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绵柔爽滑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1639480 发布日期:2020-01-17 浏览:4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绵柔爽滑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oft and smooth non-woven fabric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 是由 朱云斌 廖纯林 曹克静 于 2019-11-1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绵柔爽滑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绵柔爽滑非织造布包括依次相叠的纳米纤维柔软表层、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和纳米纤维柔软底层。本发明所涉及的非织造布包括层叠设置的三层物理性能不同的纳米纤维柔软层,表层柔软程度较低,但手感爽滑,下两层柔软程度大大增加,起到棉柔效果,层叠成棉柔爽滑的非织造布,每一层均包括多条纳米改性丝柔纤维,多条纳米改性丝柔纤维相互交错排布。且该非织造布还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延伸度。(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oft and smooth non-woven fabric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non-woven fabric comprises three nano fiber soft layers with different physical properties, wherein the nano fiber soft layers are arranged in a stacked mode, the surface layer is low in softness but smooth in hand feeling, the softness of the lower two layers is greatly increased, the cotton soft effect is achieved, the non-woven fabric is stacked into the cotton soft and smooth non-woven fabric, each layer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nano modified silk soft fibers, and the nano modified silk soft fibers are arranged in a staggered mode. And the nonwoven fabric also has excellent strength and extensibility.)

一种绵柔爽滑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卫生护理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绵柔爽滑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非织造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其是将聚丙烯材料改性形成的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喷丝或非规则熔喷撑列,形成复合纤维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轧、纺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与传统的工艺相比,具有工艺流程短、品质稳定,生产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环保,用途广等特点。非织造布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用布、装饰工艺用布、军工、汽车用布等方面。但目前的非织造布在柔软爽滑度上还无法满足一些特殊需求,尤其对于医疗卫生用布,比如卫生巾,会使人体感觉不适。

CN208841980U公开了一种熔喷复合吸水卫生非织造布,所述的非织造布为三层结构,上层和下层均为吸湿性好且手感柔软的亲水熔喷层,中间层为具有超强吸水性的SAP树脂层。SAP树脂层的加入,使得产品具有优异的吸水性能,亲水熔喷层不仅增加了复合产品的吸水性,同时也增加了复合产品的手感,三层材料通过热轧工艺复合而成,产品具有吸水性能好,手感柔软,轻薄等优点,是理想的卫生产品芯层材料。该产品虽在吸湿性和柔软度方面都有一定的改进,但柔软度的改善不很显著,且无法同时满足产品好的柔软度、强度和延伸度。

CN105369645A涉及一种抗静电丙纶非织造布生产工艺,包括1)配料:按照质量配比为:聚丙烯92-96份、抗静电母粒2.5-5份、亲水母粒1-2份,柔软母粒0.5-1份,进行均匀混合制成抗静电丙纶混合原料;2)进料熔融:将混合原料混合均匀后倒进进料料斗中,经挤压机进行挤压处理,然后将挤压机中的混合原料送入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操作等步骤,得到一种有良好抗静电性能的丙纶非织造布。该产品虽在柔软度上做了一定工作,但效果并不显著。

CN208917450U公开了一种CSCM复合非织造布,包括梳理纤网层I,纺粘纤网层,梳理纤网层II,超细熔喷层,构成一种四层复合非织造布;梳理纤网层I和梳理纤网层II作为复合材料的支架,使得产品具有优异的吸水性能和手感,纺粘纤网层增加了复合产品的强力,超细熔喷层增加了复合产品的手感和擦拭效果,四层材料通过水刺工艺复合而成,产品具有手感柔软,擦拭效果好等优点,是理想的婴幼儿湿巾及擦拭产品。

综上,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款柔软爽滑、且能同时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延伸度的产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提供一种绵柔爽滑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产品非常柔软爽滑,且具有高的强度和延伸度,非常适合应用于医疗卫生护理用品领域。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绵柔爽滑非织造布,所述绵柔爽滑非织造布包括依次相叠的纳米纤维柔软表层、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和纳米纤维柔软底层。

本发明所涉及的非织造布包括层叠设置的三层物理性能不同的纳米纤维柔软层,表层柔软程度较低,但手感爽滑,下两层柔软程度大大增加,起到棉柔效果,层叠成棉柔爽滑的非织造布,每一层均包括多条纳米改性丝柔纤维,多条纳米改性丝柔纤维相互交错排布。且该非织造布还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延伸度。

优选地,所述纳米纤维柔软表层包括聚丙烯和柔软母粒;所述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包括聚丙烯、柔软母粒和纳米弹性体;所述纳米纤维柔软底层包括聚丙烯、柔软母粒和纳米弹性体。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非织造布包括层叠设置的三层物理性能不同的纳米纤维柔软层,每一层的制备原料类型或质量配比均不相同,三层相互配合,共同起到柔软爽滑的效果,且能同时保证非织造布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延伸度。

优选地,所述绵柔爽滑非织造布的厚度为0.10-0.16nm,例如0.10nm、0.11nm、0.12nm、0.13nm、0.14nm、0.15nm或0.16nm等,优选0.12-0.14nm。

优选地,所述纳米纤维柔软表层、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和纳米纤维柔软底层的厚度比为1:(3-5):(2-3),例如1:3:2、1:3:3、1:4:2、1:4:3、1:5:2或1:5:3等,优选1:4:2。

本发明所涉及的非织造布的整体厚度且每一个纤维层的厚度都是影响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当非织造布的整体厚度处于上述数值范围内且三层的厚度处于上述比例范围内时,能使产品获得更好的强度、延伸度和柔软度。

优选地,所述聚丙烯的熔融流动速率为2-6g/10min,例如2g/10min、3g/10min、4g/10min、5g/10min或6g/10min等。

优选地,所述柔软母粒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制备原料:聚丙烯80-90%、阳离子柔软剂3-8%、助剂5-15%。

所述柔软母粒是影响非织造布产品爽滑程度的关键因素,当柔软母粒以上述原料配方进行应用时,能显著地提高聚丙烯纤维的爽滑度,同时还能很好地与纳米弹性体进行配合,使产品在柔软度、强度、延伸度等方面具有好的综合性能。

所述聚丙烯的质量百分比可以为80%、81%、82%、83%、84%、85%、86%、87%、88%、89%或90%等。该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便不一一在此赘述。

所述阳离子柔软剂的质量百分比可以为3%、4%、5%、6%、7%或8%等。该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便不一一在此赘述。

所述助剂的质量百分比可以为5%、6%、7%、8%、9%、10%、11%、12%、13%、14%或15%等。该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便不一一在此赘述。

优选地,所述柔软母粒的制备方法为:先将聚丙烯与阳离子柔软剂进行混合10-20min(例如10min、12min、14min、16min、18min或20min等),再将混合物与助剂混合10-20min(例如10min、12min、14min、16min、18min或20min等),得到所述柔软母粒。

本发明所涉及的柔软母粒有其特定的制备方法,按照上述步骤制得的柔软母粒应用于本发明非织造布,才能获得上述有益效果。

优选地,所述阳离子柔软剂包括单烷基双甲基叔胺、双烷基甲基叔胺、三烷基甲基叔胺或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至少两种的组合例如单烷基双甲基叔胺和双烷基甲基叔胺的组合、双烷基甲基叔胺和三烷基甲基叔胺的组合等。

优选地,所述助剂包括硬脂酸、石蜡和乳化剂。

优选地,所述纳米弹性体包括乙烯-辛烯共聚物,是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合成的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

优选地,所述乙烯-辛烯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07-109Da,例如107Da、5×107Da、108Da、5×108Da或109Da等。

所述纳米弹性体是影响非织造布产品柔软程度的关键因素,当纳米弹性体以上述原料进行应用时,能显著地提高聚丙烯纤维的柔软度,同时还能很好地与柔软母粒进行配合,使产品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优选地,所述纳米纤维柔软表层中聚丙烯与柔软母粒的质量比为(90-95):(5-10),例如90:10、91:9、92:8、93:7、94:6或5:5等。该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便不一一在此赘述。

优选地,所述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中聚丙烯、柔软母粒与纳米弹性体的质量比为(70-80):(5-10):(15-20),例如80:5:15、79:5:16、78:6:16、77:8:15、76:9:15、75:10:15、74:10:16、73:10:17、72:10:18或70:10:20等。该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便不一一在此赘述。

优选地,所述所述纳米纤维柔软底层中聚丙烯、柔软母粒与纳米弹性体的质量比为(60-70):(15-20):(15-20),例如70:15:15、69:15:16、68:16:16、67:16:17、66:17:17、65:17:18、64:18:18、63:18:19、62:19:19或60:20:20等。该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便不一一在此赘述。

如前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非织造布包括层叠设置的三层物理性能不同的纳米纤维柔软层,表层柔软程度较低,但手感爽滑,下两层柔软程度大大增加,起到棉柔效果,层叠成棉柔爽滑、高强度、高延伸性的非织造布,这样一种优异的综合性能需要通过每一纤维层原料以不同方式进行配合。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绵柔爽滑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将各纳米纤维柔软层中的原料按质量比分别混合搅拌,得到三种混合料;

(2)将步骤(1)得到的三种混合料分别通过螺杆挤压机进行过孔挤丝,分别得到纳米纤维柔软表层、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和纳米纤维柔软底层;

(3)将步骤(2)得到的纳米纤维柔软表层、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和纳米纤维柔软底层进行热轧复合,得到所述绵柔爽滑非织造布。

具体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各纳米纤维柔软层中的原料按质量比分别混合搅拌,得到三种混合料;然后进行相关工艺参数(上辊温度,下辊温度,模头温度,抽吸量,冷风速等)的调整,混合料通过螺杆挤压机加热熔融塑化混合后,经计量泵的精确计量输送到模头,熔体均匀的过孔挤丝,经冷却风冷却后进入牵伸器,丝在牵伸器的负压作用下吸入牵伸器内,在抽吸风机的辅助作用下形成布面,得到纳米纤维柔软层。最后将制备得到的三层纳米纤维柔软层通过两个已升温完毕的辊筒进行热轧复合,形成所述绵柔爽滑非织造布。

优选地,步骤(2)所述螺杆挤压机的模头温度为226-232℃,例如226℃、227℃、228℃、229℃、230℃、231℃或232℃等。该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便不一一在此赘述。

优选地,步骤(2)所述螺杆挤压机的螺杆温度为195-230℃,例如195℃、200℃、205℃、210℃、215℃、220℃、225℃或230℃等。该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便不一一在此赘述。

优选地,步骤(2)所述螺杆挤压机的上辊温度为153-157℃,例如153℃、154℃、155℃、156℃或157℃等,下辊温度为149-153℃,例如149℃、150℃、151℃、152℃或153℃等。该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便不一一在此赘述。

优选地,步骤(2)所述螺杆挤压机的管道温度为220-230℃,例如220℃、222℃、223℃、225℃、226℃、228℃或230℃等。该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便不一一在此赘述。

优选地,步骤(2)所述螺杆挤压机的小压辊温度为100-115℃,例如100℃、102℃、104℃、105℃、107℃、109℃、110℃、112℃或115℃等。该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便不一一在此赘述。

优选地,制备纳米纤维柔软表层时,小压辊温度为113-115℃;制备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时,小压辊温度为104-106℃;制备纳米纤维柔软底层时,小压辊温度为100-102℃。

优选地,步骤(2)所述进行过孔挤丝时抽吸速度为810-890转/min,例如810转/min、820转/min、830转/min、850转/min、860转/min或890转/min等。该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便不一一在此赘述。

优选地,制备纳米纤维柔软表层时,抽吸速度为810-812转/min;制备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时,抽吸速度为880-882转/min;制备纳米纤维柔软底层时,抽吸速度为887-890转/min。

优选地,步骤(2)所述进行过孔挤丝时冷风速为800-880转/min,例如800转/min、820转/min、830转/min、850转/min、860转/min或880转/min等。该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便不一一在此赘述。

优选地,制备纳米纤维柔软表层时,抽吸速度为800-803转/min;制备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时,抽吸速度为868-871转/min;制备纳米纤维柔软底层时,抽吸速度为878-880转/min。

优选地,步骤(2)所述进行过孔挤丝时成网线速为390-400米/min,例如390米/min、392米/min、393米/min、394米/min、395米/min、396米/min、397米/min、398米/min或400米/min等。该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便不一一在此赘述。

优选地,步骤(2)所述进行过孔挤丝时轧机线速为395-405米/min,例如395米/min、396米/min、397米/min、398米/min、400米/min或405米/min等。该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便不一一在此赘述。

优选地,步骤(2)所述进行过孔挤丝时收卷线速为405-415米/min,例如405米/min、407米/min、408米/min、410米/min、411米/min、412米/min或415米/min等。该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便不一一在此赘述。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绵柔爽滑非织造布在制备医疗卫生护理用品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非织造布包括层叠设置的三层物理性能不同的纳米纤维柔软层,表层柔软程度较低,但手感爽滑,下两层柔软程度大大增加,起到棉柔效果,层叠成棉柔爽滑的非织造布,每一层均包括多条纳米改性丝柔纤维,多条纳米改性丝柔纤维相互交错排布,且该非织造布还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延伸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绵柔爽滑非织造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纳米纤维柔软表层,2为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3为纳米纤维柔软底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并非局限在实施例范围内。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绵柔爽滑的非织造布,包括依次相叠的纳米纤维柔软表层、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和纳米纤维柔软底层。所述纳米纤维柔软表层含有质量比为93:7的聚丙烯与柔软母粒;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含有质量比为77:8:15的聚丙烯、柔软母粒与纳米弹性体;纳米纤维柔软底层含有质量比为70:15:15的聚丙烯、柔软母粒与纳米弹性体。其中,纳米弹性体为乙烯-辛烯共聚物(分子量108Da);聚丙烯的熔融流动速率为4g/10min;柔软母粒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聚丙烯(熔融流动速率为4g/10min)85%、阳离子柔软剂(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5%、硬脂酸3%、石蜡2%、乳化剂(吐温80)5%。所述纳米纤维柔软表层、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和纳米纤维柔软底层的厚度比为1:4:2,总厚度为0.13nm。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各纳米纤维柔软层中原料按质量比分别混合搅拌,得到三种混合料;

(2)将上述得到的三种混合料分别通过螺杆挤压机进行过孔挤丝,分别得到纳米纤维柔软表层、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和纳米纤维柔软底层;所述进行过孔挤丝时,其工艺参数如表1所示(表中S1、S2和S3分别代表制备纳米纤维柔软表层、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和纳米纤维柔软底层的工艺参数);

(3)将上述得到的纳米纤维柔软表层、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和纳米纤维柔软底层进行热轧复合,得到所述绵柔爽滑非织造布。

表1

Figure BDA0002277627150000091

Figure BDA000227762715000010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绵柔爽滑的非织造布,包括依次相叠的纳米纤维柔软表层、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和纳米纤维柔软底层。所述纳米纤维柔软表层含有质量比为90:10的聚丙烯与柔软母粒;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含有质量比为70:10:20的聚丙烯、柔软母粒与纳米弹性体;纳米纤维柔软底层含有质量比为60:20:20的聚丙烯、柔软母粒与纳米弹性体。其中,纳米弹性体为乙烯-辛烯共聚物(分子量108Da);聚丙烯的熔融流动速率为3g/10min;柔软母粒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聚丙烯(熔融流动速率为3g/10min)80%、阳离子柔软剂(双十二烷基甲基叔胺)5%、硬脂酸5%、石蜡5%、乳化剂(司班80)5%。所述纳米纤维柔软表层、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和纳米纤维柔软底层的厚度比为1:3:2,总厚度为0.12nm。

其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绵柔爽滑的非织造布,包括依次相叠的纳米纤维柔软表层、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和纳米纤维柔软底层。所述纳米纤维柔软表层含有质量比为95:5的聚丙烯与柔软母粒;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含有质量比为80:5:15的聚丙烯、柔软母粒与纳米弹性体;纳米纤维柔软底层含有质量比为70:15:15的聚丙烯、柔软母粒与纳米弹性体。其中,纳米弹性体为乙烯-辛烯共聚物(分子量108Da);聚丙烯的熔融流动速率为5g/10min;柔软母粒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聚丙烯(熔融流动速率为5g/10min)90%、阳离子柔软剂(双十二烷基甲基叔胺)5%、硬脂酸1%、石蜡1%、乳化剂(司班80)3%。所述纳米纤维柔软表层、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和纳米纤维柔软底层的厚度比为1:5:3,总厚度为0.14nm。

其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绵柔爽滑的非织造布,包括依次相叠的纳米纤维柔软表层、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和纳米纤维柔软底层。所述纳米纤维柔软表层含有质量比为92:8的聚丙烯与柔软母粒;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含有质量比为72:8:20的聚丙烯、柔软母粒与纳米弹性体;纳米纤维柔软底层含有质量比为66:14:20的聚丙烯、柔软母粒与纳米弹性体。其中,纳米弹性体为乙烯-辛烯共聚物(分子量108Da);聚丙烯的熔融流动速率为5g/10min;柔软母粒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聚丙烯(熔融流动速率为5g/10min)90%、阳离子柔软剂(双十二烷基甲基叔胺)5%、硬脂酸1%、石蜡1%、乳化剂(吐温80)3%。所述纳米纤维柔软表层、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和纳米纤维柔软底层的厚度比为1:3:3,总厚度为0.13nm。

其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绵柔爽滑的非织造布,包括依次相叠的纳米纤维柔软表层、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和纳米纤维柔软底层。所述纳米纤维柔软表层含有质量比为94:6的聚丙烯与柔软母粒;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含有质量比为75:8:17的聚丙烯、柔软母粒与纳米弹性体;纳米纤维柔软底层含有质量比为65:17:18的聚丙烯、柔软母粒与纳米弹性体。其中,纳米弹性体为乙烯-辛烯共聚物(分子量108Da);聚丙烯的熔融流动速率为4g/10min;柔软母粒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聚丙烯(熔融流动速率为4g/10min)90%、阳离子柔软剂(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5%、硬脂酸1%、石蜡1%、乳化剂(吐温80)3%。所述纳米纤维柔软表层、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和纳米纤维柔软底层的厚度比为1:4:3,总厚度为0.13nm。

其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绵柔爽滑的非织造布,包括依次相叠的纳米纤维柔软表层、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和纳米纤维柔软底层。所述非织造布的结构组成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纳米纤维柔软表层、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和纳米纤维柔软底层的厚度比为1:1:1”,其他均保持一致。

其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绵柔爽滑的非织造布,包括依次相叠的纳米纤维柔软表层、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和纳米纤维柔软底层。所述非织造布的结构组成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纳米纤维柔软表层含有质量比为93:7的聚丙烯与柔软母粒;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含有质量比为77:8:15的聚丙烯、柔软母粒与纳米弹性体;纳米纤维柔软底层含有质量比为77:8:15的聚丙烯、柔软母粒与纳米弹性体”,其他均保持一致。

其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绵柔爽滑的非织造布,包括依次相叠的纳米纤维柔软表层、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和纳米纤维柔软底层。所述非织造布的结构组成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纳米纤维柔软表层含有质量比为93:7的聚丙烯与柔软母粒;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含有质量比为77:23的聚丙烯与柔软母粒;纳米纤维柔软底层含有质量比为70:30的聚丙烯与柔软母粒”,其他均保持一致。

其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绵柔爽滑的非织造布,包括依次相叠的纳米纤维柔软表层、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和纳米纤维柔软底层。所述非织造布的结构组成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纳米纤维柔软表层含有质量比为93:7的聚丙烯与柔软母粒;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含有质量比为77:23的聚丙烯与纳米弹性体;纳米纤维柔软底层含有质量比为70:30的聚丙烯与纳米弹性体”,其他均保持一致。

其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绵柔爽滑的非织造布,包括依次相叠的纳米纤维柔软表层、纳米纤维柔软中间层和纳米纤维柔软底层。所述非织造布的结构组成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柔软母粒中不含有阳离子柔软剂”,其他均保持一致。

其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

对比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绵柔爽滑的非织造布,包括依次相叠的纳米纤维柔软表层和纳米纤维柔软底层。所述纳米纤维柔软表层和纳米纤维柔软底层的结构组成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其他参数也均保持一致。

其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

评价试验:

分别对实施例1-10和对比例1制得的非织造布产品进行性能指标的测试,各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如下:

(1)克重:FZ/T 60004-1991;

(2)强度:GB/T 24218.3-2010;

(3)延伸度:GB/T 24218.3-2010;

(4)柔软度:GB/T 8942-2002;

(5)厚度:FZ/T 60004-1991;

(6)pH值:GB/T 7573-2009。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277627150000161

由表1数据可知:本发明所涉及的绵柔爽滑非织造布具有优异的强度、延伸度和柔软度,本发明的三层纳米纤维柔软层比两层纳米纤维柔软层具有更好的上述性能;三层的厚度关系以及各层的配方均会影响产品的上述性能。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绵柔爽滑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实施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1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再生纳米纤维素混合膜的生产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