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托盘车转向驱动装置

文档序号:161832 发布日期:2021-10-29 浏览:1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电动托盘车转向驱动装置 (Steering driving device of electric pallet truck ) 是由 衣学航 牟德斌 孙鑫 张智斌 林怡帆 于 2021-09-2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托盘车转向驱动装置,包括把手、载物板和支架,载物板与支架底部连接,还包括有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安装仓,载物板数量为两个,安装仓处于两个载物板之间,安装仓内设有多个同步轮,传动机构包括同步链和第一转轴,同步链套设在所有同步轮上,第一转轴与安装仓中最接近支架的一个同步轮同轴连接,且第一转轴上端贯穿延伸至安装仓上方,第一转轴上方具有第二转轴,且两个转轴能够通过法兰同轴对接,驱动机构设于支架上,并与第二转轴上端传动连接,所有同步轮中,远离支架的一个同步轮上具有与之同轴的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下端具有转向轮,把手上设有操控机构,本发明转向成本低,维护方便。(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steering driving device of an electric pallet truck, which comprises a handle, carrying plates and a bracket, wherein the carrying plate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bracket, the steering driving device also comprises a driving mechanism,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an installation bin, the carrying plates are two, the installation bin is positioned between the two carrying plates, a plurality of synchronizing wheels are arranged in the installation bin,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omprises a synchronizing chain and a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synchronizing chain is sleeved on all the synchronizing wheels,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coaxially connected with one synchronizing wheel closest to the bracket in the installation bin,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penetrates and extends 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installation bin,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above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two rotating shafts can be coaxially butted through flanges, the driv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bracket and is in transmission connection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one synchronizing wheel far away from the bracket in all the synchronizing wheels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rotating shaft which is coaxial with the synchronizing wheel, the lower end of the third rotat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steering wheel, and the handle is provided with an operating mechanism.)

电动托盘车转向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托盘车转向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托盘车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极大减轻人工运输强度的搬运车辆。但是现有的托盘车结构复杂,维护不方便。

根据上述问题,经检索,公开号为CN105883680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电动托盘车转向驱动结构,属于地面运输设备技术领域。该改进型电动托盘车转向驱动结构包括:车架组件;驱动轮组件,用于驱动车架组件行走,所述驱动轮组件整体可转动地安装于车架组件后方,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驱动轮和设置于驱动轮上方的电机,所述电机与驱动轮相连并可驱动驱动轮行走;转动手柄座组件,与驱动轮组件相连并用于实现车架组件的转向。该改进型电动托盘车转向驱动结构具有布局合理、维护方便的优点。

上述专利的缺点在于:采用油缸组件驱动支撑座组件以及驱动轮组件整体转动,以实现转向,这样的转向方式所需力矩非常大,转向成本很高,对于油缸组件的要求较高,导致整体组件沉重,日常使用能耗高。

另外,根据公开内容以及附图所示,人工控制转向的过程应该是通过按钮的启动,但是这样的方式,不够方便,不贴合人类对于方向感以及方向控制的习惯。

同时通过附图所示,该托盘车的托盘区域部件与驱动部件是固定在一起,但是日常使用中,托盘区域货物较多,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前述的障碍物,对于地面一些凹凸物,难以及时发现,当托盘车前部触碰前述物体的的时候,会产生震动,震动力会传递给驱动组件,即电机等电气元件,同时驱动电机位置没有采用减震措施,因此久而久之,对于驱动组件会造成一定的震动损伤;同时该电动托盘由于电机通过齿轮箱与驱动轮传动,因此三者关系固定在一起,如果采用传统方式的减震,成本较大,结构设计方面十分复杂,也加大组装和后期维护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托盘车转向驱动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电动托盘车转向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轮、把手、载物板和支架,支架上安装有电机,电机与驱动轮传动连接,载物板呈水平与支架底部连接,把手装配在支架上端,还包括有驱动机构、传动机构、控制器和安装仓,所述载物板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二者对称分布,两个载物板之间预留有用以供安装仓呈水平放置的安装间距,所述安装仓与所有载物板的上表面齐平,并且三者构成一个用以载物的承托平面,安装仓内设有多个沿承托平面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同步轮,传动机构包括同步链和第一转轴,同步链呈张紧状态套设在所有同步轮上,第一转轴与安装仓中最接近支架的一个同步轮同轴连接,并且第一转轴的上端贯穿延伸至安装仓的上方,第一转轴的上方具有第二转轴,并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能够通过法兰盘同轴对接,驱动机构安装在支架上,并与第二转轴的上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以驱动第二转轴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安装仓接近支架的一端是后端,并且安装仓的另一端是前端,安装仓的前端位置的所有同步轮中,至少有一个同步轮上具有与之同轴的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的下端贯穿至安装仓的下方,并且第三转轴的下端安装有转向轮,把手上安装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操控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液动杆、转盘和传动臂,所述转盘与支架转动连接,转盘的轴向与承托平面的长度方向相平行,转盘的前侧套设有第一伞齿,第二转轴的上端具有与第一伞齿相啮合的第二伞齿,传动臂设置在转盘外表面,传动臂有一端始终远离转盘,并且传动臂上开设有自传动臂远离转盘的一端起向转盘方向延伸的开槽,开槽内设有能够沿开槽的延伸方向滑动的滑块,液动杆的杆体端部与支架转动配合,液动杆的活塞杆前端与滑块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操控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对称分布在把手两侧,操控机构包括机盒、接触盘、按压板和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处于机盒内,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机盒底壁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安装有衔接块,所述接触盘为圆盘,接触盘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设置在机盒内,接触盘与衔接块转动配合,按压板处于机盒外部,并且与机盒外表面之间预留有按压间距,按压板的一端与接触盘同轴连接,接触盘的外表面设有若干个绕其周向间隔分布的传度齿,机盒内壁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处设有导向管,导向管内设有能够沿导向管的轴向压缩的压缩弹簧,压缩弹簧远离压力传感器的一端设有球头,并且其另一端设有能够与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接触的压力探针,当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驱动接触盘,能够使所有传度齿逐个与球头接触,并挤压球头以迫使压缩弹簧形变,以使得压力探针间歇性触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当复位弹簧处于常态时,所有传度齿不能够接触球头,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有所述载物板的底部均设置有能够接近安装仓的连接板,连接板与载物板一体成型,连接板与安装仓之间通过若干螺栓相连。

进一步地,所有所述载物板的外侧均设有多个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载物板为L型结构,载物板的短边端与支架弹性连接,载物板的短边端上固定设有卡箍,支架上设有呈竖直的导向柱,导向柱中段设有第一减震盘,第一减震盘底部设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卡箍能够包裹导向柱的上半段,所述第一减震盘用以承托卡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相连接的一端为能够沿第二转轴的轴向自由活动的伸缩结构。

进一步地,所有所述万向轮分别通过一个第二减震弹簧与载物板弹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把手两侧的操控机构,来实现控制转向轮的转向,该设计更贴合人类习惯,降低操作难度,减少误操几率;

采用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以实现转向轮的转动,可达到由载物板的前端率先转向,取代传统的转向是由载物板的后端转向,而造成转向驱动所需力矩过大,能耗使用过大,以及相应的设备体积增大,整机成本过高的问题;

载物板与安装仓可拆卸连接,实现了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等零件拆换的便捷性,降低维护难度;

由于载物板上具有货物,同时由于个人身高差原因,地面会有一些能够产生装置震动的物体难以及时察觉,因此载物板前部接触到障碍物的时候,整机会震动,进而影响电机稳定性;

因此载物板与支架弹性连接,以及配套的安装仓也与支架活动连接,进而使得一般使用中,率先到达震动区的载物板在震动后,可以杜绝大部分的震动,避免影响电机等大件电气元件的稳定性,

同时由于载物板率先震动,人工可以立即察觉,以改变转向轮的转向,来使得驱动轮躲避凸起物;避免不必要的震动而影响电机;即支架与载物板之间耦合性降低,震动力也被隔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5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图6是本发明中操控机构的平面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传动机构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支架;3、导向柱;4、第一减震盘;5、第一减震弹簧;6、载物板;7、连接板;8、螺栓;9、卡箍;10、液动杆;11、转盘;12、第一伞齿;13、第二伞齿;14、传动臂;15、开槽;16、同步链;17、第一转轴;18、第二转轴;19、伸缩结构;20、法兰盘;21、第三转轴;22、转向轮;23、第二减震盘;24、第四减震弹簧;25、安装仓;26、同步轮;27、把手;28、机盒;29、接触盘;30、按压板;31、复位弹簧;32、衔接块;33、按压间距;34、传度齿;35、压力传感器;36、导向管;37、压缩弹簧;38、球头;39、压力探针;40、万向轮;41、第二减震弹簧;42、驱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电动托盘车转向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轮42、把手27、载物板6和支架2,支架2上安装有电机1,电机1与驱动轮42传动连接,载物板6呈水平与支架2底部连接,把手27装配在支架2上端,还包括有驱动机构、传动机构、控制器和安装仓25,所述载物板6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二者对称分布,两个载物板6之间预留有用以供安装仓25呈水平放置的安装间距,所述安装仓25与所有载物板6的上表面齐平,并且三者构成一个用以载物的承托平面,安装仓25内设有多个沿承托平面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同步轮26,传动机构包括同步链16和第一转轴17,同步链16呈张紧状态套设在所有同步轮26上,第一转轴17与安装仓25中最接近支架2的一个同步轮26同轴连接,并且第一转轴17的上端贯穿延伸至安装仓25的上方,第一转轴17的上方具有第二转轴18,并且第一转轴17和第二转轴18能够通过法兰盘20同轴对接,驱动机构安装在支架2上,并与第二转轴18的上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以驱动第二转轴18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安装仓25接近支架2的一端是后端,并且安装仓25的另一端是前端,安装仓25的前端位置的所有同步轮26中,至少有一个同步轮26上具有与之同轴的第三转轴21,第三转轴21的下端贯穿至安装仓25的下方,并且第三转轴21的下端安装有转向轮22,把手27上安装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操控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液动杆10、转盘11和传动臂14,所述转盘11与支架2转动连接,转盘11的轴向与承托平面的长度方向相平行,转盘11的前侧套设有第一伞齿12,第二转轴18的上端具有与第一伞齿12相啮合的第二伞齿13,传动臂14设置在转盘11外表面,传动臂14有一端始终远离转盘11,并且传动臂14上开设有自传动臂14远离转盘11的一端起向转盘11方向延伸的开槽15,开槽15内设有能够沿开槽15的延伸方向滑动的滑块,液动杆10的杆体端部与支架2转动配合,液动杆10的活塞杆前端与滑块转动连接。

所述操控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对称分布在把手27两侧,操控机构包括机盒28、接触盘29、按压板30和复位弹簧31,复位弹簧31处于机盒28内,复位弹簧31的一端与机盒28底壁固定连接,复位弹簧31的另一端安装有衔接块32,所述接触盘29为圆盘,接触盘29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设置在机盒28内,接触盘29与衔接块32转动配合,按压板30处于机盒28外部,并且与机盒28外表面之间预留有按压间距33,按压板30的一端与接触盘29同轴连接,接触盘29的外表面设有若干个绕其周向间隔分布的传度齿34,机盒28内壁设有压力传感器35,压力传感器35的感应端处设有导向管36,导向管36内设有能够沿导向管36的轴向压缩的压缩弹簧37,压缩弹簧37远离压力传感器35的一端设有球头38,并且其另一端设有能够与压力传感器35的感应端接触的压力探针39,当复位弹簧31处于压缩状态时,驱动接触盘29,能够使所有传度齿34逐个与球头38接触,并挤压球头38以迫使压缩弹簧37形变,以使得压力探针39间歇性触碰压力传感器35的感应端,当复位弹簧31处于常态时,所有传度齿34不能够接触球头38,压力传感器35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有所述载物板6的底部均设置有能够接近安装仓25的连接板7,连接板7与载物板6一体成型,连接板7与安装仓25之间通过若干螺栓8相连。

所有所述载物板6的外侧均设有多个万向轮40。

所述载物板6为L型结构,载物板6的短边端与支架2弹性连接,载物板6的短边端上固定设有卡箍9,支架2上设有呈竖直的导向柱3,导向柱3中段设有第一减震盘4,第一减震盘4底部设有第一减震弹簧5,所述卡箍9能够包裹导向柱3的上半段,所述第一减震盘4用以承托卡箍9。

所述第二转轴18与第一转轴17相连接的一端为能够沿第二转轴18的轴向自由活动的伸缩结构19。

所有所述万向轮40分别通过一个第二减震弹簧41与载物板6弹性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人工在使用装置整体的时候,电机1驱动驱动轮42转动,以使得整体载物运行,需要转弯的时候,人工通过把手27两侧的操控机构可以十分顺利的转向,两个操控机构分别对应的是左、右转向;

具体是,把手27两侧的操控机构,分别对应使用者的左右手,在需要左或右转动的时候,人工按压对应的操控机构上的按压板30,迫使按压板30依靠按压间距33压迫接触盘29挤压复位弹簧31,在机盒28内沿接触盘29的自身轴线运动,这样的话,由于接触盘29的位置改变,因此能够接触到球头38,此时人工拨动按压板30,使得接触盘29转动,因此能够使所有传度齿34能够逐个与球头38接触,并挤压球头38以迫使压缩弹簧37由于自身作用力压缩,由于两个传度齿34之间具有间距,因此球头38和传度齿34不是连续接触,而是间歇接触,这样以使得压力探针39间歇性触碰压力传感器35的感应端,压力传感器35在受到感应后,传递给控制器,每一次压力传感器35的感应端的接触,并且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和液动杆10电性连接,此时接受到电信号的控制器,则指示液动杆10的活塞运动一定行程量,由于液动杆10和传动臂14转动连接,在液动杆10的活塞作用下,驱动转盘11转动,转盘11被驱动,因此第一伞齿12随之转动,第一伞齿12和第二伞齿13是啮合的,因此第二伞齿13也转动,第二伞齿13转动,第二转轴18也就会带着第一转轴17转动;第一转轴17转动,对应的同步轮26转动,在同步链16的作用下,所有同步轮26均转动,这样转向轮22就可以转动,以达到转向的需求;

当不需要转向的时候,人工释放按压板30,在复位弹簧31的反作用力下,接触盘29复位,传度齿34不再接触球头38,压力探针39则不会接触压力传感器35;另外,由于按压板30具有重量,并且要设置的远大于接触盘29,那样,人工在不接触按压板30的时候,按压板30依靠自身重力,倒挂在机盒28外,恢复倒挂过程,接触盘29转动,呈倒挂姿态的时候,接触盘29静止,此时接触盘29外部的多个传度齿34的间距对应的是球头38,也就是在压迫按压板30促使接触盘29发生轴向位移的时候,传度齿34在前述行程中并不会率先接触球头38,而是等接触盘29转动的时候,才会接触球头38;

衔接块32的作用是为了保证接触盘29能够在轴向活动后,还能发生转动;

衔接块32背部具有活塞柱,活塞柱能够与机盒28底部卡接,在通过按压板30作用力下,活塞柱与机盒28底部卡接,这样人工能够顺利的拨动接触盘29转动;转动完毕后,向回拉动,不再卡接;

转向轮22转向的时候,万向轮40作为辅助,被动发生角度变化,以适应转向轮22的转向;

转向轮22转向的时候,电机1保持驱动驱动轮42转动,装置继续运行;

在碰到颠簸路段的时候,载物板6处的轮子会率先接触凸起路段,因此载物板6率先震动;由于载物板6和支架2是弹性连接,因此载物板6依靠卡箍9,沿导向柱3的轴向运动,在第一减震弹簧5的作用下,减少震动力影响,并且也隔绝了大部分的震动力,以免传递给支架2,影响电机1稳定性;

卡箍9不会抱死导向柱3,会留有一定能够保证上下小幅度活动的间隙,导向柱3上端较宽,用以限定卡箍9;

万向轮40采用第二减震弹簧41与载物板6相连,可以减少载物板6受震动影响;

载物板6能够上下轻微运动,以达到隔离震动力传递给支架2,因此安装仓25也需要一并上下轻微运动;因此第二转轴18下端为伸缩结构19即满足安装仓25上下小幅度运动的前提;

载物板6与安装仓25可拆卸连接,实现了第一转轴17和第二转轴18等零件拆换的便捷性,降低维护难度;

根据需求,相应的转向轮22也可以做成减震结构,具体是第三转轴21为中空结构,底端具有第二减震盘23,第二减震盘23通过第四减震弹簧24与转向轮22弹性连接,以达到安装仓25这一端的同步减震。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还可以对本发明做各种修改、等同替换、变化等等。但是,这些变换只要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一些术语并不是限制,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1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可移动便捷式货物搬运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