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浮锚杆节点防水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1656330 发布日期:2019-12-27 浏览:1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抗浮锚杆节点防水施工方法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anti-floating anchor rod node ) 是由 邱茂乙 于 2019-09-1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浮锚杆节点防水施工方法,在抗浮锚杆注浆完成后,在浇筑地下室底板垫层之前,将凹槽模具通过扎丝固定在抗浮锚杆上;在凹槽模具周边进行垫层混凝土浇筑;待凹槽模具周边混凝土满足强度后,拆除凹槽模具,之后将凹槽外一定范围内的垫层表面清扫干净,涂刷基层处理剂,再铺设附加防水卷材;附加防水卷材施工完毕后,将防水油膏填入凹槽内,随后便可跟随地下室大面铺设防水卷材;防水卷材铺设完毕经检查验收后,再在其上部浇筑防水保护层。本发明采用了防水油膏与防水卷材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增加了节点处的防水防渗漏能力,操作容易,保证工期;凹槽内为防水油膏,防水油膏与抗浮锚杆紧密结合,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该处渗漏的风险。(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an anti-floating anchor rod nod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fter grouting of an anti-floating anchor rod is completed, a groove mold is fixed on the anti-floating anchor rod through binding wires before a basement bottom plate cushion layer is poured; carrying out cushion concrete pouring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groove mold; after the concrete around the groove die meets the strength, the groove die is dismantled, then the surface of the cushion layer in a certain range outside the groove is cleaned, a base layer treating agent is coated, and then an additional waterproof coiled material is laid; after the additional waterproof coiled material is constructed, filling the waterproof factice into the groove, and then laying the waterproof coiled material along the large surface of the basement; after the waterproof coiled material is laid and checked and accepted, a waterproof protective layer is pour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waterproof coiled material. The invention adopts a treatment method combining waterproof factice and waterproof coiled materials, increases the waterproof and anti-leakage capacity of the node, is easy to operate and ensures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the groove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waterproof factice which is tightly combined with the anti-floating anchor rod, so that the risk of leakage at the position can be reduced to a great extent.)

一种抗浮锚杆节点防水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抗浮锚杆节点防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越来越得到重视,包括地下车库、地下商城等;大跨度空间结构,如大型公共建筑及体育场馆等,存在大面积区域与地下水浮力的平衡问题。当结构自重不足以抵抗地下水产生的浮力时,通常采用增加抗浮锚杆的施工方法进行处理,但同时抗浮锚杆与底板的节点对防水体系一直也是较为薄弱的环节。

防水一直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质量问题最多的部分,如果施工过程中防水施工质量未严格控制,在后期维修时,将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和金钱去维护,所以防水是建筑施工的重中之重。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常采用锚杆来抵抗地下水对建筑物带来的浮力,但由于抗浮锚杆要穿透地下室底板防水层,处理不好会渗水。因此抗浮锚杆的防水处理是地下室防水工程的处理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浮锚杆节点防水施工方法,通过设置凹槽、填充防水油膏的形式进行防水,提高抗浮锚杆施工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抗浮锚杆节点防水施工方法,在抗浮锚杆注浆完成后,在浇筑地下室底板垫层之前,将凹槽模具通过扎丝固定在抗浮锚杆上;之后在凹槽模具周边进行垫层混凝土浇筑;

待凹槽模具周边混凝土满足强度后,拆除凹槽模具,之后将凹槽外一定范围内的垫层表面清扫干净,涂刷基层处理剂,再铺设附加防水卷材;

附加防水卷材施工完毕后,将防水油膏填入凹槽内,随后便可跟随地下室大面铺设防水卷材;

防水卷材铺设完毕经检查验收后,再在其上部浇筑防水保护层。

作为优选方式,对凹槽模具周边混凝土进行振捣密实。

作为优选方式,将凹槽外500mm范围内的垫层表面清扫干净。

作为优选方式,凹槽的深度与垫层深度一致。

作为优选方式,附加防水卷材和/或防水卷材采用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

作为优选方式,凹槽模具包括模具本体以及固定支撑;模具本体包括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上设置长条孔;固定支撑包括横向支撑和纵向支撑;横向支撑和纵向支撑均穿过两个相对的长条孔并在模具本体内部存在一个交点;模具本体上下口均不封口,模具本体与横向支撑和纵向支撑固定,横向支撑和纵向支撑用于与抗浮锚杆固定。

作为优选方式,模具本体的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顶部设置一个护板。

作为优选方式,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顺次焊接而成,模具本体的底部为矩形开口,模具本体的顶部为矩形开口且比底部的矩形开口大。

作为优选方式,模具本体的底部矩形开口的宽度至少为抗浮锚杆的锚孔宽度,模具本体的底部矩形开口覆盖抗浮锚杆锚孔。

作为优选方式,横向支撑为横向钢筋;纵向支撑为纵向钢筋;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呈十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抗浮锚杆防水节点采用了防水油膏与防水卷材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增加了节点处的防水防渗漏能力,同时节点做法简单,操作容易,可以有效的节约时间,保证工期;

2、抗浮锚杆防水节点采用了特制凹槽模具进行凹槽预留,模具可以采用废旧模板及废旧钢筋制作,大大降低了成本,避免了材料浪费;

3、对于处于一些非平面位置的锚杆,该模具能通过调节固定钢筋来实现,适用性强;

4、抗浮锚杆防水节点做成了深度等于垫层的凹槽,凹槽内为防水油膏,防水油膏与抗浮锚杆紧密结合,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该处渗漏的风险;

5、该抗浮锚杆防水节点做法简单,操作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凹槽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凹槽模具在平处布置图;

图3为凹槽模具在斜坡处布置图;

图4为抗浮锚杆节点防水示意图;

图中,1-抗浮锚杆,2-凹槽模具,3-长条孔,4-定位钢管,5-横向支撑,6-纵向支撑,7-防水附加层,8-防水油膏,9-防水卷材,10-防水保护层,11-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

一种抗浮锚杆1节点防水施工方法,在抗浮锚杆1注浆完成后,在浇筑地下室底板垫层11之前,将凹槽模具2通过扎丝固定在抗浮锚杆1上;之后在凹槽模具2周边进行垫层11混凝土浇筑;

待凹槽模具2周边混凝土满足强度后,拆除凹槽模具2,之后将凹槽外一定范围内的垫层11表面清扫干净,涂刷基层处理剂,再铺设附加防水卷材(即防水附加层7);

附加防水卷材施工完毕后,将防水油膏8填入凹槽内,随后便可跟随地下室大面铺设防水卷材9;

防水卷材9铺设完毕经检查验收后,再在其上部浇筑防水保护层10。

如图4所示为成型后的防水结构,本发明抗浮锚杆1防水节点采用了防水油膏8与防水卷材9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增加了节点处的防水防渗漏能力,同时节点做法简单,操作容易,可以有效的节约时间,保证工期。该抗浮锚杆1防水节点做法简单,操作容易。

实施例二

对凹槽模具2周边混凝土进行振捣密实。将凹槽外500mm范围内的垫层11表面清扫干净。凹槽的深度与垫层11深度一致。抗浮锚杆1防水节点做成了深度等于垫层11的凹槽,凹槽内为防水油膏8,防水油膏8与抗浮锚杆1紧密结合,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该处渗漏的风险。附加防水卷材和/或防水卷材9采用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基层处理剂包括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溶剂型防水涂料或者水乳型防水涂料。上述内容,对于施工方法做了进一步的限定,通过对凹槽、垫层11以及防水卷材9的优化,使得技术方案更加优化,进一步增强了方法的创新性。

实施例三

凹槽模具2包括模具本体以及固定支撑;模具本体包括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上设置长条孔3;固定支撑包括横向支撑5和纵向支撑6;横向支撑5和纵向支撑6均穿过两个相对的长条孔3并在模具本体内部存在一个交点;模具本体上下口均不封口,模具本体与横向支撑5和纵向支撑6固定,横向支撑5和纵向支撑6用于与抗浮锚杆1固定。图1中的抗浮锚杆1设置在定位钢管4的周边。抗浮锚杆1采用3根φ22(22mm)的钢筋或者钢管。

为解决抗浮锚杆1节点处渗漏问题,本发明总结了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抗浮锚杆1节点防水渗漏的一些问题,设计了一套凹槽装置,有效地防止传统抗浮锚杆1施工存在的的渗漏风险和隐患,减少了抗浮锚杆1施工后因渗漏而产生的二次修补费用,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抗浮锚杆1质量。本发明改变了以往在锚杆周围浇筑混凝土凸台的形式,从结构上进行了改进,且将凹槽模具2应用到抗浮锚杆1防水之后,抗浮锚杆1的防水效果更好。如图2所示,示出了凹槽模具2在平处布置时的示意图。抗浮锚杆1防水节点采用了特制凹槽模具2进行凹槽预留,模具可以采用废旧模板及废旧钢筋制作,大大降低了成本,避免了材料浪费。

实施例四

模具本体的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顶部设置一个护板。护板为竖直板或者由模具本体向外倾斜的板。护板主要用于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进入到凹槽,保证凹槽的成型质量。

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顺次焊接而成,模具本体的底部为矩形开口,模具本体的顶部为矩形开口且比底部的矩形开口大。如果设置圆孔,涉及到圆弧面,工艺更加复杂。另外,设置成矩形,便于生产制造出标准的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避免采用不规则的开口造成斜面不易制作的问题。

模具本体的底部矩形开口的宽度至少为抗浮锚杆1的锚孔宽度,模具本体的底部矩形开口覆盖抗浮锚杆1锚孔。如果仅仅覆盖一部分,还是有一部分会被混凝土覆盖,不利于防水。

实施例五

横向支撑5为横向钢筋;纵向支撑6为纵向钢筋;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呈十字。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的连接点通过扎丝绑扎。横向支撑5与纵向支撑6通过扎丝与抗浮锚杆1绑扎。

该凹槽模具2可采用废旧钢筋和废旧模板制作,取材简单,同时扎丝成本也较低,该装置能降低了材料成本,节省资源,避免材料的浪费,有利于现场文明施工。对于抗浮锚杆1分阶段施工的,该凹槽模具2可重复使用,有效的节约了施工成本。该凹槽模具2操作简单,模板固定钢筋与锚杆及模板均采用扎丝进行固定,安装更为快捷,效率高。

实施例六

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上的长条孔3位于同一平面。长条孔3(设置为腰型孔)距离模具本体顶部30-60mm,比如50mm。该模具由于在其周边设有长的孔口,如抗浮锚杆1设置在斜坡上时,如图3所示,通过移动模板固定钢筋在孔口内的位置便可使凹槽模具2在斜坡上与锚杆固定牢靠。对于一些处于非平面位置的锚杆,该模具能通过调节固定钢筋来实现,适用性强;该凹槽装置有效地防止传统抗浮锚杆1留下的渗漏风险和隐患,减少了抗浮锚杆1施工后因渗漏而产生的二次修补费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节点处设置凹槽,通过防水油膏8将凹槽填满,同时增设防水卷材9,有效的防治了该节点渗漏的风险和隐患,减少了抗浮锚杆1完工后因渗漏而产生的二次修补费用,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抗浮锚杆1施工质量,抗浮锚杆1节点防水施工方法在施工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钢护筒的下放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