施例2中椅具在由平坐状态向站姿状态转换时的某一中间状态的侧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在实施例2中椅具的导向轴移动到滑槽的竖直段与倾斜段之间时的侧视图;

图14为本发明在实施例2中椅具的导向轴移动到滑槽的竖直段时的侧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在实施例2中椅具在平坐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6为本发明在实施例2中椅具的导向轴移动到滑槽的竖直段与倾斜段之间、且隐藏一个侧座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座为自行车座椅形的椅具在平坐状态时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座为马鞍形的椅具在平坐状态时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座为细长的梯形的椅具在平坐状态时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在实施例2中椅具在平坐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21为本发明在实施例2中椅具在由平坐状态向站姿状态转换时的某一中间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在实施例2中椅具的导向轴移动到滑槽的竖直段与倾斜段之间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在实施例2中椅具的导向轴移动到滑槽的竖直段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遮挡物在平坐状态时全部遮挡滑轨组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在实施例2中推杆电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形状为燕尾形的动轨与静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形状为T形的动轨与静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滑块与导轨组合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滑块与导轨分别设置在动轨、静轨上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在实施例3中的采用手柄控制的锁定装置的立体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在实施例4中的采用插销控制的锁定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32为本发明在实施例4中的采用插销控制的锁定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33为本发明在实施例2中椅具在平坐状态时的后视图;

图34为本发明在实施例2中椅具在由平坐状态向站姿状态转换时的某一中间状态的后视图;

图35为本发明在实施例2中椅具的导向轴移动到滑槽的竖直段与倾斜段之间时的后视图;

图36为本发明在实施例2中椅具的导向轴移动到滑槽的竖直段时的后视图;

图37为本发明在实施例3中底座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8为本发明在实施例3中底座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9为本发明在实施例3中底座的翘板处于锁定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40为本发明在实施例3中底座的翘板处于解锁状态、且翘板尚翘动一定角度后的剖视图;

图41为本发明在实施例3中底座的翘板处于解锁状态、且翘板尚未翘动时的剖视图;

图42为本发明在实施例3中底座的翘板处于锁定状态时的剖视图。

各附图标记为:椅座支撑组件1;升降气杆2;支撑脚3;滚轮4;底座5;滑轨组件6;动轨7;滑块71;翻边78;静轨8;导轨81;座支撑件9;侧座10;中座11;背支撑件12;遮挡物13;联动机构14;驱动组件15;容纳空间16;气杆的活塞杆头部17;气杆座的底部18;座体31;翘板32;螺杆33;手柄34;螺孔35;定位孔36;弹簧38;电机40;滑移轨41;滑移块42;电机座43;插销50;支耳51;插接孔52;滑槽60;倾斜段601;竖直段602;导向轴61;导引支撑板62;杠杆臂63;第一连杆64;第二连杆65;复位弹簧68;锁定板69;安装座70;滑动销72;扭簧73;第一扭臂731;第二扭臂732;中心环733;锁定销74;锁定销托板75;锁孔76;压板77;抵压部7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至少一个”指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1:本发明的座面形态变化控制装置为坐站椅具的组成部分,接下来对坐站椅具整体作详细介绍: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椅具单元,如图1-10所示,包括:

椅座支撑组件1,所述的椅座支撑组件1包括升降气杆2,升降气杆2的下端插接配合有底部带有滚轮4的支撑脚3。

通过椅座支撑组件1支撑于地面上方的底座5,所述的底座5与升降气杆2的上端插接配合,且底座5距离地面的高度可通过升降气杆2来控制,本实施例中高度设置为360-550cm;其中400cm为大多数人适宜的高度。

立放于底座5上的滑轨组件6,所述的滑轨组件6具有相互滑动配合的动轨7与静轨8,其中静轨8与底座5焊接固定,或是通过紧固件连接。

设置在滑轨组件6的前侧的座支撑件9;座支撑件9包括中座11以及位于中座左右两侧的侧座10,中座11被配置为总是保持在大致水平状态或与水平面呈锐角,中座11与动轨7相对固定;侧座10与中座11相铰接。

设置在滑轨组件6的前侧、与滑轨组件6为平行设置的背支撑件12,此处也可以将滑轨组件6嵌入至背支撑件12中;所述背支撑件12与动轨7相连并随动轨7一起上下移动;在背支撑件12背面还设有一与背支撑件12相对固定的遮挡物13,所述的遮挡物13为罩壳,且罩壳与背支撑件12固定连接,滑轨组件6设置在遮挡物13与背支撑件12之间,遮挡物13全部或部分遮挡滑轨组件6。

联动机构14,所述的联动机构14响应于中座11的升降移动,并且联动机构14作用于侧座10使其相对于中座11翻转。具体来说,所述的联动机构14为滑槽引导机构,它包括连接于侧座10上的导向轴61以及与静轨8一体成型且位于静轨8的左右两侧的导引支撑板62,在导引支撑板62上开有纵向设置的滑槽60,导向轴61插置在滑槽60内;且导向轴61与滑槽60被配置为当中座11升降时,导向轴61沿滑槽60限定的轨迹运动,并使得侧座10向下或向上翻转。

还包括一杠杆臂63,杠杆臂63的一端与侧座10固定连接,导向轴61连接于杠杆臂63的另一端,所述的滑槽60包括一倾斜段601以及设置在倾斜段601上方的竖直段602,所述的倾斜段601沿导引支撑板62宽度方向由上到下逐渐向外延展;导向轴61在倾斜段601内移动时,杠杆臂63绕着杠杆臂63与侧座连接处形成的圆心转动,进而驱使侧座10发生偏转。

如图26、27所示,所述动轨7与静轨8可以采用任意竖直滑动并横向卡接的形状,其中图26中动轨7与静轨8的断面为燕尾形,图27为T形,使得动、静轨7、8在竖直方向滑动配合,而在横向方向卡接以防止两者脱开。理论上通过动轨7与静轨8的相互滑动即可以控制椅具单元的变换,但由于动、静轨7、8二者之间的接触面较大,所以在滑动的过程中声音较大,顺滑程度一般,使用者体验感受不理想。

为了使得二者之间滑动的更加顺畅,且降低滑动时带来的噪音,给使用者一个更好的体验,如图28、29所示,本实施例在动轨7内固定设有一滑块71,在静轨8内对应固定设有一导轨81;通过滑块71与导轨81滑动并卡接配合,而动、静轨7、8无需进行卡接,因此两者均设计成U形,动、静轨7、8两者相对并互相扣合;所述滑块71与导轨81可以采用任意竖直滑动并横向卡接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导轨81截面为燕尾形,而滑块71也设置了与之匹配的槽形,通过滑块71与导轨81的配合使得动轨7沿着静轨8上、下滑动,从而完成椅具单元的变换。

理论上滑块71与导轨81之间配合就可以完成椅具单元的变换,但是由于滑块71与导轨81分别与背支撑件12、底座5的接触面较小,从而导致支撑力不够,所以设置了带翻边78的板状壳体即动轨7、静轨8来分别增大与背支撑件12、底座5的接触面,使得相互之间的支撑更加稳固。

所述的椅具单元具有两个状态,即平坐状态与站姿状态:

一、如图1、2、5、8所示,在平坐状态时,中座11与两个侧座10均保持大致水平状态,两者基本处在同一面上,此时侧座10与中座11构成完整的座支撑件9,遮挡物13将滑轨组件6全部遮挡住,椅具像普通座椅一样,供人就坐办公或休息。

二、如图3、4、6、7、9、10所示,在需要由平坐状态向站姿状态转换时,外力驱动动轨7上移,中座11随之向上运动,由于侧座10是与中座11转动连接的,导向轴61又沿着滑槽60限定的轨迹运动,导向轴61与侧座10的相对位置或距离保持不变;又由于杠杆臂63与侧座10是相对固定的,两者之间呈一定夹角,所以导向轴61被滑槽60的倾斜段601导引时,会驱使杠杆臂63转动,侧座10也就随之发生转动,而本实施例中滑槽60的倾斜段601的形状设计使得导向轴61上移过程中侧座10发生向下翻转;此时,中座11可以呈现出供使用者骑跨乘坐的姿态,即在站姿状态只有中座11呈现支撑人体臀部的姿态。

此处,中座11的前端也可以相对于后端翘起,形成类似于马鞍的造型,适应人体工学的要求,而这样形式的实现可以通过调整中座11的初始安装角度来实现。

如图3-4、6-7、9-10所示,当导向轴61移动到滑槽60的竖直段602时,侧座10不再翻转,而是随中座11继续升,以达到使用者想要的高度。

反之再由站姿状态向平坐状态转换时,外力驱动动轨7下移,中座11随之向下运动,导向轴61沿滑槽60限定的轨迹向下移动,导向轴61先经过滑槽60的竖直段602,此时侧座10不翻转,而是随中座11继续降,当导向轴61经过滑槽60的倾斜段601时,同步驱动侧座10向上翻转,并最终与中座11处于同一面上。

由上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椅具单元两个状态自由转换间,只需靠滑轨组件6滑动配合即可实现,方便迅速;且滑轨组件6设置在背支撑件12后方,不额外占用空间。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中座11处在两侧座10之间,这样可以利于中座11配置不同的造型,更多的是利于骑坐的细长造型,比如自行车座椅形、细长的梯形、马鞍形等状;如图17-19所示,中座11分别设置为自行车座椅形、马鞍形、细长的梯形。

本发明进而提供了一种椅具,包括上述的椅具单元以及驱动组件15,所述的驱动组件15具有驱动动轨7沿静轨8滑动的功能;如图2、3、4、7、9、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组件15采用气杆,气杆应用比较普遍,反应速度快;本实施例中,气杆的上端即气杆的活塞杆头部17与动轨7铰接设置,气杆的下端即气杆座的底部18与静轨8铰接设置;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方式是:气杆的上端与静轨8铰接,而气杆的下端与动轨7铰接,也同样可以实现动轨7升降。

气杆采用拉线来控制开关开启或者关闭,进而使气杆伸展打开或缩回;当开关开启时,气杆可以驱动动轨7上移,使座支撑件9的侧座10与背支撑件12均随动轨7上移抬高,中座11呈现支撑人体臀部的状态;此时,拉动拉线,气杆开关关闭,将动轨7位置固定住,使用者可以骑跨或者半倚在中座11上。

当然,所述的气杆也可以使用液压杆代替。

此外,如图4、29所示,所述的动轨7与静轨8之间形成容纳空间16,所述的驱动组件15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16内,节省外部空间。

实施例2:如图11-16、20-23、33-3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的未设置杠杆臂63,而是采用四连杆机构来导引的。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连杆64、第二连杆65,第一连杆64的一端与中座11铰接,第一连杆64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65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65的另一端与侧座10铰接,第一连杆64、第二连杆65、侧座10与中座11组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的导向轴61设置在第一连杆64上。

在四连杆机构中,中座11是不动的,当导向轴61被滑槽60导引时,第一连杆64、第二连杆65发生联动,进而驱使侧座10发生翻转;四连杆机构的设置使得滑槽60的倾斜段601的倾斜角度可以更小,还使得左右两个滑槽60间的距离更小,从而使整体更加美观,可以减少导引支撑板62的宽度,不额外占用更多空间。

此外,与实施例1不同点还有,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的驱动组件15采用电机40,且该电机40为直线电机,电机40的滑移轨41上设置的滑移块42与动轨7相连,电机座43与底座5相连,通过控制电机40的开关来控制滑移块42移动,从而控制动轨7沿静轨8的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采用电机40控制动轨7升降,运动平缓可靠,可以方便控制停留在任意想要的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方式是:电机40还可采用推杆电机。

实施例3:如图16、37-42所示,与实施例1、2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的底座5采用倾仰底盘,从而使得不仅可以正常调节底座5的初始高度,还使得在平坐状态时,具有了倾仰功能,使就坐更为舒适。

具体来说,所述的底座5包括座体31以及与座体31转动连接的翘板32,所述的静轨8固定连接于翘板32上,所述的升降气杆2的上端与座体31插接配合,翘板32与座体3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68。

在底座5与中座11之间设有安全锁定控制机构,所述的安全锁定控制机构包括锁定板69、安装座70、滑动销72、扭簧73与锁定销74,锁定板69固定设置在座体31上,在锁定板69上设有与锁定销74配合的锁孔76;安装座70固定设置在翘板32上,滑动销72竖直穿设在安装座70上,滑动销72头部露出于安装座70外并且响应于中座11的下压;所述扭簧73的中心环733与安装座70转动连接,扭簧73的第一扭臂731连接于滑动销72,扭簧73的第二扭臂732连接于锁定销74,在滑动销72上套设有弹簧38,且弹簧38限制于安装座70内,弹簧38的一端与第一扭臂731抵接。

如图40、41所示,当处于平坐状态,即中座11下压滑动销72头部时,使其向着安装座70内移动,同时压缩弹簧38,并带动第一扭臂731转动,第二扭臂732也跟着转动,从而促使锁定销74移动离开锁孔76,此时翘板32不再受限制,可以转动;如图39、42所示,而当中座11上升时,滑动销72在弹簧38弹力作用下复位,使第一扭臂731、第二扭臂732反方向转动,使锁定销74***锁孔76,实现翘板32锁定。

为了让锁定销74可沿锁定销托板75滑动,使其轴向方向定位准确,不会发生左右偏转。在翘板32上固定设置锁定销托板75,所述的锁定销74穿设在锁定销托板75上。

此外,如图15所示,中座11的底面上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压板77,且压板77下端面上具有与滑动销72头部接触配合的抵压部78。中座11在下降至平坐状态时,压板77的抵压部78可以快速下压滑动销72,触发安全锁定控制机构。

进一步说,当处于平坐状态时,中座11一直触发安全锁定控制机构,使得翘板32处于解锁状态,翘板32相对于座体31转动,椅背可自由倾仰;当转换为站姿状态时,中座11上升脱离安全锁定控制机构,安全锁定控制机构作用于翘板32对其锁定,使翘板32与座体31保持相对固定,此时椅背不能后仰,保证了使用安全。

此外,与实施例1、2不同点还有,本实施例是通过人力即使用者手动的方式驱动动轨7沿静轨8向上滑动;当动轨7滑动到站姿状态,此时,如升高到适合使用者的高度时,需将滑轨组件6锁定,方能使中座11发挥正常的支撑作用;本实施例设置了锁定装置,如图30所示,所述的锁定装置包括带有螺杆33的手柄34、设置在静轨8上的螺孔35以及纵向设置在动轨7上的多个定位孔36,螺杆33穿设在螺孔35内并且二者螺纹连接。

当采用人力等外力驱动动轨7沿静轨8向上滑动时,即由平坐状态转换为站姿状态,当中座11升高到适合使用者的高度时,旋转手柄34,使螺杆33从静轨8的螺孔35内***到动轨7的定位孔36内,将动轨7与静轨8固定住,使得动轨7不向下滑,进而使中座11发挥正常的支撑作用。

实施例4:如图31、32所示,与实施例3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中的锁定装置包括插销50、设置在静轨8上的支耳51以及纵向设置在动轨7上的多个定位孔36,所述的插销50通过支耳51穿设在静轨8上预设的插接孔52内。

当中座11升高到适合使用者的高度时,拨动插销50,使插销50沿支耳51移动,从静轨8的插接孔52内穿设到动轨7的定位孔36上,从而将动轨7的位置固定住,因而将中座11的位置固定,使中座11发挥正常的支撑作用。

4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腰部固定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