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铁路隧道电动防护门操作模式切换的机械逻辑结构

文档序号:1669897 发布日期:2019-12-31 浏览:3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应用于铁路隧道电动防护门操作模式切换的机械逻辑结构 (Mechanical logic structure applied to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of electric protective door of railway tunnel ) 是由 张卫杰 曹幂 林海 曾锤鑫 于 2019-08-2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铁路隧道电动防护门操作模式切换的机械逻辑结构,包括: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和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通过设置的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和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在使用时,利用所述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可对隧道门进行手动或电动的打开或关闭,再利用所述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对所述隧道门进行上锁或开锁,从而使得当隧道门电动开门机构失效时,整个机构不会锁死,能够利用手动模式进行打开或关闭隧道门;大大提高了隧道门在紧急情况下方便打开及关闭,为紧急情况下提供了更多离开当前隧道的时间。(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chanical logic structure applied to the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of an electric protective door of a railway tunnel,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when the double-side door locking and unlocking mechanism is used, the tunnel door can be manually or electrically opened or closed by using the double-side door operation mode hand/electricity switching mechanism, and then the tunnel door is locked or unlocked by using the double-side locking operation mode hand/electricity switching mechanism, so that when the tunnel door electric opening mechanism fails, the whole mechanism cannot be locked, and the tunnel door can be opened or closed by using the manual mode; the tunnel door is greatly improved to be conveniently opened and closed under emergency conditions, and more time for leaving the current tunnel is provided for the emergency conditions.)

应用于铁路隧道电动防护门操作模式切换的机械逻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隧道防护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铁路隧道电动防护门操作模式切换的机械逻辑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铁路隧道数量最多及发展最快的国家,截止2016年1月1日,全国共有隧道12125座,总长11563.6km。列车在隧道内运行通过时,由于列车截面积与隧道截面积之比较大,且隧道长度较长,列车运行速度快,列车会在隧道内产生较大侧向风压的“活塞效应”,会对隧道内存放的通信、信号、电力等设备产生破坏。对于设置联络通道的双洞隧道,两侧对向行驶的列车交替经过通道洞口将产生循环的正负压,对通道内结构、人员和设备产生不利影响。此外,随着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大规模建设,长大铁路隧道越来越多,隧道内防火和救灾设计问题日渐突出,防护门作为保证隧道内列车行车安全及人员疏散与救援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设置的必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因此,考虑到防灾救援需要、抵御列车风侧向风压扰动、防治衬砌块和道砟迸溅对设备损坏、避免附属洞室内无关人员或动物的侵扰、贵重设备的防盗等原因,隧道内附属洞室及通道均需配备铁路隧道防护门。

在常规隧道内,隧道防护门主要用于设备保护、人员逃生等作用,为方便操作,常为手动防护门。电动防护门则经常使用在环境恶劣的隧道中,其主要作用是排除隧道内的瓦斯气体,降低隧道内瓦斯浓度,确保隧道行车及设备安全。

电动防护门通过控制安装在防护门上的两组电动推杆进行开锁、开门及关门、关锁动作,实现防护门的电动开、关控制。但是在断电、远程信号中断等情况下,推杆无法动作,防护门的联动锁和门扇都属于锁死状态,防护门将无法打开。

传统的电动防护门只能通过拆除电动推杆或用电动推杆钥匙解锁推杆的方式实现断电情况下防护门的开关,操作非常麻烦,需要一些专用设备或额外工具才能实现,且只能是在安装电动推杆的那一面进行操作,而如果作业人员或者逃生人员在门的另一面,防护门将无法打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铁路隧道电动防护门操作模式切换的机械逻辑结构,用以实现在断电情况下,作业或逃生人员能进行电动防护门操作的手、自动快速切换,实现防护门的开或关。

一种应用于铁路隧道电动防护门操作模式切换的机械逻辑结构,包括: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和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

所述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水平设置在隧道门上,并利用手动或电动实现隧道门的关闭或打开的目的;

所述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竖直设置在隧道的门体上,并利用手动和电动实现隧道门的关闭或打开的目的;

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和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均连接有控制器,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打开或关闭隧道门。

优选的,所述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的一端通过连接座安装在隧道墙上,另一端通过长槽基座安装在隧道门其中一面;

所述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包括:第一电推杆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电推杆,

所述第一电推杆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通过销轴铰接在L支架上,所述L支架通过面板固定在隧道墙上;所述第一伸缩杆远离所述L支架的一端设有伸缩槽口;

所述第二伸缩杆位于所述伸缩槽口内,所述第二伸缩杆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伸缩杆位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伸缩槽口内往复运动;

所述长槽基座上设置有长条槽口,所述长条有槽口内设置有推杆档杆,

所述第二伸缩杆远离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位于所述长条槽口内,所述推杆档杆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滑块的活动位置。

优选的,所述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还包括:第一把手、第二把手、套管和手动推杆;

所述套管贯穿隧道门,且所述套管的周向外壁和所述隧道门固定为一体,所述套管内套设有手动推杆,所述手动推杆的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套管,并分别连接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

所述第一把手设在隧道门安装长槽基座的一面,所述第二把手设置在隧道门的另一面;

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均设置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靠近所述隧道门的一侧均设置有把手定位杆,所述手动推杆贯穿所述把手定位杆,并通过螺栓固定为一体;

所述长槽基座上还设置有推杆槽口,所述推杆槽口靠近所述隧道门的合页组一侧,所述推杆槽口内设置有推杆挡块,所述推杆挡块用于限制所述推杆档杆的活动位置;

所述第一把手的把手定位杆分别延伸出所述第一把手的上下两端,所述把手定位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推杆档杆;

所述套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凸型结构的套管堵头,所述套管堵头用于封闭所述套管内部的空腔体,所述套管内部的空腔体还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手动推杆上;

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和靠近所述第一把手的套管堵头固定,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手动推杆的周向外壁。

优选的,所述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包括:第二电推杆、推杆摆臂、联动锁联动杆和联动锁从动锁头,

所述第二电推杆通过固定座固定在所述隧道门设有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的一面,所述第二电推杆和所述固定座之间还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第二电推杆连接控制器,

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设为多个,位于隧道门远离合页组一侧,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垂直间隔设置在所述隧道门上,所述联动锁从动锁的锁舌水平设置;

各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一端固定在隧道门边沿,另一端用于***所述隧道门的边框上所设置的锁眼内;

各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远离锁眼的一端均连接有推杆摆臂,所述推杆摆臂远离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的一端分别铰接在联动锁联动杆上,所述联动锁联动杆为竖直设置;

靠近隧道门最下方的所述推杆摆臂和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之间设置有推杆联动装置,所述推杆联动装置用于所述推杆摆臂联动所述联动锁连杆,并带动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或脱开锁眼;

所述推杆摆臂远离所述推杆联动装置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电推杆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推杆联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转轴,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均铰接在所述转轴上;

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和所述联动锁锁头连接,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二电推杆的推杆端,并随所述第二电推杆的伸缩在所述第二电推杆的活动腔内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还包括:电动门推杆轴套、锁用推杆和第三把手,

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贯穿所述隧道门,且中心设置为空腔,所述空腔内贯穿设置锁用推杆,所述锁用推杆的两端延伸出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三把手;

其中,所述隧道门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推杆的一面的所述第三把手和手动切换限位块连接;

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的两端均设置有套管堵头,

所述锁用推杆位于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内还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在所述锁用推杆的周向外壁,并连接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靠近所述第二电推杆一侧的套管堵头。

优选的,所述手动切换限位块固定在所述第三把手靠近转轴的一端,且所述手动切换限位块的中心位置和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上依次套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第三限位块,

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为圆环结构,并用于套设在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靠近第三把手的一端;

所述第一限位块靠近所述手动切换限位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

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设置为十字相交的槽口,且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槽口深度比第一限位槽的槽口深度深;

所述第一限位块远离所述手动切换限位块的一端设置有凸起卡块,所述凸起卡块用于套设在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的内壁,且所述凸起卡块和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中心均套设在转轴的周向外壁;

所述第一限位块靠近所述凸起卡块的一端与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的端面相接触;

所述第二限位块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的周向外侧表面,

第一限位块靠近所述凸起卡块的一端还设置有第四限位槽,

所述第二限位块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一端和所述第四限位槽的槽底部相接触,

所述第三限位块套设在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的周向外壁上,并和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的周向外壁固定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至少设置为三个,位于中间的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铰接有联动锁主把手,所述联动锁主把手的中心和所述联动锁联动杆铰接,

所述隧道墙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隧道门的门洞,且所述隧道门通过合页组铰接在隧道墙的门洞一侧,所述门洞的另一侧安装有锁眼,所述锁眼用于所述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对所述隧道门进行限位固定。

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远离所述把手定位杆的一侧均设置为圆管。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内壁均布有多个卡块槽,所述卡块槽的槽底部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远离所述槽底部的一端连接卡块,所述第三弹簧设置为记忆弹簧;

所述手动推杆上设置有环形结构的卡槽环,所述卡槽环设在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

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的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和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在使用时,利用所述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可对隧道门进行手动或电动的打开或关闭,

再利用所述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对所述隧道门进行上锁或开锁,从而使得当隧道门电动开门机构失效时,整个机构不会锁死,能够利用手动模式进行打开或关闭隧道门;

同时,隧道门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隧道门的把手,由此能够方便的使人们通过隧道门能够通行相邻的两个隧道;减少传统隧道门锁死后需用专用钥匙进行打开的情况,减少当专用钥匙丢失后不需要利用专业工具进行拆卸电动推杆的情况;大大提高了隧道门在紧急情况下方便打开及关闭,为紧急情况下提供了更多离开当前隧道的时间。

通过设置的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和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很方便的保证了在断电后电动模式失效后,相邻两个隧道能够依然通过手动模式进行开锁和开门的目的。由此保证其中一个隧道出现紧急情况且电动开锁和开门失效后,人们通过手动模式能够迅速的离开出现紧急情况的隧道,进入相邻的安全隧道内进行避免或离开的目的。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双侧门用操作模式切换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双侧门用操作模式切换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双侧门用操作模式切换机构推杆档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双侧门用操作模式切换机构套管和手动推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双侧锁用操作模式切换机构的联动锁从动锁头和锁眼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双侧锁用操作模式切换机构的联动锁从动锁头脱开锁眼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双侧锁用操作模式切换机构的电动门推杆轴套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卡块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手动切换限位块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稳压电路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电磁铁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齿盘和齿板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手柄和手动推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的剖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2-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3-隧道门,4-隧道墙,5-控制器,6-连接座,7-长槽基座,8-第一伸缩杆,9-第二伸缩杆,10-L支架,11-伸缩槽口,12-长条槽口,13-推杆档杆,14-第一滑块,15-销轴,16-合页组,17-第一把手,18-推杆挡块,19-推杆槽口,20-把手定位杆,21-第二把手,22-套管,23-手动推杆,24-第一弹簧,25-套管堵头,26-固定板,27-第二电推杆,28-推杆摆臂,29-联动锁联动杆,30-联动锁从动锁头,31-联动锁主把手,32-连接块,33-第一连杆,34-第二连杆,35-转轴,36-锁眼,37-门框,38-电动门推杆轴套,39-第二弹簧,40-手动切换限位块,41-锁用推杆,42-第三弹簧,43-卡块,44-卡槽环,45-卡块槽,46-第三把手,47-限位槽,48-电磁铁,49-齿板,50-齿盘,51-手柄,52-第二滑块,53-滑槽,54-活动孔,55-转杆,56-第三连杆,57-活动孔,58-活动挡块,59-第一限位块,60-第二限位块,61-第三限位块,62-第一限位槽,63-第二限位槽,64-第三限位槽,65-凸起卡块,66-第四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根据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铁路隧道电动防护门操作模式切换的机械逻辑结构,包括: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1和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2,

所述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1水平设置在隧道门3上,并利用手动或电动实现隧道门3的关闭或打开的目的;

所述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2竖直设置在隧道的门体上,并利用手动和电动实现隧道门3的关闭或打开的目的;

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1和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2均连接有控制器5,并通过控制器5控制电动打开或关闭隧道门3。

通过设置的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和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在使用时,利用所述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可对隧道门进行手动或电动的打开或关闭,

再利用所述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对所述隧道门进行上锁或开锁,从而使得当隧道门电动开门机构失效时,整个机构不会锁死,能够利用手动模式进行打开或关闭隧道门;

同时,隧道门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隧道门的把手,由此能够方便的使人们通过隧道门能够通行相邻的两个隧道;减少传统隧道门锁死后需用专用钥匙进行打开的情况,减少当专用钥匙丢失后不需要利用专业工具进行拆卸电动推杆的情况;大大提高了隧道门在紧急情况下方便打开及关闭,为紧急情况下提供了更多离开当前隧道的时间。

通过设置的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和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很方便的保证了在断电后电动模式失效后,相邻两个隧道能够依然通过手动模式进行开锁和开门的目的。由此保证其中一个隧道出现紧急情况且电动开锁和开门失效后,人们通过手动模式能够迅速的离开出现紧急情况的隧道,进入相邻的安全隧道内进行避免或离开的目的。

根据图1-3所示,所述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1的一端通过连接座6安装在隧道墙4上,另一端通过长槽基座7安装在隧道门3其中一面;

所述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1包括:第一电推杆和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连接所述第一电推杆,

所述第一电推杆包括第一伸缩杆8和第二伸缩杆9,所述第一伸缩杆8通过销轴15铰接在L支架10上,所述L支架10通过面板固定在隧道墙4上;所述第一伸缩杆8远离所述L支架10的一端设有伸缩槽口11;

所述第二伸缩杆9位于所述伸缩槽口11内,所述第二伸缩杆9通过所述控制器5控制所述第二伸缩杆9位于所述第一伸缩杆8的伸缩槽口11内往复运动;

所述长槽基座7上设置有长条槽口12,所述长条有槽口内设置有推杆档杆13,

所述第二伸缩杆9远离所述第一伸缩杆8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块14,所述第一滑块14位于所述长条槽口12内,所述推杆档杆13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滑块14的活动位置。

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1的电动模式下,使用时,当需要对隧道门3进行电动开启时,首先先将所述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2将隧道门的锁打开,并通过控制器启动所述第一电推杆工作,所述第一电推杆工作后,所述第二伸缩杆9即可往所述第一伸缩杆8的伸缩槽口内收缩,所述隧道门3即可通过合页组被带开;所述隧道门即为电动模式拉开,并供人们通过。

所述隧道门和门框均通过螺栓固定在隧道墙。

根据图1-5所示,所述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1还包括:第一把手17、第二把手21、套管22和手动推杆23;

所述套管22贯穿隧道门3,且所述套管22的周向外壁和所述隧道门3固定为一体,所述套管22内套设有手动推杆23,所述手动推杆23的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套管22,并分别连接有第一把手17和第二把手21,

所述第一把手17设在隧道门3安装长槽基座7的一面,所述第二把手21设置在隧道门3的另一面;

所述第一把手17和所述第二把手21均设置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第一把手17和所述第二把手21靠近所述隧道门3的一侧均设置有把手定位杆20,所述手动推杆23贯穿所述把手定位杆20,并通过螺栓固定为一体;

所述长槽基座7上还设置有推杆槽口19,所述推杆槽口19靠近所述隧道门3的合页组16一侧,所述推杆槽口19内设置有推杆挡块18,所述推杆挡块18用于限制所述推杆档杆13的活动位置;

所述第一把手17的把手定位杆20分别延伸出所述第一把手17的上下两端,所述把手定位杆20的两端均设置有推杆档杆13;

所述套管22的两端均设置有凸型结构的套管堵头25,所述套管堵头25用于封闭所述套管22内部的空腔体,所述套管22内部的空腔体还设置有第一弹簧24,所述第一弹簧24套设在所述手动推杆23上;

所述第一弹簧24的一端和靠近所述第一把手17的套管堵头25固定,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板26,所述固定板26固定在所述手动推杆23的周向外壁。

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1的手动模式下,当隧道门在使用过程中,若电动打开隧道门的功能失效时,即所述第一电推杆出现故障,或者是停电无法启动第一电推杆时,可切换至手动模式对隧道门进行打开;使用时,通过拉开所述第一把手17,使得所述第一把手17往图5所示的右侧方向运动,所述第一弹簧24随之压缩,所述第一把手17上的所述把手定位杆20也随之往右侧方向运动;所述推杆档杆13远离所述推杆槽口19的一端是和把手定位杆20连接为一体的,因此,所述把手定位杆20往右侧运动,所述推杆档杆13也往右侧运动,所述推杆档杆13即可脱开所述推杆槽口19,

当所述推杆档杆13脱开所述推杆槽口19时,所述第一滑块14位于所述长条槽口12内利用所述推杆档杆13的限位则取消,此时所述第一滑块14即可顺着所述长条槽口12来回活动,由此即可实现对所述隧道门的手动打开的目的。

所述第一弹簧初始状态为拉伸状态,当电动模式失效时,则第一弹簧通过第一把手或第二把手对手动推杆的拉动或推动而被启动;

当手动打开操作结束后,通过松开第一把手17,所述第一弹簧即可将所述手动推杆23进行返回,使得所述把手定位杆继续和所述套管的端部相贴合,并使得所述推杆档杆再次嵌设在所述推杆槽口19内,所述推杆槽口19的左右两侧的推杆挡块可将所述推杆档杆13进行限位,保证所述推杆档杆能够在不需要打开隧道门的情况下,隧道门不会被轻易推开的目的。

根据图1、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2包括:第二电推杆27、推杆摆臂28、联动锁联动杆29和联动锁从动锁头30,

所述第二电推杆27通过固定座固定在所述隧道门3设有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1的一面,所述第二电推杆27和所述固定座之间还设置有连接块32,所述第二电推杆27连接控制器5,

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30设为多个,位于隧道门3远离合页组16一侧,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30垂直间隔设置在所述隧道门3上,所述联动锁从动锁的锁舌水平设置;

各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30一端固定在隧道门3边沿,另一端用于***所述隧道门3的边框上设置的锁眼36内;

各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30远离锁眼36的一端均连接有推杆摆臂28,所述推杆摆臂28远离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30的一端分别铰接在联动锁联动杆29上,所述联动锁联动杆29为竖直设置;

靠近隧道门3最下方的所述推杆摆臂28和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30之间设置有推杆联动装置,所述推杆联动装置用于所述推杆摆臂28联动所述联动锁连杆,并带动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30***或脱开锁眼36;

所述推杆摆臂28远离所述推杆联动装置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电推杆27远离所述连接块32的一端。

在多个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工作时,利用所述推杆摆臂连接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在推杆摆臂远离联动锁从动锁头的一端通过铰接联动锁联动杆,所述推杆摆臂和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通过手动切换限位块固定为一体,当所述第二电推杆启动工作时,所述第二电推杆带动其连接的推杆联动装置,推杆联动装置和联动锁从动锁头以及推杆摆臂均随着第二电推杆的运动而绕着转轴转动,从而实现带动联动锁联动杆的上下运动,联动锁从动锁上下运动的时候,带动推杆摆臂和其余未连接推杆联动装置的联动锁从动锁头随之转动,并离开锁眼,实现开门的目的。

根据图1、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推杆联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杆33、第二连杆34和转轴35,所述第一连杆33和所述第二连杆34均铰接在所述转轴35上;

所述第一连杆33远离所述第二连杆34的一端和所述联动锁锁头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4连接所述第二电推杆27的推杆端,并随所述第二电推杆27的伸缩在所述第二电推杆27的活动腔内往复运动。

所述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2的电动模式下:当需要对隧道门进行开锁或闭锁时,首先利用控制器启动第二电推杆,所述第二电推杆所连接的第一连杆收缩至所述第二电推杆的活动腔内,所述第二电推杆的活动腔,相当于第一电推杆的伸缩槽口;

所述第二连杆被带动,并随着所述第一连杆的运动而在转轴上转动,当所述第二连杆转动后,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随之转动,并由所述锁眼内旋转至所述锁眼外,由此使得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脱开锁眼。

根据图8所示,所述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2包括还包括:电动门推杆轴套38、锁用推杆41和第三把手,

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38贯穿所述隧道门3,且中心设置为空腔,所述空腔内贯穿设置锁用推杆41,所述锁用推杆41的两端延伸出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38,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38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三把手;

其中,所述隧道门3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推杆27的一面的所述第三把手和所述手动切换限位块40连接;

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38的两端均设置有套管堵头25,

所述锁用推杆41位于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38内还设置有固定板26,所述固定板26设在所述锁用推杆41的周向外壁,并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9,所述第二弹簧39远离所述固定板2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38靠近所述第二电推杆27一侧的套管堵头25。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对所述隧道门的联动锁从动锁头进行手动或电动切换的打开或关闭,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第三把手,利用第三把手和嵌设在隧道门上的电动门推杆轴套,使得隧道门两面均设置有可以打开隧道门的手把,方便隧道两面有人通过时都能够进行通过的目的;使用时,根据图8所示,初始状态下,所述所述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2是处于电动状态,当电动状态失效后,才通过所述第三把手启动手动模式;具体使用时,拉动所述第三把手,使得所述第三把手在图3示意图中往下运动,此时所述手动切换限位块即脱开所述第一连杆,所述推杆摆臂和第一连杆即可脱开,再转动联动锁主把手,使得所述联动锁主把手将所述联动锁联动杆进行上下活动,并带动所述推杆摆臂运动,使得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脱开锁眼,由此实现对隧道门进行手动开锁的目的。

根据图10和图15所示,所述手动切换限位块40固定在所述第三把手46靠近转轴35的一端,且所述手动切换限位块40的中心位置和转轴35固定连接,

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38上依次套设有第一限位块59、第二限位块60和第三限位块61,

所述第一限位块59设置为圆环结构,并用于套设在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38靠近第三把手46的一端;

所述第一限位块59靠近所述手动切换限位块4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槽62和第二限位槽63,

所述第一限位槽62和所述第二限位槽63设置为十字相交的槽口,且所述第二限位槽63的槽口深度比第一限位槽62的槽口深度深;

所述第一限位块59远离所述手动切换限位块40的一端设置有凸起卡块65,所述凸起卡块65用于套设在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38的内壁,且所述凸起卡块65和所述第一限位块59的中心均套设在转轴35的周向外壁;

所述第一限位块59靠近所述凸起卡块65的一端与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38的端面相接触;

所述第二限位块60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块59和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38的周向外侧表面,

第一限位块59靠近所述凸起卡块65的一端还设置有第四限位槽66,

所述第二限位块60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块59的一端和所述第四限位槽66的槽底部相接触,

所述第三限位块61套设在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38的周向外壁上,并和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38的周向外壁固定为一体。

当电动失效后,需要进行手动模式开锁时,通过拔开所述手动切换限位块,用于将所述推杆摆臂28和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30连接断开或连接。所述手动切换限位块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推杆摆臂分开,此时,通过转动联动锁主把手31,使得联动锁主把手31将所述联动锁联动杆能够上下运动,当所述联动锁联动杆上下运动时,所述推杆摆臂即可带动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绕着所述转轴进行转动,从而实现手动对门锁进行打开的目的。

具体工作原理为:默认状态下,所述手动切换限位块40为电动状态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槽为电动状态模式切换槽口;所述第二限位槽为手动状态模式切换槽口;

所述手动切换限位块40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时,为电动打开或关闭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

所述手动切换限位块40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时,为手动打开或关闭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

当需要进行手动开锁时,根据图10和图15所示,通过拉动所述第三把手46向所述手动切换限位块40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弹簧39即可被压缩,由于所述手动切换限位块40是固定在所述第三把手46上的,因此所述手动切换限位块40即可脱离开所述第一限位槽62,转动所述第三把手46,使得所述转轴35也随之转动90°,使得所述手动切换限位块40卡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槽63和第三限位槽64内,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限位块59和所述第二限位块60实现绕轴向方向的联动转动的目的;即所述第二限位块60通过所述第一连杆33转动时,所述第一限位块59也随之转动;或者是所述第一限位块59转动时,所述第二限位块60也随之转动的目的;

所述推杆摆臂28固定在所述电动门推杆轴套38的周向外壁,且所述推杆摆臂28和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30为固定连接,其角度设置为100°-160°,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30和所述第一连杆33之间的角度设置为15°-85°;

当切换至手动模式后,利用所述联动锁主把手31进行上下切换,即可实现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30脱开或进入锁眼内;同时,由于所述联动锁主把手31通过联动锁联动杆29分别铰接多个推杆摆臂28,即可实现多个联动锁从动锁头30根据所述联动锁主把手31的上下切换实现脱开或进入所述锁眼36的目的,由此实现手动切换的目的。

根据图1和图3所示,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30至少设置为三个,位于中间的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30铰接有联动锁主把手31,所述联动锁主把手31的中心和所述联动锁联动杆29铰接,

所述隧道墙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隧道门3的门洞,且所述隧道门3通过合页组16铰接在隧道墙4的门洞一侧,所述门洞的另一侧安装有锁眼36,所述锁眼36用于所述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2对所述隧道门3进行限位固定。

所述第一把手17和所述第二把手21远离所述把手定位杆20的一侧均设置为圆管。

通过将所述第一把手、第二把手和所述第三把手的手持处设置为圆管,大大提高了人们在操作把手时的舒适度,

通过设置多个联动锁从动锁头,可有效将隧道门进行锁紧的目的,减少因所述联动锁从动锁头数量较少造成隧道门关闭不严或关闭后容易被暴力恶意打开的情况。

所述隧道门间隔设在相邻两个隧道之间的隧道墙上,并通过在隧道墙上进行凿洞后形成门洞,在门洞位置安装门框和隧道门,并在门框上安装锁眼,在隧道门上安装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1和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2。

根据图9所示,所述套管22的内壁均布有多个卡块槽45,所述卡块槽45的槽底部设置有第三弹簧42,所述第三弹簧42远离所述槽底部的一端连接卡块43,所述第三弹簧42设置为记忆弹簧;

所述手动推杆23上设置有环形结构的卡槽环44,所述卡槽环44设在所述固定板26远离所述第一弹簧24的一端。

在隧道出现紧急情况时,例如A隧道出现火灾时,此时相邻的B隧道则是不能经过隧道门通往A隧道,因此为减少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闯入A隧道的情况,通过在套管内设置卡块槽,在卡块槽内设置第三弹簧和卡块,并在手动推杆23上设置有环形结构的卡槽环,当A隧道出现火灾时,其A隧道内的温度会随着火势蔓延而逐渐变高,因此所述第三弹簧设置为记忆弹簧,当正常温度下,所述第三弹簧为收缩状态,当遇到火灾高温炙烤时,所述第三弹簧由于设置为记忆弹簧,则会拉伸开,所述第三弹簧拉伸后,所述卡块即可嵌设在所述手动推杆周向外壁所设置的卡槽环内,由此实现所述手动推杆限位的目的,保证因火灾导致电动模式失效的情况下,人们也不会利用手动模式进入火灾中的A隧道。

根据图11所示,还包括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电阻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电容C1、C2、C4、C5、C6、C7、C8、C9、二极管D1、D2、D3和三极管V1、V2、V3、V4、V5,

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为输入端,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电容C2和三极管V1的基极;

所述三极管V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3和电容C4,所述三极管V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4、R6;

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4、R7,

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R5;

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电阻R8,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8和电容C5,

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9和电容C5;

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9、R10;

所述电阻R10和电容C7之间连接接地;

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V2的发射极和电阻R12;

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V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 8、R11和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和电容C6,

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V4的集电极和电阻R14,

所述三极管V4的基极连接电阻R11,所述三极管V4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3,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V5的基极和电容C8;

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3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V3的发射极连接电容C7、C9,所述三极管V3的基极连接电阻R12,

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5,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5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4;

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分别连接电阻R17、R18,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9和三极管V3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为输出端。

所述稳压电路和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给所述控制器提供一个稳定的电压,使得隧道内的市电在供电时能够将电压进行稳压稳流,保证所述控制器在工作时能够正常的工作并启动双侧门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和双侧锁用操作模式手/电切换机构的电操作模式;所述电阻R1为电源输入端,经过所述三极管V1、V2、电容C4、C5、电阻R6、R8组成的第一限压电路,使得电源在启动瞬间的高压电不会对所述控制器或所述稳压电路造成击穿或损伤的情况;再经所述电阻R11、二极管D3、三极管V3、V4、V5和电容C8、C9组成的第二稳压限流电路使得所述电瓶的电流能够根据所述控制器的使用状态二进行稳压并限流,从而使得所述控制器能够得到一个稳定的电压进行工作,同时,稳定的电压还可使得所述控制器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根据图12所示,当所述手动推杆位于所述套管之间的配合出现磨损,或是出现生锈情况时,则不能顺利的进行手动模式的打开隧道门的情况,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26设置为亲磁材料,所述套管堵头25内嵌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当所述手动推杆或套管出现生锈的情况时,通过利用所述控制器启动靠近第一把手一侧的套管堵头25内所设置的电磁铁,所述套管堵头内的电磁铁将所述固定板26进行吸附,并使得所述手动推杆往所述第一把手的方向运动,同时所述第一弹簧压缩,由此即可使得所述推杆档杆能够脱开推杆槽口,实现第一滑块在所述长条槽口内滑动的目的,即可打开隧道门。

当需要关闭隧道门时,将所述隧道门拉到门框内,并利用所述控制器关闭所述第一把手一侧的套管堵头内所设置的电磁铁,使得所述第一把手方向的电磁铁断开吸力;同时,启动第二把手一侧的套管堵头内所设置的电磁铁,使得靠近所述第二把手方向的电磁铁能够将所述固定板26再次吸附,并使得所述手动推杆往图8所示的左侧方向进行运动,即所述手动推杆和第一把手、第二把手均往第二把手的方向进行运动,并由此实现所述把手定位杆能够再次回到所述推杆槽口内,并将所述第一滑块进行限位的目的。

根据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手动推杆上设置有贯穿的活动孔54,所述活动孔54用于转杆55穿过,所述转杆55的一端连接手柄51,所述转杆55的另一端连接第三连杆56,所述第三连杆56远离所述转杆55的一端贯穿齿盘50的中心,并和所述齿盘50固定为一体;

所述套管22设置为方管,所述套管22的其中一侧内壁上设置有齿板49,所述齿板49和所述齿盘50通过齿牙啮合设置,和所述齿板49相邻的两个套管22的侧面贯穿设置有活动孔57;

所述活动孔57供所述第三连杆56位于所述套管22的侧壁来回活动,

所述第三连杆56靠近所述活动孔57的一端连接有活动挡块58,所述活动挡块58在所述套管22的外壁且沿着所述活动孔57来回活动,

所述套管22的内壁还设置有滑槽53,所述滑槽53和所述齿板49相对设置在所述套管22的内壁上,所述套管22的另外两个相对面均贯穿设有活动孔57,

所述套管22其中一面的所述活动孔57用于延伸所述第三连杆,所述套管22另一面的活动孔用于延伸手柄51;

所述手动推杆的周向外壁还设置有第二滑块52,所述第二滑块52和所述滑槽53相互配合。

当所述手动推杆位于所述套管之间的配合出现磨损,或是出现生锈情况时,则不能顺利的进行手动模式的打开隧道门的情况,利用电磁铁可进行电动驱动手动模式打开隧道门;但是如果电磁铁失效后,手动推杆又不能很顺畅的进行推拉实现手动打开隧道门的情况时,通过旋转手柄51,使得所述齿盘能够转动,所述齿盘转动后即可和齿板上的轮齿相互啮合,并实现所述齿盘在所述套管内来回运动的目的;此时,由于所述齿盘在所述套管内来回运动,所述齿盘通过转杆贯穿设置在手动推杆上,由此即可实现齿盘的方向进行改变即可带动手动推杆23的运动方向进行改变;

由于所述手动推杆上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套管内壁上行设置的滑槽相互配合;以及所述活动挡块对所述第三连杆的位置限定,使得所述齿盘在运动过程中,所述手动推杆能够顺利的在套管内来回随着齿盘的运动而运动;

所述齿盘运动后,即推动了手动推杆的运动,所述手动推杆运动后,即可使得第一弹簧压缩或拉伸,由此实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的位置移动,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运动后,所述第一把手的把手定位杆上所连接的推杆挡块即可实现脱开所述推杆槽口,或是进入推杆槽口的目的,

因此,即可实现当手动模式进行开门的情况下,若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不能很好的使得手动推杆在套管内移动时,即可利用手柄、齿盘和齿板实现手动模式下,依然能够进行隧道门打开的目的。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2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开采保护层保护范围测定方法及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