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混胶机

文档序号:1664054 发布日期:2019-12-31 浏览: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自动混胶机 (Automatic glue mixing machine ) 是由 冯健军 于 2019-09-0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混胶机,包括第一打胶筒、第二打胶筒和运动机构,第一打胶筒内设置有由运动机构驱动的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向上延伸出第一打胶筒外,第二打胶筒内设置有由运动机构驱动的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向上延伸出第二打胶筒外;运动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由驱动机构驱动的转轴、设置在转轴上的第一输出齿轮、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转轴、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互相平行,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与第一输出齿轮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活塞杆位于第一打胶筒外的部分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以及第三传动齿轮,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与第三传动齿轮啮合的第四传动齿轮、与第二活塞杆位于第二打胶筒外的部分啮合的第五传动齿轮。(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glue mix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glue applying cylinder, a second glue applying cylinder and a movement mechanism, wherein a first piston rod driven by the movement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glue applying cylinder, the first piston rod extends upwards out of the first glue applying cylinder, a second piston rod driven by the movement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second glue applying cylinder, and the second piston rod extends upwards out of the second glue applying cylinder; the motion mechanism comprises a driving mechanism and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omprises a rotating shaft driven by the driving mechanism, a first output gear arrang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a first transmission shaft and a second transmission shaft, the rotating shaft, the first transmission shaft and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shaft are parallel to each other, the first transmission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ransmission gear meshed with the first output gear, a second transmission gear meshed with the part of the first piston rod, which is positioned outside the first glue applying cylinder, and a third transmission gear,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fourth transmission gear meshed with the third transmission gear, and a fifth transmission gear meshed with the part of the second piston rod, which is positioned outside the second glue applying cylinder.)

自动混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点胶作业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自动混胶机。

背景技术

点胶机是由步进马达控制工作轴运动来实现点、线、面不同形状的点胶全过程的点 胶设备。又称为台式点胶机或三轴点胶机。多用于电子、汽车、玩具、皮具、LED或医 疗器材等行业,把多个独立的零件通过胶水粘接或封存起来。

通过胶水粘接采用混合胶点胶实现,混合胶是指以A胶、B胶两种单独的方式分开储存,使用时将A胶、B胶按规定比例通过静态混胶管混合或其他方式混合后来进行粘 接的胶水。现有同时针对高密度、高粘度的混合胶通常采用人工无法保证其混合效果, 采用混胶专用机器常常会发生漏胶,以至于影响混合胶的配比精度,浪费大量生产成本, 同时混胶效率低。

目前也已有了一些自动混胶的装置,如申请号为201120134693.5的中国专利公开的 一种双组分硅胶泵,其包括底座、电箱、各对应于一种硅胶组分的两硅胶泵及静态混合器,两硅胶泵直立固定于底座上,电箱电性连接两硅胶泵以驱动控制两硅胶泵,静态混 合器分别连接两硅胶泵的硅胶出口以混合两种组分的硅胶;又如申请号为 201721685656.7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点胶机的混胶装置,包括安装在进给系统上的底 座、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撑架、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定量输胶机构,定量输胶机构包括 蠕动泵,蠕动泵带有软管,软管与进胶接头末端相连贯通,AB胶通过两根管分别连接 在两侧的进胶接头上,通过蠕动泵吸取两种胶水,通过蠕动泵控制出胶量和出胶速度, 两种胶水被吸入到混胶管中混合,由此实现AB胶的自动混合,并可自动控制两种胶的 配比量。

上述的现有技术,A胶、B胶分别通过独立的泵控制出胶的量,由此导致两种胶水比例的控制非常不便;而且由于A胶、B胶的性质不同,当环境变化时,性状的变化并 不完全相同,导致不能沿用上一次使用时确定的泵的行程(由于性状变化,导致同样进 程所泵出的胶水体积并不相同),由此需要在每次使用之前都先进行配比,重新确定相 应泵体的行程,操作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混胶机,能够方便地控制两种胶水的配比和精确出胶。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混胶机,包括第一打胶筒、 第二打胶筒和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胶筒内设置有由运动机构驱动上下运 动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杆向上延伸出第一打胶筒外,所述第二打胶筒内设置有由运动机构驱动上下运动的第二活塞杆,所述 第二活塞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杆向上延伸出第二打胶筒外;所述运 动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由驱动机构驱动转动的在前后方向 上延伸的转轴、设置在转轴上的第一输出齿轮、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转轴、 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互相平行,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与第一输出齿轮啮合的第 一传动齿轮、与第一活塞杆位于第一打胶筒外的部分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以及第三传 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与第三传动齿轮啮合的第四传动齿轮、与第二活塞杆 位于第二打胶筒外的部分啮合的第五传动齿轮,由此由第三传动齿轮和第四传动齿轮的 齿数比确定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的行程比。

为便于精确控制两个活塞杆的行程,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第二 输出齿轮,所述气缸的输出杆与第二输出齿轮啮合。

为便于通过检测转轴的转动圈数或角度来精确控制两个活塞杆的行程,所述转轴上 设置有光编码器。

为便于打胶和灌胶,所述第一打胶筒的下端连通有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 另一个接口连通到出胶组件、再另一个接口用于连接到储胶的第一胶筒;所述第二打胶筒的下端连通有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另一个接口连通道出胶组件、再另一个 接口用于连接到储胶的的第二胶筒;所述自动混胶机还包括第一旋转气缸和第二旋转气 缸,所述第一旋转气缸能驱动第一三通阀的阀芯旋转而使得第一打胶筒选择性地与第一 胶筒或出胶组件连通,所述第二旋转气缸能驱动第二三通阀的阀芯旋转而使得第二打胶 筒选择性地与第二胶筒或出胶组件连通。

为使得两个胶筒排出的胶水能够混合,所述出胶组件包括混合块、固定设置在混合 块下方的混胶管,所述混合块内开设有与第一三通阀连通的第一连接通道、与第二三通阀连通的第二连接通道,所述混胶管内开设有与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连通的混胶通道。

优选的,所述出胶组件设置在两个胶筒的前侧,所述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 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混合块内还开设有分别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三连接通道和第 四连接通道,所述第三连接通道的上端与第一连接通道连通,所述第四连接通道的上端与第二连接通道连通。

为使得两种胶水在混胶通道内充分混合,所述出胶组件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 在上下方向上延伸,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向下延伸入混胶管内,所述混合块的上方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向下延伸而与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混胶棒, 所述混胶棒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位于混胶通道内。

为避免两个打胶筒内存在空气,从而影响出胶配比,所述第一活塞杆内形成第一出 气通道,所述第一出气通道贯穿第一活塞杆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活塞杆内形成第二出气通道,所述第二出气通道贯穿第二活塞杆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活塞内具有与第一活 塞杆的第一出气通道连通的第三出气通道,所述第二活塞内具有与第二活塞杆的第二出 气通道连通的第四出气通道,所述第三出气通道贯穿第一活塞的上下两端,所述第四出 气通道贯穿第二活塞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活塞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出气阀,所述第二 活塞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出气阀,所述第一出气阀连接到第一漏胶筒,所述第二出气阀 连接到第二漏胶筒。

优选的,为便于输出胶水,所述出胶组件还包括出胶管,所述混胶管的混胶通道的下端通过导管与出胶管连通,所述出胶管上设置有出胶控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设置两个活塞杆将两个胶筒内的胶水推出,通过齿轮和传动轴传动的结构,可以方便地通过设置齿轮来齿数比来设定两个活塞杆的行程比,由此可方便地控制两个胶筒的出胶配比,并且始终保持设定的配比,简化了操 作,且直线驱动和编码器配合使用能精确地控制行程,提高出胶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混胶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混胶机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混胶机的运动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混胶机的剖视图(只显示部分机架);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出胶组件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出胶组件的混合块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出胶组件的混合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4,一种自动混胶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一打胶筒2、 第二打胶筒3、运动机构4和出胶组件5。

其中,机架1包括底座11和设置在底座11上的支架12,第一打胶筒2和第二打胶 筒3竖直地设置在支架12上。第一打胶筒2和第二打胶筒3并列、平行地布置,第一 打胶筒2用于盛装A胶,第二打胶筒3用于盛装B胶,A胶和B胶混合后可提供较强 的粘接力。

第一打胶筒2内设置有第一活塞杆21,第一活塞杆2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活塞22,用于推动第一打胶筒2内的胶水,第一活塞22的尺寸与第一打胶筒2的尺寸适配,避 免在第一活塞22的运动过程中胶水沿着活塞和胶筒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渗漏,第一活塞 杆21可向上延伸出第一打胶筒2外。第二打胶筒3内设置有第二活塞杆31,第二活塞 杆3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活塞32,用于推动第二打胶筒3内的胶水,第二活塞32的尺寸 与第二打胶筒3的尺寸适配,避免在第一活塞22的运动过程中胶水沿着活塞和胶筒的 内壁之间的间隙渗漏,第二活塞杆31可向上延伸出第二打胶筒3外。

第一打胶筒2的下端连接有第一三通阀23,第二打胶筒3的下端连接有第二三通阀33,第一三通阀23的另一个接口连通到出胶组件5、再另一个接口用于连接到储胶的装 置-第一胶筒24,第二三通阀33的另一个接口连通道出胶组件5、再另一个接口用于连 接到储胶的装置-第二胶筒34。第一打胶筒2的下端选择性地与出胶组件5或储胶的装 置连通,第二打胶筒3的下端选择性与出胶组件5或储胶的装置连通。第一三通阀23 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旋转气缸25,第二三通阀33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旋转气缸35,通过第 一旋转气缸25旋转第一三通阀23内的阀芯、通过第二旋转气缸35旋转第二三通阀33 内的阀芯,来使得第一三通阀23选择性地与第一胶筒24或出胶组件5连通,使得第二 三通阀33选择性地与第二胶筒34或出胶组件5连通。

第一活塞杆21内形成第一出气通道212,第一出气通道212贯穿第一活塞杆21的上下两端,第二活塞杆31内形成第二出气通道312,第二出气通道312贯穿第二活塞杆 31的上下两端。第一活塞22内具有与第一活塞杆21的第一出气通道212连通的第三出 气通道221,第二活塞32内具有与第二活塞杆31的第二出气通道312连通的第四出气 通道321,第三出气通道221贯穿第一活塞22的上下两端,第四出气通道321贯穿第二 活塞32的上下两端。第一活塞杆2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出气阀211,第二活塞杆31的顶 端设置有第二出气阀311,第一出气阀211通过导管连接到第一漏胶筒26,第二出气阀 311通过导管连接到第二漏胶筒36。

为使得第一打胶筒2和第二打胶筒3内的胶水排出到出胶组件5,混胶机包括有运动机构4,通过作用在第一活塞杆21和第二活塞杆31上,来向下推动相应胶筒内的胶 水排出。运动机构4包括驱动机构41、第一壳体42、第二壳体43、以及设置在第一壳 体42和第二壳体43内的传动机构44。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41采用气缸,包括第 一气缸壳体411、第二气缸壳体412和输出杆413,两个气缸壳体相对设置,输出杆413 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气缸壳体411和第二气缸壳体412内,并能相对第一气缸壳体411 和第二气缸壳体412作直线运动。输出杆413呈横向延伸,优选的为水平地左右延伸。 第一壳体42可通过支架12设置在底板11上、并且位于两个胶筒的上方,第二壳体43 与第一壳体42连接固定。

传动机构44包括转轴441、设置在转轴441上的第一输出齿轮442和第二输出齿轮443、第一传动轴444、第二传动轴445,第一传动轴444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4461、 第二传动齿轮4462和第三传动齿轮4463,第二传动轴445上设置有第四传动齿轮4464 和第五传动齿轮4465。第一输出齿轮442和第二输出齿轮443轴向间隔地布置在转轴 441上,第一壳体42和第二壳体43前后设置,第二输出齿轮443设置在第二壳体43 内,驱动机构41的输出杆413穿过第二壳体43,输出杆413和第二输出齿轮443啮合(如 可以为蜗轮蜗杆的结构,只要使得直线运动能转化为旋转运动即可),由此输出杆413 的直线运动可以转换为第二输出齿轮443的转动。转轴441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从第二 壳体43后侧穿过第二壳体43进入第一壳体42内。第二壳体43后侧设置有光编码器447, 光编码器447设置在转轴441的后端上,第一输出齿轮442设置在转轴441位于第一壳 体42内的前端上,光编码器447可与第二壳体43连接固定。由此,光编码器447可以 通过检测转轴441转动的圈数或角度来计算两个活塞杆的行程,从而精确控制每一次推 出胶水的量。第一传动轴444和第二传动轴445分别与转轴441平行设置,转轴441延 伸入第一传动轴444和第二传动轴445之间,而第一传动轴444和第二传动轴445位于 第一活塞杆21和第二活塞杆22之间。第一传动轴44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壳体42转动 连接,第二传动轴44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壳体42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444上的第一 传动齿轮4461与第一输出齿轮442啮合,第一传动轴444上的第三传动齿轮4463与第 二传动轴445上的第四传动齿轮4464啮合。而第一传动轴444上的第二传动齿轮4462 与第一活塞杆21位于第一打胶筒2外的部分啮合,第二传动轴445上的第五传动齿轮 4465与第二活塞杆31位于第二打胶筒3外的部分啮合。第一活塞杆21的外侧壁上可设 置多个在上下方向上布置的第一齿213,第二活塞杆31的外侧壁上可设置多个在上下方 向上布置的第二齿313,第一齿213与第二传动齿轮4462啮合,第二齿313与第五传动 齿轮4465啮合。

当转轴441转动时,其上的第一输出齿轮442转动,由此通过第一传动齿轮4461 带动第一传动轴444转动,第一传动轴444上的第二传动齿轮4462转动可带动第一活 塞杆21升降,第一传动轴444上的第三传动齿轮4463转动可带动第二传动轴445上的 第四传动齿轮4464转动,由此带动第二传动轴445转动,从而第二传动轴445上的第 五传动齿轮4465转动,可带动第二活塞杆31升降。可将第二传动齿轮4462和第五传 动齿轮4465的大小和齿数设为一致,通过设置第三传动齿轮4463和第四传动齿轮4464 的齿数比来确定第一活塞杆21和第二活塞杆31的行程比。通过这种同一驱动机构41 驱动的方式,可使得每次第一活塞杆21和第二活塞杆31的行程比一致,由此使得第一 打胶筒2和第二打胶筒3内排出的胶水的体积比始终保持一致,省去了每次点胶之前都 要重新配比两种胶水的步骤,而且在胶水排出的过程中,能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气缸可 始终保持压力,且输出为直线运动,可在出胶控制阀(将在下文介绍)启动时便对两个活 塞杆进行驱动,保持了每次排出定量胶水的精确度。

参见图1、图5~图7,出胶组件5包括混合块51、连接头52、连接杆53、混胶管 54、出胶管55和导管56。出胶组件5设置在两个胶筒的前侧,混合块51内开设有分别 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通道511和第二连接通道512,第一连接通道511在后端 部贯穿混合块51而与第一三通阀23连通,第二连接通道512在后端部贯穿混合块51 而与第二三通阀33连通。混合块51内还开设有分别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三连接通道 513和第四连接通道514,第三连接通道513的上端与第一连接通道511连通,第四连 接通道514的上端与第二连接通道512连通。混胶管54内开设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 混胶通道541,连接头52连接在混合块51的底部,混胶管54设置在连接头52的下方, 通过固定件57将混胶管54和混合块51连接,连接头52夹持在混胶管54和混合块51 之间。固定件57设置在混合块51和混胶管54的外周、与混合块51可以为螺纹连接。

通过连接头52分别将第三连接通道513和第四连接通道514与混胶通道541连通。连接杆53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连接杆53的下端向下延伸入混胶管54内。连接杆53的 下端连接有混胶棒531,混胶棒531同样在上下方向上延伸,混胶棒531整***于混胶 通道541内。混合块51的上方设置有电机58,电机58的输出轴向下延伸,可通过联轴 器581与连接杆53连接,从而当电机58启动时,可带动连接杆53转动,由此带动混 胶棒531转动,对混合块51而来的两种胶水进行充分地混合。

混胶管54的混胶通道541的下端通过导管56与出胶管55连通。出胶管55上设置 有出胶控制阀59,用于控制两种胶水混合后的胶水出胶的精度。

上述自动混胶机的出胶方法为:

1)灌胶:第一胶筒24内的胶通过导管进入第一三通阀23,第二胶筒34内的胶通过导管进入第二三通阀33,通过控制第一旋转气缸25和第二旋转气缸35,驱动第一三通 阀23和第二三通阀33的阀芯旋转,使得第一打胶筒2和第一胶筒24连通、第二打胶 筒3和第二胶筒34连通,第一胶筒24内的胶进入第一打胶筒2,第二胶筒34内的胶进 入第二打胶筒3;在打胶的过程中,会进入空气,因此第一打胶筒2和第二打胶筒3内 的空气要排出,由此需要打开第一打胶筒2上的第一出气阀211、第二打胶筒3上的第 二出气阀311,放出空气后再关上,第一打胶筒2内多余的胶流入第一漏胶筒26,第二 打胶筒3内多余的胶流入第二漏胶筒36;完成储胶;

2)打胶:启动驱动机构41、第一旋转气缸25和第二旋转气缸35,驱动机构41使 得第一活塞杆21和第二活塞杆31以一定的行程比向下移动,两个旋转气缸分别驱动各 自的三通阀使得第一打胶筒2、第二打胶筒3分别和出胶组件5连通,两个活塞杆的运 动分别将第一打胶筒2和第二打胶筒3内的胶水以一定比例推出,第一打胶筒2内的胶 水通过第一三通阀23被推入到混合块51的第一连接通道511后进入到混胶管54的混 胶通道541,第二打胶筒3内的胶水通过第二三通阀33被推入到混合块51的第二连接 通道512进入到混胶管54的混胶通道541;

3)混胶:同时启动电机58,连接杆53转动带动混胶棒531转动,将两种胶水进行 充分地混合;

4)出胶:在混胶通道541内混合的两种胶水通过导管56进入出胶管55,进行点胶操作,由出胶控制阀59来控制出胶管55出胶与否以及出胶的流量。

1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常温沥青混合料专用强制搅拌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