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盒、以及具备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文档序号:1672399 发布日期:2019-12-31 浏览:1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处理盒、以及具备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process cartridge ) 是由 山口淳 于 2019-06-2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使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一体化以及分离的处理盒。处理盒(10)通过感光体单元(34)与显影单元(36)以能够分离的方式一体化而构成。感光体单元以及显影单元具备:使各单元彼此定位并一体化的嵌合部(50a、56a、116、134)、将各单元向一体化位置引导的组装引导件(118、136)、以及在一体化位置保持各单元的防脱部(120、142)。(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ocess cartridge which can integrate and separate a photosensitive body unit and a developing unit through simple operation. The process cartridge (10) is configured by integrating a photosensitive body unit (34) and a developing unit (36) in a separable manner. The photoreceptor unit and the developing unit are provided with: fitting sections (50a, 56a, 116, 134) for positioning and integrating the units, assembly guides (118, 136) for guiding the units to an integration position, and retaining sections (120, 142) for holding the units at the integration position.)

处理盒、以及具备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处理盒以及具备它的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是例如涉及包含感光鼓的感光体单元和包含显影辊的显影单元以能够分离的方式一体化,并在一体化的状态下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能够装拆的处理盒、以及具备该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公开于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能够相对于主体拆装的处理盒。该处理盒至少将保持感光体的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一体形成,并以一体化的状态相对于主体进行拆装。另外,在主体设置有将从主体拆下的处理盒以不与感光体接触的方式支承的支承部。而且,处理盒在从主体拆下后,能够在支承部上分解为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以及再组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50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通过螺纹紧固侧板,将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一体化。因此,在维护时等将处理盒分解为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时,需要使用螺丝刀将螺钉拆下,分解作业麻烦。而且组装作业同样地也麻烦。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用户的作业负担较大,维护性存在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新的处理盒、以及具备该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使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一体化以及分离的处理盒以及具备该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第1发明涉及一种处理盒,其包含感光鼓的感光体单元和包含显影辊的显影单元以能够分离的方式一体化,并以一体化的状态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进行装拆。在第1发明中,感光体单元以及显影单元具备嵌合部、组装引导件以及防脱部。嵌合部通过在感光鼓的轴向上相互嵌合而使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定位并一体化。组装引导件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移动的方式卡合,将感光体单元以及显影单元向一体化位置即嵌合部嵌合的位置引导。防脱部在嵌合部嵌合时,以能够解除的方式限制轴向上的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的相对移动(换句话说脱落防止)。该处理盒例如在使组装引导件卡合的状态下,使感光体单元相对于显影单元滑动移动,从而嵌合部嵌合而使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一体化。另外,通过进行相反的操作,处理盒分解为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

根据第1发明,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使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一体化以及分离,能够减少用户的操作负担。

第2发明是从属于第1发明的发明。在第2发明中,组装引导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卡合,感光体单元以及显影单元在使组装引导件卡合的状态下能够以该组装引导件作为支点向感光鼓和显影辊分离和接触的方向转动。

第3发明是从属于第1或者第2发明的发明。在第3发明中,组装引导件包含:形成于感光体单元以及显影单元中的一方的引导槽、和形成于另一方的导销。引导槽以沿感光鼓的轴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导销以能够滑动移动的方式嵌入该引导槽内。

第4发明是从属于第1~第3中任一个发明的发明。在第4发明中,组装引导件具有脱离防止部。脱离防止部在嵌合部嵌合时,换句话说在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一体化时,防止与感光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组装引导件的卡合脱离。

第5发明是从属于第1~第4中任一个发明的发明。在第5发明中,组装引导件设置于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对置的面中与感光鼓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换句话说从感光鼓离开的位置。

第6发明是从属于第1~第5中任一个发明的发明。在第6发明中,组装引导件具有初始位置规定部。初始位置规定部在使组装引导件卡合时对感光鼓的轴向上的组装引导件的初始位置进行规定。

第7发明是从属于第1~第6中任一个发明的发明。在第7发明中,防脱部包含:形成于感光体单元以及显影单元中的一方的卡止片、和形成于另一方的卡止部。卡止片通过以能够弹性变形的方式形成,并弹性变形,从而能够将与卡止部的卡合解除。

第8发明是从属于第1~第7中任一个发明的发明。在第8发明中,感光体单元以及显影单元的至少一方具备:在使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一体化的动作时,防止显影单元与感光鼓的图像形成区域接触的止挡部。

第9发明是从属于第8发明的发明。在第9发明中,止挡部在嵌合部即将嵌合前被解除抵接。

第10发明是与图像形成装置相关的发明,具备:第1~第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所涉及的处理盒、和具有供处理盒以能够装拆的方式安装的盒安装部的装置主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使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一体化以及分离,能够减少用户的操作负担。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根据参照附图进行的后述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构造的概略剖视图。

图2是表示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盒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3的处理盒的概略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3的处理盒所具备的感光体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5的感光体单元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图5的感光体单元的左侧视图。

图8是表示图3的处理盒所具备的显影单元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图8的显影单元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图8的显影单元的右侧面。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使显影单元和感光体单元一体化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图11的(C)的操作时的处理盒的前端部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一体化后的状态的处理盒的后端部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处理盒的前端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以及图2,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盒10在通过电子照片方式在纸张(记录介质)形成多色或者单色的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使用。详细情况如后述那样,处理盒10包括:具备感光鼓50等的感光体单元34和具备显影辊56等的显影单元36,它们在定位并一体化的状态下,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12在其长边方向上装拆(插拔)。另外,处理盒10具有以下构造,即,在从装置主体12取下的状态下,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与感光体单元34和显影单元36分离,而且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一体化。

首先,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基本结构概略地进行说明。在该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0是具有复印功能、打印功能、扫描仪功能以及传真功能等的复合机(MFP:MultifunctionPeripheral)。

此外,在该说明书中,将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与用户的站立位置对置的面,换句话说设置有触摸面板等操作部的一侧的面作为前面(正面)来规定图像形成装置100及其构成部件的前后方向(进深方向),图像形成装置100及其构成部件的左右方向(横向方向)以从用户观察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状态为基准来规定。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具备图像形成部30等的装置主体12、和配置于其上方的图像读取装置14。

图像读取装置14具备由透明材料形成的原稿载置台16。在原稿载置台16的上方,经由铰链等以可自由开闭的方式安装有原稿按压盖18。在该原稿按压盖18,设有将载置于原稿载置托盘20的原稿相对于图像读取位置22一张一张自动地供纸的ADF(自动原稿输送装置)24。另外,虽省略图示,但在原稿载置台16的前面侧设置有接受用户的印刷指示等输入操作的触摸面板以及操作按钮等操作部。

另外,在图像读取装置14内置有具备光源、多个反射镜、成像透镜以及线性传感器等的图像读取部26。图像读取部26通过光源曝光原稿表面,利用多个反射镜将从原稿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向成像透镜引导。而且,通过成像透镜使反射光在线性传感器的受光元件成像。线性传感器检测在受光元件成像的反射光的亮度、色度,生成基于原稿表面的图像的图像数据。作为线性传感器,可使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CIS(ContactImageSensor)等。

在装置主体12内置有包含CPU、存储器等的控制部28以及图像形成部30等。控制部28根据向触摸面板等的操作部的输入操作等,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部位发送控制信号,使图像形成装置100执行各种动作。

图像形成部30具备曝光单元32、感光体单元34、显影单元36、中间转印带单元38、转印辊40以及定影单元42等,在从供纸托盘44或者手动供纸托盘46输送的纸张上形成图像,将图像形成完毕的纸张向排纸托盘48排出。作为用于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数据,利用由图像读取部26读取到的图像数据或者从外部计算机发送的图像数据等。

此处,处理盒10通过感光体单元34以及显影单元36的两个子单元以相互能够分离的方式一体化而构成,在上述子单元定位而一体化的状态下,从装置主体12的前面侧插拔于盒安装部80(参照图2)。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0中收集的图像数据与黑色(K)、青色(C)、品红(M)以及黄色(Y)这四色的彩色图像对应。因此,在装置主体12,以形成与各色对应的四种潜像的方式安装有四个处理盒10,通过这些构成四个图像站。四个处理盒10沿着中间转印带64的表面的行进方向在水平方向上以一列排列配置。

曝光单元32作为具备激光射出部以及反射镜等的激光扫描单元(LSU)而构成,通过使带电的感光鼓50的表面曝光,将与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像形成于感光鼓50的表面。此外,从曝光单元32射出的激光在配置于后述的处理盒10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的组装引导件之间的间隙通过而到达感光鼓50。

感光体单元34具备感光鼓50、带电器52以及清洁单元54等。感光鼓50是在具有导电性的圆筒状的基体的表面形成有感光层的静电潜像担载体,且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部能够绕轴线旋转。带电器52是使该感光鼓50的表面以规定电位带电的部件。清洁单元54具备清洁刮刀等,在调色剂像向中间转印带64的转印后,将残留在感光鼓50的表面的调色剂除去并回收。

显影单元36通过四色(YMCK)调色剂使形成于感光鼓50的表面的静电潜像显像化(形成调色剂像),且具备对感光鼓50供给调色剂的显影辊56以及输送部件58、60等。显影辊56以沿着感光鼓50的方式接近配置,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部能够绕轴线旋转。另外,在显影单元36的显影壳体62内收容有由调色剂以及载体构成的显影剂,该显影剂所含的调色剂经由显影辊56而向感光鼓50供给。

中间转印带单元38具备中间转印带64、驱动辊66、从动辊68以及四个中间转印辊70等,并配置于感光鼓50的上方。中间转印带64以与各感光鼓50接触的方式设置,使用中间转印辊70将形成于各感光鼓50的各色的调色剂像在中间转印带64依次重叠并转印,由此在中间转印带64上形成多色的调色剂像。另外,在驱动辊66的附近配置有转印辊40,纸张在中间转印带64与转印辊40之间的夹压区域通过,由此将形成于中间转印带64的调色剂像向纸张转印。

定影单元42具备加热辊72以及加压辊74,并配置于转印辊40的上方。加热辊72设定为规定的定影温度,通过纸张在加热辊72与加压辊74之间的夹压区域通过,从而转印至纸张的调色剂像熔融、混合以及压接而相对于纸张将调色剂像热定影。

在这样的装置主体12内,形成有用于将来自供纸托盘44或者手动供纸托盘46的纸张经由搓纸辊76、转印辊40以及定影单元42而向排纸托盘48输送的第1纸张输送路L1。另外,在对纸张进行双面印刷时,形成有用于使单面印刷结束而经过了定影单元42之后的纸张在转印辊40的纸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向第1纸张输送路L1返回的第2纸张输送路L2。在该第1纸张输送路L1以及第2纸张输送路L2适当地设置有用于对纸张辅助地给予推进力的多个输送辊78。

当在装置主体12中进行单面印刷(图像形成)时,将载置于供纸托盘44或者手动供纸托盘46的纸张一张一张向第1纸张输送路L1引导,通过输送辊78输送至搓纸辊76。而且,通过搓纸辊76,使纸张的前端和中间转印带64上的图像信息的前端整合的时机向转印辊40输送,在纸张上转印调色剂像。其后,通过在定影单元42经过而利用热使纸张上的未定影调色剂熔融固定,经由输送辊(排纸辊)78在排纸托盘48上排出纸张。

另一方面,在进行双面印刷时,在单面印刷结束而经过了定影单元42的纸张的后端部到达至排纸托盘48附近的输送辊78时,使该输送辊78反转,由此纸张反向移动而向第2纸张输送路L2被引导。被引导至第2纸张输送路L2的纸张在第2纸张输送路L2上被输送而在搓纸辊76的纸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向第1纸张输送路L1被引导。此时刻纸张的表背反转,因此其后,纸张在转印辊40以及定影单元42通过,由此在纸张的背面进行印刷。

接下来,对处理盒1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以及图4所示,处理盒10通过感光体单元34和显影单元36以能够分离的方式一体化而构成。而且,感光体单元34和显影单元36在定位并一体化的状态下,相对于装置主体12的盒安装部80(参照图2)装拆。这样,通过使感光体单元34和显影单元36在预先一体化的状态下装拆,能够实现装置主体12的小型化。这是由于,在将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分别独立地安装于装置主体的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防止感光鼓的损伤,需要以在与感光鼓之间确保了引导空间的状态插拔显影单元,因此导致装置主体大型化,通过在如该实施例那样一体化的状态下装拆,从而不需要引导空间。

但是,若考虑维护性等,则优选处理盒10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与感光体单元34和显影单元36分离,而且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而一体化。因此,在该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盒10中,采用以下那样的结构。即,在构成处理盒10的感光体单元34以及显影单元36,设置嵌合部、组装引导件以及防脱部等,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组装/分解处理盒10。以下,具体进行说明。

与图4一起参照图5~图7,如上述那样,感光体单元34具备感光鼓50、带电器52以及清洁单元54等,这些通过感光体框架110以规定的配置方式一体地保持。在该实施例中,感光鼓50配置为,在与显影单元36对置的面侧(左侧面侧)的上端部沿前后方向延伸。此时,感光鼓50以左上半部露出的方式被感光体框架110保持。另外,带电器52配置于感光鼓50的下侧,清洁单元54配置于感光鼓50的右侧。

感光体框架110包括前壁112和后壁114,感光鼓50的鼓轴50a的两端部由设置于前壁112以及后壁114的轴承支承为能够旋转。此处,鼓轴50a的前端部从前壁112向前方突出。另外,在后壁114形成有从上部朝向左侧延出的延出部,在该延出部形成有供显影辊56的辊轴56a的后端部嵌入的后承受部116。这些鼓轴50a的前端部以及后承受部116与后述的前承受部134以及辊轴56a的后端部一起,作为相对于显影单元36使感光体单元34定位并一体化的嵌合部使用。

另外,在感光体框架110,且在与显影单元36对置的面(左面)的下端部(与感光鼓50相反一侧的端部)形成有导销118。导销118形成为沿前后方向(感光鼓50的轴向)延伸的圆柱状,一个一个配置于感光体框架110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导销118与后述的显影壳体62的引导槽136一起,作为向相对于显影单元36使感光体单元34一体化的位置引导的组装引导件使用。

并且,在感光体框架110的后壁114的上表面,形成有与后述的显影壳体62的卡止片142卡合的卡止部120。卡止部120形成为后侧的面为垂直面且前侧的面为倾斜面的三角突起状。卡止部120以及卡止片142用作通过限制感光体单元34相对于显影单元36的向后方的相对移动(脱落)而在一体化位置保持各单元34、36的防脱部。

另外,在感光体框架110的前壁112的左侧面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小突起122。该小突起122与后述的显影壳体62的小突起144、146一起用作在处理盒10的组装时(换句话说使嵌合部嵌合而使感光体单元34和显影单元36一体化的动作时)防止显影单元36与感光鼓50的图像形成区域接触的止挡部。

与图4一起参照图8~图10,显影单元36具备显影辊56、第1输送部件58、第2输送部件60等以及刮刀等,这些由显影壳体62以规定的配置方式一体地保持。若简单说明,则在显影壳体62的内部,以各自的旋转轴并行的方式设置有第1输送部件58以及第2输送部件60,并且收容有将调色剂和载体混合而成的显影剂。第1输送部件58以及第2输送部件60是在圆柱状的旋转轴(螺杆轴)的外周面形成有螺旋叶片的螺旋螺杆。另外,在显影壳体62内,且在第2输送部件60的上方配置有显影辊56。显影辊56是作为显影剂担载体发挥功能的磁辊,且与感光鼓50平行排列,并且配置为相互的外周面彼此接近。感光鼓50与显影辊56之间的间隔(DSD)例如设定为0.4mm。

显影壳体62包括前框架130和后框架132,显影辊56的辊轴56a的两端部由设置于前框架130以及后框架132的轴承支承为能够旋转。此处,辊轴56a的后端部从后框架132向后方突出。另外,在前框架130形成有从上部朝向右侧延出的延出部,在该延出部形成有供鼓轴50a的前端部嵌入的前承受部134。如上述那样,前承受部134以及辊轴56a的后端部与鼓轴50a的前端部以及后承受部116一起用作嵌合部。该嵌合部,换句话说前承受部134以及辊轴56a的后端部、和鼓轴50a的前端部以及后承受部116在前后方向上嵌合。

另外,在显影壳体62中,在与感光体单元34对置的面(右面)的下端部,形成有朝向右侧开口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引导槽136。引导槽136一个一个配置于与导销118对应的位置,换句话说显影壳体62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以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的方式与导销118卡合。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引导槽136形成为随着朝向开口端侧(右侧)而上下方向的宽度慢慢变大。由此,在使导销118卡合于引导槽136的状态下,导销118能够沿其周向转动。如上述那样,引导槽136与导销118一起用作组装引导件。感光体单元34在使该组装引导件(换句话说导销118以及引导槽136)卡合的状态下,能够相对于显影单元36沿前后方向滑动移动,另外,能够以组装引导件作为支点使感光鼓50和显影辊56沿分离和接触的方向转动。

另外,在各引导槽136的前端部形成有长孔状的脱离防止部138。脱离防止部138通过插通有导销118而在嵌合部嵌合时防止左右方向上的组装引导件的卡合脱离。另外,也能够通过该脱离防止部138使两单元34、36无法转动。但是,脱离防止部138优选成为比导销118的外径大的松孔。这是由于两单元34、36的位置通过嵌合部(轴体50a、56a)来决定,因此若在脱离防止部138中也定位则有可能无法组装。例如,在显影单元36的联接器以及感光体单元34的清洁件的联接器双方,在欲提高相对于装置主体12的联接器的位置精度的情况下,使脱离防止部138为松孔,在处理盒10插拔时在两单元34、36之间稍微能够旋转,两单元34、36的完全的止转件期望设置于装置主体12。

并且,在前侧的引导槽136的后端部形成分隔引导槽136的平板状的初始位置规定部140。初始位置规定部140对使组装引导件卡合时的、前后方向上的组装引导件(以及两单元34、36)的初始位置进行规定。

而且,在显影壳体62的后框架132的上部,能够弹性变形的卡止片142以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卡止片142具有与感光体框架110的卡止部120卡合的卡合孔142a,在其后端部形成有向斜上方倾斜的倾斜部142b。如上述那样,卡止片142与卡止部120一起,用作对感光体单元34相对于显影单元36的向后方的相对移动进行限制的防脱部。该防脱部伴随着处理盒10的组装动作而自动地卡合。另外,防脱部通过使卡止片142弹性变形,能够容易地进行卡合解除(固定解除)。此时,通过在卡止片142形成倾斜部142b,用户容易钩挂手指,因此卡合解除的操作性提高。另外,通过在显影壳体62使卡止片142一体成形,能够不增加部件件数而固定两单元34、36的前后方向位置。

另外,在显影壳体62的前框架130以及后框架132的右侧面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小突起144、146。如上述那样,小突起144、146与感光体框架110的小突起122一起用作防止显影单元36与感光鼓50的图像形成区域接触的止挡部。止挡部(小突起122、144、146)的突出高度设定为感光鼓50与显影辊56的间隔为0.3~0.5mm。

此处,在使感光体单元34相对于显影单元36滑动移动时,前框架130的小突起144与感光体框架110的小突起122抵接(参照图12)。另一方面,后框架132的小突起146与感光鼓50的后端部的图像形成区域外(具体而言,比清洁单元54所具备的清洁刮刀靠外侧)的位置抵接。通过使后框架132的小突起146与感光鼓50的后端部抵接,能够使显影壳体62小型化。而且即便假设由于与小突起146的接触而使感光鼓50受伤,也由于在图像形成区域外而不影响画质,也不会产生由于受伤使清洁刮刀振动而引起的图像不良。但是,也能够使显影壳体62向后侧延长而在显影壳体62与感光体框架110之间进行碰撞防止。

而且,上述止挡部的抵接在嵌合部即将嵌合前被解除。即,在嵌合部嵌合的状态下,前框架130的小突起144进入前壁112与感光鼓50之间的间隙,后框架132的小突起146进入后壁114与感光鼓50之间的间隙。由此,能够防止止挡部的抵接进行妨碍而使嵌合部难以嵌合(******)的情况。另外,能够避免对DSD给予影响、或在图像形成时传递振动的不良状况。

接着,参照图11,对使感光体单元34和显影单元36一体化而组装处理盒10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使感光体单元34和显影单元36一体化时,首先,如图11的(A)所示,用户使显影单元36与感光体单元34接近而使组装引导件卡合。即,使导销118与引导槽136卡合。此时,通过在前侧的引导槽136形成有初始位置规定部140,防止感光体单元34与显影单元36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偏移。另外,组装引导件配置于与感光鼓50相反一侧的端部,换句话说从感光鼓50离开的位置,由此在使组装引导件卡合时容易视认,操作性提高。

接下来,如图11的(B)所示,在使引导槽136和导销118卡合的状态下,以这些作为旋转支点,使感光体单元34向使感光鼓50接近显影辊56的方向转动直至止挡部彼此抵接为止(参照图12)。此时,通过初始位置规定部140防止前后方向的位置偏移,止挡部彼此适当地抵接,防止错误地弄伤感光鼓50。

接着,如图11的(C)所示,使感光体单元34相对于显影单元36向前侧滑动移动,直至嵌合部嵌合为止,即,鼓轴50a的前端部***前承受部134,辊轴56a的后端部***后承受部116为止。

这样,如图11的(D)所示,感光体单元34和显影单元36在定位的状态下一体化。此时,通过导销118插通于脱离防止部138,从而防止左右方向上的组装引导件的卡合脱离,两单元34、36无法转动。另外,如图13所示,通过卡止片142卡合于卡止部120,从而限制感光体单元34相对于显影单元36的向后方的移动(脱落)。

这样,处理盒10通过使组装引导件相互卡合,使感光体单元34相对于显影单元36转动之后,滑动移动这样的简单的操作而能够一体化。另外,在该一体化后的状态下,DSD通过一个元件(前框架130以及后壁114)分别决定前侧以及后侧,因此DSD高精度地稳定化。并且,组装引导件配置于从感光鼓50离开的位置,由此能够提高两单元34、36的定位精度。

另外,处理盒10通过进行与组装时相反的操作,能够容易与感光体单元34和显影单元36分解。即,也可以是,在使卡止片142弹性变形而解除了防脱部的卡合的状态下,使感光体单元34相对于显影单元36向后侧滑动移动之后,使感光体单元34转动,将组装引导件的卡合解除。在这种情况下,组装引导件作为分解引导件发挥功能。

如以上那样,根据该第一实施例,设置将感光体单元34以及显影单元36向一体化位置引导的组装引导件,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使感光体单元34和显影单元36一体化以及分离。因此,能够减少用户的操作负担。

此外,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中,以组装引导件作为旋转支点,使感光体单元34相对于显影单元36转动,但不一定需要该旋转动作。但是,通过使组装引导件先卡合而提高组装时的操作性。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对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处理盒10进行说明。在该第二实施例中,成为设置于感光体单元34以及显影单元36的脱落防止部的结构,但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不同。针对其他部分相同,因此,省略或者简化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重复的说明。

如图14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形成卡止部120以及卡止片142的单元及其位置与第一实施例相反。即,在显影单元36的前框架130形成有卡止部120,在感光体单元34的前壁112形成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卡止片142。

在该第二实施例中,也起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使感光体单元34和显影单元36一体化以及分离,能够减少用户的操作负担。

此外,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00,例示将复印机、传真以及打印机等组合而成的复合机,但图像形成装置100也可以是复印机、传真以及打印机等的任一个或者将它们的至少两个组合的复合机。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0也可以是单色机。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对使用由调色剂以及载体这两个成分构成的显影剂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在使用一成分显影剂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应用。另外,处理盒10(感光体单元34以及显影单元36)的结构、特别是嵌合部、组装引导件、防脱部、止挡部等具体结构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例所采用的结构,能够适当地变更。

并且,以上列举的具体的数值以及元件形状等均为单纯的一个例子,能够根据产品的规格等的需要而适当地变更。

附图文字说明

10…处理盒

12…装置主体

14…图像读取装置

26…图像读取部

30…图像形成部

34…感光体单元

36…显影单元

50a、56a、116、134…嵌合部

100…图像形成装置

118、136…组装引导件

120、142…防脱部

2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包括具有长角向行程的柔性轴承的钟表振荡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