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光控制元件、配光调节机构、反射部件、增强板、照明单元、显示器以及电视机

文档序号:1676795 发布日期:2019-12-31 浏览:1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配光控制元件、配光调节机构、反射部件、增强板、照明单元、显示器以及电视机 (Light distribution control element, light distribu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reflection member, reinforcing plate, illumination unit, display, and television ) 是由 我妻透 佐藤敦 于 2018-03-2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光控制元件,用于实现既薄又能够获得与分割区域的形状相似的大致正方形的光束的面光源装置。对从在基板上配置的N个(N为1以上的整数)的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配光进行控制的四方板状的配光控制元件,具备:与N个发光元件对置的第1主面;与第1主面对置的第2主面;N个扩散元件,其使从各发光元件向所述第1主面入射的光向与发光元件的光轴大致垂直的方向扩散的同时,从第2主面的射出。(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ight distribution control element for realizing a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which is thin and can obtain a light beam with a substantially square shape similar to the shape of a divided region. A square plate-shaped light distribution control element for controlling the light distribution of light emitted from N (N is an integer of 1 or more)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arranged on a substrate, the light distribution control element comprising: a 1 st main surface opposed to the N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a 2 nd main surface opposed to the 1 st main surface; and N diffusion elements for diffusing light incident from each light emitting element to the 1 st main surface in a direction substa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an optical axis of the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emitting the light from the 2 nd main surface.)

配光控制元件、配光调节机构、反射部件、增强板、照明单元、 显示器以及电视机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光控制元件、配光调节机构、反射部件、增强板、照明单元、显示器以及电视机,尤其涉及从背面侧向显示面板照射光的照明单元中采用的配光控制元件、配光调节机构、反射部件、增强板、照明单元、显示器以及电视机。

现有技术中,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等透射型图像显示装置的背光,使用将多个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配置成矩阵状的面光源装置(照明单元)。

关于这样的面光源装置中,现有技术中追求的是以均匀的明亮度对液晶面板的显示区域进行均匀照射的薄的装置。并且,随着液晶面板的大型化、高画质化的需求,通过对LED的光量逐一进行控制,从而或者使同一屏幕内的不同分割区域的对比度提高,或者使耗电降低的局部调光(按每个区域进行的调光控制)技术也能供于实际应用。这样的面光源装置,例如被专利文献1公开。

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面光源装置,由光学薄片模块、和将多个LED作为光源的光源模块构成。光学薄片模块,包含扩散导光板或者扩散板和反射片等,一边使来自LED的光通过扩散导光板或者扩散板进行扩散,一边通过反射片进行反复反射,以均匀的明亮度对液晶显示装置进行均匀照射。

另外,在这样的面光源装置中,随着液晶面板的大型化、高画质化的需求,通过对LED的光量逐一进行控制,从而或者使同一屏幕内的不同分割区域的对比度提高,或者降低耗电的局部调光(按每个区域进行的调光控制)技术也能供于实际应用。这样的面光源装置例如被专利文献3公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056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35242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2056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的面光源装置,通过凹面镜对来自光源的光进行反射,并朝向液晶面板进行照射,由于能够使光束形状成为与分割区域的形状相似的大致正方形,因此最适合进行局部调光。然而,专利文献1的构成中,前提是使光源相对于凹面镜配置在被照射平面侧,需要使光源和凹面镜之间的间隔拉开,因此难以使装置自身变薄。

另外,作为其他问题,存在若各光源的光轴和各凹面镜的光轴不准确一致,则各分割区域得不到所希望的光量(即,存在光量散差)的问题。由于搭载光源的基板出现变形、或凹面镜出现变形,也会产生该问题,因此抑制这些变形成为极其重要的问题。为了抑制基板的变形或凹面镜的变形,通过或者加厚基板,或者加厚凹面镜,从而都可抑制,但若采用这样的方法,则存在面光源装置自身变厚,或者变重的问题。

进而,虽然采用专利文献2的面光源装置,能以均匀的明亮度对液晶显示装置进行均匀照射,但由于来自各LED的光通过扩散板以及反射薄片被扩散,相互混合,因此难以进行局部调光。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的面光源装置,通过凹面镜对来自光源的光进行反射,朝向液晶面板进行照射,能够使光束的形状成为与分割区域的形状相似的大致正方形,因此最适合进行局部调光,但由于是对多个分割区域射出的部分照明光仅仅进行平面合成的结构,因此无法完全消除LED的亮度分布的影响,难以在分割区域内得到大致均匀的照度分布。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实现能够得到与分割区域的形状相似的大致正方形光束的薄的面光源装置的配光控制元件、配光调节机构、反射部件、增强板、照明单元、显示器以及电视机。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光控制元件,是对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配光进行控制的四方形板状的配光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具备:与所述发光元件对置的第1主面;相对于所述第1主面为背面的第2主面;和扩散元件,其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并向所述第1主面入射的光的前进方向变更为相对于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面大致垂直的方向后,从所述第2主面射出。

若采用这样的结构,则由于通过与各发光元件对应的扩散元件,使从各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前进方向扩散成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面大致垂直的方向,因此不但薄,又能够得到与分割区域的形状相似的光束。

另外,所述第1主面具有:在与所述发光元件对应的位置形成的圆形凹面的入射面;和以包围所述入射面的方式形成同心圆状的多个环状槽,所述第2主面,具有:由在与所述入射面对应的位置形成的由圆锥状的凹面形成的第1射出面。

另外,优选所述2主面的四角形成切口部。这样,通过从切口部射出光,从而减少从配光控制元件的侧面泄漏的光量,能够增加来自配光控制元件的第2主面的光的射出量的总量。进而,可在第2主面的边缘部形成多个波导,通过这些波导的壁面进行反射。此处所谓的边缘部,是指配光控制元件的边部和/或四角部。另外,优选扩散元件分别拼版在四方状的N个区域。

另外,优选所述第2主面具备突出部,该突出部随着从中央部向四角部逐渐相对于所述第2主面突出。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置在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光路上对该光的配光进行调节,且附带于上述配光控制元件的配光调节机构,该配光调节机构具有多个层构造,其结构可以是越偏离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面则透射率变得越低。

根据本发明,由于不采用对多个分割区域射出的部分照明光仅仅进行平面合成的结构,因此可消除LED的亮度分布的影响,能够在分割区域内得到大致均匀的照度分布。

另外,所述多个层构造,可以通过以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轴为中心来层叠半径不同的大致圆形的多个薄片部件或者薄膜而形成。另外,构成所述多个层构造的若干层,可以是星形多角形状。进而,可以在所述多个层构造的一部分,形成一个以上的开口。

进而,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配光控制元件所附带配置的反射部件,其具备:第1反射面,其与所述配光控制元件的入射面抵接,对从该入射面侧射出的光进行反射;和第2反射面,其与所述配光控制元件的若干侧面对置,对从该侧面侧射出的光进行反射。

采用这样的结构,则由于从配光控制元件的侧面射出的光通过第2反射面反射,可再次从配光控制元件的侧面入射,因此从配光控制元件泄漏的光减少,能够准确控制各调光区域的光量。

另外,优选侧面部的顶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包含锯齿状或者波状的形状。另外,优选反射部件采用热收缩率0.5%以下的金属或者树脂的薄板形成。进而,优选所述第1反射面及所述第2反射面的反射率为90%以上。

进而,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单元用的增强板,该照明单元具有:表面载置有所述发光元件的四方板状的基板;以及配置成与所述发光元件对置的上述配光控制元件,该增强板由剖面为L字状的板状金属构成,且被安装成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到达侧面。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通过增强板能够确切地抑制基板与配光控制元件的变形,因此不会产生基板与配光控制元件之间的错位。

另外,在所述配光控制元件为多个的情况下,优选所述增强板被安装于至少跨过邻接的配光控制元件的位置。另外,优选所述照明单元具有反射部件,该反射部件被配置在所述基板和所述配光控制元件之间,对来自所述配光控制元件的光进行反射,优选所述增强板位于所述反射部件和所述基板之间。

另外,根据其他观点,包含本发明的配光控制元件、配光调节机构、反射部件、增强板中的任一者的照射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基板、在基板上配置的N个发光元件、以及上述配光控制元件。另外,上述配光控制元件,还可以应用于个人电脑等所附带的显示器、电视机。

发明的效果

如上文所述,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光控制元件,其用于实现能够得到与分割区域的形状相似的大致正方形的光束的薄的面光源装置。另外,能实现具备该配光控制元件的照明单元、显示器、电视机。

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实现既薄又能够在分割区域内获得大致均匀的照度分布的照明单元用的配光调节机构。另外,能实现具备该配光调节机构的照明单元、显示器、电视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所具备的照明单元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说明图2的照明单元的扩散板的结构的图。

图4是图3的扩散板的剖视图。

图5是说明图2的照明单元的扩散板和调节薄片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6是说明图2的照明单元的调节薄片的结构的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所具备的照明单元的扩散板与调节薄片的作用效果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所具备的照明单元射出的光的亮度分布的照片以及曲线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所具备的照明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10是表示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所具备的照明单元射出的光的亮度分布的照片。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所具备的照明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12是说明图11的照明单元的扩散板的结构的图。

图13是图12的扩散板的剖视图。

图14是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所具备的照明单元的扩散板的结构的图。

图15是表示使用了第3实施方式的扩散板的照明单元的亮度分布和使用了第4实施方式的扩散板的照明单元的亮度分布的图。

图16是说明图6所示的调节薄片400的作用效果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节薄片的变形例的图。

图18是图3及图4所示的扩散板300的变形例,相当于图3(c)。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详细进行说明。另外,对于图中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附上相同的符号,不重复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1的结构的立体图。照明装置1,是配置在未图示的液晶面板的背面侧,对该液晶面板照射光的面光源装置。照明装置1,如图1所示,是根据液晶面板的大小,将多个照明单元10排列成矩阵状而构成的。

图2是对作为图1所示的照明装置1的一部分的照明单元10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所示,照明单元10,具备:四方板状的LED单元100、配置在LED单元100的上表面的反射薄片200、配置在反射薄片200的上表面的例如2个扩散板300、和在各扩散板300上配置的调节薄片400,其中例如对每块扩散板300配置四个调节薄片400。

以下,本说明书中,将LED单元100的长边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将短边方向定义为Y轴方向,将与X轴方向及Y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即,LED元件110的射出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另外,有时也将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称为上,将负方向侧称为底。因此,对于图2的LED单元100而言,与反射薄片200对置的一面称作上表面,其背面称作底面。

各照明单元10的LED单元100,包含:由例如玻璃环氧树脂形成的四方板状的基板101、安装在基板101的上表面的多个LED元件110、和安装在基板101的上表面的多个增强板120。另外,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基板101还可应用铝基板或FPC(Flexible printedcircuits,柔性线路板)等。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例如4个(X轴方向)×例如2个(Y轴方向)的LED元件110,使其光轴的方向与Z轴方向一致,将X轴方向间距设为例如30mm,将Y轴方向间距设为例如30mm,来安装在基板101的上表面。在基板101上,形成用于向各LED元件110供电的阳极图案(anode pattern)(未图示)及阴极图案(cathode pattern)(未图示),各LED元件110,分别与阳极图案及阴极图案电连接。

另外,基板101,通过未图示的布线电缆与驱动电路(未图示)电连接,从驱动电路经由阳极图案及阴极图案向各LED元件110提供驱动电流。若对各LED元件110提供驱动电流,则从各LED元件110沿着Z轴方向射出与驱动电流相应的光量的白色光。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各LED元件110配置在局部调光的各分割区域,通过驱动电路的控制,能够执行局部调光(即,每个分割区域的调光控制)。

增强板120,是用于抑制基板101及扩散板300的变形的薄板状的金属制(例如、铜、铁、铝)部件。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例如6个增强板120沿着基板101的各长边以3个×2列的排列方式通过焊锡等(例如、导电性粘合剂(银浆)、焊料、焊接/熔敷、扩散接合等)进行表面安装。

各增强板120,其剖面呈含L字状部分的独特形状,以至少从基板101的上表面对侧面进行覆盖的方式进行安装。各增强板120的剖面,既可以是L字状本身,也可以设置为コ字状还覆盖基板101的底面。另外,例如,各增强板120,还可以在与基板101的侧面对应的位置的外表面的例如中央部附近,从上表面侧朝向底面侧,或者配置V字状的切口,或者配置凹坑来使强度提高。在各增强板120上设置与在基板101上形成的贯通孔(未图示)连通的例如两个贯通孔120a。各贯通孔120a,形成扩散板300的突起302(图3(b)、图3(c))可插通的大小,且配置在与各扩散板300的突起302对应的位置。

并且,各扩散板300的突起302插通于贯通孔120a,且通过热熔敷进行固定。另外,作为其他实施方式,进一步,也可以在对各突起302涂覆紫外线硬化型粘合剂等之后,进而对该处照射紫外线,从而更加牢固地实现与基板101A之间的固定。

另外,增强板120,只要沿着基板101的长边进行配置即可,虽然不必限定为3个×2列的排列方式,但优选配置成至少跨过2个扩散板300。若采用这样的结构,则由于通过增强板120能正确定位2个扩散板300,因此能正确配置在XY平面上(即,基板101上)。另外,还能抑制基板101及扩散板300的变形。

反射薄片200,是被夹持在扩散板300与基板101之间的、四方薄板状的金属(例如、铝)或者树脂(例如、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部件。如图2所示,在反射薄片200,形成与例如8个LED元件110的位置对应的例如8个贯通孔200a、和扩散板300的突起302通过的例如8个贯通孔200b。

这样,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扩散板300与基板101之间配置反射薄片200,因此从LED元件110射出的光通过扩散板300的底面进行反射,即使没有直接入射至扩散板300,也会通过反射薄片200再次向扩散板300反射从而间接入射至扩散板300,因此从LED元件110射出的几乎所有的光都通过扩散板300而射出。

扩散板300,以覆盖反射薄片200的方式配置在从LED元件110射出的光的光路上,是使从各LED元件110射出的光在扩散板300内部围绕Z轴扩散的、四方板状的光学玻璃或者树脂(例如丙烯、PC(聚碳酸酯)等)制成的光学元件。

图3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扩散板300的结构的附图。图3(a)是俯视图,图3(b)是左视图,图3(c)是仰视图。另外,图4是说明扩散板300的结构的剖视图,图4(a)~图4(e),分别为图3(c)的A-A剖视图、B-B剖视图、C-C剖视图、D-D剖视图、E-E剖视图。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扩散板300上,与例如4个LED元件110对应地拼版例如4个图案(即,4个扩散元件),形成通过局部调光进行调光的例如四个调光区域DE1、DE2、DE3、DE4。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基板101上配置例如8个LED元件110,因此如图2所示,例如2个扩散板300沿X轴方向排列配置。

如图3(b)、图3(c)所示,在各扩散板300的底面的四个角部,形成向Z轴的负方向侧突出的圆柱状的突起302。若扩散板300载置在反射薄片200上,则各突起302穿过反射薄片200的贯通孔200b、增强板120的贯通孔120a,向基板101的底面侧突出。通过在基板101的底面侧对各突起302进行热熔敷,从而扩散板300被固定在基板101。

如图3(a)、图4(b)所示,在各扩散板300的上表面,与例如4个LED元件110的位置对应地,分别形成例如四个凹圆锥面310。从各LED元件110射出的光,若穿过扩散板300内,到达凹圆锥面310,则一部分光从凹圆锥面310射出,同时其他部分的光在凹圆锥面310的作用下围绕Z轴在扩散板300内扩散。由此,实现扩散板300的均匀度。

如图3(a)、图3(b)所示,在各扩散板300的上表面的四角形成切口部350。切口部350,通过由此射出光,从而减少从扩散板300的侧面泄漏的光的量,增加从扩散板300的上表面射出的光的射出量的总量。

另外,在各扩散板300的上表面,从各边的大致中央部向内侧形成例如平行延伸的例如2条槽部311。槽部311,作为波导发挥作用,若从各LED元件110射出的光到达槽部311,则通过槽部311的壁面朝向扩散板300的上表面方向被反射。因此,能抑制来自各调光区域DE1、DE2、DE3、DE4的光向邻接的调光区域的泄露。另外,槽部311的形状没有限定,其剖面可以设置为コ字状、U字状、V字状等各种形状。以下,关于其他槽部(槽部322a等)也是同样的。

如图3(c)、图4(b)、图4(d)所示,在各扩散板300的底面,设置:在与例如四个凹圆锥面310对应的位置形成的例如四个凹圆锥面320、与各凹圆锥面320相连且选择性地形成的圆形开口321。详细情况后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圆形开口321内的空间(LED元件110有一定高度的情况下、及未设置圆形开口321的情况下,各凹圆锥面320或者包含各凹圆锥面320在内的空间)收纳各LED元件110。

另外,各凹圆锥面320,成为从各LED元件110射出的光所入射的入射面,并作为一种聚光透镜发挥作用。因此,通常,从各LED元件110射出的光,虽然具有较广的角度分量(即,扩散角大),但通过向各凹圆锥面320入射从而能缩小扩散角。

如图3(c)、图4(b)、图4(d)所示,在各扩散板300的底面,依次形成例如4条环状的槽部322a、322b、322c、322d,使之呈同心圆状,以包围各凹圆锥面320。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偏离凹圆锥面320的槽部322c、322d的深度,比槽部322a、322b更深(图4(b)、图4(d)),通过凹圆锥面310扩散的光及从LED元件110射出的扩散角大的光,通过槽部322a、322b、322c、322d的壁面反射至扩散板300的上表面,从而从扩散板300的上表面射出。

如图4(b)所示,在各扩散板300的底面的中央部,形成比槽部322c更加深的阶梯状的槽部323,从而分别对在Y轴方向上邻接的调光区域DE1和调光区域DE4进行区分,或者对调光区域DE2和调光区域DE3进行区分。

同样地,如图4(d)所示,在各扩散板300的底面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比槽部322c、322d更加深的阶梯状的槽部325,由此分别对在X轴方向上邻接的区域DE1和调光区域DE2进行区分,或者对调光区域DE3和调光区域DE4进行区分。

即,在各调光区域,在横方向(即,X-Y平面)上扩散的光通过槽部323、325的壁面向扩散板300的上表面方向反射,由此向邻接的调光区域泄漏的光变少。另外,在各扩散板300的底面的Y轴方向两端部,形成多个阶梯部324呈阶梯状地变薄(图4(b)),在X轴方向两端部形成多个阶梯部326呈阶梯状地变薄(图4(d)),在各调光区域的横方向(即,X-Y平面)扩散的光通过阶梯部324、326的壁面向扩散板300的上表面方向反射,由此从Y轴方向两侧面及X轴方向两侧面向外侧泄漏的光变少。

如图3(c)、图4(a)所示,在各扩散板300的底面,形成从在Y轴方向上对置的两边的中央部向内侧平行地延伸的例如3条槽部327。若从各LED元件110射出的光到达槽部327,则由于通过槽部327的壁面反射至扩散板300的上表面方向,因此在X轴方向上邻接的调光区域DE1与调光区域DE2之间、及、调光区域DE3与调光区域DE4之间泄漏的光变少。

如图3(c)、图4(c)所示,在各扩散板300的底面,从在X轴方向上对置的两边的大致中央部向内侧平行地延伸的例如3条槽部328。若从各LED元件110射出的光到达槽部328,则由于通过槽部328的壁面反射至扩散板300的上表面方向,因此在Y轴方向上邻接的调光区域DE1和调光区域DE4之间、及、调光区域DE2与调光区域DE3之间,泄漏的光变少。

如图3(c)、图4(e)所示,在各扩散板300的底面的四角部,形成在扩散板300的对角方向延伸的例如3条槽部329。若从各LED元件110射出的光到达槽部329,则通过槽部329的壁面反射至扩散板300的上表面方向。另外,在各扩散板300的底面的中央部,形成在扩散板300的对角方向延伸的例如10条槽部330。若来自各LED元件110的光到达槽部330,则通过槽部330的壁面反射至扩散板300的上表面方向。

如图3(c)、图4(e)所示,在各扩散板300的底面的Y轴方向的端部,形成多个圆形的凹部331。若来自各LED元件110的光到达凹部331,则由于通过凹部331的壁面反射至扩散板300的上表面方向,因此即使在扩散板300的Y轴方向的端部,光也会朝着扩散板300的上表面方向反射。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扩散板300中,拼版与例如4个LED元件110对应的例如4个图案(即,4个扩散元件),且各个图案通过槽部323、325进行区分,形成例如4个调光区域DE1、DE2、DE3、DE4。并且,来自各LED元件110的光,通过在各调光区域DE1、DE2、DE3、DE4形成的凹圆锥面310、槽部322a、322b、322c、322d等,向扩散板300的上表面方向反射后从扩散板300的上表面射出。

图18是图3及图4所示的扩散板300的变形例,相当于图3(c)。图18中,除了已述的凹圆锥面320、槽部329及凹部331等之外,还示出狭缝区域340A~340D。

狭缝区域340A,在扩散板300的各凹圆锥面320内、且在扩散板300的短边方向的各端部附近形成共计4处。狭缝区域340A,具有与扩散板300的长边方向平行的多个深的狭缝。

另外,各狭缝的深度,可采用0.3mm~1.5mm,优选采用0.5mm~1.2mm,更优选采用0.8mm~1.0mm。虽然各狭缝的开口部的宽度依赖于与狭缝间的间距之间的关系,但只要采用0.05mm~0.5mm左右即可。并且,各狭缝既可以全部是相同的深度,也可以是越偏离中央越深。各狭缝的形状,只要是剖面为大致V字状、大致U字状、角状中的任一种以上即可。狭缝的条件,只要是在狭缝区域340B~340D都相同即可。

狭缝区域340B,在扩散板300的长边方向的各端部的中央部附近形成共计两处。狭缝区域340B,具有与扩散板300的长边方向平形的多个狭缝。

狭缝区域340C,在扩散板300的凹圆锥面320的列间、且夹着扩散板300中央的位置形成共计两处。狭缝区域340C,具有与扩散板300的长边方向平行的多个狭缝。

狭缝区域340D,在扩散板300的凹圆锥面320的列间、且夹着扩散板300中央的位置形成共计两处。狭缝区域340D,具有与扩散板300的短边方向平行的多个狭缝。

狭缝区域340A~340D中的各狭缝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既可以例如通过激光形成,也可以通过蚀刻形成,还可以通过模具形成。

在此,虽然如采用图9所后述那样,在具有侧面部202A的反射薄片200配置扩散板300,且如图2所示,在对多个扩散板300进行模块化来作为照明单元10的情况下,光透过侧面部202A的齿间,但有些情况下扩散板300之间会变暗。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只要使光路向与扩散板300的面方向正交的方向变更即可。该情况下,设置狭缝区域340A,340B是有效的。

另外,还可以仅设置狭缝区域340A,或者仅设置狭缝区域340B。该情况下,与不设置狭缝区域340A,340B中的任何一个相比,能够防止扩散板300之间变暗。

其中,在只能形成狭缝区域340A和狭缝区域340B中的某一个的情况下,优选仅形成狭缝区域340B。这是因为狭缝区域340B附近的扩散板300之间的隙间,容易形成为比狭缝区域340A附近的扩散板300之间的隙间更大,因此对此进行补充。

另一方面,在扩散板300变得非常大的情况下,由于LED元件110之间的间距变大,为了射出均匀强度的光,设置狭缝区域340C,340D是有效果的。

另外,还可以仅设置狭缝区域340C,或者仅设置狭缝区域340D。该情况下,与不设置狭缝区域340C,340D中的任何一个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来自扩散板300的光的强度提高。

但是,在只能形成狭缝区域340C和狭缝区域340D中的某一个的情况下,优选仅形成狭缝区域340C。这是因为,与各凹圆锥面320对应的LED元件110的列间距比行间距更大,故而列间中央处的光强度比行间的中央处更低,因此对此进行补充。

图5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扩散板300与调节薄片400之间的配置关系分解立体图。另外,图6是说明调节薄片400的结构的图,图6(a)是俯视图,图6(b)是分解立体图。

如图5所示,调节薄片400是大致圆形的薄片状的部件,以其中心与各LED元件110的发光面的中心大致一致的方式,粘合在扩散板300的各凹圆锥面310上,对从各调光区域DE1、DE2、DE3、DE4射出的光的配光进行调节。但是,本实施方式的调节薄片400,不是必须粘合在扩散板300,而是只要通过某些手段固定配置在从LED元件110射出的光的光路上即可。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调节薄片400,是半径各不相同的第1薄片410、第2薄片420及第3薄片430依次按照该顺序通过印刷、蒸镀等层叠在透明薄膜405上而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透明薄膜405、第1薄片410、第2薄片420及第3薄片430,分别可使来自LED元件110的一部分光透射。

透明薄膜405,厚度为2.0μm~10μm,采用例如PET作为材料,第1薄片410、第2薄片420及第3薄片430,是对厚度2.0μm~10μm的聚氨酯系树脂薄片进行冲裁(例如、维多利亚式冲裁加工等)而得到的。另外,第1薄片410、第2薄片420及第3薄片430,只要能够调节配光(即,透射率)即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还可以采用尼龙等其他合成树脂。透明薄膜405,只要是能够对第1薄片410等和扩散板300之间进行连接即可,在扩散板300侧设置例如可粘着层。另外,第1薄片410等,也可以不设置透明薄膜405,而是通过印刷、蒸镀等直接形成在扩散板300上。

如图6(b)所示,第1薄片410,是例如16角星形形状的薄片部件。并且,第2薄片420,是半径比第1薄片410更小的例如8角星形形状的薄片部件。并且,第3薄片430,是半径比第2薄片420更小的例如8角星形形状的薄片部件。

透明薄膜405、第1薄片410、第2薄片420及第3薄片430,各自中心对准后配置在同轴上,第2薄片420位于第1薄片410之上,第3薄片430位于第2薄片420之上,并一体化(图6(a))。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第3薄片430的中心部,形成圆形的开口431,在第1薄片410形成以包围第2薄片420的周围的方式配置的例如8个圆形开口411、和配置在开口411的外侧的例如8个圆形开口412。

由此,本实施方式的调节薄片400中,第2薄片420和第3薄片430在中心部(即,形成开口431的部分)重叠,第1薄片410、第2薄片420及第3薄片430在其外侧重叠。另外,第2薄片420和第3薄片430在其更外侧重叠,在第2薄片420的外侧形成存在第1薄片410的部分和不存在第1薄片410的部分(即,形成开口411、412的部分)。

这样,若第1薄片410、第2薄片420及第3薄片430的重叠程度不同,则相应地透射率会不同。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来自LED元件110的光的配光特性(即,亮度分布),对第1薄片410、第2薄片420及第3薄片430的重叠程度、开口411、412的大小、位置进行调节,来部分变更透射率,调节成为整体大致均匀的亮度分布。

图7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扩散板300和调节薄片400之间的作用效果的示意图。另外,虽然在图7中为了方便说明仅示意性示出调光区域DE1(即,仅1个扩散元件),但其他调光区域DE2~DE4的情况下也同样。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单元10中,从在扩散板300的圆形开口321内的空间配置的LED元件110射出由各箭头示出的光(光线)。

具体而言,从LED元件110射出如箭头a所示那样的与发光面的中心轴相对的扩散角为0°~180°的光。从LED元件110射出的光,因扩散板300的凹圆锥面320的透镜效果而聚光并入射至扩散板300内,进入扩散板300内。

并且,若到达前方(图7的上方)的凹圆锥面310,则一部分光从凹圆锥面310射出(箭头b),剩余的光通过凹圆锥面310而被反射,在扩散板300内被扩散(箭头c、箭头e)。并且,通过凹圆锥面310在扩散板300内扩散的光,进入扩散板300的内部,通过槽部322a、322b、322c、322d等的壁面向扩散板300的上表面方向反射,并从扩散板300的上表面射出(箭头d)。

并且,通过凹圆锥面310扩散的光的一部分,进入扩散板300的内部,从扩散板300的侧面射出(箭头e),但若采用扩散板300,则能够使来自LED元件110的光的大半部分最终从扩散板300的上表面射出。

图8是表示从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单元10射出的光的亮度分布的照片及曲线图。图8中,为了对本实施方式的扩散板300和调节薄片400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不但示出存在扩散板300和调节薄片400的情况下的亮度分布(图8(c)),还一并示出没有扩散板300和调节薄片400的情况下的亮度分布(即,从LED元件110射出的光的亮度分布)(图8(a))、及、虽然存在扩散板300但不存在调节薄片400的情况下的亮度分布(即,从扩散板300射出的光的亮度分布)(图8(b))。

另外,图8(a)~图8(c)的各曲线图,与各照片对应地,从轴方向及Y轴方向示出各照片在各位置的相对亮度。

首先,比较图8(a)和图8(b)便可知:通过采用扩散扳300,从而不但与LED元件110接近的位置处的光量相对减少,并且偏离LED元件110的位置处的光量相对增加,因此从扩散扳300整体射出光,能够使均匀度提高。

另外,比较图8(b)和图8(c)便可知: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调节薄片400粘合在扩散扳300的凹圆锥面310上,因此从凹圆锥面310射出的光(图7的箭头b),通过调节薄片400被部分反射,该反射光从相对偏离调节薄片400的位置射出。因此,能抑制LED元件110产生的热点(亮度高的部分),从扩散扳300整体射出光量均匀的光。

另外,由于在扩散扳300与基扳101之间,配置反射薄片200(图2、图7),因此从LED元件110射出的光在扩散扳300的底面被反射,在不直接入射至扩散扳300的情况下,或者虽然暂且入射向扩散扳300,但通过凹圆锥面310进行反射后从扩散扳300的底面射出的光,通过反射薄片200再次向扩散扳300反射,并入射至扩散扳300,从而从LED元件110射出的几乎所有的光从扩散扳300的上表面射出。

图16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调节薄片400的作用效果的图,示出从照明单元10射出的光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的亮度分布。图16中,“α”是未配置调节薄片400的情况下的亮度分布,“β”是仅配置第1薄片410的情况下的亮度分布,“γ”是配置了第1薄片410和第2薄片420的情况下的亮度分布,“δ”是配置了第1薄片410、第2薄片420及第3薄片430的情况下的亮度分布。

表1是表示图16的X轴方向的亮度分布(下侧的曲线图)的峰值和根据该峰值求出的透射率的表,表2是表示图16的Y轴方向的亮度分布(右侧的曲线图)的峰值和根据该峰值求出的透射率的表。

【表1】

峰值(cd/m<sup>2</sup>) 透射率(%)
α 3469.48 100
β 2579.12 74.3
γ 2381.45 68.6
δ 2343.00 67.5

【表2】

峰值(cd/m<sup>2</sup>) 透射率(%)
α 3459.26 100
β 2584.78 74.7
γ 2330.79 67.4
δ 2294.17 66.3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调节薄片400,由在透明薄膜405上形成的第1薄片410、第2薄片420及第3薄片430构成。因此,调节薄片400的透射率,在LED元件110的射出面附近(即,中央部)低(参照表1、表2的“δ”),随着偏离LED元件110的射出面(即,随着朝向周边部)而变高(参照表1、表2的“γ”、“β”)。

因此,从本实施方式的扩散扳300射出的光的亮度分布,如图16中的“α”所示,在LED元件110的射出面上具有峰值,但穿透过调节薄片400后的光的亮度分布是该峰值被抑制,在各调光区域DE1、DE2、DE3、DE4能得到大致均匀的亮度分布(参照图16的“δ”)。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设置成第1薄片410、第2薄片420、第3薄片430的3层构造,但并非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例如,还可以对各薄膜的厚度进行变更等,可以设置为2层构造,还可以设置为4层以上的构造。即,调节薄片400只要是多个层构造即可。这点在后述的第5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也同样。

以上虽然是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上述结构,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还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选取在搭载了8个LED元件110的一张基扳101上配置2个扩散扳30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非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例如,还可以采用多个与扩散扳300的大小对应的基扳101。

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扩散扳300,虽然说明了与4个LED元件110对应地拼版4个图案(即,4个扩散元件)的情况,但只要对各LED元件110配置1个扩散元件即可,拼版数量也不限定为4个。即,对于N个(N为1以上的整数)的LED元件110,只要将N个扩散元件拼版在扩散扳300即可。

(第2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单元10的结构的图。图9(a)是表示将扩散扳300安装在反射薄片200A的状态的图,图9(b)是表示扩散板300和反射薄片200A被分解的状态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单元,在扩散板300上附带配置的反射薄片200A形成为包围扩散板300的底面及侧面,这一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另外,图9中,为了方便说明,仅示出一个扩散板300和反射薄片200A,其他结构省略,但还可以将反射薄片200A的尺寸设置为2倍,将例如两个扩散板300收纳在一个反射薄片200A内。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反射薄片200A(反射部件),是采用金属薄板(例如、铝)或者树脂(例如,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的反射率90%以上且热收缩率0.5%以下的部件。

反射薄片200A,大致形状呈上表面敞开的大致形状为四方箱形的形状,内部可收纳扩散板300。反射薄片200A,具有:按照覆盖扩散板300的底面的方式形成的底面部201A、和按照覆盖扩散板300的例如四个侧面的方式形成的侧面部202A。该情况下,底面部201A,与扩散板300中的成为光的入射面的底面抵接。另外,侧面部202A与扩散板300的侧面对置。

在底面部201A的内面形成第1反射面201Aa,在侧面部202A的内面形成第2反射面202Aa。侧面部202A,既可以彼此在短边部分连接,也可以不是如此。后者的情况下,严格来说,反射薄片200A不是箱状,但即使该情况下作为大致形状也可以说是箱状。

并且,在反射薄片200A的底面部201A,形成与LED元件110的位置对应的4个贯通孔200Aa、和扩散板300的例如4个突起302分别穿过的例如4个贯通孔200Ab。另外,反射薄片200A的侧面部202A的顶端部,被加工成锯齿状。

若不对侧面部202A进行这种加工,则侧面部202A的顶端部的上表面呈直线状,且在存在上表面和侧面之间的角部的情况下,以该角部为边界,光的反射方向大不相同,其结果是,没有太多光到达该角部的对应位置而产生直线状的阴影,为了避免该阴影因此进行加工。

因此,侧面部202A的顶端部的形状不限定于锯齿状,可以是例如波状,也可以是锯齿状和波状混合的形状。另外,也可以不对侧面部202A的顶端部整体进行加工,而是至少对其所含的一部分进行加工即可。

进而,齿部数和大小也不限定于图9所示的方案,极端而言,即使是只设计为非常大的一个或者两个左右的齿部,也是有一定效果的,或者即便在侧面部202A的顶端部的上表面设置圆弧,在侧面部202A的顶端部不形成上表面和侧面之间的角部也是有一定效果的。

另外,关于齿部的形状,不限定于图9所示的方案。例如,虽然图9中示出齿部为左右对称的形状,但也可是齿部的一侧相对于齿部的底面部呈例如30度~60度的范围的相对和缓的倾斜,另一侧相对于底面部为大致正交如例如80度~90度的倾斜的形状。

另外,若示出一例,则只要设置齿部的底部为2.0mm~4.0mm,设置齿的高度为1.0mm~2.0mm左右即可。即使在波状的情况下,只要设置为与之同样的形状及大小即可,因此,只要将1/2周期设置为2.0mm~4.0mm左右,将振幅设置为0.5mm~1.0mm即可。

另外,虽然不一定限定于此,只要将反射薄片200A的底面至齿部的底部为止的高度、从底面至齿部的顶部为止的高度,分别设置为相对于侧面部202A的高度是50%~90%、90%~100%即可。进而,只要将齿部的底部的宽度设置为相对于侧面部202A的宽度是2.5%~10%即可。

另外,虽然图9(b)中示出由多个齿部构成的齿部组是连结各顶部的线呈水平直线状,但是连接齿部组的各顶部的连接线在水平方向的中央附近呈山型这样的直线状或者曲线状也可。这样,由于光容易朝向扩散板300的四角,因此存在扩散板300作为整体的明暗差变少的优点。

另外,在将连接齿部组的各顶部的连接线设置为直线状的情况下,如图9(c)所示,作为一例,一种方法是使相互邻接的齿部中的一个齿部的高度的一半左右成为其中另一齿部的高度。

另外,在将连接齿部组的各顶部的连接线设为曲线状的情况下,作为一例,一种方法是设置为:在水平方向由x表示,垂直方向由y表示的情况下,用y=0.2x2~0.4x2左右表示从齿部组的端部至齿部组的中央为止的曲线状。另外,作为这样的山型,关于各个齿部的底部高度,也能够设置为上述这样的尺寸。

关于反射薄片200A的大小比扩散板300的大小稍稍大,以将扩散板300嵌入其中,当在反射薄片200A内收纳扩散板300时,扩散板300的底面及侧面被配置为与反射薄片200A的内面对置。即,扩散板300的底面及侧面分别被反射薄片200A的第1反射面201Aa及第2反射面202Aa覆盖。

因此,从扩散板300的底面射出的光,通过第1反射面201Aa反射至扩散板300的上表面侧,从扩散板300的侧面射出的光,通过第2反射面202Aa从扩散板300的侧面再次入射至扩散板300内,最终被反射至扩散板300的上表面侧。

图10是表示从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单元射出的光的亮度分布的照片。另外,图10中,为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反射薄片200A的作用效果,除了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反射薄片200A的情况下的亮度分布(图10(b))之外,还一并示出第1实施方式(即,采用了反射薄片200的情况)的亮度分布(图10(a))。

图10(a)及图10(b)的3行3列的矩阵,分别是指图9(a)所示的照明单元,表示仅第2行第2列的照明单元的LED元件110导通的状态。

比较图10(a)和图10(b)可知: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从第2行第2列的照明单元的扩散板300的侧面射出的光,通过该第2反射面202Aa从扩散板300的侧面再次入射至扩散板300内,最终朝向扩散板300的上表面侧反射,并从扩散板300的上表面射出,因此可有效利用光。因此,若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局部调光,则能够正确控制各调光区域的光量。

(第3实施方式)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所具备的照明单元10A的结构的图。图11(a)是俯视图,图11(b)是仰视图,图11(c)是分解立体图。

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单元10A,具备:四方板状的LED单元100A;在LED单元100A的上表面配置的反射薄片200B;和在反射薄片200B的上表面配置的例如2个扩散板600。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单元10A与第1实施方式的照明单元10的不同点在于以下两点:例如2个(X轴方向)×例如1个(Y轴方向)的LED元件110安装在基板101A的上表面;以及在各扩散板600上与各LED元件110对应地形成1个图案(即,1个调光区域)。

另外,应掌握的是,本实施方式的扩散板600的大小、和第1实施方式的扩散板300的大小大致相同。即,本实施方式中,由1个调光区域(即,扩散板600)代替第1实施方式的四个调光区域DE1、DE2、DE3、DE4。

在反射薄片200B,形成与例如2个LED元件110的位置对应的例如2个贯通孔200Ba、和扩散板600的例如2个突起602穿过的例如2个贯通孔200Bb。

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在扩散板600与基板101A之间配置反射薄片200B,即使从LED元件110射出的光不入射至扩散板600而是在扩散板600的底面被反射,或者暂且入射至扩散板600但仍从扩散板600的底面射出,也会通过反射薄片200B再次朝向扩散板600的底面反射,并再次入射至扩散板600,因此从LED元件110射出的几乎所有光都从扩散板600的上表面射出。

扩散板600,与第1实施方式的扩散板300同样地,是以覆盖反射薄片200B的形式,配置在从LED元件110射出的光的光路上,使从各LED元件110射出的光在扩散板600内部绕着Z轴扩散的、四方板状的光学玻璃或者树脂(例如、丙烯、Pc(聚碳酸酯)等)制成的光学元件。

图12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扩散板600的结构的附图。图12(a)是俯视图,图12(b)是右视图,图12(c)是仰视图。另外,图13是说明扩散板600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3(a)、图13(b)分别为图12(c)的A-A剖视图、B-B剖视图。

如图12(b)、图12(c)所示,在各扩散板600的底面,形成向Z轴的负方向侧突出的圆柱状的例如四个突起602。若扩散板600载置在反射薄片200B上,则各突起602穿过反射薄片200B的贯通孔200Bb、增强板120的贯通孔120a,向基板101A的底面侧突出。通过在基板101A的底面侧对各突起602进行热熔敷等,从而将扩散板600固定在基板101A(图11(c))。

如图12(a)、图13(a)、图13(b)所示,在各扩散板600的上表面,与例如一个LED元件110的位置对应地,形成一个凹圆锥面610。若从LED元件110射出的光,穿过扩散板600内,到达凹圆锥面610,则一部分光从凹圆锥面610射出,并且另外一部分光通过凹圆锥面610围绕Z轴在扩散板600内扩散。由此,可实现扩散板600的均匀度。

如图12(a)、图13(a)所示,在扩散板600的上表面的四角形成切口部650。通过从切口部650射出光,从而减少从扩散板600的侧面泄漏的光量,增加来自扩散板600的上表面的光的射出量的总量。

另外,在扩散板600的上表面的对角线上配置形成随着从中央部朝向四角部慢慢向上侧突出的例如四个突出部619。如上所述,在形成第1实施方式的例如四个调光区域DE1、DE2、DE3、DE4的情况下,与之对应地,LED元件110的数量也成为4个,但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形成1个调光区域的情况下,LED元件110的数量也为一个,因此最大光量与图3的情况相比成为1/4,光量降低。

并且,由于该光量的降低在扩散板600的四角部变得显著,因此通过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突出部619,从而抑制四角部的光量降低。另外,通过对突出部619的上表面实施凹凸差为数十μm左右的起皱加工(凹凸加工),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光量降低。

另外,在扩散板600的上表面,形成从四角部沿着各条边延伸的、例如8条槽部611。槽部611,作为波导发挥作用,若来自各LED元件110的光到达槽部611,则通过槽部611的壁面被反射。

因此,能抑制来自各扩散板600(即,各调光区域)的光向邻接的调光区域的泄漏。并且,在扩散板600的Y轴方向中央部的X轴方向两端部,形成各自向凹圆锥面610延伸的槽部613。各槽部613,由作为波导发挥作用的例如四个槽部613a、613b、613c、613d构成,若来自LED元件110的光到达槽部613a、613b、613c、613d,则通过各个壁面向扩散板600的上表面方向反射。

另外,槽部613a等的形成位置,不限定于图12(a)所示的方案,还可以形成于扩散板600的X轴方向中央部的Y轴方向两端部。该情况下,与之邻接的槽部611会变短。

附带针对槽部611、613a等及615的形成位置进行如下说明,总之,这一点在扩散板300的情况下也同样如此:槽部611、613a等及615,只要平衡性良好地适当形成于物理上偏离LED元件110的地方即可。这样,在使用扩散板300及扩散板600中的任一者的情况下,都可从其上表面均匀地射出光。

另外,扩散板600(即,各调光区域),与扩散板300同样地,能够抑制光向邻接的调光区域的泄漏。另外,在扩散板600的上表面的例如4个突出部619的附近,形成以凹圆锥面610为中心的例如8条圆弧状的槽部615。槽部615作为波导发挥作用,若来自各LED元件110的光到达槽部615,则通过槽部615的壁面反射至扩散板600的上表面方向,并从扩散板600的上表面射出。

如图12(c)、图13(a)、图13(b)所示,在各扩散板600的底面,设置在与凹圆锥面610对应的位置形成的凹圆锥面620、和与凹圆锥面620相连且选择性地形成的圆形开口621。

另外,凹圆锥面620,成为从LED元件110射出的光进行入射的入射面,并作为一种聚光透镜发挥作用。因此,通常,从各LED元件110射出的光,虽然具有较大的角度分量(即,扩散角大),但通过向各凹圆锥面620入射,从而扩散角会变窄。

如图12(c)、图13(a)、图13(b)所示,在各扩散板600的底面,以包围凹圆锥面620的方式,形成多个环状槽部622呈同心圆状。另外,关于槽部622的深度,如在偏离凹圆锥面620的位置形成的槽部622那样深(图4(a)),通过凹圆锥面610扩散的光及从LED元件110射出的扩散角广的光,通过槽部622的壁面向扩散板600的上表面方向反射,从而从扩散板600的上表面射出。

另外,在扩散板600的底面形成阶梯部625、640。阶梯部625形成于四角部,阶梯部640形成于与槽部613对应的位置。阶梯部625等,都是比其周边部分更薄的部分。

另外,在阶梯部625形成多个圆弧状的槽部626,在阶梯部640形成朝向外侧深度逐渐变深的多个圆弧状的槽部641(图13(a)、图13(b))。

另外,如图12(c)所示,在扩散板600的底面的端部,沿着各辺形成多个圆形的凹部631、633。若来自各LED元件110的光到达凹部631、633,则通过凹部631、633的壁面向扩散板600的上表面方向反射。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扩散板600中,拼版与例如1个LED元件110对应的例如1个图案(即,1个扩散元件),形成一个调光区域。并且,来自LED元件110的光,通过形成于扩散板600的凹圆锥面610、槽部622等向扩散板600的上表面方向反射后从扩散板600的上表面射出。

(第4实施方式)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扩散板600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本变形例)的扩散板600A,在上表面没有形成例如四个突出部619这一点与第3实施方式的扩散板600不同。

图15,是表示使用了第3实施方式的扩散板600的照明单元的亮度分布、和使用了第4实施方式的扩散板600A的照明单元的亮度分布的图,图15左侧的曲线图,是表示扩散板600及扩散板600A的一个对角方向(图15的A方向)的亮度分布的曲线图,图15右侧的曲线图,是表示扩散板600及扩散板600A的另一个对角方向(图15的B方向)的亮度分布的曲线图。

如图15所示,若采用扩散板600及扩散板600A,则从LED元件110射出的光在扩散板600内及扩散板600A内扩散,因此接近于LED元件110的位置的光量相对减少,而且偏离LED元件110的位置的光量相对增加,因此从扩散板600及扩散板600A整体射出光,能够使均匀度提高。

另外,若比较扩散板600的亮度分布和扩散板600A的亮度分布,则可知扩散板600的亮度分布,与扩散板600A相比,亮度高出大致100cd/m2左右。可知这是在扩散板600的上表面形成的例如四个突出部619的影响,突出部619有效发挥提高亮度的作用。

(第5实施方式)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节薄片400A~400C的变形例的图,与图6对应。代替星形多角形状,图17(a)中示出:各个顶端带圆角的第1薄片410A;一部分顶端带圆角的第2薄片420A;和各个顶端带圆角的第3薄片430A。

图17(b)示出:代替第1薄片410A的前端部分而包含大小两种类型的大致圆状部件的第1薄片410B;包含四角被切割的部件以及位于该四角和四角的大致中间位置的小型的大致圆状部件的第2薄片420B;和代替第3薄片430A的各个前端部分而包含小型的大致圆状的部件的第3薄片430B。

图17(c)示出:将图6(b)所示的第1薄片410和图17(b)所示的第1薄片410B组合而成的第1薄片410C;与图6(b)所示的第2薄片420同样形状的第2薄片420C;和与图6(b)所示的第3薄片430同样形状的第3薄片430C。

在图17所示的调节薄片400A~400C的情况下,也与图6所示的调节薄片400的情况同样地,能够得到采用图16所说明的那样效果。因此,本说明书中,构成图17所示那样的调节薄片400A~400C的第1薄片410A~410C、第2薄片420A~420C、第3薄片430A~430C的形状,也包含在星形多角形状中。

另外,采用以上说明的扩散板600等的照明单元,即可以用于个人电脑所附带的液晶显示器,还可以用于所谓的液晶电视等电视机。另外,该照明单元,还可以用于一般照明装置、街道广告牌装置等不具有液晶面板而具有扩散罩、透光性树脂板等的装置。

另外,应当认为本次公开的各实施方式的所有方面都是例示,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不是受上述说明的限定,而是意指包含由权利要求书所示的、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等同的意思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 照明装置

10、10A 照明单元

100、100A LED单元

101、101A 基板

110 LED元件

120 增强板

120a 贯通孔

200、200A、200B 反射薄片

200a、200b、200Ba、200Bb 贯通孔

201A 底面部

201Aa 第1反射面

201Ab、201Ac 贯通孔

202A 侧面部

202Aa 第2反射面

300、600、600A 扩散板

302、602 突起

310、320、610、620 凹圆锥面

311、322a、322b、322c、322d、323、325、327、328、329、330、611、613、615、622、626、641 槽部

321、621 圆形开口

324、326、625、640 阶梯部

331、631、633 凹部

400 调节薄片

410 第1薄片

411、412 开口

420 第2薄片

430 第3薄片

431 开口

619 突出部

3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偏光板和包括其的光学显示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