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空间内的可移动控烟系统

文档序号:1684224 发布日期:2020-01-03 浏览:2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地下空间内的可移动控烟系统 (Movable smoke control system in underground space ) 是由 唐飞 葛长玺 李婧 陈浩 黎曼 周信荣 王强 董满生 丁建勋 石琴 于 2019-09-2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空间内的可移动控烟系统,该地下空间的两侧为行车通道,在两侧的行车通道之间设有安全逃生通道,安全逃生通道在等距离的位置上设置有安全门,在安全逃生通道的上方设置有排烟道;在排烟道的侧壁上设有排烟口;可移动控烟系统设置在安全门的上方,且处于排烟口的下方,并包括:通风管、“H”形导轨、移动与承载框架、小型射流风机、逆速装置、轴流风机;本发明能通过移动控烟实现对地下空间火灾发生时烟气与人流的冲突区进行实时的精确控制,避免了安全门附近人烟混合的情况出现,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安全空间,极大地提高了地下空间火灾人员逃生的安全性和疏散率。(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ovable smoke control system in an underground space, wherein two sides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 are traffic lanes, a safety escape channe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raffic lanes on the two sides, safety doors are arranged on the safety escape channel at equal intervals, and a smoke discharge channel is arranged above the safety escape channel; a smoke outlet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moke exhaust channel; the setting of portable accuse cigarette system is in the top of emergency exit, and is in the below of exhaust port, and includes: a ventilation pipe, an H-shaped guide rail, a moving and bearing frame, a small jet fan, a counter-speed device and an axial flow fan;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real-time accurate control of the confliction area of smoke and people stream when the underground space is in fire by moving the smoke control, avoids the occurrence of the condition of people and smoke mixing near the safety door, provides better safety space for passengers,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escape safety and evacuation rate of fire personnel in the underground space.)

一种地下空间内的可移动控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空间应急通风和救援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地下空间内的可移动控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道路交通的不断发展,大型地下空间的建设也将不断增加。而地下空间多建于地下,是一种置于地层内的交通工程建筑物,处于半封闭状态。一旦发生车辆自燃或由多车相撞而引起的火灾时,地下空间内高温有毒的烟气会迅速积累。火灾发生的随机性较强,尤其是烟气的扩散会阻碍人员往逃生门逃生,甚至会在逃生门处形成冲突区影响地下空间内部人员的生命安全。

目前还缺乏对地下空间通风和排烟的行业规范或者说明。根据《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70/2-01-2014)对通风方式的明确规定,隧道通风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大类。机械通风可分为纵向通风方式,半横向通风方式,全横向通风方式,组合通风方式。

目前我国隧道运营通风以各种纵向通风方式及其各种组合为主。我国已建的长度大于5000m的高速公路隧道普遍采用“通风井送排式+射流风机”组合通风方式,其中以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为典型代表。但在紧急情况下还存在诸多不足,比如:通风井送排式分期实施不易,且技术难度稍难,若建于水下则更难于实施。

申请号为200810060731.X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隧道排烟方法及带独立排烟装置的隧道排烟系统。包括在主隧道断面以外设置一个独立结构的排烟风道,并在隧道主风道断面上方沿隧道纵轴线设若干排烟口,排烟口通过排烟横道,与排烟风道相连接,排烟横道上设有排烟风阀,与排烟风道连通的排烟联络风道内设有排烟风机。该发明解决了隧道内火灾烟雾沿纵向蔓延带来的危害。但是上述此类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1)若要保证过风断面积,则需扩建地下空间势必增加成本。

2)风机位置固定,且只能用于纵向通风,不能用于横向排烟和调节逃生门附近的冲突区。

目前尚无针对地下空间的消防行业技术规范,通风排烟和应急救援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出了一种地下空间内的可移动控烟系统,以期能通过移动控烟实现对地下空间火灾发生时烟气与人流的冲突区进行精确控制,避免安全门附近人烟混合的情况出现,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安全空间,从而极大地提高地下空间火灾人员逃生的安全性和疏散率。

本发明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采用如下解决方案:

本发明一种地下空间内的可移动控烟系统,所述地下空间的两侧为行车通道,在两侧的行车通道之间设有安全逃生通道,所述安全逃生通道在等距离的位置上设置有安全门,在所述安全逃生通道的上方设置有排烟道;在所述排烟道的侧壁上设有排烟口;其特点是,所述可移动控烟系统设置在所述安全门的上方,且处于所述排烟口的下方,并包括:通风管、“H”形导轨、移动与承载框架、小型射流风机、逆速装置、轴流风机;

所述通风管包括:“U”形管体、通风口、带有锁孔的链扣、滑轮和滑道;

所述“U”形管体的开口处对称设置有所述滑道,在对称的滑道之间设置有链扣,所述链扣的两端设置有所述滑轮,所述链扣与所述滑轮组装形成可移动结构,并在所述滑道上左右移动;若干个链扣通过磁铁吸附连接为一体并在“U”形管体开口处形成遮挡结构,从而在“U”形管体开口处的无遮挡处形成所述通风口;

在所述通风口外侧并设置有移动与承载框架;所述移动与承载框架通过从动轮设置在“H”形导轨上,且所述“H”形导轨固定在地下空间的侧壁上;

所述移动与承载框架上固定有小型射流风机、单片机控制系统以及连接有主动轮的发动机;

在朝向所述小型射流风机进风口一侧的移动与承载框架上固定有逆速装置;所述逆速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发动机相连;

所述逆速装置包括:水平转轴、安装有第一椭圆铁条轨、第二椭圆铁条轨的圆盘面、固定有挡板与水平滑轨的固定圆盘、弹簧、左滑块和右滑块和栓;

所述水平转轴的一端与传动装置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圆盘面内侧的中心位置处;在所述圆盘面的四分之一处分别开设有长度为A1的条形开口,且所述条形开口与圆盘面的中心距离为B1;在所述条形开口中分别设置有短圆柱,且短圆柱与步进电机的连杆相连;按顺时针方向将控制所述圆盘面上的四个短圆柱的步进电机分别记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

由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控制的短圆柱之间设置有第一椭圆铁条轨,由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控制的两个短圆柱之间设置有第二椭圆铁条轨;由四个电机分别控制相应的短圆柱在条形开口移动,并在所述圆盘面顺时针旋转时,使得第一电机和第三电机控制的两个短圆柱分别与圆盘面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A1;第二电机和第四电机控制的两个短圆柱分别与圆盘面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B1,以形成椭圆铁条轨的顺时针同步旋转状态;在所述圆盘面逆时针旋转时,使得第一电机和第三电机控制的两个短圆柱分别与圆盘面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B1;第二电机和第四电机控制的两个短圆柱分别与圆盘面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A1,以形成椭圆铁条轨的逆时针同步旋转状态;

所述圆盘面的外侧设置有所述固定圆盘;所述固定圆盘的二分之一处分别开设有长度为A2的矩形开口,且所述矩形开口的顶部与固定圆盘的中心距离为B2,其中,A2>A1,A1+B1=A2+B2;

在朝向所述圆盘面一侧的固定圆盘上,且处于所述矩形开口的顶部上设置有挡板;

在所述固定圆盘另一侧的矩形开口上设置有长度为A2的水平滑轨,在所述水平滑轨上分别设置有左滑块和右滑块,在两个滑块的顶部均设置有凸台,在所述凸台内设置有所述栓,且所述栓两侧与凸台的内侧壁之间分别设置有调整片;由第五步进电机控制所述调整片是否处于栓与凸台的内侧壁之间,从而使得所述栓能在所述凸台内摆动以调整与链扣的配合位置;

在两个滑块的底部,并朝向圆盘面的椭圆铁条轨处分别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用于固定所述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抵于所述挡板上,使得所述弹簧能在挡板与套筒之间的矩形开口处形成单独的压缩结构;在所述套筒与弹簧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轴流风机安装在地下空间外,辅助小型射流风机从通风管内获取无烟空气。

本发明所述的可移动控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特点是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1: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根据所接收到的位移方向信息进行判断,若位移方向信息为从左到右的前进方向时,则执行步骤2至步骤6;若位移方向信息为从右到左的后退方向时,则执行步骤7至步骤11;

步骤2:对椭圆铁条轨的同步旋转状态进行初始化:当所述压力传感器获取到压力值时,控制相应的短圆柱在条形开口移动,使得椭圆铁条轨达到顺时针同步旋转状态;若所述压力传感器未获取到压力值,保持前一时刻的移动方向不变继续移动,直到压力传感器获取到压力值时,控制相应的短圆柱在条形开口移动,使得椭圆铁条轨达到顺时针同步旋转状态;

同时,利用相应的第五步进电机对右滑块内的调整片进行初始化,使得相应调整片始终不处于相应栓与凸台的内侧壁之间;

步骤3: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发动机驱动所述主动轮在地下空间侧壁的摩擦滚动,从而带动与从动轮相连的移动与承载框架上的小型射流风机在所述“H”形导轨上向从左到右的前进方向滑动;

步骤4: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根据所述位移方向信息,控制所述发动机驱动所述传动装置并带动水平转轴转动,使得所述圆盘面顺时针转动时,所述圆盘面上的第一椭圆铁条轨和第二椭圆铁条轨逐步分别对相应的套筒施压,使得套筒在水平滑轨上移动,所述套筒到圆盘面中心的距离从A1变化到B1,同时,所述弹簧由松弛状态下的原始长度A1变化到压缩状态的压缩长度B1,并在所述套筒脱离所述第一椭圆铁条轨或第二椭圆铁条轨时,所述弹簧由压缩状态的压缩长度B1恢复到松弛状态下的原始长度A1,并使得左滑块产生与所述小型射流风机相反的速度,所述右滑块产生与所述小型射流风机相同的速度,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值瞬间变为零后,相应的第五步进电机驱动所述左滑块内的调整片***相应栓与凸台的内侧壁之间,使得所述左滑块内的栓处于固定状态并***所述链扣的锁孔中,并在左滑块的带动下将链扣移动到相应位置;

步骤5:相应的第五步进电机驱动所述左滑块内的调整片离开相应栓与凸台的内侧壁之间,使得相应栓处于活动状态并在所述小型射流风机的带动下脱离锁孔;

步骤6: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判断接收到的指令信息,若为前进指令,则重复步骤2至步骤6;若为后退指令,则执行步骤7至步骤11;若为停止指令,则执行步骤12;

步骤7:对椭圆铁条轨的同步旋转状态进行初始化:当所述压力传感器获取到压力值时,控制相应的短圆柱在条形开口移动,使得椭圆铁条轨达到逆时针同步旋转状态;若所述压力传感器未获取到压力值,保持前一时刻的移动方向不变继续移动,直到压力传感器获取到压力值时,控制相应的短圆柱在条形开口移动,使得椭圆铁条轨达到逆时针同步旋转状态;

同时,利用相应的第五步进电机对左滑块内的调整片进行初始化,使得相应调整片始终不处于相应栓与凸台的内侧壁之间;

步骤8: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发动机驱动所述主动轮在地下空间侧壁的摩擦滚动,从而带动与从动轮相连的移动与承载框架上的小型射流风机在所述“H”形导轨上向从右到左的后退方向滑动;

步骤9: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根据所述位移方向信息,控制所述发动机驱动所述传动装置并带动水平转轴转动,使得所述圆盘面顺时针转动时,所述圆盘面上的第一椭圆铁条轨和第二椭圆铁条轨逐步分别对相应的套筒施压,使得套筒在水平滑轨上移动,所述套筒到圆盘面中心的距离从A1变化到B1,同时,所述弹簧由松弛状态下的原始长度A1变化到压缩状态的压缩长度B1,并在所述套筒脱离所述第一椭圆铁条轨或第二椭圆铁条轨时,所述弹簧由压缩状态的压缩长度B1恢复到松弛状态下的原始长度A1并使得右滑块产生与所述小型射流风机相反的速度,左滑块产生与所述小型射流风机相同的速度,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值瞬间变为零后,所述相应的第五步进电机驱动所述右滑块内的调整片***相应栓与凸台的内侧壁之间,使得所述左滑块内的栓处于固定状态并***所述链扣的锁孔中,并在右滑块的带动下将链扣移动到相应位置;

步骤10:相应的第五步进电机驱动所述右滑块内的调整片离开相应栓与凸台的内侧壁之间,使得相应栓处于活动状态并在所述小型射流风机的带动下脱离锁孔;

步骤11: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判断接收到的指令信息,若为前进指令,则重复步骤2至步骤6;若为后退指令,则执行步骤7至步骤11;若为停止指令,则执行步骤12;

步骤12:所述移动与承载框架带动所述小型射流风机、单片机控制系统、发动机以及逆速装置移动至隧道出口处待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一种精确控制烟气与人流的冲突区的可移动控烟系统,在安全逃生通道的上方设置有排烟道;在排烟道的侧壁上设有排烟口;可移动风机系统设置在安全门的上方,且处于排烟口的下方,并包括:包括通风管、“H”形导轨、移动与承载框架、小型射流风机、逆速装置、轴流风机;其中设计了逆速装置,采用发动机的转动,通过传动装置使得圆盘面转动;圆盘面转动时,可以通过椭圆铁条轨导轨压缩滑块与弹簧,在无椭圆铁条轨时,释放滑块与弹簧,滑块上的栓带动链扣运动,从而实现了链扣运动的方向与小型射流风机的运动方向不同,能够让小型射流风机始终从通风管中获取到无烟空气。

2、本发明利用单片机控制系统接收到移动信号,控制发动机启动,动态获取冲突区位置信息,通过逆速装置的可以变形的椭圆铁条轨在实现变向的同时,让小型射流风机既能沿导轨实时移动,又能保证获取无烟空气来动态处理冲突区。

3、相比于传统方法,在安全门上方用固定风机横向通风,本系统成本更低,更适用于大长的地下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发生火灾地下空间侧面及移动风机工作气流流动效果图;

图2为本发明地下空间纵向切面图;

图3为本发明通风管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移动风机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移动风机的移动与承载框架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移动风机的移动与承载框架仰视图;

图7为本发明可移动风机移动与承载框架侧视图,主要用于显示逆速装置的位置;

图8为本发明逆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a为本发明逆速装置的转动椭圆规一侧示意图;

图9b为本发明逆速装置的转动椭圆规另一侧示意图;

图10a为本发明逆速装置的固定圆盘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本发明逆速装置的固定圆盘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11a为本发明逆速装置的滑块立体图;

图11b为本发明逆速装置的滑块俯视图;

图12为本发明逆速装置的栓立体图;

图中标号:1小型射流风机、2通风管、3排烟道、4安全逃生通道、5安全门、6行车通道、7排烟口、8“H”形导轨、9“U”形管体、10通风口、11链扣、12锁孔、13滑轮、14滑道、15逆速装置、16挡板、17传动装置、18单片机控制系统、19移动与承载框架、20发动机、21从动轮、22主动轮、23弹簧、24凸台、25栓、26a左滑块、26b右滑块、27固定圆盘、28a第一椭圆铁条轨、28b第二椭圆铁条轨、29水平转轴、30圆盘面、31隙、32水平滑轨、33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地下空间的两侧为行车通道6,在两侧的行车通道6之间设有安全逃生通道4,安全逃生通道4在等距离的位置上设置有安全门5,在安全逃生通道4的上方设置有排烟道3;在排烟道3的侧壁上设有排烟口7;一种地下空间内的可移动控烟系统是设置在安全门5的上方,且处于排烟口7的下方,并包括:通风管2、“H”形导轨8、移动与承载框架19、小型射流风机1、逆速装置15、轴流风机;

如图3所示,通风管2包括:“U”形管体9、通风口10、带有锁孔12的链扣11、滑轮13和滑道14;

“U”形管体9的开口处对称设置有滑道14,在对称的滑道14之间设置有链扣11,链扣11的两端设置有滑轮13,链扣11与滑轮13组装形成可移动结构,并在滑道14上左右移动;若干个链扣11通过磁铁吸附连接为一体并在“U”形管体9开口处形成遮挡结构,从而在“U”形管体9开口处的无遮挡处形成通风口10;这样的结构,实现了通过移动链扣11来移动通风口10。

如图4所示,在通风口10外侧,并设置有移动与承载框架19;如图5所示,移动与承载框架19通过从动轮21设置在“H”形导轨8上,且“H”形导轨8固定在地下空间的侧壁上;

如图4所示,移动与承载框架19上固定有小型射流风机1、单片机控制系统18以及连接有如图6中主动轮22的发动机20;移动与承载框架19通过主动轮22提供动力,沿“H”形导轨8向前或者向后运动。

在朝向小型射流风机1进风口一侧的移动与承载框架19上固定有逆速装置15,如图4,逆速装置15位于小型射流风机1与通风口10之间;如图7,逆速装置15按图所示固定于移动与承载框架19上。逆速装置15通过传动装置17与发动机20相连,通过发动机20的转动,为逆速装置15的运转提供动力。

如图8至图12所示,逆速装置15包括:水平转轴29、安装有第一椭圆铁条轨28a、第二椭圆铁条轨28b的圆盘面30、固定有挡板16与水平滑轨32的固定圆盘27、弹簧23、左滑块26a和右滑块26b和栓25;

如图9a所示,水平转轴29的一端与传动装置17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圆盘面30内侧的中心位置处;如图9b所示,在圆盘面30的四分之一处分别开设有长度为A1的条形开口,且条形开口与圆盘面30的中心距离为B1;在条形开口中分别设置有短圆柱,且短圆柱与步进电机的连杆相连;按顺时针方向将控制圆盘面30上的四个短圆柱的步进电机分别记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

由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控制的短圆柱之间设置有第一椭圆铁条轨28a,由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控制的两个短圆柱之间设置有第二椭圆铁条轨28b;椭圆铁条轨的两端与短圆柱相连,且可以随着短圆柱的移动改变形状。由四个电机分别控制相应的短圆柱在条形开口移动,并在圆盘面30顺时针旋转时,使得第一电机和第三电机控制的两个短圆柱分别与圆盘面3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A1;第二电机和第四电机控制的两个短圆柱分别与圆盘面3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B1,以形成椭圆铁条轨的顺时针同步旋转状态;在圆盘面30逆时针旋转时,使得第一电机和第三电机控制的两个短圆柱分别与圆盘面3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B1;第二电机和第四电机控制的两个短圆柱分别与圆盘面3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A1,以形成椭圆铁条轨的逆时针同步旋转状态;图9b显示的是还未变化到位的椭圆铁条轨的顺时针同步旋转状态。

圆盘面30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圆盘27;固定圆盘27的二分之一处分别开设有长度为A2的矩形开口,且矩形开口的顶部与固定圆盘27的中心距离为B2,其中,A2>A1,A1+B1=A2+B2;

如图10a所示,在朝向圆盘面30一侧的固定圆盘27上,且处于矩形开口的顶部上设置有挡板16;

如图10b所示,在固定圆盘27另一侧的矩形开口上设置有长度为A2的水平滑轨32,在水平滑轨32上分别设置有左滑块26a和右滑块26b,如图11所示,在两个滑块的顶部均设置有凸台24,在凸台24内设置有栓25,且栓25两侧与凸台24的内侧壁之间分别设置有调整片;如图12是栓25的结构示意图,栓25放置于凸台24内,可在凸台24内转动。

由第五步进电机控制调整片是否处于栓25与凸台24的内侧壁之间,从而使得栓25能在凸台24内摆动以调整与链扣11的配合位置;图11a和图11b示意的是任意一个滑块的结构,凸台24在图中标号24,套筒33标号26,隙31则是凸台24下部开设的用于放置调整片的长方形孔。某一第五步进电机放置于滑块中间的开孔处,用于控制调整片。

在两个滑块的底部,并朝向圆盘面30的椭圆铁条轨处分别设置有套筒33;套筒33用于固定弹簧23的一端,弹簧23的另一端抵于挡板16上,使得弹簧23能在挡板16与套筒33之间的矩形开口处形成单独的压缩结构;椭圆铁条轨在转动的过程中,因为边缘到中心的距离不同,可以给予套筒33朝向固定圆盘30中心的压力,在压力的作用下,套筒33压缩弹簧23;当圆盘面30旋转到无椭圆铁条轨的位置时,压力消失,套筒33受弹簧23弹力的影响,迅速回弹,并带动滑块一起在水平滑轨32上移动。在套筒33与弹簧23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轴流风机安装在地下空间外,辅助小型射流风机1从通风管2内获取无烟空气。

本实施例中,一种可移动控烟系统的控制方法是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1:单片机控制系统18根据所接收到的位移方向信息进行判断,若位移方向信息为从左到右的前进方向时,则执行步骤2至步骤6;若位移方向信息为从右到左的后退方向时,则执行步骤7至步骤11;

步骤2:对椭圆铁条轨的同步旋转状态进行初始化:当压力传感器获取到压力值时,控制相应的短圆柱在条形开口移动,使得椭圆铁条轨达到顺时针同步旋转状态;若压力传感器未获取到压力值,保持前一时刻的移动方向不变继续移动,直到压力传感器获取到压力值时,控制相应的短圆柱在条形开口移动,使得椭圆铁条轨达到顺时针同步旋转状态;

同时,利用相应的第五步进电机对右滑块26b内的调整片进行初始化,使得相应调整片始终不处于相应栓25与凸台24的内侧壁之间;

步骤3:单片机控制系统18控制发动机20驱动主动轮22在地下空间侧壁的摩擦滚动,从而带动与从动轮21相连的移动与承载框架19上的小型射流风机1在“H”形导轨8上向从左到右的前进方向滑动;

步骤4:单片机控制系统18根据位移方向信息,控制发动机20驱动传动装置并带动水平转轴29转动,使得圆盘面30顺时针转动时,圆盘面30上的第一椭圆铁条轨28a和第二椭圆铁条轨28b逐步分别对相应的套筒33施压,使得套筒33在水平滑轨32上移动,套筒33到圆盘面30中心的距离从A1变化到B1,同时,弹簧23由松弛状态下的原始长度A1变化到压缩状态的压缩长度B1,并在套筒33脱离第一椭圆铁条轨28a或第二椭圆铁条轨28b时,弹簧23由压缩状态的压缩长度B1恢复到松弛状态下的原始长度A1,并使得左滑块26a产生与小型射流风机1相反的速度,右滑块26b产生与小型射流风机1相同的速度,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值瞬间变为零后,相应的第五步进电机驱动左滑块26a内的调整片***相应栓25与凸台24的内侧壁之间,使得左滑块26a内的栓25处于固定状态并***链扣11的锁孔12中,并在左滑块26a的带动下将链扣11移动到相应位置;

步骤5:相应的第五步进电机驱动左滑块26a内的调整片离开相应栓25与凸台24的内侧壁之间,使得相应栓25处于活动状态并在小型射流风机1的带动下脱离锁孔12;

步骤6:单片机控制系统18判断接收到的指令信息,若为前进指令,则重复步骤2至步骤6;若为后退指令,则执行步骤7至步骤11;若为停止指令,则执行步骤12;

步骤7:对椭圆铁条轨的同步旋转状态进行初始化:当压力传感器获取到压力值时,控制相应的短圆柱在条形开口移动,使得椭圆铁条轨达到逆时针同步旋转状态;若压力传感器未获取到压力值,保持前一时刻的移动方向不变继续移动,直到压力传感器获取到压力值时,控制相应的短圆柱在条形开口移动,使得椭圆铁条轨达到逆时针同步旋转状态;

同时,利用相应的第五步进电机对左滑块26a内的调整片进行初始化,使得相应调整片始终不处于相应栓25与凸台24的内侧壁之间;

步骤8:单片机控制系统18控制发动机20驱动主动轮22在地下空间侧壁的摩擦滚动,从而带动与从动轮21相连的移动与承载框架19上的小型射流风机1在“H”形导轨8上向从右到左的后退方向滑动;

步骤9:单片机控制系统18根据位移方向信息,控制发动机20驱动传动装置并带动水平转轴29转动,使得圆盘面30顺时针转动时,圆盘面30上的第一椭圆铁条轨28a和第二椭圆铁条轨28b逐步分别对相应的套筒33施压,使得套筒33在水平滑轨32上移动,套筒33到圆盘面30中心的距离从A1变化到B1,同时,弹簧23由松弛状态下的原始长度A1变化到压缩状态的压缩长度B1,并在套筒33脱离第一椭圆铁条轨28a或第二椭圆铁条轨28b时,弹簧23由压缩状态的压缩长度B1恢复到松弛状态下的原始长度A1并使得右滑块26b产生与小型射流风机1相反的速度,左滑块26a产生与小型射流风机1相同的速度,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值瞬间变为零后,相应的第五步进电机驱动右滑块26b内的调整片***相应栓25与凸台24的内侧壁之间,使得左滑块26b内的栓25处于固定状态并***链扣11的锁孔12中,并在右滑块26b的带动下将链扣11移动到相应位置;

步骤10:相应的第五步进电机驱动右滑块26b内的调整片离开相应栓25与凸台24的内侧壁之间,使得相应栓25处于活动状态并在小型射流风机1的带动下脱离锁孔12;

步骤11:单片机控制系统18判断接收到的指令信息,若为前进指令,则重复步骤2至步骤6;若为后退指令,则执行步骤7至步骤11;若为停止指令,则执行步骤12;

步骤12:移动与承载框架19带动固定于其上的小型射流风机1、单片机控制系统18、发动机20以及逆速装置15移动至隧道出口处待机存放起来,便于下次的唤醒与使用。

2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建筑墙体增强型填充装饰线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