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污合流、雨污混流管道分流管网系统

文档序号:1669421 发布日期:2019-12-31 浏览:3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雨污合流、雨污混流管道分流管网系统 (Rain and sewage converging and mixing pipeline flow dividing pipe network system ) 是由 赵洪喜 黄荣 于 2019-09-2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雨污合流、雨污混流管道分流管网系统。本发明主要应用在市政排水领域,本发明通过在雨污合流管道或雨污混流管道的干路管道内部设置污水流通干路套管,然后将用于接收并输送现状污水的支路管道与所述污水流通干路套管连接,来实现污水的独立输送。本发明基于现有的雨污合流、雨污混流管道,对其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本发明基于现有的雨污合流管道或雨污混流管道在不进行大规模动工改造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对现状雨污合流、混流的分流改造,其工程造价较低,不仅节约了改造成本,还能够有效缩短改造工期。改造后,基本消除了污水点源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满足当下国家政策对生态环境的高压要求。(A rain and sewage converging and mixing pipeline flow dividing and pipe network system. The invention is mainly applied to the field of municipal drainage, and realizes the independent delivery of sewage by arranging a sewage flow main pipeline sleeve inside a rain and sewage converging pipeline or a main pipeline of the rain and sewage mixing pipeline and then connecting a branch pipeline for receiving and delivering the current sewage with the sewage flow main pipeline sleeve. The invention is based on the existing rain and sewage converging and mixing flow pipeline, and carries out structure optimization design, and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diversion reconstruction of the existing rain and sewage converging and mixing flow on the premise of not carrying out large-scale dynamic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existing rain and sewage converging pipeline or rain and sewage mixing flow pipeline, and has lower engineering cost, thereby not only saving reconstruction cost, but also effectively shortening re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period. After transformation, the point source pollution of sewage is basically eliminate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facilitated, and the high-pressure requirement of the current national policy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met.)

雨污合流、雨污混流管道分流管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排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雨污合流、雨污混流管道分流管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在新城的基础建设中,市政雨污管网都是分流敷设的,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独立运行,互不影响。而对于城市的老城区或建成区,大部分城市排水管网都是雨污合流或雨污混流的。对于雨污合流或雨污混流的排水管网而言,其运行模式如下:在旱季时,排水管网里排放污水,接入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在雨季时,污水处理长关闭接收雨污合流水,管网排水为雨污合流水,合流水直排到河道或坑塘。

在雨季时,由于合流水中包含有大量的污水,其会对现状水体造成直接污染。随着国家政策对生态环境的高压要求,地方政府对城市的雨污合流、混流所引起的水环境问题开展了综合整治。

目前,针对城市排水管网雨污合流、雨污混流所引起的水环境问题,主要的解决方案如下:方案一、采用合流式溢流制,或对溢流井(截污井)的智能改造;方案二、排口末端设置雨水湿地或生态塘,从而减轻雨污混流对现状水体的污染,改善和保障生态环境的质量。

在上述两个方案中:

对于方案一而言,合流式溢流制是指在排水管网末端设置溢流井或截污井,井内设置溢流墙或溢流装置,在旱季时,污水量少,污水截流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在雨季时,雨污合流水量大,雨污合流水满溢过溢流墙,溢流水体排入附近水域中。对于溢流井的智能改造,具体是指对溢流井的溢流装置进行改造,可以调节溢流量等,是对溢流墙部分的改进。对于方案一而言,其主要缺点为:没有完全实现雨污分流,雨季混合有污水的合流水仍旧排入附近水域中,对水体造成污染,并且,其溢流流量控制较难。

对于方案二而言,在排口末端设置雨水湿地或生态塘,在方案二中,没有对现状雨污合流、混流管网进行改造,只在末端设置尾水湿地或生态塘,利用尾水湿地或生态塘对雨污合流水进行净化处理。对于方案二而言,其主要缺点为:尾水湿地和生态塘间歇运行难度大,处理效果受来水水质影响较大,而且,其主要是末端治理的措施,对现状雨污合流、混流管网的分流无积极作用。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如何对老城区或建成区中雨污合流式的排水管网进行结构改进,从而使其能够实现雨污分流,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雨污合流、雨污混流管道分流管网系统,包括有用于雨污合流或者雨污混流的干路管道,与所述干路管道连接有支路管道,在所述支路管道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接收污水的污水接收终端以及用于接收雨水的雨水接收终端,末端设置有所述污水接收终端的所述支路管道为污水支路管道。

基于上述结构,在本发明中,在所述干路管道内设置污水流通干路套管,所述污水流通干路套管的外侧壁与所述干路管道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并形成有用于雨水独立流通的雨水流通空间;

所述污水支路管道与所述污水流通干路套管对接、通过所述污水流通干路套管对现状污水进行分流、以实现污水在所述干路管道内的独立输送。

优选地,所述污水支路管道与所述污水流通干路套管之间设置对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包括有对接直管、弯头以及对接三通,所述对接直管设置有多个,其中一个所述对接直管的一端通过连接套与所述污水支路管道对接、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弯头,所述弯头的另一个端口通过另一个所述对接直管与所述对接三通连接,所述对接三通与所述污水流通干路套管对接、用于实现所述污水支路管道与所述污水流通干路套管以及所述污水流通干路套管之间的对接。

优选地,所述对接三通与所述污水流通干路套管热熔固定连接;所述对接三通与所述对接直管热熔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套为橡胶连接套或塑料连接套。

优选地,所述污水流通干路套管为HDPE波纹管。

优选地,所述污水流通干路套管为U-PVC管或橡胶软管。

优选地,所述污水流通干路套管通过膨胀螺栓及防腐垫圈固定设置在所述干路管道的底部或者内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干路管道为圆管,所述污水流通干路套管为圆管。

优选地,所述干路管道的直径为所述污水流通干路套管的直径的3-5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雨污合流、雨污混流管道分流改造方法以及一种雨污合流、雨污混流管道分流管网系统。本发明主要应用在市政排水领域,针对目前城市排水管网存在的雨污合流、雨污混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本发明通过在雨污合流管道或雨污混流管道的干路管道内部设置污水流通干路套管,然后将用于接收并输送污水的支路管道与污水流通干路套管连接,来实现现状污水的分流,用以实现污水在干路管道内的独立输送。本发明基于现有的雨污合流、雨污混流管道,对其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基于现有的雨污合流管道或雨污混流管道在不进行大规模动工改造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对现状雨污合流、混流的分流改造,其工程造价较低,不仅节约了改造成本,还能够有效缩短改造工期。改造后,基本消除了污水点源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满足当下国家政策对生态环境的高压要求。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雨污合流、雨污混流管道分流管网系统在俯视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雨污合流、雨污混流管道分流管网系统在主视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干路管道1、污水支路管道2、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对接直管4、

弯头5、对接三通6、连接套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示例通过本发明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发明。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发明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发明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雨污合流、雨污混流管道分流管网系统在俯视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雨污合流、雨污混流管道分流管网系统在主视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雨污合流、雨污混流管道分流改造方法,在该雨污合流、雨污混流管道分流改造方法中,本发明基于现有的雨污合流管道或雨污混流管道,在其干路管道1内部设置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将用于接收并输送污水的支路管道与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连接,来实现现状污水的分流,用以实现污水在干路管道内的独立输送。

目前,在城市的老城区或建成区区域内所使用的排水管网一般都是雨污合流式,或者是雨污混流式,污水接收终端(例如接入到住宅区内各家各户的下水管道)与雨水接收终端(例如设置在马路两侧的雨水井)采用独立的支路管道连接到同一条干路管道上,排水管网在接收污水以及雨水时虽然是独立接收方式,但是经过支路管道的输送后,在干路管道上混流。

本发明是针对城市现状的合流制、混流制管网而提出的雨污分流改造方案,在一定条件下,可完全实现对雨污合流、混流管网的分流改造。

为了实现雨污分流,在本发明所提出的雨污合流、雨污混流管道分流改造方法中,本发明在干路管道1内设置了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然后,将连接有污水接收终端的支路管道接入到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上,原有的连接有雨水接收终端的支路管道仍然与干路管道1连接,这样,通过在干路管道1内额外设置的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就能够实现污水的单独输送,污水可以在干路管道1内独立输送,这样可以达到雨污分流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雨污合流、雨污混流管道分流改造方法中,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设置在干路管道1内,其直接延伸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本发明的使用,由于雨水与污水分流,单独处理雨水,能够降低污水处理厂的作业负荷。

具体地,将干路管道1进行纵切,过干路管道1的中心,沿竖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可以将干路管道1分成四个直角扇形区,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设置在干路管道1中位于下方的两个直角扇形区中的任意一个当中,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的位置避开了干路管道1的底部,这样,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在干路管道1内部的下半部,是由干路管道1的内侧壁提供支撑力,配合膨胀螺栓及防腐垫圈使用,能够提高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设置的稳定性。同时,在这种方式中,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不会占用干路管道1内的底部空间,可以保证雨水顺利流通。

基于上述的雨污合流、雨污混流管道分流改造方法,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雨污合流、雨污混流管道分流管网系统。

具体地,该雨污合流、雨污混流管道分流管网系统包括有用于雨污合流或者雨污混流的干路管道1,与干路管道1连接有支路管道,在支路管道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接收污水的污水接收终端以及用于接收雨水的雨水接收终端,末端设置有污水接收终端的支路管道为污水支路管道2;在干路管道1内设置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的外侧壁与干路管道1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并形成有用于雨水独立流通的雨水流通空间;污水支路管道2与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对接。

目前,现有的排水管网可以分成干路管道1以及支路管道,对于干路管道1而言,其具有延伸至污水处理厂的路径以及延伸至河道或者坑塘的路径等多种路径,对于支路管道而言,其末端设置有污水接收终端以及雨水接收终端。为了便于结构描述,在此限定,末端设置有污水接收终端的支路管道为污水支路管道2。

在干路管道1内部设置了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根据排污点的总排污量对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的截面尺寸进行设计,以保证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能够满足高峰排污期的污水输送要求。

在干路管道1内部设置了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将污水支路管道2与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对接,不再与干路管道1连接,这样就可以实现污水分流,雨水仍然能够通过干路管道1进行输送与排放。

由于额外设置了一条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因此,本发明对管路之间的连接也进行了优化设计:污水支路管道2与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之间设置对接组件;对接组件包括有对接直管4、弯头5以及对接三通6,对接直管4设置有多个,其中一个对接直管4的一端通过连接套7与污水支路管道2对接、对接直管4的另一端设置有弯头5,弯头5的另一个端口通过另一个对接直管4与对接三通6连接,对接三通6与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对接、用于实现污水支路管道2与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以及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之间的对接。进一步地,对接三通6与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热熔固定连接;对接三通6与对接直管4热熔固定连接。

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设置在干路管道1内,污水支路管道2与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对接就需要穿过干路管道1,因此,在实际施工时,需要根据对接直管4的直径,在干路管道1上开设一个窗口,以使得对接直管4能够穿过干路管道1与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对接。为了保证排水管网的密闭性,本发明可以在干路管道1与对接直管4的交叉部位设置密封部件。

由上述可知,污水支路管道2是通过对接组件与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对接,在对接组件中,污水支路管道2是与对接直管4连接,具体地,对接直管4是通过连接套7与污水支路管道2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并且,通过在连接套7外侧设置抱箍,还能够提高管间连接的可靠性。在本发明中,连接套7为橡胶连接套或塑料连接套。在本发明中,连接套7还可以被刚性套管等材料替代。

具体地,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为HDPE波纹管。进一步地,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为HDPE双壁波纹管。或者,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为U-PVC管或橡胶软管。

HDPE双壁波纹管,是以高密度聚乙烯为原料的一种轻质管材,具有重量轻、耐高压、韧性好、施工快、寿命长等特点,其优异的管壁结构设计,与其他结构的管材相比,成本大大降低。并且由于连接方便、可靠,可替代混凝土管和铸铁管。

具体地,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通过膨胀螺栓及防腐垫圈固定设置在干路管道1的下半部的内侧壁上。

本发明根据污水流量的大小,在现状雨污合流或混流管道中,新设HDPE双壁波纹管,与现状污水管连接,对于多孔汇入的情况,可采用三通热熔连接,布置在现状管(涵)的下半部的侧壁上,利用膨胀螺栓及防腐垫圈进行固定,即以牺牲一定面积的管道空间,新设独立的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完全实现雨污的分流改造。其中,新设HDPE波纹管须满足两点要求:一是满足污水过流流量要求;二是不影响原管道设计雨水的过流能力。在本发明中,干路管道1为圆管,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为圆管,并且,干路管道1的直径为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的直径的3-5倍,既能满足污水的排放要求又不影响雨水的流通能力。如果排污点的污水排放量大,则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的直径较大,如果排污点的污水排放量小,则可以适当缩小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的直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雨污合流、雨污混流管道分流改造方法以及一种雨污合流、雨污混流管道分流管网系统。本发明主要应用在市政排水领域,针对目前城市排水管网存在的雨污合流、雨污混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本发明通过在雨污合流管道或雨污混流管道的干路管道1内部设置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然后将用于接收并输送污水的污水支路管道2与污水流通干路套管3连接,来实现污水分流以及污水的独立输送。本发明基于现有的雨污合流、雨污混流管道,对其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基于现有的雨污合流管道或雨污混流管道在不进行大规模动工改造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对现状雨污合流、混流的分流改造,其工程造价较低,不仅节约了改造成本,还能够有效缩短改造工期。改造后,基本消除了污水点源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满足当下国家政策对生态环境的高压要求。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拉接装置及卡固机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